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案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案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案

首先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人在发烧的时候食欲大减?通过问题引起大家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接着以淀粉酶为例,带领同学们了解掌握本次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试剂、步骤等。在明确实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实验操作步骤的展示。通过同学们对实验的观察和对知识的运用,提出实验可能的结果。随后揭示正确答案即高温低温都降低了酶的活性。

高温低温的范围是什么,如何找到最适温度呢?接下来就是探究酶最适温度的过程。设定一系列温度,做对照实验。先找出大概的温度范围,接着在大概温度范围内设定浓度梯度,精确找出淀粉酶酶的最适温度。

最后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时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上升减慢。低温和高温都能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使酶失活,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酶的活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恢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回答课前的问题,并公布正确答案。最后提出使用加酶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这个问题,来巩固本节的知识。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剖析

实验能力训练期末实验(实验设计方案) 课题:温度对酶活性腐乳影响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一).背景资料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的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三课时酶的特性中的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其中的一个。本实验是一个探索性实验,通过淀粉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催化淀粉的水解情况。加深对控制实验变量的了解。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探究性实验的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 实验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遵义县团溪中学黄定梅 “新陈代谢与酶”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探究酶的活性 及其特征,为此,我先后尝试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催化H 2O 2 分解来研 究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但实验效果不佳,于是我对此实验作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其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方法。 2、探索a—淀粉酶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后,形成蓝紫色复合物,a—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试管12支,试管刷1把,试管架1个,刻度吸管2支,恒温水浴箱2台(水温分别保持在60℃、100℃)、塑料烧杯1个(冻冰),铅笔1支,1%淀粉溶液,%a—淀粉酶溶液,卢戈氏碘液,蒸馏水。 四、实验准备 1、实验前教师应配制好1%淀粉溶液和%的a—淀粉酶溶液,卢戈氏碘液。 2、课前90min,打开2个温水浴箱,并调好温度。 五、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论: 在不同温度下,a-淀粉酶的活性不同,低于最适温度,a-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全部释放,高于最适温度a-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失。从以上实验表格可知,在2℃时,a-淀粉酶的活性最低,几乎没有活性,在60℃时,a-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即60℃为最适温度,在96℃时,a-淀粉酶活性完全丧失。 七、说明: 1)对照组均为深蓝色,实验组中冰水组颜色为深棕色,60℃时为黄色,100℃时为深蓝色。 2)水浴箱水温100℃时,敞开盖后只能维持96℃。所以测定的是96℃下酶的活性,但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3)水浴锅要保持水温60℃时,应设定在61℃,敞开盖时的实际温度为60.1℃左右。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课题2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课题概述: 生物体内的各项代谢,只有在酶的参与下才能迅速进行。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催化作用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不同类酶均有其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酶的活性就会下降,直至完全遭到破坏。 双氧水对大多数生物体有害,而许多生物体内都有过氧化氢酶等来分解它。 过氧化氢酶 H2O2—————→ H2O+ O2 本实验将以酵母菌为过氧化氢酶来源,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来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速度,从而确定过氧化氢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 氧气浓度传感器可测定气体中0-27%范围的氧气的浓度。其核心装置是一原电池,氧气分子进入其中被还原而引起电流变化,即氧气浓度决定了电流变化的大小,进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因此通过对输出电压的测定即可确定气体中氧气的浓度。 目的: 1.学会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测定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并对各速率进行比较。 器材: 实验材料:市售干酵母。 实验仪器及用品:TI—83 Plus图形计算器及CBL系统、氧气浓度传感器(附配套塑料瓶)、玻璃棒、温度计、100mL小烧杯、50mL量筒、小试管、刻度移液管、胶头滴管、保温杯、蒸馏水洗瓶、冰、冷水、热水、吸水纸。 实验试剂:3% H2O2溶液、2%葡萄糖。 步骤: 一.实验准备 1.水浴准备:保温杯(或两个烧杯间填充泡沫塑料代替之)中盛放一定量冰水或热水,分别调至0—5℃、20—25℃、30—35℃、35—40℃。实验期间温度计始终要悬在水中,监测温度。如有变化,及时调整。

