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一、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化疗药的范畴。

2.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是指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过程,简称化疗。

3.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drugs):是指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恶性肿瘤药。

4.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可分为:①窄谱(narrow spectrum):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如青霉素、红霉素、氨基苷类等。②广谱(broad spectrum):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等。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①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等。评价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②杀菌药(bacteriocidal drugs):能杀灭细菌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评价指标: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表示。指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其值越小则抗菌活性越强。

6.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

CI=LD50/ED50。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注意:①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②与治疗指数区别。

7.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二、抗菌药物的研究内容

抗菌药物是研究药物与病原菌微生物及机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病原菌是致病的关键因素,但不能决定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因为机体的防御机能、免疫状态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亦具有重要作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是帮助机体阻止疾病的发展,促进机体的康复,以达到最终消灭病原菌、保护机体、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细菌维持其生长繁殖,有赖于其结构完整和代谢功能正常。图39-2显示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

1.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细胞壁粘肽合成分为三个阶段:胞浆内阶段:合成粘肽的前体物质-乙酰胞壁酸五肽,磷霉素、环丝氨酸作用于该环节,阻碍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合成。胞浆膜阶段:合成粘附单体——直链十肽细胞膜合成十肽聚合物。万古霉素、杆菌肽作用于该环节。胞浆膜外阶段:在转肽酶的作用下,将粘肽单体交叉联结。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作用于该环节。

2.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多肽类-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B、E。多烯类-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

3.抑制生命物质的合成:①抑制核酸的合成: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利福平-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②抑制叶酸的合成: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③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药物作用靶点: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药物有氨基苷类、四环素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药物有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药物作用环节:氨基苷类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四环素类阻止氨基酸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的延长;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和移位酶活性,阻止肽链的延长。

四、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一)概念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

1.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2.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是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其耐药性,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而前者更具临床意义,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注意:耐药性:病原体、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产生灭活酶: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打开使药物失效。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等,可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灭活。

2.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①耐药的细菌可改变靶蛋白结构使药物不能与靶蛋白结合,如细菌对利福霉素的耐药;②增加靶蛋白的数量,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耐药;③生成新的对抗生素亲和力低的耐药靶蛋白,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耐药。

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菌外膜结构改变,孔蛋白构型改变或缺失导致药物不易渗透至菌体内;如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等的耐药机制。

4.主动转运泵作用:有些耐药的细菌具有主动转运泵,可将进入细菌体内的药物泵出体外,这是获得性耐药的重要机制的之一。

5.细菌改变代谢途径:如细菌对磺胺药的耐药,通过产生大量的对氨苯甲酸(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生成二氢叶酸。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抗菌药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1.尽早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

2.正确选药:根据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过程和不良反应选用合适的抗菌药。

3.适当的剂量与疗程:根据患者的生理(年龄、性别等)机能状态、免疫力、肝肾功能等调整给药剂量和时间。

4.防止抗菌药的滥用:杜绝不必要的用药如病毒感染;避免局部用药。

5.严格控制预防用药:预防用药的指征为:①预防风湿热复发,如用苄星青霉素清除咽喉部的溶血性链球菌;②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预防传播,如SD预防流脑;③预防新生儿眼炎,如红霉素或四环素局部应用;

④预防外科手术后感染,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给药;⑤其他,如青霉

素预防复杂的外伤、战伤所致的气性坏疽。

6.合理地联合用药。

(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1.联合用药的目的:①增强疗效;②减少不良反应;③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④扩大抗菌谱。

2.联合用药的指征: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如急性重症感染;②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③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如腹腔脏器穿孔;④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如抗结核药;⑤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减少剂量,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合用;⑥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如青霉素+SD治疗流脑。

3.联合用药的效果:①协同作用(增强):1+2>3;②相加作用:1+2=3;③无关作用:1+2=2;④拮抗作用:1+2<2。

4.合理联合用药:抗菌药分类:I 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II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III 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IV 慢效抑菌药:磺胺类。正确联合用药:I+II协同;I+III拮抗;I+IV无关或相加;II+III相加或协同;II+IV无关或相加;III+IV 相加。

