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基础知识

1.病史&查体:肌力0-Ⅴ级(2-,2,2+,3-,3,3+);

疼痛分级0-10V AS评分系统;上/下运动N元损伤;

颈椎病查体应注意:肌力(上肢各肌肉对比);感觉(上臂肢节分布)。

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可作为定位证据;

最直接的证据是皮节分布;

2个以上后根损伤才有皮节区感觉障碍。

颈段皮节分布:C2-下颌角;C3-颈项;C5-T1-均在上肢;T2在上肢及胸部均有分支

→胸段皮节分布:T4-乳头;T10-脐;T12-腹股沟;T7-肩胛下角;

腹段皮节分布:股前为L1-2;小腿前面L4-5;小腿及股后S1-2;

肛周鞍区S3-5;会阴L1-2

→颈段肌肉主要支配之N根:C5—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二头肌反射;

C6—拇指肌肉,伸腕肌;

C7—屈腕肌肉,伸指肌,中指;肱三头肌反射

C8—小指,屈指肌,手内在肌(主要检查内侧1st内对肌)

→MRI节段与检查脊髓节段关系:N根均由对应椎体下缘的椎间孔出脊柱。

上颈髓C1-C4—上颈椎C1-C4

下颈椎C5-C8 -1

上中胸髓T1-8 -2

下胸髓 T9-12 -3

腰髓相当T10-12椎体,骶髓相当于T12-L1椎体(圆锥于L1),马尾在L2以下

注:颈膨大:C5-T2;腰膨大:L1-S2;C8-L2侧角为交感核;S2-S4侧角为副交感核。

2.影像学:

XR:正、侧、45度斜位(椎间孔,峡部),前屈后伸位(稳定性),张口位(寰枢椎);

读片顺序一般为:正侧→斜→动力位;

读片应关注内容:整体→曲度,序列,数量(寰枕区畸形,S-L 畸形)。

细节→可由上而下逐节看,可由前至后纵向看;

主要看骨质(疏松、硬化、破坏),骨赘(前后缘,小关节)。

颈椎应关注:Luschka关节的关节面以关节下骨情况;

椎体形态(双凹、楔形、竹节等);

椎间盘(椎间隙反映,终板完整性);OPLL

椎管(狭窄占位等); 椎间孔(大小、形态);

附件(关节突关节-AS,峡部,棘突,椎弓根完整性).

注:上颈椎一般仅指C1,C2;寰枕有50%屈伸功能;寰枢有50%旋转功能;C4-C7可屈伸;C2-C5可侧屈。

XR定位标志:C2棘突最明显,C7棘突无分叉;L3横突偏水平,L4翘起。

人常见颈椎问题的XR表现:颈椎病—椎间隙异常,间接征象:骨赘形成。

颈椎不稳:平移性不稳为前屈后伸椎体滑移> 3mm

角度活动不稳前屈后伸节段成角> 11度

颈椎管狭窄:直径<13mm为狭窄<10mm为绝对狭窄;

或Pavlov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C4多为最狭窄节段

CT对骨、软组织分辨明确,对OPLL诊断意义大;颈腰椎管狭窄应优选选择CT;

MRI为脊柱检查首选,尤其对椎间盘,脊髓观察。

=>颈椎退行疾病

1.颈椎病: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

压迫/刺激相邻的脊髓、神经、血管、食管等引起的症状或体征。

→病因:颈椎功能单位—(锥体、关节突关节、钩突关节)* 2 + 椎间盘:

椎间盘髓核含水↓,纤维环胶原变性→纤维环断裂,难愈→髓核向后突出→脊髓、N根

→应力不稳,小关节退变→Luschka关节骨赘→N根、椎a→椎a痉挛→小脑脑干血供障碍

----→椎体前后缘骨赘→脊椎、N根、食管

C45、C56、C67最多见

----→椎终板软骨下硬化

→关节不稳,韧带代偿肥厚→PLL、黄韧带→椎管狭窄

→表现:神经根型:最常见;压迫或牵拉神经干产生症状;主要表现

为神经根性痛(放射部位),感觉(异常、过敏、

减退)[颈项痛],运动(肌萎缩以大小鱼际、骨

间肌最明显),反射减弱;压颈/eaten试验(+)脊髓型:为最严重情况;椎体束复杂最多见,由内→外.上

肢→下肢;

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前中央血管型(上下肢同时

出现症状;前2/3脊髓缺血);

还可出现上下肢感觉障碍(脊丘侧束)、踩棉花感

(后索)、束胸感、共济失调(脊小束)、括约肌

(侧角);定位主要根据反射(浅深),病理征,

上/下元定位。

椎动脉型:椎a刺激痉挛→椎—基底a供血不足;表现为眩

晕、眼震(小脑),听力障碍、耳鸣(听前庭),

发音不清,视力障碍why?;可伴交感N兴奋表

现。

交感N型:女性多,职业伏案史;主诉多,体征少;植物N

功能失调表现。

→影像学表现见前:EMG, NCV可鉴别肌源性/神经源性损伤。

→鉴别:脊髓型——肌萎缩侧索硬化—一定需鉴别;肌力下降而感觉

正常;肌萎缩以手内在肌明显,且由远向近

发展;查EMG胸锁乳突肌/舌肌自发电位。

脊髓空洞症:“感觉分离”特征性:肌运动一般

正常;charcot关节,多伴Amobl-Chian畸

形。

神经根型:与周围N嵌压综合征鉴别(有明确分解性;特别

为thoracic outlet Syndr—臂从压迫Vs

单神经根压迫)

椎动脉型:Meniere’s综合征(前庭水肿致眩晕、眼震等)

青光眼;

交感型:封闭(颈部硬膜外)后症状消失可诊断;

→治疗:非手术治疗:N根、椎a、食管型均保守治疗;以理疗、牵

引(3-5kg;最适用于椎孔狭窄者)OPLL不

可牵引造成撕裂出血。

生活习惯(温暖、干燥、低枕);药物?(硫酸

软骨素;复方丹参)可能有效

手术治疗:适应症:1.脊髓型;2.肌肉萎缩、无力/剧烈N

根疼痛保守4-6w无效;

3.保守6month无效或影响正常生活?

