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3.1从闪电谈起

13.1从闪电谈起

13.1从闪电谈起
13.1从闪电谈起

《从闪电谈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电是什么

1、阅读课本“电是什么”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

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自然界存在几种电荷?都有哪些?

2、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3)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3、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4、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再多捋几次。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会发现,细水流变,小纸屑被。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阅读课本44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

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

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13-4),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

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

问题5: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

问题6: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总结: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问题7:什么是尖端放电?

练习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可以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答案:电荷(静电)吸引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阅读课本46页“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7: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

问题8: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为什么?

问题9: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试一试,用验电器检验一下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哪根带有的电荷多?

总结:验电器的原理是,作用是。电荷量的单位是。

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举出生活中应用静电现象的例子。

2、举出生活中防止静电现象的例子。

课堂练习

1.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电,这是因为电荷相互。

2.到了冬天,天气干燥,不少人都会发现,自己身边突然出现了好多隐藏“电源”,牵手、脱衣服、开车门,甚至拿东西,都会“触电”。这主要是由于干燥的空气常会与衣物发生 而使人体 ,当与导体接触时,发生放电现象,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感到“触电”。

3.如图所示,使用一块丝布分别摩擦两只气球的内侧,松手后,会看到两只气球会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4.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_电,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 电。

5.有甲、乙两个用丝线悬挂的通草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A .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 .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甲 乙

甲 乙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6.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

13.1 从闪电谈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摩擦起电现象,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 (5)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7)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交流、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通过学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9)通过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向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 (2)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要用到原子结构的知识,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做好静电实验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铁架台,起电 机、泡沫小球、验电器等。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与交流方法、观察与实验、归纳、巩固总结、分组实验法、演示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取一个吹足的气球,用毛皮在气球上摩擦后,将硬纸板放在气球上方,气球竟不会掉下来,它紧紧跟着硬纸片移动,像被粘住似的,为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一句话过渡:“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并用多媒体展示闪电的图片。然后提问: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电是什么?这节课我们通过亲自实验,逐步揭开电的面纱。(板书课题:13.1 从闪电谈起)

《13.1 从闪电谈起》教案1

《13.1 从闪电谈起》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采用提问的形式:电是什么?看过闪电吗?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 新课讲解: (一)电是什么 采用提问的形式:电是什么?看过闪电吗?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使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电的过程叫起电,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相互摩擦的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其中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这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凡是与玻璃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凡是与橡胶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负电荷。那么丝绸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同学回答。 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用圆珠笔笔杆或用塑料梳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 4、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依靠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上了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上了等量的负电。问学生: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带负电荷?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由于构成玻璃棒的原子对其电子的束缚比较弱,摩擦时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就易转移到丝绸上,这样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点,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但它们所带的电荷是相等的。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解释毛皮和橡胶棒摩擦起电的过程。 5、摩擦起电注意事项:摩擦起电只有在干燥的环境下才容易发生。潮湿、手上有汗无法完成静电实验。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验电器 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 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 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

13.1从闪电谈起

《从闪电谈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电是什么 1、阅读课本“电是什么”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 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自然界存在几种电荷?都有哪些? 2、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3)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3、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4、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再多捋几次。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会发现,细水流变,小纸屑被。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阅读课本44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 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 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13-4),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

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 问题5: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 问题6: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总结: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问题7:什么是尖端放电? 练习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可以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答案:电荷(静电)吸引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阅读课本46页“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7: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 问题8: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为什么? 问题9: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试一试,用验电器检验一下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哪根带有的电荷多? 总结:验电器的原理是,作用是。电荷量的单位是。 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举出生活中应用静电现象的例子。 2、举出生活中防止静电现象的例子。 课堂练习 1.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电,这是因为电荷相互。

从闪电谈起 知识讲解

从闪电谈起(最强杰斯)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2.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 3.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保护。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1、电荷: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点诠释: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②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要点二、原子结构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要点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金属指针)。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植绒、静电纺纱、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 2.静电现象的危害与防护: ①印刷厂中的静电处理不慎会引起火灾;应保持适当的空气的湿度。 ②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会因汽油与罐体的摩擦而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 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使其接地,随时释放摩擦产生的静电荷,以防止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九年级物理从闪电谈起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从闪电谈起 练习题含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从闪电谈起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2、如下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3、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第3题第4题 4、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 A.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B.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C.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D.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5、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6、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A.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 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

