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张洁,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作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的首篇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文坛初露锋芒,获得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是当代文坛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国外她也颇有名气,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1998年已经沉寂了许久的张洁陆续出版了三卷本长篇小说《无字》,并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到这个世纪的《无字》和《知在》,张洁一直在用生命书写着时代的音韵。她把写作触角深入到女性生存与社会境况领域内,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传达了作家的女性体验。本文作者将利用所学的文艺理论知识和文学评论方法,从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切入,对小说的思想内涵进行总结概括和整体性的探讨,进而达到对张洁的文学成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对其做出相应的文学史评价。《无字》这本书中通过描写三代女性的生命史,表现出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之中三位女性命运的沉浮。全书以吴为的成长为主线,剥离出三代女性生命的悲欢离合。女性意识从无到有,不断的枝叶繁茂。我将以女性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阐述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诠释知识女性生存的尴尬与无助。

张洁的作品是女性文学的代表。她的作品大多描述知识分子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贯穿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女性文学是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刘思谦认为:“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

张洁作品中的女性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到这个世纪初,除去教育程度的差异,大多坚忍、独立、无私。在广阔的社会场景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尽管伤痕累累,尽管步履维艰,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因而这样的作品因书写女性而变得独树一帜,与男权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0年代,在国内评论界,张洁的作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评论者指出张洁“始终以一种悲天悯人和人世俯瞰的精英姿态,传达对社会人生和女性的体验,成为80年代文学主流中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张洁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女性意识。吴黛英在《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中指出,张洁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学中女性和自我意识体现得最强烈、突出的代表”,“向广大妇女展示了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并对“以媚态取悦于男性的奴性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表示了极大的鄙视”。【1】

乐黛云对女性意识曾作过贴切的归纳。她说:女性意识应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个是自然层面,从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第三是文化层面,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和独特处境,从女性角度探讨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女性所创造的“边缘文化”,及其所包含的非主流的世界观、感受方式和叙事方法。【2】任一鸣在《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中也进一步指出,女性意识的内涵包括女性性别意识、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生命意识等。【3】细读张洁的作品,不难发现,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女性的终极关怀和殷切地希冀。张洁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有明确的身份和鲜明的个性,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中争取着属于自己的话语权。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向众人诉说着专属于女性的点点滴滴。

张洁虽然常常否定自己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但她的创作却极具代表性。纵观张洁的作品,大多以描写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爱情和婚姻本身构成女性生活的一部分,而张洁对它们的描述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她强烈的女性意识。“有些女作家个体的创作较完整地显示出了爱情叙事的发展脉络。被评论界广泛言说的张洁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在她的作品序列里,囊括了‘建构爱的大厦——质疑爱情——解构爱情’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描画出中国女性文学爱情叙事所

走过的自己的曲折道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史.从梦想到颠覆,中国女性在男权话语中心的挣扎可见一斑。【4】

总的来说,张洁的《无字》是展现女性意识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部小说集张洁几十年的写作经验,在特殊旨在历史时空之下呈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其题材纵横捭阖,囊括半个世纪的历史事实,彰显出张洁社会思想、历史人文以及人生和人性等方面的升华。用张洁自己的话说:“我觉得真的写作是从《无字》开始的”,“这是我竭尽全力写就的一本书,”“哪怕写完这部长篇马上就死,我也甘心了。”【5】评论者也给予了《无字》相当的好评。认为它“达到了张沽二十多年创作的最佳状态”,是作者“多年思想和艺术积累的一次能量的总爆发”,是作者的“大反省、大忏悔、大隐私”,《无字》“是柔弱女性面对男权社会所发出的可谓字字血泪的绝叫!”【6】等等。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一)对女性意识的界定

“女性意识”是界定女性文学的重要依据,围绕“女性意识”的各种话题正被理论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着,在不断的辨析、补充、修正当中。“女性意识”的概念逐渐明晰,即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以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7】文化运动所开启的女性文学被纳入“启蒙”的轨道之中,与“人”的觉醒与解放相重叠;80年代新时期文学在“人道主义”的背景中展示出的性别觉醒;90年代解构、颠覆男权中心话语的“个人写作”。女作家徐坤就曾用“三次女性解放的高潮”描述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变化,强调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在中国作家中产生的影响。【8】而女性意识也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9】

胡泊在《生命关照下的女性意识觉醒——略论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中说道“女性意识的觉醒一方面是女性作家关于‘人’的觉解,另一方面便是以女性独有的生命存在为主体,在女性自我主体意识之下确证女性生命的价值。关于女性深切的本已生命体验.其历史的存在往往和时间性构筑了女性作家在面对

