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弱的是( )

A.交通运输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城市规模

2.该城市在图示阶段出现的现象是( )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

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4.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5~6题。

5.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社会福利好 D.历史悠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

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8.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消费最优原则 D.便民原则

9.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

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11.阶段Ⅱ中,城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不便②地价上涨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读“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有( )

A.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

D.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

13.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 )

A.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B.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

C.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D.城市环境恶化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慢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15.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并不是(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二、综合题(共36分)

16.下图中A、B、C三个阶段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

(2)从A阶段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初期主要呈现出分布的特点;B阶段,影响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C阶段,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出和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

(4)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09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

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

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及

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

意义。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

致的城市化问题。

答案 1.C 2.D 3.C 4.B 5.A 6.B 7.B 8.B 9.B 10.A 11.B 12.AB 13.BC 14.CD 15.CD

16.(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沿河

公路与铁路(或交通线) 沿海(3)多样化网络化使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多沿交通线分布。(4)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17.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地域

(2)表现: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动力:工业化。

(3)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

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上升;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

借鉴意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完整版)2019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城市与城市化

C. 城市性质相似 D. 产业部门接近 城市与城市化 (2019 ·全国Ⅱ卷)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 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 1 为 2001 年至 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 图 2 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 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 海港规模大 D. 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 均衡性 B. 边缘性 C. 集中性 D. 对称性 3. 与 2001 年相比,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 空间位置邻近 B. 发展模式相同 B. 沿长江分布 C. 集聚长江口

答案】 1. D 2. B 3. A 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 【1 题详解】 读左图,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 城市为上海、 南京、合肥(注意常州 2001 年属于Ⅰ型, 但 2016 年已经下降为Ⅱ型) ;读右图, 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 南京、 合肥没 有临海也没有海港, A 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 B 错;只有上海位于 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 C 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 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 【2 题详解】 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 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 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 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 A 、C 、 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 【3 题详解】 读左图, 2016 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 型变为Ⅱ型) 、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 比,邻近上海, 与上海距离都较近, A 对;上海 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 因此职能、 城市性质不同, C 错;城市级别不同、 规模不同, 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 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 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 劳动力资源、 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 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 B 、D 错。 D 对。 池州、宣城、舟 西部,舟山位 不同方向, B 对。 由Ⅱ型变为 图可知这些城 等城市,其中盐城和 上海的东南部,以上 总体分布为西部多、 为核心的长 、扬州、嘉兴( 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 2019 ·北京卷) 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问题。

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内涵。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内容: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仁起源:(1)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2)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世界城市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3.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 (四大文明古国) ______________ 试分析其优势自然条件:气候:_____________ 水源:_________ 地形:_______ 土壤:_________ 二、城市化内涵 1 .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________ 转化为___________ , _______ 转化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转化为 ___________ 的过程。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 要标志。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包括_____________ 的变化, 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的变化。 典例:世纪金榜P33-6题、11题(1-3)以及P35-例2 (1)。 三、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 1.当代世界城市化特点: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地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的得分技巧]

