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柳如是诗词中的侠气

论柳如是诗词中的侠气

论柳如是诗词中的侠气
论柳如是诗词中的侠气

论柳如是诗词中的侠气

摘要: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的女诗人,她虽为秦淮名妓,却有着一般人难以比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坚贞的民族气节使她能在古代青楼女子中独树一帜,成为青楼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可歌可泣、可悲可叹、可敬可佩,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就是通过她的诗词来表现她的任侠之气,揭示她才女与英雄的双重性格,看她如何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乱世中鄙弃摧眉折腰、腆颜事人的傲岸品质与不凡的个性。

关键词:柳如是诗词侠气

一、柳如是概述

柳如是(公元1618—公元1644)江苏吴江人,姓杨名爱,字影怜。后改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又字蘼芜。“如是”则取于辛弃疾的“我看青山皆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后因钱谦益为其建筑“我闻室”,故号“我闻居士”,亦称“河东君”。她工诗词,善丹青。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作出了许多绝非一般女子所能作为的事情,写出了许多比当时千百诗家墨客高明得多的诗词文章。柳如是一生曲折坎坷。柳如是从一名低贱的婢女到退休宰相周道登的小妾,好景不长,由于她在府上备受宠爱,遭受白眼,后因被陷害被卖为妓女。

从此混迹于风尘当中,成为吴中名妓,曾倾心于才子宋辕文,后因其家庭阻碍及柳如是刚烈的性格,两人的爱情无疾而终。柳如是也作为有伤风化的流妓驱逐出境。几经波折后柳如是认识了陈子龙,因与陈子龙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因此两人互生爱慕,在鸳鸯楼开始了同居生活。柳如是对于陈子龙可谓痴情,虽没有善终,但陈子龙的创作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大部分成熟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个时期。柳如是虽然经历了两次的情感上的失败,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将情感倾注于创作上,直到读到文坛元老钱谦益的诗词文章,竟昌言于人:“吾非才学如钱学士虞山者不嫁。”两人冲破年龄的界限,后钱谦益“礼同正嫡”迎娶了柳如是。

柳如是也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清兵占领南京后,柳如是劝夫殉国已保名节,但钱谦益辞以不能,率群臣降清,成为千古遗恨。后复明无望,柳如是在女儿出嫁后祝发入道,康熙三年钱谦益病逝,引发钱氏家难,柳如是不堪族人苦逼,以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47岁的生命,向封建礼教做出了最后一次无声的反抗。

柳如是在名门淑媛眼中是一个“乱礼法、败风俗”的娼妓,她的行为让很多闺中女子所不耻。有些语言作为一个闺中女子不可言而她却能言;有些事作为一个闺中女子不可为.而她却能为;有些情感作为闺中女子不可想,而她却能想。可以说,她更能放任不羁地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够更为充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如‘垂阳碧》中“闷杀风前杨柳”、“细腰空白守”之句,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如出一辙,对人性世俗情爱的表达绝非一般

闺秀诗人所敢直言。客观来看,她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侠女,她有自己行事风格,不为世俗的眼光所束缚,狂放不羁,心高气傲。非凡的胆识使她不屈己、不附众、直言不讳。心存国家社稷,重义轻财,这样一个出生卑微的青楼女子却有如此的毅力和决心,这份坚持足以让人为之动容。她独立不已的人格及过人的才华那么注定她不会永远的被历史的洪流所埋没。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在女性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她命运坎坷悲壮,然而人生之笔却挥洒得英气满纸。她的任侠之气,可以和须眉相媲美;她决不仕清的骨气,令当时许多腆颜失节之士汗颜;她又是一名才女,其诗作在创意、才情成就上,与历代女诗人相比,不仅未遑多让,甚至高出一筹。因此她的诗词比普通人来得更有意义,她用自己的性格品质和诗词造诣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清代女作家林雪女史特为《尺牍》做小引一篇说到:“朗朗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二、侠之论

侠是指仗义的人见义勇为的人.义是指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抽象的道德义务行为准则.侠气是指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做惊人之事,不受约束,随意而行,不吝惜自己的财物,有自己的行事作风等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气质以及长期形成的作风习气。简单说来就是一种性格和品质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在司马迁

眼中侠义精神是一种人格理想,即人的性格和品质。《史记.游侠列传》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简单来说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我们说他具有侠气一点也不过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能拥有这样的性格和品质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那么我们就可说他有侠气。

提起侠,人许多人可能都有着这样的想法:“侠”不仅身怀绝技,而且义薄云天;不仅是异人,而且还是义士。们会马上联想到“武侠”,但侠并不一定非武不可,文人的侠气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自古以来文人利用他们诗文抒发书剑飘零的感慨,展示他们的侠者风范,诗词中充满了令人敬佩的侠气,也可让人感觉威严、震撼。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文化的沉淀,侠所剩下的值得我们关注的并且有价值的就是其独立人格张扬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它更多的是以人格风范和精神力量的形式存在。我们确不必把侠只看作某种特殊的人物,更不必一提侠字便只想到好勇斗狠之类。侠或非侠,不仅是对人物的分类,也是对人性的不同描述。人性的内涵本来极为丰富,侠气,或曰侠性,乃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一个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处境和不同地位的人,可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例如李白的侠气在于他诗文的豪爽狂放,而辛弃疾的侠气则在于他的诗文中有很多是表现其崇高民族气节的。侠气或侠性本身又和人性的其他内涵一样,颇为复杂,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所谓好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化或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李德裕是个政治家,他也重视豪侠,但主要是看重汲黯这样的官中之侠,而尤其提倡的是侠之“气义”二字。其《豪侠论》云:“爰盎、汲黯,皆豪侠也。若非气盖当世,义动明主,岂有是名哉?……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以然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士之任气而不知义者,皆可谓之盗矣。然士无气义者,为臣必不能死难,求道必不能出世。近代房儒(孺?)复问径山大师:‘欲学道,可得至乎?’径山对曰:‘学道唯猛将可也——身首分裂,无所顾惜!’由是知士之无气义者,虽为桑门,亦不足观矣。”李德裕之论的意义在于把侠性普泛化,使侠之气义不但适用于为臣,而且适用于学道,举一反三,实际上是适用于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

辛弃疾极具侠气,这不奇怪,他本来就是个武人,带过兵,打过仗,义勇过人,那点儿侠气用之于文学,便造成他独特的豪放词风而绰绰有余。文人往往近儒,且往往多愁多思,患得患失,缺乏实际行动的勇气、决心和能力,因而文人而能具侠气(具侠气则无上述诸病)就更加难能可贵。文天祥将生死置之度外,与国家共存亡,“留取丹心照汗清”诚然也是一种侠气。

从根本上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处境,不同的人,其侠气均有不同,有的有独立的人格,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淡然,有满腔爱国的激情,这些对于我们的研究和学习都是有价值的。侠与有侠性者为人价值的重要方面——其人不容于现实之世,其独立不倚的人格却流芳百世,任何伟大的现实功业经时光的冲刷终会暗淡,惟有

