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设计

地势和地形优秀教案

一、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二、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特点 2. 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学习主要地形区时,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四、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与特点: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教案重点: 1. 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三)教案难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五、教案准备: (一)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挂图,学生用空白中国轮廓图一张多媒体 六、学案导学: (一)导学提纲: 1、读中国地形图,通过颜色的变化,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明确:学会读图例,找出颜色与海拔 高度的关系,明确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2、读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明确:根据颜色的变化,明确我国地势变化不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1000~ 2000M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M 以下。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3、在空白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明确:在地图上明确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划分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我国这种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状况会对其他地理要素,如气候、河流、交通产生哪些影响? 明确: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自西向东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但是高大山脉也成了我国东

最新地势和地形优秀教案

一、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二、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 特点 2. 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主要地形区时,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 爱国热情 2.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四、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与特点: 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教案重点: 1. 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三)教案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五、教案准备: (一)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挂图,学生用空白中国轮廓图一张多媒体 六、学案导学: (一)导学提纲: 1、读中国地形图,通过颜色的变化,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 明确:学会读图例,找出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明确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2、读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 明确:根据颜色的变化,明确我国地势变化不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1000~ 2000M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M 以下。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3、在空白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明确:在地图上明确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划分界限。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括我国地形特点以及理解地形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主要山脉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地形图、地形类型结构图等资料,概括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通过“找一找,贴一贴”小游戏,熟练掌握我对国主要山脉与地形区分布,形成空间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加深对我国基本国策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概括中国的地形特征。 难点:读图分析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后,知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自然想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通过七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分析某个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较七年级有了很大进步,这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决定其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节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加工总结,同时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邓永兰,二级地理教师,2014年获全国优质课程资源大赛“特等奖”、福建省地理微课程大赛“一等奖”。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中国自然地理之中国的地形特征及主要的地形区,以读图法贯穿全课。其中亮点有三,一为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导入,激发学生探索中国自然环境的强烈好奇心;二是复习旧知,循序渐进,逐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毫无压力;三是采用小游戏“找一找、贴一贴”,加深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认知,深化空间感知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形和地势

课题名称第一节地形与地势 授课教师杨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 山脉; (二)、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 原和三大丘陵等地形区的位置,并能描述其特征; (三)、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找出我 国陆地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过程与方法: (一)、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慢慢养成交流和合作 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形和地势对我国自然 环境的影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资源的意 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从而更 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运用中国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我国地势、地形的主要特征 2.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讲解、提问教学、图表演示、归纳总结、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主要环节与时间教师(讲解、提问、演示等)活动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时间:0—3分钟T: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张中 国地形图。(用PPT展示) S:好 T:前面我们学过五种地形类型,在这 张地形图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地形类 型呢? S: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 T:嗯,不错。(用PPT分别展示一 张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图 片)人们有时候喜欢把中国地图比作 一只雄鸡,那你们看这些纵横交错的 山脉像什么呢?像不像雄鸡的“骨 架”呢? S:像 T:嗯,那我们这节课就先来学习这 只雄鸡的“骨架”部分,再来学习那 些镶嵌在由雄鸡的“骨架”构成的“网 格”当中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1、看PPT所展示的内容, 进行思考与回答。 2、针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进行思考。 二、新课展示山脉的学习 时间:4—20分钟1.导入提问阶段 T:为了方便描述地形图上这些纵横交 错的山脉,我们会按照山脉的走向对 它们进行分类,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山 脉的走向吗? 1、针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进行思考 2.读“中国地形图图”,找

初中地理七上《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_5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二)》 教学目标: 1、能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找到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2、利用中国地形图,能在地图上填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分布 教学准备: 学案。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我国地势特征是什么?:地势______高_______低,呈__________级阶梯状分布。 2.阶梯界线:第一、二级阶梯:__________山、__________山、__________山第二、三级阶梯:_________山、_________山、_________山、_________山 二、设问导读 师:分小组讨论完成,师生评议。 1、我国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_________—阴山山脉; _________—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_________—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_________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_________山脉 弧形山脉:_________

2、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四大高原:_________高原、_________高原、_________高原、_________高原 四大盆地:_________盆地、_________盆地、_________盆地、_________盆地 三大平原:_________平原、_________平原、_________平原 三大丘陵:_________丘陵、_________丘陵、_________丘陵 三、自我检测 师:学生独立完成,点生公布答案,师生评议。 东岳: 山,位于省西岳: 山,位于省北岳: 山,位于省南岳: 山,位于省 中岳: 山,位于省 完成课本中67页“读图”。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山脉位于第三阶梯的有: A 天山 B 秦岭C太行山D长白山 2、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平原和高原B山地和高原C盆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五、拓展延伸 将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连线: A. 山区多,平原少①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B. 地形多种多样②耕地资源不足 C. 地势西高东低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D. 阶梯状分布④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 学习目标: 1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1】前提测评: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是从的到云南省的。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活动2】自主学习 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浅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22页图),思考: ①A是第阶梯B是第阶梯C是第阶梯 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活动3】小组合作: 1.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完成活动1。(答案写 到课本图上) 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答案整理在课本上)

