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三)物理学检查

1.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学检查

骨密度检测:X线、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和PET—CT。

2. 脊柱骨折的物理学检查

(1)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同时可表现出骨质疏松的状况。

(2)CT:能准确显示骨折的粉碎程度及椎管内的压迫情况。

(3)MRI:对发现隐匿性骨折以及鉴别新鲜及陈旧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及椎体骨折对椎管的压迫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四)诊断标准

1、骨质疏松症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

(1)脆性骨折: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2)骨密度测定: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

(3)骨质疏松症的其它评估(筛查)方法:(1)定量超声测定法(QUS):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也有参考价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2、脊柱骨折

(1)外伤史及患者的年龄,包括轻微的外伤史;

(2)临床体征、症状;

(3)X线,CT可确诊,MRI是必要检查;

(4)诊断时作出AO分型和Frankel分级(有神经症状患者)。

(五)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必须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椎体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一般多节段发病,以病史多能明确诊断;肿瘤一般多累及椎弓根,椎体破坏比较明显,一般MRI及辅助检查能够确诊,必要时行ECT和PET检查,

2、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青壮年,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

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3、脊柱结核:多发生于青壮年,受累的脊柱表现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

4、老年性驼背:多发于重体力活的老人,累计多节段;

5、氟骨症:多发生于青壮年,氟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腿关节疼痛,关节僵直,骨骼变形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

6、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检查及甲旁亢的临床表现。

(六)处置流程

1、病史采集:

(1)及时完成病史采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内容应包括损伤的原因、性质、时间、部位以及伤后的处理经过。

2、检查

(1)接诊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合并内脏脏器损伤,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应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CT片,三维重建,必要时作MRI检查。

(3)完善三大常规检查,拟手术的病人还应行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电解质、血液生化、免疫的检查。

3、诊断

(1)明确外伤史

(2)临床体征、症状。

(3)X线,CT可确诊。

(4)诊断时作出AO分型和Frankel分级。

4、鉴别诊断外伤史、临床体征、症状及X射线、CT可明确诊断

(七)治疗在治疗上包括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和脊柱骨折的治疗。

1、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况且,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的对象是未发生过骨折但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或已有骨量减少。

(1)骨质疏松的基本治疗方法:

调整生活方式+补钙+物理治疗。

(2)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适应证】已有骨质疏松症(T≤-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减少(1)抗骨吸收药物:①双膦酸盐类: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②降钙素类: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③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④雌激素类:此类药物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雌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2)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小剂量rhPTH(1-34)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此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一般剂量是20ug/d,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3)其它药物:①活性维生素D:适当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②中药:经临床证明有效的中成药如强骨胶囊亦可按病情选用。

③植物雌激素:尚无有力的临床证据表明目前的植物雌激素制剂对治疗骨质疏松有效。

【骨折的治疗】

(1)轻度压缩或稳定压缩骨折可平卧硬床,腰围外固定,外敷中药。严格硬卧应板床约6-8周后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可指导渐进性功能锻炼。

(2)不稳定骨折者或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应考虑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单纯骨折无神经并发症患者,可采取经椎弓根骨水泥植入法;有神经并发症的患者采取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3)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PVP 是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从病椎,经椎弓根进入椎体,灌注骨水泥。穿刺过程中C 型臂X 线机监控。而PKP 则在穿刺成功后根据椎体内导针的深度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扩张器,抬升终板以恢复椎体高度后灌注骨水泥。

三、PVP 技术规范

(一)患者的选择

【适应症】

1:保守治疗无效,疼痛剧烈或长期的慢性疼痛;

2:椎体压缩的程度、无神经压迫;

3:椎体内真空、积液等;

【禁忌症】

1:结核,化脓等椎体感染性,或手术通道部位感染病变;

2:患者不能耐受该手术。

(二)术前准备

1:基本条件:设备要求包括X 线设备、手术环境及配套设施、器械要求;医师及护士必须进行相关的专门训练;放射人员熟练操作;麻醉医师与操作医师的良好沟通及不良情况的及时处理

2:骨水泥、显影剂、PVP 器械准备

3:患者准备。

(三)操作过程:

(四)术后处理

1:患者的搬运,保持脊柱水平位,回病房仰卧4-6小时,保证骨水泥凝固;2:术后生命体征的检测

3:预防感染、血肿的预防、穿刺伤口的护理

4:功能锻炼包括早期的适应性锻炼。

附:重要步骤的详细说明

【体位】患者俯卧位(术前需俯卧位训练),用软垫分别垫于上胸部和骨盆,身体的中线与手术床的中线保持一致,左右等高,在术前透视时要求两侧椎弓根对称,棘突位于椎体正中央。

