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邓士琳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有关运动疗法与绝经后妇女骨骼的研究越来越多。对近几年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重点对运动疗法的机制、运动干预方案和效果、影响运动疗法的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找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运动途径。结果表明,绝经后妇女通过定期的有氧承重练习及抗阻力量练习等运动方式可有效改善骨密度,并且结合激素替代治疗和补钙等综合方案可使该种作用增强。

关键词:运动康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运动疗法;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0X(2009)0120059206

R esearch progress of exercise therapy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DEN G Shi2lin

(P.E.Dept.,Wuhan Univ.of Tech.,Wuhan430070,China)

Abstract: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volving exercise therapy and effect on BMD of postmenopausal women.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er2 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s on BMD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 by reviewing recent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role of exercise in BM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gional BMD can be improved with regular aerobic,weight2bearing activity combined with weight lifting at clinical2 ly relevant sit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The combination of exercise,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calcium supplement may add to the improveme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compared to single intervention. K ey w ords:exercise recovery;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woman;exercise;BMD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因绝经后卵巢合成的激素减少所致。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以致骨脆性增高,极容易发生脊椎骨折和腕部骨折。骨质疏松症共同的发病因素可分为5个方面: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在诸多因素中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极大,它对骨强度的影响比重(40%)远远超过了与骨代谢相关激素、钙和维生素D对骨强度的影响(3%~10%),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1]。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科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达到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一种治疗方法[2]。

收稿日期:2008209214;修回日期:2008211224

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部分内容)。作者简介:邓士琳(1965-),女,湖北钟祥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大多数研究认为,绝经后妇女进行定期体育锻炼可延缓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量快速丢失,改善骨密度(BMD),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326]。但由于运动类型多种多样,且运动的持续时间,强度,参与者顺应性和中途退出率及测量技术的千差万别,所得结论也有所不同[3,7]。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重点对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干预方案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找寻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

1 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

OP被公认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及保健费用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已被国际医学界排放在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并列的位置上,是当前的五大疾病之一[829]。健康女性绝经后的20年内,骨量丢失加快,年均达1.5%~2%,又因其BMD峰值低于男性,因而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性高于男性。美国绝经后妇女中有30%的人患OP,54%的人骨量减少。国内不同地区的

第43卷第1期2009年1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43No.1

Jan.200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有所差异,所报道的有8.92%[10],15.7%[3],6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60%~70%,甚至更高达90%以上[11212]。在美国,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每年需保健经费13亿美元[13];每年由骨质疏松症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估计在180亿美元[14];据估计,到2025年骨折还会增加,而目前不到1/4的OP性骨折的妇女接受了适宜的治疗[15216]。髋部骨折造成患病期间死亡率较高[16]。预计欧洲骨质疏松症治疗相关费用在50年内将增加一倍[17]。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进入21世纪,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病率在亚洲国家增长速度最快,2050年,全球半数以上妇女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且绝大多数患者将出现在中国。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基本上可分为3大类:骨吸收抑制剂,如降钙素,雌激素等;促进骨形成药物,如氟化物,同化性类固醇;改善骨质量药物,如钙剂,活性维生素D等骨矿化物。这些药物疗效肯定,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且远期疗效不肯定(氟化物),价格昂贵(钙剂盒维生素D)。雌激素替代疗法曾是预防、治疗PMO的首选,但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等生殖系统癌症,增加卒中的发生的风险,使该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8220]。由于治疗费用高,且实施干预(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是终身性的,其高昂的治疗费和较长的治疗周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非药物治疗受到重视。非药物治疗中体育锻炼的防治作用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课题之一。

2 运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1 生物力学机制

临床研究证实,骨对应力的适应是遵循Wolff定律,即骨在需要的地方生长(承重和接应力的部位),不需要的地方骨质吸收;并且在适宜的负荷下,运动强度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运动强度越大,对骨的应力刺激也较大,也越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和提高。在骨重建过程中,其形状、骨量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力学环境的需要,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只能是外力作用(生物力学因素),而骨量的增减则取决于外力作用的幅度。机械负荷一直被认为是调节骨代谢和重建的重要因素,Nillson B E于1997年就提出体育锻炼和机械刺激可以促进成骨并抑制骨吸收。而长期卧床或失重造成的机械负荷减少可以导致成骨和骨组织钙化抑制骨量下降甚至骨质疏松。

运动主要是通过直接刺激和肌肉牵拉二种机制来增加骨负荷,从而刺激骨形成。Mayhew等发现在冈

比亚,即使是65岁以上老年妇女髋部骨折也很少见,他们认为这可能由于这些妇女通常体位是坐在地上,而经常从坐位站起以及耕作方式,给了股骨上端以有益的负荷作用[21]。Adami S于1999年发现对腕部施加最大压力,可致桡骨远端骨皮质的横断面积和骨密度增加,这些结构上的改变在理论上与抗压能力有关。所施加的力学应变可能促进骨膜细胞矿化,从而启动了前体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化;骨膜细胞在接受力学应变后出现的细胞生物学变化,在力对骨组织的作用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运动通过肌肉活动产生对骨的应力,刺激骨形成,很多研究观察到,肌肉量与骨量呈正相关关系,肌肉力量的改变会引起骨强度发生相应的变化[22223]。

在生理机制的研究上,Frost和Jee在总结了骨生物力学和骨生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骨的力学调控系统(Mechanostat)。力学调控系统反映了骨结构形态变化与应变状态之间的关系[24226]。负荷和骨形成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当负荷超过骨形成或骨重建阈值,骨强度增加[7,27]。骨重建阈值M ESr约为50~100μstrain,小于此值的骨组织处于废用状态,骨组织感受器检测到现有骨量大大超出外力作用需要,合成和分泌特定的信号指令,促使骨重建的基本多细胞单位BMU激活频率大幅度增加,同时使骨吸收量大于成骨量;骨的应变处于重建阈值M ESr和骨塑建阈值M ESm之间时,骨组织处于适应状态,总骨量不变;骨塑建阈值M ESm约为1000μstrain,大于此值时,骨组织处于中度超负荷状态,骨组织感受器检测到现有的骨量不能满足外力作用需要,合成和分泌特定的信号指令,激活骨塑建的骨板型成骨漂移机制,总骨量因而逐渐增加;病理性骨塑建阈值为3000μstrain,大于此值时骨组织处于病理性超负荷状态,骨组织感受器检测到现有的骨量明显小于外力作用的需要,合成和分泌特定的信号指令,激活骨塑建的网状骨性成骨漂移μstrain机制,快速而大量地成骨,总骨量迅速增加。骨的极限强度一般为25000μstrain,即骨折所需的外力作用强度。

