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店铺:私塾是一种私人性质的学习机构,是古代我国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清末民初,全椒初等教育以私塾(蒙童馆或蒙馆)教育为主。

私塾是历代私人办学。西周前,学在官府。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战国时,私学大盛。汉代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是“私学”的一种。

私塾以一年为一馆,每年教学十个月左右,一般只有一个教师,人称塾师。塾师因身份、学识不一,其设馆的方式与待遇也不一样。外地或本地一些清贫学究,塾师请董事为其联络筹措,所设之馆谓“团馆”;人品端正,颇富才识的名师,为富豪家庭所聘,设之馆谓“东馆”;唯学识渊博,声望地位较高,在自己家里设馆课徒者谓“门馆”。对于一些贫苦百姓利用农闲时间合资聘请塾师教授其子弟,一般从当年农历十月起到次年的三月结束,谓之“冬学”。

塾师的束修(工资),在“团馆”、“门馆”中读书的学生,按不同的年龄和受教内容交纳不同的学金(有时候以粮食计算);在“东馆”读书的一般都是富豪人家的亲属子弟,由办学人付给塾师一定的报酬;“团馆”塾师的膳食,一是自炊,即自理伙食,一是“供馔”,即由一家或几家或挨家轮流供膳。

私塾使用的教材及学习年限亦无定制。塾师日常的教学程序是上午教读字方(方纸写成的字块)、基本教材,放学前每个学生写大字一篇,大字的书法程序是仿影、临摹,最后学习小楷,兼自习大楷。下午,蒙童温习字方,塾师指认字方,再摇头晃脑范读诗文,蒙童复颂诗文。每月初一、十五以及端午、中秋、馆末等各个阶段,蒙童要将前一阶段所念之书会复读背诵,背错除了重背,还得让塾师用戒尺打手心或罚跪,“学以畏而成” 是一般塾师的基本信条。

私塾的教学方式是个别教学。对不同年龄及不同智力儿童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即使是读一样的书,也会因进度不同而不能

一刀切授课。启蒙儿童先识字方,再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然后读“四书”、“五经”。对年龄大的学生逐步加授一些封建伦理、社会实用及一般文史常识。大多以《女儿经》、《孝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古文观止》、《通鉴》、《史记》、《左传》等为教材。也有选学其他一些书籍,如《大学》、《中庸》、《孟子》、《增广贤文》等。

清末民初,全椒县城规模较大的私塾有:

兀(读音:基)经学舍

兀(读音:基)经学舍设在寄庐,为江彭龄晚年所筑的居舍兼学馆。

江彭龄,清末民国间本县人,字柱臣,晚号寄庐老人。贡生。知名塾师。以经学考据倡导中,设兀(读音:基)经学舍,课百余人。沐清二品淮安知府、进士汪文绶,民国安徽省教育厅代厅长叶尧阶、全椒中学首任校长、进士邱景章,山西省政府顾问史维孝,画家汪文弼等皆出其门。

四十岁时,江彭龄因母丧哀,双目失明,仍口讲指画以教授弟子,著有《寄园丛稿》。寄庐内有江彭龄联:

“扫地焚香,清福要人能领受;编篱种菊,秋花比我更孤高。”

庐边有二贤祠,内有江彭龄联:“抄迹向荒祠,弹指有年!敌多少、珠帘画栋,锦瑟瑶觞;荣瘁(一作“荣悴”,兴盛与衰败)迭相寻,俄(瞬间)迁异姓。豪游逞狂瞽(放荡不羁的瞎子。瞽,不明),栖神安在?侭(听任,放任)流连、周易庄经,秦书汉史;含咀应不尽,独契真机。”

周易,也叫《易经》,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道家以性命之根本为“真”(神)。栖神,同“栖真”,谓保其根本,养其元神。含咀,品味,多指对书史学艺的欣赏体会。

1920年春,江彭龄因肺病逝世,享年67岁,学生及教育界200余人送葬。

朱钟鼐囗囗学舍

朱钟鼐(1870~?)字彝臣,清末庠生。辛亥革命时,安徽谘议局成立,朱钟鼐与叶尧阶以其学问和声望,当选为安徽谘议局议员。辛亥

革命后,任地方财政局副局长,参加民国九年《全椒县志》校阅工作。曾设馆招收准备考秀才的生徒百余人补习。囗囗学舍被称为高级私塾。

1939年朱钟鼐因病逝世时,执拂者众,学生私谥曰“贞惠先生”。这是全椒继江彭龄之后,得私谥的笫二位塾师。学人汪文弼(右卿)挽之曰:“交游记卅年前,浪迹山林,同访丰乐醉翁之胜;寿考得六旬外,竭枕桑梓,久为乡评物望所归。”

昆甫改良私塾

“昆甫改良私塾” 是叶柏青次子叶国璜举办。叶国璜,字昆甫,协父办私塾。叶柏青教高年级学生史记、古文、唐诗,叶国璜教低年级学生四书、五经、古文及各种启蒙课本。

1931年,父亲叶柏青受山东青岛周姓专聘为家庭教师后,叶国璜独自在家教读,这时已改为“改良私塾”。除教授古文外,还增授高小年级的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先后聘请程吉梧、陶继弓、张焕琼等协助教学,学生由三、四十人发展到近百人,分高、中、低三个班。由于学生增多,叶国璜又租借金氏宗祠(今南屏菜市场)为塾地,这就是当时全椒县城较有影响的“昆甫改良私塾”,得到当时教育部门登记核准开办。1937年,日寇侵华,县城沦陷,乃被迫停办。我县一些文学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都出自叶氏私塾。像抗战开始后参加革命的王永、童苏群、傅明、张弓、何若人、华农、罗应生、卢曼超、章达、韓融、王青松皆是叶门子弟。