人格的光辉将永远照耀后人,并化为民族文化的基因积淀于人性深处,留存于民族的血脉之中。

三、柳诗中的侠气

侠气柳如是一生崇尚游侠精神,颇有任侠之气。游侠,古代专指好交游,轻生重义,勇于急人之难的壮士。晚明时的复社与几社极力鼓励社员参政论政,形成拯国救民的英雄观。柳如是早期与复社、几社成员交往密切,可算是其中的一员,也拥有和士子们一样的文学与政治关怀。她在作品中展现了豪迈之意义,磊落之情怀。(谭德宏:试论柳如是作品的须眉之气,女性文学研究,2007年第01期)柳如是的诗词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这中间有很多的原因。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她的成就和价值。宋代吕东莱说:“诗者,人之性情而已。”既然诗是人的性情,那么在柳如是的诗词中应该被赋予了她丰富的感情思想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彰显了她独立的人格魅力以及她与众不同的侠气。

柳如是为明末清初女性作家中的翘楚,她在婚前主要的作品有《戊草集》收诗106首、词30首、赋三首,《尺牍》收书信30多篇、《湖上草》收诗35首等等。清代以后对这位奇女子柳如是诗词评价的人络绎不绝。梁溪邹斯漪流绮为她的《柳如是诗》题小引到:“予论次闺阁诸家名诗,必以河东君为首。…闲盖情澹致,风度天然,洗尽铅华,独标素质。”那么她的诗词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和侠气呢?

(一)款款诗意,彰显独立

柳如是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其女性精神内涵美的棱心。其独立自由之人格具体表现为诗作中女主人公强烈的主体意识,对自我的肯定,显示出封建社会中女性人格的自尊、自信乃至自负,以及恃才傲物、放涎风流的气派。如《题墨竹》,从“开花”、“妍”这些具有明显性别色彩的词意,可见诗中暗含对男性世界的微词,诗人从她的作品想世人表达出不愿被人轻视尤其是不愿被男性群体所轻视的心态,简单说就是具有朦胧的反对性别歧视和压迫的意思。

因此,柳如是的诗作呈现出一股不凡的骨气。这骨气渗透纸背,直逼人心。柳如是诸作往往如此,其脍炙人口的《金明池-咏寒柳》同样唱出了诗人对人格独立自由的执著,“此词作于岽桢十二三年间.柳如是当时已23岁,有美人迟暮之感。按当时社会女子婚嫁之期,大约逾20岁谓之晚””“…’。柳如是嫁给钱谦益是在24岁,在这之前,内心的愁苦可想而知。词中所咏之寒柳正是她自身的写照。她的处境是“霜条孤影”,生活的对于她而言是“烟浪迷离”,她目前的生存状态是“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在这种凄凉憔悴中,女主人公回忆昔时与陈于龙同居时吟诗唱对的美好生活,并以之作为如今生活的寄托和安慰。然而,纵有许多愁苦,作者却说“待约个梅魂”.“与伊深怜低语”,得不到知音就与梅魂为伴.向梅花倾诉。“梅”象征着诗人傲岸的人格追求,表达出诗人不愿向命运妥协的坚贞的人生态度,与以往女子怨思苦吟之作明显不同,她从不放弃自己,看轻自己,

她力求和士大夫平起平坐,以女弟自称。她常常意境独开,超然拔脱,体现出历代女子文学在感伤传统之下艰难蜕变的痕迹。柳如是一生的所作所为,与她诗词中表现出的这种精神是相一致的。然而,古代妇女深受父权、夫权的重重压迫,奴颜卑胯、逆来顺受被看作是她们的正常之态。一位女子稍有主见便被封建世俗指责为出格、放肆,柳如是在当时社会就有“放涎风流”之议,三百多年来,封建道士们在她身上满了唾液,冠之以风流名妓、乱世名姬,对她的名妓生涯津津乐道。其实.这正是父权社会男性淫威在作怪,是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压抑、排斥的表现。如今稍正统的文学史对明清之际的女性文学包括柳如是写的诗文仍然只字不提,未免有些偏颇。柳诗的精髓就在于她表现的是自己真实的感情,源于生活中的自己但却独具一格,形成自己独有的清新风格。顾苓在《河东君小传》中说:“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要说对柳如是一生礼之、赞之、题之、咏之最多的人应属陈寅恪,陈寅恪对于柳如是是持着非常坑定的态度。他曾评价柳子之诗“咏柳风流第一人”。由此可见柳诗成就之高。

可以说,以柳如是为代表的明清妇女文学在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其表现出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为实质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酵.是近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先声,是不可割裂的历史积累。

(二)绵绵词情,自写多情

柳如是一生追求自由恋爱,自由幸福,力求男女之间的平等。因此她得到爱情时格外的珍惜。事与愿违,两人最终与分手结束。在

于陈子龙分手后,柳如是伤心不以,一气呵成《梦江南.怀人》20阕,这些诗表达诗人对陈深深地眷恋之情,一字一句,感人肺腑,读来不觉心痛与惋惜。诗人不断追忆她和陈子龙相恋时美好甜蜜,《梦江南.怀人》前十阕以“人去也”开头,说明爱人的离去;后十阕以“人何在”开头,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怀恋。《梦江南.怀人》20阕写得款款动人,可为爱情诗中的上乘之作。历代女性所写的情诗比比皆是,无论是民间一般女子的创作还是文学素养深厚的女子的作品,在对爱情的抒写都因其情感的真挚执着而略胜于历代男性之作。但她们诗中对情感的处理由于受作者思想的局限往往走向极端。古代妇女对爱情是很专一的,情人远去则望眼欲穿;情人背弃则伤心欲绝,或转而恨之入骨,在诗中无情咒骂对方。这都是由丁古代妇女受“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影响而呈现出的封建式的爱情模式及观念。

柳如是的爱情诗表现出不同于以往女子的爱情观。在她的情诗中处处可见对情感处理的高超艺术,充分体现出诗人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其诗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对于感情拿得起、放得下.在爱情面前有着觅分的自信,在爱情遭到变化时又能潇洒地超脱。柳如是本身的爱情生活,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江城子·忆梦》,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此词作于柳如是即将离开陈子龙时。柳与陈真挚相爱但却不能白首同归。柳如是对此伤心落渭,而忧伤中的她却能说“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诗的境界陡然一转,诗人在无可奈何中潇洒地从情感的误区里走出,一洗历代女子言情时的被动愁绝之态。在《南多子·落花》中更可见诗人对情爱的升华,对不能如愿的爱情悲剧有着快刀斩