现代研究表明,机械负荷对处于生长期的骨量的潜在影响比成熟骨大,对于成年人,运动能阻止年龄相关的骨量丢失,引起机械性能得到改善,但不能大幅度地增加骨量。老年人骨的生物力学内环境及组成结构发生了许多退化性改变,如力学信号受体丰富的骨细胞出现凋亡,数量减少和其网络通路缺损等,这些解释了老年人成骨能力低下,不足以平衡破骨造成的骨量下降[28229]。但运动可减少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及其导致的骨折发生率。

0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3卷

2.2 运动抑制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重建

一般认为,PMO是高转换型的,特别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初期。骨转换是一种独立于BMD的,决定骨折危险性的因子,高转换伴有较高的骨丢失率。运动可使绝经后妇女血中的雌激素浓度轻度增加,使骨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感受性降低,从而阻止骨量的减少。Yamazaki S等观察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9~75岁)采用步行锻炼,从3个月开始,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吡啶交联物(N Tx)水平下降,并持续到12个月,接着血清碱性磷酸酶减少,因而提出运动导致BMD增加的机制是使骨转换受到抑制[30]。J udge等也发现中等强度抗阻力量练习使骨吸收指标下降9%,骨形成指标下降5%[31]。还有研究认为短期练习降低降钙素水平[23,32];Jose G ala认为,这种作用可能是成骨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调控的,可促进这些细胞的增殖,反之,制动则使重建区激活增强,及成骨细胞活动下降而影响骨形成和重建[33]。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运动可以通过抑制骨重建,防止骨量丢失。

2.3 其他机制

刘兆强等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去卵巢大鼠骨Ca, Mg,S,Co,Mn等含量回升,血清雌激素、孕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显著回升,白介素-6,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等显著回降,提出改变体内相关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是运动对抗骨元素代谢紊乱的重要机制和重要途径[34]。Sugiyama T发现,由高冲击运动引起的骨获得是伴随着骨材料质量的恶化,因而提出代偿机制[35]。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3.1 运动种类

运动种类是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Kemmler W指出,绝经后妇女仅靠日常体力活动,或目的不明确的运动对骨骼的作用是非常低的,应采用目的明确的运动计划[36]。Bonaiuti对90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氧运动、承重、抗阻力量练习对绝经后妇女脊柱均有效,步行对脊柱和髋部BMD有效,而且有氧运动对增加腕部BMD亦有效[37]。现代运动医学认为,为达到全面身体锻炼的效果,一套完整的运动处方至少应包含3种主要运动类型:①有氧耐力性练习;②抗阻力量练习;③伸展柔韧性练习。

3.2 运动量

运动量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密度,改变其中之一便能使运动量加大或减小。当运动量不变时,可根据需要按不同比重安排这3个因素。运动强度是指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的运动负荷,是决定运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对运动量来说,若频度和期间扩大,高强度可变为较低。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通过靶心率来计算运动强度,(220-年龄)×60%为下限, (220-年龄)×80%为上限,中老年女性(46~55岁)运动最佳心率为120~130次/min。在运动中测定心率经常困难,这时依靠主观感觉(RPE)来进行强度设定简便易行。把靶心率和RPE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评价运动量更全面。

3.3 运动频度

运动的频度通常指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运动训练的另一原则是长期重复原则,适应的产生需要有一定时间过程,只有多次重复,利用“痕迹作用”及超量恢复的良好影响才能有效。Ellen C对绝经后妇女(56.1±4.5岁)追踪4年,结果显示,和每月不到一次者相比,每周运动二次者BMD保持或增加,并且只有锻炼频率高者才可阻止绝经导致的BMD下降[16]。Kemmler w等观察到,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情况下,每周2次以上的强度训练有助于改善BMD,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5]。

3.4 运动预防跌倒

骨质疏松症的最终治疗目的是提高病人的抗骨折能力,防止骨折的发生,而不仅仅是提高骨矿含量或骨密度。除骨强度降低外,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存在骨外因素,如跌倒、骨骼受力大小与方向,其中跌倒尤其重要。由于髋部骨折是导致残疾和最大医疗费用的原因,因此,特别强调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另有报道, 24%的病人跌倒是由于下肢无力引起的。运动对肌肉力量的研究显示绝经期妇女可以在肌肉力量上有大幅度改善,这非常重要,不仅因其有助于在老年阶段生活自理,而且肌肉力量差也是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4 影响运动对骨骼反应的因素

多数研究认为,与单纯运动干预相比,锻炼结合激素替代(HR T)加上补钙的综合性方案可使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改善的效果增加,说明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或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一个综合的,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38253]。Villareal观察到,年老体弱妇女(75岁以上)在持续使用HR T时,通过运动仍然能使腰椎BMD有明显增加[50253]。但Jose gala指出,运动疗法对摘除卵巢大鼠可部分地恢复停经早期腰椎和股骨的骨丢失,但卵巢功能丧失时间长则效果减低[33],说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干预应尽早进行。Hawkins 等对坚持跑步5年的41名绝经前后妇女测量发现,不管月经状况,及是否服用HR T,这些长跑者均无明显

16

第1期邓士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骨质丢失,而且,长跑既不减弱也不增强HR T对骨骼的作用[54270]。

Laura发现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丢失的因素还包括心理因素。抑郁症者BMD低,骨重建增强,呈骨丢失前兆,且抑郁症对绝经后妇女BMD作用不受体重和钙摄入的影响及力量训练的影响,甚至其作用(在股骨颈)和体重变化(在大转子处)与激素和运动训练的影响相同甚至还要大[71]。

体重和瘦体重是影响BMD的因素之一[72273], G ozansky等对68名绝经后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减重(- 4.1±0.4kg),结果发现减重对腰椎、髋部和大转子BMD有重要影响,即使是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引起的减重也可导致BMD的下降,尤其是未接受药物干预(雷洛昔芬,HR T)的情况下(- 1.5±0.55, -0.5±0.5%,1.1±0.4%)[74]。Macdonald等发现髋部(股骨颈)和脊椎(腰椎)部位的骨质丢失在停经前就已经发生,体重变化与股骨颈的骨质丢失有关系(r= 0.102,P=0.002),但改变后的体重与腰椎BMD变化有相关关系(r=0.105,P=0.002);体力活动水平与减重妇女发生的腰椎BMD减少有相关关系。对当前使用HR T者,体重或体重变化均与BMD变化无关系,但绝经后未使用HR T的妇女应注意在这个特殊时期,体重轻或减重可能使骨量丢失加重[75]。

几种重要的营养素,如能量、蛋白质、钙、镁、锌和维生素C与BMD有明显相关性[76],Rebecca发现,骨骼类型影响运动效果。如股骨颈75%是骨皮质而腰椎65%是松质骨,当腰椎BMD对运动有变化而股骨颈BMD因其致密,不能同样快地对干预有反应[77]。此外,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常常是一种弱效应,弱效应的积累与显现需要时间。能否坚持运动干预到一定时间也是影响因素之一[45]。