【定位】在病变侧的椎弓根穿刺入路,若两侧均为病变,一般取左侧入路,在透视下用直金属棍置于需治疗的病变椎体的椎弓根外侧缘中点向外旁开 1.5-2cm 处,做好标记。

【消毒、麻醉】一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术者位于患者左侧,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皮肤及向椎弓根方向的穿刺通道做全层浸润麻醉,深部麻醉必须在透视下进行,其要点为:18G大小5-6cm长的穿刺针,在透视下穿刺至椎弓根外缘及中央投影处,正好感觉接触到骨质后回吸无误,注射麻药,并边退边注射,以贯穿麻醉穿刺通路。麻醉椎弓根后缘骨质十分重要。

【穿刺】穿刺针与身体矢状面成角15-20度,先在正位透视下由穿刺点向椎弓根外侧缘中点略偏足侧穿刺,抵达骨质后用外科槌敲击使之穿过骨皮质,正侧位透视下确认位置,继续进入椎弓根中后1/3-1/2处,当穿刺针头抵达椎体后缘时,正位显示穿刺针正好抵达椎弓根内缘或略偏内,此为比较理想的穿刺状态。继续推进使穿刺针头位于椎体前1/3-1/4交接处,正位可见穿刺针头位于椎体中央。【球囊成形】拔出穿刺针针芯,置入球囊系统,手推行正侧位透视下球囊内注入造影剂,并观察球囊位置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PMMA调配】将PMMA粉、显影剂先盛入无菌碗中,然后加入单体,用小勺快速、匀速调和成稀薄状态;并将其抽入到10ml注射器,均匀混合骨水泥和显影剂。【注射】将充满PMMA的注射器连接于骨穿刺针尾端,于PMMA调配后约(此时要观察碗中剩余骨水泥的凝固程度)2分钟后开始在侧位透视监视下缓慢注入体

内。一般推第1ml的骨水泥应缓慢,30-50秒推完,第2ml应加快速度;注射过程中若发现PMMA进入椎体前、侧方静脉,或临近的椎间盘,应暂停注射约1分钟,然后再推入。

【拔出穿刺针】注射完毕后,必须置入针芯将残余的穿刺针内的骨水泥推入椎体内,旋转穿刺针后退出,穿刺点压迫3-5分钟后术毕。

【术中、术后监测】术中应严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在骨水泥置入体内时;术后应在麻醉苏醒室监测生命体征,稳定后返回病房。

