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地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地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地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地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郭昭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轴骨,包括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等,引起局部疼痛及进行性关节僵硬,最终导致关节的骨性强直与畸形。

由于AS 本身的病理特点,使AS 病人易于伴发脊柱骨折,而且一旦发生骨折,常导致严重的后果。AS 伴发的脊柱骨折在损伤机制﹑发生率﹑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有其特点,与一般的脊柱骨折有某些不同。因此,误诊﹑漏诊或处理不当的报道屡见不鲜。

一、AS 脊柱骨折的发生机制

正常的椎间盘和韧带富有弹性,使脊柱有可能朝各方向活动,且有减缓震荡力的作用。AS 病人椎间盘和韧带骨化后,间盘和韧带弹性及活动度明显减少,加之这种骨化的韧带质地常较脆,脊柱用力后伸时易引起骨化的韧带断裂。此外,AS 还常引起椎体的骨质疏松,使椎体抗压及抗张能力明显减弱。这些变化均使AS 病人发生脊柱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轻微外伤或慢性劳损就可引起椎体横断骨折,或骨化的椎间盘及韧带的断裂。

由于脊柱的前纵韧带﹑椎间盘﹑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及关节囊韧带等均可发生骨化,使强直的脊柱向一根长骨,因此,AS 病人一旦发生骨折,常同时累及脊柱的前﹑中﹑后三柱,使骨折非常不稳定。同时由于AS 常伴发后突畸形,使脊柱的杠杆力增大,强大的杠杆力集中于骨折线,使骨折容易引起脱位及假关节形成。

二、AS 脊柱骨折的特点

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 1.5% ~23% 不等。尽管总的发生率并不算太高,但AS 合并脊柱骨折的发生率,比正常人发生脊柱骨折的机率高 3.5 倍。

本病最好发于下颈椎及颈胸交界处,可能与该处的解剖特点有关,下颈椎﹑颈胸交界及胸腰段为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的颈椎﹑腰椎的交界处,应力相对集中。

导致AS 脊柱骨折的外伤往往较轻。损伤机制多为过伸伤。多为三柱骨折,且容易伴发脱位。

AS 脊柱骨折容易并发脊髓(神经)损伤,尤以颈椎骨折伴发颈脊髓损伤多见。这可能是由于AS 合并的脊柱骨折多同时累及前﹑中﹑后三柱,故骨折常常相对不稳定,加之骨化的脊柱象一根长骨,强大的杠杆力使骨折后容易伴发脱位。此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后松质骨出血较多,容易并发硬膜外血肿,可能也是其骨折后易致神经损伤的原因之一。相对于颈椎,AS 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少。

AS 脊柱骨折的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肺功能衰竭及脑血管意外。

AS 脊柱骨折多为经椎间隙骨折,此处为强直脊柱的最薄弱处。

三、AS 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AS 脊柱骨折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三类:新鲜骨折和/或脱位,也有人称为剪力骨折(s hearing fracture );假关节形成或称应力骨折;椎体压缩骨折。

1. 新鲜骨折及其X 线特征

此类骨折多发生在颈椎,常有较明确的轻外伤史,损伤机制多为过伸伤。伤后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多伴有神经(脊髓)损伤。

新鲜骨折在X 线平片上可见到骨折线,骨折通常累及三柱。前柱及中柱骨折经椎体时,在椎体上可见横行或斜行走向的骨折线。而当骨折经椎间隙时,椎间盘内常难以见到骨折线,但可见到骨化的前纵韧带断裂影。后柱骨折常表现为同节段的椎板骨折,同节段或相邻节段的关节突骨折,也可表现为骨化融合的棘突间韧带的连续性中断。由于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骨折后常伴发移位,包括椎间隙前方的分离移位以及向后的成角移位,严重者可见脱位或半脱位,但移位及脱位程度常常较轻。

2. 应力骨折(或称假关节形成)及其X 线表现

此型病变常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尤以胸腰段多见。常没有明确的外伤史。多因腰背痛或其它疾病拍片时偶然发现。神经损伤不多见,即使有也常较轻。

应力骨折在X 线平片上的特征性改变,为骨折平面的椎间盘处存在椎间盘- 椎体的破坏性病损(Andersson's lesion ),表现为两相邻椎体的终板面有广泛的软骨下骨质破坏,边缘不整,周围伴有骨质硬化。间盘间隙可不规则增宽。

四、AS 脊柱骨折的诊断

尽管AS 脊柱骨折并非疑难杂症。但由于引起骨折的创伤常较轻,甚至无明显外伤,因此临床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特别在患者伤后未出现截瘫症状时更易发生。一旦漏诊或误诊,常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已分别有假关节形成误诊为椎体结核﹑椎体肿瘤报道,也有下颈椎骨折误诊为锁骨骨折的文献报告。

