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钾血症治疗原则

高钾血症治疗原则

高钾血症治疗原则
高钾血症治疗原则

高钾血症治疗原则

1. 心电图没问题,肾功能正常,或者稍异常,计算肌酐清除率,超过 50 ~ 60 mL/min/1.73m2 的患者,能够通过病史和其他化验,明确病因,考虑使用利尿剂同时,尽快纠正原发病。如果病因非常明确,病情平稳,可以仅仅进行纠正病因治疗,并严密观察。

2. 心电图没问题,既往有肾病史,肾功能有问题,计算肌酐清除率,低于 50 ~ 60 mL/min/1.73m2,但仍高于 30 的患者,能够找到前述的可能病因,使用利尿药物。

同时,可以酌情使用碳酸氢钠(结合血气分析结果),使用糖+胰岛素降低血钾(个人意见,最好是糖和胰岛素分开输入,每小时测量一次血糖,高了胰岛素加量,低了糖加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同时尽快寻找和处理诱发因素,动态监测肾功能和血钾变化。

3. 在 2 的基础上,出现了心电图改变,除了上述治疗以外,加用对抗钾的心脏抑制的药物,包括葡萄糖酸钙,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动态监测乘以 3,监测包括心电图,血气,肾功能和电解质等等。

建议每 2 ~ 3 小时复查一次,有异常情况随时复查,尤其是血气分析,出结果快,里面也有血钾,随时可以观察。

4. 在 3 的基础上,肌酐清除率,低于 25 ~ 30 mL/min/1.73m2,什么也不用说了,赶快把能用的降低血钾,对抗心脏抑制的药物全用上,找肾内科或者 ICU 会诊,血液净化治疗准备。这时候,严重致

命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颤动,心脏停博随时可能发生,准备好除颤器。

高钾血症(非常实用)

高钾血症的诊断 1.血清钾﹥5.5mmol/L。 2.有导致血钾升高和(或)肾排K减少的基础疾病。 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表现。 4.ECG可作为诊断、判定,高钾血症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5.必须注意:(1)血钾水平和体内总钾含量不一定是呈平形关系,K过多时,可因细胞外液过多或碱中毒而使血K不高;反之,K缺乏时,也可因血液浓缩和酸中毒而使血K升高。 (2)采血时止血带过紧过久,反复握拳或局部拍打,抽血或向试管放血不当,均可使RBC 内的K释出,或血标本溶血均可致“假性高K血症” (3)确定高K血症诊断后,还要寻找和确定导致高钾血症的原发疾病。 高钾血症的ECG表现 ECG是诊断高钾血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1.血清钾﹥6mmol/L时出现基底窄而高尖的T波。 2.血清钾7-10mmol/L时P-R间期延长,P波渐消失,QRS渐变宽;R波渐低,S波渐深,ST段与T波融合,Q-T间期缩短。 3.血清钾﹥7-10mmol/L时,以上改变综合后可使ECG呈正弦波形。 4.进而心室颤动。 5.由于许多高钾血症常用时合并代酸,低钙及低钠等,也对ECG改变有影响,因此有时必须仔细加以分析,始能确诊。 高钾血症常见病因 1.少尿型急性RF,为临床上高K血症最常见原因。 2.CRF伴血容量不足和肾前性少尿,高K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3.长期使用保K利尿剂,ACEI(ARB) 4.摄K过多,在少尿基础上PO或静脉摄入K过多或输大量库存血。 5.代酸,组织破坏(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K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 6.浓缩性高K血症。 7.I型DM时血糖突然升高,可出现“反常性”高K血症。 附:高血钾型RTA,多见于老人,多具有RD(以糖肾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并已发生轻中度RF(GFR﹥20ml/min).临床上以高u代酸(AG正常)及高K为主要特征。其酸中毒及高K严重,与RF程度不成比例。 高钾血症的处理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原则是保护心脏,迅速降血钾,RF患者血钾﹥6--6.5mmol/L、ECG出现高钾表现(见后)、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时,必须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 ⑴、首先用10%药葡萄糖酸钙20ml+10%GS20--40ml缓慢○v。10分钟见效果,作用可持续1小时。 ⑵、继之用5%碳酸氢钠100-200ml快速静滴。(注意先补钙,后纠酸,NaHCO3与Ca2+不见面)。5分钟见效,作用可持续2小时。 ⑶、然后50%GS 50ml+10%GS100ml +RI8--10u(按每4gGS给予1u RI静滴)。半小时见效,持续4小时。 ⑷、排钾措施: A、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30g,冲服;20%甘露醇100ml,口服;或大黄粉3.0g,冲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85014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内科常见疾病治疗原则