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常规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常规 腰椎骨折脱位多发于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胸11—腰2水平。脊柱屈曲时以胸腰段为弯曲的顶点,因此最易由传导暴力造成屈曲型和屈曲旋转型损伤。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亏虚、骨断筋伤;骨断筋伤、血瘀气滞;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三型。其临床表现为: (一)肝肾亏虚、骨断筋伤 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见舌质淡苔薄白或黄,脉玄细。 (二)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症见舌质暗舌底脉络淤紫,苔黄腻,脉玄。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多伴有肢体萎软,麻木,二便失禁。 二、临证(症)施护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 1、病人睡硬板床,床铺要平整,干燥,舒适。注意肢体活动,强迫体位者,每天应最大幅度的活动大关节,充分伸直和外展,防关节僵硬,膝关节要完全伸直,以防膝关节屈曲畸形。 2、对排便,排尿功能有障碍者,做好大小便护理,解除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 1、宜睡硬板床,绝对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对尿潴留者予以导尿,并预防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予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3、做好生活护理,翻身困难者,尤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鼓励病人用力咳嗽,清除气道分泌物,咳嗽无力者,用双手挤压上腹部以辅助呼吸,轻拍背部以利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二、饮食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饮食宜富有营养,易消化,多食滋补肝肾之食物,如动物肝、肾及核桃、枸杞等,如枸杞子羊肾粥、杜仲核桃猪腰汤等。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早晨可冲服蜂蜜,以润肠通便。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四、用药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可口服壮骨腰痛丸、牛杞地黄丸、消增强骨片、血藤当归胶囊、补气益肾胶囊、制香片、玄胡伤痛片等以补肝益肾。嘱患者服药后多饮水,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局部可用二黄新伤膏外敷,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外用郑氏舒活酊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治疗。 五、并发症护理 (一)褥疮 1、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使病人舒适,为病人更换床单时,一定要抬起病人躯体,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 2、患者受压部位骨突处垫气垫圈,水垫等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二)肺部感染 1、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2、进行深呼吸训练,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 (三)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1、协助病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 2、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 (四)下肢静脉血栓 1、予以病人勤翻身,尽早地多作下肢的伸展活动。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三)物理学检查 1.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学检查 骨密度检测:X线、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和PET—CT。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主张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内外用药等,若失治或误治会遗留腰背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后遗症。我科根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经2000~2004年收治的38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运用,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心理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较重,需卧床休息配合治疗,严重影响各种生理活动,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担心治疗效果及影响家人的工作等,而表现出情绪消沉、悲观失望及恐惧、焦虑等,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护士需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谈,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恐惧、焦虑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症状轻微者,尽可能解释清楚本病的严重性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使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饮食护理 伤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加之大便不畅,早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瘦肉粥、鱼片汤或粥,忌油腻、生冷之品,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香蕉等物。中期患者食欲好转,可给予清补,吃富含高蛋白及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如瘦肉、牛奶等。后期患者处于恢复阶段,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3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双下肢感觉、活动变化及有无麻木、感觉障碍等不适,腹胀、腹痛及二便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作出相应处理。 4 体位护理 4.1 平卧硬板床的护理患者需平卧在硬板床上,使脊柱处于水平位置,从而解除骨折椎体的压力,绝对禁止坐起或下地行走。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卧硬板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4.2 翻身的护理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要保持受伤的局部固定,不弯曲,不扭转,用手扶着患者的肩部和髋部同时翻动,防止腰部扭伤。患者翻身时,要掌握保持躯体上下一致的原则,其方法是挺直腰部再翻动以绷紧腰背肌肉,形成天然内固定夹板,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患者侧卧后,背部可用枕头顶住,避免上下身的不一致,使患者舒适。 4.3 垫枕的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在伤椎后凸处垫软枕治疗,利用自身的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前柱受到牵拉,以便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和脊柱的序列,避免远期并发症。受伤当日即可垫枕,高度逐渐增加,1周可达10~15cm,垫枕处衣服应拉平,防止皱褶,巡视应定时,防止产生压疮。垫枕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懂得垫枕对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 @pagebreak@ 5 牵引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恢复椎体的高度,可采用双踝悬吊牵引、骨盆牵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3亿。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北五大区,对40岁以上汉族人群5 602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男8.5%,女15.7%)。全球大约有2亿人口罹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导致骨折。美国绝经妇女中预期有1/4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60岁以后,妇女每增龄5岁,骨折发生率将增加一倍。欧洲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髋部骨折达48.5万余人。美国因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治疗者40万人,另有250万人需接受门诊治疗。北欧的瑞典和丹麦,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与脑中发生率相近。中国张向明等调查60岁以上老年骨折2 242例,髋部骨折21.4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050年,全球半数以上妇女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有关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与常见部位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在脊椎骨折与四肢骨折中,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而且与骨量丢失及微结构破坏密切相关,在体重的重力作用下即可导致脊椎变形、压缩骨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且多见于高龄患者。北京地区

对50岁以上妇女的一组调查结果显示,脊椎骨折的患病率 为15%,其中50~59岁组仅4.9%,而80岁以上组高达36.6%,是前者的6倍以上。 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踝部、髌骨等部位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肱骨近端、桡骨下端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1/3。四肢骨折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四 肢骨折除了与骨量减少、骨松质与骨皮质的结构与物理性能下降有关外,都与外伤因素有关。髋部骨折造成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尽管老年人髋部骨折几乎都与跌跤有关,但是这种损伤绝大多数属于非严重暴力损伤。视觉、听觉功能下降,神经-肌肉运动系统功能减退,使损伤的机会明显增多。欧洲一个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每年跌倒一次者为30%,跌倒两次者为15%。使用现代技术,可以 准确的测定骨密度,根据身高、体重,可以计算出跌倒时骨骼所受到冲量的大小。对髋部骨折人群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股骨颈骨密度,并与所受冲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即随着骨密度增加,造成髋部骨折时所需的冲量越大,两者的关系决定着骨折的发生。取骨密度与冲量的比值作为骨折发生的危险系数,为便于计算,将骨密度值扩大1 000倍,则髋部骨折的危险系数计算公式为:危险系数(R);BMD×1000/(m?g?h)(BMD为股骨颈骨密度,m为体重,g为重力加速度,h为身体重心高度:男性为身高的