产生延误诊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起骨折的暴力常较小,大部分为行走时摔倒,有些则无明显外伤史,未引起患者及医生的重视;( 2 )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疼痛使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强,骨折造成的疼痛或被AS 本身的疼痛所掩盖,或被病人和医生误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复发”;( 3 )此类骨折好发于下颈椎及颈胸交界处,肩部的阻挡常使此处的骨折难以在普通X 光片上被及时发现;( 4 )强直脊柱本身的韧带钙化及骨质疏松,有时会使骨折线难以辨认。( 5 )骨折端的缺血性坏死,创伤性骨硬化易被误诊为椎体慢性细菌性炎症;( 6 )部分医生对该骨折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对于一个有AS 病史的病人,如有新近出现或加重的颈痛﹑胸背痛或腰背痛,经卧床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有或轻或重的(常常较轻)外伤史,则应高度怀疑伴发脊柱骨折的可能。对于没有明确外伤史的上述情况,也应想到脊柱骨折的可能。一旦临床怀疑脊柱骨折,则应在仔细的临床查体的基础上,常规拍摄全脊柱正

﹑侧片,以明确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部位,同时避免遗漏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骨折。如果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而普通X 线又未能提供骨折的证据,则应加照断层或进行CT (包括三维重建)检查。如断层片和CT 检查仍正常,而临床又不能完全除外骨折,则骨扫描可能有助于明确或排外诊断。对于伴发神经损伤的病人,或有假关节形成的病例,以及临床怀疑有硬膜外血肿者,MRI 也是十分有价值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

五、AS 脊柱骨折的治疗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脊柱骨折多为不稳定骨折,因此一旦确立诊断,在转运及输送途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体位,可靠地固定骨折部位,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不同于一般的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术前牵引的方向应与原畸形方向保持一致,重量也不宜过大。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脊柱骨折的治疗,早期的文献多推荐保守治疗。主要原因是有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全身其它脏器尤其是呼吸器官的的损害,手术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但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主张手术治疗的学者越来越多,这些作者认为,较之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更好地稳定脊柱,同时也能更直接地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可更有效地避免因长期牵引及外固定引起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病人,只要病人身体条件允许,可行手术治疗。

本病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也是减压及融合稳定。减压方式的选择与一般的脊柱骨折无太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压迫来自何方,但多数学者认为,单纯的椎板切除减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病人是不可接受的。

由于骨折多累及三柱,稳定性差,因此,与一般的脊柱骨折不同,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对融合及稳定的要求更高。多数学者主张对于三柱骨折及假关节形成的病例,应行360 度融合。内固定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病人也是必须的。为了减少内固定物所承受的应力,同时避免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内固定物松动,有学者主张,对于使用后方固定者,固定的范围不应仅局限于骨折的间隙,而应向上﹑下各延伸1-2 个节段。

由于颈椎所受应力相对较小,因此单纯的前路椎体间融合加钢板固定可能也能以使骨折局部稳定,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骨折后出现肺部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机率高于一般的脊柱骨折,死亡率也远远高于一般的脊柱骨折。此外,椎体的骨质疏松使术中出血较多,韧带的骨化使正常的骨结构变得难以辨认,这些均使手术的风险性增大。因此,应注意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主要在颈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主要在颈椎、腰椎、双胯(其中以脊柱的病变为主),下面介绍颈椎、腰椎的锻炼方法,以达到增强筋骨,通利关节的作用。 颈椎锻炼方法: (1)两脚分立,与肩同宽,双手大拇指向下推按颈部肌群两分钟, 然后向上点按风池穴10分钟; (2)颈项争力:抬头望天,望天时后仰到极限,还原,低头看地,看地时下颌尽力贴近胸部,还原,抬头时呼气,低头时吸气; (3)仙鹤点头:头颈向上向前探,向后向下伸,连续动作10次 (4)左右旋转,头向左或向右缓慢地旋转,看肩背到最大限度(用力不可过猛),连续10次; (5)左右侧屈:头部向左右缓慢侧屈,身体肩膀保持不动,左右重复10次; (6)结束动作:头颈、双臂自由活动数次,作深呼吸结束。 腰椎锻炼方法: (1)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拇指向前,四指在后按住腰部

两侧肾俞穴(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腰部作环形摆动,左右重复10次;(增强肾功能,双手拇指点按肾俞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 (2)患者仰卧位,用双脚后跟和头颈部做支点,腰部用力向上挺,同时吸气,恢复仰卧,同时呼气,重复10次; (3)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向后,使头部、两侧上肢和下肢同时做背伸动作,尽量背伸重复10次(以上的这些动作,开始的次数可少些,以后逐渐递增)。 退步走,每天做10分钟退步走。退步走,可预防含胸驼背,改善腰部血液循环,组织新陈代谢,防止腰疼腰困,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锻炼膝部的肌肉,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恢复,起很大的作用。 1.日常姿势训练 1)站立:头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肩下耸不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肓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 3)卧位:夜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另外每日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钟。 功法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凡症见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者),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硬如柱,俯仰不能;或见腰弯、背突、颈重、肩随、形体羸;或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甚还可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征象,均可诊为大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1)临床标准 ①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5cm)。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3)分级 ①肯定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至少1项临床标准; ②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肾虚督寒证:腰骶、脊背、臀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见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2.肾虚湿热证:腰骶、脊背、臀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活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