叶国璜停办私塾后,抗战期间辗转大西南,抗战胜利后与万氏夫人定居南京洪武路闺奁营13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病逝。

除此以外,清末及民国年间,全椒县城规模较大的私塾还有:

位于县城东门邱止庵茧场的马道宽私塾,学生四、五十人;东门大街(老检察院旧址)的陈逢春私塾;西门中街(老县印刷厂旧址)的田际丰私塾;河湾街的邢作霖(字雨三,秀才)私塾;位于今红栏桥附近王氏宗祠的州门私塾;东门原食品厂附近的潘承炳私塾,属启蒙性私塾;今凤凰街的朱一民私塾。

在乡村开设私塾还有:古河集的张瀛、陶继弓;大马厂的王稼宗旨;程家市的张鉴怀疑、於可以卿、石玉泉、孙子怡宝悌;六镇集的确刘兆

璋;赤镇埠的阮真伯、张焕琼等人(《全椒县志》P559页)。

1940年以后,在周家岗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设规模较大的私塾有:玉皇庙的姚书庸私塾,西魏的罗本成私塾,黄栗树的张必雁私塾,王郢的王爱农、储杰私塾,郭庄的徐德荣私塾,甄郢的汤兆龙私塾,内庄的胡成祖私塾等。这些私塾少的十多名学童,最多的三十多名学童。私塾经过改良,废除体罚,采用路西根据地小学教材编委会编印的课本,主要是国语、算术,有的高年级的私塾,还分别增设地理、历史、自然等科目。1948年底,全县有私塾28所(《全椒教育志》P12页)。

义学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私塾无异,所以也叫义塾。它是中国旧时由私人集资或地方公益资金兴办的一种免费教育。与私塾稍有不同的是,一年三节(端午、中秋、春节),学生要向先生送“节礼”。而且大部分义学都有一定的学田,用田产租金维持办学,也有部分义学是地方官助。据民国九年《全椒县志》载:“清吴宪书,庠贡,居北乡,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饥,曾慷慨捐粟二百石设粥厂于孝隐祠,远近乡邻,存活甚众。复创义塾,以诱后进。” 清·光绪初年(1875年)江彭龄的兀(读音:基)经学舍是清末最大的义学。

有些地方名士、土绅捐办义学时,同时订下多条义学条规:例如,某乡义学规定:

一、酌定先生修金。每年以四十千文为度,及端阳、除夕每次敬仪一千文。学生以四十人为度,人数满,再来者不收。

二、先生必延请四十以外六十以内,人品端重之士。所延之师,或干预外事致荒功课,抑或疏懈耽误生徒者,辞去另延。

三、学生除桌凳外,所有一切笔墨纸砚书本,本人自备。

四、学生在馆淘气,小则先生加惩,记明次数,若五次不改,即行逐出,次年不得再收。

五、学生专为本乡子弟赤贫无力从师者而设,若有营业,能筹措束修者,自可另选名师,毋庸送入义学,以体贫事。

六、学生自六岁以上至十五岁而止,若年届十六以上,业已成丁,自可食力,毋庸再送入义学。

七、先生每年修金,按四季支取,此外不得另索生徒。

八、学堂本属学生读书之所,一切闲人不得闯入。先生亦不得延误。倘有无故酗酒扰乱学堂,或系本童之父兄,除将本童逐出外,其父兄亦必廪官惩究。

“义学条规”把义学办学宗旨、塾师选聘标准及工资待遇、塾师工作职责、对入义学学童条件、要求以及维护义学办学秩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当时是一个较完善的地方办学条例。