单纯性腰椎骨折护理

单纯性腰椎骨折护理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稳定性骨折、脊椎附件无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者。 1.体位病人必须绝对平卧,睡硬板床,不要枕枕头,不允许坐起,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避免脊椎的屈曲扭转而发生后凸畸形或进一步损伤。翻身时要轴线翻身即肩、腰、髋部呈直线的整体翻身。 2.腰背枕的使用在伤椎后凸畸形处垫枕头,逐日增高,使之逐渐伸展,有利于压缩椎体的复位。最初垫枕时病人不适应,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要向病人说明,以取得病人的合作。患者必须坚持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 3.便秘和腹胀的处理卧床后容易出现便秘和腹胀,护理者应给予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的按摩,促进肠管蠕动。饮食上除钙剂的补充之外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多饮水。对腹胀造成排尿困难者可热敷、听流水声、针灸等方法。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必要时可给予灌肠、导尿。 4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骨折后患者要长期平卧硬板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应帮助指导患者定期翻身,避免肢体扭曲,造成脊柱扭转。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背部,绷紧背肌,形成自然内固定夹板。一般每2~3小时一次。应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皮肤护理。背部及局部受压处定时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5.功能锻炼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古称“腰骨损断”,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 目录 病因 诊断依据 辨证治疗 注意事项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病因 诊断依据 辨证治疗 注意事项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展开 病因 间接暴力 最常见。多见从高处跌落,臀部或双足着地后,力向上传导致腰部;或者是重物从高处掉下冲击头、肩、背部,力向下传导到腰部导致骨折;有些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严重,某些轻微损伤,如乘车颠簸、平地坐倒等,也会造成椎体的骨折。 肌肉拉力 当腰骶部的肌肉突然强烈收缩时,可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 ,常见的会造成椎体的附件 ,如横突、棘突等的骨折;严重的如破伤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肌肉强烈收缩,可导致胸腰椎体的压缩性骨折。 直接暴力 平时少见。可见于交通事故、火器伤,或是腰部被直接打击等 ,这类损伤往往造成脊髓损伤而有不同程度的瘫痪等严重后果。

编辑本段诊断依据 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胸腰局部肿痛,外观可有后突畸形 ,局部有压痛及叩击痛,腰部活动不利;伴有骨髓损伤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X 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CT 和MRI 检查可明确脊髓受压的程度。 椎体骨折的临床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稳定性骨折: 凡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前方压缩不超过椎体厚度的1/2 ,不合并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 );或单纯附件( 横突、棘突或单侧椎板、椎弓根 )骨折均属稳定性骨折。这类骨折对脊柱稳定性影响不大,一般无韧带损伤,无明显移位倾向,在治疗上也较为简单 ,多用保守治疗,预后较好。 2、不稳定性骨折: 凡椎体压缩超过椎体厚度的 l/2, 粉碎性,或骨折伴有脱位、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的均属不稳定性骨折。这类骨折多系强 烈暴力造成,脊柱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多合并韧带撕裂及脊髓或脊神经 根损伤,在治疗上较困难,大多需要手术,预后也较差。 编辑本段辨证治疗 首先明确骨折是否属稳定,是否有脊髓、马尾和脊神经根损伤 ,损伤程度怎样,然后再制定治疗方案。基本按照骨折的处理原则进行 ,即复位、固定、炼功活动和药物治疗。 1、稳定性骨折: 一般需卧硬板床6~8 周。压缩性骨折者可采用垫枕疗法,枕头的适宜高度为 8~10cm 左右。这类骨折配合练功疗法效果较好,因为正确、适当的练功不但能使压缩的椎体复原 ,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早期活动可增加腰背肌的力量,不致产生或加重骨质疏松现象 ,亦可避免或减轻后遗的慢性腰痛。具体做法如下: 五点支撑法 : 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 ,用头部、双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早期可采用此法。 三点支撑法 :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中后期可采用此法。 飞燕点水法 : 也称“一点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 ,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 ,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 ,全身翘起 ,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此法要求较高 ,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2、不稳定性骨折: 如果临床没有脊髓神经损伤的症状,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方法 ,但练功活动的时间应稍延后,且卧床时间应稍长。对于有脊髓神经损伤征象的 ,大多应考虑手术治疗。