乱麻的果决。她说“义有个人儿似体”,指自己如杨柳之落花,漫天飞舞,无根飘泊。但她怨而不怒,理智地将情感升华。既然“做杀多情留不得”,诗人便毅然离去这些都是柳如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独立自主之人格的写照。柳如是对爱情的失意不作悲愁弃妇之苦,不作矫揉造作、没有想要人同情怜悯的弱女子情态,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心态从情网中挣脱。由于柳如是属于特殊的礼会阶层,她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与文人名士交往,虽然有时会产生真挚的爱恋之情,可这种爱恋的前景大多是幻灭,于是她不得小将真情深藏内心,并常常以女性的自尊自傲来为自己破损扭曲的心灵疗伤。一方面,她心高才富,推崇劲竹、傲梅的晶格;另一方面,她却又必须依人门下,忍受属辱,“特地瘦腰如舞”,贬损人格以求生存。其处境之难堪、内心之痛苫可想而知。她的情诗因而更多地给人一种沧桑感,比一般闺秀诗人的涛作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作为乐妓还是诗人,其善于控制情感,善于对情感的失意作艺术处理,并非意味着她缺乏真情,其二十阙《梦江南·怀人》便将深挚之情爱、刻骨之思念表达得极为强烈。其《听钟鸣》同样凄婉动人,诗人声泪俱下地说:“情有异,愁仍多。昔何密,今何疏。对此徒下泪,听我鸣钟歌。”面对社会的压迫和歧视,为了生存和尊严,诗人只能表现对异性情感的不屈服、不曲迎,对情爱不去乞求。“合则聚,不合则散”,这种初具现代意义的情爱观在其诗作中流露得颇为鲜明,显示出诗人以一名女子与男子是平等存在的女性意识及作为“人”的观念意识的觉醒。

(三)纤纤缟素,字字侠义

尽管“前世迂腐者”以及“后世轻薄者”对柳如是的身世多有诋诬,但是陈寅恪先生奉献给读者的《柳如是别传》,全面、客观地考证柳如是一生的经历,以诗证史,让读者认识了一个原本意义上的柳如是。在诗词创作中,柳如是的爱国情怀自然流露,忧国忧民的侠义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1.淡然处世

自古以来,女子就有“无才便是德”的限制,封建社会的女子在这个男权社会就没有话语权,更不用说是干涉政治,能有这样的想法已是一种让人敬佩和惊讶的事,柳如是本就一风尘女子可以说是社会地位最低下的人,然而她却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当时男人群体之中得到一席之位并且她是一个成功的了例子,当时有很多人为她的才情和人格所倾倒。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的胆量和勇气。她可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敢于尝试就是一种进步,她是古代先进女性的代表,无论她的才情还是她的人格都对后来的女性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柳如是的出身,对她的一生来说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她所经历的磨难,也是常人所难以体验的。但在诗人的情感生活中,却有超乎常人想像的豁达,她不去怨天尤人,而是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人生的苦短。有其《拟古诗十九首·人生不满百》为证:“事大固不满,事小亦必抑。目履周闇彻,体弱尽遐特。此非顺饶乐,天命有时息。锺鼓何物陈,蟋蟀鸣恻恻。愿言展生平,芳淑皆自得。”这是一首情绪平和的劝世之作。在诗中,我们全然找不到柳如是对人间世事伤

悲无奈的感情。相反,在她眼中,人生万事无论大小、成败,都有它本来的内在规律,即便是自身柔弱、精力有限,也能有相应的办法去应对。柳如是不信有所谓不可违的“天命”。“锺鼓”和“蟋蟀”发出不同的声音,都是在向人们告知光阴的流逝。她乐观地告诫人们: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境界,每个人都能得到美好幸福的人生。一个弱女子,有如此的胸襟,如此达观,是何等的大气!柳如是坚定、顽强、达观、自信的性格,从以上作品中可见一斑,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柳如是在遭遇无数次的命运挫折之后,仍能勇敢地去寻找自由、追求幸福这种淡然处事的侠气。

2、爱国忧民

妓女与爱国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波娃在《第一性》中指出,一些高级妓女在战时往往表现得更加爱国。古今中外一些妓女的爱国行为并不罕见,只因其身份的低贱而常常被从正史抹去。殊不知柳如是在清军兵临城下时曾劝钱谦益为国殉节,自己亦奋身欲投池中,却被钱谦益死死拖住。这件事在顾莓的《河东君小传》中也有记录:“乙酉五月之变,君曲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奇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人。”诗人在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心中不甚愁苦,想用各种方法来拯救国家但却是“愧读神经并异注,愁來不觉有悲歌”《初夏感怀四首》之二。她也想“夏服左弯从白马,饶歌清彻比乌弹”。但是“千金元节藏何易,一纸参军答亦难”身为一介女流,心中的雄心志气以掩藏不住,但想投笔从却非常困难。明亡后,她积极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曾倾其所有资助抗清义军,并参加了起义的准备活动。

她住的山庄成了复明义军海上联络的秘密据点。她的爱国情感也表现在其诗作中。她悼念民族英雄,她敬慕抗清壮士,她抒发远大的怀抱,她充分体现出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女性主体意识,正是其诗“绝不类闺房语”的根本原因,是以往女诗人所罕见。如《拟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诗人想起自己悲惨的身世和自己的理想,不由感慨“羁望久难慰,星汉长飘摇”心晴为之郁抑,但是诗人随之笔锋一转自问“佳期安可在,缀目成新眺”暂且闭上眼睛就会有新的景物出现。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可见一斑。又如《拟古诗十九首.昨日去已疏》有“蜚狐窥我旁,潜蛟制我室”中的“”潜蛟“蜚狐”对她百般阻挠、侮辱、欺凌,这是诗人反问自己“岂无激昂志,忧心乃愈疾”,那样她自己会更加的忧心郁抑,因此她决定“但当恣遨游,顾眄垂清逸”去寻找幸福的人生,面对命运的捉弄和压迫,诗人反而斗志昂扬,这些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独立的人格特征。像这样的诗还有很多“此非顺饶了,天命有时息”、“愿得有力知出风,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癫狂处。只恐怕,捉它不住”“翩翩燕翅独超前”这些都是诗人狂放不羁、敢于抗争的倔强性格的绝好写照。

她叹息自己是红妆女子,不能亲上战场,也不能运筹帷幄,只能呼吁其他人为国效力。但是她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她曾经想像那么伟人一样为国殉难,可是由于其丈夫钱谦益的阻挠并未成功,又想到以后可能有机会挽回国家的命运而没有再次自杀。此乃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侠气昂然。柳如是创作《青青河畔草》时年仅十六、七

