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和概括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这些新的贸易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问题、产品差别和需求偏好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问题、市场结构性差别对贸易模式的影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和生产区位问题。这些假定前提的变形和扩展使得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丰富。

第一节贸易理论的动态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原料生命周期理论

一、动态化贸易理论对早期贸易理论的扩展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同的特点:(TTM: Time, Technology,Many Countries)

1、引入时间因素:Time 传统贸易理论——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而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是典型的动态化的贸易理论,他们把时间因素纳入了贸易模式的分析,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动态化扩展。

2、技术作为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Technology 传统贸易理论把技术差异看成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比较成本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在承认这种观点的同时,还把技术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提出了比较技术优势的问题。尤其是根据技术变革的时间差异来分析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变革和国际贸易区位的变化,这就增强了贸易理论对未来贸易格局的预测能力。

3、贸易在多国之间发生:Many Countries 传统2×2×2模型,而这两个生

命周期理论放松了这个假定,使贸易在多国间发生。

二、新技术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A 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技术差距论把国家间的贸易和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渐消失。Posner经研究发现,二战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很大一部分贸易都源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引进。这就使得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领先垄断地位,而一旦这种新技术产品商业化,发明创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厂商和国家就具有出口竞争优势。这种出口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比较成本优势上的,而是建立在技术优势差别之上的。所以,技术本身的差异和暂时的技术垄断可以是国际贸易的直接起因,它与生产成本大小无关。现实中,这种暂时的技术垄断优势通常是凭借专利或者版权法律制度来维护的。

美国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正越来越多地出口新技术产品,然而,当国外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他们就能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占领国际市场,甚至是美国市场。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会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促使其不断地改进技术、工艺,开发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保持其向国外市场大量出口新技术产品。这种新技术贸易理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电子管——晶体管——印刷电路的国际市场变化过程。二战刚结束时,由于真空管技术在美国的迅速发展,美国垄断了无线电产品市场。然而不久,日本也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平,由于其劳动力成本低,所以

日本占领了大量的国际市场份额。随后,美国发明了晶体管技术,重新获得技术领先地位并夺回了失去的市场。但是,几年以后,日本也获得了这种技术和生产能力,又一次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夺走了美国占领的市场。此后,美国又通过印刷电路技术的使用再一次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占了上风。

Ponser在分析这一过程时,提出了需求滞后和模仿滞后概念。所谓需求滞后(需求差距):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其时间长短取决于其他国家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了解。所谓模仿滞后:创新国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制这种产品的时间间隔。反应差距:从新产品进口到本国开始模仿生产的时间间隔。

技术差距论证明了:即使在因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即使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比较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它只解释了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而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说是技术差距论的继承、总结和发展。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一)Nernon的五阶段论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

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aymoud 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贸易》一文中提出,并由威尔斯(Louis TWells)和赫希(Hirsoh)等人加以发展。还由基辛(Keesing,1967)、克鲁伯(Gruber)、梅达(Mehta)、梅基(S P Maggee)等人进行补充和验证。1979年,Vernon本人对该理论又产生了怀疑。

该理论在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将一种国内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新型工业化消费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这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上,新型工业化消费品的产品特性、国际生产区位和贸易格局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OA段——新产品阶段。由于新产品刚刚出现,产品设计没有定型、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需要不断调整,要素配合比例经常变化,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反馈信息,仅仅在创新国(如美国)生产和消费。只限于试生产试销售,新技术产品一般不出口。

第二阶段:AB段——产品成长阶段。创新国对新产品进行了改进,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产量迅速提高。在这一阶段,国外还不能生产这种产品,故创新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拥有完全的垄断地位。而这阶段的出口,主要是面向与创新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

第三阶段:BC段——产品成熟阶段。新产品在创新国已经标准化,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国际市场需求迅速扩大。这时候,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发明者发现授权本国和外国的其他生产厂家生产这种技术产品更加有利可图,于是国际技术转让就开始了。其他的新技术模仿国可以在国内生产并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技术创新国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出口规模。(但由于规模经济、工人技术熟练生产效率销售渠道和管理优势,创新国仍然有出口竞争优势和控制国内市场的能力)。

第四阶段:CD——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竞争阶段。由于技术和产品的完全标准化,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已经不存在,国际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成本和价格竞争。这时候,新技术模仿国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同时销路逐渐打开,市场不断扩大),而且凭借其劳动成本优势和其他成本优势开始向第三国市场出口新产品;新技术发明国的生产和出口竞

争优势受到严重挑战,产量开始减少并部分进口该产品。

第五阶段:D点以后技术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由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工资较低,以及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的经济效益,超过了向技术创新国出口所需的运费和关税,其产品最终进入技术创新国市场,技术模仿国取代了技术创新国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出口供给者,这样新产品在技术创新国的生命周期结束,技术创新国又会致力于新技术革新以引入新产品。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虽然在技术创新结束,但其他生产这一产品的发达国家可能处于周期的第三第四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在国内才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逐渐向发达国家增加出口。这种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生产国之间呈波浪式推进。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工业产品经历了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如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等。最近几十年来,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地理扩散速度大大加快,或者说周期缩短,使我们可以亲眼目睹一个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但是这种趋势本身又引起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技术创新国为了取得新技术新产品的垄断优势越来越难。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开发能力差距不大,一种新技术新产品发明之后很快就被技术模仿国迅速采用,技术创新国要维持技术优势必须跑得更快。而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落后的技术模仿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差距将越来越大,落后国家产业结构的代价也就越来越大。(二)梅基的三阶段论(梅基的重新表述)

