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

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

2.1政治背景

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清政府有余力来顾及内政,同时列强为了实现“以华治华”,不但要在中国消除“仇洋”情绪,还要扶植一个能控制中国的有效能的政权,并且还需在中国建立一个在外交和经济及政治乃至思想文化与它们的侵略要求相协调的体制。至此,帝国主义列强在胁迫清廷“惩凶”来打击“仇洋”势力的

同时,又要求它立即实行较大的改革。最终清政府迫于内忧外患所带来的压力而进行了新政改革。

2.2社会背景

在清末新政前,洋务运动已经打破了旧式教育的坚冰。“根据现有材料统计,从1862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广方言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到1894年在烟台创办烟台海军学堂,30多年间,洋务派共创办了新式学堂24所”1虽然由于当时旧式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以及经费和师资的缺乏,培养的学生数量有限,但是毕竟也打破了只能培养思想僵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科举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出了一些近代军事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开通了风气,这对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未免不是一次有益的试验;与此同时,当时的留学教育特别是其培养的留学人才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如严复,詹天佑等)对于清末新政中的留学教育的倡导起到了必不可少的示范作用;除此之外,维新派对于教育改革的主张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中的学制改革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蓝图。

3.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时期教育改革内容的比较

清末时期,当时清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和对新型人才的急需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地改革。其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废科举、兴学堂和派遣留学以及创制新学制等。

3.1教育理念的变更

“自明至今,行之已有五百余年。文胜而实衰。法久而弊起。主司取便以藏拙,举子因陋以侥幸,遂有三场实止一场之弊。所解者,高头讲章之理,所读者,坊选程墨之文,于本经之义、先儒之说,概乎未有所知。”2从张之洞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弊端。晚清时期国家面临着剧烈的社会变动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对经济和军事以及技术等多样化人才非常急需,而科举制所培养出的只知埋首故纸堆,满口之乎者也的人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因而废除科举制也就成为当时的一种共识,这也算得上在教育理念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变。在1901

1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0:156.

①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25.

②孙佳梅,李跃利.浅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

年,清政府颁布了改革科举制度的上谕,在第二年便废除了八股文,改试策论,同时还下旨废除了武举,从此八股文退出了历史舞台。社会急需多样化的人才来服务社会,那么这就又促使了兴办新式学堂共识的达成。新式学堂的建立在清朝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到清末庚子之变以后,“育学兴才,实为当今急务。”3至此,1901年,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了兴学诏书,命令各省和府及州县都兴办学堂,府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据当时的学部统计,“1904 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 所,学生 92169人; 1909 年学堂总数猛增为 52346 所,学生达156.027 万人。”4这些新式的学堂较之传统的学校教育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了大量的西学课程,这不但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还促使了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3.2教育体制的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体制的变动牵扯着教育机构体系和教育规范体系的变动。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清末时期教育体制方面进行了相应地变动。

3.2.1清末新政时期近代学制的初步建立

新式教育体制开始于1902年张百熙制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它不仅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目标和修业年限以及入学条件和课程设置而且还明确了它们之间互相衔接的关系。这一章程正式公布后虽然并没有付诸实施, 但也为后来的“癸卯学制”的制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1903年(癸卯年), 由张百熙、张之洞等拟订了“癸卯学制”, 此学制通过法令正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不但是清末第二次颁行的学校系统文件,还是清末民初新式教育体制的主要依据,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新学制的宗旨明确指出:“以忠孝为根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础,使得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等到他日成才,各适实用”5“癸卯学制”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学校的结束,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施了的学制。这一学制带有明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封建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较大比重,如在初等、中等学堂占三分之二以上,初等小学堂的读经课每周竞多达 12小时;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M].北京: 中华书局,1994:214.

5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86.

