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地关系论解读

人地关系论解读

人地关系论解读
人地关系论解读

人文地理学

第3讲人地关系论

基本概念

人地关系: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的关系,而是有着更广阔的内涵,它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金其铭,1993)。

作为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人”,指社会性的人,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李振泉,1984)。

人地关系论: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学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

?他1868年毕业于海德尔堡大学,学习动物学、地质学和比较解剖学,作为动物学家的拉氏在研究地理学时,往往从人类分布的共变因子出发;他对自然环境对人类身心的直接影响感兴趣(进取性与扩张性的人类集团和退缩性人类集团之间的接触所形成的地理类型),甚至认为“自然环境会盲目而野蛮地支配着人类的命运”。

?拉氏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生地理学》一书中,《政治地理学》一书对前书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人生地理学》探讨了3个方面的问题:

●地球表面的分布和群组;

●作为人类迁移结果的这些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自然环境对个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认为只有注意自然环境这一人生活动的基础,才能真正了解经济生活。

?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归结为4个方面: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支配人类的迁移及其最后分布的影响。

?《政治地理学》:把国家比作有机体,是地球上特殊空间的组合,是附着在地球上的一种有机物。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衰老、死亡,不可能停止不前。当一个国家向别国侵占领土时,就是它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有生长的空间。

辛普森的地理环境影响论

?拉氏的美国学生,在传播拉氏观点上起到很大作用。

?《美国的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

?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条件是地理条件,即地理位置、边界、大洋的出口、内陆海的出口、河流、地形、气候等。影响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某一单一的地理条件(如气候),而是地理条件的总体。

?在阐述拉氏观点时采取谨慎态度,指出环境并不能控制而是影响人类活动。采用文学化的写作风格。不赞成拉氏国家有机体的说法。。

●人是地球的孩子,十分渺小……在高山上,它给人铁打的腿肌去攀登陡坡;在海

边,它给人留下了弱软的腿,却给人以发达有力的胸膛和手臂去掌握舵桨。在河谷中,它让人接触肥沃的土壤,但单调、平静而按时作息的生活限制了他的思想与雄心,农社狭小的天地封闭了他的胸襟。在风尘飞扬的高原上,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干燥的荒漠中,人们放牧牛羊,逐水草而居,生活虽然艰苦,却避免了起居单调的折磨;与牛羊为伴时,可以闲情逸致地思索,而天地广阔、生活多样,他的思想博大而单纯……游牧生活所形成的广大空间思想,使他远离乡土,在广

泛的征服中获得合法的果实。

亨丁顿的人生地理学原理

?辛氏的继承者,以地理学的逻辑方法和实例进行大量的佐证。

?在《人生地理学原理》一书中,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地理环境中-位置、土地类型、水体、土壤与矿物、气候5要素中,气候是最重要的。

气候是经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因素。是典型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观点举证

● [人的精力取决于气候]在北极附近,气候条件导致爱斯基摩人营养不良,长期的

寒冷使其头脑和身体僵化,从而阻止进步。在森林地带,气候通过引起疟疾和其它致命疾病而阻止进步。只能在象英国这样的国家,气候变化而冷热又不极端,人类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 [效率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荷兰人拥有杰出的头脑和巨大的精力,但他们来到象婆

罗洲(属马来西亚和印尼,气候酷热)这样的地方,不久就会停止完成他们在祖国土地上完成的任务,因为受气候的影响其健康和精力受到损害,在热天觉得烦闷和无精打采。

● [气候影响人的性格]在有气候变化刺激的地方,人们易于勤劳,当他们早晨起来,

经常渴望工作。在一个令人精力充沛的天气,诚实、理智以及自我控制,比在令人萎靡不振的天气里容易得多。当人们感到健康时,讲真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比人在衰弱时容易。

● [宗教受环境的影响,崇拜对象常取决于发源地的地理环境]在印度,雨的到来不

同寻常,故雨神是主要的神之一。在中安第斯山脉的高平原,人们感受不到温暖,除非在阳光之下,故太阳神盛行。在埃及,尼罗河是宗教崇拜对象之一,因为埃及人知道他们的生命正是依赖于它。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出现在以养羊为主要职业的干旱地区,所以《圣经》上有“牧羊人把生命献给他的羊群”、“上帝是我们的牧羊人;我将什么不想,他使我躺在绿草地上,他在静静的河边上领着我”。

● [用气候解释人类文明分布]人类文明水平高低与气旋气候分布基本一致,它们包

括美国大部分地区、南加拿大、欧洲大部分、日本、东南澳大利亚及南美。

(这与事实不符,其许多观点未必正确)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地理环境决定论强调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一切人类活动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因果观,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的人地观。

