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第一讲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本讲提示:这一讲讲先秦文论作品,主要讲学习重点内容的《论语》语录;也简要讲解《孟子》和《庄子》中的几个问题。

一、《论语》选录

二、《孟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三、《庄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一、《论语》选录

1. 作品注解和译文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注解】子:本是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者的通称。《论语》里“子”或“夫子”均指孔子。《诗》三百:指《诗经》,因《诗经》有 305 篇作品,故古人举其成数称《诗》三百。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駉》( ji ǒ ng )诗中的句子(“思无邪,斯马斯徂”),这里借用,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其思想内容一无邪辟而归于雅正;二是指其有兴、观、群、怨的教育作用,能使读《诗》者受到良好的教育。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想内容毫无邪辟之处)。”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思无邪”说,一是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而也是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孔子提出了“思无邪”说,从而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标准。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 ì)》)【注解】仁:指人的仁爱之心。如礼何、如乐何:孔子认为,仁爱之心要用礼乐来表达,如果人没有了仁爱之心,礼乐就无所用,故孔子说“如礼何”、“如乐何”。犹今言拿礼乐怎么办呢。

【译文】孔子说:“人而没有仁爱之心,礼又有何用呢?人而没有仁爱之心,乐又有何用呢?”

孔子的这则语录说明他重视音乐(实则也包括文学艺术)的教育感染作用,

认为它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仁爱心。

(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八佾》)【注解】子夏: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巧笑倩兮:巧笑,指笑的很好看。倩,人之两颊为倩,这里形容女子笑貌美好的样子。美目盼兮:盼,原义指眼睛黑白分明,这里指女子眼珠转动顾盼时的美好的样子。素以为绚兮:素,白色,这里指女子以素粉修饰。绚,绚烂美丽。素以为绚,意谓女子以素粉描画修饰,更增其美。何谓也:犹今言说的是什么呢。绘事后素:绘事,指绘画之事。绘事后素,指古人绘画先用五彩布置,后用素粉钩描。(关于彩与素之先后有两种解释,均可通,这里暂取先彩后素说)礼后乎:意谓礼是最后对人进行施教。子夏和孔子认为,人有忠信的本质,方可以加以礼的教育,犹如女子有本色之美再加之以素粉的修饰,益增其美。子夏受到了孔子举绘事比喻的启发,认识到了“礼后乎”的道理。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之意。子夏从论诗而明白了“礼后乎”的道理,孔子认为自己受到了子夏的启发,所以称赞他。并且认为子夏能举一反三,所以可以和他论诗了。

【译文】子夏问道:“‘美妙的笑靥真美好呀,顾盼多姿真多情呀!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说的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就像绘画一样,不是最后用素粉勾画吗?”子夏又问:“(您的说法使我想到)礼仪制度不是在后来产生的吗?”孔子说:“给我启发的是卜商啊!如此,是可以和他讨论诗了。”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赞扬了子夏,其实我们阅读欣赏任何一种文艺作品都应该运用想象和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关雎》:《诗经·周南》中的一篇,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的情诗,写他追求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乐而不淫:淫,过分,过量。哀而不伤:伤,损伤。孔子认为,哀乐是人性之本,惟哀乐应有制,当戒其“淫”和“伤”;而孔子又认为《关雎》诗中所表达的哀乐做到了这一点,故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过分,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说法,这是要求音乐的中和之美,是儒家传统雅乐的美学特征。

(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注解】《韶》:传说是舜时乐舞名。尽美:主要指其音调、节拍之形式之完美。尽善:主要指其所涵蕴的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孔子认为舜以禅让得国,而周武王以征伐得国,故谓《韶》,尽美尽善,而《武》尽美而未尽善。

【译文】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尽善尽美”说,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注解】质胜文则野:质,朴,质朴。文,文采,文饰。野,鄙野。史: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是后来文论家们对诗文写作的要求。