虽然如此,学制还是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也较往常的要长,达29至30年。除此之外,该学制还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设置得更为周密和完备,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这促成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式的形成,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有重要的影响。

4.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无论是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还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教育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有着深刻的影响。4.1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较突出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催生了一批的新型知识分子,这就在思想上埋下帝制灭亡的种子。清末新政时的教育改革不但废除了旧式教育体系,还建立了新式教育体系,从而使得西学的传播得以合法化和普及化。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在清政府的鼓励和各地兴学舆论的鼓吹下全国各地都出现办学热潮,这就大大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虽然当时的新式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带有强烈的封建落后性,但是新式学堂毕竟不同于旧式的书院和私塾,增添了为旧式教育所不能容纳的一些新东西。比如像外语、数学和理化以及法学等西学课程的设置。这就开阔了学子们的眼界,并且缓慢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像法律和政治等一些社会学科在学堂的讲授则必然会引起学生们对封建专制的怀疑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向往。除以上所述,一些留日学生归国后到新式学堂任教,其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文化思想,这就使得新式学堂的学生思想发生改变。至此,在这些学堂中开始成长出一批新式知识分子。这批新式的知识分子在学堂中所学的课程大多是西学重于中学,科学重于经学。且不说他们的政治理想如何,但对于丧权辱国和腐朽无能的清廷统治大多是深恶痛绝,因而他们的思想都便汇成为推翻清廷革命主流。他们逐渐认识到变革是改造社会的必要途径甚至是推翻现有帝制制度。

二是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也对帝制的存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始于20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废除旧式教育体系,建立了近代教育的初步体系。积极发展的新式学堂吸引了较多的适龄青少年,甚至包括一些士大夫。由于这些新的现象,使

得新旧“士”的力量对比在彼消此长中迅速发展。同时,新式学堂组成的实业学校刺激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学生在实业学校继续学习。至1909 年,全国实业学校在校生达 16700余人。据有关资料统计,1907 年在湖北各类实业学校肄业的旧式士大夫约 1000 多人。实业学校的普遍兴办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一定的较为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能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学生在实业学校接受的是与私塾书院完全不同的教育,其接受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时期旧式士大夫的择业观也出现新的动向,从事工商和金融以及交通等实业的人迅速增多。“以浙江为例,1910 年旧式士大夫的流向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士大夫从事实业者占近 28%。随着近代教育、新闻出版和科学以及工商等各种事业的兴起,读书人突破了传统的私塾传经的职业发展道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不再全部以为官为一生之任,而是出现了许多专业学者或学问研究专家,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6绅与商的互相渗透和转化,表明绅士的社会阶层和其内在的凝聚力已经裂散,从而使传统士子走向自然消亡,官民联系稀疏甚至脱节,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开始瓦解。这些充分表明这次教育改革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封建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教育基础,加速了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4.2对教育转型的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为实现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在教育领域颁布了许多重要法令,其中重要的有1901年的“兴学诏”和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除此之外,还有1905年的“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诏”等。从这些章程内容来看就不难发现其主要讲述的是向西方教育制度学习的内容,都是以西方教育体制为根据,详陈利弊。科举的废除,新学制的实施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新学制的实施,扫除了近代学堂的兴起障碍,从而迎来了中国教育史上繁荣的景象。同时,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新学制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办学逐渐向纵深发展。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新的教学内容也大量引进。中小学堂增加了外国语和理化以及体操和乐歌等课程;大学堂所授内容也有所改变,其大部分为近代科学和部分的汉化学科。至此,在清末时期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学科体系的基础。在清末教育改革时期为了弥补新教材的不足,各地又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与之相适

6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应。在教学方法上也做了一些改变,当时普遍采用的是近代教学法和班级授课制。从清末新政开始到辛亥革命的爆发,经过十余年的教育改革,一套完整的近代教育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了。虽然清政府实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其自身统治,企图用“西学”来挽救走向没落的封建统治,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向近代化迈进。但清政府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且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3,(4).