两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比较

两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比较 目的:探讨并完善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以提高确诊率及早期诊断率。 方法:选取2005 年10 月--2009 年6 月间不明原因的腰骸部疼痛患者410 例,分别用两种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统计分析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410 例患者中,应用修订的纽约标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者330 例;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3.33%。4 字试验和骶髂关节叩击痛在早期患者中更典型。结论: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简便易操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适合发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中轴关节和双侧骶髂关节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0 一40 岁的青壮年,是康复医学专业的难治性疾病之一[1-3]。关节强制性病变是其特征性表现,到晚期常因整个脊柱的强直而致残[4-5]。AS 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若能及早诊断并合理治疗,则可达到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故对AS 的早期诊断和及早的干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必要条件[6 -7 ]。目前,As 的诊断多通用1984 性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其诊断标准中要求X 线存在明确的检查中骶髂关节炎。但符合该标准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已失去治疗的良好时机,往往会遗留脊柱强直、关节畸形等改变,病情已不可逆转[8 -9]。因此使得AS 诊断标准无论在敏感性或特异性方面均不尽人意,尤其是不适合早期诊断[5];加之AS 发病较隐匿,使得AS 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为此,我们在以往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l0] ,抓住早期本病100%累及骶髂关节的病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骶髂关节的体格检查,旨在改良AS 临床诊断标准,对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研究,以期为AS 的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l 临床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糖尿病诊疗指引参照表 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8 年) 《糖尿病诊疗标准》 (2009 年) 《全球糖尿病指南》 (2005 年)中华医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定义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静脉血糖 ≥6.1mmol/l(110mg/ dl)~< 7.0mmol/l(126mg/dl )和糖耐量受损(IGT): 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140 mg/dl)~<11.1 mmol/l (200 mg/dl) IFG:FPG 5.6–6.9 mmol/L (100–125 mg/dL)和IGT:2 小 时血糖7.8–11 mmol/L (140–199 mg/dL) IFG:FPG 5.6–6.9 mmol/L (100–125 mg/dL)和IGT:2 小 时血糖7.8–11 mmol/L (140–199 mg/dL) 1 型糖尿病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2 型糖尿病 主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有时与胰岛素绝对缺乏 相关 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 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 陷 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 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 陷 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期间检查出高血糖 水平(之前未患糖尿病), 易患2 型糖尿病 怀孕期间诊断出糖尿病 怀孕期间首次发生或发 现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 受不良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1.β细胞功能 的遗传缺陷(染色 体12、7、20、13、 17、2) ? 2.胰岛素作用 的遗传缺陷(小精 ? 1.β细胞功能 的遗传缺陷 ? 2.胰岛素作用 的遗传缺陷 ? 3.胰腺外分泌 病变(胰腺囊性纤 –

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我们在没清楚认识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时,总是认为这是一种小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这种情况往往是造成病情恶化的首要因素,多数人就是不了解这种疾病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 1、肾及前列腺病变:虽说强直性脊柱炎相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言,只有极少的患者发生了肾功能损伤,但有发生IgAD肾病的报告。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较对照组增高,其意义不明。 2、神经系统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多会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而发生马尾综合征,会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染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3、耳部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最常见的就是中耳炎,且一般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有中耳炎,而且,在发生慢性中耳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其关节外明显多于无慢性中耳炎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4、淀粉样变:这也是一种少见的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这一病变。并且在出现该病变的患者中,进过调查发现也只有有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大多没有特殊临床表现。 5、肺部病变: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一较少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患病后期,该并发症往往是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咳血,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X线检查显示双侧肺上叶弥漫性纤维化,可有囊肿形成与实质破坏,类似结核,需加以鉴别。

