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使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

使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梳理

1、我国地势总特征是西东,西部以、和盆地为主;

东部以和为主,地势呈状分布。

2、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3.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于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东西部之间的交通各有什么影响呢?

A、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B、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C、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

D、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二.课堂合作研习

1.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南丘陵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我国正在修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位于()

A.第一、第二阶梯之间

B.第一、第三阶梯之间

C.第二、第三阶梯之间

D.第一阶梯上

3.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4、我国很多大江大河,既沟通了东西方交通,又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多种地形交错分布

C、近海有广阔的大陆架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祁连山

B、天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6、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盆地

B、平原、丘陵

C、高原、山地

D、平原、高原

7、下列四个盆地中,在我国第一阶梯的是()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三.课后拓展探究

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

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脉

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脉四.归纳小结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 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3、举例说明我国地势格局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各级 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教与学难点:举例说明我国地势格局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阅读《地理图册》P12“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说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海拔。 ( 2 )、看图发现,地图中颜色的变化是自西向东,说明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结论: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状分布。 ( 3 )、阅读《地理图册》P12“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结合课本P22“图2.2中国地势三 级阶梯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 ---- ---- 。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 - ------ ------ 。 (5)、学生自己完成一幅“沿北纬32°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验证我国地势高低起伏 的状况。 二、合作质疑,问题探究。 1、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2、组与组质疑、释疑。 3、教师点评。

三、查漏补缺,拓展提高。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风吹来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黄土高原“见面容易,拉拉手难” 地表坦荡 云贵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地表沟壑纵横 (4)连线二 塔里木盆地“聚宝盆” “紫色盆地” 准噶尔盆地我国最大盆地,石油天然气丰富 我国最湿润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牧场广阔 (3)连线三 华北平原三面环山 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东北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我国最大平原,黑土广布四、教后记: 。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括我国地形特点以及理解地形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主要山脉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地形图、地形类型结构图等资料,概括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通过“找一找,贴一贴”小游戏,熟练掌握我对国主要山脉与地形区分布,形成空间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加深对我国基本国策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概括中国的地形特征。 难点:读图分析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后,知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自然想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通过七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分析某个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较七年级有了很大进步,这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决定其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节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加工总结,同时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邓永兰,二级地理教师,2014年获全国优质课程资源大赛“特等奖”、福建省地理微课程大赛“一等奖”。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中国自然地理之中国的地形特征及主要的地形区,以读图法贯穿全课。其中亮点有三,一为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导入,激发学生探索中国自然环境的强烈好奇心;二是复习旧知,循序渐进,逐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毫无压力;三是采用小游戏“找一找、贴一贴”,加深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认知,深化空间感知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新地势和地形优秀教案

一、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二、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 特点 2. 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主要地形区时,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 爱国热情 2.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四、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与特点: 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教案重点: 1. 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三)教案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五、教案准备: (一)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挂图,学生用空白中国轮廓图一张多媒体 六、学案导学: (一)导学提纲: 1、读中国地形图,通过颜色的变化,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 明确:学会读图例,找出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明确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2、读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 明确:根据颜色的变化,明确我国地势变化不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1000~ 2000M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M 以下。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3、在空白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明确:在地图上明确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划分界限。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练习题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2.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高原是: (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3.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燕山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4. 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 5. 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 6. 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A.安徽——庐山 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 D.四川——成都平原 7.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9. 位于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米以下,临黄海和东海的地形区是 (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 1我国地势呈阶级状分布,总趋势是: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西低东高;D北高南低 2世界第一高峰耸立在: A、中尼边境;B、中俄边境;C、中朝边境;D、中印边境 3喜玛拉雅山脲的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D、弧形山脉 4有“沟壑纵横”特点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5地势平坦开阔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6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7()下列不属于三大丘陵的是:A、淮阳丘陵;B、辽东丘陵;C山东丘陵;D东南丘陵 8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在以下哪一个盆地中:A塔里木盆地;B吐鲁番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 9()我国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在以下哪一个盆地中:A、塔里木盆地;B、吐鲁番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10()素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11()我国第二大盆地,地处高纬且受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附:学生学案) 【课题】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所需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材及学情分析】 ⒈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地势西高东低;②山脉纵横交错; ③地形复杂多样。根据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⒉对于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 形图;在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不止一次学习了运用地 形图、地形剖面图认知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知识,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一步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自己利用地 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学习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知道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⑵知道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 ⒉能力目标 ⑴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⑵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 ⑶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认知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的分布和相对位置。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具及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附:学生学案(见后)