(7)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注解】兴于诗:兴, 是起的意思, 与我们讲“赋比兴”的兴字义相同。这里孔子是讲人的心志道德的修养常常是起意于诗的感发,实际上是说,人常在读《诗经》作品的时候,受到感发,而起意于心志道德的修养,故曰“兴于诗”。诗, 指《诗经》,古代学者常用“诗”表示《诗经》。立于礼:礼是教人恭谦辞让的,人之能立身社会而有坚定的处世原则,不为世事的利害所动摇,靠的是礼,故曰“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歌舞既可以劳人筋骨,教人俯仰进退之节,又可以使人受其教育,修身养性,达到人性的完善成熟,故曰“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诗可以感发人的意志,礼可以使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人生,

音乐可以成就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

这则语录是讲诗、礼、乐的教化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文艺作品要能有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

(8)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注解】授之以政:授他以政事,即谓让他治理政事,从政。古人认为《诗经》是反映政治治乱得失的,从中可以明白政治得失之由和治理之法,所以孔子认为真正学好《诗》就可以“授之以政”,而且可以治理好国家。不达:不能通达,这里指不能明达从政的方法。使于四方:指出使四方之国,从事外交活动。专对:指外交场合的随机应对活动。奚以为:犹言有什么用。

【译文】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主要是讲《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我国古代作家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9)子曰:“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注解】辞:文辞。达:表达,这里意谓能确切地表达。辞达而已以矣,有人认为孔子的意思是反对文辞之美,实则并非如此。孔子还说过“文质彬彬”的话。孔子的意思是既反对文辞的过分修饰华美,但也反对“质胜文”,他要求文质相均匀配合,文辞要确切恰当地表达意思。真正做到文辞确切地表达意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译文】孔子说:“文辞能够确切地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辞达”说,后来的文论家对之有很多阐释,大抵都主张文质相符的“辞达”说。

(10)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注解】陈亢:有人认为陈亢是孔子弟子,字子禽。伯鱼:孔子之子,名鲤字伯鱼。子亦有异闻乎:子,你,陈亢称伯鱼。异闻,不同的听闻。陈亢认为伯鱼是孔子之子,一定听到孔子的特别教诲,故问伯鱼有没有听到孔子不同于其他

弟子的教诲。尝独立:指孔子曾独立于庭院里。趋而过庭:趋,疾行,快步走过。趋而过庭,指孔鲤快步从中庭穿过。无以言:这里指说话没有根据。诗有比兴,可以教人酬酢应对之方法,故言“不学诗,无以言”。

【译文】陈亢问(孔子之子)伯鱼说:“您(侍奉在老师身边)听到什么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庭院里,我恭敬地快步走过中庭。(父亲)问道:‘学过诗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懂如何讲话。'我退下来就学习诗。”(《季氏》)

此则论诗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一是认为,诗歌的内容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可以使人学会正直的交往和立足社会的能力;二是说,诗歌可以提高人的讲话的水平。先秦的“赋诗言志”就是在外交场合讲话水平的体现。

(1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注解】小子:孔子呼及门弟子,表示有话要告诉。何莫:犹今言为什么不。莫,无。《诗》可以兴:兴,兴起,有激发、感动的意思。《诗》用比兴,触目眼前之事,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的意志,感动人的情思,故曰“可以兴”。可以观:观,观察,这里指从《诗》里可以看到社会政治得失和社会道德风貌,即朱熹所谓“考见得失”(《四书章句集注》),郑玄所谓“观风俗之盛衰”(何晏《论语集解》引),有此作用,故曰“可以观”。可以群:群,合群,意谓学《诗》可以学习到与人团结的方法,即孔安国所谓“群居相切磋”(《论语集解》引),故曰“可以群”。可以怨:怨,怨刺,《诗经》里有许多讽刺统治者的怨刺诗,可以学习怨刺的方法,即孔安国所谓“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故曰“可以怨”。迩之事父:迩,近。事父,指侍奉、伏侍父母。事君:指服务君主、国家。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学习《诗经》,从近的方面说,可以侍奉父母,明晓尽孝的责任,从远的方面说,可以服务于君主、国家,明晓尽忠的责任。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为《诗经》作品中描写了许多鸟兽草木,借之以比兴,故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年青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就是肯定文学的观察社会、干预生活、修养身心、治国齐家的作用。