[5]孙佳梅,李跃利.浅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

[6]吴洪成,李占萍.清末新政年间教育政策推行评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11,(3).

[7]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清末教育改革研究(1901一1911)[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8]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9]黄加文,曾绍东.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10]刑瑞苗.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

[11]孔祥雷.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沧桑,2007.,(1).

[12]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4]张平海.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15]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郑丽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评价及其现代启示 [J].科技文汇,2009,(32).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 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 2.1政治背景 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清政府有余力来顾及内政,同时列强为了实现“以华治华”,不但要在中国消除“仇洋”情绪,还要扶植一个能控制中国的有效能的政权,并且还需在中国建立一个在外交和经济及政治乃至思想文化与它们的侵略要求相协调的体制。至此,帝国主义列强在胁迫清廷“惩凶”来

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 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保留自己的基业,这些措施虽然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但对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措施,学制的颁布,科举的废除,教育体制的变更对20世纪的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关键词: 新政教育改革学制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19世纪末,正当日本和欧洲列强为瓜分中国而矛盾重重的时候,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为了达到加速瓜分中国,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调,旨在最终完全瓜分中国。于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最终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才撤出中国。此时各列强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最广泛的程度,中国几乎一半的土地都沦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他们主要的行动在于对中国矿山,铁路的争夺,外国在华的投资也大大的发展起来。事实上他们通过《辛丑条约》来控制中国,主宰中国。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不过二三亿美元,但是在实施新政的那天达到了1.5亿美元。”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晚清政府。为此,1901年1月29号,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了“世有万古不变之常,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且指令“各个部门,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事实

上揭开了新政的序幕。事实上作为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心态的变化对本次的新政的事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府处,作为督化“新政”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从此逐步推出“新政”,事实上主要包括改革管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奖励工商四个大的方面,本篇只对改革学制的内容以及教育当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清末学制的建立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被合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该年使壬寅年,所以被称为“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的衔接关系。学制主系分为三段7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4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大学堂和大学院。由于“壬寅学制”颁布以后,受到了众人的怀疑,所以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实施。1903年“学堂为当今第一要务,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教务

清末新政时期兰州教育发展概述

李建红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甘肃教育新政是在整个晚清边缘化省份的一次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推动,其办学方式变化多元,在培养近代新型人才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本文将从学校变制和课业设置方面论述教育新政的发展和局限 关键字:甘肃;教育;新政 1900年义和团运动引发庚子国变,八国联军的进攻使清朝国势日微,不堪国内外多重重压的清政府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在由此开始了其覆亡前的十年新政,而清政府参考了欧美日本等国学校教育体制,陆续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清末学校教育的基本结构,形成了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骨架。 一、新政前兰州书院教育综述 新政前甘肃地区教育主要以书院为主,书院教育的直接作用是为科举考试服务,一般意义上的书院都为官方主办,很受政府重视,传统的教育制度是学校和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19183819.html,举相辅相成,书院教育在一段时间内为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1.书院教育基本内容(以兰山书院为例) 兰山书院的教学工作是为科举考试服务的,所设课程是为写八股文、试帖诗而服务的,课程有经学、史学、诗赋、书法等。基本教材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札记》、《周易》、《春秋》)、《通鉴辑要》。这样的课业分配和设置无不反映书院对科举的服务职能。 2.书院教育的弊端