六、抗菌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抗菌药物通常分为下述七类: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氨基苷类抗生素

(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五)人工合成抗菌药

(六)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

(七)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第三十五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是含有“4-喹诺酮母核”基本结构的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等。

一、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代:萘啶酸(1962,已弃用)

第二代:吡哌酸(1974)

第三代:均含“F”,抗菌活性增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如: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托氟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阿拉沙

星、巴洛沙星、帕珠沙星、西他沙星、吉米沙星,等。

(一)喹诺酮类药物共同特点

1.抗菌:(1)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2)作用机制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3)PAE较长。

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3.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

4.不良反应较小。

(二)抗菌作用

1.抑菌谱广

G-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杆、淋球-强,绿脓(环丙、氧氟)。

G+菌:金葡、链球-敏感。

分枝:(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2.抗菌机制

(1)细菌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主)。喹诺酮类靶点:A亚单位-DNA链断裂与重接,DNA回旋酶,B亚单位-能量转换、ATP水解;喹诺酮类作用靶点为A亚单位。

(2)诱导细菌DNA紧急修复系统(SOS),错误复制。

(3)改变细胞壁成分,自溶酶。

3.耐药性:同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有增长趋势。

耐药机理:(1)回旋酶基因突变:药物与回旋酶亲和力;(2)细胞膜通透性降低(通道蛋白的改变或缺失),菌体内药浓度降低;(3)主动排出机制。

(三)药动学

1.吸收: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余吸收率>80%。

2.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关节、前列腺、脑(如氧氟、环丙、培氟)能达治疗浓度。

3.代谢与排泄:差异较大。

(四)临床应用

适用于敏感菌感染。

1.泌尿生殖道感染: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

2.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

3.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染。

4.TB:氧氟、环丙、左氧、司帕(可作抗结核二线药)。

5.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

6.其他:骨髓炎、关节感染、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

(五)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腹内不适(发生率3-5%)。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焦虑、失眠、耳鸣、偶致幻觉和癫痫发作(<0.5%),可逆。可能是药物阻断GABA的A受体所致。

3.过敏反应: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4.其他: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可致关节痛,儿童大剂量应用显示缺乏例证。孕妇、乳母避免用。

(六)药物相互作用

1.H2受体阻断药及Mg2+、Al3+、Ca2+、Fe2+降低其生物利用度,避免同服。

2.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致CNS兴奋、惊厥的发生率增高。

3.抑制茶碱类、华法林、咖啡因的代谢,避免合用。

常用药物介绍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F为35%~45%,血浓度较低,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眼科感染,疗效一般。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是第三代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F为60~80%,仅比诺氟沙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

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如大肠、痢疾、流感、绿脓等;对产酶淋球、耐药金葡有效,伤寒及TB杆菌有效。

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TB药。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

F比诺氟沙星高1倍。

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达有效浓度,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

抗菌作用:对一般菌比诺氟沙星强。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眼科感染等,可作为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2.抗菌谱同氧氟沙星,作用强,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消旋体)的2倍。

3.不良反应较少。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1.生物利用度高(90~100%)。

2.抗菌活性同氧氟沙星。

3.t1/2长,存在PAE,1次/d。

4.光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沙星)

特点:1.抗菌谱广:除一般敏感菌外,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作用强。2.体内抗菌活性强,强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3.生物利用度高(近100%)。4.t1/2长,1次/d。

应用:与氧氟沙星相似,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效,但对结核杆菌无效。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司氟沙星)

1.抗菌活性及抗菌谱:(1)对G+菌作用强(葡萄球、链球强于环丙沙星),高浓度抑制MRSA。(2)对支原体、衣原体强;分支杆菌有效。

2.t1/2长(17.6 h),1次/d。

3.应用:(1)敏感菌(含厌氧菌)及耐药菌。(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3)第二线抗TB药。

4.不良反应:光敏性皮炎,在该类药物中发生率高。

第四代喹诺酮类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特点:1.对G-菌、厌氧菌具有高活性,优于环丙沙星。2.对金葡、肺炎球菌亦优于环丙沙星、司氟沙星。3.对MRSA有效。