文学历史叙事中与正史对话的形式。历史的真实性只能通过生命本身的客观存在才不会出现断点或真空状态。在这样的历史中,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故而女性文学往往通过一个女人的生命事件。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在历史的叙事中归还个人的生命的权利,这样的历史才能真实展现历史理性刻意摈弃的肓点。这样的以情感方式诉诸理性,表达自我与主体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在以性别意识主导下的生命叙事中,女性逐渐从‘他者’、‘第二性’的位置开始回归到与男性共存的历史主体的角色中来。”

(二)对张洁女性小说的研究

张洁的创作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范畴,这也许是男性批评者们对于张洁研究远不如女性批评者们有热情的一个原因。与之相应,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研究张洁,考察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其发展演变即是近十年张洁研究的焦点之一。首先要提到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的荒林教授,她以诚挚而客观的姿态,长时间地关注着女性文学的创作,也关注着张洁。1995年,在其《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一文中就指出《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和《祖母绿》三篇小说“呈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思想的连续深入和统一性,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新的价值确立的强大热情”,“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充满了对自我完善、自我解放的自觉,【10】从而,她们有强大的承担社会、命运的主动性。陈纯洁也指出上述几篇小说“揭示了女性的生存世界,讴歌了女性自尊自强的精神,反映了妇女解放新的历史要求和内涵,可谓是维护女性自身尊严的宣言,体现了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和成熟。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代表了当代知识女性的思想形态和心理状态”,“张洁自觉地完成了女性文学的历史使命而独领风骚于摇曳多姿的女性文苑中”【11】牛玉秋也认为张洁的小说凝结着作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痛苦思考”,“她们认定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她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不能放弃、不可交换的原则”【12】

梁旭东的《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崛起与张洁的方舟》也是较有分量的一篇研究论文。论者肯定了《方舟》在新时期女性小说崛起之初的先驱意义和启蒙意义,

并称这篇小说“已经触摸到女性主义的内核,【13】周晔全面回溯了张洁过去二十年的创作中真爱理想建构与解构的全过程,认为这表达了女性对于平等美好男女关系最为坚执的追求,也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艰难【14】张京在举行的关于张洁及《无字》的讨论中又强调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女作家,张洁的意义在于,在女性文学湮没无声的时代发出了第一声关于女性话语权力的觉醒和表述。她本身就是宣言,代表了一种女性独立发言的姿态,构成了一个品牌。她把女性多种层面的生存、情感、精神等的苦痛体验,从被遗忘和忽略的角落中凸显了出来。”【15】

研究中,一些论者也指出张洁女性观中矛盾、局限和偏颇之处。孙祖娟和李海燕都指出作家在强调女性自尊自强时参照的却是男权化的价值标准,因此她的抗争只能是一种“无望的救赎”【16】“一场女性救赎失落的悲剧”【17】陈娟和牛玉秋分别论及作家对男性的批判带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18】“对男性既失望又渴望的心理,实际上反映了张洁妇女观的不彻底性”【12】胡玉伟指出作家的“激进与犹疑”中的“性别对抗意识”【19】杨玲更发现了作家的“逆向性别歧视”,即反过来女性歧视男性【20】两位论者都认为两性间的敌对状况无助于美好和谐的两性世界的建立。李红利和荒林也指出张洁“没有考虑到两性之间的一种平等对话的必要性,整个文本拒绝男性参与对话”,“基本上都是女性的自言自语”,“在某种意义上说,她还站在年代的高度上。虽然在自我的向度上有所突破, 但确实是比较有限的。有限的意义追寻虽然深刻而执著,可是跨不过去的疯狂犹如大山,挡住了她的人物的出路”【15】对于张洁书写两性关系时对生理性因素的规避和贬抑这一明显的“症候”,研究者们的分析大致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这说明作者仍是用男性视角、男性立场来看待性问题,正是作者女性观存在着矛盾和局限的表现。“暴露了她内心的空虚,这又使她回归了传统她竭力想从一种偏见中走出来,却使她走进了另一种偏见”【21】另一类观点则是将作者的这种处理视为一种策略通过贬抑生理性来极力提升精神性。她之所以过分强调“仁富的精神世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把精神需求放在爱情生活中头等重要的地位”,“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和精神心理原因”的,“是对封建主义余毒的强烈反拨”【12】。