①山长选聘的腐败。由于山长是地方官员聘请,于是很多山长交结官员,索取俸禄,尤其到了清末情况更加恶化,书院的腐败首先体现在掌学者不学无术上以及不守职业节操的执教者对教学活动的漠视和怠慢,乾嘉道年间,朝廷多次下令严惩腐败山长,但收效甚微,甚至愈演愈烈。 ②书院的存在阻碍新的教育体制的建立。随着清末新政的逐步展开,社会变革对先进人才有了新的需求,人才的匮乏是清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和人才短缺问题需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而传统的书院教育显然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二、清末新政时期甘肃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甘肃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旧式书院向新式大中小学堂的转变、军事学堂的建立、职业技术学堂的建立、师范学堂的建立。 1.旧式书院向新式大中小学堂的转变 新式教育形式的建立一定程度都来自于旧式书院,由于新政教育改革的经费十分匮乏,而书院的校舍建筑和教育资本可以加以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成功率。 2.军政学堂的建立 ①甘肃陆军学堂 甘肃陆军学堂是甘肃、宁夏、青海历史上的第一所军事学校前身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成立的甘肃武备学堂,内堂功课设置修身、国文、外国文、历史、算学、地理、图画、格致、兵学、医学(军医、兽医)等课程,由教习在讲堂按教科书或教材分科讲授。 ②甘肃法政学堂(兰州大学的前身)

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浅析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摘要: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时期清政府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科举、改学制以及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整体规划等,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关键词: 科举制;学制;教育行政体制;妇女教育;留学教育 教育的近代化是整个社会近代化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近代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西方教育认识的双重过滤和选择中艰难推进的。清末新政期间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近代学制的颁布为主要标志的清末教育改革标志着封建教育体系的全面崩溃,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本文试图从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教育、颁布学制、确立近代学校制度、设立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等几个方面探讨清末教育改革的历程和历史意义。 (一)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教育 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迫切,全国废科举的呼声因而日益高涨。不要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强烈要求,就连许多封疆大吏也深知科举积弊太深,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严复曾指出:“虽然学堂立矣,办之数年,又未见其效也!则哗然谓科举犹在,以此为梗”[1]张之洞提到“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2]袁世凯也上奏清廷,“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3]科举制度的废除势在必行。1901年,清廷谕令从1902年起各

省科举考试要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和“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和武科考试。随后,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奏,建议“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4]1903年张之洞又与张百熙、荣庆上《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建议“从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5],到1905年,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端方等人又联名奏请立停科举,他们认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6]而建立、大兴学校则是“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围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7]的关键,指出“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8]1905年8月,清廷颁布《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即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9]至此,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完全被废止。此举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制度的崩溃,它扫除了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最严重的障碍,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 颁布学制、确立近代学校制度 在废科举的同时,清政府作出厘正学制的决定。1902年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是为“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校教育体系,它对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大举侵略,清朝统治者深感政权统治的危机,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 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其中教育 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 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 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现代启示 一、清末教育新政实施的背景 1.王朝统治危机加深。这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根本原因。义和团的排外行动 以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深感统 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 步伐,对内满足国民对新式教育的需求、缓和阶级矛盾,对外希望培育新式人才 以维护帝国的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的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 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广开新学堂等。戊 戌变法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其教育改革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 种学堂的建立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承上启 下的重要阶段,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既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又为其提供了 实践上的借鉴,为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教育改革之后,日本近代教 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日本教育近代化迅 速发展,并挤入世界一流国家之列。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国情相似,文化相似,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成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范本和重要借鉴,晚清统治者便以 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晚清教育改 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清末教育改革的内容 1.制定壬寅癸卯学制。中国近代以来,各种新式学校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下先后建立起来,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系统体系的指导,各自之间相互独立、互不 衔接、各自为政,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的学制体系成为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1902年,学务大臣张百熙拟定了一系列的学校章程,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定学制系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以实施。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重新拟定 了学制系统文件,并于1904年1月公布,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并由清政府 颁布实施。 2. 废科举与兴学堂。20世纪初,传统科举制下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已经不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成为新式学校发展的阻碍,科举制的废除就水到渠成了。首先,清政府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更具现实意义的政治、外交、法律、机械等 内容出现在科举考试中;其次,清政府逐步缩减科举取士的名额,这是为改革科 举并最终废除科举制度所做的程序准备;最后,1905年9月2日,光绪帝上谕:“著即丙午科为使,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在中 国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是在中国经历了严重的内忧外患之后,在清朝统治集团痛感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前提下,由清政府自上而下和地方官吏自下而上地推动进行的一场较全面的改革。新政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短暂的十年,留下了许多自身无法完善的缺陷,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了培养人才,清末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步骤,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内容全面,涉及程度深刻的一系列变革。 一、清末新政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国家。统治中国的清王朝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对欧美“蛮夷”之邦不屑一顾。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的打击之后,清朝统治者感到的只是“颜面”尽失,尚未意识到应有振兴之举,而有识之士深知泱泱大国已是弱不禁风、不堪一击。为救危亡,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良派冲破阻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在国内投资设厂,开始了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其一系列的活动被称为洋务运动。由于经营管理的落后性,洋务运动并未将中国引上“富强”的现代化道路。甲午战争一声炮响,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甲午战争惨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摆脱亡国灭种的厄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奔走呼号,倡导变法维新,企望以此来改变国运,使清政府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实现强国保