慢性呼衰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恰当的氧疗。1氧疗:低浓度 2机械通气3抗感染 4呼吸兴奋剂 5纠正酸碱失衡 重症哮喘治疗原则尽快解决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恶化和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CAP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脓性痰,伴或不伴胸 痛 2发热 3肺实变征,湿罗音 4 WBC〉10x10*9/L,或小于4,核左移 5 X线: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 1-4任一,除外其他诊断 支气管哮喘本质?最有效药物,舒张药的种类和机制 气道炎症,β-2受体激动剂 1β-2受体激动剂:激动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增多—游离钙离子减少--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沙丁胺醇 2抗胆碱药:M2受体拮抗剂—降低迷走兴奋性—舒张支气管—减少痰液分泌 3茶碱类:⑴抑制磷酸二酯酶,cAMP增多⑵拮抗腺苷受体⑶刺激分泌肾上腺素⑷增强纤毛清除及抗炎作用 PPD临床意义 阳性性:感染过,有部分处于结核活动期 阴性:儿童—未受感染;成人—营养不良,HIV,麻疹,水痘,肿瘤等免疫力下降疾病 吸入性肺脓肿,抗生素治疗疗程及停药指征

8-12周,直至X线脓腔和炎症消失或仅存少量残留纤维化 慢性肺心病正性肌力药物用药指征,原则 1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用利尿药后有反复水肿的心衰患 2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 3合并急性左心衰 冠心病二级预防 A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 B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好血压 C控制血脂,戒烟 D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E普及教育,适当运动锻炼 Af体征与ECGT特点 心率大于150/分,心绞痛,心衰或无症状,听诊:P1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 ECG⑴P波消失,变为f波,心律极不规则⑵心室率极不规则⑶QRS波群形态正常,差异性传导时变宽 心衰诱因 1感染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劳累,情绪波动 5治疗不当 6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AMI的ECG动态变化 1数小时内无异常或高大,两肢不对称T波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单相曲线 3早期如不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2周后,渐回到基线,T波变平坦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也随之而来,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要靠长期药物治疗的,然而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呢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1)将血压控制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高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2)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争取逐渐逆转已经形成的损害。 (3)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 (4)方案应尽量简便,能够长期坚持。 (5)坚持个体化,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方案。 (6)提倡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强调病人与医院、家庭要密切配合。 (7)低剂量开始,如血压未能达到控制目标,应根据服药情况增加该药的剂量。 (8)如第一种药物无效,应进行合理的联合用药,通常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降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有效的五类联合用药组合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 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9)如果第一种药物疗效很差或不能耐受,可换另一类降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 高血压药分类 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底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患者中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增强。ACE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时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5)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抑制剂:常用的有氯沙坦,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稳定。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虽然在治疗对象与禁忌证与ACEI相同,但ARB有自身治疗特点,与ACEI并列为目前推荐的常用五大类降压药中的一类。

高钾病人的处理

高钾病人的处理 概述高钾血症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 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血钾高于5.5mmol/L 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 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病因(一)肾排钾减少 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或慢性肾衰竭晚期。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如 Addison病,低肾素性低醛固酮症,al--羟化酶缺乏症。 3.保钾利尿剂长期应用,如氯苯蝶陡,螺内酯(安体舒通),氨氯毗咪(阿米洛利)。 (二)细胞内的钾移出 1.溶血,组织损伤,肿瘤或炎症细胞大量坏死,组织缺氧,休克,烧伤,肌肉过度挛缩等。 2.酸中毒。 3.高血钾周期性麻痹。 4.注射高渗盐水及甘露醇后,由于细胞内脱水,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或细胞代谢,使细胞内钾移出。有报告应用盐酸精氨酸而发生高血钾,这可能是精氨酸进入细胞而钾排出所致。 (三)含钾药物输入过多青霉素钾盐(每 100万单位合K1.5mmol)大剂量应用或含钾溶液输入过多、过急。 (四)输入库存血过多。 (五)洋地黄中毒洋地黄过量可致离子泵活力降低,影响钾进入细胞。 临床表现 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血钾升高的程度和速度有无其他血浆电解质和水代谢紊乱合并存在

