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李圭白: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时间:2009-12-08 来源:水世界作者:李圭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分两方面:一个是水质问题;另一个是水量问题,我主要讲水质问题,就水质问题,一个是水的生物安全,另一个是水的化学性安全问题,这两方面构成了保障饮用水质安全的主要方面。

我国的水环境,水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有机污染和氨氮,由于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使我们国家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所以我们近年来也不断的出台各种饮用水质标准,2006年我们国家颁布了新的国标,水质指标达到106项,和国外饮用水水质指标基本上接轨。一方面我们水环境水质比较差;另一方面饮用水指标大大提高了,形成了比较大的矛盾,也是挑战,正是这种矛盾、这种挑战对我们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国家现有的水的处理技术谈一下城市饮用水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过程。

我们知道,20世纪以前,城市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水分烈性传染病流行,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这使人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生存安全问题,这就是生物安全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初,研发出了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工艺,我们把这个工艺称之为常规水处理工艺,使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可称之为第一代工艺。上世纪50年代又发现水中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问题,为了控制病毒性水界流行病的传播,人们发现这些病毒在水中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吸附在颗粒物质表面存在,如果我们能够把水中颗粒物质浑浊度大大降低,就可以显著减少水中间病毒的浓度,再经过第一代工艺处理以后仍然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毒,浊度原来是作为生活饮用水感性指标考虑的,现在具有了生物安全性的作用,所以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美国列出了微生物学指标,对浊度的要求,大大推动了第一代工艺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又发现了一些有毒物,这些物质能够致癌,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人类又一次面临饮水安全问题,这次遇到的是化学安全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开发出了在第一代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颗粒活性炭的工艺,我们称作第二代工艺,国外把它作为通用的工艺来推广,国内也继续在推广这样的工艺。

第二代工艺后头用颗粒活性炭,把水中间有毒害的有机物生产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有效的消除了,但是在颗粒活性炭过程中繁殖了大量微生物,微生物能够随水流出,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毒性,使得水的生物安全性又有所降低,第二代工艺还不是很理想的。从那以后我们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水的安全性问题,例如我们解决了水中有毒、有害物质以后,又面临一些新的化学性安全问题,例如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在日益增多,我们知道每年由于化学科学发展又合成成千上万种新的有机物,它们有一部分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现在发现的消毒副产物达到几百种,绝大部分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另外我们用了一些氧化剂,比如臭氧,除了氯以外,二氧化氯也会生长一些有毒害的氧化物。此外还有有机物,有些复合型的污染物,刚才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机和无机的污染物,现在我们只了解单独的毒性,多种污染物存在时候,复合毒性我们了解的很有限,虽然有时候复合毒性可能更强,这都是我们面临的新的化学安全性问题,另外还有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例如以两虫为代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所谓两虫,就是有能够致病的原生动物,上世纪末后半叶陆续体现的,他们的致病性非常强,并且有抗强的抗毒性,一旦进入到饮用水中,我们就可能受到污染,就得这种病,1993年美国由于这种病的爆发感染了40多万人,从那以后大家对“两虫”高度重视。由于水环境污染,藻毒素以及其它有害生物也是最近频繁出现的一些水质问题,比如太湖水藻藻臭,藻类爆发产生的臭味问题,我们国家多个城市都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出厂水虽然控制住了致病的细菌或者病毒,但是水中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没有被完全消灭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存在,本身就存在一些还没有被我们认识的新的致病因子,当水中微生物多的时候,水生物安全性就越低。当水从自来水龙头出来以后,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是仍然还有一些微生物,如果这些微生物还能够在输水和储存过程中不断的增殖,显然水的生物安全性就会相应的下降,这也是一个生物安全性问题。

针对这些新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第一代工艺或者第二代工艺都不能非常有效的使新的生物安全性得到解决和控制,所以有待发展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和工艺。如果说第三代工艺是一代工艺,首先解决的是水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对水来说,生物安全性问题对人类危害是最大的,首先要保证水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从目前技术来看,膜技术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水的生物安全性,例如超滤膜,孔径有几十纳米,原则上说可以讲水中间一切微生物截留下来,

使得水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一步,像超滤这样的技术,基本上还是物理截留技术,对溶解性或者小分子的物质效果比较差,所以我们说它单独使用去除微生物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待其它一些有毒害的溶解性物质率比较差。所以新一代节水工艺应该是以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不仅对颗粒物和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为有机物以及其它的有毒害的物质也能够很好的控制

