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

新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

新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
新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

新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

一、新金融的内涵

目前各界对“新金融”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提交的一份报告提出,新金融是相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而言的,是传统金融的演进、延伸和补充,是金融创新的结果。总体而言,新金融有“宽”和“窄”两个层面的涵义。从“窄”的层面来讲,新金融是以直接融资为主导,以新金融组织和新金融业态为特征,以新金融工具、新金融产品为引领的一种新的金融趋势和新的金融现象。而从“宽”的层面来讲,新金融是指包括传统金融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所产生的新的变革。需要指出的是,新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在当下显然是更为活跃的,然而宽泛层面的新金融涵义更能全面覆盖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可能存在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一、新金融的特征

整体上看,新金融具有以下特点:

(一)新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比传统经济更紧密。一个典型的例子,往往被传统金融拒之门外的高成长性科技型小企业能够以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方式获取资金支持。

(二)新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最新方向更加敏锐。以私募基金、天使投资为例,其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帮助企业对产业发展方向做出专业判断。

(三)具有明显的体制性特征

中国的新金融大部分还是受政府监控的,更确切地说,中国的新金融是体制内创新外加体制外金融活动。

(四)服务与传统银行同质化较高

新金融与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相比,同质化仍然较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过程。目前的金融创新仍然是体制内的资产持有形式转化,资产杠杆化程度不高,资金利益链还不长。

(五)业务与传统银行交错

新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交错重叠较多。如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就是典型例子。

因而,新金融业态作为传统商业性、政策性金融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拓展完善金融产业链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附加值,支持并服务于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新金融的形式

新金融具体又可归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存在已久,但游离于正规金融边缘的,比如由民间借贷生发出的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是合法但一直未得到有效发展,但近几年才蓬勃开展的,如保理、融资租赁等;一类是适应新的时代特征而产生的新业态以及传统金融创新手段,如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货币经纪、跨境人民币贷款、村镇银行等。

四、我国新金融业态发展现状

从我国实践看,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商业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愈来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由此也推动了金融业态的创新发展。各地政府、企业也对金融改革创新迸发出巨大热情,呼声密集、措施纷呈,试图在不同层面和领域进行突破创新。自2004 年以来,全国的金融创新得到明显活跃和深化,涌现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跨境人民币贷款等大批新金融业态(或模式)。综合来看,这些金融创新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三是促进金融市场创新。

促进人民国际化方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两项核心内容。近两年,我国公布了多项措施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金融机构创新方面,主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以及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分业体制的逐步放松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日益向其他业务领域渗透。货币经纪、消费金融、汽车金融、金融租赁、金融控股公司等业态自2005 年以来在全国快速兴起。

而对于金融市场创新的考量,则要从金融市场的功能完善出发。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渠道;二是为金融体系稳定提供风险管理场所。总体而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还不高,突出表现在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企业发展所需的大多数长短期资金都来自银行,这一结构对金融体系稳定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十分不利。基于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外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等旨在拓宽融资渠道的新金融模式近几年来应运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这些金融市场创新监管分散在中央机构、部委及地方政府几个层面,如小额贷款、私募基金由地方金融办主管,外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的监管部门是商务部,互联网金融由人民银行发放

业务牌照及管理,而以宜信为代表的网络人人贷业务、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电子支付业务则无明确的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业自律,金融创新监管亟需进一步规范。

五、商业银行所依赖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

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所有宏观、中观、微观因素的总和,它是金融业合理运行的基础。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所依赖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宏观视角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兼顾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不断升级优化,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中观视角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以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1.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2. 互联网金融衍生出新的金融竞争逻辑。3. 金融脱媒不断弱化银行的中介功能。

(三)微观视角

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基本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银行组织体系。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禀赋优势,对于战略布局、盈利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逐步进行了差异化调整,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1.战略布局综合化。2. 盈利格局差异化。

3. 风险管理复杂化。

六、新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一)传统资产业务方面

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传统资产业务已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上。