公众号:天府散文

从《儒林外史》看明清私塾教育

从《儒林外史》看明清私塾教育 【摘要】私塾作为私学的一种,因政治和经济等原因,到明清时期已达繁盛。综观有关中国明清私塾教育的研究文献,大部分从正史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忽略了“创作来源于现实”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作为详细描写文人儒士生活情景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一定程度展现了明清私塾教育的种类和特点。 【关键词】《儒林外史》;明清私塾教育;种类;特点 《儒林外史》是一部清代作者假托明代写自己所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文人儒士的命运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所处的背景应是明清相结合的。《儒林外史》多处提及私塾教育及其相关内容,共计18回39处。在《儒林外史》塑造的各人物中,具体描写其做塾师的有11人,分别是周进、王德、王仁、权勿用、沈大年、韦四老爷、迟衡山、虞育德、余特、鲍廷珠和盖宽。《儒林外史》为后人研究明清私塾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明清时期私塾繁盛的历史背景 《儒林外史》全书55回中有18回39处提及私塾及其相关内容,侧面可以看出当时私塾教育之盛。私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类型也不同,明清私学主要分为高级阶段的书院和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而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多称为私塾。因作者吴敬梓的自身经历和所处环境限制,《儒林外史》所涉及私学皆是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即私塾教育。私塾在明清时期充分发展以至繁盛,是由当时统治者重视教育、以科举为重以及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发展等历史背景决定的。 二、《儒林外史》中展现的明清私塾类型 什么是私塾?《辞海》中解释为:“私塾,中国旧时私人办理的学校,为‘私学’之一种。有塾师自设的学馆,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也有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举办的义塾(义塾免缴学费)。”这个定义较明确地说明了私塾的类型。作为私学中低级蒙养阶段的私塾,是明清时期在民间广泛设立的由私人经办的学校。按私塾设立情况可分为家塾、村塾、坐馆和义塾,这四种在《儒林外史》中均有提及。 1.村学。《儒林外史》也称为“村学堂”,多出现在农村,属于贫家子弟的学堂。第2回写山东汶上县薛家集因有“好几家孩子要上学”,便请了老童生周进,馆地设在观音庵后门里的两间屋内。这一类私塾是由一族一村集资请塾师,选择地方建造学堂教授这个村、这个族的孩子,可以称为“村塾”、“族塾”,也可以称为“村学”或“村学堂”。 2.家塾。这类私塾主要在《儒林外史》第12回中出现。书中老童生权勿用“借在个土地庙里训了几个蒙童”,这便是家塾了。未能中举,无业无官而有一定文化的知识分子自己做塾师,在自己家里,或者借公共地方,如祠堂、庙宇等,又或者租借他人房屋,安排个书房教学,招收附近的学童来读书,这类私塾称为“门馆”或“家塾”。虽然要求塾师得“有一定文化”,但社会对这类塾师的要求并不高。 3.坐馆。这在《儒林外史》中出现次数比较频繁。这类由富裕的商人或官宦人家独自一家聘请教师,请先生在自己的家设馆,专门教自家的子弟以及亲友的子弟的私塾便称“坐馆”、“教馆”。这类私塾主要出现在城里的富商或官宦人家中,如书中的盐商家,塾师也多为博学而有盛名的学者,起码是个秀才。 4.义塾。又称为“义学”。萧云仙在四川松潘县少数民族叛乱战役中立了大功,

古代私塾先生

古代的私塾先生 “八岁孩提子,从师入学堂,整容端坐席,开口诵琅琅。”这几句歌谣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儿童开始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情况。不过,古时儿童所受的教育同现代相比,差别是很大的。 在古代中国,儿童启蒙阶段的教育多由遍及民间的私塾来承担。私塾的教师即塾师,俗称私塾先生或先生。唐宋以后,担任私塾先生的主要是科举落第的秀才,其次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儒童)。当然,还有少量其他情况,篇幅所限,此不详述。私塾先生的从教模式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开办私塾施教,二是被延请施教。塾师自己开办的私塾世称“门馆”或“家塾”,即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延请塾师任教的私塾又分三种情况,名称也有差别。一是“坐馆”、“教馆”,即富贵人家独自聘请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二是“村塾”、“族塾”,即由一村或一族延师择址建馆教授其子弟,有的是一村与邻村自愿结合,推举有名望、热心教育的地方绅士为学董,按田亩摊派费用,聘用塾师,择址设馆,教育子弟。三是“社学”、“义塾”或“义学”,即由私人或私人团体创办并主持、经营和管理的私塾,延请塾师教育当地百姓子女。古代中国私人所办“义塾”最典型最感人的例子就是清末聊城冠县人武训通过行乞所办的崇贤义塾。 私塾先生的待遇主要由脩金(或等值的实物,称“束脩”)构成。此外,还有膳食(即学东提供吃住)及节假日的红包或礼物等。由于施教模式、私塾先生的学养及声望、学东家境及态度等不同,私塾先生所获得的收入多少也存在很大差异。 自开私塾的先生,每至腊尾岁首,就要四处托人招揽学童,费用全靠学生上缴。学童入馆前,家长须填写一张“关书”(即入学志愿书),里面要特别写明“脩金”(学费)多少,分几次交付,并注明“节庚包”(即逢节另送的红包)除外。私塾先生与学童家长常有来往,如替他们写信、写春联、写契据、帮办婚丧喜事等,在建立起友好的邻里关系的同时,也得到些额外收入。 被延请做塾师的,其脩金由东家(学东)和塾师商定,食宿一般都由东家供给,当然,在东家供应伙食的情况下,脩金要相应减少。私塾中并没有寒暑假,全年只有清明、端午各放一天。每年十二月初十前后放年假,至次年正月十五开馆,所以素有“先生不吃十二月的饭”的谚语。如东家富裕,出手又大方,私塾先生的日子则好过一些。 除一日三餐之外,还会有点心、茶水等供应。有的大户人家甚至还有佣人专门伺候塾师。一般来说,为了子女的良好教育,大户人家是不敢怠慢塾师的。像《红楼梦》中的秦邦业,望子成龙,虽是官囊羞涩,但“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当然,也不乏一些清贫人家,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尽砸锅卖铁之力,不让塾师在待遇上受到委屈。但如果遇到手头不宽裕的人家且又吝啬的,私塾先生也是有苦说不出,既要保持一份清高,又不满微薄的待遇,很是尴尬。 对于私塾先生在儿童启蒙教育及以后的人生履历中所起的作用,古人是非常看重的。一般平民家中往往用红纸写上“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供在正屋中,在意寓子女学有所成、家族诗书继世的同时,也表达出对“师”即他们心目中私塾先生的敬重。明代谢肇淛在其《五杂俎》中就有“训蒙受业之师,真师也,其恩深,其义重,在三之制与君父等”之语。但就总体而言,