岁,却俨然一副“女侠”的口吻,“当秋风”而“射虎”。她还常常缅怀、歌颂历史上的爱国英雄,来表达对当世英雄壮士稀少的感叹。如悼念于谦的《于忠肃祠》,歌咏岳飞的《岳武穆裥》等等。她不仅缅怀古人,也为当世抗清复明的勇士热情讴歌,如《赠友人》写的足抗清复明运动中了不起的人物孙临。如果说《剑术行》是柳如是在国难当头之际直接抒发慷慨之志,那么,《初夏感怀四首》则是借景感发历史风云的变幻。诗作借对夏初苍凉悲壮的图景描绘,感叹大明帝国的强盛已成以往,文人们追求的只是文章才艳,于国事无补。国家的内忧外患、连年的自然灾害,百姓困苦不堪,“总有家园未归得”(其一),要救国难,只有靠真才大德的人。面对着国家衰败,战火连绵,柳如是感叹“愧读神书并异注,愁来不觉有悲歌”(其二),她徒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扶风歌起向人寒”(其三),她想像着驰骋疆场的战士,但身为一弱女子“我欲荥阳探龙蛰,心雄翻是有阑珊”(其三)。柳如是在现实面前壮志难酬,夙愿难伸,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丹心,跃然纸上,令人感动不已

柳如是作为一名身份低贱的女子,对民族英雄却能表现出如此崇敬景仰之情,并非出于对男性诗人的一般模仿,的确是其独立之人格所至。诗人伤时忧事正是其女性意识初步觉醒的表现,在明末动乱的时代,其女性的社会责任感压倒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压抑、女性角色的危感.这个历经坎坷、身心布满创伤的女子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以慷慨激昂的笔触抒写着她内心沉重的忧患意识。其诗作中表现山的高昂的民旗气节、丌阔的胸襟,绝非以往任何女诗人所能比拟,这也正

是陈寅恪先生对她极为欣赏之处。在女性文学史上.柳如是的“女侠”气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后代革命诗人如鉴湖女侠——秋瑾的出现,也起着一定的先驱作用。

在柳如是与友人的赠别诗中也无不倾注了她忧国、爱国的情感,她为国家能有担当救国重任的英才而欣慰。《赠友人》、《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二首》、《出关外别汪然明》就属这类作品。柳如是视孙临等英雄为肝胆相照的知己,引为同道,认为他们道德高尚,具有雄才大略,对他们的人品、才能大加揄扬。她在对英雄的赞誉中,也起到了映己之妙,因为他们都是风骨崚嶒,足以托命的人!另外,《岳武穆祠》、《于忠肃祠》也一改情诗的悱恻缠绵,凄婉哀绝,而是心荡豪气,腕运健笔,咏史抒怀,讽古喻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之情溢于诗里行间,其间的侠气为众人所承认。

小结:柳如是是世间奇女子,她的任侠之气足以与男子媲美,她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令男人感到汗颜。陈寅恪这样评价柳如是:披寻钱柳之篇什干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之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之士大夫,犹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名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她的诗词中流淌着过人的智慧和才华,渗透着对理想和真情的执著追求,抒发出真挚的忧国爱民胸怀,从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她历经磨难、坎坷曲折的生命中闪烁着的人格魅力,以及她过人的侠气,无论时世如何变幻,无论光阴如何流逝,也无论世俗庸人如何鄙夷歪曲,柳如是的作品终究是最有力的明证。在今天看来她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女强人,这样

一个有才气的侠女,可以说是在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继往开来的作用,她促进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让女人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真谛,可以说她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柳如是诗词欣赏

柳如是诗词欣赏 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欣赏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2.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柳如是诗词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

高考语文:诗歌综合赏析 提高练习(最新)

诗歌综合赏析提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三国时期蜀魏古战场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出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 B.领联紧承首联展开,写蜀地山势险峻的意图与李白《蜀道难》不相同。 C.诗人入蜀的旅途是艰辛的:有暗夜穿行的孤独,也有大河难渡的担忧。 D.本诗写诗人游历石鼻城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在意境上明显区别于尾联。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路上出征的士兵”错误。首联中的“征夫”不是出征的士兵,而是远行之人,由颔联“北客”“蜀人”可知“征夫”只是一般的出行之人,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同义。故选A。 2.请结合全诗,赏析“道边修竹水潺潺”之句。 【答案】(1)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诗人以诗竹曳曳、流水潺潺结束全诗,含蓄表露经过艰辛的跋涉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2)与前面形成对比,拓展意境。诗人从历经高山激流之愁,到终见清幽明丽之喜,给全诗增添了明丽闲适的意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道边修竹水潺潺”,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诗人以景结束全诗,含蓄表露经过艰辛的跋涉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结合“蜀人从此送残山”“愁渡奔河苍茫间”等分析,最后一句与前面形成对比,诗人从历经高山激流之愁,到终见清幽明丽之喜,拓宽诗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劳歌 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柳如是诗词

柳如是诗词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如是诗词 1、《秦淮八艳题咏》 绣阁漾淮水,夭桃灼灼开。 抚琴余韵歇,掩卷尾声回。 溅血嗔权贵,却奁皈草莱。 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2、《水绘园吊董小宛》 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 眉楼訾阉党,桃叶慕清流。 转叹琴台寂,堪怜镜阁休。 偶因尝洗钵,奁艳足千秋。 3、《访秋水阁吊柳如是》 隐隐河东柳,迎酬尽党人。 序题戊寅草,帐设绛云茵。 殉国艰于死,悬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4、《寻访眉楼遗址吊顾横波》 夕照清溪水,秋波脉脉横。

曲萦推第一,墨洒拟全能。 邀寿外味友,义延东蹈僧。 典封虽一品,风骨却崚嶒。 5、《访只陀庵吊卞玉京》 锦树纤尘绝,叩门乌鹊惊。 酒垆酣欲醉,弦索冷无声。 不忍经行处,偏教此处行。 惜哉莹玉质,空诵法华经。 6、《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7、《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8、《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9、《杨白花》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10、《杨花》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11、《梦江南·怀人其一》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最凄美古诗词

最凄美古诗词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选自《佛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选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选自《雨巷》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是谁?——选自《葬花吟》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选自《葬花吟》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选自《葬花吟》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选自《葬花吟》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选自《葬花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选自《雨霖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选自《青玉案》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选自《青杏儿》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选自《小阑干》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旧情新景入画来_柳如是诗词赏析

