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04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04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04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导学案 NO 04 编制:王凤山 胡文娟 刘晓芳 邹英英 审核人: 包科领导: 2012年9月28日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班级 学习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遗传定律的实质,提升分析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能力。 2.小组合作,大胆质疑,学会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3.激情投入,探索生命奥秘,享受学习快乐。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划出重点(黑体字)。明确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及实验证据,并能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A 层学生完成学案,并完成课后题的相关内容。B 层学生掌握好学案的内容,C 层学生完成好学案。

3.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教材助读

1.阅读课本P27——28勾画并记忆萨顿提出的假说的内容;明确所用的是什么方法?

2.依据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思考摩尔根为什么 选择果蝇来做实验材料?

3.根据右图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内有几条染色体? (2)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如何表示? (3)请标明右图果蝇的性别

4.摩尔根最后的实验结论是什么?他所采用的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5.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我的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探究案

探究点一:将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摩尔根对实验现象作了怎样的解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探究点二: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摩尔根的测交实验应该让F1与 杂交,请尝试用遗传

图解表示。

探究点三:请将下图中的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化情况补充完整。

思考: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什么时期?

能力提升

1.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

A.3+X 或3+Y

B.6+X 或6+Y

C.6+XX 或6+YY

D.6+XX 或6+XY

2.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豚鼠为杂合子,一次产生2000万个精子,同时含有白毛基因 和Y 染色体的精子有 ( )

A.2000万个

B.1000万个

C.500万个

D.250万个

3.熊猫的精原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且性别决定为XY 型,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 )

①40条常染色体+XX ②40条常染色体+YY ③20条常染色体+X ④20条常染色体+Y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一般来说,等位基因A 、a 分离和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A 基因分开分别发生在 ( ) A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C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D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5.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行为一致 B.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C.等位基因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 D.染色体是由基因构成的,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完全相同

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参考答案

教材助读

1.类比推理法

2.选择果蝇作实验材料的原因:⑴果蝇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⑵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

体数少;⑶果蝇易饲养、繁殖快;⑷体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少。

3.8条雌:6+XX 雄:6+XY XX XY

4.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假说-演绎法

5.内容见课本

探究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思考: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能力提升: D C A B D

课本解读

(一)问题探讨

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二)技能训练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的一个个片段。

(三)练习基础题 1.D。 2.B。

拓展题

1.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2.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知识链接】

作为实验动物,果蝇有很多优点。首先是饲养容易,用一只牛奶瓶,放一些

捣烂的香蕉,就可以饲养数百甚至上千只果蝇。第二是繁殖快,在25℃左右温

度下十天左右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代能繁殖数百只。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

材料,一年才种植一代。摩尔根最初以小鼠和鸽子为实验动物研究遗传学,效果

也不理想。后来经人介绍,摩尔根于1908年开始饲养果蝇。果蝇只有四对染色

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别;果蝇性状变异很多,比如眼睛的颜色、翅膀的

形状等性状都有多种变异,这些特点对遗传学研究也有很大好处。对于这些有利

的特点,摩尔根也不是一下子都认识清楚了的,而是后来在研究工作中逐渐体会到的。由于摩尔根的实验室中饲养了很多果蝇,研究人员整天在侍候果蝇、观察研究果蝇,所以人称他领导的实验窒为“蝇室”。在摩尔根的领导之下,这个“蝇室”成了全世界的遗传学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全世界遗传学界所注目,他们写出的论文和著作是全世界遗传学家的必读书和重要参考文献。这个“蝇室”还培养出了许多著名遗传学家。

性别决定的形式

XY型果蝇、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细胞里的染色体分为两类,一类叫常染色体,是决定身体性状的一般染色体;一类叫性染色体,是决定雌雄差异的染色体。