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1-29T10:38:50.20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陈春林 [导读] 骨骼矿化障碍,骨钙溶解,骨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变稀,易发生断裂,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陈春林(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四川大邑611330)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术后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35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无骨水泥渗漏。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柱平均高度明显提高(P<0.05),Cobb角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常见疾患。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在美国大约每年有700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而且2O%的患者在一年之内继发其他部位骨折。其中2/3的OVCFs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仍有1/3的骨折会合并疼痛、后凸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主要症状为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及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多系统的继发性功能障碍,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加药物非手术治疗。但长期卧床易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并发症的出现;手术治疗因骨质疏松的复位固定效果差,同时易产生手术并发症[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并通过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达到了微创、迅速止痛、早期活动的治疗目的,为后续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前提和基础[4]。我们自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3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住院病人。符合纳入标准者38例。男l3例,女25例。年龄58~85岁,平均71.2岁。跌倒致伤29例,扛抬重物致伤6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骨折部位T10椎体5例,T11椎体6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7例,L2椎体5例,L3椎体3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5例,泌尿系统疾病1例,内分泌系统疾病3例。 按照Jikei骨质疏松分级标准[5]评价,初期(骨小梁的数目正常,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5例;I级(横形骨小梁减少,垂直骨小梁和终板突出)7例;Ⅱ级(横形骨小梁进一步减少,垂直骨小梁也减少)23例;III级(横形骨小梁近于消失,垂直骨小梁亦不清晰,形如草地)3例。1.2病例选择1.2.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分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6]。(1)老年人(>50岁);(2)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3)胸或腰部持续性疼痛不能翻身,不能活动,不能用力;(4)胸或腰椎僵硬;(5)胸或腰部有压痛点;(6)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DXA)示:骨密度值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T≥ -2.5SD);(7)X线或CT片显示胸或腰某一椎体前部变扁,骨质断裂,呈楔形状。 诊断标准2-5中有1项以上异常者,加(1)、(6)、(7)项即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1.2.2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本病诊断者;全身条件许可,无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能持续俯卧1~2h;椎体后壁必须完整,防止因气囊挤压扩张周围结构,使骨块或肿块移位从而导致或加重压迫的危险;CT、MRI、骨密度测试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1.2.3排除标准:(1)椎体严重压缩无法放置导针和注入灌注剂,或椎体中柱破坏,脊髓受压;(2)患有严重心肺疾患而不能耐受手术,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等。 1.3方法1.3.1术前准备行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胸片、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积极治疗并发症,使患者的全身情况处于适合手术治疗的状态。摄患处X线片,如有必要再行CT、MRI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及其病变性质,对骨折情况、椎体稳定性等有充分的了解。1.3.2手术方法手术器械由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整套器械包括:穿刺针(Φ4.0×126mm)、球囊(Φ12×19mm膨胀后)、带表加压器(20ml/30atm)、骨水泥注入器(Φ3.4×195mm)、实芯椎体钻(Φ3.4×190mm)、空芯椎体钻(Φ3.4×190mm)、推杆(Φ2.0×220mm)。充填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rylate,PMMA)骨水泥。患者取俯卧位,病椎对准手术台中央,前胸部两侧和髂嵴下垫软枕使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体表定位。常规消毒、铺巾,以1%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尖刀片在体表定位处切开皮肤及皮下,切口大小约0.5cm。在正侧位C型臂X线机透视指引下,将带芯穿刺针经病椎椎弓根直接进入椎体后方。穿刺针至椎体后1/3时,改用环锯取标本;至椎体前1/3与后2/3交界处,移除椎体钻,经工作套管置入球囊,打开三通阀,开始逐步扩张球囊,灌注显影剂,每次增加0.5mL,用量每侧一般不超过3mL,并且不时的停下来检查球囊内压力是否下降,球囊系统压力宜控制在16大气压以下,即能达到扩张椎体的满意效果。停止扩张后,抽取真空并移除球囊导管,将预先装满骨水泥的骨水泥填充器通过工作套管抵至椎体内空腔前缘,经工作套管向椎体内推注骨水泥1.5~2.5mL,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确认椎体外无骨水泥渗出后,退出骨水泥填充器和工作套管,缝合切口。观察10min,双下肢活动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后送返病房。术后卧床6~12h后可下地行走,常规应用抗菌药物3d,行脊柱X线正侧位摄片与CT扫描,检查骨水泥有无外溢,并与术前X线片比较,观察伤椎前柱平均高度变化及Cobb角。1.4疗效评估与随访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法评定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得分10分代表最痛,0分代表无任何疼痛[7]。通过拍摄胸腰段脊柱正侧X-ray片了解伤椎高度丢失及骨折愈合情况。通过计算手术前后伤椎前柱高度的变化以及Cobb角的变化评估伤椎的复位情况。通过上述4项指标的比较分析,评估PKP术治疗OVCFs的疗效。术后随访2个月。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所有观察指标以“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0min,住院时间4~10d,平均7d。 无术中死亡及心脑血管系统急性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患者腰背疼痛完全缓解35例,明显减轻3例。无骨水泥外漏。除8例手术当日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硫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l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増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指南所指的骨折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l.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①患者多为者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易发生并发症。 ②多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置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③骨形成与骨痂成熟退缓,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④卧床制动期將发生快速骨丢失,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 ⑤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⑥再骨折发生率高,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达20%。 1.2骨质疏松性骨新的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基本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 2.l诊断 2.1.1病史、症状和体征 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轻徴外伤史。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畸形、骨擦感(音)、异常活动等体征,也有患者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2.1.2影像学检査 普通X线检査:①摄片应包括损伤部位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据双侧髋关节;②除有骨折征象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③推体压缩骨折时,有楔形变或“双凹征”,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真空征”、假关节形成。 CT检査: ①移位复杂的髋部、踝部、肱骨近端骨折,需应用 CT和(或)三维成像;②为明确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椎管内压迫情况等,可考虑CT检查。 MRI检査:①可诊断隐匿性骨折;②可判断骨折是否愈合,未愈合的骨折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或等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 骨扫描( SP E C T/E CT) :适于不能行MRI检査的患者,有助于判断疼痛责任椎体。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DOC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原则和一般骨折一样也是复位,固定(强烈推荐使用高分子绷带夹板),功能锻炼,多疗程抗骨质疏松治疗。其特点和治疗的8大难点为: ①加重原有骨质疏松。罹患骨折卧床后会发生快速骨质丢失,将加重原有骨质疏松; ②骨折粉碎。骨量低,骨质量差,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③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高龄老人因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吸收; ④康复过程漫长。老年人身体储备力低,康复能力下降,常伴有智力障碍,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功能锻炼,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所以建议老人骨折后使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进行固定。 ⑤并发症多。进入老年阶段后,机体往往合并有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心肺和脑血管意外,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 ⑥致残率高。骨折后即使治疗结果满意,也难以恢复至伤前的机能状态,如髋部骨折后仅一半左右的病例能恢复到骨折以前的功能状态; ⑦致死率较高。由于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如髋部骨折后,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命力都是一次严峻考验,有时成为生命中