2. 重要问题提要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是他的弟子后学根据孔子平时言论编纂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记载孔子论学、论证、论文等的一些言论,其论文的部分言论反映了他的文艺思想。“《论语》选录”一节是重点学习内容,主要应熟练掌握下面几个重要问题。

(1)论文与道德的关系

孔子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即主张诗与乐有“教化”作用。孔子强调“诗教”,但对诗与乐的审美作用则常被忽略和否定了。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

(2)论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孔子认为赋《诗》对于处理当时的国际关系、外交活动有用。《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说明了学习《诗》对于从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3)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为政》篇提出的“思无邪”说。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就是孔安国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晏《论语集解》引)。从音乐上讲,即提倡音乐的中正平和,从文学上讲,即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不要直露。从作者读者方面说,“思无邪”说,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

(4)“兴观群怨”说

孔文论文学社会作用,认为诗有“教化”作用,对其社会作用有极高估价,具体说就是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简言之,兴指诗歌的艺术形象可能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情感之波动,人们从吟咏、鉴赏诗歌中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孔子的“观”,既指诗歌的客观内容可以反映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即朱熹所谓“考见得失”(《四书章句集注》),郑玄所谓“观风俗之盛衰”(何晏《论语集解》引),也可以指诗歌可以反映作者主观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即从“赋诗”可以观其“言志”。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的现实主义特征从“诗可以观”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群,是指文学有团结群体的作用,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就是说文学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所谓“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即对不良政治的批判。“诗可以怨”是“兴观群怨”说最重要的内容。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之大难以估量,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有干预现实的传统,即是其巨大影响的一个方面。

(5)论文学内容与形式之关系——“辞达”说和文质说

孔子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辞达”说和文质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

与“辞达”说相联系的是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即认为文与质要均匀恰当地配合,要兼美。孔子的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即是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文采与质朴的相得益彰。

(6)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尽善尽美”说,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为什么说《韶》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呢?历代学者有一种解释,因为《韶》乐是舜乐,舜有圣德,是受禅让而得天下,故“尽善尽美”;《武》乐是周武王乐,武王是以征伐取天下,孔子反对用武,故认为《武》

乐“尽善”而不“尽美”。

孔子不仅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的话,还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7)孔子文艺思想的影响

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是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理论的积极影响。后来人提出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说法,其中的“道”主要是儒家之道,而他提出的“兴观群怨”的文艺批评方法论,正是“载道”、“明道”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二、《孟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孟子(前 372 -前 289 ),名轲。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孟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孟子亲自编定的,书中有些地方记载了孟子的有关文学艺术的论述,反映了他的文艺思想。学习《孟子》选录,主要要注意掌握以下两个问题。

(1)“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

这是孟子提出的较为科学的批评方法。“以意逆志”的“意”当是指读者之意,而“志”则是作者的思想意志。就是说读者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是我们在理解“以意逆志”时要联系孟子说话的整个意思。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是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意逆志”呢?这就要求“知人论世”了。即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前提,而“以意逆志”则是“知人论世”的结果。孟子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大量的诗话、词话等大抵都是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的。

(2)“养气”说

孟子在回答公孙丑的问题“敢问夫子恶乎长”(“先生您擅长什么”)的问题

时,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意思是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后来孟子的话被用于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就是所谓的“养气”说。“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作为文学理论批评的用语,“养气”是说,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即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因此,作家应首先从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入手,具有了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写出好作品。“气”、“养气”成为后世文论广泛运用的理论名词,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其源头无疑应上溯到孟子的“养气”的说法。

在这则语录里孟子提出了“知言”说。所谓“知言”,就是要善于通过言辞来分析说话者的心理与本质。“知言”要与“知人论世”联系起来理解,只有“知人论世”才能谈得上“知言”。

三、《庄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庄子(生卒年不详),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一位大师级的重要学者。《庄子》一书的《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周自作,《外篇》和《杂篇》当是他的弟子后学所作。《庄子》书中的许多言论被后世引入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学习《庄子》的文艺思想应注意以下几点。

(1)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必然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之原则。《庄子》书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虽然也是讲人工的创造,但其主体精神是要无人工斧凿之迹而与自然同化,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文论家也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

