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研平台介绍 最新

教研平台介绍 最新

教研平台介绍  最新
教研平台介绍  最新

东师理想远程互动教研系统介绍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目录

一、平台概述 (1)

二、平台定位 (2)

三、功能描述 (2)

3.1 总站门户 (3)

3.2 学科子门户 (5)

3.3机构门户 (5)

3.4 个人空间 (6)

3.5 协作组空间 (7)

3.6 校际联盟空间 (8)

3.7专题管理 (8)

3.8 活动管理 (9)

3.9 资源共享 (13)

3.10 教研组管理 (15)

3.11 教研视频 (17)

3.12 教研统计 (20)

3.13 博客空间 (21)

四、硬件环境 (23)

4.1 教研Web服务器 (23)

4.2 数据库服务器 (23)

4.3 互动视频会议服务器 (23)

4.4 视频点播转换服务器 (24)

五、平台优势 (24)

5.1 功能优势 (24)

5.2 技术优势 (26)

一、平台概述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教研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网络传递教研信息、共享教研成果,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新模式,成为当今教研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研修及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跨区域跨校际间的活动交流渐趋频繁,如何高效的吸收其他区域、学校和教师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提升学校及区域范围内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课改工作的首要问题。

1.1 时代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络教研应运而生,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200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立项并全面启动“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2005年6月11-12日,全国首次“新课程网络教研工作会议”在海南召开。2005年9月28-29日,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会上讲到:“网络教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1.2课改改革呼喊网络教研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改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走进课堂。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研修及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跨区域跨校际间的活动交流渐趋频繁,如何高效的吸收其他区域、学校和教师的先进管理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学校及区域范围内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过去那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网络教研以其独有优势,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亮丽的景点。

1

二、平台定位

东师理想远程互动教研系统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

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主要针对常规教研活动存在的教研空间受限、时间不灵活、受众面不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不方便等问题研发了一整套解决方案。这一教研模式对专家或教研员的专业支持、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教育资源共享与智慧的整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和发展。网络互动教研系统为所有在平台上开展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提供了最合理的教研活动开展方式;并能方便快捷的把教研成果同步记录及保存;同时还提供了高效易用的教研成果查询浏览方式。

三、功能描述

网络互动教研系统是一套能够支撑开展网上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听课评课)等活动的系统,分为省级、市级、县市区、学校四个独立使用的软件产品,能实现省、市地、县市区、学校四级联动、人员五级使用的软件产品。系统包括总站门户、各学科子门户、个人首页、教研活动管理、专题管理、资源管理、教研组管理、视频点播、教研统计、博客空间十大核心模块。

2

3.1 总站门户

对教研平台全部内容信息的积累和展示,其中包括教研新闻动态、实时公告、最新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教师风采、教研员排行、教研文章、资源共享、视频点播、教研协作组和教研机构的展示。

3

4

5

3.2 学科子门户

教研过程中以及教研后的成果,将按照对应的学科学段自动归档到学科子门户页中,使教师在检索内容时更有针对性。

3.3机构门户

新增了省、市、区、县、学校等机构定制自己专属的门户。在以学科划分关注点的基础上,用户可以进一步选择关注哪个机构下的信息。所谓定制,

就是可

以有独立的logo,独立的导航按钮列表,独立的展示模块以及独立的版权页脚。以学校为例,每所学校都可以有自己专属的页面风格及展示内容。

以下示例为“长春市”及“103中学”各自的专属门户页缩略图。

“长春市”专属门户

“103中学”专属门户

3.4 个人空间

展示某一用户教研相关的数据信息。

6

3.5 协作组空间

展示某一协作组内的成员发布的教研相关数据信息。

7

3.6 校际联盟空间

展示某一校际联盟内的成员发布的教研相关数据信息。

3.7专题管理

通过创建专题,吸纳大量的教研信息,如为专题开展教研活动、发布专题文章、专题资源及专题相关视频等。

8

3.7.1专题内信息发布

专题内信息包括:为专题开展教研活动、发布专题文章、专题资源及专题相关视频。

3.7.2专题信息浏览

在教研活动、教研文章、教研资源、教研视频等搜索区,提供了按专题搜索的功能,用户点击按专题搜索,即可搜索到专题相关的数据信息。

3.8 活动管理

主要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利用视频、音频、电子白板、桌面共享、视频播放等功能全面支撑在线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和教学研讨。

