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浅析黑格尔美学

浅析黑格尔美学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 黑格尔充分地吸收前人的美学研究成果,并以他丰厚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经过严密而辩证的论述,最后精辟地总结出他的美学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简明又完整的概括,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深化了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具有科学的里程碑意义。尽管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同他的哲学体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可是他在论证美的本质问题时,却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论界定,深刻地揭示出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等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为我们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去创造美,提供了巨大的启示空间。 黑格尔浓缩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定义,虽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判断,可是它里面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显示了它的内容根基特别深厚。认清

这一问题首先应对黑格尔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黑格尔指出:“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事物的存在是概念显现自身于事物的活动,是概念的自我实现。当概念出现于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统一体时概念就成为了理念。黑格尔的理念是具体的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是主观理解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这一定义的三个来源首先,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由概念生发出外在的自然界,而自然界是概念的异化。理念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就是艺术,就是美。因此,黑格尔的美其实就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次,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研究,是他经验的积累。虽然黑格尔不是一个艺术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但他对于艺术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研究,把艺术的特点归纳以后总结出美的定义。第三,这一定义也来源于黑格尔以前的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的理论受到了康德、席勒、谢林的很大影响。 黑格尔美的概念的全部含义,概言之就是理念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艺术)美是多种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第一,美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美的本质只是在感性形态下作为一个事物而出现

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现代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君主论》更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传奇佳作,短小精悍的文笔,超出常理的观点使其在历史上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马基雅维利不少的争议。 关键词:政治与道德;性恶论;爱国主义 1513年前后,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1469-1527)在佛罗伦萨附近一个叫克西亚诺的乡村,在父亲遗留给他的小农场里像任何一个农民那样在田间劳作,伐木砍柴,然后背到街市上去卖,艰难地维持一家七口人的生计。马基雅维里出身并非农民,也绝非无所作为的庸庸碌碌之辈,他是经历过剧烈的政治沉浮才隐居到这里的,附近的乡亲们大概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正在做一件大事:“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房……在长达四个小时时间里,我忘记疲倦,忘记一切烦恼,进入到古人的宫廷。我不怕穷,也不怕死,我完全被宫廷深处的景物迷住了。”结果他写出了惊世骇俗的名著《君主论》,“在这本书中,我竭力深入探索这个课题:君主国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它是怎样创建、怎样维持以及是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的?” 不可否认,马基雅维利在历史上曾是以为备受争议的思想家,莎士比亚称其是“凶残的马基雅维利”,马克思认为其是“现代罪恶的导师、政治权术的化身”;恩格斯对其评价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培根则认为他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则是其信仰的忠诚者和拥护者。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 一、政治与道德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政治与道德似乎是可以分离且没有必然联系的,政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功。此之所谓“国家与道德毫不相关,政治和伦理应该彼此分离”。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政治远离道德会是怎样,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无道德论”呢?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复杂的时代背景。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内忧外患的时代,国内,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当时的意大利半岛上同时存在着五大割据势力: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教皇辖地和那不勒斯,此外还有许多小的城邦和诸侯国。各国之间战火绵延;国外,意大利面临着法国、西班牙等国的侵略和威胁。如此一个混乱动荡的时局,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政治来统一和稳定半岛,因此“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其次,马基雅维利说的政治与道德分离并不是说道德不存在,而是说对于政治而言,应当有其独立的判断依据,按照马基雅维利的逻辑,政治家所需要考虑的,恰恰是在政治上如何获得成功而不是在道德上如何正确。在这里马基雅维利实际上更关注的是人类应该怎样去生活。“古典政治学家认为最佳政治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机运,马基雅维利则认为人类可以控制机运,政治问题变成了技术问题”。 次之,马基雅维利所谓的道德实际上是有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之分。公共德性强调的是一种公共善,出于国家目的与国家理性,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国家目的。由此马基雅维利为恶在公共德性中留出了空间。如果一个人为了国家利益,公共目的而做出恶行,这个人仍具有公共美德。对于统治者或政治家而言尤其如此。“君主为了让他的臣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就不必在乎背负残酷的骂名”,“为了维护国家,他必须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离人道、违反神道”。可见在马基雅维利那里公共善可以由恶得以实现。两种德性

