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看人地关系理论

我看人地关系理论

我看人地关系理论
我看人地关系理论

我看人地关系理论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人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近现代阶段的人地关系的理论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及协调人地关系中应遵循的规律。

关键词:人地关系;演变;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人类 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

1 人地关系概念

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文地理学》里说:“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问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2 人地关系的演变

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逐渐开始由听命于自然到利用自然到征服自然,而后转变为人地和谐共处的思想。不同时期,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差异,受意识的支配,人地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1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

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着西欧思想界和学术界。凡是违背宗教教条的一切言论和学说,都被斥之为异端学说。正如恩格斯指出,当时“科学只是教

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因此根本不是科学” [1]

。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知识界世界观的根本变革运动。文艺复兴后以哥白尼为先导的欧洲科学革命为近代地理学创立了科学和哲学基础,而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人类的广泛的地理活动以及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都推动着不同人地关系理论的出现。这一时期对人地关系理论的认识产生过许多不同的学派。在理论上,分别出现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文化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等。它们都企图解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存在何种正确关系的问题。其实

这些名称都是别人为了研究方便起见,而人为地给予的概括称呼,它们只是人们对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认识过程,对于地理环境的客观作用和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估价的差异,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反映了思维认识的发展规律。

2.1.1环境决定论

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17世纪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以来,在研究方法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进化论的概念是如此具有吸引力,以致生物学以外的许多学科都通过类推法而加以应用。生物进化通过自然选择以适应环境的理论成为当时科学思想的基调,人们试图按生物原则去估价并综合人地关系,特别是当用来解释不同社会集团的生存是由于他们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时,就逐渐形成了人地关系理论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天才的最光辉代表使法国启蒙主义者孟德斯鸠,他认为庞大的亚洲帝国的形成是因为那里有辽阔的平原,认为土壤肥沃的国家盛行君主制政体,土壤不肥沃的国家多为共和制,他还把奴隶制度的发展与气候使人衰弱的影响联

系起来[2]。

尽管从现代的眼光看,孟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在当时仍具有进步意义,是对反动神学的挑战,他首次从客观存在的物质因素去探求人的性格和政制之所以存在差异的缘由,具有进步的意义,标志着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开始摆脱神学束缚,向科学化迈出了步伐。此外,受时代和当时科学技术知识的局限,用自然环境来解释人生事实逐渐成为一种思潮。无庸置疑,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巨大的影响。例如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这一事实,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世界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居住,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有关联。A·赫特纳曾在《欧洲俄罗斯人生地理研究》(1905)一书中论及,在欧洲俄罗斯的广大平原上,自然带南北相继更迭,房屋形式也有规律地跟着变化。这些客观地反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论断,显然不能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事实上,有许多人生现象,地理环境确实可以被认为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灾害性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等。但认为人类生活完全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这种思想早已被认为是不科学的。环境决定论会影响人类去争取建立自己美好家园的决心,使人们不再去改造周围的环境,陷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从而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立论是错误的,必然论在因果观上忽视了随机变化,没有概率论的思想,它认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是不能转化的。这种人地观早已为人们

所抛弃[3]。

2.1.2可能论

也称或然论,它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然而,人们不久就发现环境决定论不能确切地解释人地关系中的种种现实,不能把人说成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在自然力的制约面前,与生物不一样。于是,,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形成了他的可能论观点,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等。同样的环境可以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包括着许多种的可能性,它们的被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他的学生白吕纳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动的倡导者。他说:“心理因素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变迁的,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不断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实来。”

他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4]

这一观点反映了上世纪初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尔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集团,在不同的时期,受不同哲学思想支配,在拉白兰士、白吕纳等人的人地关系认识论的基础上,企图对此进行补充、完善和深化,提出了各人对人地关系的种种理论和观点。到了70年代,人地协调论才终于被人们所确认。可见,人地关系理论是一种思维认识,是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不断完善前进的一种认识论。