人的染色体有46条。女性的46条染色体中有44条是常染色体,两条是X染色体(性染色体)。男性除44条常染色体外,还有一条X染色体与一条Y染色体,X与Y染色体是男性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配成22对,女性的两个X染色体配成一对,大小一样。男性的XY染色体配成一对,大小不一样。在配子形成时,经减数分裂,成熟的卵只有一种,即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男性的精子有两种,即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两种精子的数目相等。受精的结果是,如果卵与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将来就发育成女性,如与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将来就发育成男性。男女的比例为1:1。

ZW型鸟类、蝶类和蛾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形式与XY型相反,两个Z染色体来决定该个体为雄性;具在一个Z染色体与W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因此,在形成配子时,精子只有一种,含有Z染色体;而卵子有两种,含Z染色体或含W染色体。如家蚕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在雌蚕为ZW,在雄蚕为ZZ。

X0型有的动物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雄性比雌性少一条染色体,即只有一条决定性别的调染色体;雌性带有两条X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精子有两种,带X的和不带X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受精,将来发育成雌性个体(XX),不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受精,将来发育成雄性个体(XO)。蝗虫和蟑螂的性别决定除了跟性染色体有关外,还与常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有关。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 宋翠 一、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同样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之一。此外,新课程理念中还倡导探究性学习,认为只有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才能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努力以这些新课程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层层深入的推理和探究活动,立体推进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使学生亲历并感悟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生物必修②《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沿着遗传学史的发展顺序,在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即基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并确定基因在细胞内的存在位置,完成整个有关“基因在哪里”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基因和染色体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又为第三章阐明基因的本质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所体现出的“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在后续的章节中还会多次用到,因此本节课具有鲜明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的处理与安排: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包括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以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补充有关性染色体的内容,最后对孟德尔定律的升华关键在于应用,容量大,难度高,所以本节课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回顾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过程,侧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第二课时则用“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新的发现去深入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完成知识的升华和应用。其中第一课时是我本次要讲的内容。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 能够概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过程; 【能力目标】: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研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够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一种假说的正确与否;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复习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复习目标】 1.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4.伴性遗传的特点; 5.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复习重点】 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4.伴性遗传的特点; 【复习过程】 一、萨顿的假说 1、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____上。 2、原因:基因和______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⑴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着_______性和___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 稳定的__________。 ⑵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_______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成对的_____只有一个,同样,成对 的_____只有一条。 ⑶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_____也是如此。 ⑷_______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________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者:__________。 2、实验材料——果蝇 ⑴特点:体积小、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少易观察。 ⑵染色体组成 ①雌果蝇: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___表示)。 ②雄果蝇: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对性染色体(用___________表示)。

3、实验现象 P 红眼(♀)×白眼(♂) ↓ F1红眼(♀、♂) ↓雌雄交配 F2 __________红眼(♀、♂)_____白眼(♂) 4、实验现象的解释 P _____(红眼雌性)×_____(白眼雄性) 配子______ ____ ______ F1X W X w(红眼雌性) ×X W Y(红眼雄性) F2 5、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基因在____________上。 7、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⑴发生时间:___________。⑵描述对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⑶实质:等位基因随__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⑴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 ⑵描述对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⑶实质:_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随________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四、人类红绿色盲症 (1)XY型性别决定的例子——人类红绿色盲症 ①致病基因:______性基因,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它和它的等位基因(即正常基因)仅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②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课本P35表2—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 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重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学习难点】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习方法】 1. 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驱动知识的建构。 2. 从“问题探讨”入手,逐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自主学习】(15分钟) 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一、萨顿的假说 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_______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 依据:(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在__________ 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 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 的。在配子中原本成对的基 因变为______________ ,同样,原本成对的染色体也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 (3)体细胞中_______ 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 是______________ 的。 3. 方法:类比推理法。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2021年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题之欧阳学文创编

