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十 树干解析

实验十 树干解析

实验十  树干解析
实验十  树干解析

实验十树干解析

一、目的

1.掌握树干解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各种生长量的意义,加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认识。

二、仪器、用具

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大头针、计算机、方格纸、用表等(不能伐树时,可给成套圆盘)。

三、方法、步骤

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种树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的办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而分析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1.解析木的选择: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如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

选生长正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厂为了研究树干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

立地指数表,可以选择优势木,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腐木中选择

解析木。

2.解析木的伐前工作:

(1)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目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系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用表10—1)。

(2)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 3.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

(1)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进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2)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1/4及3/4处的直径,然后打去枝桠,用粉笔在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

(3)按伐倒木区分求积的方法,将解析木分段,为计算材积方便起见,可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分段,但由于根颈部膨大,第一段取中央断面为宜。

4.载取园盘及圆盘编号;在树干各分段位置载取圆盘。同时,为了确定树干年龄及内业分析时的需要,还必须在根颈和胸高处分别载取圆盘。

载取圆盘时注意下述事项;

(1)载取圆盘时要尽量与树干垂直,不应偏斜。

(2)圆盘向地的一面要恰好在各分段的标定位置上,以该面作为工作面,用来查数年轮和

量测直径。

(3)圆盘厚度一般在3—5cm 即可,直径大的可适当加厚。 (4)锯解时,尽量使断面平滑。

(5)每个圆盘锯下后,应立即在非工作面编号,一般以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上标明解析木号,分母上标明圆盘号和断面高度,并标明南、北方向。根颈处的圆盘为“0”号,然后用罗马字母I 、Ⅱ……依次向上顺序编号。在“0”号盘上要记载树种、采集地点和日期等(图

10—1)。

在圆盘的非工作面上标明南北向,并以分式形式注记,分子为标准地号和解析木号,分母为圆盘号和断面高度,如

m

No 3.111

3.--,根颈处圆盘为0号

盘,其它圆盘的编号应依次向上编号。此外,在0号圆盘上应加注树种、采伐地点和时间等(图10—1)。

图10—1 圆盘编号

(二)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1.圆盘的加工:为了准确查数圆盘上的年轮数,须将各号圆盘工作面刨光,然后,通过髓心划出南北和北西两条相互垂直的方向线。

2.确定树木年龄,在“0”号圆盘上,分别沿各条半径线查数年轮数,待四条半径线上的年轮数完全一致后,用此确定树木的年龄。如果伐根部位较高,须加上生长达此高度所需的年数。

3.划分龄阶,测量各龄阶的直径:

(1) 按树木的年龄大小、生长速度及分析树木生长的细致程度确定龄阶大小,一般可以定为3年、5年或10年。在0号盘的两条直线上,由髓心向外按每个龄阶(3年、5年或10年等)标出各龄阶的位置,到最后如果年轮个数不足一个龄阶的年数时,则作为一个不完整的龄阶(见图7—14)。

(2)用大头针在其余圆盘的两条直径线上自外向内标出各龄阶的位置,若有不完整龄阶,则先将不完整龄阶留在圆盘最外围,再向内逐一标出各完整龄阶。如32年生的树,以5年为一龄阶,其龄阶划分为32、30、25、20、15、10、5。图10—3为该树“0”号

圆 盘和“I ”号圆盘的龄阶标定示意图。 图10—2 各龄阶的确定 (3)确定龄阶后,用直尺分别在各圆盘东西和南北两向线上量取各龄阶及最后期间的去皮和带皮直径,平均后,即为该圆盘各龄阶的直径。将各龄阶直径填入用表10—2。 4.确定各龄阶的树高:树木年龄与各圆盘的年轮数之差,即为达此断面高度的年龄。以断面高为纵坐标,以达此高度所需的年龄为横坐标,标出树高生长过程曲线(连折线不修匀),从曲线上即可查出各龄阶的树高。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各龄阶树高是一近似值;可能系统偏大,应按下式:)5.0(+=i i x f y 成子纯对树高生长过程曲线进行修正,然后用修正后的曲线确定各龄阶树高。

图10—3 圆盘年轮查数示意图

5.绘纵剖面图:以直径为横坐标,以树高为纵坐标,在各断面高的位置上,按各龄阶直径大小、绘纵剖面图。纵剖面图的直径与高度的比例要恰当,纵剖面图有利于直观认识树干的生长情况。

6.计算各龄阶材积c 各龄阶材积等于各区分段材积与梢头材积之和,其梢头长度等于各龄阶树高减去梢头底断面高度。 7.计算各种生长量及材积生长率:

将“用表10—3”中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按龄阶分别抄录于“用表10-4”上,作为调查因子的总生长量,然后,分别各调查因子计算各龄阶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材积生长率及形数。

(1)平均生长量a

V a

=)(θ; (2)连年生长量n

V V Z n

a a --=

)((用定期平均生长量代替); (3)材积生长率n

V V V V P n a a n a a v 200

)(?