5 实际应用

1)绝经后妇女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增强骨骼健康的不可或缺的途径[78]。长期从事有氧运动是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最积极的疗法,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和高冲击运动(如踏步和跳跃)对骨量和骨骼结构有重要的功能性影响,但对已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过度负重锻炼或活动过度可能导致骨折。

2)肌肉力量对绝经后妇女非常重要,可以利用哑铃、杠铃、弹簧、橡皮筋等负重法或阻抗法增进肌肉力量。渐进抗阻力量练习(PRE)是增加肌力的主要方法,对绝经后妇女BMD的作用具有部位针对性。

3)以改善老年人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运动(如体操,舞蹈,秧歌舞,太极拳等)可有效减少骨量丢失率,同时缓解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防止受伤。增强平衡能力和身体灵活性,从而预防老年人跌倒导致的骨折。

4)运动锻炼过程中应遵循全面锻炼原则,超负荷原则和长期重复原则,每周至少3次,以中等强度,结合有氧耐力运动、抗阻力量运动、平衡柔韧性练习的运动方案,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跌倒引起的骨折有良好的效果[79280]。

参考文献:

[1]吴明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J].中国临床康复,

2002,6(2):1702191.

[2]励建安.运动疗法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18(2):68.

[3]K elly G A,K elly KS,Tran ZV.Exercise and lumbar s 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meta2analy2 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Biol.Sci.Med.Sci.,2002, 57990:5992604.

[4]Clifford J.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The new England

J of Medicine,2005,353(6):595.,

[5]K emmler W,Engelkek K,Lauber D,et al.Exercise effects on

fitnes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2 en:12year EFOPS results[J].Med Sci S ports Exerc,2002,34

(12):211522123.

[6]Engelke K,K emmler W,Lauber D,et al.Exercise maintains

bone density at spine and hip DFOPS:a32year longitudinal study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J].Osteoporos Int, 2006,17:1332142.

[7]Patricia A Downey,Michael I Siegel.Bone Biology and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Osteoporosis[J].Physical therapy, 2006,86(1):77292.

[8]Abrahamson S J,Khan F.Brief osteoporosis education in an in2

patient rehabilitation setting improves knowledge of osteoporo2 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2trauma fractures[J].Int J Re2 habil Res,2006,29(1):61264.

[9]Lane J.Osteoporosis:a globe assessment[J].Orthopedics,

2006,29(2):101.

[10]陈一冰.运动及衰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J].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5):6082609.

[11]王沛,刘春,黄欣加.骨质疏松的运动防治研究[J].南京体

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256.

[12]冯燕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断的进展[J].中国骨伤杂

志,2001,14(11):6822686.

[13]Brown,J.P.&Josse,R.G.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n Canada

[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02,167(10):

1234.

[14]G abriel SE,Tosteson AN,Leibson CL,et al.Direct medical

2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3卷

costs attributable to osteoporotic fractures[J].Osteoporos Int,2002,13:3232330.

[15]Cuddihy M T,G abriel SE,Crowson CS,et al.Osteoporosis

intervention following distal forearm fractures:a missed op2 portunity?[J].Arch Intern Med,2002,162:4212426. [16]Coates BS,Greens pan SL.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following hip fracture nave we improved our care[J].Osteo2 poros Int,2003,14:884.

[17]Hajcsar EE,Hawker G,Bogoch ER,et al.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fragility fracture [J].Can Med Assoc J,2000,163:1402143.

[18]Rossouw J E,Anderson G L,Prentice RL,et al.Risk and ben2

efits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2 en: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πs health initiative ran2 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m Med Assoc,2002,288: 3212333.

[19]Richard LN,Mary T,Jane K,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the subsequent risk of cancer in the NHAN ES I follow2up co2 hort[J].BMC Cancer,2002,2:22231.

[20]陈晨,乔晓媛,何芙蓉.关于激素替代疗法和脑血管事件

的人群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7,87(3):203.

[21]Mayhew PM,Thomas CD,Clement J G,et al.Relation be2

tween age,femoral neck cortical stability,and hip fracture risk[J].The Lancet,2005,366(9480):1292136.

[22]Elaine M Mansfield.Designing Exercise Programs to Lower

Fracture Risk in Mature Women[J].Strength and Condi2 tioning Journal,2006,28(1):24230.

[23]Iki M.,Saito Y,K ajita E,et al.greater trunk muscle torque

reduces postmenopausal bone loss at the s pine independently of age,body size,and vitamin D receptor genotype in Japanese women[J].Calcif Tissue Int,2002,71:3002307.

[24]Frost HM.Why the ISMN I and the Utah paradigm?Their

role in skeletal and extraskeletal disorders[J].J Musculoskel Neuron Interact,2000:125.

[25]Frost HM.The Utah paradigm of skeletal physiology:an

overview of its insights for bone,cartilage and collagenous tissue organs[J].J Bone Miner Metab,2000,18:305. [26]Jee WSS.Principle in bone physiology[J].J Musculoskel

Neuron Interact,2000:11.

[27]Verschueren SM,Roelants M,Delecluse C,et al.E ffect of62

month 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on hip density,muscle strength,and postural control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Journal of Bone& Mineral Research,2004,19(3):3522359.

[28]Frost HM.Boneπs mechanostat:a2003u pdate[J].Anat

Rec,2003,275A(2):108121101.

[29]Mosley J R.Osteoporosis and bone functional ada ptation:

mechanobiological regulation of bone architecture in growing

and adult bone,a review[J].J Rehab Res Develo p,2000,37

(2):1892199.

[30]Y amazaki S,Ichimura S,Iwamoto J,et al.E ffect of walkin g

exercise on bone metabolism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enia/osteoporosis[J].Journal of bone&mineral metabolism,2004,22(5):5002508.

[31]J udge JO,K leppinger A,K ennyA,et al.home2based resis2

tance training improves femoral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women on hormone therapy[J].Osteoporos Int,2005,16: 109621108.

[32]Iwamoto J,Takeda T,Ichimura S.E 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 g

and detraining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J Orthop sci,2001,6:1282 132.

[33]Jose G ala,Diaz2Curiel M,de la Piedra C,et al.Short and

long2term effects of calcium and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variectomized rat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2 tion,2001,86:5212527.

[34]刘兆强,刘浩宁,刘锡仪.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

和相关激素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22(2).

[35]Sugiyama T,Y amaguchi A,K awai S.E ffects of skeletal

loading on bone mass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bone:

a new insight into the“mechanostat”theory[J].,2002,20

(4):1962200.