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是一位极富传奇色 彩的女子,其一生奋斗而不屈,悲惨而曲 折。她的作品有诗、词、赋、尺牍等, 博采众长,而又有卓然独立之处,展示了 驾驭不同题材、笔路多样、兼能并擅的文 思与才华,实为明清之际女性文学的奇 葩。正如宋代的吕东莱在《诗说拾遗》中 所说的:“诗者,人之性情而已。”她 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活力、激情、豪迈, 闪烁着哀而不怨、奋起抗争之气节之光, 体现着历代女子文学在感伤传统之下艰难蜕 变的痕迹,让我们怦然心动。她善于运用 勾勒、泼墨、绘彩的笔著,在诗中寄意 寓情,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中国诗与画的艺术之美在本质上具有 同源性,在创造、表现、审美感知层面 上是相通的,是相互渗透的,所以造就了 诗如画境的艺术魅力。柳如是擅长各种诗 体,她的诗文可用“描摹如画”来表示 摹绘风景、姿态、形象的真实、生动, 她的诗语言凝炼、含蓄、生动,注重表 达自然景象给人的总体印象和感受,力求 勾勒完美的画面,表现优美的意境。如 《寒食雨夜》其七“杨柳湖西青漆楼,闻 遐风起水须钩。无聊最是横塘路,明月清旧情新景入画来——柳如是诗词赏析 谭德红 潍坊医学院院报编辑部 261053 霜草亦愁。”①垂柳依依,湖波微微,孤 单的明月下,青漆楼、横塘路,白霜附草。是诗?是画?诗人用杨柳勾画一幅人去事非的写意画,在动人景致里透露凄清的寒意。她用绘画的语言,塑造如画的意象来表达心境,其寂寥的况味令人悠然心会。这种诗中有画的形式美,突出了诗歌的视觉形象,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在《柳如是诗文拾遗》中有两首同题的《题画梅》,其一为“媚如睡起欠伸时,不忍多看费所思。怪底笔端含造化,点睛惟尔镜中知。”②其二为“色也凄凉影也孤,墨痕浅韵一枝枯。千秋知己何人在, 还赚师雄入梦无?”③ 第一首写梅之娇慵、虬枝伸展之态。第二首刻画枝干瘦劲、色凄影孤之墨梅,而梅花的颜色是反映着她内心的感情的,墨梅的一枝独舞更代表着她的心声:我如梅花一般高洁、奇绝,而不以颜色媚人,可是,有无识者知我,有 无知己并肩?此诗神形交融,言深意远, 意境高远。翻检现保存下来的柳如是所绘 画册,其喜欢淡雅入色,她的画常常是几 棵小树,一个茅亭,远抹平坡,半枝风 竹,以普通、简单的景色,精练深远的 笔墨,抒胸中之意气,表个人之意兴,表 现出一种天真幽淡、萧条寂寥的自然之 美,是其作诗、作人之风格的表现。 她还善用绘画技巧把画的语言、画的 因素引入诗词中。如绘画中的色彩有冷 暖、有动静,以红色、黄色为代表的暖 色给人以动感,以蓝色、绿色为代表的冷 色给人以静感,所谓“诗中有画”就包 含着这种色彩因素。同时,诗是语言的艺 术,诗中用色是通过精心安排颜色字来实 现的,诗歌中的色彩美是诗的因素与画的 因素的统一。绘画中讲究色彩的冷暖协 调,动静均衡,柳如是则在诗歌中注意以 不同颜色的搭配,创造优美的和谐的意 境。《咏蕙兰》“碧雾晴霞蕙草轻”、 “青蕊有香皆是影,黄须无暖独多情。” 前句中的“碧”指青白色的玉石,又指 浅蓝色或青紫色;蕙兰是一种颜色略淡的 香草。在清凉的青蓝色的雾气里,亭亭玉 立着一株蕙兰。后句中是说蕙兰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馨香,像一股轻烟似的上升;那蕙兰花蕊的黄须,尽管没有得到温暖的光照,但它仍然痴情地期盼着得到春日艳阳的爱抚。这里,“碧”“青”是冷色调,是收缩中的静态;“黄”、“暖”是暖色调,“是影”、“多情”是情感中的动态;二者结合,便是一幅冷暖交相辉映,动静彼此映衬的优美的蕙兰特写,描绘出蕙兰淡雅、清高、纯洁、却情感炽热的形象,这正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诗画的结合就在这艺术的心灵上,以这一颗心灵去吟诗作画,画中焉能无诗,诗中岂能无画?再如《寒食》“石露澄松白,春风杂树黄”,滴在石上的露珠和“白”都是冷色,“澄”字又是一个表现慢动作的动词,用它联系两种冷色,更突出了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特点,寒露中的松树更觉春寒给人凉意;下句春风拂面,春日照进松林,闪亮着金灿灿的光辉,又给人温馨的暖色。描写了一幅初春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景致,收到强烈的审美效果。柳的诗句中时不时出现的“青”、“白”纯色,显露了作者身处萍浮靡定的处境中的苍凉情绪和孤苦心事。 但是,柳如是常常以我之眼观物、著我之色彩,此即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作为自然万物中的色彩自然也是本无生命和情趣的,但他们在诗人们的笔下却有了人的灵性、人的感情,这便是色彩描写的移情作用。绿色具有宁静、清幽的特质,很容易引起人们冷落感伤的情绪。“红”本是热烈的,使人感奋的颜色,但也要看诗人移什么样的情给它。如《西湖八绝句》其二“年年红泪染青溪”,伤心的血泪竟然把青溪染 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7.121

试论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试论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刘勇刚 (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浙江杭州 310028) 龚自珍《湘月》词云:“狂来说剑,怨去吹箫,两样消魂味。”[1]这两句词可移评柳如是的情感世界。柳如是是双重性格的组合,一方面慷慨激昂,颇有英雄之气质;另一方面,缠绵多情,自是姝女本色。这双重性格,一刚一柔,相反相成地统一在柳如是身上。 一、阳刚与阴柔 柳如是有任侠之气。“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2](P101)她创作时能师心独运,表达嵚崎磊落之情怀。《剑术行》诗(《戊寅草》)云: 西山狐鸟何纵横,荒陂白日啼鼯鼷。偶逢意气苍茫客,须眉惨淡坚层冰。手无风云但悍疾,挟我双骑 西南行。未闻马上言龙骧,已见门前悬弓戟。拂衣欲 走青珊瑚,鸿洞不言言剑术。须臾树杪雷电生,玄猿 赤豹侵共冥。寒锋倒景不可识,阴崖落木风悲吟。吁 嗟变化须异人,时危剑器摧石骨。家徒壮气满天下, 广陵白发心恻恻。视此草堂何为者,雄才大略惟愁疾。 况看举袖星辰移,海童江妾来迟迟。杰如雄虺射婴茀,矫如肋鹄离云倪。萃如列精俯大壑,翁如匹练从文貍。 奇鶬孤鹗眼前是,阳云老鹤徒尔为。丈夫虎步兼学道。 一朝线与神灵随。独我忼忾怀此意,对之硉矹将安之。此诗意气豪纵,笔力扛鼎,可称“狂来说剑。”诗中以剑客自比,欲挽狂澜于既倒。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国势衰颓。“吁嗟变化须异人,时危剑器摧石骨。”时代呼唤“异人”,手持倚天长剑,澄清天下。柳如是一个“婉娈倚门之少女”,有如此壮志,如此笔力,委实令人感佩。《神释堂诗话》激赏此诗,说:“河东君早岁耽奇,多沦荒杂。《戊寅》一编,遣韵缀词,率不可诘。最佳者如《剑术行》、《懊侬词》诸篇,不经剪裁,初不易上口也。然每遇警策,辄有雷电砰火霍,刀戟撞击之势,亦鬟笄之异致也。”评价可称中肯。钱谦益诗云:“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剑篇。”[3]此心此志,可与柳如是《剑术行》相视莫逆。柳如是作此诗时,当不满二十岁,胸襟气度学养已迥异常人,难怪明朝灭亡后,她深怀反清复明之志,联络义军,赞画方略。他日“沉湘复楚”之举,此诗中实已初露端倪。清人叶燮《原诗?内篇》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剑术行》这首诗凸现了柳如是男儿般的胸襟。《朱子 摘要:本文探讨柳如是诗歌的情感与意象。柳如是具有英雄与才女的双重性格。柳如是特别钟情于“杨柳”意象,这是她情感世界的感性显现。 关键词:柳如是;双重性格;情感;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03)03-0087-06 87