9

3.8.1集体备课

网络互动教研平台将集体备课分为异步积累型和即时互动型。

A、异步积累型,即文本备课,直接解决了教师在开展集体备课时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在集体备课开展的同时,其备课的痕迹、过程可以及时有效地保存下来,并形成文档,支持下载与打印。

B、即时互动型,即时视频互动备课,可以利用视音频实现教师的在线沟通。支持共享文档、影音、软件、桌面、网页,并可以实现对共享内容的二次操作(例如标记、圈注等)与互操作(指所有参与视频互动教师均可操作共享内容)。即时视频互动备课是对于异步积累型备课的有益补充,加强教研员和教师在备课时候的互动性。

10

3.8.2 听课评课

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录播教室,将平台与录播教室相结合,帮助教研员和教师在本地可以对相关教师进行在线听课、评课,或者是教学直播。

11

3.8.3 专家指导

可以实现异地的在线学习专家讲座,及时跟专家进行有效的互动。

3.8.4 教学研讨

用户可以登陆平台,参与异地“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和互动。

12

3.9 资源共享

在平台中,教研文章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教研活动中积累的资源。第二种是用户自主创建并收录的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源。

3.9.1 教研活动中积累的资源

如:

集体备课中的“主备”,点击“上传”按钮,发布资源,积累到该集体备课活动中。

13

3.9.2 自主创建的资源

如:

在工作空间中,点击“上传文件”按钮,将资源收录。

14

3.10 教研组管理

仅仅按照机构和学科学段对用户进行划分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平台另外提供了以教研组对用户进行划分。同时将教研成果在协作组内进行展示。

教研组分为:个人协作组、校际联盟、大学区

3.10.1个人协作组

普通用户即可创建,可以任意在平台用户中选择组内成员。并且平台内任意用户也可申请加入某个人组。方便用户在组内开展任意教研活动,发布信息等。

15

3.10.2 校际联盟

校际联盟需由带管理权限的用户来创建,可任意选择教研平台内所有的学校作为联盟成员校。

16

3.10.3 大学区

与校际联盟类似,可以理解为特殊的“校际联盟”。区别在于选择联盟校时有所限制,不能任意选择,而是在某一区域内选择。

3.11 教研视频

在平台中,教研视频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教研活动中积累的视频。第二种是用户自主创建并收录的教育教学相关的视频。

17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着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日子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听了许校长的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教师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进展。教师已别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干习惯以后教育的需要的。络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妨碍,经过基于互联络的学习能够达到许多的目标,起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使用传统教学媒体所别能实现的作用,利用络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主动发觉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互联络则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互联络上,能够获得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能够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如此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并且关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评性思维与制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因此基于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由被动同意信息刺激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络的学习可以赋予学生一具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所别能办到的。在络的教学中,教师别必再给出每个咨询题的答案,而由学生自主进行查寻,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络上非线性方式,别同于传统课堂上的线性方式,更适合学生按需所取,按需所学,为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与信息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络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如今能够说全社会都参与到了教育当中,我们每一具人都应该同意教育。回忆五小教育进展的道路,能让我们感到一种希翼和信心。 络学习首先是一种团体学习。大伙儿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具庞大的集体。集体教研的时刻有限的,我们能够实现并且共同学习,惟独络大伙儿能够随时学习,将学习变得特别有效率;并且参与学习的时候,那个过程本身算是一种乐趣。