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为在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的确是地理环境在起主导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地理环境并不起主导作用,而且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故有过于武断、以偏代全之嫌。

●气候决定战争的例子。1812年,拿破仑率48万法国大军远征俄国。在此之前,其

在欧洲所向披靡,因此欧洲盛传拿破仑是不可战胜的。7月炎热,士兵大批病倒;

9月寒冬,进入莫斯科,忍受不了严寒。12月不得不撤离可怕的冰雪弥漫的原野,只剩下七零八落的3万人。正是俄罗斯辽阔的草原和冰雪导致了法军的失败。

●气候决定人种的例子。

◆尼格罗人,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一系列的适应性生理特征:黑色的肤色可

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防止头被日光晒昏;宽厚的鼻子、嘴唇扩大了粘膜面积,可促进蒸发散热。

◆北欧地域的人种,长期生活在较寒冷地区,亦有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特征:鼻子

高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处理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身材高壮,储存大量的体能。

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因果上忽视了随机变化,没有概率论的思想。认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是不能转化的。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人地相关论

又称或然论、可能论,代表人物是法国地理学先驱白兰士和白吕纳。

白兰士的主要观点:

?他反对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同意佩舍尔的二元论,而是提出或然论来说明人文地理。

?认为地理学以研究地球表面各种相关现象的因果关系为其目的;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此人类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社会的、历史的和心理的)复合体。

?人是一个积极因素,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应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

?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拉采尔则相反,认为有机体处处居于被动地位,有机体对环境不过是盲目地适应而已,故无法说明一切生物现象。

?同样的环境可以伴以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包含着许多可能性,其被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世界并无必然,而到处都存在着或然,人类作为机遇的主人,正是利用机遇的评判员。”

白吕纳,是白兰士的学生和女婿,使或然论的人地观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传播,并形成为欧洲地理界的一个权威学派。其主要观点有(人地学原理):

●提出“相关原理”,提出各种地理事实彼此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把其复杂的关系

研究清楚。

●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人生活动和自然现象复杂的相互关系。认为要精密研究地

理事实,非注重相互关系不可。不能满足于对一件事实或一组事实的研究。

●认为当时“现代地理学”的目的在于比较现象,研究现象的分类,关探求其广义的

解释。他强调“寻求现象的解释”,认为人地学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处处明显,故不必勉强应用因果律,而应用软性的解释方法。

●认为研究人文地理学必须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事物入手,

从而去解释各地存在的杂乱的人地相关现象,即“人地学基本事实分类”。认为分类原则是:由简单而至于复杂,由生活必需品地理(衣食住行)至政治地理、历史地理。

●提出“三纲六目”,“三纲”是地面上留着实迹的人生现象的3个方面,“六目”是6项人

地基本事实。1.地面上建设事业的不能生产者(①房屋,②道路);2.动植物的利用事业(③耕田,④家畜);3.经济上的破坏事业(⑤开矿,⑥动植物的采取事业)。

●心理因素被强调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认为心理因素是自然现象与人生活动之间的

媒介。人地关系本来是无定的,它全视人类的需要与欲望而定,心理因素常常变化,因此人地关系也就变异无常。

对人地相关论的评价

或然论仍然属于因果观。它认为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原因和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相比,它具有一定的折衷色彩。

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是这个学派的一大贡献。

但它对人地关系中心理因素作用的强调有失偏颇,有唯心论之嫌。因为如果心理因素是原因、地理事实是结果,而不再有决定心理因素的原因了,则导致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的原因要从地理环境中去寻找,则又回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因此有学者认为它并没有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划清界线。

这个学派的理论似乎“无懈可击”,但也暗示了其最大的缺陷,即没有找到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适应论

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在1930年英国科协地理组年会主席致辞中首次提出“适应论”的概念。

他对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和目的进行了概括,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包括对区域经验的分析;二是地域间的关系,指居住在区域内的人群的适应和地理方向的条件。

罗士培的“适应论”不仅用来概括自然环境对人群活动的“控制”,也包括人群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适应论包括了调节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观点。他批评了拉采尔学派武断地强调人类活动受制于自然环境的一面,认为人地关系不是单一的“控制”,还有相互的关系,还有联系的诸方面。

适应论与人地相关论有一定渊源。如如白吕纳的《人地学原理》中提出过“人类若继续生活,其社会活动的方式就不能不完全适应地理环境”、“人们必须迅速地、正确地适应环境”。当然,两“适应”概念不同。

人类生态论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于1923年提出“人类生态学”。

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即地理学应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生态。