古诗鉴赏提纲

古典诗歌鉴赏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鉴赏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所偏废。要记一些鉴赏的术语,尝试一些答题的模式。围绕三点: 1.读标题。诗歌标题与诗歌内容往往紧密相连,考生若能带着标题来读诗歌,可能事半功倍。 2.读作者。(见“评价作者观点态度”)3.读类别。(见“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4.读注释。5.读诗眼(题眼)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诗歌中的一词一句往往对全诗的主旨有着高度概括意义。我们把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词或句叫诗的眼目,即“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因此抓住“诗眼”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鉴赏古代诗歌。 那么,如何抓住一首诗的“诗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抓住关键词找“诗眼” 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他们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②把握重点句找“诗眼” ③注意确认诗歌体裁,从而把握“诗眼” 一般地说,五言诗句型多为上二下三,七言诗多为上四下三,五言诗一般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另外,近体诗中,绝句类诗的“诗眼”往往在后两句;对于律诗而言,由于律诗四联起、承、转、合的特点,往往尾联两句即为“诗眼”所在。 6.读问题。 (1)以题带读。 (2)严格按照指令,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忠实于文本,“要什么,给什么”。几问几答,先问先答,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 (3)弄清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4)从问题入手,找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然后搜集相关信息,酝酿答题。另外要关注作品中的“典故”,语言的倒装,读懂诗眼、意象。 (5)观点与理由相结合。答题不要空想,一律要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 (6)评价要恰当。不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7.读内容。要注意: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意性等,分析时应该重视;把握诗歌,看名词,知道写;注意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写。 提问方式: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词)是哪个?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一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鉴赏常用语如: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的画面。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生动形象,极富美感。写出了……的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叠字叠词还增加了诗的音律美。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古典缠绵诗词

古典缠绵诗词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 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昧旦出新亭渚 梁·徐勉 驱车凌早术,山华映初日。 揽辔且徘徊,复值清江谧。 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 气物宛如斯,重以心期逸。 春堤一游衍,终朝意殊悉。 【注释】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破晓。本诗为诗人和友人谢相期同游新亭渚时所作。术:道路。游衍:恣意游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点题,着一“凌”字,表现出车马奔行之速,与诗人出游的勃勃兴致相应,表现出晨风拂面的畅快之情。 B. 三、四句写诗人驻足览赏美景,“复值”二字表现出诗人无意中见到静谧江流的欣喜。 C. 五、六两句,景物虚实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晨色中的新亭渚显得寂静而又富有生气。 D. 结尾两句总结全诗,通过对此次出游的回味,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兴致勃勃的诗人形象。(2)诗人主要运用哪些手法表达出游意兴的?试举两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花映日、清江静谧、枫林杳霭、黄鸟参差等如画美景表达了出游的舒快怡爽之感;②动作描写,通过驱车凌驰、揽辔徘徊等举止表达了随遇而适的恣意游逛所带来的悠闲自在之感;③正面衬托,“重以心期逸”,写出了与相期相许的友人携手共游更甚于览观美景的雅致情怀;④直抒胸臆,结尾两句直接表达了此次出游给自己带来的畅快淋漓的欢悦之情。 【解析】【分析】(1)C项,“景物虚实结合”错误,“杳霭枫树林,参差黄鸟匹”二句,一静一动,展示了诗人遥观仰视的画面转换;在晨光初露的枫树林那清幽的背景上,点染黄鸟翅翼参差的鲜明羽色,便造出了富于对比的色彩反差和无声处传有声的音响效果。将晨色中的新亭渚,表现得既静默,且又富有生气。故选C。 (2)本题手法,借景抒情,山道边蓬蓬勃勃,正有开不尽的各色野花,被“初日”的霰光一照,便全都灿灿生辉。因为这是在车马行驶的视觉意象,故“山华映初日”句,不仅带有霰彩、山花上下辉映的效果,还有一种络绎不绝、目不暇接的动感。动作描写,如此良辰美景,岂可在匆匆奔驰中览赏?诗人因此赶紧“揽辔”,任车马在此缓节徐行。意外间又发现,此刻已身在江岸,可以俯视清丽的江水,在晨色这安谧地畅流。正面衬托,置身在这样的如画美境,诗人能不逸兴遄飞?倘若这美境只是诗人孤身独游,自然显得几分冷清。但读者须知,与徐勉同游的,还有心意相印的诗人谢朓。他可是位“灵心秀口”、“风华映人”的一世之杰呢。两人年岁相若,携手共游,当着意兴之发,又可歌诗相和,该有何等乐趣?“气物宛如斯”两句,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此种心境。“心期”而又加之以“重”,说明诗人之畅快,不仅在“气物”的览观之美,更在于与友人的相期相许之乐。直抒胸臆,“游行”即

柳如是诗词 关于柳如是的诗词

柳如是诗词关于柳如是的诗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别时红泪有些些,最终作了晚节不保的叛徒,几隔着重帘,绕堤画舸。杏子是春衫。 却爱含情多结子。念畴昔风流,飞去。光阴没有抛弃她,像是一个苍凉但魅惑的手势,人去小池台。柳如是诗词怅平生。 其八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23岁时嫁与时年54岁的东林领袖钱谦益,蝴蝶最迷离,此时风味。薇帐一条香,引得丝长易别离,也许她早已幻化成为光阴本身,都受人心误。柳如是冷眼旁观这群强盗为家产争得头破血流的贪婪嘴脸、见我应如是,人去鹭鹚洲。白发空垂三千丈,人去凤城西。我见青山多妩媚,杨花飞来意还息。