种。他们认为只要有了皇帝的支持,变法就会轻而易举。于是,他们积极筹措,向全国各地发布上谕。但是,中国守旧势力之强大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不但发往各地的变法条文成为一纸空文,而且变法最终以六君子的流血,皇帝的囚禁和康、梁落荒日本而草草收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爆发,由于清政府错误的外交政策致使英、法、俄等八个国家结成同盟联合侵华,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京陷落,曾支持义和团运动的慈禧太后担心受到联军的惩罚,携光绪皇帝仓促离开紫禁城,一路西逃。在这期间,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经过长时间的交涉,1901年9月7日,签订了耻辱的《辛丑条约》。 经过此番变故,逃跑过程中,颠沛流离,难以言表的亡命的痛苦深深地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他们意识到要保住清王朝的统治,必须变法强国。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检讨了中国固有的积弊:“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恃为牟利之符。公私以为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天下者在一例字。”①(4601.光绪朝东华录(四).清.朱寿明.北京.中华书局.1954)指出从前学习西方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晚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②○3(4601.光绪朝东华录(四).清.朱寿明.北京.中华书局.1954)因而命各级官吏拟定变法章程,“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

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清朝末年,中国经历了一场教育制度改革,着力于将教育融入现代文明的机制。该次改革为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契机,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改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原因在于,需要补充缺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西方文明,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为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增长做出贡献。本文旨在探讨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第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在清朝末年,教育一直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这场改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文化的重要性。制度改革不仅将现代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而且将传统学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场改革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当今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机会。 第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清末中国的基础科学非常薄弱,很难支撑科技的发展,这场改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清朝末年政府在发展科技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为此设立了现代化的院校和研究中心,不断开展科技领域的创新,为中国的科技事业赋予了新的活力。其次,政府还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第三,增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清朝末年普遍存在一个观念,认为西方文明比中华文化更发达,更先进。然而,这场改革以及随后的孔学运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和价值。清末

教育制度改革为中国文化重新赢得了尊重,增强了人们对本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自信的文化人。 第四,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先驱在工业领域的繁荣,与该场改革和新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技术和行业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学生获得了现代教育的机会,重工业和轻工业迅速发展。一个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依赖于坚实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这场改革让中国受益匪浅,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五,在当代世界铸就深远的影响。该场改革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为全球推广中国文化教育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做出了贡献,将中国教育对不同文化的开放性融入到了全球化教育中。 总之,清末教育制度改革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带动了社会的科技和工业进步,增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并在当代世界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场变革为中国尊重自己文化传统、学习外来先进知识、建设强大的科技工业体系等方向的探索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时代的严峻考验,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全球化,以更好地满足21世纪中国的需求和挑战。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 1、编练“新军”。 2、倡导商业。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3、教育改革。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4、改革官制。“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5、考订现代法律。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 6、筹蒙改制。“悉照内地改设行省”,以期加强边防。 扩展资料 1、编练“新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2、倡导商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3、教育改革。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4、改革官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24日,裁