网络教研工作计划6篇

网络教研工作计划篇1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进行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教研成为当今教研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基于以上认识,音体美组适时开展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为达到一定的教研效果,特制定本学年网络教研计划。一、工作目标:1、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研究平台,突破时空局限,改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话语方式,扩大教师的话语权,让教师在参与中提高职业素养。 2、提高专业引领的有效性,使教研活动从缺乏系统目标,难以持续跟进的“蛙跳式”活动成为基于网络的长流水、不断线的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活动,成为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进行追根寻底思考的教研活动。 3、充分发挥教学能手的榜样作用,使网络成为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 4、加强教学研究的广泛参与性,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网络的连接,大大提升参与人数。 5、引领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帮助他们确立成长和研究方向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使一批教师具有先进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独到的教学风格,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二、主要任务和措施1、在学校教科研室的指导下及时、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2、在网络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教研记录。3、要求每位教师要按时上传课件、论文、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集体备课等材料。4、尝试进行网上交流评课活动。 5、注重校际间的交流,重视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备课;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等为主。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 6、每学期末进行网络教研成果组内评比活动。 7、根据教学安排及时调整教研内容,同时要遵守教研的时间,对各网络平台要合理利用,禁止利用网络平台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8、在网络教研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合作交流的精神,能及时与各位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今后在网络教研中不断的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网络教研工作计划篇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课堂,教研活动的方式也随着发生变化,网络教研应运而生。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的动态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网络教研在我校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区域性教研和校本教研的要求,特订网络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会议精神,积极投入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旨在提高自己教研信息化水平,探索网络教研新思路,促进专业化成长,努力使网上教研常规化、系统化、制度化,以保证网络教研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做出更大贡献。二、网络教研的任务充分认识实施网络教研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开展教学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学管理、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1.教学平台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遍运用,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作为教学主体、知识渊博的教师通过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做人道理。知识的流动多是单向注入式的,大多情况下缺少双向互动。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取而代之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平台MOOC、微课、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如不可逆转的洪流向各类教育中渗透。 2教学平台组成部分 智慧校园教学平台提供多平台支持,包括PC版,手机版,PAD版。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 管理员用户(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 ●课程管理 ●运营管理 ●系统管理 教师用户(课程发布系统) ●教学课程发布 ●学生提问解答 ●试卷批阅 ●作业批改 ●教学资料编辑 ●课程学习数据统计 学生用户(课程在线学习)

●课程推荐 ●课程教师检索 ●课程布局自定义 ●关注教师 ●课程消息群组 ●课时学习 ●笔记 ●提问 ●练习 ●作业 ●评教 2.1后台管理系统 2.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分为用户管理及教师管理 ●用户管理为学生用户及教师用户的管理 可按照时间类型(登录时间、注册时间),时间起止,角色,注册来源,用户名的条件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导出。 同时对用户可以进行编辑用户信息、设置用户组、修改用户头像、修改密码、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发送Email验证邮件、封禁用户等功能。 登录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情况,可按照用户名/邮件地址、输入关键词、起止时间进行搜索,并查看日志的详细情况。 ●教师管理 可按照用户名进行搜并进行老师推荐,也可以取消推荐教师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听了许校长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网络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基于互联网络的学习可以达到许多的目标,起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使用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作用,利用网络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

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互联网络则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互联网络上,可以获得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办到的。在网络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再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而由学生自主进行查找,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网络上非线性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线性方式,更适合学生按需所取,按需所学,为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与信息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网络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现在可以说全社会都参与到了教育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继续教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作为承担着培养祖国接班人重任的学校,校园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的重要场所。教师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先行者,而使用普通话也是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使用规范字,是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用规范字,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规范化无论是在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这方面的基本功的培养就成了提高这三个层面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与语言文字专业紧密相关的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地成为了语言文字 规范化的先行者。 因为平时与语言文字规范的接触紧密,语文教师普通话过二级甲等,文字规范书写也有相应的等级要求,所以在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时并没有太多的生疏。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非常细微的,与平时观念出入很大的观点知识引起了我的注意。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反而成为了我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规范的字,大街上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写出这些不规范字的人,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总是有一些有心人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有一些致力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人希