(2)“虚静”、“物化”说

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老子首先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则又极大地加以发挥。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根据《庄子》书的论述,也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我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

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而创作者不再感到主体自我存在,便进入了所谓“物化”境界,也叫做“以天合天”,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3)“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庄子》书中强调“意”是“不可以言传”的,其中一些讲出神入化的技艺的故事,如“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等都说明言不能尽传意的道理。《庄子》认为文字语言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完全传达出来,这就是所谓“言不尽意”。既然“言不尽意”,那么,相比于意来,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故《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那么,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传统,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庄子》文艺思想的影响

庄子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有很大的影响:①《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原则影响了后世作家对自然天成的艺术风格的追求;②《庄子》的“虚静”、“物化”观也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创作主体修养的最基本条件,极大地影响后人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③《庄子》对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的观点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追求“意在言外”和“传神写照”的传统。

④《庄子》的文艺思想具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倾向,这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虎林电大中文中文教研组

李建新(整理提供)

2006年4月

古代文论(先秦至唐代)

绪论 一、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性质 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两千多年来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的总结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史,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古代文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追问它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作用以及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分散性: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是用文字固定下来的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评论,这些文字材料极端丰富又极端芜杂。除《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诗薮》等少数著作,古代文论的材料大多零散、片段:或见之于朋友书信、随感零札;或见之于史传碑志、序跋笔记;或二三好友茶余饭后,围炉夜话,论文论诗等。 直觉体验性:思维方式上,古人对文学的评论往往采用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方式。这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西方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心修炼。儒家追求内心世界的“乐”与“和”,道家追求描写世界的“忘”与“适”,玄学追求兴会与神思,禅宗追求自性与顿悟,心学追求良知与童心,都是讲内心应修炼到何种状态,才能更好地领会冥冥之中的宇宙之“道”,讲的都是一个直觉体验的问题。(中医阴阳调和望闻问切西医检查科学) 隐喻性:在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上,古代文论家多采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强调文学心得的具体可感性和理性启悟力。这又与中国哲学的为学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哲学著作,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长篇大论,而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格言来表达。中国哲学家只要求这些言辞能够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们在想象中直接洞达道体。这就使哲学思维成果的表述,长于诗的韵味和想象的驰骋,而不重视形式化的逻辑推导。中国哲人认为,言辞既是传道的必要手段,弄不好也可能是横在道与接受者之间的一道屏障。他们是说,人们一旦执着于语言文字,不能超越文辞进入圣人之心,就必然只会寻章摘句,陷入繁琐的名言分析。他们因此而倡导“修本废言”,以无言见天地之心。 功利性:受中国文化实用性的影响,古代文论带有鲜明的功利教化色彩。春秋战国时代,人文混一,文学独立的价值和自觉的意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文人也不存在,写作常常是一种政治活动,《史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政治者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重功用、重教化的文艺观便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它具体表现为创作上提倡诗言志,内容政治化、伦理化;文学批评中形式主义很少构成思潮。由于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中国古代批评家常用直观取象的方式,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拈出一二术语,借助于感性对象的突出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审美内涵。比如“味”原指味道,味觉,后引申为评论作品,人品。“清”味觉,后指人品。 二、古代文论的哲学思想背景 儒道释三家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1、儒家哲学和社会价值标准;如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以政治教化为中心。 2、道禅哲学和审美价值标准:如意境说、妙悟说——以审美为中心。 三、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古代文论和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一样,不是以推翻或批判前说为前提,而是在述旧中创新,其基本的内核很少改变。(与西方不同)这就使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具有滚雪球似的特点,基本问题并非层出不穷,但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随着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国古代文论成为由这些独特问题构成的知识体系。 根据中国文论的基本问题,我们这学期分四个阶段来梳理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线索。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源头和背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创建(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徘徊(唐至明中叶)——佛学和禅学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总结和拓展(明清)——启蒙思潮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笔记

