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应化专业、中药制药专业及生物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初步运用基础知识综合解析有机反应、有机合成中的某些问题,了解有机化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其他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同时为学生将来的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较坚实的有机化学基础。

二、课程地位、意义和教学要求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一直是占据基础学科中心地位之一的重要基础课程。相对于其它基础课程而言,有机化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猛的学科,根据目前数据统计,有机化合物数目在1800万种以上,现仍在以指数形式的数率迅速增长。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了有机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各学科中占有一种十分特殊的地位;无论从事化学中哪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需要还需进一步加强,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广泛。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边缘科学,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学生打好有机化学的基础对于将来从事新颖的边缘学科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分析鉴定的手段,为解决各类有机化学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重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典型反应和制备方法;

2、初步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几类典型反应的历程;

3、掌握各种异构现象,了解构象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4、了解测定结构的物理方法,初步掌握识谱能力;

5、对几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的基本知识作一般了解。

本课程讲授总课时数为120学时。学生自习时间为讲授学时的两倍以上,并在自学中多做习题,以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开展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外辅导(每周1次,每次2学时),参观,讨论,小论文等;考试方式:笔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应有利于发挥“学生是教育主体”的作用。

2、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3、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4、教学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用棍棒模型讲授分子结构,并适当采用CAI课件授课。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又可以增加课容量。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要求:掌握、理解、了解。在考核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

65-70%,理解的内容约占30-25%,了解的内容约占5%。

五、学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与教材

学时:120;开课学期:第2,3学期;学分:6.5。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烯烃、羰基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

难点:立体化学、选择性反应、反应机理。

教材名称及主要参考书

1.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0。

2.邢其毅编,基础有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6。

4.冯骏材编,有机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本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Introduction)(3学时)

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定义和特性,有机化学发展简史、发展与展望及其任务和作用,经典的结构学说、离子键和共价键、原子轨道、价键法、分子轨道法、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式,有机化合物分类。

内容与要求: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性、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有机化学的任务和作用。熟悉经典的结构学说、离子键和共价键、原子轨道、价键法、分子轨道法。掌握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熟悉有机化合物分类。

第2章烷烃(Alkanes)(4学时)

第1节概述(Introduction to alkanes)

知识点:

烃,烃的分类,烷烃,来源,用途。

内容与要求:

熟悉烃、烷烃的定义、了解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第2节烷烃的同系列和异构(Homologous series and isomerism of alkanes)知识点:

同系列,构造异构体,碳原子氢原子的类型。

内容与要求:

熟悉烷烃的同系列、同系物、构造、构造异构体的定义,掌握构造异构体的写法。熟悉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

第3节烷烃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alkenes)

知识点:

普通命名,系统命名(IUPAC法, CCS法 ),烷基的命名。

内容与要求:

了解烷烃的普通命名,掌握烷基的命名、烷烃的系统命名(IUPAC法, CCS法 )

第4节烷烃的构象(Conformation of alkenes)

知识点:

构象,构象异构体,构象异构体的表示方法,转动能垒,转动角。

内容与要求:

了解转动能垒、扭转的概念,熟悉构象的定义,掌握构象的表示方法:透视式、纽曼投影式,掌握构象的命名,会写乙烷、丁烷和高级烷烃的稳定构象。

第5节烷烃的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kenes )

知识点:

沸点、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度

内容与要求:

理解烷烃的沸点、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度等物理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会用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烷烃的沸点、熔点的大小。

第6节烷烃的化学性质(Chemical reaction of alkenes)

知识点:

卤化反应,自由基反应机理,中间体,过度态,自由基,磺化反应,硝化反应,热化学概念。

内容与要求:

理解离解能、燃烧热、生成热和平均键能的概念,掌握卤化反应及其反应的历程:自由基反应,理解中间体,过度态,自由基的概念,理解共轭效应,掌握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了解磺化反应、硝化反应。

第7节烷烃的制备(Preparation of alkenes)

知识点:

由烯烃、卤代烃制备,Wurtz合成,Grignard试剂。

内容与要求:

初步了解Grignard试剂,初步掌握由烯烃、卤代烃制备烷烃,掌握通过Wurtz合成法制备烷烃。

第3章环烷烃(Cycloalkenes)(5学时)

第1节环烷烃的分类、命名和异构(Classifying, nomenclature and isomerism of Cycloalkenes)

知识点:

反异构,单异构的命名。

内容与要求:

理解环烷烃的分类,掌握环烷烃的异构顺反异构,掌握单环烃的命名。

第2节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reaction of cycloalkenes)

知识点:

物理性质,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内容与要求:

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掌握环烷烃的反应:小环的加氢,加卤素,加溴化氢以及普通环的卤代反应,熟悉氧化反应。

第3节环烷烃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cycloalkanes )

知识点:

张力学说,张力,张力能。

内容与要求:

理解张力学说,熟悉非键张力能键张力能角张力能扭转角张力能等概念,理解环烷烃的稳定性。

第4节环烷烃的构象(Conformation of cycloalkanes)

知识点:

环己烷构象,椅式构象。

内容与要求:

理解直立键与平伏键,椅式和船式的概念,掌握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构象。

第5节多环烃(Polycyclic alkanes)

知识点:

命名,十氢萘,菲烷,金刚烷,构象。

内容与要求:

熟悉菲烷构象、金刚烷构象,掌握十氢萘构象,掌握螺环烃、二环桥环烃的命名。

第6节环烷烃的合成(Synthesis of cycloalkanes)

知识点:

Wurtz合成

内容与要求:

掌握通过Wurtz合成制备环烷烃。

第4章对映异构(Enantiomerism)(6学时)

第1节手性与对映异构(Chirality ang enantiomerism)

知识点:

手性,手性碳原子,对映异构。

内容与要求:

理解手性,掌握手性碳原子、对映异构的含义。

第2节偏振光及旋光性(Plane-polarized light and rotation)

知识点:

偏光,旋光物质,比旋光度。

内容与要求:

了解偏光,旋光物质的含义,熟悉物质的比旋光度。

第3节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Chirality and symmetry of molecule)

知识点:

分子的手性,对称元素。

内容与要求:

理解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概念,会判断分子有无手性。

第4节含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Compound with one asymmetry carbon)

知识点:

对映异构体的命名、表示方法,对应异构体和外消旋体的性质。

内容与要求:

掌握对映体的命名:R、S法,掌握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透视法,Fischer投影式,了解对映体和外消旋体的性质。

第5节含几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Compound with more than one asymmetry carbon)知识点:

含两个不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含两个以上不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含两个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含两个以上不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

内容与要求:

掌握含两个不相同的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理解对映体、非对映体的含义。熟悉含两个相同的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理解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的含义,了解含两个以上不相同的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

第6节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Stereo isomerism of cyclic Compounds)

知识点:

环丙烷衍生物的立体异构,环己烷衍生物的立体异构。

会写环丙烷衍生物、环己烷衍生物的立体异构,并会命名。

第5章卤代烷(Alkyl halides)(8学时)

第1节卤代烷的异构和命名(Nomenclature, isomerism of alkyl halides)

知识点:

习惯命名,系统命名(IUPAC法,CCS法),异构。

内容与要求:

了解卤代烷的习惯命名,掌握卤代烷的系统命名(IUPAC法,CCS法),熟悉卤代烷的异构。

第2节一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kyl halides)

知识点:

结构,偶极矩,沸点,密度和溶解度。

内容与要求:

理解一卤代烷的结构和偶极矩,了解一卤代烷的物理性质:沸点、密度和溶解度。

第3节一卤代烷的化学反应(Chemical reactions of alkyl halides)

知识点:

一卤代烷,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消去反应,还原反应。

内容与要求:

理解亲核试剂的含义,掌握亲核取代反应,理解1,1—消去反应,掌握1,2—消去反应,熟悉氢化锂铝还原一卤代烷的机理,掌握一卤代烷的氢化锂铝还原。

第4节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Mechanism fo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知识点:

S N1机理,S N2机理,离子对机理,邻基参与机理。

内容与要求:

理解作用物的结构、正碳离子的稳定性、溶剂的极性等对S N1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掌握S N1机理、反应动力学、过渡状态、活化能、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及反应的立体化学,掌握中间体:正碳离子的稳定性,理解作用物的结构、试剂的亲核性、溶剂的极性等对S N2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掌握S N2机理、反应动力学、过渡状态、活化能、反应的立体化学,理解离子对机理、邻基参与机理。

第5节一卤代烷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alky halides)

知识点:

烷烃的卤代,烯烃与卤化氢加成,醇的取代,卤素交换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由烷烃的卤代,烯烃与卤化氢加成,醇的取代,卤素交换反应制备一卤代烷的方法。

第6节有机金属化合物(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知识点:

有机锂化合物,有机镁化合物,二烷基铜锂,有机锌化合物。

内容与要求:

初步掌握有机锂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掌握Grignard试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掌握二烷基铜锂的制备及其应用,了解有机锌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第7节卤代烷的用途(Use of alky halides)

知识点:

一卤代烷,多卤代烷,多氟化物。

熟悉1,2-二氯乙烷的构象,了解一卤代烷,多卤代烷,多氟化物的应用,介绍绿色化学知识。

第6章烯烃(Alkenes)(6学时)

第1节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Structure ,isomerism and nomenclature of alkenes)知识点:

结构、异构和命名。

内容与要求:

理解烯烃的结构,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立体异构,并会用系统命名法(CCS法)命名。

第2节烯烃的相对稳定性(Relative stability of alkenes)

知识点:

燃烧热,氢化热。

内容与要求:

理解烯烃的燃烧热,氢化热与烯烃稳定性的关系,初步掌握烯烃的相对稳定性。

第3节烯烃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alkenes)

知识点:

醇脱水,卤代烷脱卤氢。

内容与要求:

掌握由醇脱水,卤代烷脱卤氢制备烯烃的方法。

第4节消去反应的机理(Mechanism for elimination reactions)

知识点:

E1机理、E2机理,E1CB机理。

内容与要求:

掌握E1机理、E2机理及E2消去反应的立体化学,理解E1CB机理,初步掌握消去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

第5节烯烃的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kenes)

知识点:

熔点,沸点,偶极矩。

内容与要求:

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偶极矩。

第6节烯烃的反应(Chemical reaction of alkenes)

知识点:

加成反应,亲电试剂,自由基加成,自由基取代,硼氢化反应,羟汞化-脱汞化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内容与要求:

理解亲电试剂的含义,掌握烯烃与氢、卤素、卤化氢、水、醇、次卤酸的加成反应,掌握烯烃的溴化氢自由基加成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羟汞化-脱汞化反应,烯烃被高锰酸钾、臭氧、过酸的氧化反应,熟悉聚合反应:异丁烯的聚合,乙烯的聚合,掌握烯烃加卤素、加卤化氢的反应历程及碳正离子的重排机理,掌握烯烃的自由基反应,理解烯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掌握烯烃与氢、卤素、卤化氢加成的立体化学,掌握烯烃的硼氢化氧化,烯烃被高锰酸钾、过酸的氧化的立体化学。

第7节烯烃的来源和用途(Origin and use of alkyl haides)

知识点:

来源,用途。

了解烯烃的来源与用途。

第7章炔烃和二烯烃(Alkynes and alkadienes)(6学时)

第1节炔烃的结构、异构、命名和物理性质(Structure, isomerism,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kynes)

知识点:

结构,异构,命名,物理性质。

内容与要求:

理解炔烃的结构,掌握炔烃的异构,并会用系统命名法(CCS法)命名,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

第2节炔烃的反应(Chemical reaction of alkynes)

知识点:

端基炔烃的酸性,加成反应,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加氢和还原,聚合反应。

内容与要求:

理解碳素酸的酸性,掌握炔烃与氢、卤素、卤化氢、水、醇、醋酸和氢氰酸的反应,掌握炔烃的硼氢化、加氢和还原、成环聚合、氧化、炔化物的生成等反应。

第3节炔烃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alkynes)

知识点:

炔烃的烃基化,二卤代烷脱氢卤。

内容与要求:

掌握由二卤代烷脱卤化氢、炔烃的烷基化来制备炔烃的方法。

第4节二烯烃(Alkadienes)

知识点:

分类,命名,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作用,共振论,共轭二烯烃的反应。

内容与要求:

理解二烯烃的命名,理解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作用、共轭体系的分类:p-π共轭、π-π共轭、σ-π超共轭、σ-p超共轭,理解共振论、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并会用共振论、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解释一些现象,掌握共轭二烯加氢、加卤素、加卤化氢及其加成反应的历程,了解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的概念,掌握反应,介绍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有机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等知识,了解共轭二烯烃的用途。

第5节烯丙式卤代烃(Allylic halides)

知识点:

结构、反应,烯丙基碳正离子,制备。

内容与要求:

掌握烯丙式卤代烃的结构、反应、制法,理解并掌握烯丙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第6节烯式卤代烃(Vinylic halides)

知识点:

结构,反应。

内容与要求:

握乙烯式卤代烃的结构,理解乙烯式卤代烃既不易发生 S N1反应,也不易发生S N2反应。

第7节累积二烯烃 (Allenes)

知识点:

二烯烃的结构,丙二烯型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累积二烯烃。

理解丙二烯的结构,掌握丙二烯型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了解累积多烯烃。

第8章芳烃(Aromatic hydrocarbon)(8学时)

第1节苯的结构(Structure of benzene)

知识点:

苯的结构的表示方法。

内容与要求:

理解苯的凯库勒式、苯的稳定性、苯的分子轨道模型、苯的共振式和共振能,掌握苯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2节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物理性质(Isomerism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enzene derivatives )

知识点:

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物理性质:偶极矩、熔点、沸点和密度。

内容与要求:

了解苯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偶极矩、熔点、沸点和密度,掌握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

第3节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benzene )知识点:

卤化,硝化,磺化,Friedel-Crafts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卤化,硝化,磺化,Friedel-Crafts反应,掌握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第4节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Effect of substituents on reactivity and orientation )

知识点:

定位规律,活化作用,钝化作用,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多取代苯的反应,定位规律的应用。

内容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定位规律的应用,理解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并根据定位规律写出多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产物。

第5节烷基苯的反应(Reaction of alkylbenzenes)

知识点:

侧链卤化,侧链氧化,苯环加成,Birch还原。

内容与要求:

掌握烷基苯的侧链卤化,侧链氧化,及Birch还原,熟悉苯环加成反应。

第6节单环芳烃的来源和用途(Origin and use of monocyclic benzenoid aromatic hydrocarbons )

知识点: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

内容与要求:

了解单环芳烃: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第7节多环芳烃(Polycyclic benzenoid aromatic hydrocarbons)

知识点:

多苯代脂烃,联苯,稠环芳烃。

内容与要求:

熟悉多苯代脂烃的制备、性质及反应,掌握联苯的亲电取代反应,熟悉萘的结构、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了解萘的衍生物:萘酚、萘胺,了解蒽和菲的结构及反应。

第8节有手性的芳烃(Aromatic hydrocarbons with Chirality)

知识点:

联苯型化合物,有手性面的化合物,螺旋形化合物。

内容与要求:

理解联苯型化合物、有手性面的化合物、螺旋形化合物的结构,会判断这些分子有无光学活性。

第9节卤代芳烃(Aryl halides)

知识点:

卤代芳烃的结构特点,反应,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的消去-加成机理。

内容与要求:

理解卤代芳烃的结构,掌握卤代芳烃反应及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的消去-加成机理。

第10节芳香性、休克尔规律(Aromaticity ,Huckel’s Rule )

知识点:

芳香性、休克尔规律,非苯芳香化合物。

内容与要求:

熟悉休克尔规律,会利用休克尔规律判断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性。

第9章醇和酚(Alcohols and phenols)(8学时)

第1节醇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cohols)

知识点:

结构,命名,物理性质:沸点、溶解度、密度,醇的波谱。

内容与要求:

了解醇的物理性质,熟悉氢键对物理性质的影响,掌握醇的结构、命名和波谱特征。

第2节醇的反应(Reaction of alcohols)

知识点: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氢卤酸的反应,与卤化磷,氯化亚砜的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邻二醇的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醇的反应: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氢卤酸的反应、与卤化磷、氯化亚砜的反应,去水、氧化和去氢,掌握邻二醇发生的反应:与高碘酸的反应,邻二叔醇重排、Wagner-Meerwein 重排。

第3节醇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alcohols)

知识点: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Grignard试剂合成法,卤代烃的水解,烯烃的水合,烯烃氧化制备二醇。

内容与要求:

掌握醇的制法:羰基化合物的还原,Grignard试剂合成法,卤代烃的水解,烯烃的水合,烯烃氧化制备二醇。熟悉乙烯醇互变异构、烯丙醇。

第4节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henols)

知识点:

酚的结构、命名,酚的物理性质,酚的波谱。

内容与要求:

了解酚的物理性质,掌握酚的结构、命名和酚的波谱。

第5节一元酚的反应及制备(Reaction and Preparations of phenols)

知识点:

酸性,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氧化,制备。

内容与要求:

掌握一元酚的反应:酸性、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酚羟基的烷基化、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Friedel-Crafts反应)、氧化,掌握异丙苯氧化法制苯酚,熟悉磺酸盐碱熔法、卤苯水解法制苯酚,了解多元酚的制法、反应。

第6节醇和酚的来源和用途(Origin and use of alcohols and phenols)

知识点:

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

内容与要求:

了解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等的来源和用途。

第10章醚(Ethers)(4学时)

第1节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thers)

知识点:

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内容与要求:

了解醚的物理性质,掌握醚的结构及命名。

第2节醚的反应(Reaction of ethers)

知识点:

醚键氧原子上孤对电子的碱性,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掌握醚的反应:醚键的断裂,Claisen重排。

内容与要求:

熟悉醚键氧原子上孤对电子的碱性,过氧化物的生成,掌握醚的反应:醚键的断裂,Claisen 重排。

第3节醚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ethers)

知识点:

醇去水,Williamson合成法,溶剂汞化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醚的制法:醇去水,Williamson合成法,汞化反应。

第4节环醚(Cyclic ethers)

知识点:

环氧化物的反应,环氧化物的制法,冠醚。

内容与要求:

掌握环氧化物的反应:与水、醇和氨的反应,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以及反应的立体化学。掌握环氧化物的制法:烯键的环氧化,α-卤代醇的去氢卤。了解冠醚的性质,熟悉冠醚的制法,掌握冠醚的命名。

第5节醚的来源和用途(Origin and use of ethers)

知识点:

乙醚,丁醚,异丙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二哦烷。

内容与要求:

了解乙醚,丁醚,异丙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二哦烷的来源和用途。

第11章醛和酮(Aldehydes and Ketones) (8学时)

第1节醛酮的结构、命名(Structure ,nomenclature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知识点:

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内容与要求:

了解醛酮物理性质,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及波谱特征。

第2节醛酮的反应(Reac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知识点:

加成反应:加水、醇、亚硫酸氢钠、氨衍生物、氢氰酸、Grignard试剂。Cram规则。α-H的反应,α-H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氧化还原反应: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Clemmensen还原法、双分子还原、Cannizzaro反应、缩硫酮脱硫加氢反应、金属氢化物还原、被Tollen试剂氧化、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二苯羟乙酸重排,Beckman重排。

内容与要求:

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水、醇、亚硫酸氢钠、氨衍生物、氢氰酸、Grignard试剂,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的历程及醛酮反应的立体化学:Cram规则,掌握醛酮的α-H的反应,α-H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并掌握其反应机理,掌握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Clemmensen还原法、双分子还原、Cannizzaro反应、缩硫酮脱硫加氢反应、金属氢化物还原、被Tollen试剂氧化、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掌握二苯羟乙酸重排,Beckman重排及重排机理。

第3节醛酮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知识点:

醇的氧化和脱氢,芳烃的氧化,Friedel-Crafts反应,Gattermann-Kock反应,炔烃催化水合,偕二卤代物的水解,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酰卤的还原,酰卤与R2Cd、R2CuLi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一元醛酮的制法:醇的氧化和脱氢,芳烃的氧化,Friedel-Crafts反应,Gattermann-Kock反应,炔烃催化水合,偕二卤代物的水解,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酰卤的还原,酰卤与R2Cd、R2CuLi反应。