经过近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在充分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将中医、西医、现代高科技手段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松解疏通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这一新技术的提出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很好的范例,并且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以上就是骨科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生活当中一旦出现上述五种疾病的话,大家最好也能做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专家真诚的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1:22:44.66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严佳成李登斐 [导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学阴性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 严佳成李登斐 【中图分类号】R5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71-0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学阴性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文献报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损伤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5倍[1]。近年来, 随着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 主张对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手术治疗的学者越来越多, 但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常伴全身其他脏器尤其是呼吸器官的损害, 手术并发症多, 风险大, 病死率高[2],给手术和手术前后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我科2006年1月~2010年8月年手术治疗6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累及颈椎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6例,强直性脊柱炎诊断采用MNY标准[3],本组均获得确诊,病程为9~28 年。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61岁,平均49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其中平地跌倒致伤2 例,从楼梯或凳子上摔下致伤3 例, 车祸伤1 例。6例患者中,C4骨折1例,C5骨折2例,C6骨折3例,合并脊髓损伤不全瘫4例,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2例。手术前合并心脏疾患1例,肺功能不全2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颅骨牵引或四头带牵引,牵引方向与受伤前的畸形保持一致,重量不超过5kg[4]。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Zephir钛板内固定术, 2例行后路植骨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例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2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月。1例肺功能不全及另1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骨性融合,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AS患者病程长, 且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 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已经产生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困扰,再加上此次颈椎骨折, 有些还合并神经症状,心理负担比一般健康人颈椎骨折后重。护理人员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介绍该病的性质、治疗进展、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以往的成功病例等, 调节好患者的心理状态,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1.2体位及牵引护理AS患者颈椎有屈曲畸形的特点,因此要注意体位,保持颈椎屈曲防止旋转,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颈、肩后垫高,避免加重颈髓损伤,使患者舒适,并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用以制动颈部。安置好体位后须行牵引,牵引亦应行屈曲位牵引。护理时要维持牵引有效,做好牵引后护理,每日在牵引孔处滴入75%的酒精消毒。注意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同一轴线,须在他人协助下翻身。 3.1.3术前评估及呼吸功能训练评估包括全身一般情况和与疾病有关的特殊情况评估。AS患者常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再加上骨折创伤和手术治疗, 机体消耗大,术前须加强营养支持,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钙和易消化的食物。由于胸腔扩张受限和膈肌运动受限,患者呼吸功能受到损害。此外颈椎前凸畸形,下颏靠近胸壁和颞颌关节强直会限制上呼吸道通畅,因此为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十分必要。护理人员应详细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呼气训练以及有效咳嗽训练。 3.2术后护理: 3.2.1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肢体活动 AS患者颈椎手术后必须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及SpO2情况的变化。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特点,其血管脆性大,出血不易自止,术后出血较其他病种的颈椎损伤多,术后创口引流量、性质及脉搏、血压的观察非常重要。另外,由于颈髓损伤导致呼吸肌麻痹、膈肌麻痹、术后喉头水肿, 切口内血肿形式等原因, 均可造成呼吸困难。所以需动态观察患者发音情况、口唇和甲床颜色、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雾化吸入。凡血氧饱和度低于90%均提示严重缺氧, 分析缺氧原因, 必要时做血气分析, 及时发现呼吸状况的变化, 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术后要全面、认真、详细、精确地评估神经系统, 并与术前进行比较,随时观察肢体的运动、感觉、及肌力恢复情况。 3.2.2呼吸道护理由于AS患者胸廓的病理改变, 加上全麻气管插管的刺激, 以及患者因切口疼痛、体位不适应而不敢咳嗽和深呼吸, 易并发肺炎、肺不张,须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后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 术后3d每日沐舒坦雾化吸入2次, 以湿化气道促进排痰;按术前训练方法每小时指导有效咳嗽深呼吸5~6次;每次翻身时为患者叩背;对气道痰液阻塞者应迅速吸痰, 减少气道感染率,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3.2.3切口及引流管护理颈椎手术患者均放置切口负压引流管,术后做好切口引流管护理, 对预防切口感染,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情况,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若发现引流液较清澈或为淡红色液体,需高度怀疑脑脊液漏。此时要立即夹管去枕平卧, 并通知当班医生及时处理。正确、牢固地固定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扭曲,并定时挤压, 保证有效负压, 切口负压引流管一般在术后48h拔除。 3.2.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AS患者颈椎术后极有可能出现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高热、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须密切注意观察及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后痊愈。密切观察创口及引流情况,对高热患者首先采取物理降温, 头部冰敷, 四肢大动脉处予50%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0~23℃, 同时补充足够水、电解质、氨基酸,补偿高热消耗, 必要时以冰生理盐水灌肠或消炎痛栓塞肛, 30min后观察体温变化。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潮湿或污染要及时更换,加强翻身,定时夹放尿管, 3~4h夹放一次。引流袋换1次/d。会阴和尿道口用0.5%碘伏消毒2次/d,鼓励患者多饮水,密切观察尿量尿色,防止尿路感染和褥疮发生。 参考文献 [1] Fox MW, Onofrio BM, Kilgore JE.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Neurosurg, 1993, 78: 871-874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9-27T11:44:36.76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作者:曹艳辉[导读] 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护理干预值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应用。湖南省脑科医院脊柱外科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 质量、满意度明显更高,统计学有意义(t=4.5334、5.2415、5.5527、5.6387,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额脊椎慢性进行性病症,对患者的关节突、骶髂关节、韧带、近躯干关节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会出现骨性强直、纤维性强直、畸形,骨髂任性降低,骨质疏松等,受到外力作用,易产生脊柱骨折的现象;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为手术治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有着紧密的联系,呈正比关系[1]。本文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特选取32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0例(62.50%),女6例(37.50%),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3.74±1.42)岁,病程在8-28年,平均年龄为(20.54±1.24)年,致伤因素:轻度摔伤患者6例(37.50%)、交通伤患者4例(25.00%)、重物砸伤患者3例(18.75%)、无外伤患者3例(18.75%);对照组患者男11例(68.75%),女5例(31.25%),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4.22±1.25)岁,病程在9-28年,平均年龄为(20.84±1.34)年,致伤因素:轻度摔伤患者7例(43.75%)、交通伤患者3例(18.75%)、重物砸伤患者4例(25.00%)、无外伤患者2例(12.50%)。