++=

--; (4)形数h

g V f ?=

3.1)(。

8.绘制各种生长曲线图:

利用生长过程总表中计算出的数据,绘出各种生长过程曲线、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关系曲线及材积生长率曲线。但在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关系曲线时,由于连年生长量是由定期平均生长量代替的,故应以定期中点的年龄为横坐标定点作图。 9.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根据其调查目的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四、实验报告

1.解析木调查表(用表10—1)。

2.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表(用表10—3)。 3.树干生长过程总表(用表10—4)。 4.各种生长曲线图及树干纵剖面图。 5.试对解析木作简要分析。

用表10—1 解析木林况及调查因子记载表

调查日期:2002年8月18日调查者:

用表10-2解析木相邻树木记载表

用表10—3 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

用表10—4 树干生长过程总表

二氧化碳填料吸收与解吸实验.

二氧化碳填料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说明书 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 2013.06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下,取两个相差较大的气相流量,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 3. 进行纯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图一 填料层的P ?~u 关系 当液体喷淋量00=L 时,干填料的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当有

一定的喷淋量时,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这两个转折点将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 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1)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2) 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 A —两相接触面积,m 2; 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 g k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 l k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以气相分压或以液相浓度表示传质过程推动力的相际传质速率方程又可分别表达为: )(*-=A A G A p p A K G (3) )(A A L A C C A K G -=* (4) 式中:*A p —液相中A 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 ; * A C —气相中A 组分的实际分压所要求的液相平衡浓度,3-?m kmol ; G K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气相传质总系数, 112---???Pa s m kmol ;

测树学实验树干解析报告

实习十树干解析 Ⅰ.目的 一、掌握树干解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二、进一步理解各种生长量的意义,加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认识。 Ⅱ.仪器、用具 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大头针、计算工具、方格纸、用表等。(不能伐木时,可给成套圆盘) Ⅲ.方法、步骤 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树种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的手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而分解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 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一)解析木的选择: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如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选生长正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为了研究树木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立地指数表,可以选择优势木;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腐中选择解析木。 (二)解析木的伐前工作 1.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目 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系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用表10-1) 2.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三)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 1.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进 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2.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1/4,3/4

软件工程 可行性分析

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一、可行性分析--实验目的 掌握软件项目立项时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的编写方法 学习使用Project进行项目的计划安排 二、可行性分析--实验原理 可行性研究是软件项目在正式立项前必须进行的分析,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软件项目是否值得做以及能否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 可行性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应建议停止这项开发工程,以避免时间、资源、人力和金钱的浪费;如果问题值得解,则推荐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并制定一个初步的工程计划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法律和社会可行性、开发方案的选择以及进度计划。 (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 (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 (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 (4)法律和社会可行性:系统开发过程中是否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等与法律、法规吻合或抵触的问题?

(5)开发方案的选择:对不同的系统开发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选择合理的方案,推荐行动计划。 三、可行性分析--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一:分析系统目的。 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二:分析当前系统的状况。 3)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三:当前系统的业务流程。 4)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四:分析当前系统的不足。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五:提出新的目标系统。 6)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六:检查目标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7)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七:制定新系统的技术方案。 8)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八:方案分析比较。 9)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九:推荐方案。 10)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十:编制新系统的开发计划。 11)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十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可行性分析--实验成果 ⑴各组大作业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人/组) 结合案例的步骤和国标GB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示编写。 其中,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必须画出所选择系统的数据流图并编写数据字典 ⑴各组大作业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人/组)