地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的得分技巧] 历年来,在高考山东卷文综试题中,地理综合题占整个地理部分试题的绝大比例(分值52-56分)。2015年也不例外,地理主观题部分共三道大题(含一道选修题),总分值为52分。通过调查学生一轮复习以来的学情发现,不少同学感到做综合题较困难,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答了很多却得不到分;要么想不到、答不全,漏点较多,要么自以为是、偏题跑题现象突出。那么如何答好综合题,提高得分率呢?高考临近,给大家谈几点这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认真审读试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准确的审题是成功的基础。同学们在做综合题时要注意试题的问题和材料给定的条件,认真审,仔细想,把握试题的线索,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在审读时把它们划下来,切莫着急下笔答题,避免答错、答偏、答非所问。这里两条答题要领需要同学们牢记。一是注意审题的整体性。要把整个试题的所有资料、图表、材料及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读一遍,不仅要关注试题所给的材料,还要对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总体把握。如果同学们在审题时能把握这一条,就可以充分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为正确答题奠定下基础。二是注意审题的准确性。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要进行细致弱综合分析,对于图文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每个图例符号等,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目中。可惜的是,有时候我们的学生却“眼大无神气“视而不见”,造成无谓丢分。 二、精心组织答案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答案的方向性 就是指答题时从什么方面作答,这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灵活地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的课本知识与试题问题成功“对接”,明确分析解决该问题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要做到答案的方向性准确,建议同学们在考前再次梳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对其理解记忆并归类,然后用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如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课本中运用的是德国鲁尔区的案例,我们还可以迁移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分析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答案的方向性。 2.答案的全面性 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要从不同角度月邵司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不漏点,避免失分。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答题要做到完整不漏点,建议同学们首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另外,作答时看清该题所附的分值,“看分给点”也是确保答题全面的小窍门。现行高考阅卷还有一个特点,多答或答错(只要答案不前后矛盾)不扣分,所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建议同学们多答,不过最好在作答时给答案编上序号,这样便于阅卷琶师很容易看到答案,不漏得分点。 3.答案的顺序性 有些同学在作答时,把所知道的都写上去,让阅卷老师挑选正确的,这样会产生三个问题:一是答案太多,阅卷老师会漏得分点(这虽然极少但也是正常的);二是有些同学反而会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河流的形状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根据下题中指出的甲乙均为特大城市,可以判断甲为成都,乙为重庆。该区域位于同一纬度,气候类型相同,而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可以判断①③不符合,图中显示人口密度的区域多位于河流沿岸,加之四川西部为横断山区,人口明显减少,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2.甲.乙两地都行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解析】乙为重庆,其形成区域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重庆地形崎岖,选项A 错;两地都有充足的水源,选项B错;重庆和成都目前都有方便的陆路交通,选项C错误。【答案】:D 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3~5题。

3.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答案】D 【解析】宁喜欢在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北部城市较多,南部城市较少,因此B项错;逆城市化是当今发达国家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别较小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城市化现象,该省的城市化仍以农村变城市为主,因此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城市及铁路都主要沿河谷分布,因此D项正确。 4.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影响快寄货物集散中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交通最发达的是银川,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5.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6.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高考地理 过程和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二、地理示意图的判读 图及其反映的地理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概括如下: 趋势)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3.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的判读 该类图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 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等。 ①概括地理因素分布的一般规律、 特点,掌握分布模式图的由来;②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例如,读“世

雨,夏季炎热干燥,其典型分布地区有地中海沿岸、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非洲南端的西海岸(开普敦)、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珀斯)、南美洲的西海岸(圣地亚哥)等。 4.剖面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剖面图是地理示意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剖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地租剖面图、土壤剖 面图、天气剖面图等,其中以地形剖面图最为常见。 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①仔细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线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②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相对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③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④将地形剖面图所显示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的地形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的名称;⑤最后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判断其气候类型、 自然带类型等各种地理事象,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 素联系起来。用关联图考查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四季的产生、大气的热力作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与结果、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水 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2020届高考地理训练: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图,图中数码分别表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和商业区。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 B.轻工业区、重工业区、商业区 C.商业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D.轻工业区、商业区、重工业区 2.②功能区布局的环境优势是() A.对水环境影响小 B.对住宅区影响小 C.环境承载力较强 D.交通运输方便 [2020河北邢台三测]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的是() 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 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 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 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 4.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 B.山东半岛城市群 C.辽中南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2019福建第三次质量检测]土地城镇化表现为城镇的建成以及城镇面积的扩大。县域(县级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低(≤10%)、中低(10%—30%)、中(30%—50%)、中高(50%—70%)、高(>70%)五种类型。下图是2000年和2015年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水平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

5.2000年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 A.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区县数量相当 B.中等水平的区县数量占比约为65% C.中高水平区县数量占比高于70% D.高水平区县数量占比最大 6.据图推测2000—2015年我国() A.县域土地城镇化区域差异增大 B.(特)大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加快 C.中小城市用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D.县域土地利用向更加集约化发展 [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7—9题。 7.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8.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轻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9.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 A.绿地公园 B.交通枢纽 C.医疗中心 D.批发市场 [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三模](新角度)近年来,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社区农业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据此完成10—11题。 10.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 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 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D.居民参与,维护成本低 11.农田融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高考地理大题(综合题)规范练4

大题规范练(四) (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 1.(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78194089】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性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省内低山丘陵地区茶园、梯田处处可见;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该省茶叶品种多、质量高,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和降水分布图。 (1)据图描述福建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之一,试分析其茶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 件。(8分) (3)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灾害之一。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 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6分) (4)福州茶叶加工厂不多,但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试分析其原因。 (6分) 【解析】第(1)题,福建省降水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