入路选择:前入路可行椎间隙减压(切除椎前

盘),椎体次全切;

单节段仅椎间盘突出可后入路可行椎管减压术,髓核突出切

除。

前后入路均:内固定+椎骨融合

置换椎间盘:原则:压迫物位置;一般情况差.后路;≧3节

段病变性后入路;颈椎管狭窄应后入路。骨折视

情况而定多需联合入路:OPLL多节段

2.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管容积减小压迫颈髓

→病因:先天性(弥漫性)多见;退变性(周围结构退化突入管积);OPLL

→表现:中老年多见,脊髓压迫症状类似;JOA评分适用脊髓型颈椎病

→影像学:椎管径为椎体后侧中央至相对椎板之间的最短距离;

椎体矢状径为椎体前后缘中点之连线

→治疗:后入路椎管减压/成形术

3.颈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外力/无诱因急性椎间盘突出致脊髓/N根压迫

→表现:急性N根压迫症状(散射痛、项颈痛;感觉异常、麻木等;

肌力减退多见);

脊髓压迫或兼有少见

→ MRI为首选检查

→治疗:N根症状为主,牵引&理疗;脊髓症状/保守无效:前入路椎间隙减压

4.OPLL:PLL增生、骨化而造成颈椎管狭窄;

黄种人(尤其日本)发病率高;X线侧位/CT矢状位重建为诊断性检查;

分为局灶、连续、间断、混合型;由锥体束征或表现严重不能忍受,行后入路椎管成形/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95%发于L45;L5S1

1.病因:外伤、职业、妊娠(PLL松弛)、遗传、腰骶异常(应力)

机械压迫/化学N根炎/椎间盘自身免疫

2.分型:椎间盘膨出(均匀、纤维环完整)< 1/3椎管;突出(纤维

环变薄,髓核突出)>1/3椎管;脱出(纤维环断裂,髓核

PLL下);游离(髓核入椎管)

注:肌肉:L5:胫前、腓长/短、拇长伸,趾长伸; L4:股四头; S1:

腓肠、比目鱼、拇屈;

3.表现:N根受压症状腰痛&坐骨N痛(渐发生之放射性N跟牵涉痛;

腰骶臀后,股后外小腿外侧、足背)(屈髋弯腰可减轻;腰

压增加可加重)

下腰部(股骨沟)大腿前侧pain →高位L1-4病变

皮节感觉异常(麻木)、肌力下降/萎缩(N根支配之肌肉)

骑车无;腰椎管狭窄明显;

间歇性跛行(直立/行走-椎静脉多淤血,N跟压迫加重-蹲坐后缓解)

马尾综合征(中央型压迫马尾;左右交替坐骨N痛,会阴区麻木,括约肌障碍,余与N根压迫症状相似)踝S1-2肛门

S4-5反射消失;

PE:腰椎侧凸(L45突出多见)肩部凸向患侧,腋部凸向健

侧;

压痛点,多在病变间隙的棘突旁,伴坐骨N痛;(背根N)

L45>L5S1

腰椎运动受限:肌力、感觉减退;反射改变(膝腱反射)特殊试验:Laseque征(直腿抬高试验);

Bragard征(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腱肢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若患侧疼痛则为腋

部病变);

股N牵拉试验(过伸髋关节,用于L23,L34),屈颈试

验(Lindner征)

4.影像学:仅有影像学异常而无症状不能诊断之:

X线:可正常;或存在腰椎侧弯,生理弯曲消失,椎间隙变窄(L1→L5应渐变,至S1变窄)

CT主要观察其有无异常软组织钙化;MR首选(T2像异常椎间盘为低-中信号,含水↓)

5.鉴别:

腰骶部纤维组织炎:[中年多见,慢性劳损;骶棘肌、臂肌多见;

腰背肌痉挛而运动受限,痛性结节压迫

有不同“放射”,扳机点封闭时疼痛消失] 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中年女性,弯腰/转身突发;可反复发

作;棘突压痛点,Laseque(-)] 腰椎结核[TB中毒症状,腰痛可有N根压迫表现,腰大肌痉挛,

寒性脓肿流注,X线椎间隙变坏] 腰椎肿瘤[脊髓压迫症状,需影像学]

6.治疗:非手术:初发病程短症状轻,且影像学不严重者;卧硬板床

最主要;牵引、理疗等;局部类固醇注射)手术:适应症:症状严重/保守无效6m/N麻痹/影像学表现

严重/并腰椎管狭窄

一般行后入路椎板间髓核/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管狭窄症

→病因:先天、退行、创伤、医疗?;L1-L2椎孔卵圆形L3-5三叶草

→分型:中央型(10-13相对,<13mm绝对).N根管狭窄,侧隐窝狭

窄。(前后径<3mm)

→表现:多为L5S1 N根受累症状;间歇性跛行,姿势性跛行(前屈

位行走,L4L5才有),缺血性跛行(小腿前外侧肌

痛)

PE:腰椎无侧弯,前屈正常后伸受限;Lasegue(-) 症状重体征轻

CT:腰椎间盘膨出而非突出,其余同上述退行性变。

→鉴别: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同。

→处理:原则同腰椎间盘突出;多后入路行椎系减压。

注:皮节:L4--大腿内侧、膝内侧;L5—足背前内方、拇趾、第2址间;S1—足外侧&小趾;S2—大腿后侧。

=>腰椎滑脱症:

椎体之间的相对位移,病因有椎弓发育不良、峡部裂、退变性(多见)、创伤性。

→表现:

①先天椎弓崩裂(峡部裂):少年发病;1/2峡部裂发生滑脱;腰

痛/下肢痛(放射)--加重后有脊髓压痛(棘突间有台阶感)。PE:前凸增加,前屈受限,棘突台阶感。

②退行性腰椎滑脱:中年,休息缓解;L45>L34>L5S1;腰背痛,

坐骨神经痛;前屈减轻,后仰加重。PE:无台阶感,后凸畸形。→影像:狗戴项圈征(45度斜位)、Ullmann征(下一椎体前缘画垂直于椎间隙的水平线,与上一椎板焦点在等分的位置,分Ⅰ