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致伤因素)方面,统计学无意义(χ2=0.5124、0.4674、0.5217、0.6231,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②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依据医院的护理制度,给予安慰、营养补给、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为[2]:①术前护理:该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风险较大,术程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对于治疗效果的怀疑,神经压迫的疼痛感,进而使得患者的依从性下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互信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及时实施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讲解疾病和护理措施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知度,了解这些护理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升患者的主动配合度,有利于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症状;患者患病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前,应引导患者形成术前训练,主要针对于肺功能,实施气管推移训练,加强颈前路手术中气管牵拉的耐受性,引导患者充分的掌握呼吸锻炼的方法,加强患者的呼吸耐受能力,具体内容为:气管推向另外一侧,距离中线控制为2cm,训练时间开始于患者术前的1个星期,3次/d,刚开始时,5min/次,随后增加,时间控制为30-60min;患者的呼吸功能训练主要采用吹气球的方式进行锻炼,10min/次,3次/d,气球直径越大越好。因手术时程较长,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避免因相关的设备未到位,影响手术的效果。②术中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发现异常及时报告。③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维持患者充足的血氧浓度,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实施救治;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检查,确保无压疮产生的可能性,时常引导患者翻身处理。针对患者创口处引流管的护理,应针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提前的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应每隔2h对患者进行一次观察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定期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确保患者呼吸系统的畅通,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④功能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针对患者的关节,实施伸展训练,有利于患者的肌肉收缩运动,针对无法主动锻炼的患者,给予患者实施气压泵、按摩治疗,30min/次,2次/d,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护理情况。护理情况: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症状改善评分应用症状改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改善越好,反之,表示患者的症状改善越差。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3]。护理质量评分应用护理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质量越好,反之,表示患者的护理质量越差。满意度评分用问卷答题的方式进行调查,回收率100%,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低[4]。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 ±s)来对数据计量资料表明,用χ2对数据计数资料检验,P值<0.05,表明数据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情况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更高,统计学有意义(t=4.5334、5.2415、5.5527、5.6387,P<0.05)。见表1。表1 两组护理情况( ±s,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09-07-21T15:41:04.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6期供稿作者:吴利增 (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庆安1542 [导读]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步上行性蔓延至脊柱关节,造成骨性强直。病损以躯干关节为主,也可波及近躯干的髋关节,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几十年。好发于15~30岁的男青年,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在二者早期的病理变化都很相似,都以增殖性肉芽组织为特点的滑膜炎开始。早期症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和不典型的患者,通过临床检查及早诊断,及时、积极的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临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例46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26岁,男性41例,女性5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 1.2 临床表现急渐发病者最多,约占80%左右。多持续数月。初发症状常为下腰、臀、髋部疼痛及活动不便(腰僵),有晨僵,上行性痛,可随活动而有所缓解。约有20%的患者呈急性发病,患者可有较高的体温及明显的全身症状,除脊柱和骶髂关节外,肩、僦、膝、踝等关节均可同时被累及。 2 临床体征与诊断 2.1 脊柱僵硬及姿势改变绝大多数病人在早期就能检出平腰(腰椎前凸减少或消失)及腰椎活动受限。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体征,晚期可见到腰前凸反向变为后凸、脊柱各方向活动均受到限制。逐渐病变上升到胸椎、颈椎,则上部脊柱的活动也明显受限。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驼背畸形。 2.2 胸廓呼吸运动减少病变侵犯到肋椎关节,或肋椎关节强直。胸廓周径的扩张度少于3cm者为阳性表示其扩张受限。 2.3 挤压或旋转骶髂关节引起阳性体征患者腰前屈时,腰部平直,腰背肌痉挛呈板状。 2.4 周围受累关节的体征多为双侧性。在早期,疼痛和肌肉痉挛常比较明显,可见受累关节肿胀,积液,局部皮肤发热(似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征),晚期可见各种畸形,髋关节常出现屈曲挛缩、内收、外展或旋转畸形、骨性强直;膝关节可见屈曲挛缩畸形。 2.5 X线表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标准要具备骶髂关节炎的存在,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一般比脊柱的改变出现的更早,也更容易识别,因此为了早期作出正确诊断,骶髂关节改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之一。X线片所见,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晚期关节间隙消失,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X线显示脊柱晚期有竹节状改变,大关节特别是骶髂关节最早即有改变,终至骨性强直。 3 治疗 3.1 一般治疗 增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病情稳定,不进展;加强运动和功能锻炼,做深呼吸操,脊柱和髋关节伸肌锻炼,温水中游泳等预防畸形和关节强直。食用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饮食,骨质疏松的应加服钙剂和鱼肝油。特别重视生理姿势的保持和矫形体操。适当休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避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坐立时应尽量挺胸收腹,避免懒散的驼背姿势。写字时桌子要高,椅子要低。床铺要硬,睡眠时低枕或不用枕睡眠,仰卧时可不用枕,尽量采用俯卧睡姿,可预防和纠正驼背和髋、膝屈曲畸形。 3.2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轻症病人。如阿司匹林效果不佳,可改用保泰松、消炎痛、炎痛喜康等;皮质类固醇在应用中应以症状为主对症下药,强的松每日不应超过l0mg,可以止痛,但停药要慎重,应逐渐减量。新研制的“云克” 由99mTc和亚甲基二磷酸盐所组成,为低毒,低放射性,有治疗作用。用量开始时100mg/d静滴,连续5日为1个疗程,控制病情后改用5mg/d,20d为1个疗程,可用2~5个疗程。 3.3 放疗 照射脊柱对症状有疗效。深部X线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 3.4 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配合手术治疗,以挽救和改善关节功能。膝关节炎的早期,可行滑膜切除术,中期可行关节清理术,晚期可根据病变情况行关节松解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和人工关节置换等。髋关节强直或严重非功能位畸形时,一般应采用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如非功能位畸形严重者,又不适合人工关节置换者,可采用截骨矫形,改善功能。严重驼背畸形而影响平视者可行脊柱截骨矫正以改善心肺功能和增加生活质量。 4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逐渐上行蔓延到脊柱关节,造成骨性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强直性脊柱炎无根治良方,只有及时、积极和妥善的治疗,加上病人的主动配合,以做到遏制病情进展,减轻疼痛、保护关节功能,缩短疗程、预防畸形、减少病残率以改进各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 唐福林.风湿免疫科医师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发病原因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所以患者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时,需要明确知道该病的诊断要点,这样才能尽快确诊该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 1.对本病诊断的最好线索是患者的症状,关节体征和关节外表现及家族史。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和特征性早期主诉为下腰背发僵和疼痛。由于腰背痛是普通人群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但大多数为机械性背痛非炎性疼痛,而本病则为炎性疼痛。 以下5项有助于脊柱炎引起的炎性背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非炎性背痛的鉴别: (1)背部不适发生在40岁以前。 (2)缓慢发病。 (3)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4)背痛伴发晨僵。 (5)背部不适在活动后减轻或消失。 以上5项有4项符合则支持炎性背痛。 2. 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为本病早期的阳性体征。随病情进展可见腰椎前凸变平,脊柱各个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缩小,及颈椎后突。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检查骶髂关节压痛或脊柱病变进展情况: (1)枕壁试验:正常人立正姿势,后枕部应贴近墙壁而无间隙。而颈僵直和(或)胸椎段畸形后凸者该间隙增大至几厘米以上,致使枕部不能贴壁。 (2)胸廓扩展:在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廓扩展范围,两者之差的正常值不小于2.5cm,而有肋骨和脊椎广泛受累者则使胸廓扩张减弱。