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1)新产品阶段:技术创新国首先发明了一种新型工业产品,更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技术创新国在国际生产上具有完全的技术垄断优势,有可能通过这种技术垄断优势获得国际竞争能力而向其他发达

国家市场出口这种产品。

(2)成熟产品阶段:技术定型、生产和消费规模扩大,有能力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生产和出口。而其他发达国家开始仿制这种新型工业产品(可能技术转让授权、技术侵权仿冒、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国的垄断优势逐渐减弱,但其生产规模和效率优势以及销售渠道已经确立,仍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3)标准化产品阶段:技术完全定型和标准化,技术垄断优势已经丧失,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已经高度成熟,新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成本价格优势。这时候,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低成本生产区,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或跨国投资把新产品生产区位配置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随后,其开始向发达国家市场大量出口返销这种工业品,发达国家的这种新型工业品产业开始衰退,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

新产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产品特性、竞争优势、贸易格局、生产区位都有不同的特点:

生产区位的变化:新产品阶段——国际生产区位中心在技术创新国;成熟产品阶段——逐渐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标准化产品阶段——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竞争优势的变化:新产品阶段——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技术垄断和产品差别是贸易优势的重要来源;成熟产品阶段——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作用减弱,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作用开始加强;标准化产品阶段——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和产品差别优势完全消失,大规模投资的约束作用也下降,成本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产品需求的变化:新产品阶段——技术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是主要的消费市

场;成熟产品阶段——所有发达国家是消费者;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开始增长;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全都是重要的消费需求市场。

贸易格局的变化:新产品阶段——创新国是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成熟产品阶段——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都成为生产中心,激烈争夺发达国家的市场,其产品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标准化产品阶段——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生产中心,并开始向国外市场大量出口产品。

四、原料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是针对新型工业品的国际贸易的。1978年美国经济学家SP梅基和NI罗宾斯针对原料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原料生命周期理论。

与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相反:原料生命周期早期,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和出口天然原料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达国家是进口天然原料大国;在原料生命的晚期,发达国家则是生产和出口这种人造原料的大国,原料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三阶段:

(1)派生需求的上涨阶段:由于某种工业品的大量生产消费引起对某种原料产品的大量需求,因而这种原料产品的大量需求是派生出来的,需要的主要是天然原料。发展中国家是天然原料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天然原料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对橡胶的需求、自动装罐机的发明对锡的需求、电器产品对铜和铝的需求。

(2)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阶段:需求增加导致国际市场价格猛涨,迫使发达国家研究采用新技术以解决原料来源的约束(节约技术、回收技术、人工合成

技术)。在这个阶段上,国际市场上原料来源有两个渠道:天然——合成。这两者竞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石油短缺,迫使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人工合成石油(从煤炭中提炼气体或液体),到1941年德国1/3以上的燃料消费依靠的就是这种合成燃料。

(3)人工合成与开发研究阶段:人工合成原料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产品质量、性能稳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有充足的能力保证市场供给,发展中国家出口天然原料的优势大大减弱,天然原料价格下降,人工合成原料取代天然原料,原料出口和生产基地转移到发达国家,原料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

原料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生命周期现象在许多产品中都有很明显的表现。如,1960年全球86%的人工合成材料是由6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的;20世纪初期发展中国家出口天然橡胶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橡胶占世界市场总产量的20%,1962年50%,1970年65%(人们在19世纪后期就知道如何合成橡胶,到二战后,合成橡胶才能成为赚钱的替代品)。

第二节收入偏好相似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与传统理论的背离

传统的比较成本说与要素禀赋论认为,一个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必然是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不同种类的产品,而不可能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同种类的产品。1970年胡包尔对各种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验证时也发现,一个国家进口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往往与其出口产品所具有的特征相反,其研究结果也间接地论证了传统的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逻辑,即国际贸易主要是为了弥补本国的欠缺之处。例如,某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必然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出口成本较低的产品,必须要进口成本比较高的产品;如果出口具有大规模生产的优势的产品,一般要进口不具有大规模生产优势的产品。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交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的3/4,在3/4中仅有1/4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这种贸易格局与传统的贸易理论不太符合,因为按照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的逻辑,比较成本差别越大,贸易的必要性越大;要素禀赋差别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但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生产效率、科技水平、要素丰欠程度、产品成本差别都不大,他们之间的贸易却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格局。如何解释这种贸易格局与传统理论的背离现象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难题。

二、收入偏好相似理论

Theory of Income Preference Similarity又称需求论(Theory of Demond Similarity),是著名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 Linder)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与变化》一书中提出的。他一反传统的由供给方面寻找国际贸易的根源而转从需求角度入手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流向。林德认为,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求偏好也不相同。要素禀赋论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而制成品贸易则需从需求方面去研究。国际间制成品贸易的发生,往往是先由国内市场建立起规模和竞争能力,然后再拓展国外市场,因为厂商总是出于利润动机,首先为他所熟悉的本国市场生产新产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开始开拓国外市场。由此,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人均国民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也就大,贸易量越大。相反,国家间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大反而成了阻挡国际贸易的障碍。例如,一