认为地理学的范围太广,应当把某些专业如地貌学、气候学和生物地理学分立出来,他希望能找到一个统一的主旨,以便使地理研究结成整体,他极力主张这一主旨就产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类生态研究。

人类生态,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巴罗斯认为对地理学而言,人是中心论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到人和它们的适应时才予以说明。他坚决主张自然条件只能是联系着人来研究。

二元论(非决定论)

二元论(非决定论)是人地关系研究中否定或贬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派观点。

以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佩舍尔为代表人物(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间共20年)。 反对地理学的一元论,主张地理学只能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也就是只研究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

反对地理学的人文方向,反对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因果关系的研究,人地关系研究被彻底抛弃。

在20世纪,前苏联长期出现二元论倾向。30年代以来,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同

时把人地关系研究同地理环境决定论混同起来,摒弃了人文地理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仅保留生产配置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经济科学,它受社会经济规律制约,与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地理学截然不同。因此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彻底分开,产生了二元论倾向。认为人类社会及其环境只能分开来研究,它们不存在什么有机联系。不再强调人地关系。

前苏联的二元论倾向传播到受苏联影响的有关国家,包括中国在内。

1960年,阿努钦《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强烈批判了这种自然与经济间的分裂做法,驳斥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学和非自然的经济地理学,引入“非决定论”一词来表达二元论的人地观。把地理界否定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把自然和经济分割的人称为“非决定论者”。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在人地关系研究中,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忽视生产力的作用,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是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对立的另一极端。

●斯大林:“地理环境当然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它无疑能够影响到社

会的发展……但它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地理环境决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决定原因……决定社会面貌、社会制度性质的力量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唯意志论:过分强调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动作用。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弱甚至微不足道。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胜利使他们陶醉,忘掉了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忘掉了自然可能产生反作用和报复。 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浮夸风”是典型的“唯意志论”的表现。在这种人地观的作用下,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劫夺自然。

●“人定胜天”。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土地的生产能力几乎是无限的,亩产粮食三、四千斤完全可能”。

人地协调论

协调论:主张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应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为目标。是在人们看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阻碍人类生存发展的形势下,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一个新提高。

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剧增、各种资源日益减少和匮乏,人类丰富的物质文化追求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救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呼声日益响亮。 《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提出“如果不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不控制人口,不通过一项新的环境法,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将继续恶化”。

1972、1979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关系座谈会上,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地理学者也意识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类似呼吁。 1980年,在东京举行的第24界国际地理学会议上,大会主席伦敦大学怀斯在开幕式中指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协调论”与“适应论”有所不同。人类去适应环境,多少带有一定的被动意义,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消极适应;而协调人地关系,则带有主动意义,反映出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积极作用。

吴传钧(1982)认为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当务之急。

李旭旦(1985)认为,人地关系协调论奠定了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一大革新。70年代以来,分析并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正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 1982年,联合国内罗毕会议《内罗毕宣言》,强调重视环境、开发、人口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实现不损害环境的、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

概念。

●全球的挑战,发展的失败和人类环境管理的失败:世界上挨饿的人比任何时候都

要多,且人数仍在继续增加;文盲的数字、无安全饮用水和安全房屋的人以及无足够柴火做饭和取暖的人数目也在增加;富国和穷国的鸿沟在扩大。

●急剧改变地球的威胁: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无用的沙漠,其

总面积在30年内将大致等于沙特阿拉伯的面积;每年有11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在30年内相当于印度的面积(约1/3个中国)。

●人们认识到:许多发展形式损害了其所立足的环境资源,环境恶化可以破坏经济

发展。贫穷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后果。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需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

●“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

虑;

●“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

制。

?可持续发展的层次:部门可持续发展,如工业、农业、旅游业及其他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如全球的、国家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PRED系统:指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个问题为中心,由形成它们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决策的政治体系;

●在自力更生和持久的基础上能够产生剩余物资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体系;

●为不和谐发展的紧张局面提供解决方法的社会体系;

●尊重保护发展的生态基础义务的生产体系;

●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的技术体系;

●促进可持续性方式的贸易和金融的国际体系;

●具有自身调整能力的灵活的管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持续。

●协调: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不协调就谈不上持续。注重“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持续:时间上的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96年)

●包括134个指标,分为社会指标(41)、经济指标(23)、环境指标(55)、机构指标

(15)四类。每类都包括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3种。其中驱动力指标

用于检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状态指标用于检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于检测政策选择和其它人类活动响应。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指数(HDI)(1990)

●主要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由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组成的综合指