-Ⅳ°),以上两者都为峡部裂征象。

→治疗:峡部裂:以内无明显症状——保守;

以上或症状明显——手术减压复位、内固定、融合。

辛珍英 腰椎退行性变入院记录

安障卫生院 入院记录(一) 姓名辛珍英科别内科病房一区病床号 1 住院号 1234547 姓名:辛珍英籍贯:湖南省常德市 性别: 女地址:安障乡 年龄:63岁工作单位:无 婚姻:已婚入院日期:2016.06.19 民族:汉族采集日期:2016.06.19 职业:退休职工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记录日期:2016.06.19 主诉:因反复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麻木5年,再发加重伴右膝关节肿痛1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5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及右下肢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弯腰时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加重,并感左臀及右下肢有明显的放射痛及麻木感,曾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经抗炎、脱水、止痛、营养神经及针灸理疗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之后5年每次就站或从事重体力活后均出现上述症状,在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片及卧床休息后症状缓解,患者于1月前因跳舞后再次出现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麻木症状,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片及大活络丸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右膝骨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高危组)”收入院,患者本次患病以来,精神、食纳、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有腰椎退行性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5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一直口服尼群地平片治疗(10mg口服 2次/日),血压控制欠佳。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出生并居住于原籍,生活居住条件一般,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否认毒物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月经史:15岁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3-5天43岁绝经。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可询。

八段锦-对于治疗颈椎腰椎疾病效果极好!!!

八段锦 [1]八段锦,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目录 ?1释义 ?②小儿指纹诊法。 ?2健身气功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3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4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后四段作用:强身) ?5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1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②小儿指纹诊法。 指小儿指纹的纹形改变及其延伸方向共八种类型的合称。又名八片锦。《四诊抉微》载:鱼刺形,主惊风、痰热;悬针形,主伤风、泄泻、积热;水字形,主食积、咳嗽、惊疳;乙字形,主肝病惊风;虫纹形,主肝虫、大肠秽积;环形,主疳积吐逆;乱纹,主虫;珠形,主死。现较少用。参见十三指形条。 2健身气功八段锦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八段锦的练法如下: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作者:黄运绥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而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无一不在增加腰椎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出现老化,并在外力的作用下,继发病理性改变,以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内的髓核突出,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人体腰椎组织在20岁左右逐渐发育成熟,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运转、磨损就会出现退变。因此可以说:年龄增长是造成腰椎退变的主要原因。年龄增长之后,关节软骨等部分营养物质流失、韧性和润滑等都逐渐下降,因此可以说所有人都会出现腰椎退变。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所有的身体活动都在增加腰椎的负担,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出现老化,出现腰椎退行性变。如果在外力的作用下,继发病理性改变,以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内的髓核突出等,就会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等。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不少人都不注重腰椎退变引起的腰腿疼痛,认为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腰腿疼痛也是病。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若经常出现腰腿疼痛,并不做及时诊治,反

复发作,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等严重后果。 腰椎退变主要是一种随年龄改变的一种生理过程,但是很多因素可以加快腰椎老化退行性变的进程,引起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因此。预防这种腰椎老化退变至关重要!患者朋友们平时要戒烟控酒、少吃刺激性油腻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品。还禁止久坐久站、长期弯腰、负重、避免外伤、避免警察剧烈运动。 腰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腰椎退行性变的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吃药、打针、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有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西医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缓解症状,暂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在病早期或急性期,效果必较明显。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中医可以标本兼治。 2、物理疗法: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超声波、石蜡疗法等,此类疗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 3、封闭疗法: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中医治疗颈腰椎病什么方法最有效

中医治疗颈腰椎病什么方法最有效 当前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患有颈腰椎病,这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年轻的时候不锻炼自己的身体,等到老了身体机能下降,就会出现腰腿疼痛,影响了自己的日常运动,严重的还会导致瘫痪,对自己的运动产生了非常大的阻碍,为了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加健康的生活,下面就介绍一下中医治疗颈腰椎病什么方法最有效?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 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

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 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组,可轮流选用。其中第1组穴,一般取夹脊颈5~6,如颈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1~4)中之1穴,余穴选1~2穴。配穴据不同症型,取2~4穴。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促使针感传导。疼痛重者紧提慢插,肢体麻凉甚者紧插慢提。一般则用平补平泻法。哑1、2、4穴,均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转,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要求取穴准确,得气后轻提插3~5分钟或捣针2~3分钟,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达到四肢触电感。 针感宜由弱到强,逐步获得,不可乱捣猛刺。如针感不满意,可调整方向,如仍无上述针感,则不必强求。缓慢出针,出针后揉按穴孔片刻。大椎穴,快速进针,缓慢送针至1.5寸深。进针时针尖略朝上,得气后针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

如何预防颈椎腰椎病

1.如何运用OT疗法锻炼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和耐力? 年轻人每周应好腾出相对固定的时间适当运动以锻炼颈肌,日常还应注意颈部保暖等细节。 运动:多游泳、打羽毛球、放风筝。 1游泳:水中浮力减少了颈部的压力,而且在游泳过程中头常向上抬,颈肌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打羽毛球:头常后昂,挥拍动作又能带动肩颈肌群同时得到锻炼。 3放风筝:除了需挺胸抬头,还常要左顾右盼,有利于锻炼颈部的肌张力,可预防颈椎的发生。 退化和颈部韧带的老化。 注意颈部保暖,别信高枕无忧 保暖:天寒时穿高领衣服盖厚被子一般不成问题,反而是在温度多变的冬春季节更替之际,一些过早穿上低领衣、裸露过度的女性脖颈容易保暖不足;另外,夏天一般都衣衫单薄,在空调房里,颈部肌肉也容易因冷气刺激过度出现血循环不畅甚至僵硬、酸痛和痉挛。建议喜欢着低领衣、露背装的女性常备一