的“最后一根稻草”; ⑧患方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医患纠纷,需要医患双方之间充分沟通。 措施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确需手术者,要充分考虑它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不同之处,酌情采取以下6种应对措施: ①使用特殊内固定器材,如锁定加压钢板、粗螺纹的螺钉、膨胀型髓内钉、具有特殊涂层材料的器械等; ②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材,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 ③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如螺钉固定时穿过双侧骨皮质,增加把持力; ④采用内固定强化技术,如螺钉周围使用骨水泥、膨胀器及生物材料强化; ⑤骨缺损严重者,可考虑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料(骨水泥、硫酸钙等)充填; ⑥视骨折的牢固程度,酌情选用外固定。外固定应采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安全可靠,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骨折临近关节的固定。

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方法 导语:我们的腰椎看着虽然非常的强健,但是如果是照顾不好它的话它也是很容易会受到伤害的,尤其是很容易出现压缩性骨折。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原 我们的腰椎看着虽然非常的强健,但是如果是照顾不好它的话它也是很容易会受到伤害的,尤其是很容易出现压缩性骨折。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原因比较多,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赶紧将疾病治愈,而想要彻底的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保守疗法,具体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方法如下:石膏外固定治疗,就是做一个石膏背心然后卧床休息,至于药物你到正规的医院去给你开点降钙素什么的就行,但是必须要遵医嘱。其实只要没有椎管狭窄和神经压迫症状完全可以保守治疗的,而且效果有可能还比手术要好。 腰椎压缩性骨折节数多的,在保守治疗以后还需定制一个“钢丝背心”,就是以不锈钢为材料的上身支持架,原理就在于把上体的重量卡在腰部或胯部、而达到与上一条的目的。节数少的就不必了,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穿在身上相当难受的。 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预后较好,但是必须注意鉴别是否伴有严重的韧带损伤或是爆裂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后柱应完好无损。压缩性骨折如椎体高度丢失低于50%,通常是稳定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椎体前面的进一步压缩及形成后凸畸形。通常选择非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支具固定,通常固定时间达3个月直至骨折愈合。治疗期间应定期拍片了解脊柱是否存在不稳定,如果发现压缩性骨折进一步加重,则考虑改用手术复位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 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方法您现在应该清楚了吧,在采用保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更新要点2017-03-16医默相通 3月11日,骨典演义--2017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网络直播会议在美丽的蓉城召开。众多顶级骨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南的理解以及诊治经验的思考。本期我们邀请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和吴斗教授对17年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 为了及时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策略,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措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专家对原有的指南(2008版)进行了更新。该版本指南与2008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相比,有以下更新要点。 1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的进一步完善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重心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与08版指南相比,新版本指南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症存在的情况下,局部骨组织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是骨强度下降的突出表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