以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大体上的组成怎么样呢?去除颗粒物、微生物及大分自由基无,使颗粒物、微生物、大分自由基无及部分溶解物质声称可为超滤去除的颗粒物。吸附去除中等分子的有机物,生物氧化和吸附去除小分自有机物,化学氧化,提高混凝、吸附、生物处理的去除效率。膜后处理,使水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第三代工艺有望将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都显著提高,达到新国际要求。

刚才我们谈的是水的净化技术,还要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特别是水质的安全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全水流程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够进行工作,首先是城市饮用水水源,国内90%左右以上城市水源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设法提高城市水源水质,水源水质的提高,是保障饮水水质安全一个基础,流域的污染防治,使得水源水质获得安全保障的根本途径,恢复水源水质用生态恢复这样的方法,对于改善水源水质是比较有效的,最近我参观了一个利用湿地进行水源水质生态恢复工程,日处理量24万吨,还是比较有效的,能够使水从四类水体提高到三类水体水源水质生态恢复有多种方法,湿地还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常规工艺升级换代改造,我国现有城市水厂95%为常规井水工艺,因水源水质污染,出水水质难以达到新国际要求,需升级换代改造,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重大工程。在常规工艺后增设臭氧--活性炭,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要求资金巨大,常无预留场地,高程方面的困难。在“十一五”水专项里提出一个概念,短流程深度处理工艺: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实现深度处理,强化混凝、预氧化、投加粉末活性炭,将滤改造为活性炭--砂滤池等。用膜技术改造常规工艺,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以第三代的模式改造第一代工艺,可能有几种模式:一种在滤池后面增加超滤膜过滤,好处是能够使水质大大提高,超滤膜用于自来水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包括“两虫”,解决了“两虫”“藻类”细菌引

发的疾病,第二膜后的水基本不含微生物或者只含少量微生物,完全达到饮用的标准,膜后的水不需要杀菌消毒,按照设计规范,只需要再投加少量的消毒剂使水具有一定的持续消毒能力,避免二次污染,消毒剂大大减少了,有利于控制和解决消毒副产物这样一个技术难题。另一个方式将滤池改造成膜滤池,根据现在我们国内产的外压式低压超滤膜,在一平方米上过滤的水量大致能达到每小时15吨,为了提高滤后水水质,一般采用5-7米滤速,如果改造成膜滤池,甚至可以把水量提高到15吨,翻一倍,对国内很多自来水厂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因为很多地方还在发展,还需要建新的水厂,还需要提高供水量,如果旧水厂用膜改造滤池,水量就提高一倍,有很大吸引力,就不用再新建一个新的水厂。第三种方式是把一部分沉淀池改成超滤膜滤池,还能够节省很多地。这三种模式在国内在陆续应用,例如在滤池后面加一个超滤膜装置,国内不久就会建成10万吨的水厂。第三种方式是把沉淀池改造成膜滤池,今年也有可能有一个25000吨水厂投产。利用膜技术提升第一代技术也是非常好的方向。

水的生物稳定性问题,我们要控制它,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两个参数可以控制出厂水的生物繁殖:一个是水中间的可为生物利用的AOC,另外一个磷。饮用水供给的末端处理,由于国内自来水厂大多数是第一代工艺,还不能够达到要求,我们在末端设一个提高水质的设施,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有些人提出一个人一天就喝2升洁净水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这是一种误导,是生产瓶装水厂家的误导,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自来水中间的污染物进入人体大概是三个途径:一个是入口,就是饮水;第二洗浴,皮肤吸收;另外水雾,肺吸收。每只喝2升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只解决1/3的问题,在楼宇、小区建直饮水系统,不能有效防治污染无对人体危害。在楼宇、小区有必要对全部水进行除污染。在住户安装家用净水设备,也是一种途径,安装超滤膜,可提高生物安全性。装活性炭,可提高化学安全性。这两项技术是比较有效的终端处理技术,这两项技术作为终端处理用在各家各户,关键在于管理和维护,任何设备都不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定期需要更新,例如活性炭,一般3-6个月必须换新炭,如果不换,不仅不能吸毒,在某些条件下反而放毒。维护和管理是终端处理的要害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饮水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十一五”投入了很多科研经费,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领导也非常关注这方面,经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能使我们国家饮用水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造福于人类。

谢谢大家!