(三)关于张洁《无字》的研究和评述

简述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简述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摘要:张洁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女作家,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地位的不断提升,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者的关注,本文列举并简要分析了研究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经典性论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张洁作品女性意识研究两性声音 自1978年凭借《森林里来的孩子》初登文坛,张洁的作品就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与争议,仅1978到1987十年间国内对张洁的评论文章就达到了160多篇。这一时期的批评关注点是其作品风格、主题等方面。随着90年代中后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输入,更多研究者尝试着以这种新的理论来解读女性作家的创作。此时,作为新时期女作家旗手的张洁再次受到了研究界的关注,她的创作也在更大程度上被纳入到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范畴,考察其作品中女性意识及其发展变化成为了近十年张洁研究的焦点。 一、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研究现状评述 张洁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的显现程度不尽相同,在《沉重的翅膀》、《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这类作品中,女性意识呈现隐匿状态,因此女性批评的研究者们更倾向于选取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相对凸显的作品进行研究。著名批评家荒林认为张洁前期代表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和《祖母绿》三篇小说“呈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思想的连续深入和统一性,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新的价值确立的强大热情”。如果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所喧寓的,是一个关于理想爱情与理想男性的神话,那么《方舟》则称得上是一篇预示着理想破灭的“愤世之作”。80年代中期,张洁作品风格转型之巨,不禁让人哗然,此时的张洁以老辣、尖酸的形象极尽讽刺,理想的爱情神话破灭了,理想的男性偶像倒塌了,对此王绯认为,“张洁的审丑意识有着很强烈的性别色彩,在男/女二项对立中,她故意让他们原形毕露,让他们丑态百出。”度过这段偏激、锋利的创作时期,张洁的以其特有的女性姿态书写了两部现实主义作品《红蘑菇》和《她吸的是薄荷味儿的烟》,这两部作品既不同于早期的纯情之作,又有别于她前一阶段的狂怒与怨愤,蕴涵深刻的女性觉悟。有论者曾这样评价到,“此间,张洁的女性书写是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对妇女自身和男性弱处的现代审视。”在经历了由“审美”到“审丑”的转变后,张洁的创作逐渐进入了文学”老年期”,此时张洁的心态渐趋平和。随着长篇记事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发表,张洁自身的女性意识也得到了升华,小说着眼于探索祖孙三代女性绵绵不绝的血缘之爱。批评家徐坤将这篇作品归入了“母亲谱系的梳理与母女关系重新书写”的范畴。 二、张洁研究中两性批评者的不同声音 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来研究张洁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董瑾发表的评

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解读其形象魅力[正文、开题、综述]

BI YE LUN WEN (20 届) 汉语言文学 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解读其形象魅力

摘要: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男人从各方面压制女性,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通过塑造斯嘉丽这一形象来充分展示当时社会妇女的觉醒,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魅力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利的追求,而且这种魅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阅读文本,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深入解读其形象魅力。 关键词:斯嘉丽;性格特征;女性意识;形象魅力 “Gone with the Wind” heroine Scarlett Charm of Abstract:“Gone with the wind”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merican novels.It is written by American femal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This novel mainly describes the life of Scarlett who is Ta-la farmer’s daughter arou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 .Meanwhile with hint of a love triangle between Scarlett ,Ashley and Rhett ,the novel depicts a wide and prosperous picture of American in the South social lives. Among the different peculiarity roles, the figure Scarlett, is the most successful, out-standing one together with the conflict and complex. Key words :Scarlett; Gone with the wind;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