九年级物理上册13.1从闪电谈起练习2(新版)粤教沪版

13.1 从闪电谈起 知识点 1 摩擦起电现象 1.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13-1-1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_____,会_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图13-1-1 2.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的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__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3.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 ) 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质子 D.得到一些质子 知识点 2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图13-1-2 4.如图13-1-2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后的吸管,放置在铁支架上,且可以自由转动.现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与带电体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5.如图13-1-3,已知A球带正电,从图中所示现象可知,B球________,C球可能________,也可能________.(均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图13-1-3 知识点 3 验电器

6.如图13-1-4所示,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________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图13-1-4 图13-1-5 7.如图13-1-5所示,带正电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在验电器和玻璃棒之间发生转移而使验电器带电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 知识点 4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8.在有些地毯的编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中夹杂着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 ) A.钢丝能增大摩擦 B.钢丝能反射光,使其看起来更美观 C.钢丝容易传递热 D.钢丝能防止静电现象的产生 9.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 A.静电复印 B.静电喷涂 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D.在高大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10.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志(如图13-1-6所示),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图13-1-6 11.如图13-1-7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 )

(初中物理教案)_13.1_从闪电谈起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通过学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起电机、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轻小物体、验电羽、验电器等。 一、新课引入 实验1:通过起电机起电,让学生感受一下静电作用。 实验2: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观看闪电景象。提出问题: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电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电是什么 活动1:体验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是什么。 1.实验:摩擦起电。 2.让摩擦过的物体接近轻小物体,谈谈有什么发现?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总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列举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一些实例: (1)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发现梳子能吸引头发; (2)穿化纤衣服很容易吸灰尘; (3)切割或捏碎泡沫塑料时,细碎的泡沫颗粒会吸附在手和衣服上。 …… 分析摩擦起电实质(教材P45信息浏览):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探究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两种电荷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么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 (1)实验探究: ①先让验电羽带上电; ②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观察发生的现象。 ③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它,观察发生的现象。 ……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根据现象分析有什么规律? ①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 所带的电是不同的; ②不同的带电体之间,不是相吸,就是排斥。 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两种电荷的规定: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 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3)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①通过起电机分别给两个验电羽带上相同电荷,再将两个验电 羽靠近,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通过起电机分别给两个验电羽带上不同性质的电荷,再将两 个验电羽靠近,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练习: 1.有A、B、C、D四个带电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相互作用的 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带正电,则D带____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球时,若通草球被吸引,则该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3.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张开。如果把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就容易分开了,这是为什么? 探究点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的构造: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 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 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如11-1-3所示 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说明:带电体带电多少不同,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不同,因此可用验电器来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拓展:将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会使验电器带上与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带电.如果此时用一个与验电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体接触该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原先张开的金属箔就会闭合,这种现象叫做电的中和.

从闪电谈起-习题

11.1从闪电谈起 (一)自主学习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 (2)负电荷: 3.带电体的性质: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5、验电器 (1)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 (3)原理: (4)使用方法:让一个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6、物体带电种类的判断 7、放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放电现象: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 (2)尖端放电:带电物体的尖端向外释放电荷的现象. (3)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二)巩固提升 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 C、用干燥的塑料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很多尘土 D、磁铁能够吸引小铁钉 2、摩擦起电是() A、正电荷转移的过程B、正、负电荷同时移动的过程 C、创造电荷的过程D、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3、能够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A、测电毛B、电流表C、电能表D、验电器 4、用带电的橡胶棒去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箔片张角恰好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带负电,与验电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B、橡胶棒带正电,与验电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C、橡胶棒带负电,比验电器带的电荷量多 D、橡胶棒带负电,比验电器带的电荷量少