从清末民初私塾改良看平民教育的普及———以宁波为例

从清末民初私塾改良看平民教育的普及———以宁波为例 作者:寇晓菲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2期 摘要: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近代私塾的研究更是教育史和近代史的热点。近代私塾的研究有对其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详细探究,还有不少对于其与近代新 学之间的问题研究和其自身的改良问题探讨。私塾教育自古以来,都是由民间发起的填补官方 对于平民教育的空缺,在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清末民国时期,其对于平民基础教育的普及作用依 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于近代私塾对平民教育的普及研究仅在对于义务教育和近代私塾的研 究中有所涉及。本文着眼于近代宁波私塾教育状况,研究其对于平民的教育普及意义。 关键词:清末私塾改良新学平民宁波教育普及 一、清末民初的私塾教育发展概况 古代中国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政府部门或官方对普通民众一般不提供基础教育,只为那些经选拔出来的士子(俗称生员)提供高层次教育。普通民众只能依靠民间私塾来满足 基础教育,但是晚清至民国初在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教育方式、内容等随着社会变化也在不 断的改革,育人为本的教育当然也在改革浪潮中。一直在平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私塾教育,面对大量新式学堂的出现对其形成巨大冲击,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改良,对平民教育的普及 做出了贡献。 近代中国最早的教育改革,应该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三十余所近代 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包括著名的在1862年建立于北京的翻译机构同文馆,还有培养翻译人才的广方言馆等。清朝在1872 年至1875年间每年向美国派遣三十名幼童 留学,他们大多成为日后中国的重要人物,其中著名的有国内阁总理唐绍仪与铁路专家詹天佑。但是总体来看,洋务运动期间的改革特点是注重外语学习以及实业和军事,并未涉及平民的基 础教育层面,洋务之后才开始正式改革教育系统。 1901年新政,“兴学育才”被提到首要地位,清政府开始重视教育对于整个国家兴盛、民 族存亡的意义。废除八股文,改试时务策论,宁波始令设学堂,员生阅读逐渐普遍注重史地、 算学、物理、词章、掌故、考据和时事等实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发布,宁波为响应号召,知府高英创办东、南、西、北四所宁波最早的官立小学堂。1904年,沈戟仪在川沙龚镇首 创私塾改良会,拉开了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私塾改良序幕。1905 年,清政府废除了实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变化,加快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据当年9月 17 日《中外日报》的“学务汇录”报道,浙江嘉兴城中的蒙馆(启蒙,以幼儿为主,识字为主)有一百数十处,而初等小学堂仅有三所,学生不过百人。1906年,宁波教育会示令改良私塾, 城乡各私塾未经改良者不少,故高子勋大令昨特出示晓谕,各私塾教师急宜力求改良,研究新法,如有教育会调查员前来,务须导观各塾考察课程。不仅如此,甬郡山书院业已改作高等小 学堂,刻下开校在即,由鄞县高子勋大令出示招考。凡各学塾及各私塾学生有愿肄业者,速至 堂董处报名,俟考取后送校肄业。1907年2月21日《中外日报》刊登一篇《论杭州私塾急宜 改良》文章说杭州城内共有私塾二百零三处,次年3月18 日的《申报》则报道杭州有私塾二 百八十多处。同时,对于宁波的诸多私塾问题,教育会员陈训正在师范学堂内设一休假讲习所,俾各小学私塾教员得以于每星期研究教育,业已奉道署批准矣。培训塾师,便于改良。1908年,定海劝学所成员为节省经费起见,只派张启照、王和廷二人,赴乡劝学。然定属共有三十余庄,年内为日无几,万难遍及,拟先将各乡私塾逐一调查,俟明春开学时再行分给教科新书,劝令

岳池旧式学校及科举

岳池旧式学校及科举、义学、私塾、书院简述 一、旧式学校 清代学校,以鸦片战争为时间界限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的学校种类同元、明两代相似。中央学校有“国子监”、“旗学”、“宗学”;地方学校有省、府、州、县、卫学、书院、私塾等。都是科举制度的附庸。雍正以后,将“书院”改为官办,各省州县都设“书院”,学生通称“生员”。后期,英美法等国先后在中国设立教会学校,以西方科学技术施教。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空疏无用的弱点日益暴露,造成了仿西制办学的趋势。故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创办了“京师同文学堂”、“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等,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实行“新政”,颁布《癸卯学制》,推行新学,明令开设学堂。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八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故自丙午(1906年)科起,停止了乡、会试。至此,行新学的过程中,岳池于光绪二十八年开办新学。到江绪三十四年,全县新式学堂计54所,学生2017人。办学经费总岁出7125.822元。 二、清末科举 清代士人要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必先参加“童试”,被录取之后,才算具备了参回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为“乡试”,二为“会试”,三为“殿试”。乡试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大比”。乡试取中的秒举人,第一外称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季二月在京城举行。参

