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2019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2019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小学各年级知识点请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第1---3页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4---5页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全面复习与巩固提高 一、解决问题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1 桌上有18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妈妈又吃了2个,现在桌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方法一:方法二: 分步计算:18-3=15(个)分步计算:3+2=5(个) 15-2=13(个)18-5=13(个) 综合算式:18-3-2=13(个)综合算式:18-(3+2)=13(个) 练习: 小明、小刚和小红每人都做了5朵红花,小聪做了7多红花,他们四个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爸爸妈妈和小明一共吃了15个李子,爸爸妈妈每个人吃了4个李子,那么小明吃了几个李子? 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比如:18-3-2= 18-(3+2) 练习: 加括号:27-11-7= 78-20-28= 去括号:33-(5+6)= 55-(5+10)=

3、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4、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35+56=91 73-31=42 91-28=63 42-18=24 综合算式:35+56-28=63 综合算式:73-31-18=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6=41 67-31=36 91-41=50 18+36=54 综合算式:91-(15+26)=50 综合算式:18+(67-31)=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42 8×9=72 78-42=36 92-72=20 综合算式:78-6×7=36 综合算式:92-8×9=20 练习: 33+15=48 61-11=50 48-11=37 50+18=68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21+20=41 3×7=21 83-41=42 73-21=5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歌: 收集信息不遗漏 计算方法弄清楚 分步综合自己选 方法多样才灵活 仔细计算别搞错 检查过后要答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知识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了解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结合具体情景,对』千”和』万”有具体的感受。 5、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知识点: 1、会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等。 2、会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 3、会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零。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xx (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知识点: 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 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位,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2、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 【篇二】 除法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1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1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测量数学书的宽用()作单位,测量办公室的宽用()作单位。 2.八岁的东东的两臂长大约1()20(),手掌宽大约8()。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4到8是()厘米。 4.用1分米长的木棒,量()次是1米;用50厘米长的木棒,量()次是10分米。 5.100 cm=()dm=()m 5 m=()dm 3 m 6 dm=()dm 3 m 60 cm=()m()dm 180 cm=()m()cm 4 dm=()cm 60 cm=()dm 6. 铅笔长()厘米 木条长()厘米 <”或“=”。 7.在里填上“>”“ 1米96厘米100厘米2米 6分米60厘米 10分米1米20厘米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一样长。() 2.爸爸身高180厘米。() 3.亮亮一拃长10厘米。() 4.锅盖的边沿是线段。() 5.直尺上从6到9是9厘米。() 或“m”。(每题2分,共8分) 三、在括号里填上“cm”“dm” 1.2. 裤子长6()大楼高10() 3.4. 笔记本长15() 课桌高7() 四、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30()。 A.米B.分米C.厘米 3.下面纸条最长的是()。

A.红纸条:1米 B.黄纸条:90厘米 C.蓝纸条:80分米 4.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A.绳子长B.一样长C.铁丝长 5.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5分) 1米、9分米、95厘米、89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米、5米、48厘米、35分米、4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米20厘米、5分米、1米、90厘米、20分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量一量,画一画。(每题4分,共12分) 1. 2.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有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和3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 八百六十五是()位数,写作()。这个数是由()个百, ()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 读作() 写作() 4. 用6、0、5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5. 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小明的体重是45()。一袋味精重100()。 6. 单位换算。 3米=()分米5米5分米=()厘米 2分7秒=()秒93秒=()分()秒 7. 读出下面钟表上的时刻。 8. 找规律填空。 (1)90、87、84、()、()

(2)()、()、450、500、550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2. 笔算完加法后,可以用减法验算,也可以用加法验算。() 3. 一根旗杆高10厘米。() 4. 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5. 50根棒棒糖,至少拿出2根,剩下的才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小丽的体重约是35()。 ①千克②克 2. 下面这3个数中,最接近700的是()。 ①669②705③723 3. 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5,则余数不可能是()。 ①2 ②4 ③6 4. ①9 ②4 ③3 5. 小军有163张画片,比小红多81张,两人一共有()张画片。 ①407 ②245 ③82

四、按要求做题。(共10分) 1. 按要求画图形。(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2分) (2)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2分) (3)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2分) 2. 根据时间画出钟表的时针和分针。(4分) 五、计算。(共22分) 1. 直接写得数。(6分) 56÷7=70+50=530+220=86-68= 37÷6=45÷9=58+19=900+70= 32+28=8×3=48÷8=6×7= 2.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8分) ★239+158=★602+327=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二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 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最新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2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示目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2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组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组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组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法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辨认方向 知识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 认识路线 知识点: 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017.12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23朵花平均放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 )朵,还剩( )朵。 ( )……) 2.算式□÷6=5……○中,○里可以填( ),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3.11月份(30天)有( )个星期,还余( )天。 4.32里面最多有( )个5。 5.一个数除以7且有余数,则余数最大为( )。 6.( )里最大能填几? ( )×7<36 8×()<75 42>( )×954>( )×7 5×()<31 39>( )×6 二、判断。 1.47÷8=5……7( ) 2.余数一定比被除数小。( ) 3.43÷8和66÷9的余数相同。( ) 4.除数是9,余数一定是8。( ) 5.被除数一定比除数大。(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算式中,余数是3的是( )。