2.1.3适应论

适应论是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提出的。适应论者承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也有适应能力。达尔文和拉马克就曾通过某些常见的、但往往被人忽视的的生物现象的细心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自然环境对于人体有必然影响的结论。适应论者并不认为自然环境必然的决定人类的文化发展,也不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它与或然论的观点不同,认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客观需要,而不是或然论者所说的“心理因素”。相应的,或然论强调的适应是主动的,而适应论的适应则是被动的。

2.1.4 文化决定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与以前相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特别是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涉及和修建了一些伟大的工程,如河流上大坝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即人类通过文化可以改变自然。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其作用,因此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者认为,虽然自然环境对早期阶段或文化发展进程缓慢的人类社会或社团具有较强的影响,但技术进步才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进步加强

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因此,有人认为环境影响是一种逐渐减小的力量,而文化的限制因素目前正在增长。文化可以积累,并能长期延续;不同文化以不同速度发展,分别创造了具有各自特殊机会和限制条件的文化环境(德伯里,H.J.,1988)。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疯狂索取,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自然观的影响。

征服自然论是文化决定论走向极端的表现形式。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的思想可以在古代思想家那里找到其渊源。例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圣经中关于神为人类创造天地,人利用万物、主宰和统治万物的表述。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和洛克更进一步把这种思想推向轰轰烈烈的实践。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鼓舞着人类向大自然开战。洛克则指出:“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到了20世纪,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如此辉煌,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自然条件可以阻挡人们为满足自己不断增长需求的需求而去向地球索取,征服自然论盛极一时。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曾一度出现过“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观点,认为只要人们具有敢作敢想的改天换地精神,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似乎可以是无限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类应该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本身并没错。但是过分地夸大这种作用,以致忘掉了需要尊重自然规律,需要重视自然环境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规律就是错误的了。

2.2现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经过了一段休养生息、恢复重建阶段,到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生产力普遍有了较大发展,随之就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首先就是资源与环境问题。其中除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原有环境秩序额破坏。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人类与环境关系危机的重大事件。1956年苏联滥开西伯利亚草原,引起土层破坏,土地丧失生产能力;70年代初出现石油危机;南美洲滥伐热带雨林;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扩大;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引起人类严重焦虑。整个人类正面临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 )的重大

问题[5]

。解决人与环境关系问题迫在眉睫。

2.2.1和谐论(协调论)

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利用不可再生资源通过不断发达的科技成果,高效率的组织管理手段,社会化的大生产及市场体系的建立,来发展生产,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同时,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出生率的增长,导致世界人口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并进而加重了地球的负荷,另外城市扩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不可

逆转的失调[6]。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1980年国际地理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如何去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因此,人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7]。

其基本思想是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既符合人类主观意志又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未来环境和社会。这一理论充分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协调论逐步摆脱了以往人地关系思想中把人和地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纠缠于谁决定谁的怪圈。认为人地关系死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它与所以系统均服从一下规律:①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②系统对立统一的双方中,任何一方不能摆脱另一方而孤立存在;③系统的任何一个成分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其生存与繁荣不能以过份损害另一方为代价,否则自己也就会失去生存条件。因此人与自然应该“互惠共生”,只有当人类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整时才是正确的,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客观要求。

协调论思想的崛起虽仅有数十年但影响深远。著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在协调论指导下提出的。

2.2.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

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 )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8]

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

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9]

3 人地关系

3.1 人地关系的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告诉人类一个事实,尊重自然是生存之道,违背自然只能自讨苦吃。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是不顾一切的征服自然以欢呼人类的胜利,人类的存在必须以大自然的存在为前提,人类始终忘记自己的生存之基,以为何物都能征服,然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可持续的繁衍、生存和发展,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自然之基,只能面临灭顶之灾。幸好,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必须开始惊醒和改变自己的思想,并且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对大自然于更多的关爱,对大自然的态度由索取、改造、征服为和谐共处。 当今,很多学者提出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和

方向,然而最深入人心的还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自从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里提出后,便日益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之后可持续发展被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学科研究人员赋予不同的内涵和定义,但是总体而言,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 )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公认的最易采纳和接受,“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而是发展要有限度,

不能危害后代人的发展[10]