条围巾适当给颈部保暖。 枕头:枕头的高度要适当注意,并非像俗话所说的“高枕可无忧”。枕头应与颈部的生理曲线相吻合,一般成人所需的高度约在10~15厘米之间,过高容易使颈椎的生理曲度向反方向改变,长期使用可致颈部劳损。另外,枕枕头也有讲究,正确的方式是枕在颈部而非头部,以免让后颈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颈肩部慢性劳损。无论用哪种枕头,较理想的状态是枕上后能让颈后肌处于松弛状态。 锻炼颈部肌肉方法一: 仰卧在床上,去枕,头枕部用力向后顶床,抬起肩背部,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放下肩背部休息3—5秒为1个周期,以达到锻炼项背部肌肉的目的。 同时还能有效地锻炼腰背部的肌肉,对慢性腰腿痛的病人也有益处。每天可锻炼100—200次,分3—5组完成。 锻炼颈部肌肉方法二:

颈椎病和腰腰椎病中医辨证

肩背痛总括 [原文]通气太阳肩背痛羌独蒿草蔓防芎 气滞加木陈香附气虚升柴参芪同 血虚当归白芍药血瘀姜黄五灵红 风加灵仙湿二术研送白丸治痰凝 [提要]阐述太阳肩背痛及其兼证的治疗。 [白话解]太阳肩背痛可用通气防风散治疗,其药物组成为羌活、独活、藁本,甘草,蔓荆子,防风,川芎。如兼有气滞者,可加木香、陈皮,香附;如兼气虚者,可加当归,白芍。若兼血瘀者,加姜黄,五灵脂,红花。如风邪日久者,加威灵仙;若湿滞经络者,加苍术,白术。如因风痰凝滞经络者,用青州白丸子(卷次三十九)研末送吞。 [按语]肩背痛的成因不一,以风寒湿三气袭入足太阳经的居多,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文献中关于痹证的论述始于《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留连于筋骨,则痛病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论述了太阳风湿的辨证与治疗:“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虚浮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除此之外,仲景治疗历节病、太阳风湿、湿痹的许多处方,如甘草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风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肩背痛若属风重的肩背牵强面痛,湿重的痛时麻木面沉重,寒重的痛势较甚若兼见气郁风湿阻络者,其痛常固定在一处,治宜理气行滞;如兼气虚的,其痛时止时作,治宜补益气阳;血虚夹风的,其痛夜间较而时发时止,治宜养血祛风;倘因血瘀者,其痛多发于夜间而痛无休止,治宜活血祛瘀;风邪久郁而致肩背牵强作痛者,治宜通络祛风;湿滞经络者,肩背麻木,治宜健脾通络;因风寒阻滞经络而痛者,多伴见呕吐痰涎,眩晕等症状,治宜祛风化痰。中医治疗肩背痛,除内服方剂以外,还可结合外治疗法,如外用药剂的外敷或涂搽,以及针灸、推拿等。太阳经肩背痛大致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冈上肌腱炎、及部分颈椎病等骨关节疾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收效颇佳,可采用内服消炎镇痛药和活血通络中药,结合在病变局部施以推拿等手法治疗。患者自身也需积极配合,进行上肢的练功锻炼,以加快恢复活动功能。 通气防风汤:羌活独活藁本甘草蔓荆子防风川芎 方中以羌活发散太阳经风湿,配以独活,祛风胜湿之力尤佳,独活长于祛下焦风湿。二活合用能散周身风湿,利关节,止痹通。藁本、蔓荆子、川芎此三物皆性善上行,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药效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药效 发表时间:2017-03-24T14:10:59.3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作者:高晓红 [导读] 本文主要谈论了中医针灸这一治疗方法对颈腰椎病的药效. (射阳振阳医院;江苏盐城224300)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谈论了中医针灸这一治疗方法对颈腰椎病的药效方法主要是依据随机抽查这一原则,把28位患有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等平均分配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另外,还要选取28位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并同样地按照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等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且将两大组的实验组均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的治疗方式。一段时间后,将两种疾病的两组结果的治疗效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在治疗后的FIM 专业评分也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腰椎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治疗病患。 [关键词] 中医针灸;颈腰椎病;治疗效果 一.引言 颈腰椎病在风湿骨病中是属于较为普遍的疾病,经常会引发疼痛,而且疼痛还属于不能忍受的痛。在最近几年,这种疾病在老年人这一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就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出现了严重阻碍。通常来说,治疗颈腰椎病的方法主要有牵引、针灸和推拿[1]。此文章就主要分析和探讨中医针灸对老年人的颈腰椎病的治疗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56名病患均是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腰椎病的患者,由于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的差异,所以就需要把这28名腰锥病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人;将另外的28名颈椎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大组中的实验组的患者共有男性16例,女性12人,年龄是50到70岁,平均年龄是(66±2.8)岁,病痛持续有1星期到两年;对照组中的病患分为男性共17人,女性11人,年龄是53到72岁,平均年龄(65±3.3)岁,病痛持续有2星期到两年。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系列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对照组即仅仅给该组的患者使用牵引手法开展治疗工作,详细的步骤如下:帮助病患使用卧床,并以间断性牵引治疗开展护理治疗工作。工作的内容一定要凭借病患的体重、肌肉、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来量身定做牵引的量。 2.2 实验组实验组即除了要配有对照组的基本治疗方法之外,还要给该组病患使用针灸这种治疗方式,具体方法有:把腰上的夹脊穴等关键性穴位选为主要穴位,并且除此之外,医师还要依据病患的具体身体状况安排有关的治疗事宜。[1]总而言之,医师一定要切实发挥出针灸治疗的实际效用。 2.3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的最新软件开展统计学分析工作,并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计量结果,使用百分率来表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以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 结果判定方式 通常是指在治疗疗程结束之后,病患的疼痛感或者是一些患病的表面特征现象能全部消失,并且,患者的颈腰椎部能发挥正常功能,这种结果即为痊愈型。如果患者的疼痛感以及表面的特征现象基本上是消失了,且功能算得上的基本恢复的,就可以判定治疗结果为显效;如果患者的疼痛感以及体征有部分消失,未完全消失,并且活动时仍有一些障碍,就判定治疗结果是有效的;如果病患的疼痛感以及体征均未改善,就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就将结果判定为无效。总而言之,对调查结果的判断一定要严格按照上述四种评判标准判断准确,以保证调查的有效性。 2. 对比 根据统计结果,实验组中的28例腰锥病患者中算痊愈的有15人,算显效的有7人,算有效的有4人,算无效的有2人,总体有效率是92.8%;另外的28位颈椎病患者中算痊愈的有16人,算显效的7人,算有效的有5人,无效的0人,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中的28位腰椎病患者中痊愈的有13人,显效的有4人,有效的有5人,无效的有6人,总体有效率是78.5%;而在颈椎病的对照组中,痊愈的有13人,显效的有7人,有效的有3人,无效的有5人,总体有效率为82%。将这四组数据两两相互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四.讨论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想要深受颈腰椎病困扰的病患们能够有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得到一个较好的治疗结果,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一种能有效治疗颈腰椎病患者的中医疗法——在传统的牵引方法上加上针灸治疗这一方法。首先,为患者做牵引治疗,能够很好地拓宽椎间隙,就能让已经变形的椎间孔恢复正常,也就释放了压迫着的神经,能从根本上首先治好颈腰椎病。但是,只有这个环节肯定是不够的,在牵引完成后,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的话,很难保证不会在天气、环境等因素下复发。所以此时,对患者开展针灸治疗方法就可以有效避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基础知识 1.病史&查体:肌力0-Ⅴ级(2-,2,2+,3-,3,3+); 疼痛分级0-10V AS评分系统;上/下运动N元损伤; 颈椎病查体应注意:肌力(上肢各肌肉对比);感觉(上臂肢节分布)。 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可作为定位证据; 最直接的证据是皮节分布; 2个以上后根损伤才有皮节区感觉障碍。 颈段皮节分布:C2-下颌角;C3-颈项;C5-T1-均在上肢;T2在上肢及胸部均有分支 →胸段皮节分布:T4-乳头;T10-脐;T12-腹股沟;T7-肩胛下角; 腹段皮节分布:股前为L1-2;小腿前面L4-5;小腿及股后S1-2; 肛周鞍区S3-5;会阴L1-2 →颈段肌肉主要支配之N根:C5—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二头肌反射; C6—拇指肌肉,伸腕肌; C7—屈腕肌肉,伸指肌,中指;肱三头肌反射 C8—小指,屈指肌,手内在肌(主要检查内侧1st内对肌)