090101203实验三标准地调查

实验一、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调查是林分调查的主要途径、手段或方法。所谓标准地,即人为选定 的、并且期望能够代表待测林分调查因子平均水平的典型地块。它应该是整个林 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因子的数量、属性及质量指标值,其中,林分数 量因子值可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换算。林分调查结果的精度,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标准地对该林分的代表性,设置标准地时,应对整个林分作比较全面踏 查,目测各主要调查因子,从而形成林分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 当地段设置标准地。 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临时标准地是 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固定标准地是在较 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 测设要求更为严格。 一、 标准地设置 (一)选择标准地基本要求 (1)必须对所预定林分要求有充分代表性; (2)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隔离带,且应远离林缘。 (二)标准地形状 为便于设置及面积计算,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带状),林分密度低、通 视良好、地势较平坦时可为圆形。 (三)标准地面积(即大小)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必要精度,标准地内必须有足够林木 株数,本次实习,要求设置正方形标准地,其内林木株数不少于50 株。 (四)标准地境界测量 罗盘仪测角,皮尺量距,在坡地上量距要改算为水平距离,测线闭合 差一般不得超过 200 1. 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有明显边界,测量境界线同时应伐开灌木,清除蒿草,对 测线外的树木,在面向标准地一面标出明显记号(可用粉笔作记号)。根据需要,标准 地四角可埋设临时或固定标桩。 二、 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与测定 (一)每木调查 又称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可精确到0.1cm ),这是标准 地调查的最基本工作。有时为简化记载和计算,每株树 直径可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格式进行记录。 1. 径阶大小确定 2. 确定起测径阶 3. 其它注意事项 调查记载需分别树种进行。如果是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又能够划分出 林层和年龄世代,则需分别林层和世代调查记载。按整化径阶记载 时,有时每株树还需要按照相应标准确定出它是用材树还是半用材 树或薪材树,分别记入每木调查表各相应栏目。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下,取两个相差较大的气相流量,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 3. 进行纯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1 2 3 L 3L 2L 1 L 0 = >>0 图一 填料层的P ?~u 关系 当液体喷淋量00=L 时,干填料的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ΔP , k P a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这两个转折点将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 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 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1)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2) 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 A —两相接触面积,m 2 ; 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 g k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 l k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以气相分压或以液相浓度表示传质过程推动力的相际传质速率方程又可分别表达为: )(*-=A A G A p p A K G (3) )(A A L A C C A K G -=* (4) 式中:*A p —液相中A 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 ; * A C —气相中A 组分的实际分压所要求的液相平衡浓度,3-?m kmol ; G K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气相传质总系数,112---???Pa s m kmol ;

树干解析方法

树干解析方法将树干截成若干段,在每个横断面上可以根据年轮的宽度确定各年龄(或龄阶)的直径生长量。在纵断面上,根据断面高度上的年轮数之差可以确定各年龄的树高生长量,从而可进一步算出各龄阶的材积和形数等。这种分析树木生长过程的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树木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是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应用。 1)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1)解析木的选取与生长环境记载 解析木的选取应根据分析生长过程的目的和要求而定,一般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不断梢的平均木或优势木。选取解析木的数量则依精度要求而定。 在解析木伐倒之前,应记载它所处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冠幅长度及与邻近树木的位置关系,并绘制树冠投影图。 (2)解析木的伐倒与测定 伐倒前,应先准确确定根颈位置和实测胸径,并在树干上标明胸高直径的位置和南北方向。 伐倒后,先测定由根颈至第一个死枝和活枝在树干上的高度,然后打去枝丫,在全树干上标明北向。测量树的全高和全高的1/4、1/2以及3/4处的带皮和去皮直径。 (3)截取圆盘 在测定树干全长的同时,将树干区分成若干段,分段的长度和区分段的个数与伐倒木区分求积法的要求一致。通常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在每个区分段的中点位置截取圆盘。在分析树木生长过程中,研究胸高直径的生长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故在胸高处必须截取圆盘。所余不足一个区分段长度的树干为梢头木,在梢头底直径的位置也必须截取圆盘。一般树高10米以下采用一米区分,如树高为8.4米,应在0米、0.5米、1.3米、1.5米、2.5米、3.5米、4.5米、5.5米、6.5米、7.5米、8.0米处截取圆盘;树高10米以上采用两米区分,如树高为13.1米,应在0米、1.3米、3.6米、5.6米、7.6米、9.6米、11.6米、12.6米处截取圆盘。

软件工程结构化需求分析报告实验1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与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供用户确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作为软件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和使用单位的验收标准。 1.2、项目背景 2.1所建设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 2.2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 1.3、定义 图书管理系统是对图书的流量进行准确、及时、快速地管理系统,其管理流程可由数据流程图来描述。数据流程图(DFD)是为描述软件系统中的信息流提供了一个图形方法。箭头代表数据流,方框代表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圆框代表数据流的交换,双杠代表数据存储的地方。 2 任务概述 2.1目标 图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给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借、还书带来便利,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和降低管理费用,同时提高信息准确度和可靠性,本系统包括了图书馆管理的一般功能。主要就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模块进行开发。 2.2 用户特点 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借阅的学生老师都是比较熟悉计算机的群体,因此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很熟悉地进行操作。该系统的界面尽量会设计的友好一些,满足大多数人的视觉喜好,所以应该能够很好的投入使用。 2.3假定和约束 系统应该在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后开始开发,在开发期间所有的开发人员应该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步骤进行,不允许中途有任何疏忽,同时应该及时与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正想法,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项目一旦完工,就很难进行改动,所以每一步的进行,都应该根据数据字典等工具进行,严格每一个人员的开发流程。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经过以上详细的用户调查,在现行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本可以确定系统设计必须达到的目标。 图书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有: (1)新进图书的登记功能 (2)图书的查询修改功能 (3)借阅的登记