黑格尔的生平及政治思想综述

黑格尔的生平及政治思想综述 张宇 摘要:黑格尔的生平事迹主要发生在德国。他的一生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但他的许多的政治思想观点也是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重要看法,其中主要有关于政治学的观点,关于国家的观点,关于权利的观点等,在他的很多著作里系统的论述了他的政治观点。其实,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看,哲学是要服务于政治的,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也不例外,其庞大的哲学体系也是用来支持自己的政治观点的。本文主要是简单得综述一下他的政治思想和观点。 关键字:生平事迹政治学国家权利 一、黑格尔的生平及事迹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黑格尔青年时代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Privatdozent(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Privatdozent,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二、黑格尔的主要政治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量化管理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干部职工队伍管理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逐步形成具有科学量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系统的开展以“科学化、标准化、经常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断促进干部职工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力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科学量化基层思考 正文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干部职工队伍管理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具有**文化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系统的开展以“科学化、标准化、经常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科学量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促进干部职工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力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所谓的量化管理,又称管理的数量统计法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来考察和研究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性能,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以求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等做出精确的数字描述和科学控制,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是标准量化的管理基础,量化是开展标准量化工作的精髓,就是用“数学”代替“语文”。在单位实际工作中,就应首先确定标准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然后对其逐步细化、具体化,并逐项量化打分以便量化考核。为求管理的公平性,量化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针对具体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制定出标准的工作程序。 由于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下岗分流、分配不公等现象,使得部分职工缺乏个人理想和抱负,情绪反差极大,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单纯“一切向钱看”,职业道德水准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职工价值观念取向发生位移,引导职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对职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增强职工的荣辱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正确引导个体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必须与单位大局相一致,逐步形成具有科学量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职工真正做到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 一、方法上要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第一,全面细致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系统化、整体化地将各项制度全面落实到位。 第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作风要实。要时时处处为干部职工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为干部职工做好事,做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措施,增强思想教育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三,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做到寓教于知、寓教于帮、寓教于乐,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用激励手段,带动他们前进,在发挥他们的长处中克服短处。方法要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许多人称他为“国家学说之父”,受人文主义影响深刻。《君主论》是他着名的作品,在《君主论》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摆脱了神学和道德的束缚,总结了国家权力得失的原因,他将法律、军队和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是最早看清政治的实质是权力问题,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它打破了开始一直围绕着城邦国家而展开的对政治的理解,开始论述有关权术的思想,让人们看到了权力对于政治的重大意义,将政治的理解由国家扩展到权利的领域,从此翻开了政治哲学的新的一页。 一、权力政治观提出的背景 1.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进一步的发展,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欧的封建国家内部渐渐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原有的封建权力结构被打破,英法两国在和教会的斗争中不断地巩固以国王为首的国家权力。从世界的大范围看,君主专制的国家已经相继出现,并且中世纪的结构体制也在瓦解。因此,怎样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很快结束当时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很多思想家们都关注的问题,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背景—人性恶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是以“人性恶”为理论出发点的,它是对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相互利用。说到人类,他认为可以这样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自私自利的,是伪装者、是容易变化的,往往都会逃避危难去追逐利益。当你对他们有用的时候,他们仿佛是属于你的。但是,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背弃你了。”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君主要善于运用权力来统治“恶民”,君主也要“洁身自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马基雅维利洞悉到事态的炎凉,站在时代浪尖,揭露了人性的阴暗。 二、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权力是政治思想的核心,但是这种以权力为核心的理论和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不同。他的权力政治观指的是当权者在执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统治手段,即统治者在防御外敌和治理国家内部事务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君主论》这本书是当时马基雅维利写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小洛伦佐的,他的目的是想借这本书教给统治者怎样巩固统治,从而统一意大利。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来引导和统治。以便建立一个秩序稳定的国家。这样一来,君主的个人统治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君主来说,夺取权力就是目的,怎样获得权力,如何很好地保持权力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他认为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顾忌很多,可以不择手段,它贯穿于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始终,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军队和法律对国家政权的作用 军队是国家权力坚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阐述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所有的君主国,不论它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其执政之基在于良好的军队和法律。”“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就是不稳固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军队都是稳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强调的是一支由本国的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雇佣军和援军是不可靠的,它们之所以从军,只不过是为了军饷,那微薄的军饷不足以让他们为君主真心实意的卖命,反而对君主构成威胁塔西佗说:“世界上最弱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的声誉了。”一个国家如果要治保持统一并且治理的井然有序,就必须制定出色的法律。“一个国家,其主要的基础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 2.君主必须懂得巧妙运用人性和兽性 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为了巩固统治得到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背信弃义。君主要学会像狐狸和狮子那样,狐狸生性狡猾,可以识别陷阱,而狮子则凶猛残暴,使人人都感觉害怕。为了国家的利益。当权者采取的手段人们总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认为是光荣的还受到人们的赞扬。”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为了巩固统治,保持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他说:“我们必须理解,一位君主,他承担着保护国家的重任,不可能做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有时候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顾及神道。