二、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该类药物是最早合成的人工合成抗菌药,首次用于临床的是百浪多息(prontodil,1935)。随着低毒高效的新的抗菌药的出现,磺胺类药物应用逐渐减少,但对某些感染仍列为首选(如流脑)。

优点:1.抗菌谱较广。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SMZ+TMP)。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CNS不良反应。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耐药性。

(一)磺胺药的分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短效(t1/2<10h):磺胺异噁唑(SIZ),4次/d;磺胺二甲嘧啶(SM2)4次/d。中效(t1/210-24h):磺胺嘧啶(SD),2次/d;磺胺甲噁唑(SMZ),2次/d。长

效(t1/2>24h):磺胺多辛(SDM),1次/3-7d。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磺胺米隆(SML)、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银(SD-Ag)

(二)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

1.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2.次敏感: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布鲁、流感、伤寒(SMZ)、绿脓(SML、SD-Ag);沙眼衣原体;疟原虫(SDM)。

3.无效:G+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

选择性:SD-脑膜炎球菌,SDM-疟原虫(麻风、结核),SMZ-伤寒,SML、SD-Ag-同铜绿假单胞菌。

(三)抗菌作用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磺胺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二氢叶酸的前体物对氨苯甲酸(PABA)相似,二者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合成二氢叶酸受阻,抑制DNA、蛋白质的合成,为抑菌药。

细菌对磺胺存在交叉耐药性。耐药机理:(1)酶提高识别力,与磺胺亲和力下降;(2)细菌改变代谢途径:自身制造PABA,增加酶量,利用外源叶酸等。

(四)临床应用

1.流脑:首选SD,PNCG,次选氯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2.呼吸道感染:选用中、短效,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SIZ、SMZ+TMP,溃疡性结肠炎-SASP。

4.肠道感染:肠炎、菌痢-SMZ+TMP,伤寒-SMZ+TMP。

5.外用:(1)创面感染(化脓、铜绿)、烧伤等选用SML、SD-

Ag(后者强、刺激性小、兼有收敛作用)。(2)眼部感染-SA。

6.疟疾预防:SDM(为防疟片2号的组分:SDM+乙胺嘧啶)。

(五)不良反应

较多见。

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致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多见。(1)多饮水:大于1.5l/d,增加尿量、降低药浓。

(2)碱化尿液(NaHCO3),预防结晶尿。(3)老年、肾功能不全慎用。

2.过敏反应:皮疹、固定型药疹、药热等,注意用药史。

3.造血系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缺G-6-PD可致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饭后服减轻。

5.神经系统:头晕、乏力,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驾驶员、高空作业及新生儿不宜用。

三、甲氧苄啶(trimethoprin,TMP,1968)

1.抗菌谱:与磺胺相似,较广。

2.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与磺胺合用协同增效,因其半衰期与SD和SMZ相近,故常与SD和SMZ合用,或组成复方制剂。

3.应用:本品不单用,常与磺胺合用,治疗呼吸道、流脑、泌尿道及伤寒等感染性疾病。

4.不良反应:(1)大剂量、长疗程:可致叶酸缺乏症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巨幼红细胞贫血。(2)动物实验可致畸、孕妇禁用。

四、硝基呋喃类

本类药物作用特点为抗菌谱广、作用强、不易耐药、毒性大。呋喃坦啶(furadantin)尿药浓度高,用于尿路感染。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难吸收(仅5%),肠炎、菌痢、溃疡病。呋喃西林(furacillin)内服毒性大,仅外用,烧伤湿敷创面,中耳炎、鼻炎(1%F+E)。

五、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等

应用:1.厌氧菌感染(需氧菌无效);2.滴虫病;3.阿米巴病;

4.贾第鞭毛虫病。

思考题

1.阐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细菌的耐药机制。

2.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与临床用途。

参考文献

1.周宏灏主编.药理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向继洲主编.药理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杨世杰主编.药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Hooper DC.2000.Mechanism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 of older and newer fluroquinolones.Clin Infec Dis,31:S24-S28