班级:姓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 (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和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地形的主要特征。 米为主 米 为主 米 为主

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 学习目标: 1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1】前提测评: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是从的到云南省的。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活动2】自主学习 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浅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22页图),思考: ①A是第阶梯B是第阶梯C是第阶梯 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活动3】小组合作: 1.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完成活动1。(答案写 到课本图上) 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答案整理在课本上)

当堂练习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什么为主() A.盆地、高原、山地 B.高原、山地、平原 C.盆地、平原、丘陵 D.丘陵、山地、平原 2.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3填充图册 小结与反思 地势总特点:高低, 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 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界线: 阶梯分界线二三级界线: 学习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活动1】前提测评 1我国地势总特征为,。 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活动2】自主学习 1.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页图)找出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结合图) 2.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三大平原,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着称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华北平原 3.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四大盆地,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准格尔盆地 唯一位于长江以南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活动3】小组合作 1读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观察,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1) 东西走向:; (2) 东北—西南走向: (3)喜马拉雅山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西北——东南走向是 2将下面这些山脉填入下图中:. 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④雪峰山⑤长白山⑥武夷山⑦台湾山脉⑧天山 ⑨阴山⑩昆仑山

《地势和地形》同步练习2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 A.高山、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 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A.1/10左右 B.1/20左右

C.1/5左右 D.1/3左右 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巫山 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 13.下列山脉,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A.昆仑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14.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小兴安岭 D.阴山 15.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A.天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武夷山 16.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 17.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A.阴山 B.大兴安岭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

1.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2.了解中华五岳。 【学习重点与难点】 识记图教材21页,图2-1。 【自主学习】(★安静地自学,课前完成★) 阅读教材第21到23页,画出你认为的重点知识,利用图2-1识记山脉。 【合作探究】(★有序、高效、全员参与地交流,10分钟★) 一、山脉纵横交织(结合2-1图,努力记住下列山脉的走向及位置,利用导学案后面的地图,用不同颜色彩笔描出山脉走向,然后尽量默写出山脉名称) 1.列举东西走向的山脉,并说说它们所处的大致位置。 2.列举南北走向的山脉,并说说它们所处的大致位置。 3.列举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部最高峰。 4.列举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弧形山脉及世界最高峰。 5.说一说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二、中华五岳 阅读教材23页,结合图2-1说出中华五岳的位置及特点。

【交流展示】(★积极踊跃大胆地展示,20分钟★) 全组成员都已记住山脉走向和位置,五岳的位置,请积极地展示出小组的智慧和风采哦。(机会难得,还有奖励分数哦,请努力做到快静齐!) 1.板图后,展示不同走向的山脉。 2.说说五岳的位置及特点。 3.小游戏:无缝接龙,请根据大屏幕内容快速答出相对应知识。 【达标检测】(★耐心迅速独立思考地完成,10分钟★) 1.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靠南的一列是_________,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最东边的一列是___________。 2. 太行山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交界处。 3.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三列不同的是______。 A.天山 B.台湾山脉 C.大兴安岭 D.长白山 4.著名的悬空寺位于五岳中的______。 A.中岳嵩山 B.北岳恒山 C.西岳华山 D.南岳衡山 5.填写准确的山脉名称。 山脉:○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5_________ ○6_________ ○7_________ ○8_________ ○14_________○15_________ ○16_________ ○17_________ ○18_________ ○19_________○20_________ ○21_________ ○24_________ ○25_________ ○26_________ 【学后反思】(★与你的伙伴交流,5分钟★) 说说你的收获。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测试题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的构成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崎岖,多高原、山地 D.地势西高东低 2.下列山脉中,不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的是 A.横断山 B.雪峰山 C.贺兰山 D.巫山 3.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界山,又是西北──东南走向的是() A.昆仑山 B.祁连山 C.横断山 D.太行山 4.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天山②大兴安岭③太行山④昆仑山⑤秦岭 ⑥巫山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山脉,走向与其他三列走向不同的是 () A.天山 B.台湾山脉 C.大兴安岭 D.长白山 6.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7.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最主要的两种地形为 ()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盆地、丘陵 D.平原、丘陵 8.我国水能蕴藏量大的地带一般为 () A.地势阶梯内部 B.两地势阶梯交界处 C.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D.平原河道上 9.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0.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图形 是 () 11.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A.山脉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12.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天山 C.长白山 D.大兴安岭 13.下图中①表示的山脉是 () A.昆仑山 B.天山 C.阴山 D.秦岭 14.下列省区与所在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A.广西——长江中下游平原 B.山西——黄土高原 C.新疆——东北平原 D.河南——东南丘陵 15.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天然分界线。图中字母代表祁连山的是() 16.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1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 A.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 C.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D.不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18.下列对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1000~2000米 B.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C.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19.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20.我国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产生的影响是 () ①我国众多的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②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进入内部 ④地势西高东低,阻碍了冬季寒冷气流的南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地势和地形(教案)