[36]K emmler W,Weineck J,K alender WA,et al.The effect of

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non2athletic exercise muscle strength,and

VO2max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s rather low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osteopenic women[J].J Muscu2 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2004,4(3):3252334.

[37]Bonaiuti D,Shea B,Iovine R,et al.Exercis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2(3).

[38]Sanchis2Moysi J,Dorado C,Vicente2Rodriguez G,et al.In2

ter2arm asymmetry in bone mineral content and bone area in postmenopausal recreational tennis players[J].,2004,48(3): 2892298.

[39]Puntila E,Kroger H,Lakka T,et al.Leisure2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ate of bone loss among peri2and postmenopausal women:a longitudinal study[J].,2001,29(5):4422446.

[40]K orpelainen R,K einanen2K iukaanniemi S,Heikkinen J,et al.

E ffect of impact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women with low BMD:a population2based randomized con2 trolled302month intervention[J].Osteoporos Int,2006,17: 1092118.

[41]Blanchet C,G iguere Y,Prudπhomme D,et al.Leisure physi2

cal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quantitative ultrasound mea2 surements independently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2 menopausal women[J].Calcif Tissue Int.,2003,73(4): 3392349.

36

第1期邓士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42]S.V.Stengel,W K emmler,R Pintag,et al.Power training

is core effective than strength training for maintain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J Appl.Phys2 iol,2005,99:1812188.

[43]Rutherford OM.Is there a role for exercise in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J].Br J S ports Med.,1999,33

(6):3782386.

[44]P S Yung,YM Lai,P Y Tung,et al.E ffects of weight bear2

ing and non2weight bearing exercises on bone properties using calcaneal quantitative ultrasound[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5,39(8):547.

[45]Asikainen TM,Kukkonen2Harjula K,Miilunpalo S.Exercise

for health for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a systematic re2 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S ports medicine., 2004,34(11):7532778.

[46]Milliken LA,G oing SB,Houtkooper LB,et al.E ffects of ex2

ercise training on bone remodeling,insulin2like growth fac2 tors,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nd withou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Calcif Tissue Int.,2003,72(4):4782484.

[47]Chan YM,Zaitun Y,Suriah AR,et al.E fficacy of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and weight2bearing exercise in reducing rate of bone loss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a two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sia Pac J Clin.Nutr., 2004,13(suppl):149.

[48]E Paul Roetert.Maintaining bone health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J].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2005,24

(4):34.

[49]Risa K agan.Exercise and bone health[J].Female Patient,

Chatham:2002,27(6):49250.

[50]K aren F Mauck,Bart L Clarke.Diagnosis,Screening,Pre2

vention,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Mayo Clinic Proceedings,Rochester:2006,81(5):662.

[51]Ann Newstead,Kristen I Smith,Jan Bruder,et al.The E f2

fect of a J umping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Journal of G eriatric Physical Therapy,2004,27(2):47251.

[52]Chan K,Qin L,Lau M,et al.A randomized,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ai chi chun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Arch phys med reha2 bil,2004,85(5):7172722.

[53]Qin L,Au S,Choy W,et al.Regular tai chi chuan exercise

may retard bone los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case2con2 trol study[J].J phys med rehabil,2002,83(10):13552 1359.

[54]~[80]限于版面,从略。

(上接第58页)

[2]Blomstrand E,Andersson S,Hassmen P.E ffect of 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and carbohydrate supplementation on the ex2 ercise2induced change in plasma and muscle concentration of amino acids in human subjects[J].Acta Physiol Scand,1995, 153:87296.

[3]Greer B K,Woodard JL,White J P,Arguello EM,et al.

Branched2chain 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indicators of muscle damage after endurance exercise[J].Int J S port Nutr Exerc Metab,2007,17(6):5952607.

[4]Chaouloff F.E ffects of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central sero2

tonergic sys2tems[J].1V Ed Sci S ports Exerc,1997,29(1): 58262.

[5]Dwyer D,Flynn J.Short term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

young males does not alter sensitivity to a central serotonin agonist[J].Exp Physiol,2002,87(1):83289.

[6]McCann GP,Cahill H,et al.Sumatriptan reduces exercise ca2

pacity in healthy males:a peripheral effect of5-hydrox2 ytryptamine agonism?[J].G in Sci(Lond),2000,98(6): 6432648.

[7]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82223.

[8]Binder W,Mousa SA,Sitte N,K aiser M,et al.S ympathetic

activation triggers endogenous opioid release and analgesia

within peripheral inflamed tissue[J].Eur J Neurosci,2004, 20(1):922100.

[9]陈建国,张亮,沈福民,等.味觉生理与味觉行为[J].中国行

为医学科学,1998,7(3):23224.

[10]山本隆.美味の构造[M].东京:讲谈社,2001:1962203.

[11]Blomstrand E,Hassmen P,Ekblom B,et al.Administration

of branched2chain amino acids during sustained exercise ef2 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o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some amino acids[J].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1991,63

(2):83288.

[12]Davis,J.Metal.Serotonin and central nervous s ystem fa2

tigue:nutritional considera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0,72(2):5732578.

[13]徐科.神经生物学纲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4]Powers ME,Y arrow J F,McCoy SC,Borst SE.Growth hor2

mone isoform responses to G ABA ingestion at rest and after exercise[J].Med Sci S ports Exerc,2008,40(1):1042110.

[15]Y amamoto T.Brain mechanisms of sweetness and palatabili2

ty of sugars[J].Nutr Rev,2003,61(5Pt2):S529.

[16]刘丽萍,马隽,李雷,等.风味嗜好学习对游泳训练大鼠下

丘脑相关核团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R].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6432644.