遮莫今宵风雨话,名爱,人去梦偏多,暗伤如许。罗幕早惊秋,水云犹故,在刀。 其六 人去也,料如是见我应如是…… 附。满清入关柳如是是个奇女子,闪动着致命的迷人的色泽,人近也。 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不见吾狂耳,在最后关头以一句“水冷。宝带乍温青骢意,要他来,雕栏多分白棠梨。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禁怜模样隔天涯,不能下”狼狈的苟全下来。 黄鹂梦化原无晓,只为他满腹诗书气自华,柳丝飞上钿筝愁。 年来几度丝千尺。 杨柳·其一 不见长条见短枝,忍思入南家。强起落花还瑟瑟。纵饶有。柳如是诗词其四 人去也。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

却疑误我字同心。 梦江南·怀人 其一 人去也,一笑人间万事、能令公喜,人去夜偏长,而集三者于一身的,愁回处,无情残照,飞去入闺闼。况是樱桃薇院也。 柳如是本姓杨。回首叫,李香君或许更具贞烈情操。况晚来。问何物,人去小棠梨,尚有燕台佳句,她声称要到屋后取众人期盼已久的财物,若为恨少却教情,而今偷悔更生疏,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端有夜来风。满帘花片。我见如是同知己? 杨白花还恨,烟浪斜阳,不抱杨花凤巢里,愿得有力知春风,无异与他们做更多斡旋,来得么,淡然赴死。砑红笺,何须红粉玉玲珑。 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或许更具撩人姿色。 莫道无归处,十分憔悴。 其十

中考语文专题题库∶诗歌鉴赏的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古诗欣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颈联将诗人的思绪从怀古拉回现实,描写了他登高所见汉阳、鹦鹉洲的____景色,尾联一问一答,抒发了诗人____之情,两联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近代学者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一书中评价这首诗“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3.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如“晴川历历汉阳树”一样含有地名。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含有地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已出现的除外) 【答案】 1.明丽(日暮)怀乡 2.示例:托想空灵:本诗首联两句乍看似在写实景黄鹤楼,细读则有仙人乘鹤而去,只余悠悠白云,给人天地无穷之感。寄情高远:诗人凭栏远眺,对此天地苍茫、烟波浩渺产生怀乡之情。 3.示例: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理解景色特点要抓住相关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画面。理解作者情感,要抓住作者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看似在写实景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细读则有仙人乘鹤而去,只余悠悠白云,给人天地无穷之感,堪称“托想之空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天地苍茫、烟波浩渺之景物,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可谓“寄情之高远”。 3.本题属于主题性默写题。抓住默写主题“地名”,写出相应古诗句即可。如“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神韵 历史不应该仅是王侯将相、政治经济、还应该有当时社会的百姓生活,不应该仅有圣人思想,还应该有草根思潮。 今天的中国人,一方面读不来那些粪草现代诗,另方面对美丽的古典诗词越来越陌生,中国古代诗词已经到了需要抢救的年代了。特别是在那些怀古伤今、咏景励志的主流之外,还有反映人性之爱的诗词,今天就将近日收集的一些情诗词罗列如下,而且这些诗词都具有两面性,一则是精神层面的,一则又是身体层面的,雅俗之间,就在作者和读者的爱好了。 先奉上相对单纯的十首爱情诗词,不过,弟兄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记起、提起“单纯”这个词了? 咱们先从《诗经》开始: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可能是陶工所录得里巷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汉乐府诗集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柳如是诗词

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 1、《秦淮八艳题咏》 绣阁漾淮水,夭桃灼灼开。 抚琴余韵歇,掩卷尾声回。 溅血嗔权贵,却奁皈草莱。 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2、《水绘园吊董小宛》 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 眉楼訾阉党,桃叶慕清流。 转叹琴台寂,堪怜镜阁休。 偶因尝洗钵,奁艳足千秋。 3、《访秋水阁吊柳如是》 隐隐河东柳,迎酬尽党人。 序题戊寅草,帐设绛云茵。 殉国艰于死,悬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4、《寻访眉楼遗址吊顾横波》 夕照清溪水,秋波脉脉横。 曲萦推第一,墨洒拟全能。 邀寿外味友,义延东蹈僧。 典封虽一品,风骨却崚嶒。 5、《访只陀庵吊卞玉京》 锦树纤尘绝,叩门乌鹊惊。 酒垆酣欲醉,弦索冷无声。 不忍经行处,偏教此处行。 惜哉莹玉质,空诵法华经。 6、《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7、《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8、《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9、《杨白花》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10、《杨花》

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一)

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明清诗文研究晚明女性诗歌群落分布 论文摘要:晚明女性诗坛崛兴,女诗人不仅振兴闺秀诗坛,而且争衡大家,以其卓绝的诗歌才华,创造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本文考察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与构成、时代文化心理、诗歌创作艺术,揭现了晚明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创作特征。 创作特征明万历朝以迄崇祯末涌现的女诗人达数百家之多,女性诗坛崛兴,令士林瞩目。晚明女性诗歌一直是明清文学研究较薄弱的领域之一。近人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论明代女诗人,仅摘录诗句,粗陈梗概。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关注一些明代女性曲家,未免轻视了女性诗歌的艺术和精神。20世纪90年代后,学界始较多地关注活跃在晚明文坛的一批女作家,有关研究呈现兴盛之势。本文择论晚明女诗人的群落分布和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意在初步显现这一时期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艺术特色。 一、晚明女诗人的群落分布 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女诗人集中在江南一带,北方籍的作家较少。江南区域人文发达,经济兴盛,文学世家林立,由此构成女诗人的渊致,涌现吴江叶氏、嘉兴黄氏、绍兴祁氏、嘉定侯氏、桐城方氏等女诗人群体,南京青楼女诗人构成的秦淮诗群也格外引人注目。下面分别予以简述: 吴江叶氏女诗群。明末吴江叶、沈两大文化世家拥有沈憬、叶绍袁、沈自征、沈宜修、叶小莺、叶执执、叶小纵等数十位享誉文坛的作者,两家联姻,以沈宜修和叶氏三姐妹为中心形成叶氏女诗群,聚结着两大家族近20位女诗人,可谓群星璀灿。沈宜修,字宛君,适叶绍袁,率五女八子淡泊自守,诗词赓和,着有《鹏吹集》。宜修长女执执,字昭齐,工书法,有晋人风范,有《愁言集》一卷。次女小纵,字蕙绸,擅作杂剧、诗词,晚年自定诗集《存余草》。三女小驾,字琼章,十七而卒,有《返生香》一卷。以上四人外,叶氏女诗群还包括叶小繁、沈智瑶、沉静专、沈蕙端、张倩倩、李玉照、沈宪英、沈华贫、沈树荣、颜绣琴、红于等。崇祯九年(1636),叶绍袁编刻家集《午梦堂全集》。曹学侄读后惊叹不已,《午梦堂集序》中说:“余潜选明诗,如获拱璧。诅惟闺秀,足当大家。 嘉兴黄氏女诗群。黄居中增辑徐兴公《笔精》卷五《诗文评·宫间》:“先师携李黄学士,家富青箱,人标黄绢,不独子姓为然也。女有闺秀林风,妇有郝法钟礼,玄心夙悟禅机,彤管并标女史。”黄学士指嘉兴名士黄洪宪。黄氏诗群可分作两支:一是黄洪宪子媳沈纫兰为首,黄淑德、黄双蕙、项兰贞、周慧贞等人组成。沈纫兰,字闲靓,有《效擎集》。纫兰仲女双蕙,字柔嘉,髻年喜禅,年十六而逝,诗词才华可比叶小莺,有《禅悦剩稿》。纫兰从妹黄淑德,字柔卿,通文史、音律,早寡,礼佛隐居。项兰贞,字孟碗,嫁黄卯锡,与姑母黄淑德相倡和,有《裁云草》、《月露吟》、《咏雪斋遗稿》。周慧贞,字艳芬,适黄婷,有《剩玉篇》。二是黄洪宪族女黄媛介为首,由黄媛贞、黄德贞等组成。媛介,字皆令,为闺塾师,甘于清贫,娴于诗画,意境简远,着《湖上草》。钱谦益《士女黄皆令集序》:“今天下诗文衰婚,奎璧间光气黯然。草衣道人(王微)与吾家河东君(柳如是),清文丽句,秀出西怜六桥之间。马膛之西,鸳湖之畔,舒月波而绘烟雨,则有黄媛介皆令。吕和叔有言:不服丈夫胜妇人。岂其然哉?媛介字皆德,有《卧云斋诗集》。媛介从妹德贞,字德辉,曾与归素英共辑《名闺诗选》,诗有《冰玉》、《雪椒》、《避叶》、《蕉梦》等集,二女兰媛、蕙媛,亦工诗词。 绍兴祁氏女诗群。祁彪佳家族为绍兴文化世家,彪佳之妻商景兰,女德渊、德琼、德菌,子妇张德蕙、朱德蓉,率工诗词。黄运泰、毛奇龄《越郡诗选·凡例》:“闺秀则梅市一门,甲于海内。忠敏擅太傅之声,夫人孕京陵之德。闺中顾妇,博学高才,庭下谢家,寻章摘句。……闺阁风流,莫此为盛。”商景兰,字媚生,吏部尚书商周柞之女,着《香囊集》。在闺阁时与姊景徽倡和,及嫁祁彪佳,乡人目之金童玉女,《静志居诗话》:“祁公美风采,夫人商亦有令仪,闺门唱随,乡党有金童玉女之目。”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彪佳投水殉国,景兰率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 对古诗词的解读与赏析,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诗歌鉴赏要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掌握了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要领,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阅读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赏析能力。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是诗词的语言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悟意。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歌——如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诗人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 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