望真正把语文文字规范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现象表面上对每个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可以影响到国家、社会和每一个人。培训的专家们有的亲自到大街上去寻找这样的不规范的例子,有的竟因为过年送给别人的贺卡出现不规范现象而重新收回并道歉。首先这种细致严谨的态度是值得我尊敬和学习的,同时他们对于自身要求的严格,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是真正做语言文字规范所必备的。 语言文字为什么要做到如此的严格规范?关于这点我有一些个人的理解。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就像我初中学习过的都德的《最后一课》所呈现出来的,也有利于政令畅通,否则如果不规范的文字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自然无法正常开展;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虽然个人在遵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时候没有必要上升到很高的要求,但最起码心里应该对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持有必须的敬畏与重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就自然会在细微之处小心严谨。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教学平台总体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与维护 1.1实现方式 教师登录系统,通过课程网站创建模块创建课程网站。 1.2创建/维护步骤 1.录入课程网站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网站名称、课程网站描述、适用课程等。 2.选择课程网站模板:在模板库中选择合适的课程网站模板。 3.设置课程网站栏目:在课程网站创建时,通过默认模板自动创建若干栏目,用户可根据 实际需要,对栏目进行修改、增加、删除。 4.维护课程网站栏目:对设置好的每个栏目进行栏目模式设定、对栏目进行详细设计。(栏 目模式包括:常规设计模式、外部链接模式、论坛式的交互模式) 5.课程网站的其他设置:包括在外网展示网站、删除网站、将网站设为外部链接模式等。2课程展示 2.1访问人群 1.公众用户:直接通过外网链接访问网站(外网有多种形式的列表,如:可按教师查询、 按院系查询、按访问量查询、按精品课程类别查询等,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相应的课程网站) 2.学生:登录系统后,可将自己关注的课程网站收藏至学生空间,便于快速定位至相应课 程网站。 3.教师:登录系统后,自己创建的网站直接显示在教师空间上,可快速进行网站浏览与网 站维护。 4.精品课程评审专家:通过评审课程列表,访问课程网站。

2.2实现方式 在访问教师创建的课程网站,其中论坛式的交互模式栏目需要权限才能访问。 3课程学习 3.1实现方式 学生登录系统后,访问课程网站,可进行课程学习 3.2内容 1.网上答疑、课程论坛:通过论坛式的交互栏目,学生与老师之间可进行互动,在学生、 老师的空间中对互动过程有详细记录,可通过相关链接快速进入相关互动内容。 2.网上作业(需网考系统支持,待定) 3.课程评价(本部分未实现) 4.参与调查(本部分未实现) 4课程考试(网考) 4.1本部分结合网考系统内容(待定) 5课程评审 5.1实现方式 1.教师在创建课程网站后,可选择将课程网站推荐进行评审。 2.管理员接收到评审请求后,选择评审专家、设定评审时间。 3.评审专家在课程网站评审列表中定位课程网站,进行评审。 4.评审完成后,由管理员设定评审结果。 5.2评审步骤 1.管理员设定精品课程申报表内容、以及评分标准、总分的计算公式。 2.教师在课程网站创建完成后,填写精品课程申报表。 3.完成申报表后,选择申报年度、申报等级、填写申报说明后,进行网站申报。

线上教学教研指导意见(一)

线上教学教研指导意见(一) ------------线上教学与教研的启动与实施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和“听课不停学的顺利实施,使线上教学有序高效实施,学校线上教学指导意见,各级部通过文件传送和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确保线上教师有序开展。 一、选取合适的平台,准备好教学课件及相关微课素材 1.教师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北京四中网校、十二学、翼课网、瞩目等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提供预习提纲供学生自学、听课、上交作业、批改作业等。 2.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自行制作微视频、网络课件、录音录像等课堂资源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北京四中网校、十二学、翼课网、瞩目等方式推送给学生,以便于学生个别学习。 3. 教师要按照课程表和时间表通过QQ群、微信群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班级授课,完成集中讲解环节。 4.学生通过QQ私聊将自己的学习状态发给老师,例如将读课文的录音发给老师,或将完成的练习题拍照发给