饮用水承诺书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以下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承诺书。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法规之规定,增强企业法人第一责任人意识; 二、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 三、严格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自来水消毒剂,禁止使用未经批准及标识不清、不全的消毒剂; 四、严格操控自来水生产工艺流程,并按规范投加消毒剂,保证管网末梢水余氯含量; 五、严格建立自来水消毒剂索证、索票制度,健全每日耗量台帐管理,消毒剂仓储符合相关要求; 六、严格水质监测制度,经常开展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及游离余氯等指标测定; 七、严格落实水质风险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环保、卫生部门; 八、严禁瞒报水质异常情况,严禁未经健康体检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自

来水生产实行卫生许可制,未经卫生许可不得生产自来水。 承诺单位:承诺人: 宝坻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二○一一年九月五日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牛道口中心小学篇二: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为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防止饮水污染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认真抓好落实,主动进行自查,积极整改到位。 二、制定和完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三、每批次的桶装水,必需保证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 四、每批次的桶装水必需是最新生产,以保证桶装水的质量。 五、定期对各饮水器进行消毒。 六、定期对学生饮水安全教育 七、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点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已于2006年12月29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今年7 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已实施了20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经过修订,标准中的指标数量不仅由35项增至106项,还对原标准的8项指标进行了修订,指标限量也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具有可比性。 生活饮用水对百姓健康安全非常重要,饮用水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是一项必将对百姓生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标准。本篇文章对该标准中经过修订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解析,以加深广大读者对该标准的认识。 指标大有来头危害各不相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106项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6项,毒理指标74项(其中,无机化合物指标21项,有机化合物指标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项,消毒剂指标4项,放射性指标2项。各类指标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威胁的指标占80%左右,属于影响水质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即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约占20%。 可能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造成影响的物质究竟从何而来?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鄂学礼介绍,污染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水源地的人畜粪便,还有医院排放的污水以及腐烂的动物尸体等。微生物指标超标,很容易引发传染性肠道疾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国家的饮用水卫生标准,都将微生物指标放在第一位。我国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只有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新标准中增加的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两项指标,均属于对总大肠菌群指标的细化,如果按照标准规定的发酵法检出这两种微生物或按照滤膜法监测超出限值,就说明生活饮用水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以上4项微生物指标都属于常规检验指标,还有两种原虫即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同属于微生物指标,列入新标准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国外突发性肠道传染病的相关报道中,很多都是由这两种原虫引发的。但微生物污染比较容易检出,也比较容易消除,只要按照相关规程操作,绝大部分水站都可 以做到。 原标准的毒理指标只有15项,新标准的毒理指标几乎是原标准的5倍,达到74项。其中的有机化合物指标由5项增至53项,无机化合物指标由10项增至21项。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农药和工业污染,我国不少地方的水源地农药污染比较严重,虽然如六六六、滴滴涕、乐果等农药已被禁止使用,但早些年使用过的这些农药仍残留在土壤中,短时间内

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学易解析09年公考申论热点系列: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饮用水安全及保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必须放在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位置。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饮用水保障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城市水源地水质不合格、水源地污染和水量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供水管网建设落后,导致二次污染,有的水质监测和检测能力不足,应急供水能力较低。要在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同时,切实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要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创新机制、强化监管的原则,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科学规划水源保护区,建设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实施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保障水质安全。 二、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水源。科学改造和扩建现有水源地,科学规划新建水源地工程,提高供水能力。 三、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改进净水工艺,改造供水管网设施,统筹安排新增供水工程。 四、建立健全从水源地到供水末端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供水预案。落实供水监测检测值班制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重点监测断面和监测频次,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强化水厂处理措施,改善安全供水条件,防患于未然。 五、加大投入力度,理顺价格机制,完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和评价标准体系。

六、落实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要对供水保障全面负责。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指挥,将供水保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信息共享、沟通顺畅、运转高效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机制。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_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下称“新标准”)。 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卫生、供水、环保、水利、水资源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 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研究所金银龙鄂学礼张岚 一、饮用水与疾病 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饮水2500mL左右。饮用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程度及寿命的长短。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 1、介水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s)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 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在我国的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染病有8种: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感染性腹泻病。2006年,上报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4608910,其中介水传播疾病发病人数1277980,占27.7%。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包括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 ①饮水型氟中毒 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地区饮水中氟可高达4mg/L以上。氟病是以影响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损害发育中的牙釉质发生氟斑牙;引起骨骼变化,表现为腰腿疼、关节活动受阻,发生氟骨症。 ②饮水型砷中毒 砷中毒的表现主要为皮肤损伤周围神经病变,重者发展为皮肤癌。 在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于8省市区(内蒙古、山西、新疆、吉林、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受影响人口2343238人,查出砷中毒1076人。内蒙古、山西仍为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其饮水含砷浓度最高。 3、化学性污染引起的急慢性中毒 据WHO报道,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可检查出222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用水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765种,经鉴定确认其中致癌物20种、可疑致癌物23种、致突变物56种、促癌剂18种。 我国主要饮用水源黄浦江江水中曾检出有机物700多种,松花江吉林段测出有机物317种,福建闽江检出有机物100多种,武汉东湖水查出有机物102种。重庆水源种检出101种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具有生殖毒性的内分泌干扰物。重庆长江水中壬基酚0.05~7.5,一自来水中0.1~2.73。天津引黄水和郑州黄河水源

