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孟德斯鸠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意思就是: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地理环境确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而且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的时代,这种作用也就会表现得越有力、越明显。但它夸大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则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国家制度的决定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的作用和影响还受着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可能论

可能论是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可能论认为环境并不是肇始因素,而只是限制的或选择的因素。地理环境并没有造成人类的文化,而只是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而已。

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他的学生法国地理学家白吕纳进一步论述了可能论的思想。英国地理学家斯帕特提出了一个介于决定论和可能论之间的折衷观点。他认为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可能性的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可能性的概率大于另一些可能性。进一步发展了可能论思想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只是提供可能。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

(三)适应论

适应论是受到法国地理学派的可能论的影响而产生的。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以及地理学应当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学说,又称协调论。

罗士培(英国)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研究控制问题,就是说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罗士培同时代的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他主张地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分析人类的活动和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适应论的观点,这种人类生态学的观点又称“生态调节论”。

(四)生态论

首先是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来的。他认为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因此他把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理学从人地关系研究出发,再次引申出人类生态的概念,注重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的生态效应研究,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理念。

(五)文化景观论

拉采尔最先系统地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在1906年提出的,美国学者索尔强调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区域地理特征,主张人地关系研究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核心。

(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这两个理论否定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正好相对,他们单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社会属性,并把其绝对化,否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自然属性。

1.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得过高,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

2.唯意识论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好像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

(七)环境感知论

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这种环境感知就成为人们对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因而研究各种文化集团尤其是决策人的环境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八)文化决定论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对所处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扩大和加深,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这种人地关系的观点就称为“文化决定论”。

(九)“天人合一”观

这里所指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很多著作中都有论述。《周易》、宋代的张载和程颐、老子、庄子、东汉王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等都有体现。可以说“天人合一”观是东方普遍的思想表露,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在人地矛盾尖锐的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天人合一”观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概要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3、不同地域的人地关系理念 4、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 5、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规划理念的创新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所谓人地关系理论是指各种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包括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要素,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代以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对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意义重大。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2.1 史前阶段这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但透过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原始自然观的踪迹。表现:原始宗教包括原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以及占卜、巫术等,它是初民屈服于自然,或在自然的威力下软弱无力的表现;而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由驾驭自然的向往。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甚为被动。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得失成败,人类都只能归因于自然界或某种超自然因素的力量,对它们人类除了深感神秘莫测,只有崇拜,而这种崇拜实际上就是乞求。但初民并不甘心做自然的奴隶,幻想中的超人应运而生,他们在神话传说中不仅超脱了自然的束缚,而且束缚了为难人类的自然事物。 2.2农业文明时代(文明之初到公元16世纪初)人类逐渐从自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能动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的道路。社

会组织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在自然面前不再仅仅是乞求和幻想,人类正逐步克服地理环境的阻滞、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务。但是发展在起步阶段仍相对缓慢,人类还不能跨越或打破自然环境造成的阻隔,减少或消除其对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空间的活动也尚未全面地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地理环境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时期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观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暂时的平衡,但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预示着人地关系的天平将进一步向人的一方倾斜。 2.3近代工业文明(1)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人类世界相互交流的新渠道,人类的足迹开始踏谝地球的各个角落,整个世界不可避免地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实现了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人地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当人类用三百年时间经历了巨大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之后,工业革命发生了。正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所述,它产生了底特律郊外的大汽车厂,而且还使拖拉机在农田上奔跑,办公室里有了打字机,厨房里有了电器冰箱。它产生了新闻日报和电影、地下铁路和DC-3型飞机……。这一切都表现出人类征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终于,人类实现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梦想,开始沉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 2.3近代工业文明(2)此后的二百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继续飞速发展,从表面上看,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仿佛大大超过了自然控制人类的能力,自然在依附于人类。不幸终于降临了,人类的观念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变化,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

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1)