→MRI节段与检查脊髓节段关系:N根均由对应椎体下缘的椎间孔出脊柱。 上颈髓C1-C4—上颈椎C1-C4 下颈椎C5-C8 -1 上中胸髓T1-8 -2 下胸髓 T9-12 -3 腰髓相当T10-12椎体,骶髓相当于T12-L1椎体(圆锥于L1),马尾在L2以下 注:颈膨大:C5-T2;腰膨大:L1-S2;C8-L2侧角为交感核;S2-S4侧角为副交感核。 2.影像学: XR:正、侧、45度斜位(椎间孔,峡部),前屈后伸位(稳定性),张口位(寰枢椎); 读片顺序一般为:正侧→斜→动力位; 读片应关注内容:整体→曲度,序列,数量(寰枕区畸形,S-L 畸形)。 细节→可由上而下逐节看,可由前至后纵向看; 主要看骨质(疏松、硬化、破坏),骨赘(前后缘,小关节)。 颈椎应关注:Luschka关节的关节面以关节下骨情况;

腰椎病常见锻炼方法

常见腰椎病示意图

预防腰椎病的保健操

腰椎病常见治疗方法 牵引疗法 牵引是治疗腰椎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宽椎间隙从而达到:A、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椎间盘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B、消除炎症,促进血液循环。C、解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顺势整骨疗法 顺势整骨、深度理疗、能量补充,矫正恢复人体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突出的椎间盘复位,祛除并发症,不留后遗症,五大功效环环紧扣、相互作用,根治腰疾,腰部更轻松。 常用锻炼方法 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自行车:骑自行车不仅和游泳、跑步、跳绳起着同样的作用,对加强身体的平衡感也有很好的作用。锻炼用的自行车应选择骑上后上姿势自然舒展的普通型自行车,车座的高度以脚底能平稳着地为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愈的患者来讲,休息日与亲朋好友骑车到郊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野餐一顿,舒展一下疲劳的身心,可以扫除疾病带来的不悦,增强生活的信心。 只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加重,就必须休息,待症状好转后方可再进行体育运动,切不可盲目坚持活动。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而起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稳定性增强,起到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作用。 预防性的自我按摩 体力劳动者、司机、运动员、老年人可进行预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两手轻握拳,

骨伤科-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腰部有扭伤史; (2)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3)腰肌或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腰骶部可有明显压痛点。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 (1)腰痛伴臀部疼痛、下肢疼痛和麻木。 (2)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 (3)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2mm。 (二)分期诊断 1.急性期:表现为腰腿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转侧,不能入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缓解期: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不能久坐、久站、久行,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3.康复期:表现为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久站久坐久行受限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从事基本日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得以控制。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腿酸胀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热痛缓。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2.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腰椎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腰椎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进步,颈椎病也在变多,以下给大家介绍一些腰椎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多注意休息,不要久坐久站,尽量不要弯曲。可以做一些康复锻炼,增强腰背肌,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平时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平时睡硬板床,缓解腰椎压力。 患上腰病的人数在生活中是很多的,给无数人带来不幸,但是生活中应该正确的认识腰椎病的发生,积极的治疗,但是也要注意腰椎病的原因,很多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活因素,很多的人不注意休息睡眠。那么,如何进行腰椎病的预防呢?腰椎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腰椎病的预防措施 腰椎病预防措施一:正确用腰 腰椎病预防在搬抬重物时应先下蹲,用腰时间过长时应改变腰的姿势,多做腰部活动,防止逐渐发生劳损,因工作性质而用腰过度或已产生轻度劳损时,应避免劳损进一步加剧而最终引起腰椎退变。 腰椎病预防措施二:体育运动适度为宜 腰椎病预防体育运动可能对脊柱形成冲击力、挤压力,极度旋转、屈曲等运动都会给腰椎造成损伤,引起退变早发或加重。明白了这些机理,有助于人们选择和调节体育运动。 腰椎病预防措施三:腰部保健运动 坚持腰的保健运动,经常进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动,使腰椎始终保持生理应力状态,加强腰肌及腹肌练习这也是腰椎病预防方法之一。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强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对腰的保护能力加强,防止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 腰椎病预防措施四: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青少年应注意检查有无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或椎弓崩裂。如有此类情况在以后易发生腰椎退变而过早出现腰背痛。对于已从事剧烈腰活动的人,应注意有无发生椎弓根骨折等,如有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应该加强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颈椎,腰椎病人急救处理