1.心血管症状高钾使心肌受抑心肌张力减低故有心动徐缓和心脏扩大心音减弱易发生心律失常但不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且与血钾升高的程度相关当血钾大于5.5mmol/L时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缩短T波高尖对称基底狭窄而呈帐篷状;血钾为7~8mmol/L时P波振幅降低P-R间期延长以至P波消失这可能是窦房结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也可出现“窦-室”传导(窦房结不经心房内正常传导系统而通心房内特殊纤维束传入心室);血钾升至9~10mmol/L时室内传导更为缓慢QRS波增宽R波振幅降低S波加深与T波直线相连融合;血钾11mmol/L 时QRS波ST段和T波融合成双相曲折波形至12mmol/L时一部分心肌先被激动而恢复另一部分尚未去极此时极易引起折返运动而引起室性异位节律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纤颤最后心脏停搏于舒张期 2.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3.其他症状由于高钾血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故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由于高钾对肌肉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停止所有高钾血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后者可加重高钾血症 治疗 高钾血症起病急骤者应采取紧急措施,还应根据病情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急性严重的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①对抗钾对心肌的毒性;②降低血钾。 2.轻-中度高钾血症的治疗 (1)低钾饮食,每天摄入钾限于50~60mmol(50~60mEq)。(2)停止可导致血钾升高的药物。(3)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减少肠道钾吸收和体内钾的排出。1mEq 的钠可交换1mEq的钾。如乙烯磺酸钠树脂(kayexelate)或多乙烯苯钠(sodium polystyrene)可口服,也可保留灌肠,但口服比灌肠效果好。口服剂量为40~80g,分3~4次服,同时服20%山梨醇10~20ml。灌肠时可将40g 树脂置于200ml 20%山梨醇液中作保留灌肠,保留1h 后解出大便。 (4)去除高钾血症的病因或治疗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 3、透析为最快和最有效方法。可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但后者疗效相对较差,且效果较慢。应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可以使血钾几乎在透析开始后即下降,1~2h 后血钾几乎均可恢复到正常.腹透应用普通标准透析液在每小时交换2L 情况下,大约可交换出5mmol 钾,连续透析36~48h 可以去除180~240mmol 钾。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如清创、排出胃肠道积血)及避免摄入含钾过多饮食(如水果、咖啡等)。如酸中毒为诱发高钾血症的原因,应尽快同时纠正酸中毒。停用可使血钾水平上升的药物,包括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高血脂治疗指南

血脂防治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返回)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

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高钾血症的治疗

高钾血症的治疗 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1)高渗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的应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有:①造成碱血症,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有酸中毒时效果更显著。②高渗作用,使细胞外液容量迅速增加,可使血钾浓度相对下降。③血浆和细胞内液Na浓度升高,激活钠泵,使K+向细胞内转移。④Na+直接对抗K+的毒性作用。 一般首先选择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1.2%乳酸钠的溶液60~100 ml 静脉推注,大约数分钟起效,然后继续用上述溶液100~200 ml缓慢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心电图和呼吸的变化。由于短时间内进入大量的钠盐,有诱发肺水肿的危险,对有高危因素者应特别注意。 (2)极化液疗法常用10~25%葡萄糖溶液200~250 ml加入胰岛素静脉滴注,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3~4:1。葡萄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原时需K+参与,结果K+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激活钠泵,进一步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结果血钾浓度下降。短时间起效,一般维持2~4 h。 (3)其它措施如应用必须氨基酸、生长激素等促进合成代谢,也有利于降低血钾。