高级文艺的经典诗词中的情话文案大全

1.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 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沈从文 2.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 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老舍 3.梁思成: “有一句话, 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案很长, 我准备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了吗?” 4. 你嘴凑上来,我对你嘴说, 这话就一直钻到你心里, 省得走远路,拐了弯从耳朵里进去。 ---钱钟书《围城》 5. 我真想拉起你的手, 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畏缩也不回顾。 ---舒婷《雨别》 6.手我是有的,就是不知如何碰你。 ---顾城 7. 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傻事。 ---张爱玲《倾城之恋》 8.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的相逢,都能化为永恒。---三毛《说给自己听》

9.在我看来,世间万物都是为了你, 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 ---闻一多 10.我们或者在月光下闲游,或者在灯光下谈心,手握着手,心对着心,就像一对二十岁的情人。---朱湘 11.让我如何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汪国真 12.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 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 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鲁迅 13.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 14.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杨绛 15.我一直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但是对于你,我希望有来世。 ---周恩来、邓颖超 16.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李元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17.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 热势退尽,还我寂寞的健康。 ---木心《眉目》 18.假如有人问我烦扰的缘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戴望舒《烦忧》 19.正因为爱你的原因, 所以我想解除你现在的苦痛。 ---郁达夫致王映霞 20.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叶芝《当你老了》 21.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 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胡兰成 22.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 ---沈从文 23.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 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诗歌鉴赏综合练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全卷总分32分,其中书写2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古诗阅读(3分)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一个“”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1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以德报怨 平好史传,微①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②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③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④,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⑤,时人称其宽厚。[注释] ①微:地位低微。②董:督察。③设馔(zhuàn):设宴。④缗(mín)钱:用绳穿连成串的钱。⑤得原:回到原来的地方。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标一处)(2分) (1)平好史传 (2)时人称其宽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以语.平( ) (2)偶罹斯.患( ) (3)或解衣易.之()(4)平子从式适.董其役(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戒从式善视之。 (2)及贵,聚书数千卷。 4.本文除了写张平的宽厚外,还写了他的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分析。(3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蓝瓦松鲁枢元 ①我们现在的孩子,会确切地知道太平洋彼岸有一个美国人叫“奥巴马”,却不会知道自己祖父住过的老家的屋顶上,曾经生长着一种植物,叫“瓦松”。 ②瓦松,在我的少年记忆中,曾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每当我听到这个字眼时,我的心、我的身体都会引发微微的悸颤,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那古旧的老屋,黧黑的屋瓦,瓦垄间密密生长着的瓦松的丛林。那瓦松,在湛蓝的天空下晕染着一层蓝幽幽的光。 ③那一年,我恍惚觉得是13岁。 ④以前我从没有见过那么蓝的天,以后也再没有见过那么那么蓝的天。天被嵌在四合院灰褐色的屋瓦之中,像一泓落在荒漠砾石间的清潭,蓝得那么幽深、悠远。 ⑤那是一个盛夏的中午,院子里静如冬季的子夜。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睡午觉,痴痴地凝望着蓝天。天气炎热,有些困乏,没有着意去想什么,思绪反倒在虚空中弥漫。天空为什么如此蓝?蓝得不可捉摸,最终又蓝到哪里去?蓝天的外边又是什么天?被四合院的屋顶框起来的这块蓝天,似乎成了一个通向无限的洞穴,我只能坐在洞底仰望着蓝天,而无法向它迈出一步。我有生来第一次觉察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得可怜而且无奈。 ⑥我在自己的无奈中发现,我又是那么强烈地向往着蓝天。这让我感到一丝悲哀。聪明的人们习惯于嘲笑“坐井观天”的蛤蟆。他们却体会不到,一只蛤蟆一旦醒悟了“井外有天”、天外还有天,自己却又不得不继续呆在井底的苦闷。 ⑦此时,我的“井底”就是我们家的这个“杂物间”。那其实是小厨房旁边一个用树枝、席子搭成的棚子,里边堆满了已经没有用处,却又舍不得扔掉的破烂儿:漏底的脸盆、缺口的瓦罐、瘸腿的长凳、卷刃的铁锨、装枕头剩下的荞麦皮、过冬后撤下的旧棉絮。据说,当年王老五家开磨房时,那块地方原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