标。预期寿命采用出生时的估计寿命,代表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教育水准采用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代表着发展的基础能力、科技进步能力、信息扩散能力和自然保护能力;生活质量采用扣除购买力因素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资源的分配状况及国内财富的平均水平。

?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由社会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构成。其中社会指标包括了失业指数、贫困

指数、居住指数和人力资本投资;经济指标包括了经济增长、存款率、收支平

衡和国家债务;环境指标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和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 中科院地理所的一个指标体系

● 提出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

系,旨在以基础-过程-潜能为主线,以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力求反映区域综合的、动态的、真实的发展情况。

图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玉、刘毅,2003)

地区购买力EA 10.0130 外资利用能力EA 20.0075 经济外向度EA 30.0044 居民受教育程度TA 1 0.0321

万人专利申请量TA 2 0.0106

科技转化能力TA 3 0.0321

0.0748

0.0249 0.0748 科技生产力TA 区际交流能力EA 管理决策能力MA 管理调控能力MA 10.0561

政府效率MA 2 0.0187 资源R 0.0378

经济E 0.1133

生态Z 0.1133

社会S 0.0378

人均耕地面积R 1 0.006

人均能源拥有量R 2 0.016 人均水资源量R 3 0.016 人均收入E 1 0.043 经济增长速度E 2 0.014 非农产业比重E 4 0.043 经济密度E 3 0.014 成灾率Z 1 0.028 生态环境质量Z 2 0.085 恩格尔系数S 1 0.004 服务设施水平S 2 0.003 教育水平S 3 0.010 医疗水平S 4 0.010 失业率S 5 0.010 基础系统BS 0.3022 区

可持

续发

RSD 协调系统HS 0.5234 潜力系统PS 0.1745 单位工业产值污染物排放量EZ 1 0.1122 污染治理投资占GDP 比重EZ 2 0.1122 单位GDP 能耗RE 10.1174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RE 0.0391电力消费弹性系数RE 3 0.0678 0.1427 0.2243 0.2243 资源 经济

RE 经济 生态EZ 经济 社会ES 城乡收入差距ES 1 0.0258 基础设施投资比重ES 2 0.0501

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ES 0.0501 通货膨胀率ES 4 0.0167

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结果(1999)

良好状态类型区: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基础雄厚,经济和科技发达,管理先进;基础系统、协调系统和潜力系统均位于全国前列,总体状态呈现良好趋势。 较好状态类型区: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位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深,地区发展活力充沛。基础系统比较薄弱,但协调系统和潜力系统发展状态较好。

一般状态类型区: 多数位为中部省份。基础系统、协调系统和潜力系统基本都位于全国中等水平。

较差状态类型区:多数为西部省份。有的发展基础较好但协调性与潜力很差,如贵州、新疆、青海、西藏;有的发展潜力尚好但协调性较差,如黑龙江和四川;

有的基础、协调和潜力均较差,如宁夏、山西和重庆。

图2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平价(1999)

区域案例: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与对策

状态评价:差异明显,自上游至下游状况越来越好。

图3 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1999)

问题:

?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不符合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除了上海和江苏外,其它9个省区市均属于一般或较差状态类型区。

?内部差异大,不利于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

●上海和江苏: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三废排放量

高,但污染治理水平也较高,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好。生态系统压力仍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主要因素。

●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地处内陆,缺少发展活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地区

和创新能力不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主要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和技术存在差距。

●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和重庆均位于上游地区,人均资源拥有量和环境污染程

度比中下游稍好,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可用于改善环境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地区科研创新能力比较低下,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与管理调控能力都面临危机。

●重庆状态低的原因:经济不及东中部一些地区发达,生态环境质量不及西部一些

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优越,区位上远离沿海限制了其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区外资源与资金的能力很低。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调控能力也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状态较差(当然也与1999年的状态有关)。

?长江流域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容乐观,要建设成为全国新世纪第二条重要的国土开发主轴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对策:

?家层次上,应加强区域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

●下游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开发区政策中获得长足发展,好的经验应在中上游推

广。下游以环境治理和恢复为主;中游以大规模采用不破坏环境的技术为主;上游以环境保护为主。加大对中上游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避免贫困引起的盲目开发。

?流域层次上,应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

●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流域经济总体规划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变区域竞争关

系为协作关系,制定流域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方案,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对口支援与智力扶持。

?省市层次上,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找出自身优势与不足,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上海和江苏,创建可持续人居环

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解决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优化地区投资环境,东引西联,减少人才流失。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龙头