2014年护理资格知识: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细菌学标解析

1.不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细菌学指标是: ( B ) A.每毫升水中检测到99个细菌 B.每毫升水中检测到1个大肠杆菌 C.经氯化消毒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为0.4mg/L D.经氯化消毒接触30分钟后,管网末梢水游离性余氯0.1mg/L 2.在护理活动中,应以下列哪一项为中心: ( D ) A.以完成的护理工作内容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维护医护人员的利益为中心 D.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3.临床护理工作中,按其工作内容进行分工的工作模式是: ( B ) A.责任制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个案护理 D.小组护理 4.以下几类对负性情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C ) A.焦虑是一种对即将来临的情况产生的情绪反应 B.恐惧是一种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 C.愤怒是人们面对危险情境或对预期将要受到的伤害产生的负性情绪D.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状态 5.使用呼吸机时,气道压力的高压报警限应设定在 ( B ) A.气道峰值压之上30cmH2O B.气道峰值压之上10cmH2O C.气道峰值压之上1cmH2O D.气道峰值压之下1cmH2O 6.关于尿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B ) A.尿糖阳性肯定血糖升高 B.尿糖阳性是由于肾小管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 C.尿糖阳性肯定有糖代谢紊乱 D.根据尿糖阳性即可诊断糖尿病 E.班氏试剂只检查尿中有无葡萄糖 7.下列哪项内容有助于区别肾盂肾炎和膀胱炎 ( D ) A.尿频、尿急 B.尿中有白细胞 C.尿中有红细胞 D.尿中有白细胞管型 E.以上都不是 8.肾移植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警觉有排斥反应,但除外 ( E ) A.寒战、发热 B.疲乏无力 C.移植肾区胀痛 D.尿量减少 E.尿量增加 9.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尿量小于400ml/d,应警惕: ( A )

我国饮用水安全性研究现状

我国饮用水安全性研究现状 摘要当前中国存在环境污染的加剧、净水工艺的滞后等问题,导致各类饮用水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评价方法还不能充分反映水质。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改善水质净化技术、提高供水各环节的管理水平,以确保消费者饮水安全,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科学的安全性指标。 关键词饮用水健康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前言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饮用水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由于大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的水源污染,使得传统的净水技术不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同时,在水的运输、储存等各环节还可能存在对饮用水的二次污染。此外,目前很多人选择的纯净水等其他类型的饮用水,如果处置不当,也不能有效保证其品质。总之,饮用水的品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自来水等各种饮用水的安全性研究。 2饮用水的安全性问题 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是保障居民健康的基本要求。饮用水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一般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1993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爆发了大规模的由饮用水而产生的隐孢子虫病,导致40万人感染,100余人死亡[1]。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全世界有11亿人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及其他环境问题所引起的疾病。我国目前的饮用水问题也比较严重,全国城市水源中符合卫生标准的只有30%左右,有65%以上的人每天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当前人们广泛选择的瓶装饮用水,一般是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多数瓶装饮用水卫生学上是达标的,但在其净化过程中除去有害物质的同时也会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去除,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及小孩更加不宜饮用纯净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居民家庭及企事业单位中,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的消毒效果却不容乐观。有报道[2]指出合格的大桶饮用水经消毒前的饮水机出水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非常低(15.38%),二次污染率较高;而经消毒后的饮水机出水的微生物合格率则较高(98.46%),可见消毒对饮水机的效用影响显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 年) (二○一一年十二月) 前言 目录 第一章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 第一条概述 第二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三条指导思想 第四条基本原则 第五条规划编制依据 第三章规划范围与目标任务 第六条规划范围 第七条规划期限 第八条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指标 第十条规划重点任务 第四章实施策略 第十一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建设 第十二条饮用水水质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 第十三条饮用水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 第十四条水性疾病监测能力建设 第十五条饮用水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第十六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第十七条饮用水水质卫生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第十八条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近期实施意见 第十九条投资估算