老师,由教师进行网上批阅。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向教师提出求助,教师单独答复或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教师不可以将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直接发到群里,必须单独发给相应学生。 二、开好家长会、学生会、教师会,落实硬件、平台、上课时间表、学习规则。 1.以北京四中网校、十二学、翼课网、瞩目等互联网学习平台作为延迟开学远程教学、学习的主要平台,以微信群、QQ群作为辅助,安排青年教师先对北京四中网校、十二学、翼课网、瞩目等互联网学习平台作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研究,形成方便教师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流程,整理出流程图,对全体教师进行网上培训,为教师延迟开学的远程教学提供指导,保证远程教学顺利实施。 2.教师要在假期预习作业的基础上,结合新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延迟开学的网络教学内容)。 3.根据教学方式的转变,科学备课,确保网络教学的有效实施。

教师培训网络研修活动类型

教师培训网络研修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1)观课议课 ●流程:分配任务——发布教案——课中观察——评课稿(量表)——课后评议——反 思总结 ●实施形式: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课中观察一定是线下实现 第一步:课前会议。确定观察对象、观察者、观察内容及目的,据此设定观察点,并对观察者进行分工; 第二步:观察对象备课,形成教案;观察者个人或教研组根据所分担的观察点,制作科学易行的观察量表; 第三步:课中观察。执教者实施课堂教学;观察者根据观察量表走进课堂,进行现场观察记录。 第四步:观察者对记录的课堂量表中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评课稿。 第五步:课后评议。观察者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从每一个观察角度出发,进行说明,作出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 第六步:总结。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 (2)同课异构 ●流程:确定主题——发布教案——集体研讨 ●实施形式:线上、线下都可以 第一步:确定主题。组长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备课的主题(某一章节的内容); 第二步:发布教案。组员根据主题,撰写教学设计案,并上传至平台; 第三步:集体研讨。组内成员、组长或专家对各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案进行点评,大家进行反思和研讨交流; (3)集体备课 ●流程1:发布教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实施形式:线上、线下都可以 (4)三同三案 ●流程:同课异构——同伴互助——修订实施案——课堂实录——反思研讨——精品打 磨案 ●实施形式:线上、线下都可以 ●备注:这个活动花费时间较长,一般一个流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第一步:同课异构。确定备课主题,参与教师根据主题各自撰写教学设计案; 第二步:同伴互助。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案,组内成员、组长或专家进行评论,给出建议; 第三步:修订实施案。教师根据组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案; 第四步:课堂实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并把这个过程拍摄下来,上传至网上; 第五步:反思研讨。组内成员、组长或专家对各个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点评,大家进行反思和研讨交流; 第六步:精品打磨案。教师经过实施教学和组内成员、组长和专家的点评后,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第二次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案,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一、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平台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网络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时空限制。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 二、网络为教师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 教师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关键环节。合作与交流可以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进行加工凝结在一起,最后综合成远远大于单个教师研究的简单相加效果。校本教研中的同帮互助,就是教师群体之间相互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在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将全世界融合为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同处于一个村落。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教研组或课题组,还可扩展到校际教研活动、网络上的.教师群体,给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网络为教师专业引领提供了有效平台 强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平台,鼓励教师走进网络,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和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通道。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实现了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的可能。网上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教师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大量优秀的课例,吸取丰富和最新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时代,每位教师的成长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地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校本教研开辟新的舞台,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 四、建立基于网上学习的以校为本的研修平台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鉴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网上学习就成为研修的有效手段。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教师交流、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 分享知识,欢迎下载使用!

