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

1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 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3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5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6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7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8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9月球是地球的卪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秮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10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11星座是远近不同皅恒星在夨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12宇宙昮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13人们在生洸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垂圾,垃圾危害环境。 14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15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6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17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8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

用。

19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0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如:(食盐)、(水晶)。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是(像金字塔)。

2、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微观世界。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他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还观察了(雨水)、(污水)、(牙垢)等。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他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

4、对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是有一定要求的。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做面包之前,人们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的原因。人类用这种方法发面已经有(5000多)年了。

7、科学家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选种)、(育种)或农作物杂交,研制出许多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质量)。

8、对于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我们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有毒的垃圾的处理要特别注意。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0、除了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人们还面临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臭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一些环境问题。

11、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得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得宇航员。2005年10月,神舟5号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得宇航员。 12、月相的变化周期是(约29天),我国古人所说的朔望月中的朔指的是(农历初一前后),望指(农历十五前后)。

1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关于环形山的成因,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也有人认为是(火山爆发)而形成。

14、日食往往会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发生时时(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日食可能会出现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情况。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太阳最近的是(水星),与地球最近的是(金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16、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除银河系外,人们还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

1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 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3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5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6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7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8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9月球是地球的卪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秮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10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11星座是远近不同皅恒星在夨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12宇宙昮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13人们在生洸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垂圾,垃圾危害环境。 14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15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6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17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8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19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0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如:(食盐)、(水晶)。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是(像金字塔)。

2、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微观世界。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他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还观察了(雨水)、(污水)、(牙垢)等。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

干记录》,他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

4、对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是有一定要求的。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做面包之前,人们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的原因。人类用这种方法发面已经有(5000多)年了。

7、科学家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选种)、(育种)或农作物杂交,研制出许多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质量)。

8、对于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我们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有毒的垃圾的处理要特别注意。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

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0、除了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人们还面临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臭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一些环境问题。

11、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得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得宇航员。2005年10月,神舟5号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得宇航员。 12、月相的变化周期是(约29天),我国古人所说的朔望月中的朔指的是(农历初一前后),望指(农历十五前后)。

1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关于环形山的成因,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也有人认为是(火山爆发)而形成。

14、日食往往会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发生时时(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日食可能会出现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情况。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太阳最近的是(水星),与地球最近的是(金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16、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除银河系外,人们还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十五廿二初八

2.垃圾通常采用焚烧、填埋的方法来处理。一般的垃圾填埋场是否有效呢?我们来做一个垃圾填埋场的模拟实验。(把实验中各部分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5分)

细石子、河沙填埋的垃圾清水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土层

喷水地下水被污染了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下雨五、实验题(18分) 1、显微镜(6分)

(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2.画图: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前后,在下图中画出月食时月球的位置。(2分)

3、铁生锈实验(10分),如图所示:研究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的一个实验装置。

()

()()(载物台)

()

太阳

地球

甲乙丙

(1)甲中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中的铁钉,只能和接触;

丙中的铁钉,只能和接触。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和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3)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是和共同作用的原因。(4)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请写出两种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A、 B、 C、六、实践应用:(16分)

1、在某一建筑工地的一角,碎砖头,破瓦片,吃剩的饭,用完的电池,喝过的酒瓶、扔掉的药品,塑料袋,腐烂的蔬菜等垃圾随处可见!(10分)

(1)如果这些垃圾就这样堆放着,你认为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呢?请至少写出两点:、。

(2)请你将上述垃圾分类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2、针对我过现在的淡水资源情况,请你制订一个节约用水的计划。(至少写3条)(6分)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

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

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塞紧橡皮塞。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18分,每空1分)

1、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

2、显微镜、细胞

3、物质、变化

4、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改变

5、

阿姆斯特朗、嫦娥一号 6、太阳、水星 7、月相 8、大气污染、白色污染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B

2、CFG

3、C

4、B

5、B

6、C

7、A

8、C

9、A 10、

C 四、连线

1、(3分)

十五廿二初八 2、(5分)

细石子、河沙填埋的垃圾清水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土层

喷水地下水被污染了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下雨

五、实验题

1、显微镜(6分)

(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每个1分)

(目镜)

(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2)目镜(1分)(3)右下方(1分) 2、(2分)十五图如下

3、(10分,每空1分)

(1)水空气(2)甲乙丙(3)水空气(4)涂油漆放在干燥的地方涂上食用油六、实践应用 1、(10分)(1)土壤污染白色污染

(2)请你将上述垃圾分类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喝过的酒瓶塑料袋

用完的电池扔掉的药品

吃剩的饭腐烂的蔬菜

碎砖头破瓦片

2、(6分)(1)沐浴时,抓紧时间!