(3)Schober试验:测量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上垂直距离向上10cm,向下5cm 分别作出标记,然后嘱患者弯腰(保持双膝直立位)测量脊柱最大前屈度,正常移动增加距离在5cm以上,脊柱受累者则增加距离多少于4cm。 (4)骨盆按压:患者侧卧,从另一侧按压骨盆可引起骶髂关节疼痛。 (5)Patri ck试验(下肢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膝屈曲并将足跟放置到对侧伸直的膝上。检查者用一只手下压屈曲的膝(此时髋关节在屈曲、外展和外旋位),并用另一只手压对侧骨盆,可引出对侧骶髂关节疼痛则视为阳性。 3.X线表现具有诊断意义。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的变化发生在骶髂关节。该处的X线片显示软骨下骨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通常按X线片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Ⅱ级有轻度骶髂关节炎,Ⅲ级有中度骶髂关节炎,Ⅳ级为关节融合强直。对于临床或疑病例,而X线片尚未显示明确的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应该采用计算机断层(CT)检查。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6716765.html,/qzxjzy/2014/1229/207410.html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地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郭昭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轴骨,包括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等,引起局部疼痛及进行性关节僵硬,最终导致关节的骨性强直与畸形。 由于AS 本身的病理特点,使AS 病人易于伴发脊柱骨折,而且一旦发生骨折,常导致严重的后果。AS 伴发的脊柱骨折在损伤机制﹑发生率﹑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有其特点,与一般的脊柱骨折有某些不同。因此,误诊﹑漏诊或处理不当的报道屡见不鲜。 一、AS 脊柱骨折的发生机制 正常的椎间盘和韧带富有弹性,使脊柱有可能朝各方向活动,且有减缓震荡力的作用。AS 病人椎间盘和韧带骨化后,间盘和韧带弹性及活动度明显减少,加之这种骨化的韧带质地常较脆,脊柱用力后伸时易引起骨化的韧带断裂。此外,AS 还常引起椎体的骨质疏松,使椎体抗压及抗张能力明显减弱。这些变化均使AS 病人发生脊柱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轻微外伤或慢性劳损就可引起椎体横断骨折,或骨化的椎间盘及韧带的断裂。