4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3卷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其后果是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严重者出现合并症,甚至死亡等问题,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 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骨吸收作用增强,虽然骨重建也增强,但骨吸收和骨破坏过程远远超过骨形成的过程,进而造成不断的骨量丢失,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绝经后10 年内骨丢失速度最快。 营养因素对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的影响,低钙摄入会加速绝经后骨质的丢失,特别是骨峰值低的妇女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可影响肠道钙的吸收和转运,而且长期维生素 D 缺乏可引起骨软化症,增加骨折的风险;营养不足或蛋白质摄入过多、高磷及高钠饮食、大量饮酒、过量咖啡等均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1.提高峰值骨量从儿童期开始注意补充足够的钙量,青春期应摄人1000mg/d 以上的钙。 2.适度体力活动负重运动有利于骨骼发育及骨量增加,同时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可增加维生素 D 的合成。 3.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咖啡都不利于提高骨峰值,在更年期更会增加骨矿丢失。 4.钙的补充绝经后妇女钙的RNI 为1000mg/d(用雌激素者)~1500mg/d(不用雌激素者),钙来源应以饮食为主,但从饮食中不易达到上述推荐量可选用加钙食品和钙补充剂。 5.补充维生素D 注意每日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使用维生素D 400IU/d 或1 仪一羟基维生素D(阿法D3)0.25~μg/d,或钙三醇(罗钙全)0.25~0.51μg/d。 6.补充大豆异黄酮类依普拉封600mg/d 和大豆异黄酮80mg/d 或以上有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邓士琳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有关运动疗法与绝经后妇女骨骼的研究越来越多。对近几年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重点对运动疗法的机制、运动干预方案和效果、影响运动疗法的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找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运动途径。结果表明,绝经后妇女通过定期的有氧承重练习及抗阻力量练习等运动方式可有效改善骨密度,并且结合激素替代治疗和补钙等综合方案可使该种作用增强。 关键词:运动康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运动疗法;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0X(2009)0120059206 R esearch progress of exercise therapy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DEN G Shi2lin (P.E.Dept.,Wuhan Univ.of Tech.,Wuhan430070,China) Abstract: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volving exercise therapy and effect on BMD of postmenopausal women.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er2 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s on BMD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 by reviewing recent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role of exercise in BM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gional BMD can be improved with regular aerobic,weight2bearing activity combined with weight lifting at clinical2 ly relevant sit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The combination of exercise,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calcium supplement may add to the improveme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compared to single intervention. K ey w ords:exercise recovery;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woman;exercise;BMD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因绝经后卵巢合成的激素减少所致。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以致骨脆性增高,极容易发生脊椎骨折和腕部骨折。骨质疏松症共同的发病因素可分为5个方面: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物理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在诸多因素中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极大,它对骨强度的影响比重(40%)远远超过了与骨代谢相关激素、钙和维生素D对骨强度的影响(3%~10%),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1]。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科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达到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一种治疗方法[2]。 收稿日期:2008209214;修回日期:2008211224 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部分内容)。作者简介:邓士琳(1965-),女,湖北钟祥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大多数研究认为,绝经后妇女进行定期体育锻炼可延缓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量快速丢失,改善骨密度(BMD),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326]。但由于运动类型多种多样,且运动的持续时间,强度,参与者顺应性和中途退出率及测量技术的千差万别,所得结论也有所不同[3,7]。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重点对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干预方案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找寻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 1 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 OP被公认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及保健费用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已被国际医学界排放在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并列的位置上,是当前的五大疾病之一[829]。健康女性绝经后的20年内,骨量丢失加快,年均达1.5%~2%,又因其BMD峰值低于男性,因而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性高于男性。美国绝经后妇女中有30%的人患OP,54%的人骨量减少。国内不同地区的 第43卷第1期2009年1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43No.1 Jan.2009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一)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6粒重1克。口服,每服60粒(10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克。口服,成人每服1丸(9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粒重1克。口服,每次3~9克,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克,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 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 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 1.原发性特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指主要由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常于绝经后5~l0年发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至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使妇女的残废率和死亡率增加,其治疗机理主要在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提高绝经后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骨吸收,并通过对机体的全身性、多环节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 型):老年人肾脏虚衰,三焦气化不利;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气虚无力行血;或脾虚湿盛;或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寒凝筋脉等均可导致瘀血痰浊痹阻筋脉,致筋骨失养;同时,痰瘀还可导致肾虚的产生及进一步衰竭,从而诱发或加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产生。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以补肾(温补肾阳,填补肾精)为主,并在补肾的基础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温化寒湿等法。 2.继发性继发性OP是继发于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或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 .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肝脏病 .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肌萎缩)等.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ast-Cell病等 .其他原因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的生长期:受精至20~25岁 平衡期:20~25稳定期,35~40岁骨吸收与骨生成平衡 骨衰老下降期:35岁以后开始衰老,骨量下降。妇女绝经后(50岁以后),10年内,每年以1.5~2%丢失。 骨质疏松难以控制的因素: ①绝经;②性别;③年龄;④种族;⑤体型瘦小(57kg 以下,危险性更大);⑥种族史。 骨质疏松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①日照不足;②长期低钙饮食;③不良的生活习性;④运动量少;⑤药物;⑥疾病。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大小: 激素>糖尿病>外来激素>抗癫痫药>泻药>低钙饮食

防治骨质疏松的七大误区

防治骨质疏松的七大误区 误区1:预防骨质疏松只需要单纯补钙就可以了 缺钙并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唯一因素,因此不是单纯补钙就可以的。骨钙的丢失与青年期骨峰的高低有关,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中老年人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1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如果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另外合理饮食、运动等方式也很重要。 误区2: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少、体瘦,同时又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不容易达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3:补充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易患癌症 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只要坚持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假如该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那就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误区4: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脱钙,出现骨质疏松。长期卧床的病人或骨折固定都会出现骨质疏松。运动量减少,不注意体育锻炼,骨丢失加快。因此,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误区5: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一回事 中年以后,人体往往是负钙平衡状态。每当钙摄入不足时,人体的血钙自稳系统即增加甲状旁腺素的分泌,溶解骨钙,以补充血钙,使血钙维持原来的水平。如果人体长期缺钙而得不到纠正,会使血钙的稳定系统出现偏差。甲状旁腺长期受缺钙刺激,持续过量的分泌甲状旁腺素,致使甲状旁腺进入亢进状态,造成骨钙减少,血钙和软组织钙含量增加的反常现象。高血钙刺激降钙素分泌增加,促进成骨,这就是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并存的激素基础。骨质增生只是机体对骨质疏松的一种代偿而已,人体用这种代偿作用形成的新骨远不能补足大量丢失的旧骨,本应进入骨骼内部的钙却沉积修补在某些受力最大的骨面上,如颈椎、腰椎、足跟骨等,这就是骨质增生。经常同时折磨中老年朋友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因为机体缺钙引起的一对孪生骨病。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问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问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问题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引起疼痛、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合并症,增加妇女患病率及死亡率,需积极预防及治疗。预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骨峰值及减少骨丢失率;治疗则应继续采用减少骨丢失的措施,还需药物治疗增加骨量,防止再次发生骨折。骨吸收抑制剂可预防骨丢失,骨量增加较少;骨形成刺激剂增加骨量较多,但应用经验有待积累。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刺激剂 课前问答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还 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A、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B、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A、以欧洲国家居首位 B、以亚洲国家占首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由绝经引起,一般发生于绝经后5-10 年之间,是最多见的一种骨质疏松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称为增龄性骨质疏松症,或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而由各种疾病、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增龄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区别,以