魏晋南北朝 学人认为三个比较重要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 一、文学自觉的时代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7月的演讲):曹丕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2.渊源:1920年,日人铃木虎雄提出“魏的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之说。后收入1925年《中国诗论史》。 (鲁迅与铃木虎雄的观点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受日本的影响很大。可以做一篇论文。) 3.晚清开始,受外面的影响,一是西方,二是日本及日本的西方。 ①文学 纯艺术论,脱离了政教的观念,没有美刺的目的。为艺术而艺术。 政教,毛氏父子,美刺比兴,《诗大序》有明显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里面,也用经书作为判断事理与政事的标准。春秋断狱、诗的解释。 ②反思(上一世纪8,90年代) 许多学者参与了争论,提出了新的观点。汉代就有了文学自觉。晚明,才有文学自觉,对中国文学的认识有帮助。文学,西方的。应该用跨文化视野去看这个问题。 二、诗赋文 1.小说 《世说新语》和《搜神记》成为后世志人和志怪小说的源头。(至于《世说新语》是否是小说,还值得推敲。) 2.文学理论。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文笔特别好,比如陆机和刘勰都是用骈文写的。写得非常美。 第一章建安时期 三曹与七子以及围绕曹氏集团的文人、蜀吴文人。 东汉末年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计二十五年。 建安为什么不归入汉代这个时期?原因: 1.政治上:实际掌权在曹操手上 2.文学上:曹氏这些人的作品与汉代不一样了。

第一节曹操 一、曹操其人 1.出现在《三国志·魏志》中,也是中国文学尤其是戏曲里面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奸臣的形象。这与历史中的曹操,是不一样的。《三国志》作者:陈寿,注:裴松之。 2.《三国志?武帝纪第一》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有志气的人物。刘备也是枭雄,是曹操对刘备的评价。曹操说“惟使君与曹尔。” 3. 曹操畏天,好读书,注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皆传於世。 《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登高能赋,也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个修养,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形式。 4.曹操的思想,与汉代相比有变化。不拘礼法,重视刑名,唯才是举。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明察荐举卑贱低微的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求贤令》) 二、曹操的诗歌 1.写现实的,对现实的感慨 (1)《蒿里行》:(乐府旧题,送葬的诗。这时内容和题材发生了变化,写时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自立为帝。)刻玺於北方。(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①事是不是真实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把几个关节点写出来了。 ②情感的问题,这首诗的主体,都是叙事。后面四句是直接抒情。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在这四句抒发的感情:悲伤与同情。 具有这样的情感,是非常不容易的。具有人道主义,他去争权,不仅仅夺势夺利的问题。也是他的情怀与境界。 (2)《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豳风》),悠悠令我哀。

第一章先秦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从中国历史的开端至秦统一前,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阶段。 一、主线及其相关的主体知识 1、原始社会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止。 历经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的远古居民,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代表。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使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原始社会走向解体,则体现在黄帝、炎帝和尧、舜的传说中。 无论是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的转化,还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以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2、奴隶社会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为 止。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 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建立,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禹子启由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周天子〕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国。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由于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此时的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 3、从公元前475年始到公元前221年止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特别是通过改革和变法,确立了封建赋税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使社会顺利地跨入新的封建社会时期。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社会经济出现了飞跃发展的态势。 二、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 1、夏商西周更替