国根据本国国内需求开发生产出的产品,但由于别的国家收入水平较低而对该产品缺乏需求,或者由于别国收入水平过高而对此产品不屑一顾,彼此间的贸易自然无法开展。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得出的结论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具有相同或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间更易于开展。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起源

(产业:在汉语中有财产和生产作业的意思。英语是Industry,它不仅指工业,而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到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等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为产业。产业有集合和细分的概念。产业的集合概念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的细分是把国民经济以某借分的部分所组成的产业。一般讲产业的集合和细分有三个大层次:第一层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是为了研究产业内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第二层是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主要是为了研究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第三层是大致的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是为了研究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产业的简单理解:产业是具有相同商品和技术特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内贸易理论起源于对欧洲共同体一体化效果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末期,欧洲共同体组建以后,需要对一体化的各种效果进行分析论证,以便评价共同体的得与失。经过巴拉萨(B Balassa)和格鲁拜尔等人在60年代的研究发现: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格局与专业化分工并不是按照Ohlin的要

素禀赋论模式展开的,大量的区域内部贸易交换的是同种类的产品,即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同种类产品的相互交换。他们把这种贸易交换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这就是产业内贸易理论起源的背景。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alassa、格鲁拜尔(H G Grubel)、劳埃德(Lioyd)等人,特别是1975年格鲁拜尔和劳埃德合作出版《产业内贸易: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计量》对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了系统化表述。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也称部门间贸易,即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既进口又出口某种或某些同类产品,或者说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例,美、日、欧相互输出汽车、电脑、饮料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突出特点是用国际贸易产品异质性和差别性、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收益递增等概念来解释同一产业部门内部同种类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

2、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区分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产品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相近,二是消费具有相互替代性。传统的要素禀赋论更适合于说明产业之间的贸易问题。例如,用A国的小麦去换B国的汽车,或者用C国的纺织品去交换D国的钢材,这种交易就是产业间贸易问题。因为不同产业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投入比例差别明显,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的不同亦很容易导致不同产业部门产品的价格差别,促使其容易发生贸易往来。

但是,欧洲共同体组建以来,区域内贸易流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同一个产业部门内部同种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和国际贸易引起的。例如,用法国的

汽车去交换德国的汽车,用法国的葡萄酒去交换英国的威士忌,这种交易是典型的产业内贸易问题。西欧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暗示着这样一个命题: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别越小,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贸易流量也越大。而要素禀赋论无法满意说明这样的贸易问题,因为西欧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差别不大,技术水平差别不大,同一产业部门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差别也不大,所有,这种现象必须用新的贸易理论来说明。

3、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

(同类产品指的是那些消费时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它又分为同质和异质之分。同质产品指的是能够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异质产品指的是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

传统贸易理论两个重要假定:一是假定生产各种产品需要不同密度的生产要素,二是假定市场竞争是完全的。

完全同质的产品没有必要去进行交换。产吕的异质性特征就是产品的差别性特征,产品差别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差别、规格型号差别、使用材料差别、色彩及商标牌号、包装装潢、广告及售前售后服务差别、企业形象及企业信誉差别。这些差别正是产业内国际分工和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层次。

4、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产品的差异性只是为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具备了可能性条件,而产业内贸易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不同国家的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收入偏好相似理论是相互融通的。

人均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力水平和购买结构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大,社会需求结构差别越大;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

产品结构差别越大,国家之间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小。国家间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社会消费需求结构越相似;国家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越相似,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小。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仍然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在于消费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消费需求结构越复杂,从而要求产品差别的重要性越大,产品的细小差别都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不满意而丧失市场;人均收入水平越低,消费需求结构越简单,国民对产品差别的重视程度不高,人们只追求产品的主要使用价值而对这次要的产品差别不关系。因此可见,需求偏好的多样性既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这种利益主要是指不同消费偏好得到了不同产品的满足,是一种非经济利益。5、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产业内贸易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产业内的国际分工越专业化越精细,就意味着厂家越减少产品品种和规格型号,①有助于用更好的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②一个厂家只生产一个品种或一个规格的产品,有助于减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③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体现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

6、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

(1)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产业间贸易指数

格鲁拜尔为了测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大小,设计了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B=1.0—1(X-M)|÷|(X+M)|(0≤B≤1)

B——产业内贸易指数

X——某种产品的出口量

M——某种产品的进口量

当X=M时,B=1,完全产业内贸易

当X=0、M≠0、或X≠0、M=0时,B=0,完全产业间贸易

通常情况下,0〈B〈1产业由此可以推出:产业间贸易指数=1—BB显然是从一个产业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内贸易程序的,所以,B的大小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①某种产业部门的产品特性有关,因为有些产品生产和消费有明显的地域性,难以发生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②与该产业部门的成熟度有关,因为高度发达、成熟的产业部门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幼稚工业部门难以发生产业内贸易;③与产业部门的划分有关,如果产业部门划分细2,B就比较小,划分很粗略,B就越大。