3、促进钾排除体外促进钾的排泄是治疗高钾血症的最有效措施。肾脏是排出钾的主要器官,应尽可能加强肾脏的排钾功能。一般情况下,由于脱水、休克、严重缺钠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在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输液、输血等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尿量增加,高钾血症逐渐缓解。肾功能损害本身导致的高钾血症,应适当使用利尿剂、或口服钾离子交换树脂,严重损害者应给予透析治疗。 4、控制钾离子的摄入一般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0 mmol以下。但事实上控制K+的摄入比较困难,因为食物中大都含有丰富的K+,只要患者开放饮食,就难以控制,因此应严格控制饮食,使钾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能量和蛋白质的供应应以静脉为主。 此外,高钾血症患者往往进食不多,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皆缺乏,分解代谢旺盛,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和必需氨基酸,保持正氮平衡。总之,高钾血症患者应静脉给予足够的葡萄糖、脂肪乳剂和氨基酸,必要时给予生长激素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5、治疗原发病和避免诱发因素这是治疗高钾血症的最根本措施。 编辑本段慢性高钾血症(chronic hyperkalemia)广义上是指短时间内血钾浓度逐渐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上限。狭义上是指血钾浓度逐渐升高、而细胞内浓度不降低的的高钾血症,其原因主要有钾摄入或输入过多、肾脏排泄钾减少(机体钾含量增多)和组织破坏(机体钾含量正常),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因素。因血钾浓度逐渐升高,机体有一定的代偿和适应,细胞内外的离子梯度逐渐趋向正常,故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及治疗原则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及治疗原则?该病人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为主? 定义: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酸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迅速恶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由肾前性氮质血症、肾源性和肾后性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 治疗: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诱发因素,纠正血容量不足、抗休克及有效的抗感染等,可预防ATN的发生。 二、少尿后24~48小时内补液试验或加利尿剂,可用10%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速尿,或同时用血管扩张剂,如钙拮抗剂、小剂量多巴胺、前列腺素E1等。若排除肾前性氮质血症应以“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优质蛋白质0.6g/kg.d,热量30~35kca/kg.d。轻者经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推迟或不透析即能渡过少尿期,若出现急性左心衰、高钾血症及严重酸中毒时应立即透析。 三、少尿期的治疗: ①早期可试用血管扩张药物如罂粟碱,如无效,可用速尿。 ②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 ③饮食与营养。 ④注意钾平衡。 ⑤纠正酸中毒。 ⑥积极控制感染。 ⑦血液净化疗法。 三、多尿期要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部分病人需继续治疗原发病,降低尿毒素,应用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与再生的药物,如能量合剂、维生素E及中药等。随着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下降,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血尿素氮 <17.9mmol/L、肌酐<354μmol/L,症状明显改善者,可暂停透析观察。 多尿期的治疗: 头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处理。尿量明显增多后要特别注意水及电解质的监测,尤其是钾的平衡。尿量过多可适当补给葡萄糖、林格氏液、用量为尿量的1/3-2/3,并给予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适当增加蛋白质,以促进康复。 四、恢复期无需特殊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防止高蛋白摄入,逐渐增加活动量。

高脂血症防治指南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 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 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 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步骤 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高脂血症治疗原则 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2016 高脂血症指南

重磅发布|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10 月24 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正式在京发布。 该部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对2007 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并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国循环杂志》同时刊登。 那么指南更新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梳理重点,带你先睹为快。1概览 血脂异常疾病负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较2002 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 年~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 920 万。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TC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依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55 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笔者小结: 降LDL-C 是防控重点,年龄低于55 岁应关注心血管余生危险,定期检查血脂。 2危险分层、干预靶点和治疗目标值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 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HDL-C 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危险分层

(1)干预靶点 干预靶点: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 升高是导致ASCVD 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推荐以LDL-C 为首要干预靶点(I 类推荐,A 级证据)。而非-HDL-C 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类推荐,B 级证据)。