作用。应扩大对外联系、吸引投资,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0Oct.,2010 收稿日期:2010-01;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作者简介: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19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9a11647067.html, 1178-1184页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张洁1,李同昇2,王武科2 (1.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32;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127) 摘要: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 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渭河流域 1引言 除了干旱的和寒冷的地区,全球陆地表面的大 部分区域都是由流域构成的[1]。流域是以河流为纽带的,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融合的,上、中、下游之间紧密相连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纵横交错的多维复杂的带状区域[2]。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3-4],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相互反馈过程是推动人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5]。随着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流域区逐步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和敏感地区,流域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建立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基础上的,以反映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特征的一类动力学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擅长处理非线性、复杂性、长期性和时变性等系统耦合问题[6]。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寻优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找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SD 模型通过 设定系统各种控制因素,以观测输入的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从而能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 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用动态的、系统的、内部紧密关联的观点来研究流域,能很好的反映流域人地系统的独有特征,对研究和规划复杂的未来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独到的优点,因此有很多学者借助SD 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王武科等[7]、喻小军等[8]、鲍超等[9]、王慧敏等[10]、秦丽云[11]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等要素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方创琳等[12-13]、李同升等[14]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优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外,李林红[15]将SD 模型与投入产出表、郭怀成等[16]将SD 模型与多目标规划模型(IFMOP)有机结合研究流域环境系统。借助SD 模型既可以进行时间动态分析,又可进行部门间的协调,它能对系统内部、系统内外因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明确的认识,对系统内所隐含的反馈回路予以清晰的体现[17-19]。本文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支撑,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实例建立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调控试验,求解流域人地

《论十大关系》心得体会

《论十大关系》精品品读心得体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于1956年4月25日发表。这篇文章,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近60年的时间里,毛主席的这次讲话对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作用,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这次通过品读《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结合教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品读经典,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大公无私、艰苦奋斗、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的典型团体,足见其思想的伟大和博大精深。结合我国实际,综合理论研究,细细品味其中深意,了解其时代背景,理解其科学内涵,借鉴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为处理这些问题奠定好思想理论基础,不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如何科学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客观事物、指导工作,坚持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反对教条主义。 在1956年初,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时已有一定经验,也逐步了解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上日程。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在毛泽东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的汇报的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的。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觉的开端。 该讲话主要讲了十个问题,分别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下面是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感悟: 页脚内容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上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改造和征服,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i社会的发展在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的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随之不断增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正因为这一关系在不断变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张力是不可能消除的。 关键词: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渊源 在西方,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繁荣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创了个人本位的思想先河。他认为,人通过认识自己可以寻求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反对封建禁欲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统治对人性的压抑,渴求获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的独立、自由、平等,并与封建宗教统治展开了斗争。但是,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最终斗争均以妥协方式而告终。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于十七至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发起了“启蒙运动”,旨在祛除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无知状态,用科学武装人类的头脑,涵盖了包含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这场运动使资产阶级彻底清除了“上帝”或封建权威对人类生活秩序的支配,使真正独立于上帝或封建等级秩序之外的“个人”最终得以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之也渐渐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二、个人与社会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 卢梭指出私有制的形成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ii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私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所有权。人类原始自然的不平等转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即财富、地位、权势、个人功绩方面的不平等,于是社会中产生了穷人和富人的利益冲突。人类最初的平等被打破了,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因此人们为了争夺自身的利益而使社会陷入了战争。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以少数奴役大多数的穷人,富人和强者就制订不公正的社会契约,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最终建立了由富人剥削穷人的国家和政府,同时政府的腐化导致

《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讲解稿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代表第六组全体成员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篇被称为探索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ppt1——《论十大关系》——毛泽东ppt2,准确的说我们现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的前身,这是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这次讲话构成《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Ppt3 现在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的P256页,咱们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最先看到的就是文章的标题以及作者,一个好的标题能帮我们快速的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作为一篇讲话稿,当然也不例外,比如说这篇《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最上面三排字,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节选)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ppt4,很明显告知我们,这篇讲话稿的作者,发表的时间,以及它的主要内容。对于毛泽东,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前面我们也已经学习过他的《实践论》、《矛盾论》,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语言上多直白表述,但是往往隐藏着深刻寓意,这就需要我们反复的琢磨,总体上毛泽东的文章还是易于理解的。这里我们还是简要介绍一下毛泽东出生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乡湖南湘潭;逝世1976年9月9日,享年83岁。荣誉称号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Ppt5 作者在做这篇讲话时正63岁的高龄,任国家主席。 就这个标题来看,这篇讲话稿只是原稿的一部分,在这里十大关系并没有完全阐述,而只是摘取其中前五个方面。原稿的十大关系ppt6展示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非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外国与中国的关系 发表时间1956年4月25日,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讲,这直接关系到当时的一个时代背景,这篇讲话出现在这个时候有着时代的必然性,同时它的形成有着相对的偶然性ppt7 我们先来看时代的必然性从国内来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推进并取得巨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无论是工业、农业、科技,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很落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如何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Ppt8 从国外来看,第一,紧张局势日趋缓和第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我们党更加明确了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自朝鲜停战以来,经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国际紧张局势日趋缓和。毛泽东认为,现在有可能给我们十年或者更长的和平时间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他还看到,美国的军队布置不像是要打仗的样子。当然,毛泽东也估计到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帝国主义搞突然袭击从苏共二十大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益,就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Ppt9 形成上的偶然性阅读十大关系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十大关系主要来自34个部委的总结所得,毛泽东回忆说:“这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毛泽东在1958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但是毛泽东听取这个汇报是偶然的,1956年一月中旬,毛泽东从杭州回到北京不久,从薄一波那里听说刘少奇正在听取国务院一些部委汇报工作,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对薄一波说:“这很好,我也想听听,你能不能替我组织一些部门汇报?”《毛泽东文集》