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1) 激励是现代治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这是以人为本的治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题目所决定的。随着治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令人振奋的现代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一、激励客体和对象趋向集中于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在以往的激励工作乃至当前的改革中,凡涉及激励,往往着眼于对一般职工的赏罚和精神激励,而对于企业的高层治理职员——企业经营者来说则缺乏理论探讨和实践。实在,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相对来说是较为轻易而次要的。由于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存在和深化,每一职工的操纵和工作越来越单一、明晰和有形,确定性的工作表现为工作方法、方式、产业流程的标准化。这种细致的分工意味着可以比较轻易地确定一系列正确、精密和具体的涵盖其工作数目、工作质量和工作速度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对职工的赏罚方式和赏罚程度,公道地分配组织激励资源。而相对来说,企业高层经营治理职员其工作主要是决策、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其经营治理工作的直接成果主要是主意、指令、宗旨、目标、规范、制度,是软性的、无形的,同时其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投资倾向和决策正确性等内涉及变量和滞后显示变量囿于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及时正确地用简单的考核指标来衡量。其次,企业经营者的间接劳动成果(即企业表现)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回因。其可察变量(如资本利润率、企业成长和增长速度、全员劳动生产量、产值、本钱、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其特

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维而是***的,企业经营治理工作量是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其可察因素往往是***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这时偏倚、夸大某一因素和特性会产生不适当的刺激作用,因此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决定着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资源的公道导向和配置。再次,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成果——企业表现,非但隐含着异常复杂的背景(如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而且还受到不少非经营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响(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制下由于企业目标多元化和行政指令的干涉而导致的激励不正确、不规范、不公平和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等)。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诱导日益成为现代激励理论的研究重点。二、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以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流行的治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这包括默里的需求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阿德佛的ERG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这种理论以系统和动态的目光来看待激励,这主要包括弗鲁姆、波特和劳勒的期看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迈克尔·罗斯的回因理论和轨迹控制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激励过程理论体系较之于激励内容理论体系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仍以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以

相似理论的研究进展

宁夏大学硕士生考试考查卷面纸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姓名王艳伟学号12013130620 院(所、部)土水学院年级2013级 专业水利工程研究方向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相似理论与水工测试技术考试方式考查

水文相似的研究进展 王艳伟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水文相似是近年来工程水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水文相似的概念和水文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阐述水文相似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水文相似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词水文相似概念水文模型试验测量技术 Abstract Hydrologic similarity is the hot problem of research for the engineering hydrology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hydrologic similarity from the concept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ologic model tes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addition,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which has th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research on hydrologic similarity。 Keyword hydrologic similarity concept hydrologic model tes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日新月异,大量工程的实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河流海岸资源,协调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水利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提高水文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水平。本文着重论述水文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2 水文相似的概念 在工程领域,物理模型试验是通过对试验中主要因素进行独立控制,使得工程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中得以再现出来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指导理论即为“相似理论” [1]。物理模型试验中的相似理论结合了数学解析法和试验法的优点,所谓“相似”指组成模型的每个要素必须与原型的对应要素相似,这些对应要素包括几何要素和物理要素。在作为水文学理论基础的流体力学领域中,若两种流动现象相似,一般应满足: 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2]。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黄助群 (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 摘要: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对于人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人地关系研究现状 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织的物质关系系统[1]。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面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是研究如何将地球表面建成人类最宜居住地。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穿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的地理学者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并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简单的概括人地关系经历了人类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谋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1.人类崇拜自然的原始发展时期 在采猎文明时期,原始社会生活的人们主要靠直接攫取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来作为生存的资料。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对自然界产生较强的神秘河畏惧心理。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和顺应的关系。以此同时,表现出人地观念上的神秘性和拜物主义,形成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控制论。 2.人类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时期 从原始到农耕文明,人类的认识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发生了质的飞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由完全依赖转变成顺应自然规律进而利用自然的阶段,人地关系也保持者融洽的非对立关系。人一主观能动性的加强,促使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也有了初步的萌芽,出现了地理学上有关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环境决定论。 3.人类征服自然的工业化时期 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利用自然界的能力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人地关系也由顺应转变成征服,并且伴随人类的开发利用程度而增加。人类中心论的实践活动客观上导致环境和生态的恶化,人地关系出现一度的紧张局面。 4.谋求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上世纪60年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性的气象、能源、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总结传统的发展演变模式,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种解决当前突出的人地关系的新思路。 二、国内外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 伴随社会的向前发展,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也不断涌现并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概述 及委托代理下的激励机制设计 管理激励理论是企业激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它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管理环境为依托,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侧重对一般人性的分析。其基本原理是: 个体由自身需要引起内部紧张感,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行行为选择,以实现个体目标,满足需要。之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不断循环。西方管理激励理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通过对管理主体心理和行为的观察和试验, 发展了一系列与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且行之有效的激励理论。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不同的思路展开的。一是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学激励理论。二是在人的理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获得的经济学激励理论。下面我们对这两种激励理论的演变过程和新近的进展作综述。 一、激励理论概述 20 世纪初,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就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怎样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理论。这种激励理论侧重于对人的共性分析,服务于管理者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的需要,以克服泰勒首创的科学主义管理在人的激励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自20世纪初以来,激励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的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要、由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因素明晰、由激励基础研究到激励过程探索的历史演