加会试的是举人,被取中的称“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一场策问,由应试者作文对策。参加殿试的是贡生。殿试结果,出榜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殿试中进士称“甲榜”,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可以被派做官了。亦有终身候缺不得官者。 清代科举考试以“八股文”取士。所谓八股文,就是用“四书”、“五经”命题,限制做一定格式、体裁、语言、字数的应考文章。阐发题义,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中不准触犯历代帝王、“先圣先贤”名讳,讳者轻则除名,重则治罪。还规定家庭出身低贱的,如理发匠、成衣匠、奴仆等不准入场应考。 清代除文科外,还没有武科。其考试科目和内场:外场考马箭、步箭、弓、刀、石;内场考默写武经。考试办法和录取等第名目壛与文科相同,只加“武”字以示区别。 岳池的“童子试”在县考棚(今日城关初中)举行,由知县主持。开考住在考棚的屋里吃饭、睡觉、做文章,屋外派人看守,不准任意出入。考卷实行弥封糊名编号。但不论防范多严,行贿受贿,暗通关节情节事仍经常发生,尤以清朝为盛。清末,岳池大地主何某,不学无术,欲求一官半职,以重金贿赂考官,参与“童子试”,并请人代作传递稿,其稿首一句为“昔上天有好生之德”。何某人不识“昔”字,竟写成“廿一日上天有好生之德”。主考官阅卷见之,啼笑皆非,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店铺:私塾是一种私人性质的学习机构,是古代我国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清末民初,全椒初等教育以私塾(蒙童馆或蒙馆)教育为主。 私塾是历代私人办学。西周前,学在官府。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战国时,私学大盛。汉代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是“私学”的一种。 私塾以一年为一馆,每年教学十个月左右,一般只有一个教师,人称塾师。塾师因身份、学识不一,其设馆的方式与待遇也不一样。外地或本地一些清贫学究,塾师请董事为其联络筹措,所设之馆谓“团馆”;人品端正,颇富才识的名师,为富豪家庭所聘,设之馆谓“东馆”;唯学识渊博,声望地位较高,在自己家里设馆课徒者谓“门馆”。对于一些贫苦百姓利用农闲时间合资聘请塾师教授其子弟,一般从当年农历十月起到次年的三月结束,谓之“冬学”。 塾师的束修(工资),在“团馆”、“门馆”中读书的学生,按不同的年龄和受教内容交纳不同的学金(有时候以粮食计算);在“东馆”读书的一般都是富豪人家的亲属子弟,由办学人付给塾师一定的报酬;“团馆”塾师的膳食,一是自炊,即自理伙食,一是“供馔”,即由一家或几家或挨家轮流供膳。 私塾使用的教材及学习年限亦无定制。塾师日常的教学程序是上午教读字方(方纸写成的字块)、基本教材,放学前每个学生写大字一篇,大字的书法程序是仿影、临摹,最后学习小楷,兼自习大楷。下午,蒙童温习字方,塾师指认字方,再摇头晃脑范读诗文,蒙童复颂诗文。每月初一、十五以及端午、中秋、馆末等各个阶段,蒙童要将前一阶段所念之书会复读背诵,背错除了重背,还得让塾师用戒尺打手心或罚跪,“学以畏而成” 是一般塾师的基本信条。 私塾的教学方式是个别教学。对不同年龄及不同智力儿童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即使是读一样的书,也会因进度不同而不能

私塾的历史演变述略

私塾的历史演变述略 [纲要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古 已有之,历经各代,传衍逾千年。跟着近代社会的转型,私塾 遭受了多次改进,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最近几年来,陪 伴着“国学热” 、“读经热”的升温,现代私塾时时出现。 本文主要阐述私塾的演变历程并对其生命力进行商讨。 [重点词 ]私塾:改进;演变 私塾,亦称“书塾” 、“学塾”、“塾馆”等。它是我国古代学制中的一种种类,属于私学的一种,主要睁开初级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系统中据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独到的教课组织形式,私塾的历史积厚流光。 一、古代社会私塾初成规模 中国的教育发源较早,夏代就出现了学校的雏形,经过商 朝的发展,至西周学制趋势成熟。春秋时始开个人讲学之风, 私塾的历史由此睁开。人们一般以为孔子创办的私学就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西汉时,汉武帝推行“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传达儒家文化为己

任的私塾此后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跟。地主、商人、士医生为 教育蒙童识字念书,纷繁建立私塾,以识字和灌注封建伦理 道德为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官学颓圮不振,私学却获得了长足发展,此时私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延师授业于子弟的家塾。隋唐期间,科举制度的出现推进了私塾的发展。到了宋朝,理学的盛行 又促成了族塾义学的兴隆。及至明清期间,私塾教育形成了 一套完好的制度,其办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讨教师来 家坐馆;另一种是塾师自行设馆;再一种是地主、绅士以捐 资兴学形式设馆。清朝,私塾成为统治阶级推行教化的重要 场所,直到清末才走向衰败。 在中国古代杜会,教育少儿被当作是家长自己的责任, 官府不重视蒙学,对其不过略加倡议和指引而已。私塾被历 代王朝认可并倡议发展,听凭它在民间自由创办,因此形成 了必定的规模。私塾在流传祖国文化、使学童在念书识理方 面启发上,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近代社会私塾遭受改进 到了近代,私塾遍及全国各地,数目巨大。但是,传衍 逾千年的私塾教育,发展至晚清,已不可以知足社会的发展 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从清末开始各届政府先后对它进 行