(2)刷牙的时候,不要开着水龙头,平时随手关紧水龙头。(3)洗米水可以用来拖地,洗手等。

适用所有ecshop版本模板的放大镜(含小图切换大图效果)

【1】.先下载 mzp.packed.js 下载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5f19143977.html,/static/magiczoomplus-demo.zip 【2】.在模板中引入 mzp.packed.js 文件 有2种方式来引入 第一种方式:把mzp.packed.js 放到 ec根目录 js目录下面 这样在goods.dwt文件里面添加一行: 1.{insert_scripts files='common.js,mzp-packed.js'} 复制代码 第二种方式:把mzp.packed.js放到模板文件夹里面的js目录下 这样在goods.dwt里面添加一行: 1. 复制代码 如果很多朋友发现没有效果那检查下是否成功的加载了js代码 【3】在goods.dwt里面添加如下代码:我们以ecshop2.70 default模板为准其他模板依此类推 1. 2. 3. {$goods.goods_name|escape:html} 4. 5. 6. 7. {$goods.goods_name|escape:html} 8. 9. 复制代码 【4】找到库文件 goods_gallery.lbi 改为如下

2019中考物理:放大镜成像原理

2019 中考物理: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成像原理 成像特点: 1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倒立,缩小,实像。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 1.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A 【解析】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则像要变小一些,像要变小,则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就要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2.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A 3.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处的 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4.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相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相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 1 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 2 是否准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实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 2 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 3 是否准确,简述你的实验方

【参考文档】ppt文字放大镜划过效果-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ppt文字放大镜划过效果 篇一: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 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纯属原创,转载声明) 最近是对PS比较感兴趣,偶尔到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人对制作动态放大镜效果比较感兴趣,但是从提问回答情况来看,回答者要么是给的静态放大 镜效果的制作方法,要么是回答PS没有此功能,建议用FLASH做。经过本人的一些实践,将自己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经验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割割割---------------------------------------------------------- -------------------------------割割割----------------------------------------------------- 以文字动态放大镜效果为例 具体步骤如下: 1:新建背景图层,填充色为白色; 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自己喜欢的文字如(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调整到合适大小(较大,我选的是280号),栅格化文字。 3:ctrl+E合并图层,并复制,命名为图层1 。 4:shift+ctrl+N 新建图层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与图层一相同文字 (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ctrl+T调整大小(较小大概是72号),使得图层2与图层1中对应的字大概在一个位置。 5:shift+ctrl+N 新建图层3,选择圆形选框工具,建立区域。 6:ctrl+T调整选取位置及大小,保证可以完全覆盖住图层1中的单个字体; 7:选取图层3 ,给选区内填充背景色白色。 8:双击图层3缩略图,设置填充不透明度为0,挖空为深,其他不变,确定:

放大镜成像原理图

放大镜成像原理图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路图如图1所示。位于物方焦点F以内的物AB,其大小为y,它被放大镜成一大小为y'的虚像A'B'。放大镜的放大率Γ=250/f' 式中250--明视距离,单位为mm f'--放大镜焦距,单位为mm 该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离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像的视角同没有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视角的比值。 图1-02凸透镜放大原理(实象) 注:f-焦距,F-焦点 由图可知,当物体处于2F一F之间时,所成的像有放大作用,且越是靠近F点其放大倍率越高。例:如图AB和CD是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经凸透镜成像后,分别成像是A’B’和C’D’。由于CD更靠近F 点,所以像C’D’>A’B’但事实上操作起来,由于物体须在2F一F之间,所以距离放大镜较远。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要用附加设备才能使之正立,不容易直接视像,但通过光屏能接受到,我们称其为实象。所以手持放大镜不采用此种放大原理。 图1-03凸透镜放大镜原理(虚象) 注:f-焦距,F-焦点 当物体在F以内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是发散的,不能另一侧会聚成像,如图1-03,AB不能在对侧