变过程【1】。按照研究激励侧重的不同与行为的关系不同,根据理论史上的上述差异,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和综合型四大类型。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又称需要理论或多因素激励理论。这一理论是研究人的心理需要而形成激励的基础理论,它着重对激励诱因与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其代表理论有: 马斯洛( A. Maslow, 1954)的需要层次理论【2】、奥尔德弗( Alderfer, 1972) 的ERG理论【3】、麦克利兰(McClelland, 1961) 的成就需要理论、梅奥的“社会人”理论( Mayo, 1933) 、赫兹伯格( Herzberg, 1957) 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逐级增强,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了, 就会转向下一个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 针对人的需要实施相应激励是可能的。但激励人们努力的方式不应是单一的,当物质激励提供的激励效果下降时,就应增加精神激励的内容,因为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从而要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被奥尔德弗概括成ERG 理论,即生存( Existence) 、关系( Relatedness) 和成长( Growth) 理论。这一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人在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努力受挫会导致人们重新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即“挫折——倒退”趋势。 随后,赫兹伯格对满足职工需要的效果提出了“激励——保健双

学习理论研究进展

学习理论研究进展 张瑜 122327

学习理论研究进展 摘要:学习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早在心理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 就有不少哲学家、思想家论及学习的问题。自19 世纪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 一批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形成了系统的学习理论。从最开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再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身认知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越来越关注解决实践问题。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具身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 引言:所谓学习理论, 顾名思义, 就是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 它旨在阐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学习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有哪些条件和规律, 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 等等。学习理论指导人类的学习,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学习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指导,学习创新更需要科学的学习理论的指导。 1. 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渊源 1.1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哲学史上, 一些哲学家对人的认识过程作了各种各样的探讨, 其内容包括知识的起源、实质及其获取方法等。而关于知识的起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在西方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立场: 一种是唯理论或理性主义的立场, 一种是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的立场。二者的主要分歧在于: 经验主义传统强调行为的发展取决于经验, 而理性主义则注重行为先天的、预定的心理倾向, 这就是所谓的后天与先天之争; 经验主义认为对行为的分解是必不可少的, 而理性主义则看重事物的整体性, 这就形成了部分与整体之争; 经验主义认为经验证据和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而理性主义则强调通过预感、直觉和推理可以更有效地了解行为, 这可以称为实验与推理之争。这些争论对后来的学习理论流派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上述哲学思想和学习理论并非严密地一一对应, 但20 世纪初形成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典型的经验主义, 与之对立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是偏向于理性主义的。 1.2学习理论的心理学渊源 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始于19 世纪末。1879 年冯特实验室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建立是人类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人类心理的开端, 它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家们的理论思辨中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重视实验的科学。当时, 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钠试图运用内省法对人类的意识进行精确分析。他们提出的基本假设是心理由各种观念联结而成, 要研究复杂的心理, 就必须把这些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一、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虽已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雏形,但就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与满足城市功能的城市规划,出现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埃的“集中城市”理论、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等理论。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调查而展开。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利用综合调查,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英国于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斯坦普主持下,带领众多学生从1931年~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为进一步推广美、英两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8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鲍曼报告了美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卫那特介绍了大不列颠的土地利用调查工作。随后,1938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15届国际地理大会对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农业生产力等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强调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图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若干国家的土地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随后,亨丁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始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 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我国学者李春芬在加拿大留学时的博士论文以“西安大略格兰德河中游谷地的土地利 用”为题进行土地利用研究。1946年澳大利亚在全国领土的1/3以上地区完成了大、中比例尺的土地调查。随后,英国、加拿大、荷兰与一些东欧国家,亚洲的日本、印度,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先后开展了土地资源调查等研究。在这些土地资源调查中,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就是其基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土地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上逐步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为政府规划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与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1976年FAO正式公布了《土地评价纲要》,这就是世界上土地评价研究广泛开展并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此土地评价的对象还就是农业用地,近几年来,土地评价研究有了更广泛深入的发展,不在限于农业用地,在城镇、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均已涉及。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国际上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也都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众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也逐渐应用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在这些研究中,土地利用研究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 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状况及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美洲热带雨林、非洲生态脆弱区、东南亚农业扩展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区等人地关系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或经济与人口快速发展地区。研究内容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等影响为重点。这一阶段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特点就是受到全球变化研究的驱动,而且土地利用研究逐渐融入全球变化研究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也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栖息地的破坏、栖息地的破碎化以及森林与森林砍伐区联接带的边缘效应等三个方面,土地利用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从此可持续发展迅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学号:20141013017 摘要: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人地关系理论的回顾和及协调论的阐述,解释人地系统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人地系统的演变和人地系统的演化和调控,并对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研究重点加以综述。 关键词:人地关系,协调论,人地系统 1主要的人地关系论 1.1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其后美国的辛普尔、亨丁顿,澳大利亚的泰勒,法国的德莫林斯等人相继发展、推进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从其成型开始便遭到了强烈批评。但是,环境决定论无疑存在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内核:①环境决定论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神权统治”,人地关系研究走向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并加强了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推动了地理学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②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在环境决定论的一般概念下统一起来,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合二为一,开创了人地关系的理论化探讨,在地理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⑧强调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现实、潜在或未来)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对环境的关心而导致环境意识和环境策略的兴起,从而奠定了当代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发展的基础;④绝大部分环境决定论者都不是绝对的或极端的决定论者,并没有否定人的力量和作用。 1.2或然论