实验性高钾血症及其治疗实验报告

实验性高钾血症及其治疗 【实验目的】 1. 观察高钾血症时家兔心电图变化的特征。 2. 了解血钾进行性升高的不同阶段,高血钾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3. 了解高钾血症的基本治疗方法和抢救。 【实验原理】 血清钾高于L为高钾血症(正常值:~L)。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心脏,可使心肌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缩短,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降低,兴奋性则呈双相变化:轻度高钾血症使心肌兴奋性增高,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可使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心脏停搏。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和Q RS波波幅降低,间期增宽,可出现宽而深的S波;②T波高尖:高钾血症早期即可出现,严重高钾血症时可出现正弦波,此时,已迫近室颤或心室停搏;③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高钾血症的抢救可采用:①注射Na+, Ca2+溶液对抗高血钾的心肌毒性;②注射胰岛素、葡萄糖,以促进K+移入细胞。 本实验通过静脉滴注氯化钾,使血钾浓度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造成急性高钾血症,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 血钾浓度,了解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以及对高钾血症的抢救治疗措施。 【实验对象】 家兔,体重2~3kg,雌雄不限。 【实验药品与器材】 20%氨基甲酸乙酯(或3%戊巴比妥钠),2%、10%氯化钾溶液、10%氯化钙溶液、4%碳酸氢钠溶液,葡萄糖-胰岛素溶液(50%葡萄糖4ml加1U胰岛素),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25单位肝素/ml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注射器、头皮针、取血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电解质测定仪。 【实验观察指标】 血钾浓度、心电图变化、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称重、麻醉和固定动物家兔称重后,用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或3%戊巴比妥钠溶液1ml/kg 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后,将动物仰卧位固定在实验台上,颈前部备皮。 2. 分离颈总动脉按家兔血管常规分离方法分离颈总动脉,插入导管取血~1ml测定实验前的血钾浓度。 3. 心电描记将针型电极分别插入家兔四肢皮下。导联线按左前肢(黄),右前肢(红),左后肢(绿) ,右后肢(黑)的顺序连接,依生物信号记录仪使用方法描记实验前的心电图波形存盘,待实验结束后打印分析。 用头胸导联可描记出比普通导联更为高大清晰的心电图波形。方法是将右前肢电极插在下颏部皮下,左前肢的电极插在胸壁上相当于心尖部位的皮下。这样可较早发现高血钾家兔的心电图异常波形。 4. 氯化钾溶液注入方法从耳缘静脉滴入2%氯化钾(15~20滴/min)。 5. 观察记录心电图在静脉滴注氯化钾的过程中,观察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显示器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出现P波低压增宽、QRS 波群低压变宽和高尖T波时,描记存盘。同时取血~1ml测定血钾浓度。 6. 实施抢救当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波形后,立即停止滴注氯化钾,并迅速准确地由另外一侧耳缘静脉注入已预先准备好的抢救药物(10%氯化钙2m1/kg,或4%碳酸氢钠5m1/kg,或葡萄糖-胰岛素溶液7m1/kg)。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输入抢救的药物,救治效果不佳。 待心室扑动或颤动波消失,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时,再由颈总动脉采血测定救治后的血钾浓度。 7. 注入致死剂量的l0%氯化钾(8m1/kg),开胸观察心肌纤颤及心脏停搏时的状态。 【实验结果】

最完整的高钾血症紧急处理 病因及诊断 临床表现总结

最完整的高钾血症病因诊断及处理方式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原则是保护心脏,迅速降血钾,RF患者血钾﹥6--6.5mmol/L、ECG出现高钾表现(见后)、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时,必须紧急处理。 高钾血症三大思维方式 一、对抗钾对心脏的抑制。 (一)钙剂:可对抗钾对心肌的毒性,可直接对抗高K对细胞膜复极的影响,而使阈电位复常。常用10%葡萄酸钙20ml+5%葡萄糖注射液20ml慢静推。起作用甚快,1-3分钟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30-60min.注射后可用ECG监护,如10-20min 未见效果,可再重复注射。(有HF时不宜同时使用洋地黄) (二)碳酸氢钠 1.作用机制:(1)造成药物性碱血症,促使K+进入细胞内;(2)Na+对抗K+对心脏的的抑制作用;(3)可提高远端肾小管中钠含量,增加Na+-K+交换,增加尿钾排出量;(4)Na+升高血浆渗透压、扩容,起到稀释性降低血钾作用;(5)Na+有抗迷走神经作用,有利于提高HR。 2.方法:用5%NaHCO3 20ml○v继以100-200ml快静滴。用后一般5-10分钟起作用并持续到滴注完后2h。滴注中应注意防止肺水肿(急性左心衰),合并HF者慎用。小部分病例由于注射后导致的碱血症快速产生,可诱发抽搐或手足搐搦症,此时可同时注射葡萄酸钙,或氯化钙对抗之,但NaHCO3不得与钙剂混合。(三)GS+RI 使血清K+转移至细胞内