地势和地形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1.学情分析:经过一学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掌握一定自主学习地理的 经验,地势和地形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今后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并且地势和地形是比较形象的自然地理要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了解到相关的内容,但学生在读图方面还比较差。 2.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地理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对于“地势西高东低”,教材并没有用较大篇幅讲述,只是通过一幅地势剖面图和三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来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而对于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则利用图文结合进行重点讲述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认识来理解地势地形的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山脉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并指出它们在图上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主要的山脉名称、走向及学生回顾和知道哪些有地形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思维。 (2)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讨论图中相关的地理信息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获取有关中国的地形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爱国主义之情操。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个框题──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段状分布。本节内容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等知识之后呈现的,它既是从我国国土概况到自然环境的一个转承,又是后面学习我国气候、河流、经济和区域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记住我国地势的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划分。 ②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地势地形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和三级阶梯的划分。 (2)难点:我国三级阶梯空间观念的形成;我国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二、教法 1、教学中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先,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教学实际,运用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分组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生动。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问题的设置和读图、填图的训练,将知识及时巩固落实在地图上。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页(共4页)

三、学法 1、自主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共同进步。 3、探究学习:营造轻松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课稿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 (第3课时地势西高东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括及其影响两部分部分,是在学习了中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内容的基础上对我国宏观地形有一个总体把握,从而更好的梳理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宏观思维,能更准确的把握区域差异,分析相关问题。 通过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教材分析,虽然教材内容分析简单,但讲述这部分知识时,不要急于要求读图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那样学生在读图时就会很盲目,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入手点,也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所以本课教学设计了三步,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即有事可做,又不会东闯西撞做无用功,因此学生在完成这三个步骤,(不知不觉沿着设计者的思路接近正确答案),即可顺利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结论。紧接着,教材给出地势剖面略图,要求学生判读找出能反映我国地势的,进一步使学生认识“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分别介绍了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海拔和地形类型。由于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产生深刻影响,那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会对上述各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教材做了简要分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程标准》的和中考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使学生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在图上确定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分界线,了解三级阶梯的特点。<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种地形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进行国情教育;通过分析地形、地势条件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三、教法建议 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讨论法,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作用是通过适时适度的设问,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切忌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查阅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思考颜色的特点和海拔的关系,进而思考沿北纬32度线绘一条线。教师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中国中国主要地形的分

八年级地理地形与地势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地形与地势测试题 1.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势主要特征:地势_________,呈_________级_________状分布。中国地形主要特征:地形类型_________,山区面积_________。 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各有哪些主要地形区?(P59图B、P60图D) 4.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的地势有何优越性?(p59-60) 5.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及位置。 6.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主要山脉[15条]的名称、走向及位置。 7.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一个?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一个? 8.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最大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名称。 9.黄土、黑土各是哪一地形区的特色土壤? 10.中国十大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黄山)的名称及所在省区?