万鹏网络辅导资料生物7:基因 在染色体上 欧阳光明(2021.03.07) 知识梳理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a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性和___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 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课本29页图2—8 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 (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课本29页图2—9 常染色体 a 染色体XX(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性染色体: XY(异型的):雄性果蝇中 b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c观察课本29页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A.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C.形成配子时,细胞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例 2.下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 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基因e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例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B、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C、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 D、最多一对等位基因 例 4.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强化训练 1.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高中生物 2.2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2.2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2 新人教版 必修2 一、预习目标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b在体细胞中基因 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 ___________。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9a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

等位基因。b观察图28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三、反思总结 1、萨顿的假说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当堂检测 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B、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C、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 D、最多一对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2.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一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 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C. 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D. 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3.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若父亲是患者,则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均正常。控制此遗传病的基因是( ) A.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 D.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4.下列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成对状态,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D.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 A.位于Ⅰ区段上,为隐性基因 B.位于Ⅰ区段上,为显性基因 C.位于Ⅱ区段上,为显性基因 D.位于Ⅲ区段上,为隐性基因 6.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是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

(完整版)《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练习

《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练习 张建尚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课时练习1 一、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改编)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做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A.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1.D 【解析】该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所谓行为是平行的,就是行为保持一致,你分离我也分离,你组合我也组合,你成对我也成对,你成单我也成单。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并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是平行的,一是数量不对等,二是非行为问题。 2.(改编)下图是摩尔根所做的果蝇杂交实验图解,关于此杂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是显性白眼是隐性 B.红眼和白眼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此杂交实验证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D.如果用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同样的实验, 其结果是不同的 2.C 【解析】红眼与白眼杂交,子一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 白眼是隐性,A项正确;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项正确;此杂交只能说明性状的遗传 与性别相联系,还不能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项错误;如果 控制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正交与反交的结果是不同的,D项正确。 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3.B 【解析】细胞质中也有DNA,其上的基因就不在染色体上,A项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按一定顺序排列,相连或相间,B项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C项错误;染色体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改编)“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摩尔根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演绎和实验过程。 (1)观察和分析: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交配,F1不论雌雄都是红眼,但F2中红眼:白眼为3:1且白眼都是果蝇 (2)提出问题:。 (3)提出假说:,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2.2基因在染色体学案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前预习学案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a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b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a.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课内探究学案 一、萨顿的假说 1.萨顿发现什么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萨顿做出了哪四个假说?他的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方法?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 (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1)常染色体 XX(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性染色体: XY(异型的):雄性果蝇中 (2)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4.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5.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2)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孟德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创新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课前预习】 基本概念: 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常染色体:还有与性别决定无关的 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 科学方法:萨顿的假说。 假说—演绎法。 (1)人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XX、 XY 一、萨顿的假说 因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平行关系。 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美国生物学家,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创立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的理论和染色体理论获1933年诺贝尔奖。 2.实验材料:果蝇 选取果蝇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易饲养。 3.果蝇杂交实验图解: P 红眼(雌)×白眼(雄) 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白眼(雄) 3/4 1/4

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共有两个着丝点 B. 共有四条染色体 C. 共有四条染色单体 D. 共有 4个 DNA 分子 2、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 ( A .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间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二次分裂 3、在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过程中 ,下列现象中不存在的是 ( A. 染色体交叉互换 B. 染色体数目减半 C. 着丝点的分裂 D. 纺锤丝的牵引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结果 ,染色体和 DNA 数量的变化 ( A.不变、不变 B. 减半、减半 C. 不变、减半 D. 减半、不变 5、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和 DNA 之比为 1∶ 1 的时期 ( A .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下列有关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出现顺序 ,正确的是 (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 复制-四分体 -联会 C. 联会-四分体-复制 D. 联会-复制-四分体 7、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