病证理论研究进展

病证理论研究进展 发布人:常务斑竹发布时间:2012-05-16 点击数:393次字体:[大中小] 1.略谈《内经》中的热病、伤寒与温病.徐喆;王兴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1 2.《黄帝内经》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张国雄;李丹.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6 3.《黄帝内经》“阴阳交”病解析.袁志国;鞠宝兆.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7 4.《内经》厥病考释.陈士玉;谢鑫.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4 5.《黄帝内经》中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淫胜的用药规律浅析.晋钰丽;晋利芳;晋钰;晋玉林.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06 6.《内经》“厥”及相关病名探析.陈士玉;王彩霞.辽宁中医杂志.2011,08 7.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04 8.《内经》寒厥、热厥证治简析.陈英;陈思义.四川中医.2010,04 9.解《内经》厥义.刘文;王云霞;王洪荣.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04 10.《内经》中“两感于寒”临证应用体会.张守林.中国实用医药.2009,08 11.《内经》论“厥”.刘春援.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04 12.浅析《内经》中“厥”的含义.徐宁.四川中医.2007,04 13.《内经》中厥的含义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徐宁.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2 14.《内经》厥病考释.陈士玉;谢鑫.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4 15.《黄帝内经》中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淫胜的用药规律浅析.晋钰丽;晋利芳;晋钰;晋玉林.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06 16.《内经》周痹浅析.周昱畅;周昱上;赵国惠.湖南中医杂志.2012,01 17.基于《内经》理论的治痒验案.欧阳晓勇.四川中医.2012,01 18.论《内经》中积证.储檀;李益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 19.《内经》腹部剧痛证初探.焦颖;周国琪;王丽慧.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06