人与自然的关系论文

诚挚贡献一点论文与大家共勉呵呵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因而具有文理交叉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性。因此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待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客观与必要的。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和科学分类问题、数学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人类科学思想的历史演变问题、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及发展问题等等。 在自然辩证法中,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自然,在广义上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在狭义上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在,天地万物与人,同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感应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感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就自然整体而言,天、地、物、人,都遵循着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节律而在变化着,对这个整体统一的节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总体上呈现为差异一体的状态。这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是统一体内的差异关系,不是主奴关系,不是对立的两极存在,人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体,也并不具有征服与支配自然的权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的世界”是“人在物质环境中的存在”的概念,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而不是脱离人的、被人作为观察对象的概念。那种被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涉及的东西,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宇宙”,而且是哲学中的“人也在其中的自然世界”。 第二,自然世界必须人化,具有人的属性。因为,哲学是人对自然世界的探求,,人只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文摘要: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作为客体对自己的需要的满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不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而是个人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价值的占有和享用。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并且努力使个人的社会价值大于个人的自我价值。 个人价值问题是决定青少年个人追求导向的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人们通用的价值观点(以下简称“通用观点”)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种“通用观点”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误导。 一、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是确定的 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雷锋的社会价值,这里的“雷锋”是价值的客体,“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应当是社会的价值。这里的社会是价值的客体,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这里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客体,“雷锋”是价值的主体,“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是价值。 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

人的社会价值,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同时又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也是价值的客体。“通用观点”把“贡献”与“索取”两个相反的价值关系的客体都说成了个人,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中本来是主体的个人当作了客体,丢掉了作为客体的社会,显然是错误的。 二、价值的确定和归属 价值的确定者是主体人。客体不是价值的需求者,并且作为客体的物也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价值不是由客体来确定的。主体人是价值的评价者、确定者。可见,“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有道理的。正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评价价值的标准各不相同,对价值的追求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人们的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属于客体。价值作为积极作用是由客体发出的,是作用于主体的。但是,价值的归属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个人,价值的主体是社会。责任和贡献是由个人履行和做出的,是作用于社会并由社会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个人,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个人。尊重和满足是由社会作出的,是作用于个人并由个人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社会,尊重和满足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责任和贡献属于客体的个人,是正确的。但是,同样在这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却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这就把本来属于客体的社会的价值,归属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显然是错误的。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 专业 姓名 学号

论我们的胜利 “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的话深刻而耐人寻味。其中提起“胜利”一词,我不禁遥想到古今中外的历史。那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金戈铁马和疆场搏杀,而在征服与被征服之间,多少家国兴与亡,血与火中杀出了人类的历史。从这个角度去反思恩格斯所说的“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时,我便想到这“胜利”的惨烈,更让我诧异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如何走到如今这水火不容般的地步,以至于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自然又针对我们的每次胜利都给以报复。 回溯我们的进步历程,会发现在那些所谓“胜利”的背后,潜藏着自然报复带给我们的种种灾厄,它们或急或徐的酝酿着,成了人类一个个胜利背后不断蔓延的阴影,最终甚至盖过胜利本身的积极意义,让原本辉煌的胜利成为笑柄。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最早进入城市化的国家,经济与工业快速发展。19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75%,实现了高度城市化,经济中心实力凸显。然而,在创造辉煌工业文明的同时,潘多拉的魔盒也悄然开启。自十九世