2.称取0.5g 干酵母溶解在25mL2%葡萄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取4支小试管,各加入1mL 上述悬浊液,分别置于各温度水浴中5—10分钟。 二.设置传感器 1.连接TI —83 Plus 图形计算器、CBL 系统。 2.将氧气浓度传感器与CBL 系统CH1通道相连。 3.打开TI —83 Plus 图形计算器、CBL CHEMBIO ”程(见图1、2) 图1 图2 4.在“MAIN MENU ”菜单中选择“1:SET UP PROBES ”;输入传感器数量 “1(见图3) 5.在“SELECT PROBE ”菜单中选择选择“7:MORE PROBES ”,直至出现氧气浓度传感器。 6.在“SELECT PROBE ”菜单中选择“4:OXYGEN SENSOR ”。 (见图4) 图3 图4 7.输入通道序号“1”;在“CALIBRATION ”菜单中选择“1:USE STORE ”。 (见图5、6) 图5 图6 8.在“OXYGEN UNITS ”菜单中选择“1:PERCENT ”。 传感器设置完成后即返回“MAIN MENU ”菜单。(见图7、8)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遵义县团溪中学黄定梅 “新陈代谢与酶”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探究酶的活性及 其特征,为此,我先后尝试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催化H 2O 2 分解来研究 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但实验效果不佳,于是我对此实验作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其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方法。 2、探索a—淀粉酶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后,形成蓝紫色复合物,a—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试管12支,试管刷1把,试管架1个,刻度吸管2支,恒温水浴箱2台(水温分别保持在60℃、100℃)、塑料烧杯1个(冻冰),铅笔1支,1%淀粉溶液,%a—淀粉酶溶液,卢戈氏碘液,蒸馏水。 四、实验准备 1、实验前教师应配制好1%淀粉溶液和%的a—淀粉酶溶液,卢戈氏碘液。 2、课前90min,打开2个温水浴箱,并调好温度。 五、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 在不同温度下,a-淀粉酶的活性不同,低于最适温度,a-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全部释放,高于最适温度a-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失。从以上实验表格可知,在2℃时,a-淀粉酶的活性最低,几乎没有活性,在60℃时,a-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即60℃为最适温度,在96℃时,a-淀粉酶活性完全丧失。 七、说明: 1)对照组均为深蓝色,实验组中冰水组颜色为深棕色,60℃时为黄色,100℃时为深蓝色。 2)水浴箱水温100℃时,敞开盖后只能维持96℃。所以测定的是96℃下酶的活性,但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3)水浴锅要保持水温60℃时,应设定在61℃,敞开盖时的实际温度为60.1℃左右。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和脲酶的活性,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但是,一种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与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反应时间增长时,最适温度向数值较低的方向移动。通常测定酶的活性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为了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恒定,一般利用恒温水浴等恒温装置。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与其存在形式有关。已经证明大多数酶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比较稳定,能在室温下保存数月以至一年。溶液中的酶,一般不如固体的酶稳定,而且容易为微生物污染,通常很难长期保存而不丧失其活性,在高温的情况下,更不稳定。 【实验材料和用具】 1、0.3%氯化钠的0.2%的淀粉溶液。 2、稀释200倍的唾液。 3、碘化钾–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和碘10克溶解在100ml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4、1%尿素溶液。 5、脲酶提取液:取黄豆粉6克,加30%乙醇250毫升,振荡10分钟,过滤。可保存l 星期~2星期。 6、奈斯勒(Nessler)试剂:称取5克碘化钾,溶于5毫升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汞溶液(100毫升约溶解5.7克氯化汞),并不断搅拌。直至产生的朱红沉淀不再溶解时,再加40毫升50%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0毫升,混匀,静置过夜,倾出清液存于棕色瓶中。 奈斯勒试剂是含有大量汞盐的强碱性溶液,所以,它是具有腐蚀性的剧毒试剂。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谨防中毒。此外,实验时所用的玻璃仪器等一切器皿必须洁净,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探究目的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和脲酶的活性,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探究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一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50℃一60℃。但是,一种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与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反应时间增长时,最适温度向数值较低的方向移动。通常测定酶的活性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为了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恒定,一般利用恒温水浴等恒温装置。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与其存在形式有关。已经证明大多数酶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比较稳定,能在室温下保存数月以至一年。溶液中的酶,一般不如固体的酶稳定,而且容易为微生物污染,通常很难长期保存而不丧失其活性,在高温的情况下,更不稳定。 三、材料和用具 1、含0.3%氯化钠的0.2%的淀粉溶液。 2、稀释200倍的唾液。 3、碘化钾-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和碘10克溶解在100ml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4、1%尿素溶液。 5、脲酶提取液:取黄豆粉6克,加30%乙醇250毫升,振荡10分钟,过滤。可保存l一2星期。 6、奈斯勒(Nessler)试剂:称取5克碘化钾,溶于5毫升蒸馏水中,加人饱和氯化汞溶液(100毫升约溶解5.7克氯化汞),并不断搅拌。直至产生的朱红沉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龙岩长汀一中曾宪琰 1 实验设计理念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教 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提出预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进行讨论,由学生 自己总结出结论。这样的实验设计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 实验目标 2.1 知识目标理解温度对酶影响的实质。 2.2 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因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②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④提高学生收集资 料和语言表达能力。 2.3 情感目标①通过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 神和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③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3 课前准备 3.1 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①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②质量分数为3%的可容性淀粉溶液;③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菲林试剂。④试管,量筒,大烧杯,小 烧杯,滴管,试管架,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 3.2 寻找资料请同学上网或上图书馆找资料,内容为:除温度外还有哪些条件影响 酶的活性?酶与社会的联系,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酶的活性与动物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 什么关系。 4 实验过程 4.1 设置探究情景,提出探究课题教师设置探究情景: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的包装 袋上,往往注明这种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从而联想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提出探究课题:设计一个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实验。 4.2 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因为我校学生的实验动手能 力差,平时课上又很少进行探究实验,所以教师明确地把科学探究的步骤告诉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有利于学生按照正确的 研究的思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思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了解酶活性的最适PH及掌握一种检测最适PH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3支试管,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 试剂 0.2%淀粉溶液 稀释唾液/ml 煮沸过的稀释唾液/ml试管编号 123 1. 51."5 1."5 11无 无无1 摇匀后,将 1、"3号两试管放入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2号试管放入冰水中。10min后取出,将2号试管内的液体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来检验