5、分析归纳下列物理现象,说明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 (1)塑料圆珠笔杆与头发摩擦几下,笔杆把桌子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2)用梳子梳头发时,有时听到噼啪声。 (3)大气干燥时脱毛衣,听到轻微的噼啪志,夜晚有时还能看到火花。 (4)用摩擦过的梳子靠近自来水细细的水流,发现细水流向梳子弯曲。 (5)用磁铁把大头针吸起来。 6、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拿在手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 7、以下现象中,利用静电来工作的是()[多选] A、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制成静电吸尘器 B、利用静电力使带电的黑粉或黑滴进行复印 C、编制地毯时,往地毯里编入一些金属丝 D、在纺纱厂里要保证空气具有一定的湿序度 *8、四个通草球的两两相互作用情况为:甲、乙相互吸引,乙、丙相互吸引,乙、丁相互排斥,已知丁带正电,则甲与丙若相互靠近,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9、三个轻质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个球靠近时都吸引,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三个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10、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荷,如果再用毛皮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那么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 A、正电荷 B、负电荷 C、不带电 D、无法确定 *11、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12、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就张开一定的角度。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验电器的两张金属箔片上,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 B、当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C、由于玻璃棒能够带电,所以它是导体 D、丝绸与玻璃棒之间的摩擦起电实际上是创造了电荷 *13、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电,B与C一定能相互()。 *14、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是()电荷。

13.1从闪电谈起-知识讲解

从闪电谈起讲义 【知识回顾】 要点一、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1、电荷: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带电体的特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用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负电荷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正电荷:用_____摩擦过的_____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用_____摩擦过的_____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 要点诠释: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要点二、原子结构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质子(+) 原子核(+) 2、原子结构: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4、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_____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例如:用玻璃棒摩擦丝绸:玻璃棒失去电子,带_____电;丝绸得到电子带____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金属指针)。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____,和物体带电多少(物体带电__,金属箔张开角度大)。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小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_________;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纺纱、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 2.静电现象的危害与防护: ①带电物体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如雷电是一种发生在大气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会造成很大 的破坏,甚至发生人、畜的死伤事故;为了避免被雷电直接袭击,可以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 ②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为什么下面拖一条铁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回顾:1、导体:善于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可以的电荷。 2、绝缘体:不能(不善于)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善于导电的原因: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物理:《11.1从闪电谈起》课堂测评题及答案(新沪粤版九年级)

2008新沪粤版《11.1从闪电谈起》课堂测评题及答案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可使玻璃棒带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也会带电。你是怎样认识到它们所带的电荷是不同的? 2.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3.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它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A .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 .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C .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D .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5.如图11-3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 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 .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 .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 .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 6.有4个轻质小球A 、B 、C 、D ,已知C 带正电,A 与C 相互吸引,A 与D 相互排斥,B 与D 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带负电,D 带负电, B 一定带正电 B .A 带负电,D 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C .A 带负电, D 带负电,B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D .A 带正电,D 带正电,B 一定不带电 7.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装运汽油为什么不准用塑料桶,而要用金属桶? 8.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 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 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 悬吊在距离A 球远近不同的P 1、P 2、P 3处(如图11-4所示)。 图11-4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图11-4,提出一个猜想。 图11-3

13.1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 一、《课标》要求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知道电流、电压。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二、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概述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主要内容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 在现代社会里,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工业、农业、通信、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电。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一些有关电路的基本知识。 本章教材的编写思路:首先探讨“电”是什么,然后循序渐进,认识电路,研究电流和电压。教材第一节从闪电谈起,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然后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学习这些知识为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电路。先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再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然后定量研究电流的强弱,学习电流的概念,进而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最后探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是电路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电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在后面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等实验中都要用到,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本章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和识别,涉及到串联、并联、短路、开路、电流表、电压表等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主要“分化点”之一,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2.编写特点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⑴教学内容的展开大多以学生实验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物理知识。 前面所学的光、热、力等现象,大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对于电,尽管学生经常使用各种电器,但对电路究竟是怎样连接的并不清楚,加之电流很抽象,“来无影、去无踪”,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学生对“电”往往感到很“神秘”。本章作为电学部分的入门,教学内容的展开大都是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教材通过“怎样使小灯泡发光”“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用电流表测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等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实验中观察、思考,逐步熟悉电路,认识电路,进而定量研究电路,并探究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以第2节“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为例:传统教材都是先学习电路和电路图,再进行学生实验,让学生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本教材则先让学生在实验中尝试连接电路,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出电路的组成和两种连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13.1 从闪电谈起学案