纪开始,英国伦敦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被烟雾笼罩,“雾都”之名由此而来。然而直到1952年12月以前,伦敦市民们还并未认识到这种反常现象的危害。一家位于伦敦的成衣品牌甚至以“伦敦雾”来命名,以此标榜彰显其品质,于是伴随着“胜利”衍生却超出人类掌控的灾厄就这样静静的酝酿。在1952年12月3日,微风习习,阳光普照英伦三岛,人们恨不得在这样可爱的天气里带着苏格兰格的小毯子和斗牛狗去乡间野外喝下午茶。12月4日,一股巨大的高压气旋中心自伦敦西北向东南移动,凉风渐止,乌云盖日,相对湿度为82%。12月5日,雾锁伦敦,悄无声息的杀戮由此拉开序幕。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不久伦敦市民便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最早发起工业革命的英国,也是最先获得对自然界胜利的国家,也最先承受了自然界的怒火,然而人类并未因此勒住疾驰的步伐,同样的自然界也在暗中筹划它的报复。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习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总起来说,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个人也就没有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是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没有社会也同样没有个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个人和社会概念的相互规定性,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的相互依赖性。其中,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马克思这一包含着丰富思想的论断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脱离了社会,任何个人都不能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对社会的内在的需要。 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首先是指人作为一种最社会化的动物,其个体在需要的层面上有着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性。个体需要生活于某种人群共同体中,与人共处和交往,受人尊敬、被人信任,等等。 但是,我们不能将个人对社会的这种需要理解为人的纯粹本能性的东西,因为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也有合群的需要,甚至能够组成有着某种内部分工的“社会”。我们讲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一定的社会条件的依赖性或需要。这种社会条件,归根到底是作为生产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手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要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而劳动又必须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把个人与他人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了交往和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们的交往和关系要求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来实现和表达,这又促使人类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总之,人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中,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工具和思想文化工具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说到底,是个人对一定的物质工具和文化工具的依赖性。在这里,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它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通过剖析异化劳动形成的原因和结果,开启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不能离开自然界,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通过三个方面论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离不开自然界具有受动性;人改造自然具有能动性;人与自然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人自身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人;自然;受动性;能动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要依赖自然,从自然界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资料。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又受制于自然界。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像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积极地适应自然。 人依赖自然具有受动性 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是从自然界获取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资料。”人本身也是属于自然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中。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要不断的交换能量,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人依赖自然而生存,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人类就不能获取生活必须的资料,这种关系是不会改变的。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所以人类要尊重自然界现存的规律,不能任意地破坏自然界的规律。人类能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料是有限的,自然界具有自偿性,人类不能任意地无限制地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受制于自然界。人作为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依赖自然生存,受制于自然,“人作为对象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感性的、肉体的、对象的存在物同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受限制的存在物。”人必须以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没有对象的活动是难以想象的,也不可能存在,人只能通过对象活动来表现自身。人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就必须使自身适应自然界,就必须以自然界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且受制于自然界。因此,人具有受动性。 受动性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人具有的一种表现。受动性主要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过程中,人不是为所欲为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要受到各种各样自然条件的制约,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是:人是要依赖自然而生存的,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就限定了人类生产的种类和活动的范围,人要更好地生存只有适应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人的受动性就是指条件性和自然对其的限制。人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必然要受到自然的限制,因此人具有受动性。 人改造自然具有能动性 人除了依赖自然的受动性外,还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人在与自然界发生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时,加入了自己“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依赖自然的同时,建立了与自然的联系,建立了属人自然,即人类社会,使自然获得了属人的价值,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

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程论文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学生姓名母佳哲 学号2010125026 所在系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班级2010级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

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母佳哲 内容摘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社会的性质,而且社会也应该为社会成员谋取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工具,理想的社会应能提供给人们最大限度的自由以及满足人们发展的客观条件从而保证最大数量的幸福,人的内在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因,人与社会是矛盾共同体,相互依存,互生互动,唯有和谐共生才是发展之道。 关键词:社会个人生产力人性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①众所周知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这里是说人类是从属于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人类天然的形成了一个组织,且不依据他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产生的一个统一性与对立性相交织的有机整体。“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中就有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一词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的最早连用,意指村民集会。“社”原址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今天我们理解的社会的概念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组织机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变化发展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形式上的变化交替已经使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其整体内部的分布上出现了种种裂痕,但社会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并不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开始一个全新的阶段②。任何时期的发展都是由那个时期某种特定的形式占据优势从而在整体中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诸如生产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等。就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层网来说,从原始社会起历经的几个社会,已经从单纯的合作关系逐步转变为复杂的带有个人因素的合作关系,起初这个社会是一种暂时的和不稳固的结合,接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及私有制概念的产生,人的私欲进一步膨胀,已无法维持旧的生产关系,随即那种原始的单纯的生产关系开始土崩瓦解,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变迁,来自外界环境的压迫,人的思想也逐渐转向从最初的生存需求转而寻求一种崭新的方式来维持个人发展,这就相当于斯宾塞认为的人类社会逐步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进化,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到确定状态的发展,这些不同的需求成为了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1