1、" 2、3号试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将2号试管剩下的一半溶液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继续保温10min后,再用碘液检验,结果如何?记录并解释结果。 注意事项: 1、唾液制备时,先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小口蒸馏水, 0."5~1min后,使其流入量筒,并稀释到50ml。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4个标有号码的20ml试管。用吸管按下表添加 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 0.1mol/L柠檬酸溶液以制备PH= 5."0~ 8."0的4种缓冲液。 试剂 0.2mol/L磷酸氢二钠/ml 0.1mol/L柠檬酸/ml PH1 5.15 4.85 5试管编号 23 6.

3. 952."28 5. 86."84 9.72 0.288从4个试管中各取缓冲液3ml,分别注入到4支带有号码的试管中,随后于每个试管中添加 0."5%淀粉溶液2ml和稀释唾液2ml。向各试管中加入稀释唾液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min。 将各试管内容物混匀,并依次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保温。 第四管加入唾液2min后,每隔1min由第二管取出一滴混合液,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碘化钾-碘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待混合液变为棕黄色时,向所有试管中依次添加1或2滴碘化钾-碘溶液。添加碘化钾-碘溶液的时间间隔从第一管起,均为1min。 观察各试管内容物呈现的颜色,分析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注意事项: 1、从第三管中取混合液,是因为它的PH接近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2、间隔1min,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去加稀释唾液和足够时间观察颜色,保证各试管反应时间相同。 四、实验结果 1、温度1浅蓝2 一半暗

高中生物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案 旧人教 选修

高中生物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案旧人教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酶的作用原理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应用: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规律。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落实方案 1.课前预习,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 2.板书提示操作步骤。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原因。 突破策略 1.提示如何控制时间和温度。 2.解释实验的操作顺序。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研究某一因素,如温度(实验变量)对某一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时,要在其他因素(控制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不同的实验变量(如不同的温度)对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结果(因变量),以便对实验结果(实验变量与因变量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 ●材料用具 新鲜淀粉酶的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量筒、试管、烧杯、滴管、温度计、试管夹、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弄清原理,记住基本步骤。 2.指导学生观察,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教师演示,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法建议 演示法、讨论法、个别指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pH、温度及物质浓度等。今天我们来探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学目标达成]

教师演示,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2)试管保温时,应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5℃,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左右的温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l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巩固] 1.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根本原因是 A.消化道内的食物尚未消化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C.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答案:D 2.为使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用冷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B.先用开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C.先用温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D.先用冷水浸泡,再在冷水中搓洗 答案:C 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答案:A 4.化学试剂商店出售的淀粉酶,最适pH和温度分别是 A.pH为5.5~7.5、温度为35℃~37℃ B.pH为1.8~2.1、温度为35℃~37C C.pH为5.5~7.5、温度为50℃~75℃ D.pH为1.8~2.1、温度为50℃~75℃ 答案:C [布置作业] 验证温度对酶的影响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 二、材料用具 三、方法步骤(略) 四、结果及讨论