清朝乡村教育思想与内容

清朝乡村教育思想与内容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中,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到了清朝末年,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情况才开始拉开了距离。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朝逐渐走向的现代化时,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废除科举制。 千余年的科举制在仓促之间被废除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传统教育的缺点显露无疑,由此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直到甲午战争惨败之后,天下的有识之士们才开始思考清朝失败的原因,并且把原因归咎于八股文与科举制。作为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就曾指出: “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 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呼吁、奔走之下,清廷最终决定在 1905年先废八股,再停科举,后以新式的西洋学堂代替。当然,把清朝战败的原因归咎于科举制,这是片面的,清朝的落后才是“挨打”的最终原因。在这种病急乱投医之下,废八股停科举必定是仓促的,而且是毫无准备的。 将科举制废除之后,清朝的教育被新式教育所取代 古代的科举制本来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与教育并没有关系,但是封建时期的朝廷是想要培养忠于国家的士子,便以

封建的思想去规范他们的行为,从教育上去引导他们。于是,科举制度创立后不久,就与教育有了相当密切的关系,但是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就是在明清时期,科举完全左右了教育,把教育、研究的内容规定在了八股文这个非常狭小的圈子,这样就会使得众多的学子们钻进了这个死胡同。科举是为朝廷选拔新的官员,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不能限于选拔官员,因此新式的教育应该是与科举分家的。但是清廷并没有这种觉悟,以新式学堂代替科举,将新式学堂毕业的学生一如既往地授予出身,这样就一样是把教育限制进行了限制。 御史陈曾佑就曾指出,新式学堂不再进步的症结所在就是“学堂、仕进混一之弊”,晚晴名臣张之洞对于新式教育也多有建议,认为: 国家最利之事,在人人皆知求学;国家最不利之事,在人人皆思做官。人人皆知求学,则各谋其本业,而天下以安;人人皆思做官,则各忘本分,而侥幸奔竞之风作矣。 这样以新式学堂来代替科举进行选拔官员,也一样是行不通的,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所推行的新式教育出现了偏差。 在科举制废除之后,乡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在仓促之间废除的科举后,旧的教育体系荡然无存,新的教育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乡村的教育出现了断层。在科举时代,乡村普遍都会设有私塾、社学、义学等,正规的则有府

古代私塾考试

古代私塾考试 古代私塾如何考试?! 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学校,商周时期就有了“塾”的记载。那么古人几岁上学?学习什么科目?如何教法?要不要考试呢? 古人几岁开始上学? 现在的孩子一般6-7岁入学,古代大致在8-15岁之间。《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8岁正是入学的最好年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都是8岁入学的。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 唐代以后,孩子的入学年龄有所提前,六七岁就可以入学,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且能“日诵千余言”。到了明清时期,“大龄入学”的传统又兴盛起来,大部分在8-15岁之间。 究竟要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读书潜质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设立的“乡村小学”。 古人上学都学什么? 古代私塾的教材,通行的有"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到了近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介于新旧之间的改良私塾,其课程表涉及了修身、国文、算术、读经、体操、游戏等内容。 在启蒙阶段,古人还十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古代没有中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因此,13岁上大学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 古代也实行素质教育 古代私塾的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十几二十个学习在一个班级,可以按照学习能力和进度分别读不同种类的书,比如三个读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的,五个读《论语》的,两个读《孟子》的,三个读《左传》的……在同一个老师教导下,在同一间教室高声朗读。即使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老师也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智慧,要求不同的读书数量和进度。 私塾的教学时数也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一般分为“短学”与“长学”两类。“短学”一般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古人还讲究家校合作,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古代私塾中体罚盛行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遇上粗心学不好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和耳朵、打手心等,调皮捣蛋不认真读书的学生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更如家常便饭,而且那时候大多数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的教条。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明代的乡村小学普遍盛行挞罚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当然,也有的老师实行人性代管理,给“三好生”学生开“免打条”。 古代私塾怎么考试

中国私塾学校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 古人几岁开始上学 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清代的私塾学堂 《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 可见,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 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之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 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 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读书不学好会挨揍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给“三好生”学生开“免打条”。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 这种“功过簿”并非都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

明清徽州私塾教育发微

明清徽州私塾教育发微 李学会 【摘要】徽州向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亦因如此,徽州素有“东南邹鲁”的美誉.无 论是学而优则仕,还是经商致富,都离不开儒而好学的传统.宗族私塾教育在徽州文化繁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着重探讨徽州地区的宗族私塾教育繁盛的原因、表现及英特征,突出宗族私塾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彰显徽州宗族私塾教育 的地域特色.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5)003 【总页数】4页(P51-54) 【关键词】徽州教育;东南邹鲁;教育问题 【作者】李学会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1 私塾又称蒙馆,开馆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户或几户联合聘请先生到家教读;先生设馆招收学生,收取束脩;或以宗祠地租收入开馆,培养宗族弟子。私塾教学,一般采取个别教授,内容包括识字、习字、讲书、背书、写文章等。初入学儿童,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后开读《孝经》、《幼学琼林》、《四