教研平台介绍 最新

东师理想远程互动教研系统介绍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目录 一、平台概述 (1) 二、平台定位 (2) 三、功能描述 (2) 3.1 总站门户 (3) 3.2 学科子门户 (5) 3.3机构门户 (5) 3.4 个人空间 (6) 3.5 协作组空间 (7) 3.6 校际联盟空间 (8) 3.7专题管理 (8) 3.8 活动管理 (9) 3.9 资源共享 (13) 3.10 教研组管理 (15) 3.11 教研视频 (17) 3.12 教研统计 (20) 3.13 博客空间 (21) 四、硬件环境 (23) 4.1 教研Web服务器 (23) 4.2 数据库服务器 (23) 4.3 互动视频会议服务器 (23) 4.4 视频点播转换服务器 (24) 五、平台优势 (24)

5.1 功能优势 (24) 5.2 技术优势 (26)

一、平台概述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教研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网络传递教研信息、共享教研成果,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新模式,成为当今教研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研修及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跨区域跨校际间的活动交流渐趋频繁,如何高效的吸收其他区域、学校和教师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提升学校及区域范围内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课改工作的首要问题。 1.1 时代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络教研应运而生,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200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立项并全面启动“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2005年6月11-12日,全国首次“新课程网络教研工作会议”在海南召开。2005年9月28-29日,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会上讲到:“网络教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1.2课改改革呼喊网络教研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改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走进课堂。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研修及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跨区域跨校际间的活动交流渐趋频繁,如何高效的吸收其他区域、学校和教师的先进管理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学校及区域范围内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过去那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网络教研以其独有优势,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亮丽的景点。 1

网络教研活动总结(精选3篇)

网络教研活动总结(精选3篇) 网络教研活动总结1 一、网络教研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本学期,学校为了拓宽教学研究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为做好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切实加强对网络教研工作的管理,学校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日程。由校长曹树洪总领全局,常务副校长王应显和教导主任谭海珍直接分管,王华强负责组织实施。开学初,学校制订了《南茂中心小学网络教研工作计划》、《南茂中心小学网络教研管理奖励制度》、《南茂中心小学网络教研基本要求》,成立了以副校长王应显为组长的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和以王华强为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有序地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二)、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1.根据网络教研工作计划,学校统一安排,从资金、人力、时间上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每周安排网络教研日。 2.在教师中开展了相关的网络技术培训。根据保亭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并在日常工作中,由王华强负责技术培训,进行关于博客的注册、登陆、使用;上传、下载文章及在线研讨的使用等等。 3.认真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各校的优秀课例。学校要求教

师参与网上研讨之前,要认真学习相关的高效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及其他资料,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每位教师应上网积极发言,在网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录,所表达的观点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同时要体现自己的个性。 (三)、取得的效果 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下,使得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网络教研跨越了各学校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广大的一线教师能够得以实现与同行、与专家的在线交流、探讨。结合新课程标准及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促进了全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实现了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学期以来,学校所有任课教师均在自己的博客建立资料档案,并且将自己的优秀论文、案例、教研经验等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与广大同仁分享。其中黄运炳老师的博客被评为我校优秀博客。 2、网络教研奠定了教师的成长基础 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发表一些教学中的反思,与同行共探讨。同时记录一些学校里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班级的管理困惑,让家长和更多的同行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这些,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更加喜欢网上交流,结交网友,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献给教育事业!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多媒体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模式,其特征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兼容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和有机组合不同媒体。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应用为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学习,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了教学时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及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核心,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相应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成败,是提高现代化教学的“瓶颈”。建设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意义重大: (1)建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信息社会里不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更特别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搜索、