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间接碘量法)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H activitor and inhibitor to activity of enzyme) 一、目的 1.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2.学习酶活性的判定 二、原理 酶活性大小可以用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酶所催化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酶活性大,反应速度就快。反之则慢。酶促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 本实验是观察在不同温度,pH,以及缺乏激活剂或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大小。借以验证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此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最后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具有还原性。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后产物的生成量(即还原性麦芽糖的多少)判定酶活性的大小。用碘的反滴定法测定还原物的量,还原物多,酶活性大。 具体反应如下: 1、试剂成分(S、H、S试剂):CuSO 4、Na 2 CO 3 、NaHCO 3 、KI、KIO 3 、酒石 酸钾钠、草酸钾。 2、判定酶活性大小的化学反应过程: Na 2CO 3 +2H 2 O —→2NaOH + H 2 CO 3 CuSO 4+2NaOH —→Cu(OH) 2 ↓+ Na 2 SO 4 5KI +KIO 3 + 3H 2 SO 4 —→3I2+3K2SO4 +3H2O 酶 淀粉———→麦芽糖麦芽糖+Cu++—→麦芽糖氧化产物+Cu+ Cu++ I 2 —→Cu++ + 2I- COO- 草酸钾COO- Cu+++|—————→| >Cu COO- 防止逆反应COO- 剩余I 2 + Na 2 S 2 O 3 —→2I- + Na2S4O6 (与淀粉呈兰色) (与淀粉无色) 3、判定酶活性大小的标志 酶活性大→麦芽糖多→Cu+ 生成量多→I 2 消耗量多→ 剩余I 2少→Na 2 S 2 O 3 消耗量少 酶活性越大,Na 2S 2 O 3 消耗量越少。空白实验无酶活性,因此Na 2 S 2 O 3 消耗量最 多。与空白实验进行对比,差值越大,说明此条件下酶活性越大。

实验一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

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酶的作用原理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应用: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规律。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落实方案 1.课前预习,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 2.板书提示操作步骤。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原因。 突破策略 1.提示如何控制时间和温度。 2.解释实验的操作顺序。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研究某一因素,如温度(实验变量)对某一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时,要在其他因素(控制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不同的实验变量(如不同的温度)对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结果(因变量),以便对实验结果(实验变量与因变量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 ●材料用具 新鲜淀粉酶的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量筒、试管、烧杯、滴管、温度计、试管夹、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弄清原理,记住基本步骤。 2.指导学生观察,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教师演示,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法建议 演示法、讨论法、个别指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pH、温度及物质浓度等。今天我们来探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学目标达成]

教师演示,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2)试管保温时,应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5℃,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左右的温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l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巩固] 1.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根本原因是 A.消化道内的食物尚未消化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C.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答案:D 2.为使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用冷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B.先用开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C.先用温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D.先用冷水浸泡,再在冷水中搓洗 答案:C 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答案:A 4.化学试剂商店出售的淀粉酶,最适pH和温度分别是 A.pH为5.5~7.5、温度为35℃~37℃ B.pH为1.8~2.1、温度为35℃~37C C.pH为5.5~7.5、温度为50℃~75℃ D.pH为1.8~2.1、温度为50℃~75℃ 答案:C [布置作业] 验证温度对酶的影响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 二、材料用具 三、方法步骤(略) 四、结果及讨论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doc

探究温度 (PH) 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教学设计

探究温度( PH)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探究温度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第 5 章第 1 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教学内容。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设 计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对问题进行探究,由学生自己通 过实践获得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 【学情分析】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在学生已经对酶的作用、化学本质及高效性 和专一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验证环境因素 对酶活性的影响,并加深对酶作用及特性的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较多,如 温度、 pH、激活剂与抑制剂等。基于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本探究实验的 内容主要是探究温度和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本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具体实 施,使学生熟悉“①发现问题;②提出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④实 施实验收集证据;⑤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在对探 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合理解释、演绎实验原理;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通过确 认相关的变量关系及如何操作与控制,初步理解单一因子变量的原则; 在具体实施实验、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相关的实验器具,合理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客观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等进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在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之一是实证,深入理解对照、 单一因子变量等实验原则,体现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各实验组统筹 安排实验过程中体现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与精神。 二、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