托马斯政治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极大成者。《神学大全》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内容涉及社会、宗教、政治各方面,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所建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本人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阿奎那正处于教会和反教会力量激烈斗争的时期。当时的封建教会的统治遭到市民、农民和王权的共同反对。在日益发展的神学异端思想和阿威洛伊—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思潮的冲击下,基督教神学的权威发生了危机。因此,阿奎那提出了系统的的神学思想。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王权。首先是从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方面来论证,阿奎那和奥古斯丁等人不同,他并不是一概地反对、排斥人的理性作用,而是将人看作理性的动物。人不仅像动物、自然物一样有倾向感性对象的活动,而且有倾向过良善的道德生活的欲求,这种欲求的最高目的是达到至善。然而,阿奎那却又将人和人的理性看作是上帝的创造物。他把人的道德活动的根本动因归结为上帝的理性,而道德活动的终极目标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善,也就是上帝。另外,阿奎那认为人的真正的幸福不是肉体和感情的快乐,而是在道德上达到最高的善,这个目的理性是达不到的,理性只能引导人们认识上帝的存在。因此,要达到最高的善,也就只能靠对上帝的爱和信仰。由此可见,阿奎那承认了人的理性作用,但最终仍要求理性服从信仰,为信仰服务。 其次是从法的角度论证,强调教会法高于王法。按照阿奎那的理解,天地间有四种类型的法: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是上帝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人法是统治者颁布的法律。神法即教会法,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法律。人法和自然法都要服从永恒法,同时人法要服从自然法。此外,人法还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这是因为人类理性无法达到道德活动的终极目标,并且人法是靠人的判断制定的,可靠性不强。人法只能规定人的外在行为,其内心活动是无法规定的,也无法禁止一切恶行。由此推论,国家必须服从教会,国王必须服从教皇。 在坚持教权高于王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了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他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人是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人的生活需要分工互助,因此,人在本性上注定要过集体的和社会的生活。但是,人都是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刘文洲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何以发生,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知识普遍性和真理性从何而来,适用于那些范围等等问题。这一问题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之后,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黑格尔作为一个近代集大成的哲学家是不可能回避认识论问题的。本文就以《小逻辑》为核心就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浅析。 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认识论的基础 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了休谟、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认识论思想下形成的,他在坚持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本体论基础上,在对理性的坚信下,认为外在的“客观思想”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当然他的同一性与唯物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不相同,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仅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在黑格尔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考察。”①一切存在都不过是思维的异化物,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为了论证思维的客观性,黑格尔指出,“个体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中持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个体中,类的存在只有反思才能认识。”②也是说类作为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觉的到的,只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外界一切事物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思维就是对对象真理的揭示。所以,黑格尔说:“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③而“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④黑格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为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样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思维了。这一思维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能是绝对理念。在这里黑格尔固然将客观事物的‘一般’与人们反映的‘一般’概念相混同,从而把人脑中的概念客观化,但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这个客观化的绝对理念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说明他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如果说真理在主观意义是观念和对象的一致,那么在客观意义上真实的东西则意味着客体、事物同其 ①黑格尔《小逻辑》3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②同上书,75页。 ③同上书,120页。