第4节酮-烯醇平衡(Equilibrium of keto form and form )

知识点:

酮-烯醇平衡,互变异构,烯醇式,烯醇盐,外消旋化。

内容与要求:

理解酮-烯醇平衡,互变异构,外消旋化,掌握烯醇式,烯醇盐概念。

第5节醛酮的来源和用途(Origin and use of aldehydes、 ketones)

知识点:

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和其它脂肪醛,丙酮,环己酮。

内容与要求:

了解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和其它脂肪醛,丙酮,环己酮的来源和用途。

第6节二羰基化合物(Dicarbonyl compounds)

知识点:

乙二醛,2,3-丁二酮,2,4-戊二酮, 1,3-环己二酮。

内容与要求:

熟悉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2,3-丁二酮,2,4-戊二酮, 1,3-环己二酮。熟悉它们的反应。

第12章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Unsaturated aldehydes、ketones and substituted aldehydes 、ketones) (3学时)

第1节α,β-不饱和醛酮(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ketones)

知识点:

反应:加氢氰酸、与RMgX反应、与R2CuLi反应、插烯作用、Michael反应、还原反应、Diels-Alder反应,制备。

内容与要求:

掌握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加氢氰酸、与RMgX反应、与R2CuLi反应、插烯作用、Michael反应、还原反应、Diels-Alder反应,以及它的制备。

第2节醌(Quinones)

知识点:

定义,反应:还原、加成、Diels-Alder反应,制备。

内容与要求:

熟悉醌的反应:还原、加成、Diels-Alder反应,了解醌的制备。

第3节羟基醛酮(Hydroxy aldehydes、ketones)

知识点:

α-羟基醛酮、β-羟基醛酮、γ-羟基醛酮、δ-羟基醛酮,制备方法:1,2-二醇的氧化、安息香缩合、酮醇缩合、烯醇盐与醛缩合。

内容与要求:

熟悉α-羟基醛酮、β-羟基醛酮、γ-羟基醛酮、δ-羟基醛酮的反应,掌握安息香缩合极其机理,掌握酮醇缩合、1,2-二醇的氧化、烯醇盐与醛缩合。

第4节酚醛和酚酮(Phenolic aldehydes and phenolic ketones)

知识点:

Vilsmeyer甲酰化反应、Remer-Tiemann反应、Fries重排。

内容与要求:

会通过Vilsmeyer甲酰化反应、Remer-Tiemann反应、Fries重排制备酚醛和酚酮。

第13章羧酸 (Carboxylic acids)(4学时)

第1节一元羧酸的结构和命名(Structure and nomenclature of carboxlic acids)知识点:

羧基的结构,羧基负离子的结构,羧酸的命名。

第2节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lic acids)

知识点:

一元羧酸的熔点和沸点,一元羧酸的波谱特征。

内容与要求:

熟悉一元羧酸的熔点和沸点,掌握一元羧酸的波谱特征。

第3节羧酸的反应(Reac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

知识点:

羧酸的酸性,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羧酸与重氮甲烷反应,羧酸盐与卤代烷反应,羧机基中烃基的取代反应,脱羧反应,羧酸的还原,α-H的卤代反应。

内容与要求:

理解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的概念,会利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解释取代基对羧酸酸性的影响。掌握一元羧酸的反应:酸性,羧酸与重氮甲烷反应,羧酸盐与卤代烷反应,羧基中烃基的取代反应:生成酯、生成酰卤、生成酸酐、生成酰胺和腈,脱羧反应:

Hunsdiecker反应、 Koble反应,α-H卤代反应: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羧酸的还原。

第4节羧酸的制备(Prepara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 )

知识点:

氧化法、水解法、格利雅试剂法。

内容与要求:

掌握一元羧酸的制法:氧化发、水解法、格利雅试剂法。

第5节一元羧酸的来源及用途(Origin and use of carboxylic acids)

知识点: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高级脂肪酸。

内容与要求:

了解一元羧酸: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高级脂肪酸的来源和用途。

第6节二元羧酸 (Dicarboxylic acids)

知识点:

命名,物理性质,反应,酸性,热分解, 来源和用途。

内容与要求:

掌握二元羧酸的命名,熟悉二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掌握二元羧酸的反应,酸性,热分解反应,熟悉丁烯二酸的反应,顺反异构, 顺反异构的互变,环丙烷-1,2-二甲酸的异构。了解二元羧酸的来源和用途。

第14章羧酸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6学时)

第1节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内容与要求:

了解物理性质,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和波谱特征。

第2节羧酸衍生物的反应及制备(Reactions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知识点: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酸解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还原,Hofmann重排,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内容与要求: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酸解,与格利雅试剂的反应,还原,Hofmann重

排。掌握酯的碱性水解,酸性水解, 酯交换反应的机理。掌握Hofmann重排机理。掌握酰卤,酸酐,酯,酰胺的制备,会用 Beckmann重排反应制备酰胺。

第3节烯酮(Oiefine ketones)

知识点:

性质,反应,制备。

内容与要求:

了解乙烯酮的性质及制法,掌握乙烯酮的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酸解。

第4节过酸(Peracids)

知识点:

性质,命名,反应。

内容与要求:

熟悉过酸的性质及命名,掌握过酸的反应:酸性,与烯烃反应,醛酮的氧化(Baeyer-villier 氧化反应,掌握Baeyer-villier氧化反应的机理。

第5节原酸酯(Ortho-esters)

知识点:

性质,命名,反应。

内容与要求:

了解原酸酯的性质,熟悉原酸酯命名,反应。

第6节腈 (Nitriles)

知识点:

性质,命名,反应

内容与要求:

了解腈的性质,熟悉腈的命名,掌握腈的反应:加氢,加水,加醇,加格利雅试剂。熟悉酸,碱催化加水的机理,掌握Ritter反应及其机理。

第15章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nd 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 (6学时)

第1节不饱和羧酸(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知识点:

定义,分类,α,β-不饱和羧酸的结构,α,β-不饱和羧酸的反应:1,4-加成反应、反应。

内容与要求:

熟悉不饱和羧酸的定义、分类,理解α,β-不饱和羧酸的结构,掌握α,β-不饱和羧酸的反应:1,4-加成反应、反应,掌握α,β-不饱和羧酸的制备:卤代氢去氢卤、Knoevenagel 反应、Perkin反应,了解不饱和酸的用途。

第2节卤代酸 (Halogenated carboxylic acids)

知识点:

命名,制备,反应。

内容与要求:

熟悉卤代酸的命名,掌握卤代酸的制法: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掌握卤代酸的反应:与各种亲核试剂的反应。

第3节醇酸(hdroxy-acids)

知识点:

性质,反应,制备。

内容与要求:

了解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的用途,掌握醇酸的制备:卤代酸的水解、氰醇的水解、Reformatsky 反应、环酮的氧化水解,熟悉醇酸的反应:脱水、降解、与醛反应。

第4节酚酸(Phenolic acids)

知识点:

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

内容与要求:

熟悉Kolbe-Schmidt反应,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

第5节羰基酸 (Carbonyl acids)

知识点:

乙醛酸,丙酮酸,β-酮酸,γ-酮酸。

内容与要求:

了解乙醛酸、丙酮酸、β-酮酸、γ-酮酸的性质和反应。

第6节β-酮酸脂(β-Keto esters)

知识点:

β-酮酸脂的性质,β-酮酸脂的成酮水解、成酸水解。

内容与要求:

熟悉β-酮酸脂的性质:酮式-烯醇式平衡,掌握β-酮酸脂的烃化、酰化及β-酮酸脂的成酮水解、成酸水解,掌握β-酮酸脂的制备:Claisem缩合,交叉Claisem缩合,Dieckmann 缩合、酮与脂的缩合,掌握脂缩合反应的机理。

第7节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和丙二酸酯合成法(Acetoacetic ester synthesis and malonic ester synthesis)

知识点:

烃化,酰化。

内容与要求:

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会用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制备:甲基酮、1、3-二酮、1、4-二酮、酮酸等一些化合物。掌握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酯的反应:Knoevenagel反应、Michael 反应、与环氧乙烷的反应。

第8节碳酸衍生物 (Carbonic acid derivatives)

知识点:

碳酸的酰卤,碳酸酯,氨基甲酸衍生物,尿素极其衍生物,硫代碳酸衍生物。

内容与要求:

了解碳酸衍生物的性质极其反应。

第16章胺(Amines)(8学时)

第1节胺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Structure、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mines)

知识点:

胺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内容与要求:

理解胺的物理性质,掌握胺的结构、命名和波谱特征。

第2节胺的反应 (Reactions of amines)

知识点:

反应,碱性、烃化、酰化和磺酰化、亚硝化、氧化(Cope消去)、芳胺的亲电取代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胺的反应:反应,碱性、烃化、酰化和磺酰化、亚硝化、氧化(Cope消去)、芳胺的亲电取代反应。会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解释取代基对胺碱性的影响。

第3节胺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amines)

知识点:

氨的烃化,Gabriel合成法,酰胺、肟和腈的还原,醛酮的还原胺化,Hofmann重排,Mannich 反应。

内容与要求:

掌握胺的制备方法:氨的烃化,合成法,酰胺、肟和腈的还原,醛酮的还原胺化,Hofmann 重排,Mannich反应。

第4节二胺、不饱和胺和取代胺(Diamines unsaturated amines and substituted amines)

知识点;

二胺,不饱和胺,取代胺。

内容与要求:

了解二胺和取代胺的性质和用途,掌握胺的制备及反应,会通过烯胺制备α-烃基酮、β-二酮、1、4-二羰基化合物、1、5-二羰基化合物。

第5节季铵盐和氢氧化四烃基铵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nd tetra_alkyl ammoniumhdroxide)

知识点:

季铵盐,氢氧化四烃基铵,Hofmann消去,胺和铵盐的立体化学。

内容与要求:

了解季铵盐的用途: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掌握季铵盐的制备,掌握氢氧化四烃基铵的制备及霍夫曼消去反应,了解胺和铵盐的立体化学。

第17章其他含氮化合物(Compounds of containing nitrogen)(4学时)

第1节硝基化合物(Nitro-compounds)

知识点: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

内容与要求:

了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还原反应,掌握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理解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了解脂肪族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

第2节重氮化合物 (Diazo compounds)

知识点:

重氮甲烷的结构,重氮化合物的制法,重氮化合物的反应及性质。

内容与要求:

了解重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制法,熟悉重氮甲烷的结构,掌握重氮甲烷的反应:与酸反应、与醛酮反应、与酰卤的反应(Wolff重排、Arndt-Eistert合成法),掌握碳烯和类碳烯的制法及反应:Simmons-Smith反应。

第3节芳基重氮盐(Aryl diazo salts)

知识点:

芳基重氮盐的结构,反应,制备。

内容与要求:

理解芳基重氮盐的结构,掌握芳基重氮盐的制备,掌握芳基重氮盐的取代反应:羟基取代、卤素及氰基取代(Sandmeyer反应,Schiemann反应)、硝基取代(Gatterman反应)、氢取代,掌握芳基重氮盐作为亲电试剂与活化芳香族化合物的偶联反应,了解芳基重氮盐的还原。

第4节偶氮化合物 ( Azoic compounds)

知识点:

芳香偶氮化合物制法,联苯胺重排。

内容与要求:

掌握芳香偶氮化合物制法,掌握联苯胺重排。熟悉芳香族偶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第5节叠氮化合物 (Aazides)

知识点:

叠氮化合物的制备,叠氮化合物的反应。

内容与要求:

熟悉叠氮化合物的制法,熟悉叠氮化合物的反应:Curtius重排、Schmidt重排。

第18章含硫、磷和硅的化合物(Compounds of containing sulfur ,phosphor,silicon)(2学时)

知识点:

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有机硅化合物。

内容与要求:

熟悉含硫化合物的命名,掌握含硫化合物的反应:酸性、与醛酮的反应。掌握硫醚的制备(Willimanson合成法),熟悉锍盐的反应:Stevens重排,熟悉锍碱的热分解反应。掌握DMSO,DMF,HMPA硫酸酯的结构、性质极其应用。掌握Witting反应。了解有机硅化合物的制法和反应。

第19章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5学时)

知识点: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呋喃、吡咯和噻吩、吲哚、吡啶、喹啉和异喹啉、嘧啶和嘌呤,生物碱。

内容与要求:

熟悉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掌握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结构、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熟悉吡咯的酸性。了解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物理性质,熟悉其合成法。了解呋喃、吡咯和噻吩的重要衍生物:糠醛、吲哚、卟啉环系化合物,熟悉吲哚的合成和反应。掌握吡啶的结构和反应:碱性、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吡啶的氧化和还原、吡咯环2,4,6-位烷基的α-H反应。熟悉吡啶环的合成。掌握喹啉极其衍生物的合成(Skraup合成法),掌握喹啉和异喹啉的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和还原、喹啉环2,4-位烷基的α-H反应。了解嘧啶和嘌呤、生物碱。

第20章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6学时)

知识点:

单糖的结构,单糖的反应,葡萄糖结构的证明,二糖,多糖。

内容与要求:

初步掌握单糖(葡萄糖)的立体结构、环状结构、构象,构型,变旋光作用和糖苷的生成,会写α-D-吡喃葡萄糖和β-D-吡喃葡萄糖的稳定构象。熟悉单糖的反应:氧化、还原、成刹、醛糖的递升和递降。了解二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了解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元。