一般用25-50%GS,按每4-5gGS给予IuRI(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50%GS 50-100ml+RI 16-12u或10%GS 500ml+RI 10u静脉快滴1h.注射开始后30min起作用,持续时间为4-6h。通常应用上述剂量后血K+可下降0.5-1.2mmol/L。必要时4-6h再重复一次) (四)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可促进K+通入细胞内,如沙丁胺醇等。 二、促进排钾: (一)经肾排K,肾为排K主要器管, 1.高钠饮食 2.静滴高钠溶液(高渗盐水):作用机制和5%NaHCO3作用相似。常用3-5%N?S 100-200ml静滴,效果迅速,但可升高循环血容量,应注意监护心肺功能,若尿量正常,亦可用等渗N?S。 3.排K利尿药:速尿(40-80)mg、双克,等排K利尿药,但RF时效果不佳。(二)经肠道排K:可用阳离子交树换脂在肠道与钾交换,清除体内钾。常用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10-20g 2-3/日,口服或4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100-200ml,口服,一次20ml,2-3/日,(降K树脂25g 2-3/日)。 (三)透析疗法:适用于急重症高K血症伴RF时,以血透为最佳,也可腹透,血透为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应用低K或无K透析液。可使K+几乎在血透后即刻开始降低,1-2h后几乎均可使高K血症恢复到正常。 三、减少K的来源: 1.停(减)经口、静脉的含K饮食和药物。

高钾血症实验

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 家兔正常心电图及高钾血症的实验治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家兔高钾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 2、探讨家兔高钾血症时ECG变化的特点以及帐篷“T”的机制。 3、比较碳酸氢钠溶液或极化液治疗高钾血症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血清钾高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正常值:3.5~5.5mmol/L)。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心脏,可使心肌动作电位和有效不期缩短,传导性、自律性、收缩降低,兴奋性则呈双相变化:轻度高钾血症使心肌兴奋性增高,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可使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心脏停搏。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表现为: (1)T波高尖,基底部较窄,形如帐篷。高钾血症早期即可出现,严重高钾血症时可出现正弦波,此时,已迫近室颤或心室停搏。 (2)P波减低,最后可消失。乃因心房肌麻痹、心房静止所致。如此时窦房结激动尚能通

过结间传导束下传至心室,则可形成“窦-室传导”,困此心室律还比较整齐 (3)S-T段压低与T波呈一斜线。或出现由Q R S波与S T-T相融合的双相波。S-T段也可抬高。(4)Q R S时间加宽,R波低小。 (5)严重时可产生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高钾血症的抢救可采用:一侧耳缘静脉注入已预先准备好的抢救药物(10%氯化钙2m1/kg,或4%碳酸氢钠5m1/kg,或葡萄糖—胰岛素溶液7m1/kg)。本实验通过静脉推注氯化钾使血钾浓度短时间内大量升高形成急性高钾血症,观察心电图变化,了解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以及对高钾血症的急救措施。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生物信号采集整理系统、离子分析仪、大动物手术器械(手术剪、眼科剪、小镊子、止血钳、玻璃分针、动脉夹、注射器等)、气管插管、动脉套管、注射用乌拉坦溶液、3%氯化钾溶液、4%碳酸氢钠溶液、极化液、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家兔的称重、麻醉和固定:家兔称重后,用注射用乌拉坦溶液,按4ml/kg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时密切注意兔子的状态。麻醉的深浅,可根据兔子呼吸的深度和速度、角膜反射的有无和敏感度,四肢和腹壁肌肉的紧张性,以及趾缝、皮肤夹捏反应等进行判断。当上述活动或反应明显减弱或消失时,立即停止给药。在采用静脉注射时,速度应当缓慢,注射过快,易导致动物死亡。麻醉后,将动物仰卧位固定在实验台上。 2.手术与血管插管:颈部剪毛,在喉头下缘沿颈中线切开皮肤4-5cm,分离颈前肌肉暴露气管,做气管插管,并用丝线固定。在右侧按家兔血管常规分离方法分离颈外静脉,插入连接三通管的颈静脉插管以备输液,在左侧肌肉深部分离出颈总动脉,插入连接三通管的总动脉插管。