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姓名:小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题:从闪电谈起课型:新学课共1课时第1课时总课时:1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规律。 3、认识验电器的作用及其原理。 重点难点:电荷间的相互规律。摩擦起电的实质。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独立阅读课本,在课本中勾画出相关内容。时间10分钟。 2、小组合作完成导学中的探究,时间10分钟。 3、存在问题在班级展示时认真解决。 【知识链接】 1、原子的结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不同物体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追忆奠基】 1、摩擦起电现象是; 2、物体带了电具有; 3、自然界中有__________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4、电荷间具有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5、原子是由和,其中带正电荷,带负 电荷。 【自主互动】 1、小实验,摩擦起电,用摩擦过的铅笔,塑料棒去吸引小纸片,通过实验,让学生装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为什么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教师演示实验) 3、闪电形成的原因: 4、阅读材料;原子的结构(出示挂图)。 原子由和组成,质子带正电荷数等于电子带负电荷数,整个原子对外显性。相互摩擦时,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动另一个物体,得失电子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产生了电荷,而是。 5、验电器构造: 原理: 6、静电的应用:【展示点拨】 【巩固训练】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能__________的性质,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电荷,与玻璃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 __________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_____,异种电荷,验电器是利用 __________的原理做成的。 3、有甲、乙、丙、丁四个铁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________电荷,丙丁带__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4、选择题 (1)用绝缘线吊起三个小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的毛囊会收缩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如图所示,一段下端散开,整体呈中性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洗干燥的手握住,自上而下的捋几次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部分塑料带正电,另一部分塑料带负电,整个塑料绳仍是呈现电中性 B、整个塑料绳不会带电 C、只是因为摩擦生热,使塑料绳受热变形呈散乱状态 D、手与塑料绳间发生电荷转移,使每根塑料绳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散开 【归纳小结】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完美版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 liuyinmi 【课题】从闪电谈起 【教材】粤教泸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首先探讨什么是电,然后循序渐进,认识电路,研究电流和电压。 本节是学生学习电学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有摩擦起电及其原因,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放电现象,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其中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并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一定的生活体验。而电现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物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荷的种类与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摩擦起电现象,消除对"电"的神秘感,并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 验电器的使用。

2、教学难点: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如何检验物体是 否带电。 【教法学法】 1、教法:实验探究法、演示实验法、提问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在教学中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2、学法:观察、探究、讨论等。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 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碎纸屑、验电器、起电机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生活走向物理): 1、知识回顾: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 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从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 通过播放一组有关电的图片,提出问题: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学生列举例子) 3、从实验演示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的演示实验引入新课教学,电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电是什么: 学生实验:用笔跟衣服或头发摩擦,再接近小纸屑。 教师实验:橡胶棒与毛皮摩擦,用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近纸屑。 提问:为什么摩擦后的笔和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学生回答:带了电)(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列举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一些实例: a卫星或飞船返回仓返回地球时,在大气层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在表面静电荷作用

13.1从闪电谈起 练习题有答案

班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 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 夏天雷雨时,天空划过的闪电 C. 秋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 D. 冬季晴天,梳头时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 2.一个质量很轻的小球在带负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 C. 可能带负电 D. 一定不带电 3.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4.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导体材料的一组是() A. 橡胶、铜 B. 铁、陶瓷 C. 石墨、盐水 D. 玻璃、空气 5.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 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 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6.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 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 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7.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上金箔片张开,这说明验电器() A. 一定得电子 B. 一定失去电子 C. 得到或失去电子 D. 得到或失去质子 8.在通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全部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陶瓷、纯净水B.空气、铁 C.塑胶鞋、大地 D.人体、食盐水 二、填空题 9.乘出租车时,小华的手刚接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 而带电,与小华发生了放电现象.有拖地铁链的汽车,不易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利用铁的 性好,把产生的电导入地下. 10.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 的性质。 11.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12.如图是电工常用的一种钢丝钳,钳柄上套有橡胶套,因为这种橡胶是体. 13.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如图),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填“正”、“负”或“同种”、“异种”)电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