2流行病学的更新 新版本补充了流行病学的最新资料。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报告:全球每3 秒钟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 3影像学检查增加 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CT及MR检查外,新版本中增加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它适用于无法行MR检查或排除肿瘤骨转移等。 4更新诊疗流程图 新版本中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流程图。对于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需先行血尿常规、钙、磷、碱性磷酸酶、影像学和骨密度等酌情检查项目,检验结果正常而影像学、骨密度等检查异常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检验结果异常需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等;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继而进行骨折处理、骨折愈合评估,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药效评估,并强调对二次骨折的预防。 5常见骨质疏松骨折手术策略推荐与更新

腰椎压缩性骨折和骨折护理

1.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无需复位,主要是卧床休息,让其自然生长恢复。如果扦插比较厉害,或者影响周围神经组织,或者引起下肢的... 2.骨折后功能锻炼应注意哪些事项? (1)鼓励病人积极活动,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 (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前臂骨折不应做前臂旋转活动等。 (3)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如上肢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 (4)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锻炼不应让病人感到疲倦,与不应使骨折部位发生疼痛。 (5)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病人讲清楚,使之能有信心地、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 石膏固定术病人的护理 (1)促进石膏的干燥:石膏固定完成以后,需2日左右才能完全干固。石膏完全干固前,容易发生断裂或受压引起凹陷变形。为了促使石膏迅速干固,夏天或暴露在空气中,不加覆盖,冬天可使用电灯烘烤。

(2)保持石膏完整:不要按压石膏或将用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防止产生凹陷压迫皮肤。抬高患肢时,应托住主要关节,以防关节活动引起石膏断裂。(3)抬高患肢:石膏固定后,应让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静脉及淋巴液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4)观察肢端循环及神经功能:若病人主诉固定肢端疼痛或跳痛、麻木,检查时发现肢端出现紫绀、温度降低、肿胀,可能预示着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检查,必要时做减压处理或拆除石膏。石膏内有局限性疼痛时,也应及时开窗观察。并应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压伤。 (5)石膏干后,应防止石膏折断,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凹凸的形状垫好软枕头。 (6)保持石膏清洁,防止被水、尿及粪便浸渍和污染。(7)注意功能锻炼,没有被石膏固定的关节在加强活动。即使是包裹在石膏里的肢体,也要遵照医嘱练习肌肉的收缩运动。 一般膳食原则 对于单纯的骨折,患者初期除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仅有局部的肿胀、疼痛、活动不利等表现,

腰 椎压缩性骨折个案护理

个 案 护 理 所属专科:中医骨伤科 题目: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个案护理科室:监护病房 姓名:XXX 提交日期:2014年7月31日 字数:4370 带教老师姓名:XXX

目录 1、概念 (3) 2、前言 (3) 2、学习目的及目标 (3) 3、病历介绍 (3) 4、病程记录……………………………………………………3-4 5、术前护理……………………………………………………4-5 6、手术方法 (5) 7、手术过程 (5) 8、术后护理 (5) 9、功能锻炼……………………………………………………5-6 10、出院指导 (6) 11、讨论与结论 (6)