颈、腰椎骨折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颈、腰椎骨折是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的外伤性疾病,致残率高,且多因突发受伤,现场群众对本病的认识不足,随意搬运,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院前急救措施1快速对伤情作出初步估计:包括生命体征测定、神志状态、受伤部位的检查等,采取急救措施。如有合并创伤性休克等危及生命者,护士应按医嘱迅速用套管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有条件者给予心电监测并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皮肤色泽等的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呕吐者迅速予以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正确搬运病人:用硬担架搬运,常用3人搬运法:1人双下肢,1人胸腰部,1人头颈部在同一侧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至硬担架上,严禁搂抱或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以免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对颈椎损伤的伤员,先用颈托外固定,而后再平直移至硬担架上,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若无颈托,可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3迅速转送伤员转送途中,注意保持病人脊柱平直和肢体位置不变。对于烦躁不安的伤员可采用病人与担架捆绑在一起的“捆绑式”固定方法。特别是颈椎骨折病人,应固定好颈部,防止行车过程中因震动造成骨折移动,刺激颈髓造成呼吸抑制。加强途中监护,观察病人脸部表情变化,若病人清醒,可反复直呼其名,询问有何不适,以了解伤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讨论 颈、腰椎骨折病人如果搬运方法不正确,可加重脊髓损伤或压迫,引起病人瘫痪甚至死亡。因此,院前急救护理中,正确的搬运法尤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家属及现场群众缺少基本急救医学知识,采取盲目、不正确的搬运,可能导致新的意外损伤,因此普及急救常识,指导家属或现场者正确搬运病人,可减少致残率。当接到疑有颈、腰椎外伤的求救电话后,调度科应该先告诉目击者不能随便搬动伤员。急救人员在出警途中还应通过电话与报警者取得联系,再次强调现场人员不要随意搬动伤员。若现场条件恶劣急需搬移伤员,应口头指导目击者正确的搬运,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一、俯卧位和仰卧位腰背肌的锻炼法: 1、仰卧位背伸锻炼法:分三步:第一步,五点支撑法,即人仰卧于平板床上,用头、双肘及双足跟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胸腹部向上挺。第二步,三点支撑法,即把胳膊放在胸前,用头及足跟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第三步,拱桥支撑法,即用双手及脚撑在床上,全身腾空,胸腹挺起,象一座拱桥。 2、仰卧位背伸肌锻炼法:又称飞燕式,分三部进行:第一步,上肢往后抬起,头颈与背部尽力后伸。第二步,下肢伸直,尽力向后抬起。第三步,将前两步同时做使全身跷起,仅腹部着床,呈一弓型。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二、徒手锻炼法: 1、腰痛症状不重,可令病人自己做屈腰锻炼:在颈部放一薄枕,使颈部微屈,以减轻病人做下肢上踢锻炼时对胸锁乳突肌的牵张。令病人90度屈曲双髋、膝关节,双足向头顶移动,即在两下肢离开床面时,双膝保持微屈状,病人试行把双足缓慢向头部踢,臀部也应借腹肌的力量缓慢抬离床面;然后缓慢地放下双腿,在保持双膝微屈状态下回复到原来位置,但不要把双足触到床面,最后在这个位置缓慢向头部踢足。重复5次后病人可在屈髋屈膝90度的位置上放下双脚至床面。注意,放时要使双脚的足跟先放在床面

上而不能伸直髋膝放下两下肢,避免因此对脊柱施加一个过伸张力而加重疼痛。如此锻炼,每日3回,每回10次。 2、病重卧床不起,不能主动锻炼者:于仰卧位腰下垫薄枕,腰下枕的高度从衣包卫生纸的高度起,逐渐增加至5-8包的高度。在疼痛能忍受情况下,尽量延长仰卧腰下垫枕时间。其他时间可屈髋屈膝左右交替侧卧位,也可仍仰卧位,双下肢抬高置于叠起的棉被上,以减少腰椎前弯角度。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有哪些?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朋友们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如果生病,请尽早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间,影响病情。 腰椎病自我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 腰椎病自我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 一、注意事项: 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3、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腰椎退行性变包括哪些类型