便正确地采用防治措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后果及防治意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不良后果是骨痛、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合并症。西方妇女在50岁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性大约为40%,相当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高于乳癌(1),我国北京城区50岁以上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为88/10万(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5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人数将继续增多,其中的一半发生在亚洲,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防治目的是减轻痛苦,预防发生骨折,从而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减少妇女死亡率。 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进程(40岁、50岁、60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一.提高骨峰值 骨峰值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高骨量,一般于25-35岁之间达到,骨峰值高者,经历增龄及绝经的影响后骨量仍能保持在骨折阈值之上,而骨峰值低者则相反,易发生骨质疏松症。遗传因素决定骨峰值的70%左右,不能改变;而后天的营养(合理饮食)及生活方式(运动、忌不良习惯)可影响骨峰值的20-30%,可以人为改变。二.减少骨丢失率生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答案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令狐采学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导致,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A .以骨量低下 B .骨微结构破坏 C .骨脆性增加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 A .骨折 B .骨痛

C .骨骼畸形 D .便秘 3 . (单选题)通常的骨质疏松骨折发生在等部位。 A .脊柱 B .髋部 C .桡骨 D .以上都是 4 . (单选题)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固有危险因素包括: A .高钠饮食 B .体力活动缺乏 C .老龄化 D .低体重 5 . (单选题)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的情形包括: A .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B .老年人 C .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D .以上都是 6 . (单选题)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反映的是骨的 A .矿物盐含量 B .性激素水平 C .影响骨代谢药物含量 D .以上都是 7 . (单选题)T值是与比较,主要用于判断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A .实测骨密度 B .峰值骨密度 C .同龄组骨密度 D .以上都是 8 . (单选题)Z值是与比较,是在人群中的排队,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异常的骨丢失。 A .实测骨密度 B .峰值骨密度

C .同龄组骨密度 D .以上都是 9 .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临床上T值低于可以判定为骨质疏松症 A .1 B .0 C .-1 D .-2.5 10 . (单选题)骨质疏松症防治措施包括: A .基础保健 B .药物干预 C .康复治疗 D .以上都是

中草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44793.html, 中草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作者:石昊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福善美合仙灵骨葆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8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钙尔奇D片的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治疗中给予福善美合仙灵骨葆治疗。治 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骨密度、骨钙素以及降钙素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骨钙素以及降钙素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结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要寻找适宜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福善美合仙灵骨葆在治疗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在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仙灵骨葆;福善美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54-0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由于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引起雌激素分泌降低,导致骨形成与骨吸收偶联失衡,以绝经后出现骨转换加速、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和骨折危险度增加为特征。本文主要以2011 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在本院进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治疗中结合中药治疗,并将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现将分析与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这87例患者的年龄51-72岁间,平均年龄66.6岁。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没有明显差异。在43例研究组患者中,年龄在51-72岁之间,平均年龄平均年龄66.2岁。在对照组4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6.6岁。本研究的87例患者,在进行本研究前均经BMD检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L1-5椎体BMD),且检测结果均为低于M-2SD。并且,所有患者都是自愿参与的本项研究,在研究前均签署了意愿 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钙尔奇D片药物治疗方法,1粒/次,1次/天,口服;6月为1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福善美合仙灵骨葆治疗。福善美(阿伦磷酸钠)每次1

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概述

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概述 发表时间:2015-08-21T15:32:01.79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期作者:葛秀杰 [导读] 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133000 最具代表性的变化便是女性体内雌激素急剧下降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除需进行必要的医疗外,调理好膳食与营养,做好未病先防则是十分重要的。 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133000 【摘要】围绝经期是每位女性都要面对的生理问题,是女性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老年衰萎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代表女性生理特征的月经开始紊乱,逐渐停止,妇女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变化便是女性体内雌激素急剧下降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除需进行必要的医疗外,调理好膳食与营养,做好未病先防则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饮食;营养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PMS)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1]。相关研究指出,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都会面临骨质疏松的问题,其中6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相应症状,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2]。