5.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7210114.html,beling requirements for systemic antibacterial drug products intended for human use:final rule.Fed Regist,68:6062-6081

6.Norrby SR.1991.Side-effects of quinolones:comparisons between quinolones and other antibiotics.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10:378-

383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 关于化疗药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人工合成的药物 B. 治疗各种疾病的化学药物 C.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 D. 防治细菌、寄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 E. 防治病原体感染的化学药物 2. 判断甲药比乙药安全的依据是: A. 甲药的ED50比乙药大 B. 甲药的ED50比乙药小 C. 甲药的LD50/ED50比值比乙药大 D. 甲药的LD50/ED50比值比乙药小 E. 甲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比乙药小 3. 衡量一种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主要依靠: A. 抗菌活性 B. 抗菌谱 C. 最低抑菌浓度 D. 最低杀菌浓度 E. 化疗指数 4. 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粘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多粘菌素B C. 红霉素 D. 四环素 E. 链霉素 5. 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妨碍氨酰基t-RNA进入A位的抗菌药是: A. 多粘菌素类 B. 林可霉素 C. 红霉素 D. 氯霉素 E. 四环素类 6.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链的形成和延伸的抗菌药是: A. 青霉素 B. 氯霉素 C. 多粘菌素 D. 四环素 E. 庆大霉素 7. 抑制DNA回旋酶,使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的药物是: A. 磺胺嘧啶 B. 甲氧苄啶 C. 环丙沙星 D. 利福平 E. 对氨基水杨酸 8. 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的抗菌药物是: A. 链霉素 B. 氯霉素 C. 四环素 D. 红霉素 E. 多粘菌素B 9.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是: A.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C.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D. 细菌体内与抗菌药结合的靶位的改变 E. 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 10. 细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是: A.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 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 C.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D. 细菌体内与抗菌药结合的靶位的改变 E.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11.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C.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名词解释 抗菌谱抗菌活性 抗生素化疗指数 抗生素后效应最低抑制菌浓度 二、配伍选择题:选择药物相应的作用机制填入括号内 1.磺胺嘧啶( ) 2.青霉素G ( ) 3.氯霉素( ) 4.利福平( ) 5.氟哌酸( ) A.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B.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C.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E.通过与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F.抑制DNA回旋酶 三、单选题 与细菌耐药性无关的是( ) A.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B. 细菌产生乙酰转移酶,灭活氨基苷类

C. 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增加 D. 细菌的PBPs种类增加,产量增加或结构变化 E. 细菌改变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降低抗菌药物在菌体内的浓度 四、思考题 1.抗菌药的抗菌机制有哪些? 2.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有哪些? 3.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 第三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配伍选择题:选择药物相应的作用特点填入括号内 1.苯氧青霉素( ) 2.氨苄青霉素( ) 3.青霉素( ) 4.羧苄青霉素( ) 5.双氯青霉素( ) A.抗菌谱较窄,对酸不稳定,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定 B.抗菌谱较窄,对酸稳定,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定 C.抗菌谱较窄,对酸稳定,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稳定 D.抗菌谱较宽,对酸不稳定,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定 E.抗菌谱较宽,对酸稳定,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定 二、单选题 不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 ) A.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于第一,二代