腰椎退行性变包括哪些类型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脊髓脊柱中心范涛 腰椎退行性病变首先是一种生理改变,是人体自然老化过程的一部分。退变从16岁起就可开始,然而绝大部分退变并不能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说,并算不上是疾病,如同绝大多数白头发和皱纹都不是疾病一样。类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一、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 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劳损较其他组织为重。腰椎间盘经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退变。研究证明,接近20岁的椎间盘已经有退变,20-30岁间有的已经明显退变,纤维环出现了裂痕。而30岁以上的椎间盘均有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网状变性和玻璃样变,失去原来的层次和韧性,产生不同裂痕,继而完全破裂。 二、椎间盘髓核的退变 椎间盘髓核是富含水分、有小分子弹性粘糖蛋白的组织,内含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幼年是含水量可达80%以上,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时可达70%,椎间盘含水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内在压力水平和弹性状态。髓核的退变多在骨关节和纤维环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在腰椎负荷量加大的时候,椎间隙压力增高而椎间盘变性加速,纤维环的裂隙加深,变性的髓核沿着裂隙而突向边缘,这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 三、软骨终板的退变 椎间盘的软骨终板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变薄、钙化和不完整,并产生囊性变和软骨细胞坏死,纤维环的附着点松弛,伴随髓核水分减少,软骨终板不能再生修复。软骨终板的退变会使椎间盘体液交换的半透明膜作用减少,加速腰椎间盘退变。 四、腰椎体的退行性变 腰椎表面受损后,骨膜上下血肿形成,纤维母细胞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如血肿中,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随着血肿的机化和钙化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出于椎体的骨赘(骨刺)。骨赘的形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能起到稳定椎节、避免异常活动和增加负重平面的作用。但是骨赘椎管内和椎弓根发展就会对脊神经和硬膜囊的压迫产生不同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五、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 椎间盘和小关节构成椎体间的一个三角形的支架结构,以稳定椎体间的关系。当腰椎退变或者椎体间关节受损后,小关节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病理改变。出现腰椎关节稳定性下降,关节间隙狭窄和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而出现症状。 六、黄韧带的退行性变 黄韧带是椎管内的主要韧带,正常人的厚度为2-4cm,增生时可达6-8cm以上。正常黄韧带是松弛的,是有弹性的。在发生退变和损伤时候,黄韧带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增生肥厚,弹性减低,并出现钙化和骨化,压迫椎管硬膜囊,产生继发性椎管狭窄。 七、其他韧带的退变 椎体前、后纵韧带对稳定腰椎有重要作用,如果出现纤维增生和硬化从而限制腰椎的运动。 八、骨赘形成 参考第四项。这种情况就是通常我们讲到的“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产生是增强稳定性和对抗腰椎压力的一种反应。椎间盘突出后,纤维环松弛,椎间盘抗压性和稳定性均减弱,因而出现骨质增生。即是五椎间盘突出,只要腰椎退变椎体的稳定性发生改变,也会产生骨质增生。

腰椎病健康宣教

腰椎病健康宣教 日常生活指导 1.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平时应配带腰围,限制腰部活动,避免加重病情或复发,卧床后可解掉腰围。 2.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3.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4.起座: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家庭锻炼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2.爬行训练: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3.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 4.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5.退走锻炼:在走廊或空旷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左右。这种锻炼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帮助解除小关节粘连。 6.挺腹疗法:每日做挺腹运动数十次,一方面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使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产生周边压力,突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能位,达到适应状态。 饮食指导 1.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类、小虾米、海带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导致病情加重。 3.如有咳喘病史,应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喘而使腰腿痛症状加重。 4. 应限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过胖5、另外,如有烟、酒嗜好应及时戒掉,以利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腰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卧位应选择硬板床。 2.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时间弯腰最易引起椎间盘后突。 3.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同时,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 4.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柱抗复合能力。 5.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和防止椎间盘突出。但切忌超强度剧烈运动。可做以下腰部保健操:①腰部的伸展运动;②鱼跃式腰背肌锻炼。 6.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7.肥胖者应适当减肥。着装时避免穿高跟鞋。

关于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的中医治疗(个人学术观点仅供参考)

西医的观点认为,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的纤维坏破裂,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或椎间盘虽未破裂,但被挤压膨出压迫神经而引起颈肩腰腿症状。所以西医的方法为手术摘除或通过牵引拉开椎间隙等方法来解除神经的压迫刺激。西方整脊理论观点相同,也认为可以通过矫正椎体来解除神经的压迫。 但关于神经压迫是是引起症状的原因,现在有一些西医专家持否定态度。有些专家甚至提出椎间盘压迫是医学界的弥天大谎。 笔者也对椎间盘压迫引起症状持否定态度。因为有很多椎间盘被摘除,或椎管狭窄甚至做了开窗手术将棘突去掉的患者,还有和原来同样的症状。既然椎间盘被摘除或椎间孔被扩充,已经不再有压迫,但症状还是原来的症状,这说明症状不是因椎间盘压迫所引起。至于有的人要问,为什么有一部份患者做手术后症状消除了呢。这完全可以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因为有一些颈肩腰腿症状属中医的实症,西医摘除手术剖筋剔骨,这属于中医泻法。这样实症消除,当然症状会消失。但对于虚症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手术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人到五十岁以后,多数会有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几乎都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有的影像看着很重,也压着神经,但有的人腰非常健康,从来没有任何症状。这说明椎间盘压迫不会引起症状或不是引起症状的原因。 根据西医理论,椎体偏歪是一种神经被压迫后的避让反应,有些人根据偏歪椎体和神经根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肩上或腋两种,不管是那一种,按这样的理论,那么椎体偏歪应当是正确的,是可以减轻症状的,而将其矫正则会加重神经压迫从而加重症状,如此说来,西方整脊手法就会和其理论相悖,并且从目前所见到的整脊来看,复位很粗糙,几乎不可以说是复位。比如西方整脊将椎体分为左右偏歪的一种,其实这种偏歪是不存在的,我们知道,一个椎体左右各有上下两个小关节突,而这两个关节突在运动中的受力和稳定性是完全不同的,那种认为左右偏歪是将同侧上下两个小关节关的急定性和在运动中受损的位移程度假定为一样的才会出现左右偏歪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存在的。那么所谓的整脊部份有效是否用中医的角度可以看做一种松动,将气滞血瘀处调开使气血得活流通。所以症状消除。中医没有神经压迫的观点,中医认为,所有这些典型的所谓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所引起颈肩腰腿痛的症状分虚症,实症两种,或者分内症,外症两种。 其中外症的情况较多,这种症状多是因筋出槽骨错缝引起或气滞血瘀引起经脉不畅而生,比如,很多患者不能翻身或不能做特定姿势,不然一动就会觉得有一根筋或一条棍子在里面别着,抽着。这就是典型的筋出槽症状,将筋归槽后症状立解。而骨错缝常会引起气滞血瘀,又分为慢性期和急性期两种,慢性期平时常会引起酸痛,不能用力等症状。而急性化火期常会引出剧痛,下肢放射麻痛等症状。盖因足少阴肾经行脊内腿后内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脊行腿后,督脉为一身阳脉之海,而督脉不通又会引起足少阳胆经或足阳明胃经症状。而将骨错缝矫正,将相关经脉调通,这些症状往往随手而解。 而内症常和脏腑有关,比如很多颈椎病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在不能侧头,一侧头便会觉得颈前有一根筋抽着,即使做了所谓的小针刀松懈或手法松懈也不能持久,其实这往往和胃经,胆经,太肠经,或三焦经有关。辩证处理往往随手见效。我这里治疗了多例这样的病例,到北京大医院诊断为斜颈,但调理相关经脉藏腑症状基本都全部解决。而从未处理过颈椎。凡此种种病例很多,比如我治了几例患痔疮的患者,常常痔疮一痛,腰就会剧痛。而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这岂是腰椎间盘突出这么简单。所以前辈常言外症常不离于内证。诚如是。至于实症与虚症,则实症易治,虚症难调。对于很多虚症尤其是内症虚引起的颈肩腰腿症的,比如很多出现明显萎缩的,则需要相当时间才能处理掉。我曾处理了比较多的因内症引起萎缩的颈肩腰症病人,大多最少需要处理半年以上甚至更长。 所以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痛有自己的辩证思路和治疗思路。往往西医很难处理的用中医方法很轻易就处理掉了。但现在绝大多数自称为搞中医疼痛的专家,所用的完全是西医的理论和方