书》等,均要求死记硬背。[1]明清时期的徽州教育发达,其中宗族私塾教育在徽 州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徽州具体有多少私塾学堂无法统计,但据记载“十户之村,无废诵读”[2]、“远山深谷,居民之外,莫不有学有师”[3],由此可以 看出私塾教育在徽州地区的繁盛。重文重教是徽州地区千百年来的历史传统,它的发展成熟,孕育了徽州厚重成熟的精神气质。 一、徽州私塾教育的繁盛 徽州地区文风昌盛,彬彬文士众多,为士者更明义理,儒风独茂,千百年以来,徽州地区人才辈出,冠绝各府。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徽州人才的繁盛达到了顶峰,突出表现在: 宗族私塾教育在古代中国是最基础的启蒙教育,对重文重教的徽州地区来说,私塾学堂更为普及。以宏村的南湖书院为例,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宏村汪授甲、汪家驹、汪以文邀请浙江闽道学政使罗文聘到南湖游览。罗文聘叹南湖秀色,环境清幽,提议将倚湖六院合并,建成规模宏大之学堂,村民将受福无穷。于是乎以文、授甲、家驹出巨资,村民均响应、一时间富者出资、贫者出力。十九年秋,南湖书院落成,文教大兴。仅南湖书院走出来的名人就有清代诗人汪承恩、汪彤雯;新安医学名家汪应昆;清末内阁中书汪康年;民初黎元洪政府政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汪大燮;现代女科学家李晓梅;解放军海军将领汪镇华等均在此启蒙[4]50。又以泾县 为例,在科举时期,泾县城乡士子通过接受私塾教育,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中举者达326人,中进士者175人。 下面是清朝康熙三十年至咸丰三年休宁县籍儒生考取三甲名录 [2],展现了一百六十多年间徽州府下辖一个县的中进士状况,由此可见人才之盛:除了歙县地区科举取士成绩斐然外,其它地区亦成果不俗,下面是一份乾隆年间徽州府泾县科举入仕名单[5]: 表1 清朝康熙三十年至咸丰三年休宁县籍儒生考取三甲名录姓名录取名称年代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前言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分为两大块,官学教育体系和私学教育体系,从可考证的时间上来讲官学发展早于私学发展,私学发展是自西周末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后开始在民间萌生的。由于古代官学的设置极少触及到民间县级以下的民众,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加之时兴时废,尤其是在改朝换代和战乱年代,官学极容易受到冲击而处于偏废状态,而私学则一直潜行并兴盛于民间,成为支撑民间教育的主体。私塾的是我国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塾”的定义 “塾”的概念在古代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塾”见于《尚书·顾命》中“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这里的“塾”是指“门侧之堂”,是“宫门外两侧的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的地方”①。 塾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最早见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②此处的“家有塾”中的“家”应当是二十五户人家组成的“闾”,因为《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爱”。据唐初大儒孔颖达疏:“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另有《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其中“左塾”、“右塾”是指门内侧两旁的房子。也就是说,“塾”最初是古代建筑中宫门或者闾巷大门两旁的房屋,而“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③,即在民间,有“里胥”和“邻长”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居于左塾和右塾之中对居于闾内的乡邻进行监督审查,并施行教化。这使得此时的“塾”成为一种民间教育机构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按照《学记》里面所讲,古代学校的设置,是由官府主持的从“国有学”到“家有塾”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而事实上,这一描述只是一套儒家思想教化的设想,在实际中并没有的得以付诸实践。但是,“家有塾”作为一种设立教育组织形式的思想为后来的私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表现为这一思想逐渐演化成私学的一种发展模式——“私塾”模式。 二由“塾”到“私塾”的概念分析 据上分析,“塾”的概念很早便已确知,然而“塾”的概念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却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由“塾”到“私塾”的概念转变。关于“私塾”一词,有人曾认为“私塾这个称谓是清末有了学堂以后出现的”(郑起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据考证“私塾”一词遍及元代以后的古籍文献中,例如:“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十一云:‘公家房事妣夫人,曲尽孝敬,迨薨,移是以养寡姊,视政之休,未尝废,从戎亦橐駞负书以行,延师私塾’” ④,以及“《元史张达善传》云:‘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朱子四书者,皆遣从游,或开私塾迎之’”⑤。因此,“私塾”一词古已有之,而非近代之发明。 “私塾”是从“家有塾”的范畴中发展而来,但不同于“塾”,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而且这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在古代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化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广义上来讲“私塾”是一种的私学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于是,对“私塾”本质上的分析认识便成为把握私塾发展的关键。 首先,私塾是由私人组织的设于民间乡党间的教育机构,具有民间自为性和普遍性。这 ①陈旭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②《礼记·学记》 ③陈澔:《礼记集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01出版), ④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⑤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古代的官学与私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中国古代官学 中国古代官学教育是指中央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系统.中央官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 一、中央官学教育: (一)中央官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是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虽有西周“学在官府”之说,但由朝廷设立中央官学正式创始于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发展到顶峰.南宋以后官学逐渐走下坡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中国古代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 (二)中央官学教育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无前124)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至成帝时增至3000人,最多时增至3万余人.汉代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隋文帝设国子寺,炀帝时改名国子监,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南朝的史学、儒学、玄学,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注:属医学,学习道教、佛教、的治病方法,达到“以咒禁祓除邪魅”的医疗效果,以巫术为医术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崇玄学(唐统治者尊崇道教,从中央到地方均设立崇玄学,习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道家经典着作),都属于特殊的专门学校. 3、贵族学校:东汉的四姓小候学,唐朝的弘文馆,宋代的宗学、诸王官学及内小学,明代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等等,都属于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的贵族学校. 4、短期学校:在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系统中,有少数学校,既不是高等学府,又不属于专科学校,更不是贵族学校,而是君王或执政大臣暂时开设时间短促无制度系统的学校,故称为短期学校.如宋代的外学(又名辟雍)、广文馆、四门学等都属这类短期学校.另外宋朝中央政府在京都设立的普通国立小学,也属于中央官学的范围之内. 二、地方官学: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学自西汉景帝时文翁(约前180-120)在蜀郡设学官开始.汉武帝对文翁设学官甚为赞许,并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至汉平帝时地方官学体制开始确立.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由此而来.东汉出现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班固两都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学衰废,“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唐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繁盛.自天宝安史之乱后,即告衰废. 宋辽金时期,除辽金亦设有地方学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经管方面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员,各路置提学事司,掌 管州县学政,是我国正式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始.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各路府州县内,均有相应学校,但是事实上有名无实,并未普遍设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即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村设立社学(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明间子弟儿童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最盛时期,全国共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基本上沿习明代学校的规模. 第二节中国古代私学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私学是与官学相对而存在的,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私学,是指不由政府主持、不 纳入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之内,由个人或社会集团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活动.它既包括没有固定场所的游动四方的私人讲学,也包括以一位学术大师为核心的私学集团,当然还包括有着固定场所的正式的私学类型. 一、中国私学的产生:中国古代私学教育产生于春秋时期,其中以孔丘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转变时期,教育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变更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私学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由于士这一阶层中的人为谁服务就代表那个阶级的利益 ,且他们的学说会传承体系 也各不相同,所以产生了各种学派林立与诸子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大学派.在学术上各家互有长短,相反相成.其中创立儒家学派的孔丘虽在政治上持守旧态度,但在整理文化遗产和创办私学方面却是功垂千秋的.孔丘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孔丘为代表的儒家重视教育,以六经为教科书;诗——文学课,书——政治课,易——数学课,礼——道德伦理课,乐——音乐艺术美学课,春秋——历 史课. 孔子不愿讲怪力神乱很少谈宗教内容.以孔丘为首的儒家私家学不重视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传授,实为儒家 教育不足之处,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影响.孔丘教学态度认真,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卷”,并创造了一套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如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诱导,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等等.所以,