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论文 张树友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张树友 (天铁集团焦化厂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思想政治水平作为企业强力的竞争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培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本文将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进而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企业;思想;工作;建设;文化;政治 随和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而经济模式的转变也带动了整个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构架的变化,我们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道德建设。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真正的做到信誉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下面,本文通过对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小小的帮助与启发。 一、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企业管理的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它包括企业的品牌意思,思想道德,规章制度和企业的经营理念等一些被广大职工所能够接受的一些列内容。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经济上的表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可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无论其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还是企业的文化建设,其实施和受益的对象都是企业员工,而企业发展的关键又依赖于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与思想品德观念,因此应该树立科学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品德的建设,进而加速企业的发展进度。 构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都在于创造高端的企业精神管理,优化企业的管理与企业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树立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坚持以企业员工共为中心,做到对广大企业员工的尊重、理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许多人称他为“国家学说之父”,受人文主义影响深刻97。《君主论》是他着名的作品,在《君主论》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摆脱了神学和道德的束缚,总结了国家权力得失的原因,他将法律、军队和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是最早看清政治的实质是权力问题,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126。它打破了开始一直围绕着城邦国家而展开的对政治的理解,开始论述有关权术的思想,让人们看到了权力对于政治的重大意义,将政治的理解由国家扩展到权利的领域,从此翻开了政治哲学的新的一页。 一、权力政治观提出的背景 1.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进一步的发展,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欧的封建国家内部渐渐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原有的封建权力结构被打破,英法两国在和教会的斗争中不断地巩固以国王为首的国家权力。从世界的大范围看,君主专制的国家已经相继出现,并且中世纪的结构体制也在瓦解。因此,怎样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很快结束当时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很多思想家们都关注的问题,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背景—人性恶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是以“人性恶”为理论出发点的,它是对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相互利用。说到人类,他认为可以这样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自私自利的,是伪装者、是容易变化的,往往都会逃避危难去追逐利益。当你对他们有用的时候,他们仿佛是属于你的。但是,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背弃你了。” 73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君主要善于运用权力来统治“恶民”,君主也要“洁身自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马基雅维利洞悉到事态的炎凉,站在时代浪尖,揭露了人性的阴暗。 二、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权力是政治思想的核心,但是这种以权力为核心的 理论和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不同。他的权力政治观指的是当权者在执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统治手段,即统治者在防御外敌和治理国家内部事务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君主论》这本书是当时马基雅维利写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小洛伦佐的,他的目的是想借这本书教给统治者怎样巩固统治,从而统一意大利131。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来引导和统治。以便建立一个秩序稳定的国家64。这样一来,君主的个人统治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君主来说,夺取权力就是目的,怎样获得权力,如何很好地保持权力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他认为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顾忌很多,可以不择手段,它贯穿于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始终,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军队和法律对国家政权的作用 军队是国家权力坚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阐述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所有的君主国,不论它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其执政之基在于良好的军队和法律。”55“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就是不稳固的。”87然而,并非所有的军队都是稳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强调的是一支由本国的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雇佣军和援军是不可靠的,它们之所以从军,只不过是为了军饷,那微薄的军饷不足以让他们为君主真心实意的卖命,反而对君主构成威胁塔西佗说:“世界上最弱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的声誉了。”56一个国家如果要治保持统一并且治理的井然有序,就必须制定出色的法律。“一个国家,其主要的基础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45。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管理系王鑫 2010118006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虽然他的全部著作都深深地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却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他的《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政治学问题,因而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理念与理想国;二、社会分工理论;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四、共产制度;五、教育与治国。 一、理念与理想国: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他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例如,日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来的,只是“床”的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 理念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世俗生活的缠绕,庸庸碌碌,心灵的窗户被遮掩着,对理念世界不能认识。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静思默想,才能回忆起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理念”,才能把握所谓的真谛。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 他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要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法治。他接受有限民主原则,主张实行混合政体。《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思想是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因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知识,才能把握理念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他人的知识只能称为“意见”。哲学家治理城邦首先要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要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要对公民进行正确的教育。提出了正义的政体和唯一正确的贤人政体是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他把现实生活中不当政体