高脂血症科普健康教育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 1.什么是血脂和脂蛋白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它们必须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才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血中循环运输。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叫脂蛋白,包括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2.血脂是有害物质吗 一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而是人体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血脂在维持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活动,过多的能量可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关键作用。胆固醇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的重要原料。正常情况下,脂类在体内的吸收、消耗和转化维持相对平衡,所以人体血脂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3.高血脂的危害性 血脂过高是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是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而积极控制血脂可减缓动脉硬化的进程,保护血管,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 4.检查血脂的注意事项 健康人群20岁以上每五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血脂。以下人群更应注意血脂的检测: ?有心脏病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嗜烟、酗酒、习惯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 ?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及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或者皮肤有黄色瘤的朋友。 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检测空腹血脂,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 ?采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 ?避孕药、某些内分泌治疗用药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应告知医生您服用的药物 5.主要的血脂指标 ?TC: 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低密度脂蛋白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 医学上要测定其所有成分的含量比较困难, 故使用他所含的胆固醇成分作为代表,来反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含 有较高的胆固醇,且与动脉硬化关系最密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6.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健康人群的高脂血症诊断可通过血脂检测结果即可获得,但是如果您合并

最完整的高钾血症紧急处理、病因及诊断、临床表现总结

最完整的高钾血症病因诊断及处理方式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治疗原则是保护心脏,迅速降血钾,RF患者血钾﹥6--6.5mmol/L、ECG出现高钾表现(见后)、心率减慢、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等时,必须紧急处理。 高钾血症三大思维方式 一、对抗钾对心脏的抑制。 (一)钙剂:可对抗钾对心肌的毒性,可直接对抗高K对细胞膜复极的影响,而使阈电位复常。常用10%葡萄酸钙20ml+5%葡萄糖注射液20ml慢静推。起作用甚快,1-3分钟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30-60min.注射后可用ECG监护,如10-20min未见效果,可再重复注射。(有HF时不宜同时使用洋地黄) (二)碳酸氢钠 1.作用机制:(1)造成药物性碱血症,促使K+进入细胞内;(2)Na+对抗K+对心脏的的抑制作用;(3)可提高远端肾小管中钠含量,增加Na+-K+交换,增加尿钾排出量;(4)Na+升高血浆渗透压、扩容,起到稀释性降低血钾作用;(5)Na+有抗迷走神经作用,有利于提高HR。 2.方法:用5%NaHCO3 20ml○v继以100-200ml快静滴。用后一般5-10分钟起作用并持续到滴注完后2h。滴注中应注意防止肺水肿(急性左心衰),合并HF者慎用。小部分病例由于注射后导致的碱血症快速产生,可诱发抽搐或手足搐搦症,此时可同时注射葡萄酸钙,或氯化钙对抗之,但NaHCO3不得与钙剂混合。 (三)GS+RI 使血清K+转移至细胞内 一般用25-50%GS,按每4-5gGS给予IuRI(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50%GS 50-100ml+RI 16-12u或10%GS 500ml+RI 10u静脉快滴1h.注射开始后30min起作用,持续时间为4-6h。通常应用上述剂量后血K+可下降0.5-1.2mmol/L。必要时4-6h再重复一次) (四)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可促进K+通入细胞内,如沙丁胺醇等。 二、促进排钾: (一)经肾排K,肾为排K主要器管, 1.高钠饮食 2.静滴高钠溶液(高渗盐水):作用机制和5%NaHCO3作用相似。常用3-5%N?S 100-200ml 静滴,效果迅速,但可升高循环血容量,应注意监护心肺功能,若尿量正常,亦可用等渗N?S。 3.排K利尿药:速尿(40-80)mg、双克,等排K利尿药,但RF时效果不佳。 (二)经肠道排K:可用阳离子交树换脂在肠道与钾交换,清除体内钾。常用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10-20g 2-3/日,口服或4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100-200ml,口服,一次20ml,2-3/日,(降K树脂25g 2-3/日)。 (三)透析疗法:适用于急重症高K血症伴RF时,以血透为最佳,也可腹透,血透为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应用低K或无K透析液。可使K+几乎在血透后即刻开始降低,1-2h后几乎均可使高K血症恢复到正常。 三、减少K的来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