的分析即可得出。第(2)题,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光照等方面分析。第(3)题,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其原因应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第(4)题,福州茶叶加工厂少的原因应从茶叶加工生产的工业类型方面分析,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的原因应从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答案】(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或者总体上东南部降水少,西北部降水多);(2分)山地降水多于平原。(2分) (2)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受 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茶树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排水条件良好;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丘陵地区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有利于优质茶叶生长。(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共8分) (3)早春的夜晚,坡顶近地面因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 坡下沉到谷地(河谷地带),(3分)使谷地温度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山坡,导致谷地冷(冷空气堆积)而山坡暖。(3分)因此,在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4)茶叶加工厂应接近原料产地。福州离茶园距离相对较远,所以茶叶加工厂 较少;(2分)福州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茶叶的运输集散;(2分)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有较大的茶叶市场需求。(2分)(其他回答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侧,流域内80%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科罗拉多”即西班牙语“红色”之意。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人就在这条河流上建坝修库、开渠引水,在流域内干旱高盐的土地上,沿河形成了众多的灌溉农业区。河流流经灌区后,越往下游河水盐度越高。因此,美国政府启动了灌区盐碱控制计划,采取渠道衬砌以减少渗漏,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对灌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城市化》

第2课时城市化 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城市化及进程1、2、3、4、6、7、1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8、9、10、11、12、1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3江南十校联考)不同时期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较大,美国地理学家J.S.Adams按照交通发展的特点,把北美城市形态的演变划分为如图中A、B、C、D四个时期,分别对应的是步行——马车时代(1890年以前)、电车时代(1890~1920年)、游憩型汽车时代(1920~1945年)、小汽车和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至今)。其中部分城市经过四个时期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大都市。据此回答1~3题: 1.不同交通时代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呈现为( ) A.A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呈集中紧凑的星状

B.自然条件决定了B时期城市形态呈同心圆状 C.C时期城市沿放射状交通轴线向郊区外围拓展,形成星状 D.D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立体化特征不明显 2.进入D时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 ) A.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停滞 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绝大多数城市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城市带 D.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地区出现了大都市 3.D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为( ) A.人口增长模式总体上为传统型 B.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人口主要从自然资源短缺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迁移 D.部分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出现外迁的趋势 解析:1.C 2.D 3.D 第1题,C时期是游憩型汽车时代。该时代私人汽车被广泛接受,开始了大规模的郊区化,城市人口和工业向郊区拓展,市区急剧向外蔓延,形成星状。第2题,进入D时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都市。第3题,D时期,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出现向外迁移的趋势。 (2013衡水六模)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面表示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解题方法 一、地理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特征。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1.常见的地理示意图类别 (1)地理原理示意图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常见地理原理示意图及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 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 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2)地理过程示意图

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显示了岩浆、各类岩石等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揭示了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关系。解读此类图主要是通过读图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及规律,并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 ①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②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3)地理关联示意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常见的有天体系统图、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等。在地理关联示意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许多同学遇到此类读图题不知从何入手。实践证明,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环节法: 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 (4)地理模式示意图 指利用某种模式反映某种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和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运用这些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常见的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清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等。读图时,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元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2.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

2019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汇总

2019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汇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水平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能够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动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持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升,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020秋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可编辑)+答案详解+评分标准 (6)

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将Ⅰ、Ⅱ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道小题,毎道小题2分,共50分。在毎道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北京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增长速度统计图,回答1-3题。 1.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多 B. 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 C. 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少 D. 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速最快 2.导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北京市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3.今后,北京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的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使城市风“穿堂而过”,提升空气流通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近30年间,福州市区全年平均风速每10年约减小0.59米/秒,7-9月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19℃左右,被媒体纳入我国“新四大火炉”城市之列。据此回答4-5题。 福州通风廊道规划图 4.福州通风廊道呈东南-西北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城市分布 D. 主导风向 5.通风廊道建成后对福州的影响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大气污染③增大建筑物密度④降低冬季能耗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玛仁糖(切糕)是丝绸之路时期国内外商队往来时携带的重要食物,是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枣等原料熬制成的维吾尔族特色食品,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阿迪力是切糕传人,2012年大学勤工俭学时开始在互联网上卖切糕,成为淘宝网切糕销售冠军。据此回答6-8题。 6.玛仁糖是丝绸之路时期国内外商队往来时携带的重要食物,是因为玛仁糖 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②口感香醇,甜而不腻③纯天然绿色食品④质地紧实,水分较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7.喀什地区制作玛仁糖的原料优良,其优势条件是 A. 冲积扇分布广,土层深厚肥沃 B. 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C. 原料筛选严格,制作工艺精湛 D. 高山冰雪融水充足,水质清澈