测树学复习材料

测树学 题型:填空10题40分、选择10题20分、概念10分、简答2题10分、论述2题20分 计算约占50%,参考材料结合书本复习。 第1章 伐倒木材积测定 一、树干材积测定 (1)干形:树干的形状通称干形,研究树干形状的目的是测定材积。 通式:V=f o *g o *h (2)树干横断面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g —树干横断面; d —树干平均直径 (3)树干纵断面 干曲线:表示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称曲线通常称为干曲线。 树干纵断面形状:截顶凹曲线体、圆柱体、截顶抛物线体和圆锥体 孔兹干曲线式为:(记住符号的含义) 式中:y 一树干横断面半径; x 一树干梢头至该横断面的长度; P —参数; r —形状指数。 二、伐倒木材积的测定技术 (1)伐倒木近似求积式 ①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②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2)区分求积式 概念:将树干区分成若干段,分别测算各分段材积,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该法称为区分求积法。在树干的区分求积中,梢端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用圆锥体公式计算其材积。 式中:g '—梢头底端断面积; l '一梢头长度。 (区分段个数一般≥5 ,区分段个数越多,精度越高) 分为: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V=L*∑g i +1/3g ’L ’ ''3 1l g v =2 4 g d π=2r y Px =l d d l g g V n n )2(4)(212200+=+=π2 11 22 4V g L d L π==

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V=[1/2(g o+g n)+∑g i]*L+1/3g n*L (关于区分求积式,若考简述只需写概念,若考论述要加上公式。) 三、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 P v=2P d+P L 式中:P v为材积误差率,P d为直径误差率,P L为长度误差率。 ①当长度测量无误差,即P L=0时,则P v=2P d ②当直径测量无误差,即P d=0时,则P v=P L ③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一倍。 四、伐倒木造材 (1)原条:伐倒木剥去树皮且截去直径(去皮)不足6cm的梢头部分称作原条。 (2)原木:经过造材后形成的木段称作原木。 原条测定直径2.5米处,原木测定小头去皮直径。 (3)削度:树干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其单位长度直径减少的程度称为削度。 第二章立木材积的测定P27 1、测定胸径时注意事项: ①在我国森林调查工作中,胸高位置在平地是指距地面1.3m处。在坡地以坡上方1.3m处为准。在树干解析或样木中,取在根颈以上1.3m处。 ②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时,可在胸高断面积上下距离相等而干形较正常处,测直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 ③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当作分开的两株树分别测定每株树胸径。 ④胸高断面积不圆的树干,应测相互垂直方向的胸径取其平均数。 2、胸高形数与实验形数关系 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以f1.3表示。(优点:测定容易(胸高断面是确定的)缺点:不能脱离树高单株反映干形)实践上作用:作为立木材积的换算系数V=G*H*F。 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记为f n。(消除胸高形数的缺点,其优缺点与胸高形数相反。) 实验形数: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断面积为胸高断面积,其高度为树高(h)加3m。(已知f1.3、H,可算出实验形数。) 3、立木材积三要素 胸高形数f1.3、胸高断面积g1.3、全树高h 4、形率 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d1/2)与胸径(d1.3)之比称之为胸高形率。表达式q2=(d1/2)/ d1.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①f1.3=q22前提条件是把树干当作抛物线体。 ②f1.3=q2-c前提条件树干抛物线体,且树高在18m以上。 ③形数、形率、树高有关系:在形率相同时,树干的形数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高相同时则形数随形率的增加而增加。 5、用形率法求立木材积:根据形数与形率之间的关系推算胸高形数,再按下式计算单株立木材积:V=g1.3*h*f1.3 6、望高法(记住两个概念) 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试验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试验 1.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化学已经发展为实验和理论并重的科学。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验化学要求把各种具体的化学物质放在一起做试验,看会产生什么新的物质,而理论化学则是通过物理学的规律来预测、计算它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计算和预测主要借助计算机的模拟。也就是说,理论化学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实验结果的本质并阐述规律,还可以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能预测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电子结构、动力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理论与计算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化学、生物化学及相关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向。目前,已有多种成熟的计算化学程序和商业软件可以方便地用于定量研究分子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对化学实验的重要的补充,不仅如此,理论计算与模拟还是药物、功能材料研发环境科学的领域的重要实用工具。 理论化学运用非实验的推算来解释或预测化合物的各种现象。理论化学主要包括量子化学,(quantum chemistry)是应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基础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稳定和不稳定分子的结构、性能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反应等问题。量子化学可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基础研究主要是寻求量子化学中的自身规律,建立量子化学的多体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多体方法包括化学键理论、密度矩阵理论和传播子理论,以及多级微扰理论、群论和图论在量子化学中的应用等。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巨大进展,正使化学学科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今天的理论与计算化学几乎渗透到现代一切科技领域,与材料、生物、能源、信息和环保尤为密切,理论化学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理论与计算化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实用、高效、富有创造性的基础科学,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且与日剧增。 2.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目的 (1)了解量子化学计算的用途。 (2)了解量子化学计算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3)通过一两个计算实例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的上机操作试验。 (4)学会简单的分析和应用计算结果。 3. 量子化学计算试验的原理