腰椎病的预防及治疗

腰椎病的预防及治疗 什么是腰椎病 医学上所讲的腰椎病,涵盖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腰椎结核、风寒湿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颈椎病”等疾患。 腰椎病的症状 1、腰部疼痛:很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几个月的疼痛症状,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 2、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特别是腰部活动会受到限制。 3、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有的足背动脉搏动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 4、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 5、主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 6、下肢皮肤感觉麻木:发生于压迫较重的腰椎病患者,反映了神经传导与触觉神经纤维的功能障碍。 7、间歇性跛行:表现为下肢疼痛无力,下蹲后症状减轻。 8、下肢放射痛: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 9、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临床上较少见。但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病发人群 颈腰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教师、司机、这些人们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体质相对薄弱,而且他们的腰椎长时间承受着静压,人体在前倾20度座位时,其腰间盘的压力最大。所以“座族”人群的腰椎极易发生病变。再就是长时间从事重体体力劳动或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工作的人们的腰椎也极易发生病变。 腰椎病产生的病因 腰椎在人们日常劳动生活中活动度最大,承受来自上肢及躯干的重力,是最容易产生劳损与外伤的部位,腰椎的椎间盘也最易受到损害。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大全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大全 腰椎病的锻炼方法 颈椎疼痛出现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工作的压力可能是姿势不端正喜欢卧高枕也许是原因之一,其次要注意避免颈椎的超负荷工作量,多锻炼仍然是摆脱腰椎病的最根本方法。 一、俯卧位和仰卧位腰背肌的锻炼法: 1、仰卧位背伸锻炼法:分三步:第一步,五点支撑法,即人仰卧于平板床上,用头、双肘及双足跟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胸腹部向上挺。第二步,三点支撑法,即把胳膊放在胸前,用头及足跟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第三步,拱桥支撑法,即用双手及脚撑在床上,全身腾空,胸腹挺起,象一座拱桥。 2、仰卧位背伸肌锻炼法:又称飞燕式,分三部进行:第一步,上肢往后抬起,头颈与背部尽力后伸。第二步,下肢伸直,尽力向后抬起。第三步,将前两步同时做使全身跷起,仅腹部着床,呈一弓型。 二、徒手锻炼法: 1、腰痛症状不重,可令病人自己做屈腰锻炼:在颈部放一薄枕,使颈部微屈,以减轻病人做下肢上踢锻炼时对胸锁乳突肌的牵张。令病人90度屈曲双髋、膝关节,双足向头顶移动,即在两下肢离开床面时,双膝保持微屈状,病人试行把双足缓慢向头部踢,臀部也应借腹肌的力量缓慢抬离床面;然后缓慢地放下双腿,在保持双膝微屈状态下回复到原来位置,但不要把双足触到床面,最后在这个位置缓慢向头部踢足。重复5次后病人可在屈髋屈膝90度的位置上放下双脚至床面。注意,放时要使双脚的足跟先放在床面上而不能伸直髋膝放下两下肢,避免因此对脊柱施加一个过伸张力而加重疼痛。如此锻炼,每日3回,每回10次。 2、病重卧床不起,不能主动锻炼者:于仰卧位腰下垫薄枕,腰下枕的高度从衣包卫生纸的高度起,逐渐增加至5-8包的高度。在疼痛能忍受情况下,尽量延长仰卧腰下垫枕时间。其他时间可屈髋屈膝左右交替侧卧位,也可仍仰卧位,双下肢抬高置于叠起的棉被上,以减少腰椎前弯角度。 3、无腰痛症状时,锻炼可以预防腰痛、增强腰背肌的韧性和强度。此时的锻炼可分为站立锻炼和卧位锻炼。站立位锻炼方法就是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腰部的左旋右旋,以及腰向左右的旋转活动。动作要求连贯,有节奏,不求速度,只求认真,各种动作要求最大限度,每次做2-5分钟,每日做2次。 4、椎管外软组织兵变引起的急性腰痛病人的腰背肌处于紧张孪缩状态,腰后伸的程度增大,给腰椎施加的压力就加大。因此,要消除腰痛就必须解除腰背肌的紧张痉挛,就是要伸展痉挛的肌肉。采取下列锻炼方法可使腰背肌的紧张获得改善。①对不能下床活动的腰痛病人,令其仰卧位,屈髋屈膝,使双膝尽量靠近胸部,并用两上肢抱膝维持此姿势5分钟。因腰痛症状不能平卧的病人,可采用侧卧抱膝法维持此姿势钟,②腰痛症状不十分严重可下床的急性病人,可采用下蹲抱膝跳跃的姿势并维持此姿势5分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