2020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本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

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如图示意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城市化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 A.环境质量较差B.金融机构较多C.流通人口较多D.商品流通量较大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六大洲城市化水平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3.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依次对应的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乙、丙、甲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4.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 地租水平 B . 交通运输 C . 人口数量 D . 生态环境 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城是城市建设中的奇迹,下图为“巴塞罗那新城街区局部俯视图”和“街区建筑平面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5.巴塞罗那新城的街道没有与经纬线保持平行,而是与其保持约45°的夹角,主要目的是( ) A . 方便居民出行 B . 减轻城市内涝 C . 减轻大气污染 D . 改善建筑通风采光 上海佘山世茂酒店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废石坑里的五星级酒店“深坑酒店”,其本身是废弃的采石场(下左图),现将它改造成酒店(下右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两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14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练14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狂刷小题夯基础]——— 练基础小题 上海市某区原大菜市场建设于1991年,蔬菜年交易量约40万吨、肉类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以上,以批零同售、价格优惠著称。2013年3月1日,该大菜市场关闭,原商户大都分散到该大菜市场周边的7个标准化菜市场。如图为原大菜市场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中数据为各标准化菜市场与附近小区的距离(单位:米)。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D.绿化用地 2.原大菜市场关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经营不善,亏损较严重 B.基础设施简陋,影响生活环境 C.市场饱和,竞争力下降 D.建设标准市场,增加市政收入 3.标准化菜市场分散经营最主要的好处是() A.更接近消费者B.降低运输成本 C.降低商品价格D.增加销售收入 如图为纽约市曼哈顿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图。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该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通勤交通发展②高层建筑出现③追求生活质量④互联网的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休憩区B.乙为住宅区 C.丙为商业区D.丁为工业区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 7.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

(全国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专练四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答案 1.D 2.B 解析第1题,平顶山岩层成水平状说明该处肯定发生过沉积,依据材料,前期是流水沉积,后经过风力和流水侵蚀而形成雅丹地貌,故D正确。第2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貌,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相对和缓,故选B。 (2019·岳阳质检)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 B.耐旱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4.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羊的生存需要 B.阿甘树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 C.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 D.气候干旱,食物短缺 答案 3.B 4.C 解析第3题,“羊上树”现象出现在摩洛哥南部地区,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耐旱,B正确。第4题,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根系发达,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当地气候干旱,食物短缺,羊为了生存需要而上树,A、B、D不符合题意;“羊上树”景象已持续有400年之久,故不是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C正确。 (2019·南昌市项目模拟)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据此完成5~7题。 5.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 A.维护成本高B.设计成本高 C.水资源消耗大D.居民活动空间大 6.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高考地理】高三地理人文专题:城市和城市化

【高考地理】高三地理人文专题:城市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高考模拟预测卷)下图为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图中地租等值线凸出方向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距市中心远近B.交通通达度 C.大气环境质量D.盛行风向 2.相比较,在甲处最适合布局( ) A.商业区B.现代农业区 C.工业区D.高级住宅区 3.若在甲处新建高铁站点,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甲处地租价格上涨 B.出现大量住宅区 C.形成新的商业区 D.干扰市内交通布局 (2019·广西名校联合考试)在云南中部高原区,有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如图),它由正房、耳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一颗印”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一颗印”布局紧凑、空间小巧的特点说明当地( ) A.四季如春B.森林资源丰富 C.平地少D.风沙大 5.“一颗印”建筑中间设有小天井的主要目的是( ) A.收集雨水 B.利于采光 C.抵御严寒D.观测星空 6.近年来,昆明市区的“一颗印”古建筑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推动的改、扩建 B.频发地震引发的毁损 C.古建筑自身老旧、破落 D.人们居住习惯的改变 (2019·河北唐山一模)下表是世界某大城市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其中0~5 km为核心区,5~15 km为内城区,15~25 km为外城区,25~35 km为边缘区,35 km以外为郊区。结合表中数据(相对值),完成7~8题。 7.与边缘区相比,该城市核心区( ) A.建筑物密度较小 B.植被覆盖率更高 C.第二产业产值高 D.地表径流汇集快 8.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 km区域内的建筑可能为( ) A.居民住宅B.大型医院 C.公共景观D.工业仓储 (2019·山东青岛一模)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2020届全国高考地理对对练仿真模拟练三解析版