论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张洁一直在寻求一条女性解放的道路。《无字》被她认可为自己最好的作品,是对自己前面作品的总结。确实如此,一部三卷80万言的作品处处可见张洁的人生经验和关于人生及女性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从两性意识、婚恋观念及女性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张洁作品《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张洁《无字》女性意识两性关系婚恋 张洁的《无字》是一部描写女作家吴为祖孙四代的成长和婚恋,揭示二十世纪女性成长的历程及女性意识发展的作品。更以吴为一生的婚恋为主线进而探讨了众多知识女性以及其他女性的婚恋悲剧。女性的梦想与挣扎,控诉了男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探讨了悲剧所存在的原因。在痛定思痛的同时,张洁还对女性的未来进行了畅想。这一部三卷80万言的作品处处可见张洁的人生经验和关于人生及女性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从两性意识、婚恋观念及女性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张洁作品《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一、两性意识 《无字》对两性意识的探讨,贯穿于整个二十世纪并延伸到二十一世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墨荷与叶志清到第四代的禅月夫妇,通过她们家族的婚恋描写,作者对整个二十世纪两性意识的发展做了一个完整的梳理。 两性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关系,进入父系社会后,这种关系一直以一种不和谐的姿态出现并长存几千年。即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作为奴隶和生孩子的工具而存在。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了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了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1】基于这种不平等关系,女性不得不奋起反抗而掀起全世界性质的女权运动,其中女性文学作品起到很好的先锋作用。张洁是一位很负责任的女性主义作家,以写作的方式从不间断地为寻求一条女性解放之路而努力。《无字》正是这么一部厚实的作品,为寻求一条两性和谐之路而努力探索。 墨荷家族祖孙四代都在寻找自己理想中的好男人。没有婚恋选择自由的墨荷以采榛子,为心爱的“他”留榛子为乐事,并双眼朦胧、两颊羞红地想象着个意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 近些年意识形态的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但是探讨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关系方面的论著和文章在数量上还不是太多,相关问题的探讨还处于理论研究的层面。一方面缺乏对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系统性、理论性梳理,另一方面,对于在实践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有效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意识形态对人及人的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引领作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是在某些微观领域有所涉及,比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和建设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力求得出一些有建设性作用的成果。 关于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经典著作可以推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批判了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后,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把意识及意识形态重新建立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真正从现实环境和条件出发来研究意识形态,从现实的经济基础出发来研究社会的上层建筑。 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意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真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理论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宋惠昌的《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郑永廷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朱兆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杨海英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郭文亮的《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就意识形态的内涵、本质、特征、社会功能、发展历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历史、当代的发展和生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也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学者揭示了意识形态为人们认同和接受的重要性,认为“意识形态如果不能为群众所理解、接受,也就是阶级的基本观点、原则、理想没有为广大群众所认同,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干瘪的教条,这个阶级或集团就会逐渐失去广大群众的支持,只能无可奈何地在政治舞台上走下坡路。如果意识形态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将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阶级或集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执政的阶级或集团会有一个使意识形态为群众所接受的重要任务”。(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2页。)这些成果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科学的启示和重要的借鉴。 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赵继伟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第一次从思想关系的视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系统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丰富蕴含,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划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阶段,提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基本矛盾,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基本规律,解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机理,透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问题的研究从思想关系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才能被人们接受。但是,该书重点是从理论层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问题,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述。 到目前为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的关于该主题的博士论文尚无,与此相关的硕士论文只有一篇,即吉林大学2008年徐伶俐的《消费?生活?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批