(2)产业内贸易份额与产业间贸易份额

产业间贸易份额=各种产业部门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总量÷贸易总流量×100%产业内贸易份额=100%-产业间贸易份额。P Linder设计的产业间贸易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份额指标显然是从一个国家总体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无论是产业间贸易份额还是产业内贸易份额,都象Grubel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样,受到产业成熟程度、产业产品特性、产业部门划分的影响。62个国家产业内贸易在总贸易流量中的份额(1978年)

注:低收入GNP〈600,高收入GNP〉2400美元

这些数据资料表明:产业内贸易是高收入国家对外贸易的典型特征。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经济越发达、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份额越高。

7、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相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同种产品即使价值、价格、质量、性能、规格型号完全一样,照样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这是因为:

①存储成本问题。存储成本太大,又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性,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②运输成本问题。运输成本制约产品的销售区域,有时从国外进口比从国内其他地区运输更经济。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和中国的东北进口建筑材料比从欧洲进口便宜。

③转口贸易问题。这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内贸易。

8、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三种情况:

①使用价值完全一样,但生产投入极不相同的同类产品的国际贸易现象可以用要素禀赋论解释。

②生产投入极为相似,但使用价值极不相同的产品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论和产业内贸易论相结合来解释。

③使用价值几乎完全一样、生产投入又极为相似的产品贸易只能用产业内贸易来理论来解释。

三、对收入偏好相似和产业内贸易理论评述

(一)积极意义

1、产品的异质性问题。差别产品是科技发展到20世纪后期的现实问题,当代才表现出来。20世纪以前——产业间贸易普遍,20世纪中后期差别产品的

国际贸易突出。

2、需求偏好相似问题。传统贸易理论——假定消费需求偏好完全一样或固定不变。这两种理论却看到了消费需求偏好相似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3、规模收益递增问题。产业内贸易的核心是规模收益递增问题,传统的贸易理论都假定规模收益问题不存在。

突出贡献:

1、从需求方面论证了部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格局的变化,说明供给和需求同样制约国际贸易。

2、在继承传统理论同时,又论证规模经济、产品和技术差别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国际贸易收益的心理效应。

(二)不足之处

仍然是静态分析:只能解释部分贸易现象;对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规律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无法解释。

现代贸易理论还有许多可讲:如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这部分专门研究各种规模经济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极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还有国际垄断、出口倾销与贸易模式,运输成本、生产区位与国际贸易,贸易品、非贸易品。运输成本、产业选址与国际贸易:从要素和商品运输成本来分析。要素和商品移动成本双高,属于非贸易型产业;双低属于自由流动型产业;一高一低属于资源定向型产业,如生产过程导致体积重量减少的冶金、化工、农产品深加工;一低一高属于市场定向型产业,如在原料产地国生产原汁在市场国勾兑灌装。

国际贸易的生产区位理论:生产是配置在原材料产地(出口国),还是应该安排在市场附近(进口国)。如果生产配置到原材料产地,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商品国际贸易,如果生产配置到市场附近,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原料国际贸易。(主要考虑运输成本,不考虑资本,劳动力以及其他非物质资源的投入。解释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环境标准、产业扩散与国际贸易:环境保护标准较低的国家实际上可以把环境当做一种可以用来吸引国外污染型厂家前来投资的资源禀赋或者是生产要素,从而在污染型商品与服务上取得比较优势。环保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国际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发达国家一致要求制定国际统一的环保标准,并在乌拉归回合中提出制定国际统一的PPM标准的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指责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当然,还有跨国公司与公司内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