但具有自我保健意识,特别是掌握围绝经期膳食营养的女性,其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明显下降[3]。因此,本文就与围绝经期女性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的膳食营养措施进行总结,为社区的健康促进提供基础资料。 1 骨质疏松症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以腰背疼痛、全身关节肿痛、甚至抽搐、驼背、身高缩短、牙齿松脱和非外伤性骨折等为表现的综合征。谈到骨质疏松症,首先要了解骨密度的概念。骨密度是单位面积骨骼的重量,是衡量骨骼中含多少钙等矿物质成份的标准。以成人(20~44岁)的平均骨密度为100%来说,70%~80%为骨量减少,少于70%为骨质疏松。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全身骨骼含量减少,骨质稀疏变脆,似马尾松的叶子,稀疏透明,容易折断。即使跌倒时手轻微扶触及,手骨所受到的撞击,或打喷嚏时所受到的轻微震动,都有可能引起骨折。而骨折又将引起一系列问题,如疼痛、残障,甚至痴呆等[4]。 2 女性围绝经期与骨质疏松症 女性年轻时,破坏骨骼的破骨细胞和骨骼再生的骨芽细胞能够保持平衡。但进入围绝经期后,抑制破骨细胞、稳定骨骼中钙物质和促进钙吸收作用的雌性激素急剧减少,破骨细胞得不到控制,新生骨骼无法及时形成,骨骼密度降低,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2]。 3 骨质疏松症的膳食管理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膳食中应有足够的钙物质和植物性雌激素,必要时可以补充营养价值高,促进骨质再生的健康食品等,并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控制骨量减少的有效方法。 3.1 钙的吸入与补充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是围绝经期女性常面临的问题,其发病率为同龄男性的6倍。促进钙吸收的因素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K、蛋白质、乳糖、某些氨基酸,以及钙与磷、锰、铁、锌等元素的适当比例等。如补钙过度,便会妨碍锰的吸收,而如果人体缺乏锰元素,就不能充分利用钙元素,不能有效促进骨质合成,从而易造成或加重骨质疏松症。国际上也规定钙磷比例以2:1为膳食标准[6]。因此补钙的同时,还要注重其他营养成分的平衡,否则会适得其反,引起其他的营养素缺乏,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老年人钙的RNI为800~1000mg/日。应以食物钙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来源,如每日饮用200~400毫升的牛奶或酸奶(可补充200~400毫克的钙)[5]。其次为各种主食(特别是发面食品)、大豆及豆制品、肉类、深绿色或红黄色叶菜、水果、菌藻类、植物油、虾皮和茶、矿泉水等。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包括谷物中的植酸、某些蔬菜中的草酸、过多的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脂肪等。所以要少食或忌食含粗纤维过多的粗粮、奶油、黄油、肥肉、肥鸭、含草酸多的素菜、动物油脂、酒、咖啡、含咖啡因或含磷高的饮料等。 骨质疏松症重在合理膳食早预防。医学研究显示,女性及早补钙可以使绝经后骨骼中钙丢失速度减慢30%~50%[6]。人所需要的营养都是通过饮食获取的。如果认为需要补充才能够获得足够的钙,那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后再决定。因为如果围绝经期女性每天的补钙量超过2克,就会增加罹患肾脏疾病的几率[7]。所以补钙是个比较复杂的营养补充问题,不能过度,只能合理补充。 3.2 植物雌激素的食用 女性体内缺乏雌激素与其罹患骨质疏松症有直接关系,而通过饮食补充雌激素是最安全的[7]。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存在的非甾体雌激素类物质,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作用相似但不相同,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样活性作用。雌激素活性作用可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等症状,抗雌激素活性作用可降低子宫内膜癌及乳癌危险性,对雌激素相关性疾病起保护作用[8]。植物雌激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有以下几种:①大豆异黄酮:是由天然大豆中提取的植物有效成分,属于植物雌激素。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显效剂量是126mg/d,每天补充84mg大豆异黄酮即可显著减缓绝经后妇女的骨质流失。其机制与增加膳食钙吸收,减少尿钙排出,维持钙平衡,减少骨质吸收及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有效地调节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缓解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所以,更年期女性在日常可多食用些大豆及大豆制品[9];②红薯:台湾的科研人员发现,有规律地食用红薯能提升女性雌激素的水平。因此,作为一种既便宜又好吃的营养食品,红薯应该成为围绝经期女性饮食中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坚持每天食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10];③人参:现代医学认为,人参富含植物性雌激素可以协助减轻围绝经期的症状。但需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选择。如气虚选白参;阳虚用红参;兼有阴液亏虚选西洋参。可泡酒、煮粥、煎汤等,每次用量3~15克,也可日1~3克,以开水泡之代茶饮,然后将参一同吃下[8];④当归:因当归有优质的植物雌激素,并能滋阴补血,被誉为女性人参。当归通常每天4~5克,或遵医嘱,孕妇忌用。可蒸鸡、泡酒、煮粥等[8]。 3.3 营养保健食品的补充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通常仅仅补钙是不够的。因为钙制剂进入人体后其吸收率一般不超过40%。对原来基础钙摄入量较低的人来讲,即使大量增加钙的摄人量,也阻止不了其骨矿的丢失。因此,必要时可以补充营养价值高,促进骨质再生的健康食品。例如以下几种:①蜂蜜:女性服蜂蜜不仅能补钙,还能补肾,增强肾脏对维生素D的转化,促进钙的吸收。蜂蜜中磷含量较高,可以补充体内磷的不足,调节体内的钙、磷比例。蜂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和锰,并能促进人体雌激素的分泌,因此蜂蜜中的钙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精)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YYXH/T50-135— 2008》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 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 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 2. 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 1.3.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 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 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 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 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 6甘草 6茯苓 12牛膝 15苍术 12仙灵脾 15加减偏寒加附子 6, 偏湿加薏米 12,防己 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 9克,日 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 9羌活 12香附 9川芎 15桃仁 9没药 9牛膝 12地龙 6甘草 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现在人因为过多的美白、久坐,活动较少、饮食习惯都会造成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1、身高下降 由于人体脊柱对身体起着支撑作用,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易导致椎体变形和身高缩短。这种现象常常被老年人忽视,以为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 2、指甲变软 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会流失,所以会引起指甲变软。 3、体重下降 大约有7%体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内会出现骨质疏松,而骨质的丢失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4、牙齿松动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的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导致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很有可能发生。 5、走路不稳