_为女人干杯_论张洁小说的女性性别意识

第30卷第1期2008年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 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1 J an.2008“为女人干杯”Ξ ———论张洁小说的女性性别意识 周巧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与觉醒是女性意识的内涵之一,又是丰富的女性意识内涵的出发点和前提。张洁把“女人”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结合起来,呈现出对女性性别的自认与思考,对爱情婚姻实质的大胆探讨以及“双性和谐”的深层守望。 关键词:张洁小说;女性;性别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8)01-0088-04 张洁是我国当代女性文学史上第一位当之无愧的“女性主义”作家。吴黛英在“女性文学”漫谈》中指出,张洁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学中女性和自我意识体现得最强烈、突出的代表”,“向广大妇女展示了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并对“以媚态取悦于男性的奴性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表示了极大的鄙视”[1]。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与觉醒是女性意识的内涵之一,又是丰富的女性意识内涵的出发点和前提。女作家只有先确认女性性别意识,方能在作品中反映女性的存在。 作为“新时期女性文学旗手”的张洁,把女性解放与改革开放、时代进步结合起来,把对男权的批判与女性的自省结合起来,并最终冲破了男权话语的包裹。张洁在《方舟》中借人物之口喊出了“为了女人,干杯!”这是女性写作自觉的信号,妇女解放问题在女性写作中也从此成为探索的重点。关注女性命运,表达女性情怀,展示女性的性别苦难与精神困境,一直是张洁言说的中心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爱》到80年代的《方舟》、 《祖母绿》、 《红蘑菇》、 《波希米亚花瓶》、 《她吸的是带薄荷味的烟》再到90年末的《无字》,张洁再现了在男权阴影笼罩下的女性生存际遇:爱情与婚姻分离,事业与家庭冲突,性爱的空缺与压抑,女性精神的反省与自救。 一 女性性别意识 然而,女性的性别到底是生理的,还是社会的?女性的性别意识是怎样形成的?日本女人的宽彩带,缅甸女人的 颈环,中国女人的裹脚,西方女人的用钢条支撑的紧身围腰和鲸骨紧身胸衣等等。女人总是竭尽全力、永无止境地追求一个完美的外表,成为男人欲望的投射,这样一步步滑向“第二性”的深渊。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曾忧愤地质问道:“这种女性气质是不是因为卵巢的分泌而形成的?还是柏拉图派的哲学家们所想象的所谓人体产生的精神本质?还是女人所穿着的曳地 飕作响的纱衬所象征的东西?”[2]波伏娃关于“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的著名论断,以及美国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对弗洛伊德“生理既是命运”观点的经典批判和对“女性的奥秘”的揭露,引导女性主义对性别和性别差异进行重新思考。女性主义者首先将性(sex)与性别(gender)作出区分,认为前者是生理范畴,表明男女之间由于基因、解剖、荷尔蒙分泌不同而造成的生理差异;后者是社会范畴,指社会文化环境所规定的与性别身分相适合的角色分工、行为举止等。继而他们将性别研究的注意力从生物学转向社会领域,认为所谓“永恒不变的女性气质”是不存在的,决定性别特征及性别差异的,主要来自于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理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社会文化环境来改变女人的命运,甚至改变男性中心文化所造成的文明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权利发生了根本变化,女性获得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独立,但女性性别意识并没有因此走向成熟,反而在不断地消隐,在文革禁欲年代达到了巅峰和疯狂状态,性别被抹杀,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性别,成为无性无欲的人,女性的特征彻底沦丧。新 Ξ收稿日期:2007-10-12 作者简介:周巧红(1978-),女,湖南新宁人,助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消费意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5000字——6000字)要求 要写明以下几点:(顺序可以变化,定义要有权威的论文、博士论文或者教科书上为准)一、女性消费意识研究 “消费”(Consumption)是现代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四中对它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一般来看,广义上的消费是指所有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狭义上的消费是指购买商品之后的后续行为,即使用或享用商品的行为。[1]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以及物质文化的空前繁荣,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消费意识也逐步形成。消费意识(李媛菲,2009)是指消费取代了生产而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也有人将消费意识解释为消费观念,即一个消费群体集体信赖的思想,共同达成的协议,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2] 而女性消费者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购买群体,根据2009-2010年女性消费报告统计分析,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社会购买力70%以上掌握在女人手中。所谓女性消费者不是指全部女性,而是指在实际市场上有购买能力的女性。通常包括青年、中年女性消费者,年龄段从18—55岁左右。 广义上的女性消费(Jean 1998)是指女性进行消费的全部过程,其中女性扮演了一个或多个消费角色,如消费的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等;狭义上的女性消费则是指女性使用消耗物品并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过程。女性作为消费者,其消费意识相对于男性往往更加趋于感性,属于冲动型消费。 鲍德里亚认为,女性通过消费表现自我,寻找着主体性和获得解放的途径,但从中能真正获得完全解放的女性寥寥无几,更多女性同时不知不觉成了被操作控制的利润机器,成为了商家赚取利润的客体,处于被看与被改造的客体地位。[3]西莉亚.卢瑞认为现代社会,在消费文化中,女性很难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竞争力,而在消费实践中,女性也很难获取与男性相同的经济文化资源。因而,使得女性的消费意识更加强于男性,她们也更加希望以不断消费强化自己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消费是女性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4]王宁则将符号互动论中的核心概念“认同”及其理论方法运用于消费的研究,是一个有新意的研究角度。他以个人形象中最为重要的“脸”为例,指出女性在化妆、美容、整容等方面的消费,是为了维护或创造一张社会所认同的“好看”的、使人喜欢、不让人讨厌的脸,以此形成良好的个人形象资本。“脸对自我认同的形成的重要性决定了对脸部进行维护、加工和美化的重要性。”[5]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张洁的小说作 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张洁作为先觉者,其作品中贯注一气的女性现代意识。张洁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这是张洁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也是张洁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关键词] 张洁女性意识女性问题女性形象女性文学 引言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于1979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来的孩子》,以清新、流丽的叙述语调而引起注目,她早期的很多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和《方舟》等,都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的一部分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转向反诗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化。张洁的一系列小说作品,主要是以塑造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主。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的地位不断提升直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张洁作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旗手” 的地位一再被人提及。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影响颇大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便从张洁的文学史地位中凸显出这一点。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指出了“张洁作品的‘女性意识’和作为‘女性文学’的先导地位”,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也称“张洁那一路富于勇气的探索,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修订本)则肯定了张洁后期作品“对开拓女性文学的视野、冲决男权话语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之相应,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研究张洁,考察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极其发展演变是近十年张洁研究的焦点之一。