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教研系统建设方案

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教研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一、背景 (4) 二、现状分析 (5) 三、某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教研系统 (7) 3.1系统概述 (7) 3.2设计原则 (7) 3.3系统总体设计 (8) 3.3.1设计思路 (8) 3.3.2系统总体架构 (9) 3.3.3系统总体拓扑图 (10) 3.3.4主讲教室 (11) 3.3.5听课教室 (13) 3.3.6互动录播教室 (14) 3.4系统详细设计 (15) 3.4.1实时网络课堂 (15) 3.4.2课程交换 (16) 3.4.3在线评课及观摩 (16) 3.4.4高清教学课件互动 (18) 3.4.5多屏全高清显示 (19) 3.4.6丰富的教学画面处理能力 (21) 3.4.7音频处理技术 (21) 3.4.8智能唇音同步 (22) 3.4.9录课与课程点播 (22) 3.4.10空间网格技术 (23) 3.4.11图像识别 (23) 四、系统平台功能设计 (24) 4.1平台分级统一管理 (24) 4.2平台监督管理 (24) 4.2.1 教室状态监管 (24)

4.2.2 课堂状态监管 (25) 4.2.3 教室管理 (26) 4.2.4 课堂管理 (33) 4.2.5 日志管理 (33) 五、系统课堂应用模式设计 (45) 5.1无生课堂 (45) 5.2有生课堂 (46) 5.3校际交流课堂 (47) 5.4互动录播课堂 (48) 六、系统核心设备介绍 (50) 6.1互动教学中心服务器 (50) 6.2硬件教学终端 (50) 6.3教师跟踪摄像机 (50) 6.4全高清录播主机 (50) 七、系统特点及优势 (51) 7.1视频自动跟踪处理 (51) 7.2领先的视频编解码技术 (51) 7.3卓越的音频处理技术 (51) 7.4超大规模组网技术 (52) 7.5树形分级组网 (52) 7.6快速交换转发技术 (53) 7.7超强网络适应能力 (53) 八、附件(设备清单) (54) 8.1中心平台设备 (54) 8.2主讲教室设备 (55) 8.3校际交流教室设备(互为主讲教室) (56) 8.4互动录播教室设备 (57) 8.5听课教室设备 (58)

在线教学平台技术方案

在线教学平台解决方案(参考) 一、设计目标 本系统设计的目标为通过互联网直播技术以及IM技术构建一套在线互动教学以及辅导平台,重点解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机构实现在线教学,改变学校与学校、地区和地区的师资不均衡状态、同时改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课外机构的管理和疏导的问题,也让学生在课后、假期能够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外辅导。 系统要求直播性能在软编码解码条件下直播时延小于500毫秒,在硬件编解码条件下时延低于100毫秒,在硬件保证下系统保证单课堂无容量限制。系统要求教师端支持多视频源切换功能,系统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音视频互动交流,并且分发给同一个课堂的所有学生,系统要求直播的同时完成录播的功能。 作业辅导功能,系统要求有自动排队系统,要求能够按照学科,年级等条件自动匹配辅导老师。 以下为系统应用场景结构图: 系统分为三个应用场景:

1、双师课堂场景:可以实现多学校,多班级同时上课,解决之前优秀老师只能在一个学校上课的问题。 2、课外辅导场景:解决地区的性的辅导班混乱的问题,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老师开设网络课堂,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缺漏补习以及假期辅导的需求。 3、教研管理场景:解决教育主管部门过往教研远程教研对课堂教学管理薄弱的问题。 二、总体结构 备注:(P-server成员服务器G-server组服务器P-MGW成员媒体网关G-MGW组媒体网关ClassManager课堂管理Record 录播服务器) 2.1 课堂管理 (1)功能说明 完成以授课群组(班级组)为单位的课堂维护,负责为会话控制提供业数据支撑,主要包括授课群组建立,授课群组注册、开通、授权功能; 2.2会话控制 实现视频课堂会话的建立及维护,主要由会话参与端P-Server和会话仲裁端G-Server组成,其中: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 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听了许校长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网络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基于互联网络的学习可以达到许多的目标,起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使用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作用,利用网络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互联网络则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互联网络上,可以获得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办到的。在网络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再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而由学生自主进行查找,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网络上非线性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线性方式,更适合学生按需所取,按需所学,为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与信息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研究 教育