第21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Amino acid, peptides,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4学时)

知识点: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

内容与要求:

熟悉氨基酸的结构和命名、性质、反应,熟悉α氨基酸的合成。了解肽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测定,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了解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22章类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Lipids, terpenes, steroids and alkaloids)(2学时)

知识点:

类脂类,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生物碱。

内容与要求:

了解类脂类、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脂肪酸、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生物碱。第23章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sis)(4学时)

内容与要求:

掌握各种增长碳链,缩短碳链的合成方法,掌握各种官能团化合物的合成。熟悉几种构型化合物的合成,会用逆合成分析法作有机合成题。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竞赛试题(含答案)

化学系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竞赛试题 1.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不能使用的方法有:( A) A.蒸馏;B.升华;C.重结晶;D.色谱分离; 2.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时,一般杂质含量不超过:( B ) A.10%;B.5%;C.15%;D.0.5%; 3.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脱色时,活性炭用量不超过:( B ) A.10%;B.5%;C.15%;D.0.5%; 4.重结晶时的不溶性杂质是在哪一步被除去的? ( B ) A.制备过饱和溶液;B.热过滤;C.冷却结晶;D.抽气过滤的母液中; 5.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要求两种溶剂;( C) A.不互溶;B.部分互溶;C.互溶; 6.测熔点时,若样品管熔封不严或加热速度过快,将使所测样品的熔点分别比实际熔点:( B ) A.偏高,偏高;B.偏低,偏高;C.偏高,不变;D.偏高,偏低; 7.如果一个物质具有固定的沸点,则该化合物:( B ) A.一定是纯化合物;B.不一定是纯化合物;C.不是纯化合物; 8.微量法测定沸点时,样品的沸点为:( B ) A.内管下端出现大量气泡时的温度;B.内管中气泡停止外逸,液体刚要进入内管时的温度;C.内管下端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 9.利用折光率能否鉴定未知化合物? ( A ) A.能;B.不能;C.不一定; 10.下面哪种干燥剂不适用于干燥N,N,N’,N’-四甲基乙二胺:( CD ) A.MgSO4;B.CaH2;C.P2O5;D.CaCl2; 11.用下列溶剂萃取水溶液时,哪种有机溶剂将在下层? ( BD ) A.二氯甲烷;B.乙醚;C.乙酸乙酯;D.石油醚; 12.乙醇中含有少量水,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可采用:( C ) A.蒸馏;B.无水硫酸镁;C.P2O5;D.金属钠; 13.搅拌器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 B ) A.均相反应;B.非均相反应;C.所有反应 14.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馏出液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作用是除去:( A ) A.碳酸钠;B.乙酸;C.硫酸;D.乙醇 15.手册中常见的符号n D20,mp和bp分别代表:( B ) A.密度,熔点和沸点;B.折光率,熔点和沸点;C.密度,折光率和沸点;D.折光率,密度和沸点 1.遇到酸烧伤时,首先立即用( 大量水洗),再用3-5%的( 碳酸氢钠) 洗,然后涂烫伤膏。 2.顺-丁烯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反-丁烯二酸( 大),因为前者( 极性大)。 3.固体化合物中可熔性杂质的存在,将导致化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 增长)。 4.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彼此接近时,可以利用( 分馏),的方法来进行分离,并利用( 沸点-组成曲线or相图)来测定各馏分的组成。 5.在加热蒸馏中忘记加沸石,应先将体系( 冷却),再加入沸石;中途因故停止蒸馏后,重新加热蒸馏时要( 补加)沸石。 6.减压蒸馏装置包括蒸馏、( 减压)、( 检测) 和保护四个部分,为防止损坏抽气泵,保护部分常使用氯化钙、氢氧化钠、石蜡等干燥塔,它们的功能分别是:( 吸收水分)、( 吸收酸性气体)、和( 吸收烃类溶剂)。

有机化学(汪小兰-第四版)教学大纲(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及名称:[11C115010]有机化学 学分:3 总学时:50 开课专业:科学教育(专升本)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有机化学在化工学院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基础课。它是化学学科一门关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用途以及有机反应原理的重要课程。 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等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生物系的需要,介绍有关的物质和反应,并兼顾现代有机化学新成就: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掌握重要有机化学的命名方法,构造异构现象和顺、反异构现象。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典型性质。熟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游离基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历程。 3、初步掌握旋光异构现象。了解外消旋化和内消旋化。外消旋化的拆分、构象、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 4、掌握糖、油脂、类脂、重要杂环母体的结构、组成利性质。 5、萜类、甾类化合物利维生素只作——般了解。

6、每章每节都留有一定的习题作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一些习题课。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1 有机化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1-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3 共价键的键参数 键长、键角、键能、键的极性。 1-4 分子间的力 1-5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1-6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1-7 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 1-8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3学时) 2-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2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基的概念。 2-3烷烃的结构;SP3杂化轨道、σ一键、键角、键长、键能 2-4烷烃的构象:乙烷、丁烷的构象。 2-5烷烃的性质:物理性质:熔点、沸点、比重、溶解度、化学性质:稳定性、氧化、热裂化、 2-6卤化反应(均裂、异裂、游离反应历程)。天然气和石油。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 ①烃:分子中碳原子数n≤4(特例:),一般:n≤16为液态,n>16为固态。 ②烃的衍生物:甲醛、一氯甲烷。 2、烃的同系物中,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_ _____,密度增大。同分异构 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____________。 3、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香味—----乙醇、低级酯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苦杏仁味—硝基苯 4、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5、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6、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苯酚:常温时水溶性不大,但高于65℃时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可溶于水的物质: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等于3的低级醇、醛、酮、羧酸等 7、特殊的用途:甲苯、苯酚、甘油、纤维素能制备炸药;乙二醇可用作防冻液;甲醛的水溶 液可用来消毒、杀菌、浸制生物标本;葡萄糖或醛类物质可用于制镜业。 8、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醇、酚、羧酸、葡萄糖、氨基酸、苯磺酸等含羟基的 化合物。 9、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0、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1、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NaOH水溶液:水解;NaOH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12、遇石蕊试液显红色或与Na2C03、NaHC0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类。 13、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14、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15、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6、羧酸酸性强弱: 17、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物质有:醛、甲酸、 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凡含醛基的物质。 18、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中级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中级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45学时 学分:2.5 学分 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课程号:BF001016 大纲执笔人:姜林 大纲审定人:朱凤岗 一、 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级有机化学是本科(基础)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在基础有机化学的 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对有机反应机理进行比较深入地讨论,对立 体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介绍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原 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及其机理的理解,掌握一些有机化学的理 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取代、缩合、消除、重排等反应的机理, 掌握立体化学的知识,掌握有机反应中活性中间体的结构及特征,了解周环反应的原理、 芳烃亲电反应的分速率因子,了解有机化学的新进展等。 3.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略。 二、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有机反应总论(2学时) 1.1有机反应的分类 按反应历程分类—自由基反应,离子反应,分子反应 按原料与产物分类—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分子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1.2反应热力学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的关系式:ΔG = ΔH-TΔS 自由能与平衡常数的关系:ΔG = -RT ln K;ΔG<0,正反应容易发生 1.3反应动力学 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 r = k[A]a [B]b 反应级数 = a+b