仿真模拟练三 (时量: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示意我国祁连山东部某区域不同海拔的农业生产潜力。据此完成1~3题。 1.腾格里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温差 D.水源 2.横梁农业生产潜力大,其原因是() A.土壤深厚肥沃 B.降水相对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机械化水平高 3.该区域农业() A.适合立体开发 B.应扩大种植业生产面积 C.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 2.B 3.C 1题,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因此,腾格里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选D项。第2题,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横梁农业生产潜力大,与水源充足有关,故选B项。第3题,立体开发适合水热组合较好的山区,图示地区水源缺乏,不适合立体开发;由于水源限制,不宜扩大种植业生产面积;该区域属于中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选C项。 (2019云南师大附中模拟)贵阳是典型的山区城市,峰林、溶丘、洼地等多种地貌影响着城市的道路建设。贵阳市地铁1号线全长30余千米,修建难度极大,图中a图示意贵阳市地铁1号线路,b图示意地铁1号线纵断面地面高程。据此完成4~5题。

4.与我国其他城市相比,贵阳市修建地铁难度极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下水丰富②多溶洞、裂隙③城市交通疏解难度大④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地铁1号线贵阳北站到安云路站呈“几”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里程以减缓坡度 B.连接较多居民点 D.连接其他交通线 5.A 4题,贵阳位于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表多裂隙,地表水容易下渗,地下水丰富,①正确;喀斯特地貌地区多溶洞,对地铁建设不利,②正确;城市交通疏解难度与修建地铁难度关系不大,③错误;地铁修建的深度一般较大,而城市地下管线一般都埋藏较浅,因此地下管线对其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5题,根据图示,从贵阳北站到安云路站,海拔从1 200多米下降到1 100米左右,落差约有100米,若修成直线,则坡降太大,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因此通过增加里程以减缓坡度,A项正确;根据图示,贵阳北站到安云路站之间只有雅关站和蛮坡站,连接居民点较少,B项错误;地铁修建于地下,对地表景观影响较小,从图示来看,无法确定该线路是否绕开了地下溶洞景观,C项错误;地铁修建于地下,与地面交通线只在站点处有连接,因此不是为了连接其他交通线,D项错误。 (2019北京西城二模)北美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长途迁徙的蝴蝶。近千万只的帝王蝶,每年按下图中的路线,一边飞一边搜寻一种乳草属植物,在其上产卵繁殖。整个迁徙过程至少需要4代帝王蝶才能完成。据图文材料,完成6~8题。 6.与帝王蝶长途迁徙规律相关的是() A.地球公转 B.热力环流 C.太阳活动 D.地壳运动 7.帝王蝶() A.历代繁殖地主要位于热带 B.越冬地的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C.迁徙全程超过5 000千米

突破11 原理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解析版)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演变规律等。其类型多样,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演变图、关联图、剖面图和分布模式图等。 每一幅地理示意图都有自己的“意”,即其所表达的具体的地理概念、原理、成因和规律等。地理示意图的常见判读步骤如下。 (1)读图示,明图意。通过读示意图的图名、图例、注记和已知的地理要素信息,判定示意图所表达的“意”。例如通过读图名可知上图之“意”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 (2)抓关键,挖内涵。获取图中主要地理事象的信息,抓住关键信息,挖掘其内涵,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和联系。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要明确其包含了哪些地理事象,揭示了什么原理,地理事象与原理间有什么关联;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需要抓住图中示意的环节,明确主要地理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判读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要关注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例如,抓住图中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的西北季风和低气压,可以判定此时为南半球夏季。 (3)调知识,答问题。根据示意图揭示的地理事象的本质和联系,调动和运用所学基本原理、规律等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得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例如,可通过迁移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的知识,分析图中澳大利亚大陆北部西北季风的成因,即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之南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考向1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四季日变化的平均状况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北京市冬季城市热岛强度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图为北京城区与郊区一线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示意图,与上图中4—7时和12—14时情况最接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017年1月28日是中国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市中心区城市热岛强度进行观测时发现,春节假期的城市热岛强度为冬季最小。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寒潮突然降临B.产业大量转移C.市区人口减少D.气候突然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