3.2 人地关系的现状

人地关系的一个最常用的衡量办法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史无前例的高峰状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依然很快。到1996年,地球上已经居住有576775万人,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人口急剧增长给世界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使人类的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目前,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是每平方公里43人,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600年,把地球上所有陆地计算在内,每人占地面积平均不到1平方米。人口剧增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剧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世界人均耕地日益减少导致食物供应日趋紧张。当今城市化扩张进程加剧,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加上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化日益明显。

除此以外,世界淡水资源有限,由于人口激增和物质生产迅速发展,淡水资源日渐紧张,据了解,当代淡水资源紧张主要表现为:农业用水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工业用水量增加;由于破坏水源和造成水质污染而使供水量减少。有些地区虽然淡水丰富,但却存在水质性缺水。另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森

林、湿地、草地等也遭到严重破坏,当今的环境恶化、气候反常已经很明显[11]

而在我国,这些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林地面积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1/2和1/5,各类用地均不能满足需要,建设用地以及农、林、牧之间争地突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全国建成区面积一直呈上升态势,大量的生态用地被占用,很多原始森林被破坏、天然草地被毁坏、很多河流湖泊等湿地存在水面萎缩、水质污染等很严重的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干旱区各流域水源涵

养林地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12]

;由于大量湿地被侵占、破坏,使得我国东部大都市

区水灾的损失加剧[13]。

可以说,中国人地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是人地关系数量的关系,即人口不断增长与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更因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及由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中国人地关系的前景受到很多学者的

关注,也日益成为很多普通民众关心的话题。

4、结论

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首先对人地关系要有全面的认识。人地之间的客观关系是:第一,人对地具有依赖性,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地理环境经常影响人类活动的地域特性,制约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种影响与制约作用是随人对地的认识和利用能力而变化。一定的地理环境只能容纳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及其一定形式的活动,而其人数和活动形式都是随人的质量而变化。第二,在人地关系中人居于主动地位,人具有能动功能与机制,人是地的主人,地理环境是可被人类认识、利用、改变、保护的对象。人地关系是否协调抑或矛盾,不决定于地而取决于人。总之,人必须依赖所处的地为生存活动的基础,要主动地认识,并自觉地按照地的规律去利用和改变地,以达到使地更好为人类服务的目的,这就是人和地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将随着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认识、利用和保护地理环境的能力也逐渐增强,而变得日益密切,同时也随着地理环境在人类作用下产生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这是人地关系变化的客观规律。

应当认识到人地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的社会关系下建立的,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指单个人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有意识地改变着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从而改变着周围的外在自然界。在此过程中,为他自己和新的自然环境之间带来了新的关系,因此动态的人地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社会和历史特性的辩证关系。

人地系统的演化表明,人类不能把自己局限于直接消费者,也不能局限于改造索取或改造征服者,因为这样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自然的“报复”。人类与环境作为人地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和母系统一样都在向前发展着,两者对立又统一,处在相互制约当中,因而要求相互协调并持续发展。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来自于环境,作用于环境,两者只有协调进化才能变相互制约为相辅相成。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概要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3、不同地域的人地关系理念 4、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 5、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规划理念的创新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所谓人地关系理论是指各种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包括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要素,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代以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对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意义重大。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2.1 史前阶段这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但透过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原始自然观的踪迹。表现:原始宗教包括原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以及占卜、巫术等,它是初民屈服于自然,或在自然的威力下软弱无力的表现;而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由驾驭自然的向往。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甚为被动。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得失成败,人类都只能归因于自然界或某种超自然因素的力量,对它们人类除了深感神秘莫测,只有崇拜,而这种崇拜实际上就是乞求。但初民并不甘心做自然的奴隶,幻想中的超人应运而生,他们在神话传说中不仅超脱了自然的束缚,而且束缚了为难人类的自然事物。 2.2农业文明时代(文明之初到公元16世纪初)人类逐渐从自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能动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的道路。社