著名的女性批评家戴锦华的《“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一文以诗意盎然的语言、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睿智又深刻的观点成为这一阶段张洁研究中最华美的果实之一。她认为张洁的重要作品序列是“一个女性的话语由想象朝向真实的坠落”,并最终“宣告了所谓来自男性拯救之虚妄”①。荒林认为《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和《祖母绿》三篇小说“呈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思想的连续深人和统一性,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新的价值确立的强大热情”②。另一位重要的女性批评家徐坤自觉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解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将其归入对“母系谱系的梳理与母女关系的重新书写”—母女的血缘相续“是‘我们’身体的源泉,亦是‘我们’身体未来归处的指向”。 ①戴锦华:《“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②荒林:《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潜社版)1995年第2期。 论者并由此判断作者的视线从此又重新回到了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关注.周哗全面回溯了张洁过去二十年的创作中真爱理想建构与解构的全过程,认为这表达了女性对于平等美好男女关系最为坚执的追求,也形象反映了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艰难。梁旭东的《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崛起与张洁的<方舟>》也是较有分量的一篇研究论文,论者肯定了《方舟》在新时期女性小说崛起之初的先驱意义和启蒙意义,并称这篇小说“已经触摸到女性主义的内核” ③。同时,一些论者也指出张洁女性观中的矛盾、局限、欠缺与偏颇之处。牛玉秋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模块一:研究概况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而又敏感的理论课题。在当代世界的各种政治理 论文献中,以及我们日常的政治生活中,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着。近年来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思想、观点的争论、斗争始终存在,因此,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及其功能问题,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一批有影响的论著相继问世,为创立独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体来说,关于社 会发展规律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学者们普遍对传统教科书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疑问,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意识形态的概念。二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特征。学者们分别提出了“二特征说”、“四 特征说”、“五特征说”和“六特征说”。三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归纳起来,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社会整合功能;合法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控制性功能。四是关于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模式。学者们根据对意识形态定位及阐释角度的不同,将当代意识形态理论划分为四种模式:意识形态革命论;意识形态批判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模式。五是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而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是否是科学的争论,这一争论直接涉及到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值得注意 的是,一些学者虽然不正面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但在具体阐述一 般意识形态与科学性的关系时却对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浅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H ANDONG NOR M A 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 ) 2005年第50卷第2期(总第199期) 2005 V ol.50 N o.2(G eneral N o.199)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浅谈 3 张 莹1,马 芸2 (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6;2.四川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彻底告别了热情高歌的理想主义文本,始终坚持一方面用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超越女性意识感情,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寻找“女性自我”,用笔记录下女性“成长”的历程。本文分析了张洁真爱理想的演变过程、女性自我的寻找历程,试图梳理出张洁女性意识的变化成长。 关键词: 真爱理想;解构;女性自我;定位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5)02-0071-04 3收稿日期:2004-04-19 作者简介:张莹(1965—  ),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马芸(1981— ),女,四川峨嵋人,四川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沃林格提出决定艺术活动的“艺术意志”来源于人的应世观物所形成的世界态度,即人面对世界形成的心理态度。沃林格把这种态度界定为“世界感”。所以,个体“世界感”的差异决定了在“艺术活动”中的差异。而女性作为普遍意义的人和纯然的女性在“世界感”上必定是双性的。虽然文学自来不缺关于女性的话题,但长久以来都只限定在男性的视野中。只有在女性作为自觉的书写者,从女性立场出发创作关于女性生活和心理的作品,才形成了真正的女性文学。张洁作为一名女作家,一方面在用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超越女性意识、感情,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则更是在纯然女性眼光下,观照女性自我世界,创作女性心灵外化的女性文学。像大多数女作家一样,张洁同样将男女情感作为自己女性文学创作的基点,关注着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心理世界。从第一篇涉及到两性关系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张洁始终没有放弃探讨“爱”以及“爱”中的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 一 虽然女性对爱有天生的渴望,但几千年的父权制使女性始终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自然也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事实上,“由于女性意识、女性自我与当时主导意识形态相冲突,因此几十年来始终受到强大压抑和斥责,广大女性除了做与男人同样的人以外,不能有任何女性意识、特质或特定的流露,这种讳莫如深把女性降到‘空洞能指’的最低水平, 其背后深处深藏着那种千百年来顽固不化的传统文化精神 ———对女性的鄙视和忽略”[1](P56) 。而女性主动对爱情、婚姻 的追求更是被主流文学作品所避讳。作为一名女性,张洁必定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历史、社会对于女性的压制,她开始试图用笔探索女性心理、思考女性问题,延续自“五四”后断裂了的对女性的思考。 张洁的女性文学创作是从女性最初“寻找男性”、“寻找爱”开始的,长久以来压抑在女性心中对于理想爱情的呼唤在张洁的笔下终于喷薄而出。既然女性已经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已不在物质上依靠男性,那么,对于爱情她们更希望精神上的契合,追求心灵价值的美好。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相应地造就了一种“理想男性”的形象。就像《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钟雨和《波希米亚花瓶》中的梧桐,她们一个爱着与自己相处不足24小时,连手也不曾握过的“老干部”,一个爱着不能过年轻夫妇那种生活的简,都在享受精神上的爱。她们从旧式的婚姻中解脱出来,被“老干部”和简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吸引,爱的是“成熟而坚定的政治头脑”、“在动荡中的革命年代里出生入死的经历,他活跃的思想,工作上的魄力,文学艺术上的修养”……这是80年代新女性心目中的男性标准。她们开始自主地摆脱对有金钱、有地位的男性的依附关系,在婚恋问题上有了崭新的价值观念,这是女性在追求自我历程中的一个进步。张洁大胆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也为女性喊出了“爱”的心声。