当堂练习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什么为主() A.盆地、高原、山地 B.高原、山地、平原 C.盆地、平原、丘陵 D.丘陵、山地、平原 2.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3填充图册 小结与反思 地势总特点:高低, 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 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界线: 阶梯分界线二三级界线: 学习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活动1】前提测评 1我国地势总特征为,。 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活动2】自主学习 1.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页图)找出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结合图) 2.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三大平原,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着称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华北平原 3.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四大盆地,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准格尔盆地 唯一位于长江以南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活动3】小组合作 1读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观察,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1) 东西走向:; (2) 东北—西南走向: (3)喜马拉雅山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西北——东南走向是 2将下面这些山脉填入下图中:. 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④雪峰山⑤长白山⑥武夷山⑦台湾山脉⑧天山 ⑨阴山⑩昆仑山

《地势和地形》同步练习2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 A.高山、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 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A.1/10左右 B.1/20左右

C.1/5左右 D.1/3左右 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巫山 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 13.下列山脉,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A.昆仑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14.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小兴安岭 D.阴山 15.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A.天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武夷山 16.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 17.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A.阴山 B.大兴安岭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

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 (讲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1.38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地势和地形(教案)

地势和地形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1.学情分析:经过一学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掌握一定自主学习地理的 经验,地势和地形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今后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并且地势和地形是比较形象的自然地理要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了解到相关的内容,但学生在读图方面还比较差。 2.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地理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对于“地势西高东低”,教材并没有用较大篇幅讲述,只是通过一幅地势剖面图和三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来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而对于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则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认识来理解地势地形的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并指出它们在图上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主要的山脉名称、走向及学生回顾和知道哪些有地形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思维。 (2)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讨论图中相关的地理信息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获取有关中国的地形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爱国主义之情操。

七年级上册地理 3.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 3.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B.柴达木盆地C.山东丘陵D.东北平原 2 .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是我国的 A.内蒙古高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塔里木盆地 3 . 兼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经过,5种地形分布齐全的省级行政区是()A.甘肃B.青海 C.四川D.西藏 4 . 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 A.河西走廊B.宁夏平原C.准噶尔盆地D.湟水谷地 5 . 与内蒙古高原同在一个地势阶梯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台湾山脉 6 . “山脉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 A.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第二与第三阶梯分界线D.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7 .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外流区的河流全部注入太平洋 B.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内,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 C.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西昌、酒泉、太原是我国内陆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据新华社西昌2011年12月2日电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读下面中国部分图,回答下列各题。 8 . 小明同学想在地图上查找西昌的位置,所使用的地图最适合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四川地图D.甘肃地图 9 . 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中心靠近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A.准噶尔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塔里木盆地 10 . 在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州这天昼短夜长B.德州的昼将变得越来越长 C.太阳光的直射点正向北移动D.德州的昼长比北京短 11 . 西昌、酒泉、太原三大内陆卫星发射基地因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国家决定在海南文昌建立卫星发射基地。与三大内陆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具有较大优势是 A.海南属于热带气候,冬季高温少雨 B.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C.四周环海,有利于探月卫星的安全返回 D.有利于通过轮船运输大型火箭 12 . 在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期间,地球绕日公转正运行在

教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征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征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而设计的。内容包括“中国的地势特征”和“中国的地形特征”两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转入“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自然要素有着巨大影响,本课时学习的地势地形知识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本课时的内容,能为后面中国地理其他知识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归纳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对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作出简单的评价。 3.通过阅读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势、地形特征的学习活动,初步形成读图用图的基本能力,培养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地势、地形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教法】读图导析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重点采用读图导析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展开分组合作

指导读图、 归纳总结 一、中国的地势 特征 地势西高东 低,呈三级 阶梯状分布 解析地势的概念。 利用课件展示“中国沿北纬 36°地形剖面示意图”,指导读图 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我国地势从东到西按海 拔高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对比课件展示的四幅地势 变化示意图,让学生判读哪幅示 意图与我国地势特点相吻合。 让学生两两结合,一生阅读 课本57页“中国三级阶梯示意 图”,另一生阅读课本59页“中 国地形图”。之后找出作为三级 阶梯界线的山脉,将它们落实在 板图“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最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56 页课文,搜集有关三级阶梯海拔 高度及主要地形类型的信息,并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阅读“中国沿北 纬36°地形剖面示意 图”,结合课文,分 析归纳,得出结论: “地势西高东 低,呈三级阶梯状分 布”。 对照两幅图,找 出作为三级阶梯界 线的山脉,将它们落 实在板图“三级阶梯 的分界线”上。并完 成课本57页图下第 1、2题。 阅读课本56页 课文,搜集有关三级 阶梯海拔高度及主 要地形类型的信息, 并归纳填表。 通过读图、绘 图,培养学生读图 用图的习惯和能 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提高学 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掌握我国地形 特征。

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上册 3.1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教案