第一章私塾义学社学(B)

第一章私塾义学社学(B) 秦汉时代,德化先民在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至今未见文字记载。两晋至宋,中原人口不断南迁,德化民间就有以家传师授形式出现的启蒙教育性质的私学。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作为施行封建启蒙教育和传授科举学问的私学,越来越发展,至明清时代,几乎遍及德化乡村,成为德化封建教育的基础。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童生,都在这类私学中接受过一定时间的教育.这类私学名称繁多,历代各异。按其办学形式,主要有私塾、义学、社学三种类型。 第一节私塾 德化的私塾,主要有家塾和村塾。办学形式灵活、简便,有由闾里、宗族、房头创办的,有富户人家设立的,有塾师自办的,也有数家合伙聘请塾师教授自家子弟的。宋德化官学创立之前,德化古代教育是以私学形式出现的。德化第一所私学创设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唐永贞元年(805),归德场(今德化县)三班泗滨金员外,聘颜芳为塾师(西宾)教授弟子。 宋时,“德化人稠山谷膺,虽欲就耕无地辟”。在“仕途经济”的刺激下,尤其是南宋以后在朱熹理学影响下,德化私塾有较大发展。德化杨梅大蛇林程,“广收图史,延宿儒,合族子弟而诲之”。林程少时入塾读书,后为一方巨富,致力发展私塾教育,族人多人擢第成名。 元代,虽提倡社学,但各类私塾仍有一定的规模。 明朝,因推行社学制度,私塾一度有所回落。但社学几经兴废,办得好并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而且,明代德化受理学影响仍很深,因而私塾仍然不少。民间“家诗书而户业学,即卑微贫贱之极,亦以子弟知读书为荣”。 清代,尤其中叶以后,因社学衰落,私塾迅速发展,遍及乡村。《德化县志》载:“士以笔砚为恒产,教授为生涯。穷村僻壤有塾学,稚子不任力作,概令读书。虽樵牧童竖,罕不识字者”。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部分私塾改办为新式小学堂。由于私塾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民国8年(1919)、16年、35年,国民政府明令禁办私塾,严加取缔。抗日战争期间,复令改私塾为国民学校。尽管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私塾存在。即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地方也还办有村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德化仍有私塾存在。人民政府执行“根据现状,允许存在,实行登记,团结改造”的政策,逐步将私塾改造为小学。至50年代中期,私塾才全部消失。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第五章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内容提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终于在1902年和1904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对旧中国教育制度影响甚大,不仅比旧的教育制度前进一大步,而且为壬子癸丑学制等中国新型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学习指导】 1、理解中国近代教育起步的背景。 2、掌握各历史时期主要的新式学堂的特点。 3、理解教会教育的本质,掌握教会教育的几个联合组织。 4、掌握几次留学教育运动的背景和特点,理解留学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的原因。 5、重点掌握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并能够比较。

第一节近代教育的起步与新式学堂的出现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国的教育也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840年前后,中国教育的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三种新教育,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是在这几种教育的相互影响下开始的。 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主要表现在: 1、科举制度腐败。清末科举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士子即使是刻苦读经,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国家设立了官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虽是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 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清末的教育制度、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都表现了非常空疏腐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二是外国人开始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这时西方文化的渗入并不具侵略的性质,并不危及天朝帝国的尊严,也没有替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险,故自皇帝至一般士大夫皆能接受。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在掠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权的同时,利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