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论张洁的女性意识——以《无字》为中心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张洁,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作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她的首篇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文坛初露锋芒,获得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是当代文坛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国外她也颇有名气,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1998年已经沉寂了许久的张洁陆续出版了三卷本长篇小说《无字》,并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到这个世纪的《无字》和《知在》,张洁一直在用生命书写着时代的音韵。她把写作触角深入到女性生存与社会境况领域内,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传达了作家的女性体验。本文作者将利用所学的文艺理论知识和文学评论方法,从作品体现的女性意识切入,对小说的思想内涵进行总结概括和整体性的探讨,进而达到对张洁的文学成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对其做出相应的文学史评价。《无字》这本书中通过描写三代女性的生命史,表现出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之中三位女性命运的沉浮。全书以吴为的成长为主线,剥离出三代女性生命的悲欢离合。女性意识从无到有,不断的枝叶繁茂。我将以女性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阐述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诠释知识女性生存的尴尬与无助。 张洁的作品是女性文学的代表。她的作品大多描述知识分子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贯穿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女性文学是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刘思谦认为:“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女性意识

《搜索》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搜索》作品简介 三、《搜索》中表现出的女性社会地位现状 (一)男权社会的不平等 (二)社会现实中女性的无奈和悲哀 三、《搜索》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一)陈若曦 1.自信果断 2.具有自我解放意识 (二)叶蓝秋 1.善良弱小 2.具有反抗意识 (三)莫小渝 1.男权社会下典型的女性形象 2.女性意识的觉醒 四、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二次成长 (一)陈若兮的成长 (二)叶蓝秋的成长 (三)莫小渝的成长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摘要 陈凯歌作为一个有着高追求和极度理想化的导演,内心极其丰富。他拍了一部贴近群众生活,反应社会现象的《搜索》。电影中的故事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三位女性所表现出不同的形象,让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回味无穷,总能看到熟悉的影子。如今社会女性早已成为独立自主的存在,再不是以前需要完全依附于男性的存在,对于爱情、事业、家庭有着不同的认知,因此,通过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分析让我们来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女性。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女性处于两性关系中弱势方,一直被男性所打压,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总会收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本文通过对电影《搜索》中三位女性形象的解析,展现出当代女性的不同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探析唤醒社会对女性的重视。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电影是艺术加工的产品,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影片中展示了很多我们不曾留意重视的细节。电影以一种艺术的手法描绘出我们生活中真实的现象,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麻烦远远要比电影中的还要多,电影中三位女性面临的问题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通过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来诠释生活中女性的生活现状,让大家对“职场女强人”、“家庭妇女”等女性形象有新的认识和改观。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观察法,观看影片《搜索》,了解故事背景、情节梗概等基本信息;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同类电影或同类型女性角色,分析影片中女性角色的情感、内心等;通过描述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描述三位女性角色在影片中所处的环境和面对问题时所作出的反应。通过以上方法对电影《搜索》中的女性角色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影《搜索》是国产影片,因此国外对其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国内的一些影评对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根据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些人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其审美局限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其审美局限 □池永文 (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湖北恩施445000) [摘 要] 在当今社会,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张洁高举妇女解放大旗,用自己的心灵 和笔触,描绘了一群站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女性的命运及其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而其审美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女性群体的局限性。 [关键词] 张洁小说;女性意识;审美局限 [中图分类号] I20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5)02-0119-04 曾有学者认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发现了“人”自身的存在,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去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而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也随着这股“人性”的热潮的到来,其主体意识也逐渐觉醒。 虽然这个觉醒的过程相当漫长,但它把在男权神话中沉睡的女性唤醒过来,告诉她们,女人不是天生的男权指挥棒下的物,而是一个人,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活生生的人。进入新时期,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更为新时期的女性踏出门槛、走向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在文学创作上,首先觉醒过来的女作家更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用自己的心灵和笔触,参与到这场妇女解放运动大潮中来。 张洁,就是新时期第一批高举妇女解放大旗的当代女作家之一,她通过描绘一群站在女性前沿的知识女性的命运及其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张扬了一种强烈的女性意识,当中体现了作家本人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思。本文试图从张洁前期产品中阐释这种女性意识。Ξ 一 可以说,张洁笔下的新时期知识女性是远比传统女性幸福的。因为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她们的政治、经济地位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 生活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因此,她们的女 性意识的觉醒也就无须从经济物质开始,而一下子楔入了精神领域,不仅寻找理想爱情,且转向女性自我价值的追寻。 (一)在情感生活中,追求爱情与婚姻的统一对于传统女性来说,家庭就是她们的天地,也是囚禁她们的牢笼,即使关系到她们的终身幸福问题,她们也无法把它操控在手中。 进入新时期后,女性已经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上审视自己,获得了人身自由、婚姻自由,自己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诚然,能寻找到一段真爱是每一个女性的梦想,但理想终归是理想,往往与现实有一步之遥。尽管自由恋爱婚姻观念在新时期已深入人心,但仍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婚姻与爱情分离现象,这种分离对广大的女性造成了极大的感情痛苦和精神摧残。张洁在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就首先探讨了这个问题。作品当中的女作家钟雨,在她年轻的时候因为无知冲动与一位漂亮的公子哥儿式的青年结了婚,但婚后她又无法忍受这段无爱的婚姻,于是毅然把它抛却,独自把女儿抚养成人。后来,一位老干部走进了她的情感世界,两个深深爱慕着对方,但是钟雨为了不破坏他人的“幸福”家庭生活,二十多年来,把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并没有把它忘记,而是精神上日日夜夜都和他在一起,就像一对 Ξ[收稿日期]  2004-10-06 [作者简介] 池永文(1966-),男,湖北洪湖人,文学硕士,湖北民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05年4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pr.2005第26卷第2期 Journal of G u angxi T eachers Education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26No.2