腰4椎体压缩性骨折个案护理 轮科谭秋艳 一、概念 腰椎压缩性骨折按形成原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或病理性)两类。前者是指遭受纵向压缩力(人体直立坠落或重物垂直砸伤)或铰链折力(脊柱极度屈、伸)等间接暴力作用所致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者是指因骨质疏松、退行性变、感染、肿瘤等病理性原因引起腰椎椎体自发性、或在轻微暴力作用下形成的压缩性骨折。 二、学习目的及目标 1、检索相关腰椎压缩性骨折文献,了解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 2、进一步了解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加强对术前与术后的护理,评价护理效果。 4、最大程度地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三、病历介绍 主诉:摔倒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 现病史:患者因不慎在家中厕所摔倒,臀部着地,随即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当时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逆行性遗忘,休息后未见缓解,故到我院门诊救治,经拍片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遂以此为诊断收入我院病区。入院症见:神清,面容痛苦,精神尚可,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腹胀,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双下肢麻木疼痛,纳可,眠差。小便正常,平素大便秘结。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 否认外伤及手术室,否认输血史,无特殊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并居住广州,居住环境好,无特殊嗜好。 月经及婚育史:13岁初潮,适龄结婚, 49岁绝经。育有1子2女,子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家族遗传史。 四、病程记录: 患者女性,77岁,因“摔倒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于2014-02-10入院。 (一)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中医: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证型:气滞血瘀、肝肾亏虚 西医: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女性77岁以“摔倒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之“骨折”范畴。压缩骨折后,由于血脉受伤,气血瘀阻,恶血留滞,拥塞于经道,易久生热产气,浊气积聚,腑气不通,可致腰痛、腹胀、便秘。此属瘀血内蓄之证。骨折经脉亦损,致气滞血瘀,气滞而痛,血瘀而为肿。舌底络脉青紫,脉弦紧,为气滞血瘀之证,综观脉证,本病虽虚实兼杂,但以气滞血瘀之实证为主,系急症,病位在骨,总属气滞血瘀之椎体压缩性骨折。 西医诊断依据: 1、致伤原因:摔倒 2、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 3、专科检查:腰肌紧张,脊柱略呈后凸畸形,胸腰段椎体棘突上压痛,叩击痛(+),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要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共识》要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OP)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OVCF时,既要重视骨折的治疗,也不能忽视骨折的原发病——OP的治疗。OP是以骨量低下、骨强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升高、易骨折为特征的全身骨骼系统性疾病,此定义包含了骨密度(BMD)及骨质量两方面,其中骨质量除了骨微结构的质量,还包括了骨转移(高能、低能),骨累积损害和骨矿化等。 一、OVCF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一)原发性OP检查与评估 1. BMD: 目前国际公认的BMD检查方法为:双能X线吸收法(DXA),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方法,DXA测定T值≥-1.0SD属正常;- 2.5SD值<-1.0SD为骨量低下或骨量减少;T值≤-2.5SD为OP。其他检查BMD 的方式有,光子(SPA)、单能X线(S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超声检测等,上述检查法目前暂未制定诊断OP的标准。DXA常见检查部位为腰椎(L1~4)和股骨颈,其精确性受局部骨组织增生、软组织钙化、患者体位、仪器精准度及检查者操作规范等影响,因此诊断仍需结合临床情况全面分析。

2.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测定骨转移标志物有助于判断骨转移类型、骨丢失速率、骨折风险评估,为了解患者OP病程进展,指导用药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二)术前教育 人们对OP认识不足是导致其诊疗率低、预防椎体骨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宣教内容应包括:OP的特点即发生的高危因素、正确认识微创手术、积极规范的抗OP治疗及预防再次骨折的重要性等。OP发生的高危因素内科遗传、内分泌、基础疾病、药物及生活方式等,需重点告知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饮料、咖啡、长期缺乏运动、低钙摄入、维生素D缺乏等可加重病情进展;OP一旦发生,在不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很难阻止病程进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早日恢复生活能力,但该手术对全身OP无治疗作用;规范的抗OP治疗需根据患者OP类型、骨转换高/低及全身情况和激素水平等,制定个体化的抗OP长期治疗方案;OVCF患者常伴有程度较重的OP,摔倒后易并发骨折,而骨折后产需长期卧床,加快骨量的丢失,导致OP进一步加重,因此预防摔倒应为患者关注的重点。 (三)药物治疗

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个案201703

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个案 一、病例介绍 患者黄志高,男,39岁,广东人,于2017年3月1好,摔伤腰部致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急诊入院的当时无头晕、头痛、胸闷等不适急诊CT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我科平车入院入院后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双下肢麻木,末端血运感觉运动正常 1.查体:患者入院时急性面容、表情自如、问答切题,查体:T:36.4℃,P:79次/分,R:20次/分,BP:116/74mmhg,头颅正形,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文集干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间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2.专科情况: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双下肢麻木双下肢末端感觉血运良好,可自行翻身。 3.辅助检查及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均正常,2017年3-2查CT示:腰一椎体压缩性骨折;余未见明确异常 4.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5.无过敏史,既往史家族史 6.精神情感状况: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康复的期望很高 四、护理诊断 1.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2.疼痛:与疾病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骨折后预防并发症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4..焦虑: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及预后康复的期望很高 五、护理措施 A.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注意保暖避免诱发呼吸道感染指导鼓励患者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多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B.体贴关心病人告知其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强患者信心告知缓解疼痛的方法。 C.指导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要轴线翻身予心理安慰创造 舒适的环境注意转移注意力勤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皮肤干爽、床垫平整干净。 D.指导教会功能锻炼: 1.指导患者行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 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多做直角抬腿踝泵运动下肢的伸展活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肌肉萎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3.注意避免用力弯腰纠正不良姿势加强腰背肌训练避免负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