激励理论相关进展研究综述

激励理论相关进展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09-12-29T14:32:54.67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1月下旬刊供稿作者:羊爱军1白杨青2 [导读] 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有了创新和发展羊爱军1白杨青2(1.中共云南保山市委党校;2.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摘要: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有了创新和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分 析了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关键词:激励理论改进新趋势 0 引言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激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或是整合,激励都贯彻其中。因此,关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也成为了管理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进展与创新呢?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与相关进展展开评述。 1 对原有激励理论的改进与理论创新 1.1 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改进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美国会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从研究的对象上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两个局限性:一是研究对象为知识型员工。二是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社会背景。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及跨文化管理的日益扩大,双因素理论的局限性导致该理论在实际管理应用时产生了许多弊端。我国学者章凯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以下激励模型:该模型表明:一种报酬资源到底表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还是无关因素,这依赖于它与个体心理目标的关系以及该报酬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必须对员工的个性化心理需求有所了解,还要适宜地结合员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此外,在激励的过程中要确保制度的公平和执行的公平。 1.2 对弗鲁姆期望值理论的改进。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期望值理论。佛鲁姆认为,个人未实现的目标能对个体产生强大的激发力量,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M= E * V 随后,佛鲁姆对该公式进行了扩展和完善,在其中加入了关联性(指行为者对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相关联系的主观估计)。即:M= V *I * E 但是该公式并没说明激发力量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学者章凯在此基础上加一新的变量:心理目标激活水平(S)。公式整理后得:M= V *I * E * S 新的公式告诉我们,目标对个体产生的激发力量,不仅源于个体自身对目标的判断,外来的刺激也对个体的激发力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员工心理,注重激励的方式方法,激发员工对目标的实现欲望。 1.3 对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新研究。委托代理理论是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重要激励理论,其研究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引发两个问题,即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理论研究发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建立起一份完全合约(基于信息对称基础上的契约)。怎样建立完全合约也就成为了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是,德国学者Fehr、Klein和Schmidt的实验研究却发现相比完全合约而言,不完全合约有更高的激励效率。其原因在不完全合约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更能表现出双方的互惠动机,从而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但在完全合约条件下委托和代理双方无法表达出自身的互惠动机,从而使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最终研究得出:代理人在不完全合约激励下付出的平均努力水平远高于完全合约激励下的努力水平;不完全合约激励不仅有更高的效率,而且同时给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更高的收益。 1.4 对Heckhausen期望价值理论的完善 1977年,Heckhausen对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模型进行了精细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期望模式,即情境-结果期待:在特定的情境下没有行动而获得结果的主观可能性;活动-结果期待:通过行动获得结果的主观可能性;经由情境的活动-结果:情境因素促进或阻碍了活动-结果预期的主观可能性;结果-影响期待:与特定影响相联系结果的主观可能性。在Heckhauaen的期望价值模式中,结果是行动的直接后果,其本身没有多少诱因价值诱因价值仅仅是个人活动的影响(如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而致因此,活动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个人对行为影响的价值认识。随后,在1980年,Heckhausen和Rheinberg又对该期望价值理论进行了修改,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期望-动机模型: 2006年,德国学者Chrtstian Ehrlich在研究EFQM模式(欧洲质量奖杰出经营模式)时,发现了一些对期望与动机产生影响的因素。进一步完善了Heckhausen和Rheinberg的模型。 Chrtstian Ehrlich的研究主要针对EFQM模式中的的第三项和第七项,即“人力”和“员工结果”。Chrtstian Ehrlich通过动机评估问卷(Motivation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调查发现,影响人力和员工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员工到达最佳工作结果采取的方式、员工的积累的积极经验、子目标的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透明激励机制、可选择的外在奖励、核心工作诊断七个方面。以Heckhausen和Rheinberg的动机模型为基础,Chrtstian Ehrlich将调查出的七个因素融入了其中,总结出了这七个因素对期望与动机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期望-动机模型: 1.5 负激励的延伸——威胁激励威胁激励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意识的创造充满竞争压力的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收益、职位、甚至就业机会进行威胁,使其为了保证收益、摆脱威胁而不得不努力工作,从而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它实质上是一种负激励,即通过惩罚的方式达到威胁员工努力工作。但威胁激励与一般的负激励的不同在于威胁激励是一种告诫式惩罚,规则和结果都在事前已经确定,其目的在于预防。威胁激励的理论基础源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威胁激励正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保健因素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 威胁激励的提出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激励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正激励产生的激励失灵现象。产生激励失灵主要是因为员工需求层次呈阶梯状变化,而激励要素的投入却呈线性变化,在此情况下,威胁激励就向员工传递了一种信息:若不努力工作则会被降低至低一级需求层次。这必然引起他们的重视,因为此时员工更关注意外损失对自己利益的影响。所以当需求难以满足时,采用威胁激励会产生显著的激励效果。