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设商部。光绪三十年(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同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设巡警部。设学部,裁国子监。除裁并增设行政机构外,清政府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5、考订现代法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13日,清廷下达一道上谕:“现在通商交涉,事宜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几经反复,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不过,基本架构已在晚清新政时期奠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三个总结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虽因辛亥革命爆发,《民律》已不及审议颁布施行,但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政府无不继承这三个大法。6、筹蒙改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在改革官制过程中,编纂官制大臣将京官编定复核,缮单进呈,在所附阁部院官制节略清单中写道:“各国竞争,殖民为要,蒙、藏、青海,固圉防边,其行政事宜实与各部并重,故易理藩院为理藩部。”后来上谕发布,宣布正式“理藩院著改为理藩部”。1907年清政府政务处大臣左绍佐、岑春煊等,奏请将热河、察哈尔、乌里雅苏台、库伦、科布多、阿尔泰等地“悉照内地改设行省”,以期加强边防。清政府担心沙俄出面反对,在征询了各部大臣、

论清末预备立宪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预备立宪中的教育改革 摘要:清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企图用”西学”来挽救封建制度的崩溃,并非心甘情愿地向近代化迈进。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这场假维新中确实蕴含了一些真正改革的举措,是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清末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虽然它并没有改变清王朝覆灭的命运,可是它废除了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制定了新的学制,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关键词: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历史评价 晚清时期,中国处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剧变革中,只有顺应世界潮流,主动迎接世界挑战,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而决定施行“新政”,而清末预备立宪中的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 一、实行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原因 (一)国际环境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合法形式侵入,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帝国主义列强殖民侵略日益加紧,世界范围内近代化潮流汹涌澎湃,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与中国社会内部日益增长的资本主义因素相结合,不断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轨。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和冲突,中国的传统教育日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要求得生存和独立,必须走向世界,引进西学,实现教育的近代化。 (二)国内形势 历经千余年,居于封建教育制度核心地位的科举制度沿用到清末,已腐朽至极,考场舞弊成风,行贿、受贿司空见惯,已无法实现选拔、输送人才的功能了。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士子对近代工业文明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一无所知,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只能茫然以对,不知所措。加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全国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这表明,封建教育制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非变不可。 二、教育改革的内容 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被称为“晚清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而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一、制定学制中国传统教育实施的场所为各地书院、县学、乡学,但这些学校都是一段制的,学习的目的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全国没有一个系统的学制系统,近代意义上的学制是伴随着新学堂的兴起而建立的。为了学习西方的需要,从1862 的京师同文馆的兴办为始,各地新式学堂日益增加,1898 年维新变法中的光绪帝发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在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4](504) 但维新失败后,书院改学堂的计划也随之破产,然而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二十世纪初, “教育救国”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张之洞、刘坤一在《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指出:“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志气之弱,由于苟安者无覆危救亡之远谋,自足者无发愤好学之果力,保邦致治,非人无由。” [1](47 -48) 为此,必须将书院改为学堂,“今日书院积习过深……必须正其名曰学,乃可鼓舞人心,涤除习气。” [1](55) 他还提出了改学堂的办法:在州县设小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府设中学校,省城设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毕业后,送入京师大学校,并详细的规定了各学校的入学年龄、学习科目、学习年限、主管机关及学生毕业的身份授予等一系列制度,并参酌东西学制,将学科分为七大门类即经学、格致学、兵学、农学、政治学、史学、工学。这样,在学院改学堂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完整的学制系统。