B.对绿脓杆菌及厌氧菌有效 C.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 D.脑脊液中可渗入一定量 E.对肾脏基本无毒 三、思考题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理及耐药机制? 2.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特点? 3.青霉素的抗菌谱;首选用于哪些疾病? 4.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5.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相比的特点? 6.各代头孢菌素类发展的基本规律? 7.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哪几类? 第四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一、单选题 林可霉素与下列那种不良反应有关( ) A.胆汁阻塞性肝炎 B.听力下降 C.伪膜性肠炎 D.肝功能严重损害 E.肾肝功能严重损害 二、思考题 1.简述红霉素的抗菌机理及抗菌谱?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s)对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 抗生素(antibiotics)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的,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成产品。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广谱抗菌药指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药,如四环素(tetracycline)、氯霉素(chloromycetin)、第三、四代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广谱青霉素和广谱头孢菌素。窄谱抗菌药指仅对一种细菌或局限于某属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如异烟肼(isoniazid)仅对结核杆菌有作用,而对其他细菌无效。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等。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等。 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最低杀菌浓度。有些药物的MIC和MBC很接近,如氨基苷类抗生素,有些药物的MBC比MIC大,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一、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化疗药的范畴。 2.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是指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过程,简称化疗。 3.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drugs):是指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恶性肿瘤药。 4.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可分为:①窄谱(narrow spectrum):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如青霉素、红霉素、氨基苷类等。②广谱(broad spectrum):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等。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①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等。评价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②杀菌药(bacteriocidal drugs):能杀灭细菌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评价指标: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表示。指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其值越小则抗菌活性越强。 6.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 CI=LD50/ED50。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注意:①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②与治疗指数区别。 7.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二、抗菌药物的研究内容

化疗药物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化疗药物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一、名词讲明 抗菌谱抗菌活性 抗生素化疗指数 抗生素后效应最低抑制菌浓度 二、配伍选择题:选择药物相应的作用机制填入括号内 1.磺胺嘧啶( ) 2.青霉素G ( ) 3.氯霉素( ) 4.利福平( ) 5.氟哌酸( ) A.阻碍胞浆膜通透性 B.抑制依靠DNA的RNA多聚酶 C.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E.通过与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F.抑制DNA回旋酶 三、单选题 与细菌耐药性无关的是( ) A.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B. 细菌产生乙酰转移酶,灭活氨基苷类

C. 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增加 D. 细菌的PBPs种类增加,产量增加或结构变化 E. 细菌改变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降低抗菌药物在菌体内的浓度 四、摸索题 1.抗菌药的抗菌机制有哪些? 2.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有哪些? 3.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 第三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配伍选择题:选择药物相应的作用特点填入括号内 1.苯氧青霉素( ) 2.氨苄青霉素( ) 3.青霉素( ) 4.羧苄青霉素( ) 5.双氯青霉素( ) A.抗菌谱较窄,对酸不稳固,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固 B.抗菌谱较窄,对酸稳固,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固 C.抗菌谱较窄,对酸稳固,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稳固 D.抗菌谱较宽,对酸不稳固,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固 E.抗菌谱较宽,对酸稳固,对葡菌球菌β-内酰胺酶不稳固 二、单选题 不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 ) B.对绿脓杆菌及厌氧菌有效

C.对β-内酰胺酶稳固性高 D.脑脊液中可渗入一定量 E.对肾脏差不多无毒 三、摸索题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理及耐药机制? 2.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特点? 3.青霉素的抗菌谱;首选用于哪些疾病? 4.青霉素的要紧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5.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相比的特点? 6.各代头孢菌素类进展的差不多规律? 7.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哪几类? 一、单选题 林可霉素与下列那种不良反应有关( ) A.胆汁堵塞性肝炎 B.听力下降 C.伪膜性肠炎 D.肝功能严峻损害 E.肾肝功能严峻损害 二、摸索题 1.简述红霉素的抗菌机理及抗菌谱? 2.红霉素要紧不良反应是什么? 3.红霉素类不宜与林可霉素类药合用,什么缘故?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学习资料