A.26÷3B.39÷4C.50÷7 2.下面的算式中,商和余数相同的是( )。 A.45÷6B.45÷8C.49÷7 3.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的算式里,余数不可能是( )。 A.6 B.4 C.3 4.用19根小棒摆同样的平面图形,剩余4根不能再摆,可能摆的是( )。 A.正方形B.三角形C.五边形 5.下面算式中余数最大的是( )。 A.25÷6B.19÷4C.58÷8 四、分一分。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1.58÷7=7 (9) ( ) 2.37÷9=4

( ) 六、用竖式计算。 70÷8=21÷5= 35÷6=46÷9= 48÷8=65÷7= 七、解决问题。 1.有34名同学去看电影,每个排椅最多能坐4人,至少需要几个排椅? 2.买一个日记本要3元钱,买一个练习本要8角钱,买一个日记本的钱最多可以买几个练习本,还剩多少钱?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简单的统计表 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二、收集和整理数据 记录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符号法;(2)写“正”字法,一个“正”字代表5。例:下面是二 ( 3 )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 2.回答问题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最喜欢( ) 的人数最少。 ( 2)最喜欢大熊猫的比最喜欢小狗的多( )人。 答案:1、 5人 14人 10人 4人(注意表格里没有给单位要写上单位) 2、(1)熊猫小狗(2)10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1)例:将12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颗?(总数÷份数=每份数) (2)有15颗糖果,每5颗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总数÷每份数=份数)。

二、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的读法: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不能读成”除”),“=”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例:18÷2=9读作:。 3.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在上面的除法算式中,18是(),2是 (),所得的结果是()。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1:算式36÷9=()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例2:根据“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可以写出的除法算式是: 和。 易错题:(判断)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答案:×。比如“三三得九”这句口诀只能写出9÷3=3。 四、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对称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这些字你能写出来吗?) 二、平移和旋转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2.平移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大小、形状、方向完全相同。 3.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例:在( ) 里填上“旋转”、“平移”。 1.风车迎风转动。( ) 2.沿着旗杆升起的国旗。( ) 3.升降的电梯。( ) 4.在水平地面上沿着直线移动的箱子。( )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 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单元主备人: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 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及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及评价或奖励。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备课教案集体备课共案再备设计(个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课本1-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出示课本铅笔盒蜡笔 出示蓝灵鼠的问题,学生动手操作。课题引入我采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书,那你们知道书有多长吗?

汇报结果 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 提示学生可以选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测量一下 学生汇报 师出示问题: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 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同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2、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 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认识1厘米的长度: 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补充练习: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宽、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习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习题 一、填空: 1、测量桌面的长度时,我们可以选用的测量工具有:用手比画一下、铅笔、文具盒、拃等,因此,选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也是();要想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要使用()的测量工具。 2、尺子上的“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厘米记作()。 3、橡皮的厚度大约是()厘米,图钉的长度大约是()厘米,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厘米。 4、直尺上从0到2是()厘米,从4到6是()厘米。 5、测量橡皮的长度时,橡皮的左端和()对齐,右端落在数字()处,橡皮的长度就是数字()。 6、用直尺测量彩条或者毛线(把毛线拉直)的长度时,我们要把直尺的()刻度对准纸条或毛线的()端,再看纸条或毛线的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厘米。 7、毛线拉直后,可以看做是一条()。用直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时,从直尺的()刻度开始画起,要求画几厘米就是几厘米。 8、量比较短的物体时,我们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也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米记作()。生活中的米尺和折尺的长度都是()。 9、通过观察米尺,知道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的小格,所以1米=()厘米,或者是 1m=( )cm.。 10、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是2米,换作用米尺测量,要量()次。 11、儿童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是1()。 12、要想准确表示出物体的长度,我们要使用统一的()来测量。 二、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张床长5米() (2)小明高14厘米() (3)一支毛笔长20厘米() 三、填空: 1米=()厘米 2米=()厘米 500厘米=()米 1米30厘米=()厘米 四、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 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 数=每份数 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 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 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 诀计算得出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 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 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 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1、填空题。 (1)10里面最多有()个4;28里面最多有()个6;32里面最多有()个7;43里面最多有()个8. (2)一共30枝钢笔,每盒装4枝,可以装多少盒?还剩多少枝?30÷□=□(盒)……□(枝) (3)在□÷7=5……□中,余数可以填(),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2、()里最大能填几? ()×8<36 9×( )<44 65>8×( ) 4×( )<333、在○里填上“>”“<”或“=”。 18÷3○19÷3 12÷3○2×2 27÷3○26÷3 21÷5○20÷54、你能填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3......1□÷□=3 (1) □÷□=4......2□÷□=4 (2) 5、选择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一定比()大。 A:被除数B:余数C:商 (2)□÷9,余数最大可以是()。 A:8 B:3 C:0 (3)一道除数是7的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可能是()。 A:7、6、5、4、3、2、1 B:6、5、4、3、2、1、0

C:6、5、4、3、2、1、 (4)8和()相乘,积最接近50但小于50. A:5 B:6 C:7 (5)※※○○○□※※○○○□…… 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 A:※B:○ C:□ (6)22个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坐船游玩,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A:5 B:6 C:7 5、列竖式计算。 16÷3= 58÷9= 53÷6= 35÷7= 61÷8= 27÷5= 6、解决问题。 (1)一共有72本书,每组分8本。 ①一共可以分给几个组? ②每组4人,平均每人分得几本? (2)一辆汽车上有4个轮子和1个备用胎,现在又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汽车,还剩几个轮子? 答案:1、(1)2,4,4,5 (2)30÷4=7 (2) (3)1,2,3,4,5,6 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