从资产规模的变化趋势来看,整个银行业信贷增速呈逐步放缓趋势。根据银监会相关统计,截至2014 年末,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为134.8 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长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诱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民间投资乏力、房地产市场风险积聚、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隐现,商业银行粗放型

的信贷投放难以为继;二是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直接融资服务,降低了银行信贷在企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三是P2P、众筹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流了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服务业务;四是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约束规定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资产规模的增长对收入贡献的边际效用将逐步降低。

从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来看,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向银行体系传导,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出现隐忧。自2011 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的均值出现了“双升”趋势。截至2014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 亿元,同比增长42.3%;不良贷款率为1.25%,比上年末上升0.25 个百分点(见图3)。尽管银行监管部门和银行自身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化解了“双升”局面,但是由于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摆脱经营困境,银行业资产质量欠佳的现状可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一种常态。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考验着其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资产管理策略。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影响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将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经营思路,必须寻求业务的转型升级。

(二)传统负债业务方面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具体体现在负债规模、负债结构、负债成本的变化上。

从规模上看,银行负债规模增速逐步趋缓。截至2014 年末,商业银行负债规模达125.09 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存款规模为98.34 万亿元,同比增长9.6%。银行负债规模的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的不断扩容冲击了银行存款来源。据测算,货币市场基金每分流2% 的活期储蓄存款,净息差就将下降近1BP。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存款替代产品日益丰富,银行存款流失压力上升,存款增速下滑趋势明显。

从负债结构来看,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因素的影响下,近五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呈现出微妙变化。存款理财化趋势不断增强,商业银行过去传统的被动负债格局将被打破。自2014 年以来,新型货币市场基金持续保持着对银行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的替代性优势。为提升负债能力,银行主动进行的存款理财化行为将持续。

从负债成本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2012 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扩大。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 年 5 月11 日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 倍调整为1.5 倍;自8月26 日起,放开一

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存款压力明显增强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一浮到顶”的揽存大战加大了自身的负债成本。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成为决定其负债业务发展的关键。

(三)传统中间业务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创新发展给商业银行传统中间业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在于银行中间业务客户粘性不断弱化。其原因在于:一是新兴线上渠道成为主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金融领域,移动金融改变了用户的金融消费习惯。用户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满足自身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传统的物理网点渠道粘性不断下降。二是超值的用户体验契合用户消费心理。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多重优势将用户基本金融服务内嵌入自身平台中,不仅以便捷、高效、安全的方式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资金归集、生活缴费、投资理财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通过积分、折扣、抽奖等多种优惠活动来提升服务附加值,完全契合了用户的消费心理。例如在支付结算业务中,2014 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80767 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支付宝占比49.6%,财付通占比19.5%,快钱占比6.8%,汇付天下占比5.2%,由此分流了银行大量的支付结算业务(见图5)。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客户粘性的弱化对于业务拓展增添了不小的阻力。如何增强客户粘性将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杨晔.“新金融”发展态势及上海的鼓励政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4,(68):9-18

杨丹.我国新金融发展现状、趋势研究[J].天津经济,2013,(8):48-52

汪祖刚.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思考[J].债券,2015,(11):70-76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1、在行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性风 险的管理丄作。2、拟定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经批准后公布实施。根据实施情况定期检讨和修订,并组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各业务单位制定的具体业务流程和指引进行检查,对其中不符合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规定的提出修改意见,反馈给有关单位修订。 3、制定、跟踪并完善全行性的信贷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及信贷决 策规则和流程,拟订信贷业务审批权限。 4、负责全行信贷产品管理的调研、审批和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5>负责对分支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考核与业务指导,负责对分(支)行信 贷业务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负责对分(支)行放款审核中心的管理丄作,负责全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核查和管理匸作。6、负责对总行公司业务部授信管理处及风险经理在整体职责履行方面进行评价、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参与授信管理处负责人及风险经理的选聘工作。 7、负责对信贷审批工作的后评价。 8、编制、汇总各类风险管理报告,按照规定及时向行长办公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负责提供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及其他单位所要求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负责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预警委员会安排的日常工作。 9、负责全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包括测量组合的风险;对行业、目标客户、现有客户等进行研究,编制研究报告,拟定我行信贷组合战略方案;分析信贷组合绩效。