氧解析-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氧解析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学校:化工大学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同组人员:

一、实验摘要 本实验利用吸收柱使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送入解析塔顶再用空气进行解析,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析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并进行关联,同时对四种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 二、实验目的及任务 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2、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x a 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4、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如图1所示。 (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此压降对气速作图可得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 直线)。 (2)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下(c 点以前)压降正比于气速的1.8~2次方,但大于相同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 段)。 (3)随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 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斜率变陡(图中cd 段)。 (4)到液泛点(图中d 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lg u l g △p

2、传质实验 填料塔与板式塔气液两相接触情况不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主要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计算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的填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传质单元法和等板高度法。 本实验是对富氧水进行解吸,如图2所示。由于富氧水浓度很低,可以认为气液两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即平衡线为直线,操作线也为直线,因此可以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整理得到相应的传质速率方程为 m p x A X aV K G ?=, 即 m P A x X V G a K ?=/ ])()(ln[) ()(11221122e e e e m x x x x x x x x X -----= ? ()12x x L G A -= Ω=Z V P 相关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为: OL OL x x e x N H x x dx a K L Z =-Ω=?12 即OL OL N Z H /= m x x e OL x x x x x dx N ?-=-=? 21 1 2 Ω= a K L H X OL 图2 富氧水解吸实验 图1 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

树干解析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专业三年级姓名日期2015/11/22 实验一树干解析 一、基本概念 1.树干解析 沿树干每间隔特定高度截锯一圆盘,根据对各已知高度圆盘年轮数查数、各圆盘各年轮年龄确定与直径量测,计算树木各因子(胸径、树高、材积等)各种生长量(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等),拟合生长方程或绘制生长曲线,分析树木生长过程。 2.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 (1)当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时,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 (2)当平均生长量取得极值时,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等; (3)当平均生长量岁年龄增加而下降时,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 (4连年生长量波动幅度比平均生长量大,峰值较平均生长量大且早。 二、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1. 解析木选择、生长环境记载 一般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不断梢、主干明显的平均木或优势木。 2.解析木伐倒与测定 伐倒前,准确标明根颈位置,实测胸径,并在树干上标明胸高位置和南北(或其它)方向。应记载它所处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冠幅及与邻近树木的位置关系,并绘制树冠投影图等。伐倒后,先测定由根颈至第一个死枝和活枝的长度,然后打去枝丫,在全树干上标明统一方向(如北向等)。测量树高以及1/41/4、1/21/2、3/43/4树高处的直径,必要时需用称重法求出枝条材积。 3.解析木圆盘截取与注记将树干分成若干段,区分段长度或个数与伐倒木区分求积基本类似,通常在每个区分段中央处截取圆盘。由于胸高直径的生长过程是树干解析重要因子之一,故胸高处必须截取圆盘,不足一区分段长的树干顶部为梢头,在梢头底位置也需截取圆盘。截锯圆盘应尽量与干轴垂直,以恰好在区分段中点位置上的圆盘面为工作面,用于查数年轮和量测直径。圆盘厚度视树干直径大小而定,一般以22~~55cmcm为宜。在各圆盘非工作面上标明统一方向与圆盘编号及高度,根颈处圆盘为00号盘,其它圆盘应依次向上编号。此外,在00号圆盘上应加注树种、采伐地点和时间等。 三、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1.查定各圆盘年轮个数 将圆盘工作面刨光(以便查数年轮),过髓心划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直径线,查数各圆盘年轮个数。方法是: ⑴在00号盘两条直径线上,由髓心向外按每个龄阶(33年、55年或1010年等)

软件工程-实验1结构化分析实验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工程》 题目:实验1结构化分析实验 学号:2014140093 班级:Z计121 姓名:薛慧君

实验1结构化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传统软件工程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结构化软件工程分析与建模方法; 3、掌握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创建方法,建立软件功能模型; 4、通过实验,初步掌握需求分析文档的编写方法。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配置性能较好的台式计算机每人1台,并具备网络环境 软件环境:Micresoft Visio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题目 机票预定系统 1.系统简介 航空公司为给旅客乘机提供方便,需要开发一个机票预定系统。各个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码)、旅行时间、旅行始发地和目的地,航班舱位要求等)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当旅客交付了预订金后,系统打印出取票通知和帐单给旅客,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帐单交款取票,系统核对无误即打印出机票给旅客。此外航空公司为随时掌握各个航班飞机的乘载情况,需要定期进行查询统计,以便适当调整。 2.技术要求和限制条件 (1)在分析系统功能时要考虑有关证件的合法性验证(如身份证、取票通知和交款发票)等。 (2)对于本系统还应补充一下功能: 1.旅客延误了取票时间的处理 2.航班取消后的处理 3.旅客临时更改航班的处理 (3)系统的外部输入项至少包括:旅客、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