国际贸易原理概念整理

《国际贸易原理》 教学辅导(一) 第一章导论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国际贸易是在国家产生后产生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国际贸易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了。中世纪时期,伊斯兰教帝国和蒙古帝国的相继出现,使对外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度。 3.在全盛时代的中国唐代,对西方的贸易也受官方支持和保护。唐代开放的治国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自汉以来的“丝绸之路”的贸易。 4.“地理大发现”带来了世界市场的根本性变化,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欧洲的产品找到了更大的市场。 5.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这一时期,商业革命促进了劳动的世界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垄断组织基本形成,并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垄断的产生,使得国际贸易也具有了垄断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国际贸易伴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而出现了飞速增长。 7.在研究国际贸易时,经常使用一些基本概念,如出口与进口、复出口与复进口、对外贸易额与贸易量、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等。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该课程。 8.国际贸易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分类,可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分类,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按商品运输方式分类,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资本流动和上层建筑是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国际分工对各国的贸易、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格局都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3.绝对成本论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拥有生产某些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彼此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比较成本论则认为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其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劳动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总的生产数量。 4.赫克歇尔、俄林所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而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生产要素的强度差异,作为其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的转折点被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需求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分别对“里昂惕夫之谜”做出了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二次大战后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应发展。 6.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演变,其因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而迅速发展,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进展而最终形成。 7. 世界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销售渠道、运输通讯和管理组织等多项因素构成。世界市场的总容量和规模在动荡中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成为了世界市场中一朵持久绽放的美丽鲜花;区域市场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正不断增大。 8.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按参与世界市 场程度大小的不同分为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国外生产三大类。 9.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10.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按其形成原因、变化特征可以分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11.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1)供求关系;(2) 垄断;(3)经济周期;(4)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的质量与包装;(6)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7)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1.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 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2.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主要有:(1)扩大本国产品的 出口;(2)优化本国产业结构;(3)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3.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对外贸易总 政策;(2)对外贸易商品(服务)政策;(3)对外贸易关税政策; (4)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4.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如下 几个阶段:(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贸易政策;(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3)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政策。 5.一国或地区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取决于以 下几种因素:(1)经济实力的强弱;(2)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3)利益集团的影响;(4)国家的就业与失业状况;(5)国际收支、贸易差额状况;(6)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6.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1)制定对外贸 易法规;(2)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3)国家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监管出口;(4)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贸易、关税等的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和谈判。 7.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是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 8.保护贸易政策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 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9.超保护贸易政策指为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和夺取国外市 场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性的对外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有以下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2)保护的目的变了;(3)它不是为了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入进攻性;(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10.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 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11.新老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1)保护的目的不同;(2)保 护的对象不同;(3)保护的范围不同;(4)保护的措施不同;(5)保护的区域不同。 12.20世纪90年代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1)利用WTO 规则,实行贸易保护;(2)国际贸易保护的技术化和绿色化特征日益突出;(3)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措施回归; (4)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13.贸易自由化出现于二战后,标志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的生效。深化于20世纪90年代,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 14.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趋势:(1)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 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2)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3)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4)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15.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 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地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协定,对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 16.管理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1)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2) 1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复习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word资料13页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复习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第一章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国际贸易常用的基本概念 了解: ◇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等概念的及其互相区别。 ◇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国际贸易地理、对外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差额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 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专门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关境(结关)为统计进出口标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说明了不同的问题,前者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后者说明一国作为生产和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具有的意义。我国当前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三、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等于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个国家的广义的对外贸易总额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和服务的进口额和出口额之和;狭义的仅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的进口额和出口额之和。 四、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指在一定时期里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叫做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叫做净进口。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做“贸易差额”。 当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时,叫做“贸易平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做“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如果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叫做“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就是以有形的货物为标的物进行的贸易。 服务贸易是以无形的服务作为标的物进行的贸易,它主要包括运输、装卸、保险、金融、邮政、通讯、国际旅游、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技术转让等等。 六、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出口国)与商品消费国(进口国)之间直接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叫做直接贸易,对生产国来讲是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讲是直接进口。

大学课件 创业教育第五章答案

一、填空/单选 1、创业管理的基础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谋划全局、二是思虑长远。 2、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3、现代企业的整体综合性加强了。这就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 4、一个创业者在制定自己的管理方案时,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有所创新,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 5、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个性的欲望,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6、美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指出,造成人才外流的三个因素之一是缺乏“发展机会”。 7、在管理模式中,只靠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工具 等,是难以调动、约束、协调成千上万劳动者所进 行的体力劳 动,特别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 8、权力的增加,可以增加“威”,不一定能树立起完美的创业管理者的形象,不一定能利于指挥和提高效率。 9、创业者,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树立三个正确的观点:一是正确的要素观;二是正确的主人观;三是正确的重心观。 10、创业者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工作是唤起员工热情和奉献精神。 11.创业者欲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地位,建立和保持自

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自己的经营实力。 12、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是人是复杂人假设的要点之一。 13、企业管理的许多要素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14、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企业相互间实力和智慧的较量。 15.“时间等于金钱”,是因为时间影响资金的占用和周转速度。 16、企业要使等量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 17、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科学地利用时间十分关键。 18、对创业者来说,机会常常是腾飞的转折点,是成功的起步处。 19、创业机会存在的外延是特定的时间阶段,而机会存在的内涵是一定的市场需求。 20、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空间贬值了,时间升值了。时 间日益显得宝贵,它意味着财富。创业者要在竞争 中取胜,必须善于驾驭时间,善于节约时间,善于 成功地运用“时间差”。 21、与时间具有同等价值的就是效益。 22、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一次法律活动。

世界贸易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贸易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指导教授:黄海峰教授 学分:2学分 地址:1教314 (18:00-19:35) 学时范围:2学时/周(2005.3.3-2005.6.16) 适用专业: 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 前期课程:《国际贸易原理》《法理法》《国际商法》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1 【课程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所需要所开设的专业课,以阐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则为主要内容,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过去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或多或少蒙上了政治的色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进入了从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期,即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参与经济全球化,遵守国际规则对中国来说已不再遥远,而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更是中国面对世界走出的关键一步和必要一步,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是一把双刃剑,加入WTO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仅与我国经济贸易影响巨大,而且对社会、政治、文化、技术、法律等各方面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上,加入WTO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意味着中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入WTO使中国未来经贸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压力,而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变压力为动力取决于我们对加