第二十条投资来源构成 第二十一条近期实施意见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条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 第二十三条重视科学研究,增强技术支持 第二十四条保障资金投入,畅通财政渠道 第二十五条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 附表 附表1 省级疾控机构饮用水卫生检验能力状况 附表 2 地县级疾控机构饮用水卫生检验能力状况 附表 3 实验室大型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 4 实验室大型检测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 5 实验室水质监测能力配套投资估算 附表 6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7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8 现场快速检测能力配套投资估算 附表9 水性疾病数据库和现场诊断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10 水性疾病数据库建设投资估算 附表11 水性疾病现场诊断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12 水性疾病现场诊断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13 水性疾病监测点实验室诊断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14 水性疾病监测点投资估算 附表15 应急能力建设投资估算 附表16 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 附表17 省级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附表18 市县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 附表19 水质在线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20 水质在线检测投资估算 附表21 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投资估算分项汇总表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李圭白: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时间:2009-12-08 来源:水世界作者:李圭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分两方面:一个是水质问题;另一个是水量问题,我主要讲水质问题,就水质问题,一个是水的生物安全,另一个是水的化学性安全问题,这两方面构成了保障饮用水质安全的主要方面。 我国的水环境,水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有机污染和氨氮,由于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使我们国家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所以我们近年来也不断的出台各种饮用水质标准,2006年我们国家颁布了新的国标,水质指标达到106项,和国外饮用水水质指标基本上接轨。一方面我们水环境水质比较差;另一方面饮用水指标大大提高了,形成了比较大的矛盾,也是挑战,正是这种矛盾、这种挑战对我们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国家现有的水的处理技术谈一下城市饮用水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过程。 我们知道,20世纪以前,城市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水分烈性传染病流行,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这使人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生存安全问题,这就是生物安全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初,研发出了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工艺,我们把这个工艺称之为常规水处理工艺,使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可称之为第一代工艺。上世纪50年代又发现水中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问题,为了控制病毒性水界流行病的传播,人们发现这些病毒在水中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吸附在颗粒物质表面存在,如果我们能够把水中颗粒物质浑浊度大大降低,就可以显著减少水中间病毒的浓度,再经过第一代工艺处理以后仍然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毒,浊度原来是作为生活饮用水感性指标考虑的,现在具有了生物安全性的作用,所以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美国列出了微生物学指标,对浊度的要求,大大推动了第一代工艺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又发现了一些有毒物,这些物质能够致癌,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人类又一次面临饮水安全问题,这次遇到的是化学安全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开发出了在第一代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颗粒活性炭的工艺,我们称作第二代工艺,国外把它作为通用的工艺来推广,国内也继续在推广这样的工艺。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及探讨

W ATER & WASTEWATER INFORMATION 2/2009 技术交流 摘要 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指出了各标准或规范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新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以镉、铅和砷为例对现行水质标准的指标项目、限值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级水质标准的可行性;标准的修订要实现制度化,标准的执行要实现统一化,使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水质标准 指标限值 1 世界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三部: 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及美国环保局(USE PA)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虽然三者在指定目的、原则和应用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控制指标21项,多属毒理性较强物质,并都将有机物作为重点控制指标[1]。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共列举有机物指标100项,占64%;EC 的《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中有机物指标占46%;《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2001年)中有机物指标多达64项,占64%。这体现了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加强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控制。 2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比较 1976年卫生部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 20-76),共有23项指标;1985年修订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1985),35项指标。此外,2001年6月,卫生部颁布了《生活饮用水水质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 现状及探讨 华 佳 张林生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96) 表1 几种水质指标的限值(mg/L) 指 标卫生部1985年标准 卫生部2001年规范建设部2005年标准卫生部2007年标准镉(Cd )0.010.0050.0030.005铅(Pb )0.05 0.01 0.01 0.01砷(As ) 0.05 0.05 0.01 0.01 卫生规范》(2001),建设部也于2005年6月颁布实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新《标准》)。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②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③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WHO、EC、USEPA、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3 对我国现行水质标准的探讨 3.1 某些水质指标的限值仍值得研究 相对于卫生部2001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建设部2005年实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卫生部2007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指标更完备,限值上也作了适当调整,但有些指标的可操作性仍需商榷,这里以镉、铅和砷为例加以说明,其限值如表1所示。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三篇 篇一:XX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 (20XX年2月13日) 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坚持把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供水安全和饮用水水质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情况汇报如下:一、XX市城乡居民饮水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饶河重要支流—乐安河中下游、鄱阳湖尾闾区,乐安河自东向西穿越全境,境内长83.2公里,流域面积197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8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7万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由于乐安河上游德兴铜矿、银山铅锌矿等企业相继开工建设,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农村水源污染严重;再加上部分村庄地理条件差、山高水低,供水设施缺乏,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问题极为突出,严重影响广大市民的健康。近几年来,在省水利厅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进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12座,解决了38.2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 二、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第一,采取断然措施保护城乡饮用水水源地