由于脊柱的前纵韧带﹑椎间盘﹑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及关节囊韧带等均可发生骨化,使强直的脊柱向一根长骨,因此,AS 病人一旦发生骨折,常同时累及脊柱的前﹑中﹑后三柱,使骨折非常不稳定。同时由于AS 常伴发后突畸形,使脊柱的杠杆力增大,强大的杠杆力集中于骨折线,使骨折容易引起脱位及假关节形成。 二、AS 脊柱骨折的特点 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 1.5% ~23% 不等。尽管总的发生率并不算太高,但AS 合并脊柱骨折的发生率,比正常人发生脊柱骨折的机率高 3.5 倍。 本病最好发于下颈椎及颈胸交界处,可能与该处的解剖特点有关,下颈椎﹑颈胸交界及胸腰段为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的颈椎﹑腰椎的交界处,应力相对集中。 导致AS 脊柱骨折的外伤往往较轻。损伤机制多为过伸伤。多为三柱骨折,且容易伴发脱位。 AS 脊柱骨折容易并发脊髓(神经)损伤,尤以颈椎骨折伴发颈脊髓损伤多见。这可能是由于AS 合并的脊柱骨折多同时累及前﹑中﹑后三柱,故骨折常常相对不稳定,加之骨化的脊柱象一根长骨,强大的杠杆力使骨折后容易伴发脱位。此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后松质骨出血较多,容易并发硬膜外血肿,可能也是其骨折后易致神经损伤的原因之一。相对于颈椎,AS 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少。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全身骨质疏松,大多数不需要外科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全身骨质疏松,大多数不需要外科治疗 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不需要外科治疗,非甾体类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屈曲固定畸形如有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则可考虑手术治疗。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主诉,脊柱出现代偿性弯曲时可引起疼痛,特别是病人颈椎有一定活动度而颈椎过度前凸时,神经功能缺陷则很少出现。后凸畸形限制病人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大部分病人主要的主诉是他们不能向前直视。严重的后凸畸形可能会造成腹腔脏器的压迫而产生腹部并发症。同时,严重后凸畸形可能限制膈肌运动。胸肌关节强直而引起肺功能受限。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手术指征与畸形的范围和功能受限程度有关。 固定屈曲畸形外科矫形手术无绝对禁忌证。年龄大和身体一般情况差是相对禁忌证,病人的身体必须能够耐受脊柱大手术的打击以及术后制动和功能康复重建。显著的腹部瘢痕和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不能行腰椎的伸展截骨。 术前应对病人全身一般情况和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关的特殊情况进行评估。由于胸腔扩张受限和膈肌运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损害,颈椎前凸畸形致下颏靠近胸壁和颞颌关节强直会限制上呼吸道通畅,因 此术前应进行肺功能测试和动脉血气分析。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关的心脏功能缺陷有主动脉关闭不全,传导功能缺损和动脉粥样硬化也应在术前进行评估。因为肾脏淀粉样变,应特别进行肾功能评价。强直性脊柱炎伴有结肠炎,畸形导致腹部受压抑制食欲,术前应检查病人的营养状况,有营养障碍的应处理和纠正。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全身骨质疏松,术前骨密度测定可对骨固定的质量和可行性提供参考。全麻气管插管和摆放病人体位之前应当考虑颈椎和全脊柱的稳定性。术前应照站立前后位和侧位全脊柱X线片以评价整体畸形和脊柱平衡情况。CT有助于观察颈胸连接部。X线点片可以证实不完全强直或“软强直”的水平,帮助确定截骨的很佳位置。椎管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与马尾综合征有关的蛛网膜囊肿,磁共振对这种情况很有帮助。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危害性很大,不仅仅是由于疾病本身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它还会给患者的其他部位带来影响,很多患者长期承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的困扰,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变、肺部病变、骨质疏松和骨折等症状,下面我们我们就一起看看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 1、心血管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少部分会出现心血管病变。尸体解剖发现,约1/4,病人的主动脉根部有异常。临床上包括上行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膜下纤维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变和心包炎等。 2、肺部病变 很多病人会因此而得上肺病,这是为什么呢?随着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发展,脚廓活动受限,可出现两上肺,尤其是肺尖纤维化、囊性变,甚至有空洞形成。病人可有咳嗽、咳痰、气短,以及咯血,肺功能检查肺活量减少。一般发生于病程20年以上的病人。较少见的肺部表现有胸膜增厚粘连、肺门及膈顶模糊、条状肺膨胀不良等。 3、骨质疏松和骨折 因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骨骼出现了问题,所以易出现骨质疏松等。十分容易发生骨折,哪怕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脊柱骨折以颈椎最易发生,尤以第5—7颈椎多见,是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第一、二节颈椎半脱位时,可出现颈部严重疼痛,常放射至颞部、枕部和眶后。 5、脊椎僵硬及运动范围受限 於休息时更明显,尤以晨间为最,严重时患者在半夜因疼痛及僵硬感而醒。 运动过後则症状减轻,此点可与一般结构性下腰痛区分。有时患者会有胸椎及颈椎的疼痛与僵硬。 6、眼部疾病