成像。但当人眼通过凸透镜看物体时,由于发散光线反方向会聚的原因,在物体的一侧,仍能看见该物体的像,也具有放大效果,正立的像,这种像不能用光屏接受到,我们称之为虚象,如图AB不能在对侧成像,但能在同侧成一个虚象A’B’.且当物体靠近F点,其两条发散线夹角越小,反方向会聚点越远越高,所成的虚象越大,由图可知,CD较AB更靠近F点,所成的像C’D’>A’B’利用凸透镜成虚象原理时。物体只须在F内,因而放大镜离物体较近,而且虚象是正立的,不用使用附加设备,能够很方便使用。由此可知,放大镜采取的是凸透镜成虚象的原理。 放大镜的放大倍率只决定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当物体在F内时,越靠近F,其倍率越大。凸透镜的屈光度只决定f的大小,也就是限制物体移动的范围,如果凸透镜的屈光度比较小,要有明显的放大效果,放大镜要移动较大距离,这样离物体较远,不方便使用,如果屈光度太大,物体又离镜太近,同样不方便,所以放大镜的屈光度一般为10D左右。 放大镜的直径决定物体的可视范围,直径越大能同时有放大效果的视野也越大,所以阅读是尽量选用直径较大的放大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他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那个规律: 照相机,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认识(教师版)

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识到晶体的形状和特性。 2、学会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3、了解到细胞学说内容 4、了解到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 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掌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 活的改善。 第一课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哪些工作需要经常使用放大镜?答:需要用到放大镜的行业或人员有:公安侦查人员(寻找现场证据);仪器修理工(观察小型的零件);农业科技人员(观察花、种子、植物的结构);考古工作者(寻找古迹中的遗存);医生(观察病菌细菌);测绘人员(看地图)等…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有两种:①; ②。 2、放大镜的作用: 答: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三、放大镜的特点 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2、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3、为什么一些器具也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答:因为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的镜片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4、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答:因为它的镜片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 四、13世纪,英国的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是将两个放大镜相对放置,镜片要平行,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知道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水中的微生物等。 4、显微镜的发展经历了金属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可以观察三维的原子结构图。( P 11 )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663年,英国科学家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了一块木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P 12 )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⑴取标本的方法: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然后再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教材P13最上方图} ⑵制作装片的方法: Ⅰ、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上一滴清水; Ⅱ、用镊子把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Ⅲ、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注意不要有气泡); Ⅳ、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Ⅴ、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如不用显微镜显微观察,到第Ⅳ步即可完成】 3、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可以概括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动手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洋葱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P14)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的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生物的、、、、、、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许多物质,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 6、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7、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8、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放大镜倍数

放大镜倍数 文章简介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 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 是焦距,单位是厘米。文章详细内容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 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 是焦距,单位是厘米。用以上公式可以算出:1、30 倍的放大镜,焦距f=0.86 厘米;2、焦距2cm 的放大镜,倍数是13.5 倍。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放大镜标称的解释:例如:标有10X21MM 标志的,10X 是10 倍,21MM 放大镜镜片的直径。放大镜焦距解释:眼睛看到最清楚时,镜片离被看物的距离。放大镜视野解释:眼睛看到最清楚时,被看物成像边缘无畸变范围的直径。带有调节焦距装置的光学放大系统称为显微镜。不带有调节焦距装置的光学放大系统称为放大镜。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焦距不同,焦距越短的倍数越大,焦距越长的倍数越小。放大镜视野也与倍数成一定比例,倍数越大的视野越小,倍数越小的视野越大。一个标准10 倍的放大镜,它的标准

焦距为25MM,达到最大的视野是23MM 左右,而一个标准30 倍的放大镜,它的标准焦距为8MM,达到最大的视野也就6MM 左右。如果一个放大镜标有30 倍,但实际焦距并不是8MM,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件放大镜是假的30 倍。单镜片放大镜常见倍率在10 倍以下,双镜片放大镜常见倍率在20 倍以下。成像好的,无像差、无色差、无畸变的放大镜,要用三层或三层以上胶合的高品质光学镜片制成,才能达到效果。一般,因标准焦距的限制,放大镜做到30 倍已经最大的了。标准倍数达到30 倍(不含)以上的放大镜,必须加上调焦装置才可以看清楚。如果一件不带调焦装置的放大镜,标称35 倍、40 倍或者更高的倍数,那么可确定此放大镜为假倍率的放大镜,倍率要求高时,就需要用到显微镜了。不同场合需要用到不同的倍率,并不是倍率越高越好,倍率高意味着视野小,在有些场合视野更重要。显微镜的焦距非常短小,不管是便携式显微镜还是台式的显微镜,设备上都会有调节焦距的装置,这样可以稳定成像效果,达到最清晰。放大镜倍数的选择需要根据使用的条件来选择。如用于用于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的阅读放大镜,可以选用2-5 倍的放大镜倍数。若是用于鉴定识别细微的物体就得用高倍放大镜了,如珠宝鉴定、玉器鉴定、瓷器鉴定、邮票鉴定、字画鉴定等需要用到10 倍左右到20 倍之间的放大镜倍数。放大镜是一种光学设备,其实是一种高精度的光学设备。廉价的放大镜,成像模糊,特别是 放大镜边缘的成像非常模糊并且变形。长期使用,会影响人的视力。