会组织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在自然面前不再仅仅是乞求和幻想,人类正逐步克服地理环境的阻滞、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务。但是发展在起步阶段仍相对缓慢,人类还不能跨越或打破自然环境造成的阻隔,减少或消除其对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空间的活动也尚未全面地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地理环境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时期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观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暂时的平衡,但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预示着人地关系的天平将进一步向人的一方倾斜。 2.3近代工业文明(1)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人类世界相互交流的新渠道,人类的足迹开始踏谝地球的各个角落,整个世界不可避免地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实现了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人地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当人类用三百年时间经历了巨大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之后,工业革命发生了。正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所述,它产生了底特律郊外的大汽车厂,而且还使拖拉机在农田上奔跑,办公室里有了打字机,厨房里有了电器冰箱。它产生了新闻日报和电影、地下铁路和DC-3型飞机……。这一切都表现出人类征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终于,人类实现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梦想,开始沉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 2.3近代工业文明(2)此后的二百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继续飞速发展,从表面上看,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仿佛大大超过了自然控制人类的能力,自然在依附于人类。不幸终于降临了,人类的观念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变化,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人际关系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认为人际关系的实质是 ( ) A.利益 B.财富 C.心理 D.沟通 2.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什么的变化所决定的。 ( ) A. 分配关系 B. 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经济关系 3.马克思对人际交往的论述,是宏观考察,它是关于人际交往的 ( ) A.一般理论 B.个别理论 C.绝对理论 D.相对理论 4. 人际关系学说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 ( ) A. 罗特利斯伯格 B. 马斯洛 C. 伯恩内 D. 梅奥 5.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 ( ) A. 动机理论 B.角色理论 C.格式塔理论 D.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6. 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起源于 ( ) A. 角色理论 B.格式塔理论 C.动机理论 D.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7.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产生在时间上具有 ( ) A.异步性 B.同步性 C.前后性 D.伴随性 8. 人类的第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 A.同族部落 B.同族群体 C. 血缘群体 D. 血缘家庭 9. 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 依附关系 B. 雇佣关系 C. 宗法关系 D. 金钱关系 10.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是心理因素中的() A.中级层次 B.最高层次C.初级层次D.低级层次 11. 以人的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交往形式,即人际交往的最高形式是() A.原始型交往 B.规范型交往 C.本能型交往 D.原则型交往 12.希望与别人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就是() A.包容的需要 B.控制的需要 C.情感的需要 D. 依附的需要 13.礼貌原则的核心是() A.尊重他人 B.了解他人 C.理解他人 D.关心他人 14. 人道原则源于人道主义的() A.人性原则 B.人本原则 C.伦理原则 D.处事原则 15.利用“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的方法来认识自己时,应当尽力避免出现什么倾向。 () A.自我肯定 B.自我否定 C.自我欣赏 D.自我悦纳 16. 交际学家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将有关自我并影响到传播的信息分为四种,比喻为四种窗格。将其 中的开放区域或公开自我比喻为() A.透明的窗格 B.不透明窗格 C.隐蔽的窗格 D.未知的窗格 17. 相互悦纳是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影响相互悦纳的因素主要是 () A.交往的环境 B.交往的手段C.交往的技巧D.交往者的自我形象 18《礼记·中庸》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表达了以下哪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 A.内省 B.慎独 C.修养 D.拘泥 19.一个人在谈话时过多地使用什么语态,表明该人敢想敢为,不怕困难,甚至不怕冒险。 () A.过去时态 B.现在时态 C.被动语态 D.主动语态 20. 以下哪能一种不属于直系亲属()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系统性原则:是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人际关系学。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或者说系统是某一客观事物的一种结构组成模式。 文献法: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 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社会调查法: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社会测量法: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 统计法: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一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访问、调查、记录等直接收集获取的资料。 第二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查阅他人的文字等资料、研究成果、间接获取的资料。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 人群关系理论: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它是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形成,在40至50年代达到兴盛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 安全的需要:是防御自然灾害、防止偷盗掠夺、摆脱瘟疫病痛等保护身体免受危害的需要以及失去威 胁,获得必要的福利,生活环境稳定等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他尊,这种需要实际上是多种需要的集中表现,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实现自尊和获得 他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具有 满意”感。 