《论十大关系》摘抄

《论十大关系》摘抄 1.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防不可不有。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经过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我们的军队加强了,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装备也有所改进。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 4.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5.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 6.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的政策是比较稳当的,是比较得到少数民族赞成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 7. 党和非党的关系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国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现在就有不少反革命被改造成不反革命了,有些人还做了一些有益的事。 9. 是非关系 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如何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过去,在以王明为首的教条主义者当权的时候,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学了斯大林作风中不好的一面。他们在社会上不要中间势力,在党内不允许人家改正错误,不准革命。 10.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文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因而具有文理交叉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性。因此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待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客观与必要的。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和科学分类问题、数学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人类科学思想的历史演变问题、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及发展问题等等。 在自然辩证法中,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自然,在广义上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在狭义上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在,天地万物与人,同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感应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感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就自然整体而言,天、地、物、人,都遵循着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节律而在变化着,对这个整体统一的节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总体上呈现为差异一体的状态。这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是统一体内的差异关系,不是主奴关系,不是对立的两极存在,人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体,也并不具有征服与支配自然的权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的世界”是“人在物质环境中的存在”的概念,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而不是脱离人的、被人作为观察对象的概念。那种被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涉及的东西,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宇宙”,而且是哲学中的“人也在其中的自然世界”。 第二,自然世界必须人化,具有人的属性。因为,哲学是人对自然世界的探求,,人只对其生活的自然世界有发言权。所以,真实的自然世界是人的世界,真实的自然世界是与人

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类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之中。那么,到底“什么叫做人”?“社会又是什么”?“人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对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如孟子、荀子在回答“到底什么是人”的问题上,不乏种种真知灼见。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外国的历代学者也同样有所建树。他们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合理论据。只不过其中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运用它来观察人、分析人、认识人,因而才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科学论断。 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形态的社会当中,每天都在接触它,并且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社会究竟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马克思在《致吉瓦·安年柯夫》的一封信中写过:“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人类要生存就得进行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并且还需接受教育,以丰富自己的精神和情操。这样就必然会与他人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家庭关系等。这样看来,社会就是人们的一种相互关系的总体,而这种关系又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由此看来,单纯的个人与社会无疑是空洞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而马克思则向我们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充分科学道理。 首先,人离不开社会。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活动体。人的本质乃是由各种社会关系决定。每个人从出生时呱呱坠地那一天起,就进入到社会。最初,他处于一定的家庭关系中,随之他渐渐长大。他所接触的社会面也越来越广。慢慢地,他会置身于较多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了社会,即使他有着再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也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他和普通的野兽没有什么区别。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说的狼孩,虽然他们在物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差不多,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不会说话,只会像狼一样嚎叫,四肢着地,性情也与狼相似。当然,人的确具有“兽性”的一面,这不可避免。恩格斯曾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会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在程度上的差异。”兽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只有社会属性,而没有自然属性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有些人自以为人的力量是无限的,甚至可以脱离社会,殊不知他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由社会来提供。他们即使不与朋友、亲人交往,也不能与社会脱离关系。试想,将一个人放在孤岛上,让其单个地在那里,也许他会自食其力地生存下去,但那些生存经验也是他从社会中学到的。再说,日久天长,他怎能不感到孤独?至于传奇中所说的奇特人物鲁宾逊,最终不也回到人群中来了吗?况且,他还有一个黑人朋友在长期作伴呢。 再说,社会也要依赖人才能运作。社会是随着人的产生与人同时出现。人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条件,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社会的活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活动。社会的产生、构成、发展等全部内容的连贯性,无疑要依赖人的生存机能的扩张。试想,一个没有人的社会,这将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没有人根本不会有社会。就好比一台电脑,它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离开这些部件,根本就没有电脑这个客观存在。这些部件相互作用,才构成电脑的实际内容,这样,电脑才不致是一台裸机。从古至今,社会日益发展,人类从刀耕火种进化到今天的大机器生产。有人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如果社会上的人都是静止的,并且安于现状,社会又怎能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也同样要依赖于人。社会是以人的存在为主体而形成,人类生存的基础又是社会的存在。单个的人在现实中肯定寸步难行,脱离群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