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及世贸组织规则的研究、把握和运用,取决于我们不断培育和创造的竞争优势。 在文化上,加入WTO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融合与交流,世界贸易组织是一面看世界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到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而且也能使世界认识和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成见,填补彼此之间的文化沟壑。 在法律上,中国正逐渐步入法制化社会,加入世贸无疑有助于我们学习与借鉴西方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要适应国际的惯例和规则,只有熟悉与利用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和世贸的条款,才能在国际贸易与交流中为我国争取到有利的地位。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要兑现一系列承诺,包括透明度、贸易经营权、非歧视待遇、对外贸易措施的统一管理、经济特区、特殊贸易安排、司法审议等各方面,对中国国内的产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的政策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也恰恰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怎样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并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谈判中争取和有利的地位,也是中国面临的又一问题,1999年举行的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2003年举行的坎昆世贸部长级会议均因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分歧而无果而终,其实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损失。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实现改变不合理的世界贸易秩序的愿望被再次延迟;发达国家希望尽快、更多地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想法也未能实现。尽管如此,关于多哈发展议程的谈判还会继续下去,世贸组织仍在全球发挥着它无法取代的作用。加入世贸,迎接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近期俄罗斯也在积极需求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只有熟悉、了解和掌握世贸组织的知识与规则条款,才能更好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要求,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法制化做出贡献,这也是开设【世界贸易组织】这门课的基本目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贸易实践的? 思路: ●第二章 2.证明李嘉图模型。 思路: 第一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有: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 2、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劳动力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4、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只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并且两国的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 5、规模报酬不变; 6、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没有经济利润; 7、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8、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 9、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 第二点,在比较优势模型中,生产和贸易的模式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为了清楚的说明这一模型,我们假设这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同样的劳动人数,可能的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8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以下证明的例证均为基于这一假设。 第三点,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达为:产品A的相对劳 动生产率(相对于B)=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 对劳动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2)用相对成本衡量。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产品B)

第五章 公司治理(重点掌握点)

第五章公司治理2—5分徒有其表2—5分徒有其表 第五章逻辑框架:

狭义的内部控制:自免疫系统,自我修正,目标导向。 广义的内部控制: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希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大家向往自由,企业也一样,认为规矩束缚了自己的发展和喜好。但前人总结下来的程序和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一些“自然规律”,“法尔如是”。按照规律就会有好的结果,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慢;不按照规律做,虽然短时间企业或者其中的个人可能会有高回报,但结果终究是要出问题的。 重点是:戒律是保护我们正确前进的法宝,不是束缚。 风险管理是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概念,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在1992年《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 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则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风险管理框架的范围比内部控制框架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扩展。 【知识点】企业的起源与演进 一、企业的起源与演进 企业制度两大阶段: 古典企业制度时期(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企业)。 “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一)业主制企业 优点: ①组织简单、管理灵活,手续简单,容易创立和解散。 ②权利归业主所有。 ③自负盈亏,无限责任。降低经营风险。 缺点: ①规模小、资金筹集难,难以扩大生产和规模。 ②企业存续受制于业主的生命期。 ③一定规模后,个人会影响组织决策的质量。 ④因风险较大,企业为避险而缺乏创新。 (二)合伙制企业 出资人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并分享企业剩余或亏损,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优点: ①扩大规模。 ②有利于整合发挥合伙人的资源优势。 ③合伙人共同经营企业、共担风险,分散了经营压力。 缺点: ①无限责任,风险较大。 ②合伙人间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监督困难,搭便车行为。 ③合伙人之间分歧带来很多组织协调成本,降低了决策效率。 ④合伙人的退伙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寿命。 (三)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主要的企业形式。公司由三类不同的利益主体组成:股东、公司管理者、雇员。 三个重要特点: (1)有限责任制。 (2)股东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分离。 (3)规模增长和永续生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对外贸易额 2 转口贸易 3 过境贸易 4 无形贸易 5易货贸易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叫做() A 贸易结构 B 贸易条件 C 贸易差额 D 贸易量 2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 A 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B货物的交换 C 服务的交换 D汽车与农产品的交换 3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 A 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 直接贸易 D多边贸易 4 从一国对外贸易角度来说,()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 A 贸易的商品结构 B 贸易条件 C 贸易的地理方向 D 贸易差额三、多项选择题: 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 A 贸易顺差 B 贸易逆差 C 贸易赤字 D 出超 E 入超 2 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分为() A 出口贸易 B 进口贸易 C 转口贸易 D 过境贸易

3 下面哪些活动是无形贸易() A 技术转让 B 保险 C 运输 D 商品加工,装卸 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 A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 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 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D 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E 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五、论述题: 1 论述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国际分工(上)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分工 2 垂直型国际分工 3水平型国际分工 4 绝对利益 二、单项选择题: 1 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B 畜牧业的发展 C 手工业的出现 D 商业的出现 2 对外贸易是哪种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 1.掌握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一些基本概念。 2.熟悉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优缺点。 3.了解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4.了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基础知识。 5.了解当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发展的最新特点。 学习重点: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和里昂惕夫反论 3.保护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国际贸易特点,揭示国际贸易规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的理论知识基础。 一、自由贸易理论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第二阶段,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第三阶段,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第四阶段,是里昂惕夫反论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赋学说的扩展。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作是《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这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三)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要素比例说又叫要素禀赋说,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在《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阐述这一学说。 三个主要结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