角色扮演:是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 为。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 角色实现:是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戏剧交往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中一种颇有特色和影响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欧 文戈夫曼。 剧班:是两个以上的表现者共同组成的表演单位,正常的剧班在观众面前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成 员必须合作配合,一致行为,以维护剧班的印象。 人际交换理论:主要采用了经济交易理论和强化心理学原理,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 用以解释人际吸收行为的产生和持续有赖于相互满足、相互强化。 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践的等级关系。 先决条件: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有的学者称其为动力系统, 包括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或确立都是社会内部这三种生产相互作用和协 同发展的结果。 具体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的条件。任何具体人际关系的形成或确立,都需要具有人与人的相互接触,都需要对于接触的人加以选择,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近似、相互补充、相互悦纳能够产生较强的人际吸引力,成为结交关系的基本条件。 悦纳:即喜欢,相互悦纳即是相互喜欢。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愉快感受的人。 时间条件:对于发展人际关系来说需要经历的过程,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正负方向的区别,正向发展就是逐步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这需要在相互接触的基础之上经历注意、吸引、适应、融合、依附五个阶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学号:20141013017 摘要: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人地关系理论的回顾和及协调论的阐述,解释人地系统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人地系统的演变和人地系统的演化和调控,并对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研究重点加以综述。 关键词:人地关系,协调论,人地系统 1主要的人地关系论 1.1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其后美国的辛普尔、亨丁顿,澳大利亚的泰勒,法国的德莫林斯等人相继发展、推进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从其成型开始便遭到了强烈批评。但是,环境决定论无疑存在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内核:①环境决定论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神权统治”,人地关系研究走向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并加强了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推动了地理学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②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在环境决定论的一般概念下统一起来,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合二为一,开创了人地关系的理论化探讨,在地理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⑧强调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现实、潜在或未来)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对环境的关心而导致环境意识和环境策略的兴起,从而奠定了当代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发展的基础;④绝大部分环境决定论者都不是绝对的或极端的决定论者,并没有否定人的力量和作用。 1.2或然论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黄助群 (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 摘要: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对于人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人地关系研究现状 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织的物质关系系统[1]。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面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是研究如何将地球表面建成人类最宜居住地。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穿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的地理学者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并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简单的概括人地关系经历了人类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谋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1.人类崇拜自然的原始发展时期 在采猎文明时期,原始社会生活的人们主要靠直接攫取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来作为生存的资料。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对自然界产生较强的神秘河畏惧心理。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和顺应的关系。以此同时,表现出人地观念上的神秘性和拜物主义,形成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控制论。 2.人类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时期 从原始到农耕文明,人类的认识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发生了质的飞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由完全依赖转变成顺应自然规律进而利用自然的阶段,人地关系也保持者融洽的非对立关系。人一主观能动性的加强,促使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也有了初步的萌芽,出现了地理学上有关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环境决定论。 3.人类征服自然的工业化时期 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利用自然界的能力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人地关系也由顺应转变成征服,并且伴随人类的开发利用程度而增加。人类中心论的实践活动客观上导致环境和生态的恶化,人地关系出现一度的紧张局面。 4.谋求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上世纪60年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性的气象、能源、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总结传统的发展演变模式,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种解决当前突出的人地关系的新思路。 二、国内外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 伴随社会的向前发展,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也不断涌现并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媛媛 13034026