A .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B.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C.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D.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8、一只雄蛙产生了 100万个精子 ,则其精巢内至少要有精原细胞多少个 ( A .200 万 B.100 万 C.50 万 D.25 万 9、某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时有 44 个,则该物种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出现的四分体数目是 ( A .88 个 B.44 个 C.22个 D.11 个 10、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的 DNA 含量为 2n ,则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 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中的 DNA 含量应依次为 ( A. 2n, 2n , 4n , n B.4n , 2n , n , n C. 2n, 4n , 2n , n D .n, 4n , 2n , n 1、1 如果有 15 个初级卵母细胞 , 5个初级精母细胞 ,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 ,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 ( A. 20 个 B .5 个 C .10个 D.15 个 1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 ,已知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 ,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 ,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 A . A 与 B 走向一极 , a 与 b 走向另一极 B. A 与 b 走向一极 , a 与 B 走向另一极 C. A 与 a 走向一极 , B 与 b 走向另一极 D. A 或 a 走向哪一极、 B 或 b 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 13、性染色体存在于 ( A. 精细胞 B. 卵细胞 C. 体细胞 D. 以上三种细胞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生物必修2 编号8 时间_2019年 3月班级组别第____组姓名__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和试验依据。 (2)应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阅读教材P27-30,了解两位科学家的假说,以及相关的实验,完成预习案。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案,尝 试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依据,可借助参考教学案后面的拓展知识。 预习案 (复习)1、分离定律: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__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___中,随__________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 一.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_______ 的分离极为相 基因的行为染色体的行为 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和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 相对稳定 存在体细胞k________________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细胞中来源一个来自______,一个来自_____一条来自_____,一个条自____ 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分离 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_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2)推论:基因位于_______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_____ (3)科学研究方法—— 二.(1)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对是常染色体,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的,用表示,雌果蝇一对性染色体是的,用____表示。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上呈排列。 三.(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细胞的染色体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一定的,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随_________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探究案 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问题1:为什么要选取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上的实验设计

1.(2016·北京丰台区二模)某养殖场饲养的栗羽鹌鹑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羽个体,长大后发现是雌性(ZW)。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用栗羽雄性(ZZ)个体与之交配,F 1 均为栗羽,雌雄比例1∶ 1。F 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 2 中出现白羽个体,且均为雌性。 (1)白羽为性性状,判断依据是 。 (2)若要获得能够稳定的白羽群体,必须得到个体,获得的方法是 。 (3)控制白羽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4)设计实验证明上述(3)的推测成立,写出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A、a表示),并用文字说明对实验结果的预期。 解析:(1)因为栗羽雄性个体与之交配,F 1都为栗羽,雌雄比例1∶1。F 1 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 2 中出现 白羽个体且都为雌性,说明白羽为隐性性状且位于Z染色体上。 (2)若要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白羽群体,必须得到白羽的雄性个体,该雄性的获得是白羽雌性个体与F 1栗羽雄性交配,后代中才会出现白羽雄性。 (3)控制白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为F 1雌雄个体均为栗羽,F 1 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 2 中白羽都是 雌性,说明性状与性别有关。 (4)遗传图解应写明基因型、表现型、配子、子代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验证应用测交,即用隐性的雄性和显性的雌性,预期结果应是后代中栗羽均为雄性,白羽均为雌性,且比例为1∶1。 答案:(1)隐栗羽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羽个体(栗羽雄性与白羽雌性个体交配后代均为栗羽) (2)白羽雄性 用白羽雌性个体与F 1栗羽雄性交配,后代中出现雄性白羽个体(3)Z F 1 雌雄个体均为栗羽,F 2 中白 羽个体均为雌性 (4) 结果预期:后代中栗羽均为雄性,白羽均为雌性,且比例为1∶1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 一、萨顿的假说 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材料:果蝇 选取果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3.实验结果解释: 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F 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F 2的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思考: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4.摩尔根的假设: (1 ) 常染色体 XX (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性染色体: P F 1 F 2 3/4 1/4

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

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 究 1.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 正反交实验??????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色 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X 染色 体上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即: 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 在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有显性?在常 染色体上 2.基因是伴X 染色体遗传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即: 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 位于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状? 仅位于X 染色体上