一是强化我市最重要的天然水源地保护。共产主义水库是我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库容l.47亿立方米,水质经省疾控中心检测为天然弱碱性水,达一类水源标准。为保护好这一湖清水,我市20XX年出台了《共库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与婺源县、德兴市共同签署了《平安林区边界联防协议书(XX—婺源—德兴)》,对库区(XX境内)三处非法拦汊筑坝进行了爆破拆除,设定了57根保护区标示界桩和17块保护标识牌。共库水源地保护规划也在抓紧编制中。二是强化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市政府20XX年下发了《关于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内经营性取用地下水资源的通告》,对城市规划区内经营性取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整治。三是强化农村后备水源保护。市政府明确了水库管理有关规定,决定从20XX 年起,所有水库承包养鱼必须经过水务局批准同意,并严禁全市所有小⑵型以上水库投料养鱼,实行人放天养。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各项举措,为全市人民用水筑起了坚强的安全屏障。 第二,大手笔实施北水南调XX供水工程 20XX年以来,我市虽然实施了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但普遍存在工程规模小而散、管理粗放、水费回收困难等诸多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的饮水难题,我市决定以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为载体,引进XX省XX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省水利厅对此大力支持,20XX年将我市20XX年规划内剩余人口15.92万人全部下达,其中纳入该工程的有8个乡镇205个自然村9.8万人。20XX年3月17日,我市与XX省XX有限公司签订了全省最大的城乡居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协议。该工程建设规模日供水10万吨,总投资额4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于20XX年10月19日建成通水,二期工程于20XX年底基本完工,不但解决了规划内23.76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还保障了城区16万人口的饮水安全。

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一、历史沿革 我国的城市自来水事业,自1857年洋商格罗姆等人在上海开设供水公司,在杨树浦建成小型自来水厂,和1879年满清政府在旅顺口修建了龙眼泉地下水源供水设施,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得到巨大发展的,还是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 我国制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与时具进的(见表1-1)。在20世纪初期,饮用水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水的外观和预防水致传染病方面的项目;此后开始重视重金属离子的危害;80年代开始侧重于有机污染的防止;90年代以来更加重视工业废水排放及农药使用的有机物污染,以及消毒副产物和某些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危害。

注:1992年建设部城建司组织中国城市供水协会编写了《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对2000年的水质目标进行了规划,把自来水公司按供水规模(Qmax万m3/d)分为四类,并提出了不同的质量要求: 一类水司,Qmax>100,同时是直辖市,对外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城市或国家一级企业的水司,水质指标数为89项。 二类水司,50

生活饮用水基本常识及我国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试题

生活饮用水基本常识及我国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1 题. 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井水 A. √ B. × 答案:B 第2 题. 与地下水相比,一般情况下地表水的水质较软 A. √ B. × 答案:A 第 3 题. 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等易造成水体的油污染,当油在水面形成油膜后,会影响氧气进入水体,对生物造成危害 A. √ B. × 答案:A 第 4 题. 人为放射性物质主要有核实验、核潜艇、核燃料再生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和天然放射性核素 A. √ B. × 答案:B 第5 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饮用水终身饮用安全是按人均寿命6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1.5升水的摄入量而计算,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A. √ B. × 答案:B 第6 题.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采用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是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A. √ B. × 答案:A 第7 题. 安全的饮用水至少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即水质安全、水量适当、容易获取 A. √ B. × 答案:A 第8 题. 水在人体中主要参与消化吸收、物质代谢、体温调节、关节润滑等作用 A. √ B. × 答案:A 第9 题. 水体受重金属(汞、铅、铬等)污染,主要后果是抑制微生物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 A. √ B. × 答案:B 第10 题. 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解决有机物污染、藻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A. √ B. × 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1 题. 下列哪项不是地表水 A. 江河水 B. 湖泊水 C. 泉水 D. 水库水 答案:C 第2 题. 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提出的三项原则性的卫生要求: A. 环境卫生上的安全 B. 流行病学上安全 C. 化学成分上安全 D. 感官性状良好 答案:A 第3 题. 下列哪项不是常规水处理技术 A. 沉淀 B. 消毒 C. 过滤 D. 搅匀 答案:D 第4 题. 下列哪项不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A. 工业废水 B. 生活污水 C. 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D. 雨水和土壤接触 答案:D 第5 题. 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介水传染病 A. 霍乱 B. 伤寒 C. 痢疾 D. 结核 答案:D 第6 题. 下列哪项是水体热污染的主要来源 A. 炼油工业废水 B. 热电厂冷却水 C. 核燃料再生的“三废” D. 造纸工业产生的废水 答案:B 第7 题. 下列哪项不是地下水的普遍特点 A. 有机物少 B. 微生物多