0层数据流图: 1层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1) 旅客信息 (2) 订票旅客清单 (3) 订票信息 (4) 航班机票信息

吸收(解吸)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吸收(解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2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3 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4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 了解气相色谱仪和六通阀在线检测CO2浓度和测量方法; 6 学会化工原理实验软件库的使用。 二、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及实验流程简述 1〕装置流程 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6-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

2〕主要设备 (1)吸收塔:高效填料塔,塔径100mm,塔内装有金属丝网板波纹规整填料,填料层总高度2000mm.。塔顶有液体初始分布器,塔中部有液体再分布器,塔底部有栅板式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塔底部有液封装置,以避免气体泄漏。 (2)填料规格和特性: 金属丝网板波纹填料:型号JWB—700Y,填料尺寸为φ100×50mm,比表面积700m2/m3。 (4)气泵:层叠式风机,风量0~90m3/h,风压40kPa; (5)二氧化碳钢瓶; (6)气相色谱仪(型号:SP6801); (7)色谱工作站:浙大NE2000。 三、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及弄清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仪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及风机电源开关; (3)开启进水总阀,使水的流量达到400L/h左右。让水进入填料塔润湿填料。 (4)塔底液封控制:仔细调节阀门○2的开度,使塔底液位缓慢地在一段区间内变化,以免塔底液封过高溢满或过低而泄气。 (5)打开CO2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关方向与普通阀门的开关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使其压力稳定在0.1Mpa左右; (6)仔细调节空气流量阀至1m3/h,并调节CO2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量,使其稳定在100L/h~160 L/h; (7)仔细调节尾气放空阀的开度,直至塔中压力稳定在实验值; (8)待塔操作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 (9)改变水流量值,重复步骤(6)(7)(8)。 (10)实验完毕,关闭CO2钢瓶总阀,再关闭风机电源开关、关闭仪表电源开关,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 2 注意事项 (1)固定好操作点后,应随时注意调整以保持各量不变。 (2)在填料塔操作条件改变后,需要有较长的稳定时间,一定要等到稳定以后方能读取有关数据。

树干解析

实验一树干解析 一、基本概念 1、树干解析 沿树干每间隔特定高度截锯一圆盘,根据对各已知高度圆盘年轮数查数、各圆盘各年轮年龄确定与直径量测,计算树木各因子(胸径、树高、材积等)各种生长量(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等),拟合生长方程或绘制生长曲线,分析树木生长过程。 2.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 (1)当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时,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 (2)当平均生长量取得极值时,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等; (3)当平均生长量岁年龄增加而下降时,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 (4连年生长量波动幅度比平均生长量大,峰值较平均生长量大且早。 二、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1、解析木选择、生长环境记载 一般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不断梢、主干明显的平均木或优势木。 2、解析木伐倒与测定 伐倒前,准确标明根颈位置,实测胸径,并在树干上标明胸高位置与南北(或其它)方向。应记载它所处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冠幅及与邻近树木的位置关系,并绘制树冠投影图等。伐倒后,先测定由根颈至第一个死枝与活枝的长度,然后打去枝丫,在全树干上标明统一方向(如北向等)。测量树高以及1/41/4、1/21/2、3/43/4树高处的直径,必要时需用称重法求出枝条材积。 3、解析木圆盘截取与注记将树干分成若干段,区分段长度或个数与伐倒木区分求积基本类似,通常在每个区分段中央处截取圆盘。由于胸高直径的生长过程就是树干解析重要因子之一,故胸高处必须截取圆盘,不足一区分段长的树干顶部为梢头,在梢头底位置也需截取圆盘。截锯圆盘应尽量与干轴垂直,以恰好在区分段中点位置上的圆盘面为工作面,用于查数年轮与量测直径。圆盘厚度视树干直径大小而定,一般以22~~55cmcm为宜。在各圆盘非工作面上标明统一方向与圆盘编号及高度,根颈处圆盘为00号盘,其它圆盘应依次向上编号。此外,在00号圆盘上应加注树种、采伐地点与时间等。 三、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1.查定各圆盘年轮个数 将圆盘工作面刨光(以便查数年轮),过髓心划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直径线,查数各圆盘年轮个数。方法就是: ⑴在00号盘两条直径线上,由髓心向外按每个龄阶(33年、55年或1010年等)标出各龄阶位置,剩余年轮个数若不足一个龄级年数,则作为不完整龄阶。 ⑵在其余圆盘的两条直径线上,要由圆盘外侧向髓心方向查数并标定各龄阶的位置,首先标出不完整龄阶位置,然后标出完整龄阶。 2.标定各圆盘各年轮年龄并量测各年(或龄阶,下同)直径 量测各圆盘两条直径线上各龄阶的直径,取两个方向上同一龄阶的直径平均数为该龄阶直径。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1.1 实验一结构化需求分析 一.实验类型 图书馆管理系统 假定校图书馆需要你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包括以下功能: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馆藏图书,包括每本图书的藏书编号、书名、编著者、 ISBN号、出版社、出版时间、入馆时间、馆藏数量(如果馆藏数量为1,则标明为孤本图书)、在馆数量、学科类别等(或其它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管理员可以查询、统计所有图书、每一类图书或每一本书的借阅记录; ●图书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读者的信息,包括读者类型(学生、教师、社会人 士)、姓名、图书证编号、办证时间、证件状态(正常、挂失、冻结)等信息; ●图书管理员可以查询和统计所有读者、每一类读者或每一个读者的借阅记录;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馆藏图书; ●读者可以通过本系统借阅读书。但对于孤本图书或在馆数量为1的图书则不 准外借; ●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 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读者可以通地本系统归还图书。如果图书超期,则自动计算罚款金额。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的分析技术 2.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3.熟悉项目开发计划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制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2.正确运用图表工具进行表示。 3.按规范正确编写软件文档。