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研究 平台,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教研活动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一种实践性、反思性的专业发展研究活动。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是学校为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方面自主发展、自主提升而创设的各种客观环境或有利条件,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教学智慧深度建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案例研究”中,进行了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研究,逐步认识到其中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研究价值 1.唤醒自觉意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参与 传统技术理性的观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被动的、受他人支配的,本身并不具备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知识是由学者专家决定的,教师只不过是“传声筒”或“应声器”罢了。此种观点忽略了教师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实际研究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会“接受结构的影响”,但其个人在处理具体问题或事件时的知觉与思考,以及所采取的适当的行为,并非完全由学者、专家或研究者所控制,也就是说,教师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有其主动性和被动性,只是因人、因事、因物而异。[1]由此可见,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自觉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积极地唤醒教师的自觉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2.顺应教师需求,从秉承传统到转化生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把握、应对复杂局面和挑战的专业能力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对教育职场复杂局面的能力与智慧的提升,其外部环境、政策条件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教师个体的内在因素更不可或缺。教师专业能力和智慧的形成依赖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内生动力没有替代性,也不可能有替代性。因此,在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设置上必须顺应教师需求,从秉承传统到转化生成,从一脉相传到多元创生,从平面铺陈到梯度构建,从单轨行进到多轨并举。 3.加强合作领导,从整体策划到行为跟进 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开发建设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察,实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而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领导”,既有“学校领导”,也有“教师领导”,教师不仅是教研活动开发的策划者和参与者,更是管理者和组织实施者。教师群体是一个协作的社团,在这个社团中,每位教师都是富有创意的主体。由于教师成了教研活动平台设计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创造力的发挥便是自主教研活动高效、高质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智慧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的实践意义 教师教学智慧的自主建构离不开学校适宜的土壤,学校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自主教研活动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 (一)立体架构,构建多样化的平台 1.理念平台:“连元大讲坛”

网络教研培训总结(新编版)

网络教研培训总结(新编版) Work summary is to summarize,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work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ffirm the achievements,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网络教研培训总结(新编版) 说明:本文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载后可直接打印使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听了许校长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网络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基于互联网络的学习可以达到许多的目标,起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使用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作用,利用网络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个人培训总结 瓜州县第一幼儿园杨蕊馨 一、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 今年我又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的学习。参加培训,使我对教学研修方面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探索,及时总结自己。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让我见识了许多。同时我借助网络平台,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下,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让我重新的读懂教育和课堂,国培,不是空头理论的繁琐分析,是理论和实践对接的内化。本次培训给我的感受很深,就像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帮你化解教学过程中困惑、烦恼。从而使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从教3年的教师,虽然有一些值得发扬的经验和教训,有一些科研成果,但我深深知道自己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次培训,对于我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收获颇丰、受益非浅。 二、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研修成果等收获

专家视频答疑活动让我收获颇多,生动、形象的让我们看到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各位专家解决生动,浏览简报更以另外一种形式浏览和学习,更加具体、准确,学习同伴之间相互评论、交流,更加巩固。这次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各位专家讲座的视频,积极和辅导教师的互动交流,并且和同伴在网上互相讨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让我还知道了新课堂教师不再操控学生的大脑成为学生学习的统领者把自己的知识机械化传送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级创造思维能力。教学不再是“授之与鱼”,而是“授之与渔”。一名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情操,更要有高雅的格调与健康的思想,才能熟练驾驭课堂,引领孩子们踏上探索、求知的道路。 三、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远程网络研修,使我深深感受到网络的方便和快捷,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学习的方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实际出发,把坚持个人研修作为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努力做到从实践困惑出发,在研修思想的引领下,引发幼儿的积极性,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好课堂教学的艺术,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对自己教育思想的洗礼和升华,也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学无止境,不断进取,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1.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