1.4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 r = 几率因子×碰撞因子×能量因子,该理论在有机反应中很少应用 过渡状态理论 反应物 → 过渡状态[X…Y…Z]→产物;一步反应有一个过渡态、而二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该理论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Hammond假设—分子的能量改变小,它在结构上的改变也小,因此,过渡态的结构应当与能量相近的分子(反应物或产物)近似 同位素效应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kH/kD 1.5研究有机历程的一般方法 产品的鉴定,中间体存在的确定,同位素标记,催化剂研究,立体化学研究,动力学研究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反应热力学,过渡状态理论,Hammond假设 难点:Hammond假设,同位素效应 第二章 立体化学(4学时) 2.1立体化学基础 构造异构、立体异构、构造、构型、构象的概念 对称性、手性和对映异构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2.2 构象与构象分析 链状化合物的构象—1,2–二取代乙烷、乙醛、丙酮的构象 环状化合物的构象—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3 外消旋体的拆份 机械分离法 形成非对映体的拆分法 生物化学法 色谱分离法 2.4 不对称合成的几个概念 光学纯度百分率(%O.P)= [α]观 / [α]max 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 %R-%S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ZBB091003-04 适用专业: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96学时/ 6学分 先修要求:无机化学 大纲执笔人:黄国保大纲审核人:杨黄根 教材信息:李景宁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课程概述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的应用为重点,研究有机化学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特点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化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有机化学》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具有无机化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有机化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是化学专业本科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由基础到专业的特殊使命。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观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开发学生智能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学教育、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化学教育、医药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化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1)【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立体异构、有机合成等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原则,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淡化过深的反应机理,强化与实际的联系。 (2)【学科思想方法】 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以基本技能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严谨的课堂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加强相关实验理论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3)【学科教学育人】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Word版

《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7学分》(有机化学上4学分,有机化学下3学分)(建议本课程放于二年级)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学时) *有机化合物的含义和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共价键的性质:键长、键角、键能及其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均裂、异裂;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学的现状和发展; *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第二章烷烃(5学时)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烷烃的结构:甲烷的结构,*碳原子的SP3杂化,?键; *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

*构象的表示方法:透视式、纽曼投影式;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热、*活化能; 氧化反应:低级和高级烷烃的氧化,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含义; 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和裂解反应。 第三章烯烃(7学时) 烯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顺反和Z-E命名(次序规则); 烯烃的结构:乙烯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键;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构型; 烯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石油裂解气的分离、*醇脱水、*卤代烷烃脱卤化氢、邻二卤化物脱卤素 烯烃的化学性质: 双键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X2、HX、H2SO4、HOX、H2O及硼氢化—氧化水解),亲电加成规则(马氏规则)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含顺式、反式加成);*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及其反应历程; 烯烃的氧化:*臭氧化分解、环氧化; 聚合反应; -H的卤代、氧化。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红外光谱(5学时) (一)炔烃 炔烃的命名;

谈基础有机化学中的立体化学问题

第9卷第1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9No.12000 年3月 JournalofHenanEducationInstitute (NaturalScience ) Mar.2000 收稿日期:1999-10-21 作者简介:韩巧(1965— ),女,河南孟州人,郑州大学讲师。文章编号:1007-0834(2000)01-0056-04 谈基础有机化学中的立体化学问题 韩 巧 卢会杰 王敏灿 (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本文对基础有机化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立体化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立体化学;手性;构型 中图分类号:O62119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其他一些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反应掌握的都较好。但是,一遇到立体化学问题,往往模棱两可,不知所措。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认准难点,化解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何时需要考虑立体化学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多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1 认准难点 在学生初次接触到立体化学的概念时,就把基础有机化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立体化学问题分别介绍给学生。 111 分子本身的立体构型 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系统命名和书写结构式中。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包括几个部分:立体化学部分;取代基部分和母体部分。 其中立体化学部分又有几种情况:一是分子中含手性中心,命名时需要标明对应手性中心的R 、S 构型,若有几个手性中心,则分别标出,并按 编号顺序排列在圆括号中如(2S 、3R )。第二种情况是分子中有环状结构。简单的用顺、反表示如反-1,2-二甲基环丙烷(包含一对异构体)。 H CH 3 CH 3 H  (dl ) 不能用顺、反表示的,则需用R 、S 标出环上手性碳的构型。如(1S,3R )-1-甲基-3-氯-3 -溴-1- 碘环戊烷 第三种情况是分子中含有双键(常见的为C =C )。烯烃中顺、反异构体命名有两种形式:顺、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32023 课程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的地位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修。 2.教学目标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卓越工程师发展计划,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 掌握脂环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芳香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卤代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醇,醚、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2.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合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实施说明 教师在讲授时,应联系实验及生产实践,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观。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门课应在学生修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后开设。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习题的要求 适量、适当的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对下一步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具有直接作用。同时,还可督促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建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布置作业。学习中应包含2-3次习题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开卷或论文。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适当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 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 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浅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浅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与实践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许多有机化学理论与规律都来自实验,通过实验也可验证理论,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可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特别是掌握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四川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实践中,对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思考、改革与实践。本文就我们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中的改革作一些介绍。 1实验教学的特点及作用 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抽象具体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认识和掌握某一知识、原理,并为掌握其他知识打基础:因此,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促进学生所学知识迁移的作用,在整个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 实验教学过程中到底教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做一个实验,还是教学生实验方法和科研思维?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查阅科技文献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使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探索、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做到文明实验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中文):有机化学课程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工、环境等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课程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104(其中面授64,实验32)学分:6.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化学、化工、及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环境、生物科学等)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制备合成、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难题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答疑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重要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关注相关的应用信息;对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较好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具体应用。 (2)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和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解析图谱,能根据图谱数据推出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能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