现代管理学第五章人事

第五章人事 1.[识记]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人力资源的含义: (1)广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现在和未来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当前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未来的人力资源(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 (2)狭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数量和素质。 2.[领会]人力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人力资源的特点有: (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有思想、有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储而不用会荒废和退化,用非所长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3)人力资源的时代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决定了人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4)人力资源具有重复开发性。人的体力可以重复地、持续地加以开发,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则会在不断的开发中持续增长。 (5)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即人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人力资源的保护与维持需要消费一定量的物质财富。 3.[识记]简述人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0904单选] (1)人事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 (2)20世纪中期,以传统人事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逐步成熟,成为管理的支持系统。 (3)20世纪50年代,人事管理领域得以扩展,内容增加,出现了劳资关系专家。 (4)20世纪60—70年代,人事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4.[领会]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强调以科学、定量的方法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效率。 (2)把人员视之为生产要素。 5.[领会]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1)越来越多的人介入人事管理工作; (2)人事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评估和报酬支付等人事管理活动广泛开展,对组织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3)有计划的培训以及培训手段的系统化,使一大批培训专家脱颖而出; (4)人事预测、绩效评估开始受到重视。 6.[领会]简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有哪些?[200904判断说明]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有: 一、对人的认识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手段,视人为成本,视人事工作为行政工作、日常人事行政事务工作。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资源,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二、管理原则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 三、管理方法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方法简单、僵化,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采用主动开发性、有预见性、更具灵活和应变特点、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四、管理内容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组织招募人员。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 五、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活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性活动,不重视对人事管理规律的研究和人事管理方法的改进,故人事部门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较低。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系统中地位突出,除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外,还是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中枢性机构,还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 7.[识记]职位分类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8.[识记] 职系的含义是什么?[200804单选] 职系是指工作性质相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不同而分属于不同职级、职等的一个职位系列。 9.[识记]职级的含义是什么?[200904单选] 职级是指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的一个职位序列。 10.[识记] 职等的含义是什么? 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系的一个职位序列。 11.[识记] 职位描述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描述是规定某一具体职位的工作目标、职责范围、技能要求、工作条件以及职位关系的书面文件。 12.[识记] 职位规范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规范是对职位人员所需资格条件的书面描述。 13.[应用]职位分类的步骤是什么?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一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题 1. 国际贸易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专门贸易体系是以()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A.关境 B.国境 C.边境 D.国界 3. 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 A.关境小于国境 B.关境大于国境 C.关境等于国境 D.关境与任何成员国的国境无关 4. 一国在其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时,()。 A.关境小于国境 B.关境大于国境 C.关境等于国境 D.关境与任何成员国的国境无关 5. ()分析表明,国家间的资源结构不同,则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A.李嘉图 B.俄林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6.海关估价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因为( A.估价公证 B.估价客观 C.估价严格 D.估价专断 7. 某国对某种商品规定全年进口额在200万美元以内者征税10%,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除原征关税外,再加征60%的关税,这种措施称为()。 A.混合税 B.选择税 C.进口附加税 D.关税配额 8.某国海关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另加每平方米15美元,从征税方法看征收的是()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9. 在物价上涨时,征收从量税,其保护作用()。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三种情况都可能 10. 在物价下跌时,征收从价税,其保护作用()。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三种情况都可能 11. 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A.关税措施 B.鼓励出口措施 C.管制进出口措施 D.为了统计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12. 关税壁垒通常是指()。 A.高额进口税 B.高额出口税 C.高额过境税 D.高额附加税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各章学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下划线标记为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已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应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专门贸易: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品的标准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外贸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直接贸易:指商品消费国与生产国直接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间接贸易:指商品消费国与生产国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第二章 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简答 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 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力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水平的 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生产力的 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生产力的 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国际分工的发展制约因素----人口、劳动规模和市 场 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国际化 国际分工的性质取决于----国际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可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 展 2、比较成本说(课本18-21,全部看) 3、要素禀赋理论(课本22-27,全部看) 4、里昂惕夫反论: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劳动力 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H-O模型,美国应该出口 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 惕夫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美国出口品和进口 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而对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含量进 行比较。他发现,美国实际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显然有悖于要素禀赋 理论。 第三章 计算:贸易条件 课本44-46,四个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及说明 第四章 重商主义 基本观点: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除了 开采金银,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 润是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贱买贵卖而产生的,而国内 贸易,由于买卖得失相抵,对财富无所增益,对外 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只有出超才能使金银进 口,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保证金银进口。 货币差额论 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在对外贸易上应奉行 绝对的少买多卖,以求增加贸易顺差,换回更多的 金银。主张国家要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禁止货币输出 国外,对于商品贸易实行奖出限入政策。 贸易差额论 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认为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主张在保证有更多 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允许金银出口。在对外 贸易方面,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 制成品的进口,通过奖出限入的外贸易政策,保证 外贸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简答 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 有利的国际分工;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自由贸易 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自由贸 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 李斯特的保护理论: 历史背景 贸易保护理论是在与自由贸易理论论战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国家利益, 因而会对落后国家不利。国际自由贸易的有利性 是有条件的,必须以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 情为出发点,国家对经济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干预以 保持其经济利益。 主要内容 各国的经济划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 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这样五 个阶段。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和概括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这些新的贸易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问题、产品差别和需求偏好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问题、市场结构性差别对贸易模式的影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和生产区位问题。这些假定前提的变形和扩展使得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丰富。 第一节贸易理论的动态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原料生命周期理论 一、动态化贸易理论对早期贸易理论的扩展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同的特点:(TTM: Time, Technology,Many Countries) 1、引入时间因素:Time 传统贸易理论——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而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是典型的动态化的贸易理论,他们把时间因素纳入了贸易模式的分析,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动态化扩展。 2、技术作为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Technology 传统贸易理论把技术差异看成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比较成本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在承认这种观点的同时,还把技术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提出了比较技术优势的问题。尤其是根据技术变革的时间差异来分析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变革和国际贸易区位的变化,这就增强了贸易理论对未来贸易格局的预测能力。 3、贸易在多国之间发生:Many Countries 传统2×2×2模型,而这两个生