凸透镜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原理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图2是物体被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图中为方便计,把物镜L1和目镜L2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F2上,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虚像A''B''的位置取决于F2和A'B'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无限远处(当A'B'位于F2上时),也可以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当A'B'在图中焦点F2之右边时)。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凸透镜成像原理 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折叠 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包括:数值孔径、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视场宽度、覆盖差、工作距离等等。这些参数并不都是越高越好,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使用时,应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参数间的关系,但应以保证分辨率为准。 1. 数值孔径数值孔径简写NA,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两者(尤其对物镜而言)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其数值的大小,分别标刻在物镜和聚光镜的外壳上。数值孔径(NA)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n)和孔径角(u)半数的正弦之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NA=nsinu/2 孔径角又称"镜口角",是物镜光轴上的物体点与物镜前透镜的有效直径所形成的角度。孔径角越大,进入物镜的光通亮就越大,它与物镜的有效直径成正比,与焦点的距离成反比。显微镜观察时,若想增大NA值,孔径角是无法增大的,唯一的办法是增大介质的折射率n值。基于这一原理,就产生了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因介质的折射率n值大于1,NA值就能大于1。数值孔径最大值为1.4,这个数值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极限。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质,溴萘的折射率为1.66,所以NA值可大于1.4。这里必须指出,为了充分发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数值孔径与其他技术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几乎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技术参数。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放大镜和显微镜_初中生

放大镜和显微镜 创一(10)班熊碧涛 放大镜和显微镜 商店的玻璃橱窗上放着一个精致的放大镜,它镶着彩色的花边。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一天,一个古董商来买走了这个精致的放大镜。放大镜心里乐滋滋的,觉得自己终于有用处了。心想,这个主人一定是用我鉴定古董的。我就是它最得力的助手了!果然不出放大镜所料,古董商几乎天天把它带在身边,一会儿用放大镜看看这个花瓶,一会儿用放大镜看看这瓷器,放大镜可高兴了。 因为主人很看重放大镜,渐渐地,放大镜变得越来越骄傲了。这天,放大镜遇到了显微镜,它眼皮都不抬就问:“喂,你是什么东西,敢挡在本大爷面前。”显微镜看到放大镜很骄傲的样子,慢慢地说:“我是显微镜,你好!放大镜。” “显微镜,你是做什么用的。”放大镜带着瞧不起的语气问。“我和你一样,也是放大的工具。”显微镜笑着答道。放大镜依然傲慢地说:“那么你我之间我更杰出了,主人那么看重我,总是把我带在身边,我从来没有看到主人使用过你。”显微镜笑了笑,说:“那不一定呀!要不我们来比试一下呀!”他慢慢转身,从桌上的瓷器碎片中拿 出一块碎片来说:“我们来比试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怎么样?” “好,尽管放马过来吧!”放大镜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它们请

来唐三彩爷爷来当裁判,放大镜大声说:“我先来。”说完,就弓下腰,把镜片放在碎片上方,过了一会儿,它大声叫道。“它用手指了指。”“该你了!”放大镜对显微镜说。显微镜一上来,就看见这上面有和紫花瓶姐姐一样的土壤。但放大镜却坚持说没有。随后,它们问了紫花瓶姐姐。紫花瓶姐姐说是的。 “啊!这,这……”放大镜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怎么了。”淘气的小白瓷询问。放大镜说:“这我从来没有见过!你才是最强的放大工具。”显微镜说:“世外高人还多着呢!” 最后,放大镜明白了一个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教师点评: 作者的构思非常独特,不但写出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并且以拟人手法去表现特别生动!

js放大镜效果

js放大镜效果 鼠标放到一张图片上立刻显示出来这个图片的放大图是不是很炫!下面的代码就可以实现。 Untitled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