文献综述 (5)

文献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1.网络直播的概念及发展情况研究 网络直播概念的研究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在做与网络直播相关的研究的首要内容,有的研究者更是从当下的互联网、网络直播两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角度,方向的不同,对于网络直播给出的定义皆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把信息传播与技术推广应用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层次。也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的概念提出了以下观点: ①网络直播指的是以直播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类型。 ②网络直播是通过录屏工具或者手机在互联网平台上对表演、展示、互动等行为进行 实时呈现,是一种新兴的在线娱乐或服务方式。 而在网络直播发展情况方面的研究,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直播发端起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现场直播春晚,随后到2016年 Papi酱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到达了7435.1万人次的观看量,网络视频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直播。同时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观点: ①直播主体呈现多元化 ②直播内容由UGC向PGC转化 ③直播的平台化和服务化 ④直播平台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网络直播的特点分析 在网络直播特点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研究得出网络直播有泛娱乐性,互动性,及时性,多样性以及媒体化这几方面的特点。而有的研究者则从传播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网络直播的特点 其研究得出: ①主播高度媒体化 ②目标受众明确,黏性较强 ③半碎片化观看 ④双向互动 ⑤弹幕文化

也有研究者从网络直播的整体现状着手分析其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①内容丰富,娱乐性强 ②目标受众明确,互动性强 ③主播多样化和媒体化,女性魅力强 3.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研究 由于网络直播门槛低的原因,诸多问题的出现让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某些行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很多研究者在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问题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提出的监督引导方法也不尽相同。 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张旻在《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对网络直播现状与存在问题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从提高主播个人素养和完善政府监管这两个大方面对网络直播进行引导。而卢大振的《多管齐下破解网络直播监管难题》则着重从规范性的角度对网络直播的监督作用进行研究,其主要就网络直播监督的特点和网络直播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促进网络直播监督规范性的方法。 其中,在网络直播引导的措施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在针对现如今良莠不齐的网络直播环境从法律监管,直播门槛,直播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4.关于网络直播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的研究 以上有关网络直播研究涵盖了其特点,概念及发展情况以及监督引导,较为宽泛,接下来就对范围作进一步细化,探究一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的信息流动性及互动性更强,极大地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大学生作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很高的一个群体,对网络直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网络直播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陆思婷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从日常使用、心理感受、现实对比和利弊权衡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详细分析网络直播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魏婉秋表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加强了人们人际交往的范围。分别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之间由于网络直播的互动,加强社会交往行为,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进而实现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的人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