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等反应机理。 (4)在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制备的基础上,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有机合成。 (5)对于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学科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5、先修课程:大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1、知识点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3 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短线式、缩简式、键线式 1.4 共价键 Lewis 结构式、价键理论、轨道杂化(sp、sp2、sp3 杂化) 键长、键能、键角、键的极性、诱导效应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均裂(产生自由基)、异裂(形成正、负离子)、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1.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1.6 酸碱的概念 Br? nsted 酸、Br? nsted 碱、共轭酸碱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仪器的认领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仪器的认领Experiment 1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organic chemical experiment and the claim of the apparatus 计划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基本实验的严格训练,使学生能够规范地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基本技术、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2、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对典型合成方法和“三基”的综合运用能力。 3、在设计及创新实验中,通过启发性教学,使学生从课题入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及结果分析,得 4、了解有机实验通常所需查阅的文献 5、有机实验过程中实验的记录方法和实验报告的写法到解决有机化学问题和科研能力的初步锻炼和培养。 [教学要求] 1、基本认识有机实验常用的仪器以及仪器的使用范围方法。 2、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讲述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p1 二、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p1~4 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可以简单地用两个词来描述:一定、禁止 一定:一定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程序;必要时一定要戴上防护眼镜;一定要穿着合理(实验服);离开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洗手;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安装正确;对待所有的药品一定要小

心、仔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环境清洁;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遇到疑问一定要问指导老师。 禁止:实验室里禁止吃东西或喝水;实验室里禁止抽烟;禁止吸入、品尝药品;禁止妨碍或分散别人注意力;禁止在实验室里奔跑或大声喧哗;禁止独自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禁止做一些未经批准的实验。 三、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p4-6 1、常用的玻璃仪器 2、金属用具 有机实验中常用的金属用具有:铁架,铁夹,铁圈,三脚架,水浴锅,镊子,剪刀,三角锉刀,圆锉刀,压塞机,打孔器,升降台等。 3、电学仪器及小型机电设备 常用的有电吹风、电加热套、旋转蒸发仪、调压变压器、电动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烘箱等。 四、有机实验常用装置 1、回流装置(P.6图1.1) 注:图(1)是普通加热回流装置;图(2)是防潮加热回流装置;图(3)是带有吸收反应中生成气体的回流装置,适用于回流时有水溶性气体(如: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适用专业:化学与化工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108学时(54?2) 课程学分:6学分(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辅助等 大纲制定人:田来进 大纲审定:有机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06-26 二、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应使学生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为培养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面向21世纪、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和中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工艺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并满足硕士有机化学课程入学考试的要求。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4学时,共计36周(两学期),108学时 (2)学分:6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结合运用分子模型,组织研讨课、习题课或辅导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精讲”和“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B.课后作业:每周约2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原子、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以及酸碱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四大谱的原理和计算、对称守恒原理,本课程仅作一般介绍,主要由谱学、物质结构等后续课程完成。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120学时讲课40学时自学80学时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预修要求:无机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是高等院校化工、生化、环保、轻工、农、林、医、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有机化学不仅是后续课程之需要也是学生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之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药、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及人类的更高需求,有机化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目的与任务 1、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了解重要代表物的用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明确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使学生明确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科研、设计等工作中加强环保意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及应用。 3、熟悉各类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化,能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4、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后查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学时120,其中理论课40学时,自学80学时。

大纲正文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和性质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分子轨道理论,掌握杂化轨道理论、键的极性等知识。 本章讲授要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子轨道理论 3、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分子轨道理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对理论。原子轨道交盖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2、分子轨道理论。 3、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键的极性。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 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烷烃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 了解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等基本知识,理解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 本章讲授要点:烷烃的性质和结构 重点:1、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 2、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 3、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4、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 难点:取代反应的活性和自由基的稳定性 §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2 烷烃的命名 1、碳原子的类型、氢原子的类型、基的概念 2、命名法: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基础有机化学教案

基础有机化学教案 要求: 1、作业缺交1/3者,取消其考试资格; 2、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考勤等; 3、认真做好笔记。 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1、多做习题,勤练习; 2、多进行对比、总结、找出不同章节的联系,并进而形成一个体系、总纲。 3、同学之间多交流,相互学习; 4、课外多阅读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知识、资料。 Top six ways to pass organic chemistry 1、Show up to class 2、Ask questions in class 3、Take good notes 4、Turn your homework and labs in on time 5、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6、Learn how to be smart on exams 参考书: 1、高鸿宾主编《有机化学简明教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邢其毅、徐瑞秋等编.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第一章 绪论 要点:1、什么是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3、原子结构、化学键的类型、及构成分子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键极矩);4、分子间的作用力对分子的物性、化性的影响;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有机化学及其任务 1、什么是有机化学及其发展历史? 早在有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前(十九世纪初期之前),人类就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大量利用和加工自然界取得的有机物。人类使用有机物的历史很长,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很早就掌握了酿酒、造醋和制饴糖的技术。据记载,中国古代曾制取到一些较纯的有机物质,如没食子酸(982--992)、乌头碱(1522年以前)、甘露醇(1037--1101)等;16世纪后期,西欧制得了乙醚、硝酸乙酯、氯乙烷等。由于这些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动植物体,因此,1777年,瑞典化学家Bergman 将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物质称为有机物,以示区别于有关矿物质的无机物。我国早在夏禹时代就知道用米来酿酒、制醋等。而古埃及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茜素、石蕊染布,那时只停留在利用和使用的阶段,由于当时科学的局限,不可能对这些物质的本质作进一步的探究。 对有机化学的发展开始于17世纪,产生在拉瓦锡的燃烧试验之后。1、水银密封的装有O 2或空气的装置中进行,植物和动物来源的物质CO ??→?燃烧 2+H 2O ,由此产生一个结论是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徐寿昌)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0 学分:4.0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学是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解有机化学烷、烯、炔、脂环烃、醇、酚、醚、醛、酮、醌、卤代烃、芳香烃、羧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和胺、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结构、来源和制备、物理及化学性质及种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代表,以及立体化学、波谱分析等基本内容;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为以后学习食品专业中的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食品化学等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二、本课程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共价键的形成理论及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反映机理。 2.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本门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各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来源与制备、物理性质及重要代表物;初步学习阅读课外参考书,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练实验技能,为专业实验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总60学时,理论学时)

四、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有机化学》,徐寿昌编。 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天津大学、华东石油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编。 《有机化学》,吉林师大等五所院校编。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编。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 实验课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化合物种类多,化学反应繁杂,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 对本课程的重点,教师可通过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首先总结其应有特性,然后逐一讲解化学性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对本课程的难点,可采取多次重复的讲授方法,在绪论中,首先集中介绍共价键的形成理论,及在C—C、C=C、C≡C中的具体表现,然后在每章中再重复讲解,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可从化合物所具结构(官能团)入手介绍分析,并进行各类化合物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对烷烃的自由基取代、烯烃的亲电加成、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醛和酮的亲核加成等几大类主要的反应机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 六、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有机化学可在学完无机化学课程后学,也可与无机化学并列学习。它以中学化学课程和部分无机化学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程相衔接,与食品工艺、营养与卫生、食品添加剂、仪器分析等课程联系也比较紧密,是多门专业课的基础,尤其是高分子有机化学更是与食品密切相关。因此打好有机化学课程的基础,有利于以后多门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章绪论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