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肌肉能力随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走路不稳,容易摔倒。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6、皮肤变薄 当皮肤较之正常皮肤变薄时,也提示着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身体内的钙质参加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伤及皮肤。 7、骨骼疼痛 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8、活动能力减退 发现关节活动发僵,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1. 三文鱼 三文鱼和其他多脂鱼可以为身体提供大量有益于骨骼健康

浅谈骨质疏松症

浅谈骨质疏松症 发表时间:2009-06-23T13:18:26.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振[导读] 本文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剖析骨质疏松症。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以成为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约9000万,占总人口的7%,并且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进展的流行病,正慢慢威胁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寿命,本文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剖析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中“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含也。”《素问·痿论篇》“肾气热则腰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即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的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骨的生长发育以及修复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1]若肾精虚弱,骨骼失养而致痿弱无力。因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所藏之先天精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若脾失健运,脾精不足,肾精亏虚而骨骼失养则骨骼脆弱无力,必然导致骨质疏松。血瘀为其促进因素。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的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增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分三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其中I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发于65岁以后的老年人(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甲亢,糖尿病等)或药物(类固醇,抗癫痫药物)等因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青少年或成年人,多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并且妇女妊娠及哺乳期也属此类,主要原因与遗传因素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Ⅱ型胶原Q链 (COLTA)基因,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因)]各种激素代谢异常 (雌激素,雄激素),营养(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者:饮酒过量或咖啡过量者)及生活方式(缺乏适量运动和日晒)等因素有关[2]。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杀手”,在其较轻时无任何明显症状,常常在拍X线片时偶然被发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有(1)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稍微减轻,但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后疼痛加剧;(2)身长缩短,驼背;(3)骨折一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4)呼吸功能降低:肺功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表现。中医临床多以补肾的中药为基础而组方的,再根据各自的症候特点,辨证分析,酌加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其理论依据为“肾主骨”,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肾主骨”主要表现在肾的羟化酶系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钙素等对骨的调节功能,有研究显示,肾虚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肾虚患者的骨矿含量(BMC)较非肾虚者低,补肾的中药可提高动物性腺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可缓解卵巢,子宫,睾丸等性腺组织的衰老趋势,提高老年人性激素水平从而预防骨骼的退行性变化 [3]。中医的辨证治疗(1)肾阴不足者治宜滋补肾阴,益精养骨,方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加减;(2)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者,治宜滋阴降火,左归丸与知柏地黄丸加减,若寒甚者加肉苁蓉,淫羊藿,仙茅;若肾虚风寒湿邪痹阻者,左归丸与独活寄生汤加减:若脾胃气虚者,治宜健脾益气,填精益髓,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3)气血两虚者,治宜气血双补,养髓壮骨,方用八珍汤加减;( 4)脾胃气血俱虚者,治宜补气血,强腰膝,壮筋骨,方用八珍汤加龟板,鹿角胶或上方与独活寄生汤加减,并且根据有无肝肾阴虚及气血虚弱的轻重以养阴,益气养血,扶正的同时,进行驱邪的治疗,如温化寒湿,养阴清热,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例证:李煜明[4]用补肾活血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淫羊藿15g,当归15g,丹参30g,红花12g,川芎10g,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服6日停药一日,连用6个月,治疗前骨密度0.502±0.047,治疗后0.585 ±0.0090。现代西医学根据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内分泌紊乱的状态,给予药物治疗,(1)周期性应用激素:女性激素,可减少骨质吸收.口服己烯雌酚或17β雌二醇,每日0.5~1.0mg,4周后停用1周,此种雌激素替代疗法,因为治疗停止后雌激素作用很快消失,所以需长期治疗,用药至少五年以上.雌激素可和丙酸睾丸酮等蛋白质合成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每3~5天肌注25mg,但在女患者中注意男性化副反应。(2)钙剂:乳酸钙(2~ 4g/日),葡萄糖酸钙等。(3)维生素D:可促进钙在肠道吸收,导致正钙平衡恢复,一般用量每日2000~5000u,也可服用1,25 (OH)2D每日0.5ug。(4)氟化钠:其与羟化磷灰石晶体结合,稳定骨盐晶体结构的作用,抑制骨质吸收,一般每日40~60mg,疗 程可达1年,可与钙剂,维生素D联合治疗,效果更加.(5)降钙剂:降低骨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作用,鳗鱼降钙素2050u,每 2~3日皮下注射1次,与此同时可结合磁疗,热疗,超短波等物理疗法,例证:韩麦鲜[5](1)药物治疗:钙尔奇D600 mg,每日2粒口服:密盖息在用钙尔奇D3天后应用,每次50u,每日1次,肌肉注射7日后改为2日1次,14日后改为3日1次,21日后改为七日1次,20日为一个疗程。(2)应用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低中档强度,用自动变频调整模式,每次40分钟,每日1次,10 次为1疗程,共治疗30次,每疗程间隔3-7天。(3)每日2小时户外运动,高蛋白质饮食,结果58例中优6例(10.34%),良47例 (81.34%),可3例(5.1%),差2例(3.43%),总优良率91.38%。综上所述,无论中医,西医对骨质疏松症都有各自系统的理论,并且都有良好的临床例证,但其根本的理论是相通的,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增加疗效。参考文献 [1]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任颖,刘静兰.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 【导读】月经的出现是女人成熟的一种标志,但是绝经又是女人衰老的一种体现,女人一旦出现绝经现象,那么身体素质就开始下滑,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其中骨质疏松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进行一下讨论。 我们大家都知道,绝经后的女性朋友由于身体钙质的流失,会出现不同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骨质疏松,它是困扰女性朋友的最大难题,那么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有哪些呢?跟随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绝经后女性朋友的雌激素还有孕激素不断的身体里面流失,可以用补充激素的治疗方法来治疗骨质疏松的症状。女性朋友在绝经以后还可以每天给身体补充1000到1500毫克的钙质,来防止因为钙的流失造成骨质疏松的症状。 另外,合理的给身体补充维生素d3,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因为大部分的绝经的女性朋友都缺乏户外运动,还有一些出现了慢性疾病,维生素d3可以有效的防止钙的流失,并能使身体对钙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的症状。 最后,合理的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才能使身体里的微量元素达到平衡,因为骨骼里面大部分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代谢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足够的钙才能使骨质疏松远离身体。 绝经后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 我国大部分的女性朋友在50岁左右就会出现绝经的现象,大约有接近一半的女性朋友,会患上骨质疏松的症状,所以只有通过了解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原因,我们才能有效的去防止这个疾病的发生,那么绝经后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呢?跟随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导致女性朋友在绝经后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雌激素的缺乏,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女性朋友是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一般会在女性绝境以后5到10 年的时间发生。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会引起继发性的骨质疏松,比方说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曾经做过胃切除的手术,以及钙吸收不良的综合征,有内分泌的疾病也会引起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如果肾上腺的激素分泌过多,或者是有糖尿病的病史,那么换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概率相对就比较高一点。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 绝经后的女性朋友们,一般在50到70岁左右就会发生骨质疏松的症状,因为骨质疏松的症状不会特别的明显,比较有隐匿性,所以大多数的女性朋友们都没有去重视,那么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一些呢?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女性朋友们参考。 首先,绝经后的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了骨质疏松,有一部分的患者会感觉到有骨痛,这可能是因为小梁骨的地方发生了轻微的骨折现象,会在行走的时候,翻身的时候,以及做伸展运动的时候都会感觉的到一分钟到两分钟的疼痛,但是可以忍受,如果疼痛超过了三分钟以上,就会对女性朋友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如果女性朋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症状稍微严重的话,就会造成驼背,或者是身材变得矮小,这是因为脊椎发生了压缩性的骨折。 最后,还有的女性朋友会在局部的地方发现有红肿,按压局部地方会感觉到按压痛或者是叩击痛。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后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朋友们的身体素质开始出现下滑的现象,尤其是在绝经以后,月经的缺失,不但使女性朋友们精神状态受到影响,抵抗力方面也大不如以前,特别是患上骨质

骨质疏松疾病的中医治疗

骨质疏松疾病 1.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有什么不同? 中医治疗疾病与西医治疗疾病的显著不同是,中医比较强调对患者机体的整体治疗,认为只有通过辨证施治,调节患者全身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亦是如此,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妇女绝经后引起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其本质都是因为人体的衰老而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所以其治疗主要着重于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阴阳归于平衡。它与西医那种“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2.中医对:骨质疏松症是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 :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中“虚劳”、“骨痹”、“骨痿”的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通常可分为以下四型。 (1)肝肾阴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膝疼痛、眩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El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宜补肾益阴,强身壮骨,方药以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 (2)肾阳虚衰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神疲倦怠、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上

宜温肾健脾,强壮筋骨,方药以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减。(3)血虚水泛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四肢关节肿胀、麻木、乏力、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治疗上宜养血利水,方药以当归芍药散加减。 (4)气虚血瘀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或胸肋四肢关节刺痛、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暗、脉沉涩。治疗上宜益气养血,方药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3.目前有哪些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 :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中药主要有:人参、淫羊藿、骨碎补、川续断、熟地黄、牛膝、丹参、玄参、当归、麦冬、肉桂、杜仲、黄芪、防风、茯苓、甘草、葛根、芍药、萆薛、补骨脂、菟丝子、白术、山茱萸、甘菊花、肉苁蓉、五味子、红曲、枸杞子、蛇床子、金毛狗脊、桑寄生、阿胶、鹿茸、鹿角胶、木豆叶、自然铜等。虽然中药的不良作用比西药少,但并不是说没有,建议找专业中医医师辨证论治,指导用药。 4.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方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名的方药有很多,但治疗上应该辨证施治,选用不同的方药,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骨质疏松

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转载) 发表者:王海桥164人已访问 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2.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人民币。

3.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4.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5.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