关于湍流理论研究进展精品资料

关于湍流理论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湍流理论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要介绍,对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设的思想方法,进行了扼要阐述,指出了相应的实用价值和局限性。 关键词湍流湍流统计理论混沌理论湍流拟序结构湍流剪切流动 1 无处不在的湍流现象 湍流是自然界中流体的一种最普遍的运动现象,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在大风吹过地面障碍物的旁边,在湍急的河水流过桥墩的后面,在烟囱中冒出的浓烟随风渐渐扩散等地方,都能观察到湍流运动现象。简单地说,湍流运动就是流体的一种看起来很不规则的运动。由于湍流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因此湍流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就可能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广泛领域带来巨大的效益。例如,提高各种运输工具的速度以大量节约能源,提高各种流体机械的效益;改善大气和水体的环境质量,降低流体动力噪声,防止流体相互作用引发的结构振动乃至破坏;加强反应器内部物质的热交换与化学反应的速度等等。 然而像湍流这样,虽经包括许多著名科学家在内长达一个世纪多的顽强努力,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系统的湍流理论至今还没有建立,在整个科学研究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因此,可以说湍流是力学中没有解决的最困难的难题之一。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一直坚持把湍流研究列为需要最优先发展的若干重大基础研究课题之一。 2 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 湍流理论从它的思路来说大体可分为两类[1]。一类是先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平均以后,然后再设法使方程组封闭,求解后再和实验结果比较,看封闭办法是否正确。湍流中绝大部分理论是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类是先求解,取特殊模型,再引进平均,得到要求的物理量,和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1 Reynolds方程和混合长度理论 十九世纪70年代是Maxwell-Boltzmann分子运动理论取得辉煌成果的时代。它成功地解释了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粘性、气体热传导和气体扩散等

现代人地关系研究

现代人地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地关系的内涵及主要理论的论述,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强烈,现代人地关系正处于激烈对抗状态,协调人地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人地关系发展的需求。基于对现代人地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人地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人地共生”是人地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字: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 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1,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地关系是一对既矛盾又和谐的辩证关系。【1】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进而言之,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球表层(包括土壤、大气、生物、水、岩石、矿物的自然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组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2】 人地关系是一个简称,其全称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人地关系这个命题中“,人”是指人类而言,包括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地”是指地理环境,首先界定为由自然地理环境开始,又不受其局限而进入人文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 人地关系是长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人地关系讨论中,就人一地这对矛盾双方主、次问题的争论进行得异常激烈,在理论上分别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适应论、人类生态理论、文化景观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人地协调论等。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第一,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代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忽视或贬低人类社会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论。 第二,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或贬低地理环境的作用,如唯意志论等。唯意志论主要表现为唯神论、人定胜天论、文化决定论和生产关

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1)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随着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令人振奋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 一、激励客体和对象趋向集中于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 在以往的激励工作乃至当前的改革中,凡涉及激励,往往着眼于对一般职工的奖惩和精神激励,而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来说则缺乏理论探讨和实践。其实,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而次要的。由于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存在和深化,每一职工的操作和工作越来越单一、明晰和有形,确定性的工作表现为工作方法、方式、工业流程的标准化。这种细致的分工意味着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一系列准确、精密和具体的涵盖其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速度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对职工的奖惩方式和奖惩程度,合理地分配组织激励资源。而相对来说,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其工作主要是决策、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其经营管理工作的直接成果主要是主意、指令、宗旨、目标、规范、制度,是软性的、无形的,同时其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投资倾向和决策正确性等内涉及变量和滞后显示变量囿于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及时准确地用简单的考核指标来衡量。其次,企业经营者的间接劳动成果(即企业表现)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归因。其可察变量(如资本利润率、企业成长和增长速度、全员劳动生产量、产值、成本、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其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维而是多维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量是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其可察因素往往是多维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这时偏倚、强调某一因素和特性会产生不适当的刺激作用,因此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决定着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资源的合理导向和配置。再次,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成果——企业表现,非但隐含着异常复杂的背景(如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而且还受到不少非经营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响(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制下由于企业目标多元化和行政指令的干涉而导致的激励不准确、不规范、不公平和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等)。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诱导日益成为现代激励理论的研究重点。 二、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流行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这包括默里的需求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阿德佛的erg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这种理论以系统和动态的目光来看待激励,这主要包括弗鲁姆、波特和劳勒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迈克尔·罗斯的归因理论和轨迹控制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激励过程理论体系较之于激励内容理论体系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仍以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而人的心理需求难以加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涉变量;同时心理特征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差,由此而难以把握;再次随着人们对于激励条件的适应性,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激励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因素(如工资、奖金)的刚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因此,激励往往被认为是属于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的范畴,是一种令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工作。 激励,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以往的激励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激励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职能,并依附于其他职能(如决策、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指挥、控制)及其衍生的目标,激励归根结底是在对其他职能履行状况的评价的基础上促进其他职能更好地开展的职能。因此,激励工作的真正科学