饮用水卫生知识问答

饮用水卫生知识问答 时间:2013-01-15 字体:大中小 1.什么是生活饮用水,有什么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了严格的卫生要求,即感官性状良好,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无肉眼可见物,不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2.自来水为什么有氯味? 自来水用液氯消毒是国内外常见的消毒方法。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所以自来水会带有氯味。 3.饮用水消毒方式有哪些? 我国目前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液氯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 4.饮用水中消毒剂余量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饮用水采用的消毒方式不同,消毒剂余量的卫生

要求也不一样。若采用氯化消毒,末梢水中游离氯或总氯余量不得低于0.05mg/L;若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末梢水中二氧化氯余量不得低于0.02mg/L;若采用臭氧消毒,末梢水中臭氧余量不得低于 0.02mg/L,如同时加氯,总氯含量不得低于0.05 mg/L。 5.什么是消毒副产物?有什么卫生要求?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源水中含有的一些天然有机物和环境有机污染物以及溴或碘化物的化学反应,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消毒副产物的种类与饮用水消毒的方式相关,不同的消毒方式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消毒副产物。 目前,市政供水的消毒方式主要为氯化消毒,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种类主要有卤代烃及卤乙酸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已对其中的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10余种消毒副产物的卫生要求进行了规定。 6.为什么自来水会出现乳白色? 自来水在高压密闭的管道中输送时,管道中的空气会因高压而溶入水中,当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时,水中的空气会因恢复到常压而被释放出来,从而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及对策的调研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质量的高低代表了这全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地理条件复杂,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有不少地方饮水困难或饮水问题突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人们,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及研究。 关键词:饮水困难;饮水卫生安全;水质;污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却相对滞后,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脱节,尤其是作为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的饮用水供给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并且日益成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偏少加上水质的恶化,这一系列的饮水问题就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潜在危险。因此,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同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饮用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饮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政府提出的和谐、稳定发展的民生问题,因此农村安全饮水的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的不稳定因素。90年代左右,农村饮用水大都直接来源于河流湖泊,虽然当时污染很少,但其它的隐患如病毒感染比较严重。本世纪初,工农业迅速发展,导致大批的河流湖泊污染,以致不能直接使用,于是有涌现出了单户水井的增多,而这样虽然解决了近期的饮水难题,但是这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质结构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影响,还有就是地下水矿物质高,直接饮用导致各种结石等疾病的产生。总而言之,农村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及保护,仍然缺乏集中有效的分配方式。水利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各地正加大投入,重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学校、血吸虫病区、高含氟地区和干旱缺水地区的吃水难题。为此我们来到湖北省长阳县深入农村调查了当地农村饮用水的状况,了解到安全用水工程在地方的实施情况和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当前农村农户的用水方式 2013年抽样统计统计的最新数据,板桥村60%的村民使用的是从大山里引过来的山水。采用的是集水坑供水。当地共建成2处供水点,解决了该镇两千多人的吃水问题。另外,35%的农户以分散式供水——建水窖或水井的方式解决了基本的生活用水问题。当地建成的100口水窖解决了800人的用水问题。但是仍有5%的人,即20户,120人面临着吃水难的问题。这两种取水方式也是全国大部分用水困难地区的解决办法,集中式供水能有效的解决一部分人的吃水问题,但是水窖和水井的方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受到季节性降雨量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当地有一部分村民是用的开发区的工业用水和水库水。 二、安全饮用水的实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理结构和居住点分散是工程实施的一大难点。农村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最新】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1)要从实际出发,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统筹考虑饲养畜禽和第二、第三产业用水需求。“xx”期间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2)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废污水、垃圾、粪便处理;加强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 (3)要做好区域供水工程规划,水质、水量并重,合理选择水源、工程型式、供水规模和水质净化措施。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供水到户;制水成本高的地区,提倡分质供水;山丘区居住分散的农户,可采用分散式供水。 (4)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要加强前期工作,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改进建设和管理办法,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对建成的工程,要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安全知识

1.什么样的水是安全饮用水? 答: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安全的饮用水,才能保障生命的健康生存。 从饮水与健康的角度来讲,良好的饮用水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干净,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二是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是含有新鲜适量的溶解氧;四是偏碱性的,水的分子团要小,活性要强。 目前,我国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人造矿化水、矿泉水和天然水。 自来水是直接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再输入到各用户,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生活饮用水。 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把有害物质过滤的同时,也去除了钾、钙、镁、铁、锌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不宜多喝。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释义