人际关系的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3.自我呈现论 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问题。

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

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内容 (1)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梅奥认为,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以效率为其行为准则,它忽略工人的感情因素,因此容易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其行为准则,其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和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这些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梅奥认为,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薪酬只是第二位的。工人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是生产效率就越高。 古典管理理论的困惑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

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 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 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0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 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 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 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得西方的 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 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 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 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 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EltonMe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 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 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 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 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 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 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 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 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象传统 的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而在历时两 年的大规模的访谈试验中,职工由于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率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人际关系理论梅奥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933)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困惑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O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得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 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O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 Elton M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

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doc

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 人际关系学派早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人埃尔顿·梅奥(elton.mayo),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它的组织理论观点是什么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 曾担任过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的哈弗大学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人,1920xx年接手在伊利诺伊州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环境与生产效率研究实验,即有名的霍桑实验。通过长达五年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与生产率增长相关的因素是这样一些社会因素,如劳动群体的士气、小组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和有效的管理。这种有效的管理,就是要了解人的行为,特别是劳动小组的行为。"为此,要采用激励、劝告、领导、交流等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所谓有效的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达到管理的目的。 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1943年发表了他的《人的激励理论》,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说的需求层次共有五个,它们是彼此关联,并按优先等级排序的。这种排序说明什么?说明最优先的需求目标将主导人的意识,并往往激起人的相应行为。从他

的五个层次来看,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作为自然人生存的基础层次。尊重与自我实现则是作为社会人的较高层次和高层次的需求。而介于基础层次和高层次需求之间,则是"社交的"需求。为什么马斯洛要把社交的需求摆在中间,因为它是自然人社会化的必然需求。 他认为,高层次的需求在生理、安全与社交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合理满足之前,一般来说,并不十分重要。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优先等级越高,需求满足的百分比越低。他提出了一个百分比:普通人在生理需求方面满足85%,安全需求方面满足70%,社交需求方面满足50%,自尊方面满足40%,自我实现方面满足10%。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传播问题,即他所谓的社交、交往已经被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在研究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时,提出了一种激励—保健理论。在管理学上称为双因素理论。他的理论是针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一种修改。他认为,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激励因素,即能够导致员工对工作满意的因素,如成就、赏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工作中的成长等;还有一类是保健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及个人生活之类。他所谓的保健因素,也叫"维持因素"。这类因素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但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大理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李媛媛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李媛媛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大理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人地关系概念综述 尹东旭 20134017031

人地关系概念综述 【摘要】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研究人地关系,人地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地理学这一单一学科的问题,有关研究遍布历史、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领域。然而关于人地关系概念,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因为世界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同的人地关系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地关系是既涉及到自然过程又涉及到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角度对人地关系概念做简单综述。 一、古代地理学时期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的思维意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表现出对客体自然的绝对服从,这一时期古代天命论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所谓天命论即信奉天命,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天命是从的观念和意识。人们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对一切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均无法解释,充满崇拜和畏惧。《礼记.表记》中提到:“殷人尊神,摔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2阴虚卜辞中也有记:“帝其令雨”,“帝其令风”,“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3认为晴雨变化和年成好坏都是上帝的旨意,只能听天由命;《论语.颜渊》中有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穷都是命中注定,取决于上天的旨意;而在西方上帝的意志对人类拥有绝对的统治,人类的一切都是由上帝所赐予,上帝主宰万事万物。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说:地球是“上帝”用水创造出来的;4柏拉图也提到:“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5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生产条件相当落后,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存在限制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利于人类能动性思维意识的滋生发展,制约了人类创造性的发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范围相当有限,造成了人类思维的天命色彩。因此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概念可以概括为:自然对人类生活的统治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间的关系。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概述 人地关系或人地比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从公元前几百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人地关系的含义 “人地关系”是一概括用语,它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人们用它来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这一名词现在已逐渐为人们熟悉、关心和使用。不仅是地理学,在环境学、土地学、人口学、经济学、农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已日益引起重视和研究,所不同的是,地理学是从空间观点出发去研究人地关系的。 人地关系属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但是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它又不同于一般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与空气,人与动、植物,人与矿产,人与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之间的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的“人地关系”应当是:“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文地理学给予人地关系的定义:“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问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思想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区别 ——管理学在新人文主义思潮下的理论发展 【摘要】人际关系思想与科学管理思想最具有区别性的一点就是从“经济人”假设转为对“社会人”的关注,管理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理论创新除了管理学家自身的实践研究还与当时“新人文主义”发展的时代思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人;新人文主义 梅奥的人际关系思想与科学管理思想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如下三点区别: (1)泰勒把人看做经济人;梅奥则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2)科学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而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 (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 从理论创新角度出发,第一点无疑是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泰勒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以此泰勒也提出了管理学上基于这一理论的一系列方法: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订立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法规管制;强调以物质手段刺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十九世纪末工业革命起步不久的情况下泰勒的理论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无疑是具有进步作用的。 那为何经济人假设不再适用于企业管理发展,而梅奥的社会人理论随之应运而生呢这就要谈到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新思潮——新人文主义的诞生了。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性,理论基础是人性论。关注的是人的潜能,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最重要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讲求正确处理对于自己的关系,对于别人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关系。新人文主义世界观强调的就是人的个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为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土壤。 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主要内容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理论中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关注人性方面于新人文主义的内涵不谋而合。它认识到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因此必然少不了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人在社会上生存是少不了与人交往的。人们去做一件事情,目的也就是处理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属于交往的范畴。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孟德斯鸠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意思就是: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地理环境确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而且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的时代,这种作用也就会表现得越有力、越明显。但它夸大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则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国家制度的决定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的作用和影响还受着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可能论 可能论是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可能论认为环境并不是肇始因素,而只是限制的或选择的因素。地理环境并没有造成人类的文化,而只是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而已。 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他的学生法国地理学家白吕纳进一步论述了可能论的思想。英国地理学家斯帕特提出了一个介于决定论和可能论之间的折衷观点。他认为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可能性的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可能性的概率大于另一些可能性。进一步发展了可能论思想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只是提供可能。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 (三)适应论 适应论是受到法国地理学派的可能论的影响而产生的。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以及地理学应当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学说,又称协调论。 罗士培(英国)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研究控制问题,就是说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罗士培同时代的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他主张地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分析人类的活动和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适应论的观点,这种人类生态学的观点又称“生态调节论”。 (四)生态论 首先是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来的。他认为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因此他把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理学从人地关系研究出发,再次引申出人类生态的概念,注重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的生态效应研究,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理念。 (五)文化景观论 拉采尔最先系统地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在1906年提出的,美国学者索尔强调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区域地理特征,主张人地关系研究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核心。