魏晋南北朝部分笔记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魏晋南北朝部分学习笔记 一、曹丕《典论.论文》 1、什么是曹丕《典论.论文》? 答:曹丕,字子桓,220年即位。《典论.论文》,“典”有“常”或“法”的意思。“典论”,是讨论各种问题的法则。“论文”,是就文学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它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专篇论文的开始。 2、《典论.论文》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全文六个自然段,主要是评论建安七子的作品优劣,并发表自己对文学的一些看法。第一自然段:指出自古文人相轻,原因是“善于自见”。即想炫耀自己,因而只看见自己的长处,只寻找别人的短处。第二自然段:列举建安七子都具有博学和独创精神,他们各以自己的专长齐驾并驱,驰骋在当时文坛。但要以自己的长处使别人倾服,是难于做到的。故提出“审己以度人”的原则,克服“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毛病。这就是曹丕《论文》的宗旨。第三段:具体论述建安七子的文章得失。“王粲长于辞赋,徐擀时有齐气,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汤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曹丕对不同的作家及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开创了我国作家风格论的先河。第四段:泛论文人毛病,以及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照应首段,指出文人不但相轻,而且还存在“贵远贱近”,即“厚古薄今”;“暗于自见”即没有自知之明的毛病。接着,转述论文体的不同特点。第五段:论述了“文”与“气”的关系。主张“文以气为主”的观点。第六段:论述文章的价值。把文章肯定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3、什么是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以及“文气说”有什么影响? 答:“文以气为主”说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一个论诗论文的观点,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因而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这些作家各有专长,风格迥异,其原因就在于作家本身各自不同的气质。曹丕的“文气说”虽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影响很大,但他过分强调了作家的材性,而忽略了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对作家艺术风格的决定作用,其观点不免失于偏颇。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世文艺批评家有很大影响。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称“才有庸隽,气有刚柔”,“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称:“刚柔迭用,喜愠分情”等观点,基本上都是受了曹丕观点的影响。 4、“建安七子”指哪些? 答: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他们是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和东平刘桢公幹。 5、《典论?论文》中提出的“四科八种”指的是什么? 答: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章分“四科”: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实际上共分八种文体。即“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二、陆机《文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先秦文学到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0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_________ 、_______ 、 _____ 、_______ 、 ______ o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它保存在_________ 中0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 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年间的_______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__________ ,或连其诗篇数称_____________ ,后世儒家尊之 为《诗经》。 3、《诗经》是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类编排的,一 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十五“国风”,共______________ 篇。 5、《诗经》中的“雅”分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前者有____________ 篇,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复习纲要 1、古代文论三大高峰:刘勰、叶燮、王国维 2、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特征: (1)术语运用的包容性(概括性、内涵丰富性);如风骨、气等。 (2)形象性的概念: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又:郑燮:“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风格描述的意会性:司空图《诗品》皆用四言诗形容风格,又如:鲍照说:“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颜延之)诗如铺锦列绣,雕绘满眼。”又如:“陆海潘江”说。 3、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有体系;无体系;潜体系。其实,中国文论既有体系性特征,又有非体系性特征。 4、先秦文论的特点: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论的发轫与奠基期﹙开端时期﹚,特点 有:(1)没有专门的文论著作或文章,而是散见于先秦的诗文中,主要见于哲学著作。(2)先秦文论处于百家争鸣、人各为说的状态(3)先秦文论影响深远,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论思想,一重在对文学内容的规范,一重在对文学形式的研究,共同奠定了我国古代文论发展的两大基石。(4)先秦时期没有学科之分,先秦人谈到“文”或“文学”时,并不专指今之文学,但也包含之。 5、“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可以说是《论语》中最重要的 文学理论的观点。“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之大难以估量。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的许多讽刺和揭露社会黑暗政治的诗篇,无不是受“诗可以怨”的影响。即使是现代,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进步诗人的作品对现实生活的不良倾向进行勇敢的干预,也可以说是对“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6、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孔子对后世在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是为现 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理论的积极影响。 7、“发愤著书”说: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抵是作家在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 为了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和政治主张,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即是“发愤著书”的产物。他自己的伟大的著作《史记》就是“发愤著书”说的最好实践。 8、魏晋南北朝文论的特点: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起。 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迟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不过,就这一时期所留下来的一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部分)名词解释