第三十九章抗菌药物 概论

三十九章抗菌药物概论 [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学(简称化疗)。化疗的目的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而对宿主无害或少害的药物以防治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 常用术语: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抑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杀菌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化疗指数: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的比来衡量。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愈大,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可能愈高;耐药性(抗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抗菌药作用机制:1、抗叶酸代谢;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3、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4、抑制蛋白质合成:1)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抑制;2)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3)与30S亚基结合杀菌药有氨基苷类抗生素;5、抑制核酸代谢。 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1)水解酶;2)钝化酶又称合成酶;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3、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4、磺胺类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5、改变对代谢物的需要。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病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 抗菌药联合应用的优点:发挥协同抗菌作用提高疗效;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作业测试题]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三十九章抗菌药物概论 [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就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得一类药物。细菌与其她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得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学(简称化疗)。化疗得目得就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而对宿主无害或少害得药物以防治病原体所引起得疾病。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三者得相互关系。 常用术语:抗菌谱:抗菌药物得抗菌范围;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得能力;抑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得药物;杀菌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化疗指数: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 50)与治疗感染动物得半数有效量(ED 50)之比,或5%致死量(LD 5)与95%有效量(ED 95)得比来衡量。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得毒性愈小,疗效愈大,临床应用得价值也可能愈高;耐药性(抗药性):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得疗效降低或无效。 抗菌药作用机制:1、抗叶酸代谢;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3、影响胞浆膜得通透性;4、抑制蛋白质合成:1)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抑制;2)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3)与30S亚基结合杀菌药有氨基苷类抗生素;5、抑制核酸代谢。 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1)水解酶;2)钝化酶又称合成酶; 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3、细菌体内靶位结构得改变; 4、磺胺类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得底物PABA得产生增多所致; 5、改变对代谢物得需要。 抗菌药物得合理应用: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病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学习重点 抗菌药物、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广谱抗菌药抑菌药、杀菌药、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的基本原则、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 二、学习提纲 (一)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和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2.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eutics) 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3.抗生素(antibiotics)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 4.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6.广谱抗菌药(wideantibacterialdrugs) 对多数细菌甚至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7.抑菌药(bacteriostatic)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但不能将之杀灭的药物称为抑菌药。 8.杀菌药(bactericide) 不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能将之杀灭的药物称杀菌药。 9.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10.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1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 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用动物实验的LD50/ED50或LD5/ED95的比值表示。 12.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 的某种抗菌药后,在除去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13.耐药性(resistance) 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固有耐药性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的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其耐药基因是后

抗菌药物概论部分补充讲稿

第38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狭义的细菌,细菌根据革兰染色结果不同分为G+和G-菌,染成紫色的是G+,红色的是G-菌。 G+球菌中常见的致病菌 葡萄球菌——主要为金葡、其次为表葡 链球菌——A型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占人类链球菌感染的90%; 肺炎链球菌——细菌性大叶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菌 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G+杆菌中致病力强的有厌氧芽孢杆菌——能释放毒素,其中肉毒毒素是最剧烈的神经毒素,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抗菌药物,还要使用抗毒素来中和这些毒素的毒性作用。 难辨梭状芽胞——引起荚膜性肠炎,引起二重感染的病原体。 分枝杆菌属中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病目前是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因此在随后的讲课中我们把抗结核病药单独列一章来讲。 G-球菌中常见的致病菌为奈瑟菌属的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引起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是目前我国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脑膜炎球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 G-杆菌——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引起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泌尿道和创伤感染,目前是除大肠杆菌外的医源性感染中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变形杆菌——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绿脓杆菌,即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对多数药物不敏感。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时继发感染的常见细菌,引起原发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 军团菌——以肺为主的全身性感染。 厌氧脆弱拟杆菌——厌氧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临床厌氧菌分离株的25%) 二、抗菌药物简史 1百浪多息的发现:1932年,格哈德·多马克(德哥病理学家和细菌学家),红色燃料注射链球菌感染小鼠。。。。用于妇女产后发热 2.青霉素发现:高效、稳定,百浪多息没有市场 3.1962年萘啶酸:第一个喹诺酮类,现已不用 4.1979年氟哌酸:结构上加了一个F 5.80年代开始对大环内酯类进行人工合成 三、常用术语 1.抗菌药——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指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最初的时候专指天然抗生素,他是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 由于这些天然的抗生素活性比较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大以及提取工艺的问题,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就产生了半合成、全合成的抗生素。现在我们把这些基于天然抗生素所产生的半合成、全合成抗生素也归入抗生素的范畴。 人工合成抗菌药是结构上完全不同于抗生素的人工合成的药物。 ***特殊:氯霉素——结构简单,可人工合成,但由于合成的结构与天然的相同,所以也归为抗生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