命周期理论放松了这个假定,使贸易在多国间发生。 二、新技术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A 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技术差距论把国家间的贸易和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渐消失。Posner经研究发现,二战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很大一部分贸易都源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引进。这就使得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领先垄断地位,而一旦这种新技术产品商业化,发明创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厂商和国家就具有出口竞争优势。这种出口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比较成本优势上的,而是建立在技术优势差别之上的。所以,技术本身的差异和暂时的技术垄断可以是国际贸易的直接起因,它与生产成本大小无关。现实中,这种暂时的技术垄断优势通常是凭借专利或者版权法律制度来维护的。 美国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正越来越多地出口新技术产品,然而,当国外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他们就能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占领国际市场,甚至是美国市场。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会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促使其不断地改进技术、工艺,开发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保持其向国外市场大量出口新技术产品。这种新技术贸易理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电子管——晶体管——印刷电路的国际市场变化过程。二战刚结束时,由于真空管技术在美国的迅速发展,美国垄断了无线电产品市场。然而不久,日本也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平,由于其劳动力成本低,所以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配套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一国某一时期的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2.(2010)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可称为中国对美国的(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直接出口 3.对外贸易量是指( ) A.以公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 B.以美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 C.以当前美元计量的对外贸易额 D.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 4. (201104高职)对外贸易值是() A. 世界各国一年出口值之和 B. 一国一年进口值 C.一年一国出口值 D. 一国一年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5.(201210)世界出口总额总是( ) A.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B.等于世界进口总额 C.大于世界进口总额 D.不是通常所指的国际贸易额6.(201210)在国境内设置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国家,其国境( ) A.等于关境B.大于关境C.小于关境D.是货物贸易统计的唯一标准7.(201210)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是 ( ) A.对外货物贸易结构B.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出口商品结构 D.进口商品结构 8.(201301)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 A.进出口国的贸易商之间 B.出口国贸易商和第三国贸易商之间 C.进口国贸易商和第三国贸易商之间 D.第三国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国、进口国贸易商订立合同 9.地理大发现后,下列关于国家之间贸易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单纯的互通有无 B.决定商品流向的不再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能 C.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讯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与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 D.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10.我国采用的对外贸易统计标准是() A.转口贸易 B.简接贸易 C.专门贸易 D.总贸易 11.目前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 A.货物贸易 B. 服务贸易 C. 货币贸易 D.海外贸易 12. 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数字以()表示 A 欧元 B美元 C本国货币 D 日元 13. (2007)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一般按()计价 A . FO B B. CFR C. EXW D.CIF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测试题答案

第三章测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假如甲国使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比乙国生产出更多的彩电,那么,甲国在彩电的生产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社会效用的__________点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一点。 3、 _____________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双方国家不能实行完全的生产专业化。 4、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解释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5、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__________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 6、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分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绝对成本贸易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种 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观点是保护贸易思想的萌芽。 9、在绝对成本贸易模型和相对成本贸易模型中,当边际成本不变时,贸易参加国可实行_______________专业化分工。 10、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 11.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晚期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12.穆勒在其相互需求理论中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仅从方面分析国际分工及贸易利益是不全面的,由于忽略了对的分析,因而也就无法确定国际贸易的。 二、判断题 1、重商主义的实质是主张自由贸易。 2、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则该国在此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4、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具有绝对优势,则该国在此产品生产上也具有比较优势。 5、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 6、产品的比较优势通常通过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来确定。 7、国际分工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 8、在一特定的比较成本理论模型中,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生产成本是互为倒

国际商法课程大纲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课程编号:3022E05B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教材选用:张学森. 《国际商法(英文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设计:无 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2 教学定位 2.1 能力培养目标 国际商法课程主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主要是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应在修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外贸课程的基础上,进入本课程的学习。国际商法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便于理解和掌握,并做到综合应用。 2.3 教学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两大法律体系的特点、法规;了解和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法律规定;产品责任法和国际商事组织法等。培养学生运用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定、具有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以确保贸易双方的利益。学习本课程,要

求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并逐渐掌握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国际商事活动中的法律实务问题。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力求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紧密联系业务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3 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本学期总课时为32,平均每周2学时;平均4-6学时完成一个单元。课内计划完成教材1至6单元。主要内容有:(1)导论;(2) 商事组织法;(3)国际商事代理法;(4)国际商事合同法;(5)国际货物买卖法;(6)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应该说上述内容是国际商法的核心部分,但不等于全部内容。 3.1 国际商法简介 国际商法的定义(理解,核心) 国际商法的渊源(了解,推荐)。 世界上主要的法系(了解,核心) 国际商务买卖的法律风险(了解,可选) 国际商法的内容(理解,核心) 共4学时 3.2 商事组织法 合伙法(运用,核心) 公司法(运用,核心)。 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了解,推荐) 案例分析(了解,推荐) 共6学时 3.3 代理法 代理及代理关系的本质(理解,核心) 代理权的产生(运用,核心)。 代理人及被代理人的义务(运用,核心) 代理人、被代理人对第三方的责任(运用,核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