二、魏晋南北朝 1、建安风骨 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风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建安风骨”,但他无疑是将建安文学作为风骨的典型来看待,后来钟荣在《诗品》中则直接用了“建安风力”一词。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如陈子昂。在文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2、正始文学(诗歌)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两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其中嵇康、阮籍的文学成就最高。所谓“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即是他们的主要特色。 3、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称谓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一,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二,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新的面貌。 4、咏怀诗 阮籍所作。有五言诗八十二首,四言诗十三首,前者尤为著名。它开创了中国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这些诗非作于一时,反映了他的各种感受,因多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诗意较为曲折隐晦,钟荣《诗品》说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继承了“小雅”和“楚辞”的传统,开创了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一、学科分类 二、本书目标 三、研究方法——阐释学 四、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五、阐释视角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先秦文论概观 ?一、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二、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 ?三、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 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诗经》中的作诗动机: (一)抒发愁闷之情 《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二)讽刺、讽谏 ?《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夫:那人。讯,告诫。)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家父,人名。讻,凶恶。讹,化,改变。) ?《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王呀,正因为我要爱你,所以写作此诗,对您进行规劝。) (三)赞颂美好 ?《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些诗歌创作观念,后来被概括、发展为“言志”说和“美刺”说。 ?《尚书·尧典》“诗言志” ?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正直而温和,宽宏而严肃,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第一节孔子诗论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二、功能分类 ?三、孔子诗歌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四、孔子诗歌功能论的目的 ?五、孔子对诗歌的新阐发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4、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5、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二、功能分类 ?修身功能 ?言辞功能 ?交往功能 ?政治功能 兴于诗;诗可以兴 兴的联想作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的解读方式:从《诗》的本义中,通过情感诱发,领悟、引申出道德意义。 文论意义:“兴于诗”包含着对诗歌抒情性特征的确认,也包含着灵感、想像、体验等内涵~~感兴、兴象、兴会 ?“兴”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诗(艺术)应以个别的、有限的形象自由地、 主动地引起人们比这形象本身更为广阔的联想,并使人们在情感心理上受到感染和教育。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所谓“兴”,就是诗歌对人的灵魂起一种净化的作用(“荡涤浊心”),也就是对人的精 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三、孔子诗歌多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孔子的文化身份: 政治家 在野士人 思想家 西周文化专家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文论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下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乃近代论诗者,则曰《三百篇》尚矣,五言必建安、黄初,其余诸体必唐之初盛而后可,非是者必斥焉。如明李梦阳不读唐以后书,李攀龙谓唐无古诗,又谓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自若辈之论出,天下从而和之,推为诗家正宗,家弦而户习。习之既久,乃有起而掊之,矫而反之者,诚是也。然又往往溺于偏畸之私说,其说胜则出乎陈腐而入乎颇僻,不胜则两敝,而诗道遂沦而不可救。由称诗之人才短力弱,识又蒙焉而不知所衷。既不能知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并不能辨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孰为沿为革,孰为创为因,孰为流弊而衰,孰为救衰而盛,一一剖析而缕分之,兼综而条贯之。徒自诩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3.以下文献的作者全为王士禛: 严沧浪论诗云:“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水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司空表圣论诗亦云:“味在咸酸之外”。康熙戊辰春杪,日取开元、天宝诸公篇什读之,于二家之言别有会心,录其尤隽永超诣者,自王右丞而下四十二人,为《唐贤三昧集》,为三卷。(《唐贤三昧集序》) 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香祖笔记》) 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妙谛微言,与世尊拈幕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蚕尾续文》) 4.刘大櫆《论文偶记》节选: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5.李贽《忠义水浒传序》: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宋公明也,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最后南征方腊,一百单八人者阵亡已过半矣,又智深坐化于六和,燕青涕泣而辞主,二童就计于“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为见几明哲,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决非忠于君、义于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谓宋公明也,是以谓之忠义也。传其可无作欤,传其可不读欤!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贤宰相不可以不读,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朝廷矣。兵部掌军国之枢,督府专阃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读也,苟一日而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为干城心腹之选矣。否则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腹心,乌乎在?在