浅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浅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0-12-08T15:16:06.8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玲[导读] 为适应基层建设的新情况,使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探索新的方法。刘玲(江苏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0003)【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420-02 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中心的绩效改革和职工思想的多元化,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开拓创新,找准位置,探索有效途径。就如何做好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应形势新任务的新需要,把握职工思想上的新变化 当前职工思想都比较活跃,他们的思想动态关系中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学会用新的眼光审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准确把职工的思想动态。在思想教育活动中,特别是要注重调查研究,进行广泛的职工思想状况调查。调查要做到覆盖面广,力争做到参与人员最多、个别交谈最广、调查方位最全;调查要做到客观真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调查,能客观反映职工现实思想状况;调查要上下互动,各级组织要分别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分别写出本中心的调查报告,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对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掌握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快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要通过开展“我为中心添光彩”、“人人争当管理明星、人人争做创效模范”、“争当新时期好工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宏观的指导性,又有贴近基层建设的可操作性。总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是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灵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发现新问题、制定新目标,解决新问题,才能切合职工思想实际,避免形式主义。 2 适应现代管理的新要求,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断赋予其以新的意义和内涵,避免灌输式的简单教育。做好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思想疏导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要善于从细微处入手,积极探索推行贴近职工思想工作实际的关爱文化,凝聚职工队伍,激发全员热情。如采取制作生日小贺卡、刻制反映职工生产生活的小光碟、设立读书学习的小书柜、形势任务宣传的小橱窗等等,使职工在细微当中感受人文关怀。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必须从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关系到中心经营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落实好。要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领导热线电话等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方式,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中心的方针,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满怀真情帮助职工,解决其后顾之忧,用心体察他们的疾苦,增进同他们的感情,关心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为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增强职工对中心的归属感。 3 针对基层建设的新情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为适应基层建设的新情况,使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探索新的方法。第一,把握不同对象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多。我们应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第二,采取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事实,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第三,持之以恒。应抓好日常工作,关注点点滴滴,把思想工作贯穿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长流水、不断线。第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关心群众思想实际,努力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开其思想疑惑;又关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第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学会心理调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人跟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态预测机制和心理预警,加强社会沟通,畅通交流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浅析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一、黑格尔的生平简介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重要的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黑格尔青年时代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1801年,在谢林的帮助下,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讲师,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柏林时期是黑格尔创作的高峰期。特别是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集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二、黑格尔的主要政治思想 黑格尔的思想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那个时期德国政治上的长期分裂,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市民等级中产生的资产阶级,依附于封建的政治势力,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曾激发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热情,但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害怕革命威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表现出既对封建制度不满,要求政治上统一的愿望,又害怕人民群众革命行动的两重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黑格尔针对这些弊病发表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再进一步应该说,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是为他的政治思想服务的,他的哲学思辨也大量运用于其的政治著作中。黑格尔在年轻时代曾经是法国大革命的热情赞颂者,但此后他的观点渐趋保守,但一直支持君主宪政制度。 黑格尔的主要政治学著作是《法哲学原理》,该书论述了“自然法和政治科学的一般法则”。黑格尔开宗明义的宣布:他的目标不是向世人推荐一种政治思想,而是阐述和澄清现代国家的概念——也正是这个原则划清了现代政治学和以往政治学的界限。在黑格尔看来,政治理论不能规定只能描述,只有当“生活形式变得不合时宜时”,哲学才出场,即哲学是迟到的,它来不及教导人们生活是什么样子。“理解事物是什么,这是哲学的任务”,因为要对事物是什么做出回答,这需要理性。这种立场用黑格尔的名言来表述就是“密涅瓦的猫头鹰总在黄昏时候起飞”。黑格尔认为,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整体上都是服务于表面上自给自足的私人追求。这个整体部分即现代国家的市民社会,涉及一定的社会结构如财产法、警察制度、行业同盟等等相伴随的经济生活领域。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权利就是法,即原来是自在的法,现在被制定为法律。”因此,这里的法所指的是法律基础,黑格尔主要是从意志自由的角度来谈。意志自由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从最初的感觉阶段发展到自由阶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充满着对立和统一,意志的自由就是通过每个环节的自我扬弃逐步实现的。因而黑格尔强调,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其结果,而要注重其结果及其产生过程。他对权利的论述就包括了一系列的辩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权利由潜在状态进一步步发展到自在自为状态,最后达到自己的高级阶段即自由形态。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一)关于政治学的观点黑格尔的主要政治学著作是《法哲学原理》,该书论述了“自然法和政治科