现代人地关系研究

现代人地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地关系的内涵及主要理论的论述,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强烈,现代人地关系正处于激烈对抗状态,协调人地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人地关系发展的需求。基于对现代人地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人地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人地共生”是人地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字: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 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1,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地关系是一对既矛盾又和谐的辩证关系。【1】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进而言之,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球表层(包括土壤、大气、生物、水、岩石、矿物的自然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组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2】 人地关系是一个简称,其全称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人地关系这个命题中“,人”是指人类而言,包括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地”是指地理环境,首先界定为由自然地理环境开始,又不受其局限而进入人文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 人地关系是长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人地关系讨论中,就人一地这对矛盾双方主、次问题的争论进行得异常激烈,在理论上分别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适应论、人类生态理论、文化景观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人地协调论等。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第一,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代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忽视或贬低人类社会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论。 第二,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或贬低地理环境的作用,如唯意志论等。唯意志论主要表现为唯神论、人定胜天论、文化决定论和生产关

(完整版)人地关系思想

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理论的学习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本文再次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对人地思想展开学习和讨论。了解古代的人地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天人相关论。现代的人地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和可持续发展论。 关键词;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 当今社会人口暴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类生活在人地矛盾尖锐的时代。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提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揭示了当下比较突出人地矛盾,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学生在学习中,对人地思想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理解上还很吃力。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对外面的世界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人地思想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刻,缺乏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经验。课本中列举了古代和现代的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理论。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分析。 古代人地思想的产生,课本介绍了三种人地思想理论。分别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天人相关论。 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柏拉图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影响有关。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性和社会性质。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博丹认为民族差异起因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高中地理课本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介绍,“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居住山洞,进行采集和狩猎活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居住河溪水旁,学会耕作,驯化饲养动物。依山傍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着田园生活。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产生源于当时的人类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高度依赖。地理环境决定着人类的活动方式。 人定胜天论。古代指“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宋·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中写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语气词,而“人定”是一个词。现代则多指“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定胜天”是指“指人为的力量,能够克服自然阻碍,改造环境”,因为人类是有智慧的生物。也可指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苍天(大自然)。《周易》才有“天、地、人”之“三才”之学说。胜天——即高于“天”,重于“天”,可以理解为“重于一切”或“高于一切”。人定——其本质上是人心安定,各守其本分。因此,“人定胜天”另一种解释为:“人心安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