1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 12.下图剖面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13.读下列中国地形略图,完成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名: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山脉F的走向为________。 (2)图中地形区:高原①是_________;盆地②是__________;平原③是________;丘陵④是_________。 (3)⑤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⑥所在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4)我国疆域最西端⑦是:____________。 (5)河流:a________,b_________;由图可知,两条河流均发源于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 (6)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D_______、E_______、巫山和雪峰山(用字母G在图中标出雪峰山)。 (7)我国第二阶梯主要地形为________和盆地。 (8)读图: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台湾省。由图可看出,我国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___带。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校德育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之中, 《地理新课程标准》也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将德育内容内化到地理教学中,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德育的渠道之一。在本节课教学,中国地形的探究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 一、教材分析: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它既受到其它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型特征,将为以后学习各章节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应对的课标内容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不要求学生大量记忆地名,把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落实到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本节教学中,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进而体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2. 培养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对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的探究记忆。 三、教学设计及策略: <一>课前翻转,知识储备 活动内容: 1、课前检测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讲授新课: 读图:再次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西高东低 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示意图,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 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2、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 1、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 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界)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篇1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价值: 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 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 梯状”分布的认识。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 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给学生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 好得多。 2、认真组织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在本节课外,我 采取如下教学思路: 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 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 →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 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到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

证据证明地势特点。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考虑。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因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们兴致格外得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处: 1、导入不具特色。建议以后用歌曲作导入,优美的旋律,缤纷的色彩,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有一个浅显的了解,心中却已丛生万般自豪! 2、绘制地形剖面图环节,准备还不够充分,对相关地形的数据,应提前予以收集,在学生用到时及时给予展示,省去学生查书、查资料的时间,给后面教学留下充足的时间。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篇2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其中最为重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第一课时的内容非常重要,虽说不用太多的时间去讲授,但给学生留足时间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在中学阶段地理学科中的地位相对来说要次要一些,但内容要多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自己的感觉来看在进行四大高原、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分析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地形和地势”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卫星图片和其他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

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地形图等各类地图的技能以及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以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美丽的科尔沁草原》(摘自《走马大西北》(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自制多媒体 【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带学生游览“故乡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科尔沁草原”。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草原上蓝天碧草,晴空万里,牧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野雁、湖鸥自由自在地栖息,牧民和这些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草肥美、景色宜人的绿野之中……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后附的“中国地形图”,在图上找到老师的故乡──科尔沁草原(科尔沁沙地的北侧),它位于哪一个地形区? 学生读图回答预设:内蒙古高原 教师:内蒙古高原横亘在中国的北部,我们在语文课文

《地势和地形》教材分析—张丽群

《地势和地形》教材分析 松陵一中张丽群 本节课是选自八年级地理上册的一节内容,整本书讲的是中国地理,分为中国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这四个方面来学习中国的基本地理情况。了解我们生存在怎样的一个地理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可以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建设祖国。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和气候,这节内容即地势和地形就是重中之重。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1.教材用中国地形图斑斓的颜色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但是不能停留在表面,教师应适当提醒学生地图的读法,在这张图中尤其要重视图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地势走向。不难看出,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2.中国的地势特点除了西高东低外,还有一个特点,就要学生比较下面两张图来归纳。共同点:地势西高东低。区别:第一张图从西向东平缓降低,第二张图从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降低。结合中国地形图,根据平均海拔的不同,明显分为三大阶梯,第二张更符合中国地势的实际情况。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使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 使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梳理 1、我国地势总特征是西东,西部以、和盆地为主; 东部以和为主,地势呈状分布。 2、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3.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于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东西部之间的交通各有什么影响呢? A、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B、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C、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 D、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二.课堂合作研习 1.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南丘陵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我国正在修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位于() A.第一、第二阶梯之间 B.第一、第三阶梯之间 C.第二、第三阶梯之间 D.第一阶梯上 3.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4、我国很多大江大河,既沟通了东西方交通,又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多种地形交错分布 C、近海有广阔的大陆架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祁连山 B、天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6、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盆地 B、平原、丘陵 C、高原、山地 D、平原、高原 7、下列四个盆地中,在我国第一阶梯的是()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三.课后拓展探究 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 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脉 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脉四.归纳小结

戴志龙(教学设计)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学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从地形和地势两方面展开,在知识结构上层层递进。本章节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之首,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2.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3.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及其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展示、交互式练习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让学生在读图分析、总结规律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3.通过分析地形和地势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建立人地和谐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

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要抓住学生的特点,采用“问题导学”即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并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回答,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四、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2.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3.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及其对气候、交通、水能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