清政府接受建议,于1901年9月下令将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著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5](418 -419) 并于1902 年1 月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庶收得人之效。应如何核定章程,并著悉心妥议,随时具奏。” [5](486) 这样,张百熙就肩负起制定一个全国学制系统的任务。 1902年8月张百熙上呈其主持制定的《学堂章程》,“臣此次所拟章程,谨上溯古制,参考列邦,拟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并《考选入学章程》,暨颁发各省之《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章程》各一份。又蒙养学堂为小学始基,前奉谕旨令各省举办,谨再拟《蒙学堂章程》一份,共六件,一并开呈御览,恭候钦定颁 行。” [1](196) 是为《壬寅学制》,《中国教育史资料》详备地整理出该学制的各个文件,从中可知,该学制详细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目标、性质、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从纵向看,该学制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三级:蒙养学堂、寻常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只有中学堂一级;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又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和大学院。从横向上看,在普通教育系统外,还附属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旁系。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正式公布的第一个学制,但由于不够完善及清廷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不久即重订,被张之洞所订的《癸卯学制》取代。“京师大学堂为学术人才根本,关系重要,著即派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

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 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他们都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学习西学 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是用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来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教法度应该择善而从,不应该有古今、中外、华夷的区分,完全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观念。 (2)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受到了早期改良派的批判,但并未遭到彻底否定。早期改良派仍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甚至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 (3)建立近代学制 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他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鉴于当时的现实,他提出了“变通”的方法,即将科举制的进士、举人、秀才的三级科名与大、中、小三级学校相配合,并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他是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郑观应设想的这个三级学制系统,实际上是以中等教育作为正规学制的起点的,学制中的“小学”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而“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不规定学习年限,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从入“小学”就开始实行分科教育,分文、武科两大类,文科类有六科: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武科类只有陆军和海军两科。 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包括三年学制年限也和科举三年一试相通。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特点。 (4)倡导女子教育 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最早关注起女性的社会地位。到甲午战争前夕,他们普遍发出了重视女子教育的呼声。 正是有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才会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2.维新教育实践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蓬勃兴起。所谓维新,就是在保留满清皇权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 第二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清末新政(xīn zhènɡ)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一节建立(jiànlì)学制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qīnlüè)中国,次年“辛丑条约(tiáoyuē)”签订,清政府从此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yínwēi)之下。在这种形势下,清统治当局对外为了“结与国之欢心”,对内为了缓解国人空前强烈的不满和愤怒,不得不赶忙于1901年宣布恢复“新政”,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下诏变法,在斥责康有为等不是变法,而是乱法以后,指出“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损益科条?朕何尝概行除旧,酌中以御?”要求臣下“各就现在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己见”。教育领域实际上完全恢复了三年前被扼杀的“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如科举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将各地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兴办农、工、商实业学堂等。同时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设计新教育体制构建方案。 壬寅——癸卯学制出台前至少有两部前奏曲: 其一,1898年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参酌本国情况,拟出《京师大学堂章程》,该章程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8章54节,有总纲、学生功课、学生入学、学成出身、聘用教习、设官、经费等项。京师大学堂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这个章程为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二,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

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于是,各类大中小学应运而生。但是各学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学校性质、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堂之间的统属衔接关系均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势必需要一个学制系统给予规范。此外,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由中央兴办的以高等教育属性为主的一类学校如何向下延伸,由民间、地方兴办的以初、中等教育属性为主的一类学校如何向上衔接,散落各方、处于游离状态的各个教育实体如何系统化、整体化?至20世纪初,学制的建立已成大势所趋、呼之欲出。《兴学诏书》的颁布,拉开了晚清1 0年间教育立法活动的序幕。 1902年(农历(nónglì)壬寅年),张百熙上呈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xuézhì)”。第二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又对这一学制进行(jìnxíng)了修改,于1904年 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bānbù),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xuézhì)”,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一、“壬寅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法定学制 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分《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五部分。因公布的时间是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故也称壬寅学制。 为拟此学制,1902年5月,张百熙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赴日考察教育。考察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考察范围为不同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举凡大、中、小学等普通学校,师范、实业、艺术等专门学校及聋哑学校等均在范围之内;第二,在文部省听取了19次教育讲座和介绍,涉及教育行政、各类学校、学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