(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即: 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 状?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 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 性状?仅位于X 染色体上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 (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即: (2)结果推断???? ?①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4.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 除了上述所列的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分析如下: (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延续,围绕着“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展开,但其根本落脚点是要揭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质。而其中不断贯穿着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关知识,及时有效的帮学生复习巩固了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最终得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为后面的章节研究“基因的本质”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级普通全日制学校,学生整体生物学知识基础较弱,学生思维的训练不够,空间想象、分类类比、数理演算、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都不强。本节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了解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基础上展开的。要求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假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说明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萨顿的假说和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对摩尔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与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探究性学习”,我对此的理解是,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去做实验探究,也并非普通的课就不需要探究,这个理念是希望让我们和学生都形成一种习惯,即对我们发现的问题首先可以提出假设,然后实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这堂课我就准备按这样一个思路来讲授,因为这节内容刚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首先是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这样一个现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设(萨顿假说),然后是摩尔根的实验……,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问题探讨中“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甚至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学习法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PPT课件橡皮泥 教学过程: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之后,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 核心内容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二者分别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把基因定位在了染色体上,从而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同时又为学习伴性遗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 难点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重走摩尔根的科学研究之路。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的非常到位,为学习这节内容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学生学习难点在于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探究过程,由于课本只介绍了核心内容,学生对于控制果蝇的颜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困惑,所以我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加深对科学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教学难点:领悟、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杂交试验?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重演萨顿、摩尔根当年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对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课件呈现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图。让学生观察对比染色体和遗传因子的变化,并总结规律。板书课题:“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萨顿的假说:? 1 ?假说的依据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二者在哪些方面存在怎样的平行关系?学生的思路可能很乱,或不全,可以阅读课本并在导学案上填表来系统。然后课件呈现表格答案。 2.提出假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引导学生推断二者位置关系。学生重新认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介绍类比推理法 指出:该假说是1903年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介绍类比推理,并举例说明类比推理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学生由老师介绍发现萨顿假说需要实验验证。

最新整理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知识讲解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知识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1、萨顿的假说 (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遗传行为特性、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来源、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变化有平行关系,从而大胆地提出假设。) 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方法:类比推理法 2、摩尔根果蝇实验(实验证据)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相对性状多且明显、培养周期短、成本低、容易饲养、繁殖率高、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请在右边方框内写出遗传图解) 实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通过荧光染色证明)。 【典题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C)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典题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V 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典题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

高中生物必修2A4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a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b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专题--如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复习过程

专题--如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专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定 授课人:彭正涛时间:4月9日地点:三(15)班 一、基础梳理 1、一个基因控制的性状 类型主要遗传特点 细胞质遗传①母系遗传:Fl性状总是受母本控制;②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伴Y染色体遗传男不传女 2、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A 、a)(如:单基因遗传病) 类型常染色体上X(或Z)染色体上X、Y(或Z、W)染色体同源区 段上 所有可能杂交方式 主要遗传特点在一个自然群体中,显 隐性且基因型未知时: 1、多个相同表现性个 体杂交,不出现性状分 离的为隐形,否则为显 性;2、多个相对形状 个体杂交,后代占多数 的性状为显性 ★与在常染色体上的不同: Y上无相关基因,导致X a在 雄性(XY)中的表现几率大 于雌性(XX):1、伴X隐 性:雄隐多于雌隐;伴X显 性:雌显多于雄显;2、特 征最明显的杂交组合:X a X a ×X A Y X A X a×X A Y ★与伴X的共同点:性状仍与性别相关联 ★区别于伴X:Y上存在等位基因且只传给雄 性后代,特征最明显的杂交组合:X a X a× X a Y A 3、两对基因(A、a、B、b)控制的性状 类型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 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形 主要遗传特点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自 由组合 灵活应用杂合子自交 后代9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及测交 后代4种基因型4 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 分析时性别分开、性状分 种表现型比例开 二、方法汇总 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从而得出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萨顿提出 的的假说 三、题型展示 类型一:系谱、数据分析类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左图为该遗传 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思路整理:充分应用假说演绎法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 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 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