(一)水质常规指标 1、微生物指标 GB 5749—2006规定的常规检验微生物指标共4项,其中水中菌落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大肠菌群指示水体是否存在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总大肠菌群主要包括4个菌属:埃希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些菌属可以在人、畜粪便中检出,有的也可以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检出,即在非粪便污染的情况下,也有检出这些细菌的可能性。耐热大肠菌群组成与总大肠菌群组成相同,但主要组成是埃希菌属,在此菌属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仅有一个种,即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所占数量较少。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稍逊一些。 2、毒理指标 (1)砷 砷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多数以硫化砷或金属的砷酸盐和砷化物形式存在。砷的工业污染主要是冶炼废水。饮用水中砷主要存在于地下水中,来自天然存在的矿物和自矿石溶出。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往往取决于地层结构和井的深度。 现有资料尚不能证明砷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砷是饮用水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是少数几种会通过饮用水使人致癌的物质之一。在我国内蒙、山西以及台湾等地从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无容置疑地证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南亚、南美和非洲的多个国家都存在饮用水中砷危害健康的报告。砷引起的疾病,包括癌症,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饮用高浓度砷的饮水会在人的几个部位致癌,特别是在皮肤、膀胱和肺部。三价无机砷比五价无机砷有较强的活性和毒性,一般认为,三价砷是致癌物。 依据现有认识,饮水中砷的浓度在0.05 mg/L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从安全性考虑,各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现行饮用水标准均为0.01 mg/L。为此,我国的饮用水标准也改为0.01 mg/L,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可暂执行0.05 mg/L。 (2)镉 镉是有毒元素。食用镉污染的食物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典型例子。环境中的镉来自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物扩散、污水及当地空气污染。饮用水中镉的污染可能来自镀锌管中锌的杂质和焊料及某些金属配件。镉最初在肾脏累积,生物半衰期约10~35年。镉具有通过吸入途径致癌的证据,但没有镉经口摄入途径致癌的证据,镉的遗传毒性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肾脏是镉毒性的主要靶器官。根据我国几年来实际工作情况认为,0.005 mg/L的限值在我国是安全的,也是可以达到的,因而,GB 5749—2006仍然沿用原来限值。(3)铬 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所以必须考虑人接触的主要形式。在氯化和曝气的水中,六价铬为主要形式。在我国用大鼠试验,三价铬长期经口致癌性试验没有发现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而大鼠用六价铬经吸入途径染毒实验显示有致癌性,但是没有经口染毒的致癌性实验证据。我国的饮用水中铬的标准均标明为六价铬。 根据我国现有资料,多年来实行的饮用水中六价铬的标准0.05 mg/L是安全的,也是可行的。(4)铅 铅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并在骨骼中蓄积。婴儿、6岁以前的儿童以及孕妇是铅危害的最易感者。前瞻性(纵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若产前暴露于铅可能对智力发育有早期影响,但不会持续到4岁。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50%分配给饮水,如按婴儿体重5 kg计算,每日饮水量0.75 L,则饮用水中铅的限值订为0.01 mg/L。因为婴儿是整个人群中最敏感的部分,此限值对其他年龄组人群均有保护作用。 (5)汞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主题-水专项

附件1: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主题 “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针对黄河下游地区人口高度密集、经济总量巨大、水质污染严重及净化工艺落后等现状,突破引黄供水系统水质风险识别、水源生态修复、水厂净化处理和管网安全输配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构建适合引黄取水地区“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 针对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特有的高藻、高有机物和高溴离子特征以及“从源头到龙头”供水全过程中存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本项目分解为6个课题:“引黄供水系统水质风险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引黄水库水源系统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高嗅味、高溴离子引黄水库水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优化与示范”、“引黄水库水超滤膜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除“黄河下游城市

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外,其余课题已于2008年8月底通过国家水专项办组织的综合论证,通过定向委托的方式确定了课题承担单位。本次发布的是该项目“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申请指南。 二、指南内容 (一)课题名称 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研究目标 针对黄河下游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存在的共性问题,对黄河下游地区以黄河水为主多水源切换条件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预警、稳定评估及应急保障等管网安全输配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实现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集成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研究内容 1、黄河下游地区水质分析模拟与预警监测技术 根据黄河下游供水管网水质特点和存在的技术问题,研究黄河下游管网水质变化特征及规律,建立管网水力、水质模型及水质安全评价模型,进行特征污染物的现状分析及趋势分析,实现给水管网系统的水质评估与预警监控。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管网水质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技术研究,(2)管网特征数据库及示范区水力模型研究,(3)管网多因子水质识别、模拟分析及评价模型研究,(4)黄河下游地区输配管网运行预警监控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