大概有25%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或葡萄膜炎,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复发,病情越长发生率愈高,不过与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有周围关节病者常见,少数可先于脊柱炎发生。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用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7、骨骼病变 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可侵犯马尾,发生马尾综合征,而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染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8、主动脉根部病变 据尸检发同约25%AS病例有主动脉根部病变,心脏受累在临床上可无症状,亦可有明显表现。临床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约1%;约 8%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存在单独发生,严重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前。 少数发生主动脉瘤、心包炎和心肌炎。合并心脏病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一般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脊柱炎及外周关节病变较多,全身症状较明显。Gould 等检查 21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心功能,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心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之一。 9、纤维化病变 少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X线检查显示双侧肺上叶弥漫性纤维化,可有囊肿形成与实质破坏,类似结核,需加以鉴别。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并发症之一。 温馨提示:在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多吃些青梅:青梅有生津止渴、涩肠止痢的作用,对腹泻患者有益,凡风湿骨痛、腰痛、关节痛均可用青梅擦患处,可止痛活血。而乌梅则是梅的干燥或未成熟的果实,对风湿痛有卓效,乌梅酸干可剑阴,酸归肝经,肝得滋养,对关节、筋骨疼痛、拘挛有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强直性脊柱炎》、《挺起脊梁》】

强直性脊柱炎(大偻)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姓名:张??性别:女年龄:32岁床号:210-2 病历号:12745 入院时间:2010年02月23日10时15分 讨论时间:2010年02月27日16时30分 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科主任 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师??护师 讨论记录: 青年女患,因“腰痛1年,加重伴活动受限8天”入院,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僵硬不舒,时有牵及膝腿部疼痛或酸软无力,阴雨天症状加重,弯腰活动及卧床翻身困难,夜间痛甚,难以入睡。 入院查体:T36.5℃、P78次/分、R19次/分、BP125/80mmHg,心肺腹无异常,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肌痉挛紧张,L3-S1棘旁及双侧骶髂关节压叩痛(+),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4”字试验(+),腰椎活动度检查:前屈30°、后伸15°、左右侧屈15°,胸廓(第4肋)呼吸活动扩展度<2cm。 辅助检查:院后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沉40mm/h,HLA-B27弱阳性,骶髂关节CT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炎(III级)。 目前情况:入院后针行灸、拔罐、推拿、理疗、中药汤剂内服等中医药适宜身及技术治疗补肾祛寒及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治疗,目前患者腰髋痛症状有所减轻,卧床翻身及弯腰活动较前改善。 讨论目的:分析病情,优化治疗与护理方案。 1

??:强直性脊柱炎的起始阶段,滑囊与骨的连接处有炎性改变,并伴随有骨侵蚀和骨的形成;其后,关节边缘部分由于滑囊的骨化而“搭桥”,最后软骨下骨化可形成更严重的关节间强直。针刀医学认为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有关电生理线路的功能紊乱,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在自身代谢机制的作用下,关节炎性渗出,使周围软组织遭到破坏,造成粘连、挛缩、代谢障碍,渗出液无法排除,使关节囊内产生巨大的张力,软组织进一步变性,形成钙化、骨化,最终形成中轴关节的完全强直。 ??:青年女患,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肝肾精血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之邪乘虚深侵肾督,筋脉失调,骨质受损。性质为本虚标实,肾督虚为本,风寒湿为标,寒湿之邪深侵肾督,督脉受病,又可累及全身多个脏腑。结合舌苔脉象属“肾虚督寒”之象,治宜补肾祛寒,强督除湿,散风活瘀,强壮筋骨。 ??:AS的诊断目前较为广泛通用的标准是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临床标准:1.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2.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3.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该患者符合以上所有要点,因而诊断明确。目前已行针灸、拔罐、推拿、理疗、中药汤剂内服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补肾祛寒,强督除湿,抗炎镇痛及调节免疫等治疗,患者腰痛及功能活动已明显改善,建议配合针刀及手法治疗调节力学平衡。 ??:针刀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及关节囊产生粘连、挛缩、瘢痕,使关节内产生高应力而导致关节内力学平衡失调,关节软骨破坏及在张力的刺激纤维组织变性,最终产生骨性融合。根据针刀医学中关于软组织损伤动态平衡失调的理论,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三大病理因素是粘连、挛缩和瘢痕,根据网眼理论,应用针刀整体松解病变部位粘连、挛缩的组织,辅以手法治疗,可重新恢复关节力学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本例患者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