四.实验步骤 1.理解所承担项目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内容。 本软件项目是面向中小型学校、单位机构对于图书管理的基于服务的一款便捷式软件。能满足一系列常用图书管理的功能模块,提供简介、准确的操作性,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数据错误,统计错误,系统逻辑错误。并且规模小,很容易进行推广。 ●本项目的参与对象有图书管理员及读者。 ●对于读者,能通过该软件浏览馆藏的所有图书。读者在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 的书后,能自行通过该软件操作完成借阅操作。若读者是第一次借书,必须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添加读者记录,登记读者信息。读者在登陆后方能完成借阅操作,对于孤本图书(即图书馆中馆藏只有一本的图书)则拒绝进行借阅操作。在规定期限内,读者可以通过该软件完成还书操作,对于超期的图书,应将扣除一定罚款金额,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并且读者能修改个人信息。 ●对于图书管理员,能管理自己和比自己低一级管理权限的管理员。一级管理 员能完成维护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和二级管理员的一切操作。二级管理员则能维护自己的信息和添加读者、添加图书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超期未归还图书的读者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对于超期一年不归还图书的读者冻结其图书证; 2.按照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系统的作业范围等,确定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 根据软件编程经验,本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Eclipse开发工具,java窗体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使用Win8。 3.绘制数据流图、功能分析图等。

实验二标准地调查

测 树 学 教學實習報告 专业林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班级 1301015 学号 130101524 姓名项颖 指导教师周春国 实验二标准地调查

1、定义: 在林分,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通过设置标准地进行实测调查,可获得林分各调查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值。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推算全林分结果的调查方法称作标准地调查法。 标准地调查是林分调查的主要途径、手段或方法。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临时标准地是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固定标准地是在较长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测设要求更为严格。 2、标准地设置 (一)选择标准地基本要求 1)必须反映待测林分的特征,对所预定林分要求有充分代表性,是林分的 “缩影”; 2)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隔离带,且应远离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一倍林 分平均高的距离); 4)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分密度分布应均匀。 (二)标准地形状 为便于设置及面积计算,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带状),林分密度低、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时可为圆形。 (三)标准地面积(即大小)