古代文论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 袁济喜 第二讲孔子的文论(上) 孔子,先秦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者,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充满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他关于《诗经》的“兴、观、群、怨”说,和他以“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影响深远。 孔子的文论,也就是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端时期,先秦文化有一个特点,是一个早熟的时期,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些主要观念,大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一些文化心理和思维特征在这段时期里获得较为成熟的显现,在文学上就出现了《诗经》《楚辞》,形成了后人所说的《诗》《骚》并举的传统,这些都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是先秦文学批评的作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者之一,孔子的文论有一个特点,说是他把仁学和礼乐文明结合起来,用诗书礼乐教化学生、培育人格,所以孔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基本上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的。 孔子对于后世文论思想和文学批评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他的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他的具体的诗学思想和中庸的文学批评标准,都是从忧道意识和人格精神来展开的。 孔子自小就生活在一种充满审美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中,对他以后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孔子对文学艺术,特别是对诗歌和音乐有着很深的造诣。 孔子的六艺之教:礼乐书数射御。 孔子把音乐作为教育他弟子的基本的科目,同时又把《诗经》作为熏陶学生性情、培育人格的重要的教科书。孔子在他的教育历程当中一直将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并且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是我们了解孔子的文论精神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 1、忧道意识,也就是孔子对于道,就是指殷周以来的礼乐文化系统这种忧患,孔子的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是他建构文学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2、孔子忧道的原因主要是当时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礼乐文明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兴起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西周宗法制度所谓的世卿世禄的周代贵族这种制度日益腐败。在时代巨变面前,旧的礼乐文明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当时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对旧的礼乐文明要进行改造和重建,这就是孔子学派;另一种认为要全盘否定,比如法家,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当时的文学批评,包括文化批判主要围绕着礼乐文明的评价,而礼乐文明又集中表现在对道的问题上。所谓的道就是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还有天道的一种中和的范畴。 孔子对于周代的礼乐文明是执肯定态度的,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复习资料完整版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二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上卷·秦汉文学 一、秦汉辞赋 1.什么是“赋”? 答:赋是诗经六艺之一,是一种艺术手法,即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汉代的赋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性一种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散文的结合。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 (1)骚体赋:产生于西安初年。代表作家:贾谊。代表作品: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淮南小三的《招隐士》等。特点:骚体赋篇幅一般较短,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2)汉大赋:汉大赋是散体大赋,也叫体物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兴起于汉初,衰落于汉末,历时四百多年。代表作家:枚乘以及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代表作品:《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其中《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子虚赋》、《上林赋》是汉大赋成熟的代表作。特点:形式上篇幅长,结构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炫丽的辞藻,对事物做了穷形极貌的描写,使汉大赋呈现一种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特征。 (3)抒情小赋:兴起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作品:《归田赋》。特点:形式上体制短小;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和节奏。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 2.什么是“九体”? 答: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体的骚体赋,其中有《九怀》、《九叹》、《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有了独有的格局,与汉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3.什么是“七体”? 答:“七体”是汉大赋的体裁之一,由枚乘首创,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事,新体赋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君主的赞颂,劝百而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这种赋体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先秦文学论文

先秦文学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中庸”思想的美学特征 学院:行知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梁世栋学号:10016257完成时间:2012年 12 月 27 日

“中庸”思想的美学特征 【论文关键词】中庸;基本内涵;审美特征;儒家;道家;《周易》 【论文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中庸的审美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儒家、道家以及《周易》在中庸思想理论方面的异同,突出了中庸理论思想在我国社会文化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并一直贯穿在中国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一、“中庸”的基本内涵 “中庸”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联系。“中庸”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般认为,所谓“中庸”,它所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与恰到好处,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反映在思维模式上也就是合二为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 《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发展出阴阳、乾坤、天地、上下、男女等无数对相对相成的因素构成了宇宙和人生的万事万物。在《周易》中构成“中庸”这一美学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认为人道与天道、地道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上、下经都是由天及人、天人不分的。其原则是要求人的行为符合天道,做到与天无违、以德立世。其二是“阴阳相济”,《说卦传》曰:“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是《周易》的核心,也是其“中庸”思想的立足点和载体。它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事物和谐共存,以求状态均衡的哲学诉求。其三是“执两用中”,也就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不偏不倚,惟取中正。执两用中,以中正为贵,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中庸强调的是一种融合、交汇,要求事物之间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中庸是各种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的统一,而使这些因素达到统一的思想基础,就是阴阳、五行的观念。所谓五行,就是以金、木、水、火、土为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万事万物,阴阳、五行的观念,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化发源之时的一些观念一样,是古人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他们所认为的最基本的东西。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自然、社会、人生都可以排列在同一个序列,尽管有对立、有差异,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着沟通和统一的基础,也就是有了使它们达到中庸的基础。 二、“中庸”的审美特征 中庸的审美特征与中庸文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庸的本义,《中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