旅游型海南海岛人地关系研究

海南大学课程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人文地理学 题目名称:旅游型海岛海南人地关系研究 ——以海口为例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二班 姓名:王文 评阅教师: 2014年09 月23 日

旅游型海岛海南人地关系研究 ——以海口为例 摘要:统计一般关于研究人地关系的文献,以及对于研究沿海岸人地关系的文献的分析,中国的沿海地带长度非常长,可利用海洋自然资源能力及其潜在价值和未利用力在全世界看来都是位列前茅,但是现今中国沿海岸地区一般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并且向沿海内陆以及沿海岸地区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人口、经济和发展出现一种不协调的关系,其中人地关系在沿海人类实践活动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作为旅游型的海岛海南。为了良好的调整海南人地关系,借鉴外国典型知名国际旅游岛相关研究,重视海南海口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研究海南海口资源条件的区域变化。 关键词:旅游型海岛、海南海口、人地关系、调控 一、海南整体区域及海南海口资源和人地关系现状 (一)海南整体区域资源和人地关系现状 1.海南整体区域资源现状 一般地区的区域资源根据自然资源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但是对于旅游型海岛海南来说,学者们一般研究的对象是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较多关注南极周边的海岛旅游开发及其对鸟类的影响,此后,热带与亚热带海岛渔业资源、珊瑚礁受游客的破坏则为学者们所忧虑[1]。 海南位于北纬18度,美国的夏威夷位于北纬21度,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是位于同一北纬。纬度的特殊性造成了海南气候的独特性,海南岛一年四季风景怡人,鸟语花香,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就动物资源来说,野生动物中爬行类104种,占全国的29.6%;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现被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植物有58种,其中一级1种,二级38种;保护动物133种,其中国家一级14种,二级87种,省级32种[2]。海南省关于旅游的区域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丰富,区域资源潜在价值高。

传统激励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羊爱军1白杨青2(1.中共云南保山市委党校;2.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摘要: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有了创新和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分析了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激励理论改进新趋势 0 引言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激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或是整合,激励都贯彻其中。因此,关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也成为了管理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进展与创新呢?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与相关进展展开评述。 1 对原有激励理论的改进与理论创新 1.1 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改进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 集中于美国会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从研究的对象上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两个局限性:一是研究对象为知识型员工。二是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社会背景。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及跨文化管理的日益扩大,双因素理论的局限性导致该理论在实际管理应用时产生了许多弊端。我国学者章凯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以下激励模型: 该模型表明:一种报酬资源到底表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还是无关因素,这依赖于它与个体心理目标的关系以及该报酬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必须对员工的个性化心理需求有所了解,还要适宜地结合员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此外,在激励的过程中要确保制度的公平和执行的公平。 1.2 对弗鲁姆期望值理论的改进。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期望值理论。佛鲁姆认为,个人未实现的目标能对个体产生强大的激发力量,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M= E * V 随后,佛鲁姆对该公式进行了扩展和完善,在其中加入了关联性(指行为者对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相关联系的主观估计)。即:M= V *I * E 但是该公式并没说明激发力量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学者章凯在此基础上加一新的变量:心理目标激活水平(S)。公式整理后得:M= V *I * E * S 新的公式告诉我们,目标对个体产生的激发力量,不仅源于个体自身对目标的判断,外来的刺激也对个体的激发力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员工心理,注重激励的方式方法,激发员工对目标的实现欲望。 1.3 对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新研究。委托代理理论是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重要激励理论,其研究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引发两个问题,即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理论研究发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建立起一份完全合约(基于信息对称基础上的契约)。怎样建立完全合约也就成为了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是,德国学者Fehr、Klein和Schmidt的实验研究却发现相比完全合约而言,不完全合约有更高的激励效率。其原因在不完全合约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更能表现出双方的互惠动机,从而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但在完全合约条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