建设基层思想论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建设基层思想论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作者:————————————————————————————————日期:

建设基层思想论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新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观念的碰撞和更新进一步突出,职工群众对物质和精神生活也提出来更新、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全新、复杂的背景形式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发生着许多新的而变化。 关键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干部;基层建设 1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1.1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日渐突出 一方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讲究生产力资源配置的流动性,促使了职工的流动性增大,随之出现“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趋向,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空间增大、时间增多,同时就业岗位和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意识开始淡化,因此与之相对应的社区作为每个人必定的生活区域,作用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单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旧体制的转换引发的矛盾,西方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对人们思想的侵蚀等决定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也决定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使用简单和强制的方式,而要用行之有效、有说服力的工作方式,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把一切群众的矛盾困难解决在基层。 1.2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需求日显层次化 在新型分配方式的驱使下,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逐渐拉开,基层思

论述马基雅维利《论李维》的共和思想

论述马基雅维利《论李维》的共和制思想 内容摘要: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是古典共和主义的一个经典之作,马基雅维利在书中展示了罗马精致的共和制度,把自由、共同利益、公民美德和共和国的建立、巩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他提出了利用纷争实现和谐的观点以及把君主专制和共和制结合起来的理论,在继承古希腊思想家的共和主义思想之际,也为后来的共和主义思想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马基雅维利成为共和主义复兴承前启后的一个人物。 关键词:共和制自由公民美德 与马基雅维利的另一篇名作《君主论》一直备受关注不同,他的《论李维》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公民共和主义的复兴中,被当代共和主义者推崇为古典共和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基雅维利也被称为共和主义连续性话语的中间力量。《论李维》,全名是《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书》,是马氏对李维《罗马史》前十卷的注解,他没有局限于讨论李维的前十卷,更多的是对这十卷的评论以及阐述自己的新观点。本书通过对对四种城邦模式的探讨,认为罗马共和国才是最好的政体;通过引进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在政体中加入了君主专制的因素,使共和政体保持平衡和稳定;马基雅维利认为由于人性恶劣,共和政体也必然会腐化堕落,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公民掌握并运用自由,自由的获得和使用在于拥有公民美德。在《论李维》中对共和政体、公共利益、自由、公民美德等古典共和主义关键词的阐述,奠定了马基雅维利共和主义者的身份,“从根本上说马基雅维利还是共和主义信徒”①。正如哈维·曼斯菲尔德在导论中评价《论李维》的学术地位,他写道“它是共和古典主义的滥觞,是对古代自由的追忆,它召唤我们离开那片既安全又可靠,富足但自私的领地”。① 一、马基雅维利共和思想的理论前提和心理基础 古典共和主义是西方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推崇古典共和主义的思想家对于政体、法制、宗教、公民美德等基本理念有着大致相同的思想,如赞成混合政体、推行法治、弘扬美德,但在具体的政体结构设置、法制内容、美德的培 ①

政治思想史

1、贯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流思想? 1)应然: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2)突然: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3)将然: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2、怎样理解政治思想这个概念? 反应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上,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政治实践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总结,集中表现为各阶级取得、建立和维护统治权的各种政治主张,政治观点,理论和学说。 3、什么是自由主义政治观? 强调个人本位,把国家看成是必要的恶,在政治上要限政、分权、依法治国,在思想上强调言论、思想自由,在经济上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强调私有财产权对维护自由的重要性。 4、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各种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解释城邦政治制度 城邦,有城市国家之意。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 6、城邦政治思想的特点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7、梭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1)经济上,最主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债,取消以往的公司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由国家赎回因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雅典人,这一法案,以解负令闻名,及解除人民重负的意思。同时,鼓舞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改革币制和统一度量衡,规定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传习技术,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 2)在政治上,梭伦规定按照财产的多少把全体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规定只有财产最多的第一等级才能担任最高官职,财产次多的第二、第三等级可以担任一般官职,财产最少的第四等级,只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另外,增设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院。 意义:梭伦的改革为雅典温和的一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在雅典的官吏和民众中树立了法制观念;为了防止贵族与平民的内战,对付内战时刻纵容内战、坐观成败的公民,梭伦还颁布了一项特殊法律,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国家的权威性。 8、简要概括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2)判断治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