3.1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且说出它们的走向。 3.能够通过地形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你到过黄山吗?你知道“五岳”吗?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感悟我们国家的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一】:我国地形特征 教师:通过观察世界五种地形的图片,能够区分这五种地形并说出名称。 课件展示: 学生:五种地形分别是山地、丘陵、盆地、高原、丘陵。 教师:将这五种地形反映在分层设色地形图,应该如何区分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海洋用蓝色表示,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教师:通过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观察中国地形图,得出我国主要哪几种地形,分布位置在哪呢? 课件展示:

学生:中国分布有五种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 教师: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种地形类型兼备。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高原、盆地、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我国各种地形所占比例如何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中国各类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那么,山区发展经济的利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泥石流等。 【探究活动二】:我国地势特征? 教师:根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结合地势阶梯示意图,回答3个问题:1.说出沿北纬36°线,我国自西向东海拔有什么变化?2.说出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大致分几级阶梯? 3.找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看地形图,首先要先观察图例,通过图例可以得知,颜色越深,代表海拔越高。再进一步观察中国地形图,会发现我国地形呈现明显的三种颜色,西部呈褐色,颜色最深,代表海拔最高,属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中间呈黄色,颜色居中,属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东部呈绿色,颜色最浅,代表海拔最低,属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致呈三级阶梯。通过观察地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学生: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教师: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为我国的边界山脉,位于我国西南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3) 中图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3)中 图版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复杂多样的,那么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讲授新课: 读图:读图C或下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讲解:由上图可知,山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如果按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山区面积广大 活动: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C,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 地形类型百分比/% 山地33 高原26 盆地19 平原12 丘陵1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陆地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居各地形类型之首,高原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3,位居第二,盆地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5,位居第三,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位居第四,丘陵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

积的1/10,位居第五。 2.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怎样开发和保护山区,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摆在我国山区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两项重要任务。要完成好上述两项重要任务,山区人民必须搞清山区的优势和劣势,即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下面我们全班同学分成A、B两大组展开讨论,群策群力,为山区人民找一找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A组找山区有利条件,B组找山区不利条件) A、B两组讨论后,全班发言,相互补充,展开争论,在此基础上,补充小结如下: 提问: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同学们讨论一下山区开发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小结: 开发保护山区注意问题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山区资源外运,要努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要预防和避免自然灾难发生 ③水土流失严重,要注意保护山区地面植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明白了我国地形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懂得了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阻碍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到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布置作业: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 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我国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影响的主要方法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但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围绕这种关系步步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 2、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 的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设计思路: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同学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使用“证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学生 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通过对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学习,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精神,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2、能力目标:(1)、通过运用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和我国东西向 地形剖面图对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 意识。 3、知识目标:运用地图分析得出我国地势和地形特征以及该特征对 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即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用具:《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中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中国地势 三级阶梯示意图》。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师:展示课件《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图片。 生:阅读景观图片。

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1)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1)(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讲授新课: 读图:再次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西高东低 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示意图,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 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2、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 1、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 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界) 提问:海岸线向东向南是我国近海的什么海底地形?(学生:大陆架 )

八年级地理地形与地势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地形与地势测试题 1.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势主要特征:地势_________,呈_________级_________状分布。中国地形主要特征:地形类型_________,山区面积_________。 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各有哪些主要地形区?(P59图B、P60图D) 4.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的地势有何优越性?(p59-60) 5.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及位置。 6.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主要山脉[15条]的名称、走向及位置。 7.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一个?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一个? 8.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最大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名称。 9.黄土、黑土各是哪一地形区的特色土壤? 10.中国十大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黄山)的名称及所在省区?

1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 12.下图剖面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13.读下列中国地形略图,完成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名: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山脉F的走向为________。 (2)图中地形区:高原①是_________;盆地②是__________;平原③是________;丘陵④是_________。 (3)⑤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⑥所在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4)我国疆域最西端⑦是:____________。 (5)河流:a________,b_________;由图可知,两条河流均发源于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 (6)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D_______、E_______、巫山和雪峰山(用字母G在图中标出雪峰山)。 (7)我国第二阶梯主要地形为________和盆地。 (8)读图: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台湾省。由图可看出,我国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___带。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图册,课本 导入新课 教师:什么叫地形?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 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讲授新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那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那种最小呢?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平原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 探究活动: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分组找一找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读图时注意:注记文字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布于山体上。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学生展示查找的结果。 第一组:山脉组 (1)东西向的山脉主要有:北部的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部的昆仑山脉—秦岭,南部的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横端山脉和贺兰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也有3列: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为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 教师: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各山脉之间有许多的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区。 第二组:地形区组 教师引导:请铅笔在自备的图上,将走向一直的山脉首尾相连。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整个中国就好像被一张网所覆盖,问:这张网有什么奇迹之处吗? 教师引导讲述:(1)指出昆仑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交织成的网络及组成的地形区。 (2)指出昆仑山交织成的网络及组成的地形区。 (3)指出昆仑山、天山交织成的网络及组成的地形区。 (4)指出秦岭、太行山几交织成的网络及组成的地形区。 (5)指出阿尔泰山、天山交织成的网络及组成的地形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