为了能够反映林分的结构规律和保证一定的精度,标准地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本次实习,要求设置正方形标准地,其林木株数不少于50株。 (四)标准地境界测量 传统的方法是用罗盘仪测角,皮尺量距,在坡地上量矩要做水平改算。测线闭合差不超过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测量境界线时应代开灌木,清除蒿草对测线外树木,在面向标准地一面标出明显记号。根据需要,标准低四角可埋设临时或固定树桩。 3、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与测定 (一)标准地每木调查 在标准地进行的每株树木的实测称为每木调查,也称每木检尺。这是标准地调查的最基本工作,有时简化记载和计算,树木直径可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格式进行记录。 每木调查的工作步骤: 1)径阶大小的确定 径阶的多少直接影响平均直径及其有关调查因子的准确程度。径阶是用组中值来表 示的,其径阶整化围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正确地反映直径分布的规律,因而需要确 定适当的径阶大小。 2)确定起测径阶 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根据林分结构规律,同龄纯林(或森林分子)的最小直 径近似地等于平均直径的0.4倍,通常可将其作为起测径阶。一般,天然过成熟林, 起测径阶定为8㎝,中龄林定位4㎝,人工幼林1或2㎝。 3)划分材质等级 每木调查时,不仅要按树种记载,而且对于用材林近、成、过熟林还要按林木质量等级分别统计。 4)每木检尺的注意事项: A.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段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 B.用整化径阶的轮尺或围尺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在坡地应站在坡上方测定,1.3 米以下分叉树应视为2株,分别检尺。 C.是用轮尺时必须与树干垂直,若遇干形不规则的树木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详解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 吴景恒 实验目的: (1)掌握Gaussian03W的基本操作 (2)掌握 Gaussian03W进行小分子计算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与基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3)通过运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分子的总电子密度,自旋密度,分子轨道及静电势 实验注意: (1)穿实验服;实验记录用黑色,蓝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需要画表格 (2)实验前请先仔细阅读前面的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逐步按照实验步骤所写内容进行操作 (3)截图方法:调整视角至分子大小适中,按下键盘上的PrintScreen按键截图,从“Windows开始菜单”打开“画图”工具,按Ctrl+v或“编辑-粘贴”,去掉四周多余部分只留下分子图形,保存图片 (4)所有保存的文件全部存在E盘或D盘根目录用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下,不要带中文命名,实验完毕全部删除,不得在计算用机上使用自己携带的U盘或其他便携存储设备! (5)HyperChem里面截图时候可以用工具栏以下几个工具调整视图: Rotate out-of-plane:平面外旋转工具,转换视角用 Mgnify/Shrink:放大镜工具,转换视角用 Gaussian03W使用介绍:(注意,下面只是界面示意图,实验時切勿按下图设置) 输入文件:Gaussian输入文件,以GJF为文件后缀名 联系命令行:设定中间信息文件(以CHK为后缀名)存放的位置、计算所需的内存、CPU数量等 作业行:指定计算的方法,基组,工作类型,如:#P HF/6-31G(d) Scf=tight Opt Pop=full #作业行开始标记 P 计算结果显示方式为详细, 选择还有T(简单)和 N(常规,默认) HF/6-31G(d) 方法/基组 Opt对分子做几何优化 Pop=full进行轨道布居分析,详尽输出轨道信息和能量 电荷 多重态:分子总电荷及自旋多重态(2S+1, S=n/2, n为成单电子数) 分子结构的表示 1、直角坐标:元素符号X坐标Y坐标Z坐标(如上图所示) 2、Z矩阵(参考后附内容):元素符号(原子一)原子二键长原子三键角原子四二面角

吸收与解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 3 4 二、实验原理 ㈠、吸收实验 根据传质速率方程,在假定Kxa 低浓、难溶等] 条件下推导得出吸收速率方程: Ga=Kxa ·V ·Δx m 则: Kxa=Ga/(V ·Δx m ) 式中:Kxa ——体积传质系数 [kmolCO 2/m 3hr Ga ——填料塔的吸收量 [Kmol CO 2 V ——填料层的体积 [m 3] Δx m ——填料塔的平均推动力 1、Ga 的计算 已知可测出:Vs[m 3/h]、V B [m 3/h](可由色谱直接读出) Ls[Kmol/h]=Vs ×ρ水/M 水 101 1'29]/[ρρρρV M V h Kmol G B B B =?=?= 空气 标定情况:T 0=273+20 P 0=101325 测定情况:T 1=273+t1 P 1=101325+ΔP 因此可计算出L S 、G B 。又由全塔物料衡算:G a =Ls(X 1-X 2)=G B (Y 1-Y 2) 2 2 21 1111y y Y y y Y -= -= 且认为吸收剂自来水中不含CO 2,则X 2=0,则可计算出G a 和X 1 2、Δx m 的计算 根据测出的水温可插值求出亨利常数E[atm],本实验为P=1[atm] 则 m=E/P m y x m y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e e e e m 1 1221 112221 2 1 2ln = = -=?-=????-?= ?

㈡、解吸实验 低浓、难溶等] Ga=K Y a ·V 则: K Y a=Ga/(V 式中:K Y a Ga V ΔY m 1、Ga 的计算 已知可测出:y 2 ]/[h Kmol G B 标定情况:T 0 测定情况:T 1因此可计算出L S 、G B 。又由全塔物料衡算:G a =Ls(X 1-X 2)=G B (Y 1-Y 2) 0112 2 21 11=-= -= y y Y y y Y 且认为空气中不含CO 2,则y 2=0;又因为进塔液体中X 1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将吸收后的液体用于解吸,则其浓度即为前吸收计算出来的实际浓度X 1;二是只作解吸实验,可将CO 2用文丘里吸碳器充分溶解在液体中,可近似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浓度,其X 1*可由亨利定律求算出: m m y x 1 *1== 则可计算出G a 和X 2 2、ΔY m 的计算 根据测出的水温可插值求出亨利常数E[atm],本实验为P=1[atm] 则 m=E/P 1 12 21112221 2 1 2ln x m y x m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e e e e m ?=?=-=?-=????-?= ? 根据 e e Y y y y Y 换算成将-= 1 三、实验装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