10、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客户信贷风险评级体系及定价模型,负责CECM系统和个贷系统管理。11、负责统筹对零售授信管理中心和实施正式方案分行的对公授信管理中心的管理。12、负责全行信贷风险管理培训,建立信贷人员的准入与资格认证制度。 说明: 1 1、法律合规部已不再作为我部二级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其负责全行合规性风险的管理丄作,故以上职责中合规性风险管理(第1条)不再为我部职责。 2、根据行办会相关决议,授信后管理职责山公司部调整到风险管理部,根据新分工以上第6条调整为: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分行的授信后管理工作,负责向银行管理层及时汇报全行授信后管理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及发现的各种问题。 总行风险管理部处室职能划分 综合规划处职责: 负责协助总经理室草拟全部的工作总结及规划,监督全部工作计划(年度、季度和月度)的执行情况;全行风险管理机构的考核和人员的管理;总行风险报告的草拟和意见反馈,全行风险报告体系的管理工作;全行的拨备预算、记帐等相关管理工作;按规定向银监会定期报送存贷款、不良贷款等报告;本部门的行政事务。 风险政策处职责: 依据莆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负责组织草拟及维护全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审核各部门提交的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相关文件; 根据风险核准制进行新产品的风险审核;全行操作风险的统筹组织。 风险监控处职责: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据境内外有关监管指引、本行《章程》,并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本行实现既定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本办法主要关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本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本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来所需资金而对本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本行还关注外部监管部门或本行董事会要求-2-

关注的其他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本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本行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收益与风险匹配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必须考虑承担的风险是在本行的风险容忍度以内,并有预期的收益覆盖风险,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或符合本行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 本行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级机构和各层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具体权责,实行前中后台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之间要有效沟通与协调,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风险分散 本行实现信用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行业、产品、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防范集中风险。严格遵循监管标准,审慎核定单一客户和关联客户授信额度,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度。 本行实现市场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市场、产品、期限和 -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_邱峰

44 一、引言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热门词汇之一,2012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小贷异军突起、“三马”试水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数量激增、十家较大的商业银行分别开设网上综合商城等。互联网社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友和生意方式,实现了虚拟社区和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虚拟货币、虚拟金融与现实金融之间的转换。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网络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直接匹配平台,与客户实现开放、交互和无缝接触,改变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框架。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融资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维模式,延伸至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传统银行的概 念正在被颠覆,传统金融生态链面临重大变局。 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根源——银行金融服务有益补充 互联网金融空间巨大,主要源于庞大金融供需断层。首先,财富积累急需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其次,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融资成本过高。最后,商业银行无法进行根本性的创新,以跟上用户快速、即时需求的变化。比如说第三方支付所服务的小微商户只需要线下收单,通过移动终端管理收单平台,利润微薄,无法得到银行的服务。同时,熟悉互联网的年青一代渐成为社会主流,网络用户群庞大。2012年,中国网民5.64亿,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用户2.21亿,渗透率分别为39.3%、39.1%;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1万亿,其中网络购物突破万亿大关,网购率为42.9%,而日本、澳大利亚为69%、58%;网络广告收入达753.1亿元。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 邱 峰 (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江苏镇江 212004) 摘 要: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逐步边缘化银行中介功能,中间业务受到替代,面临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危险,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鉴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所处的特殊地位,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撼动、取代商业银行,二者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109(2013)08-0044-07 吉林金融研究 2013年第8期(总第379期) No.8,2013General No.379 收稿日期:2013-07-14 作者简介:邱 峰,男,汉族,硕士,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银行公司信贷基本知识

公司信贷基本概要 公司信贷是指以银行为提供主体,以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非自然人为接受主体的资金借贷或信用支持活动。公司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是银行取得利润的主要途径。公司信贷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其经营的结果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标的实现。 本章内容包括两节,第一节是公司信贷的基础,主要从公司信贷的相关概念、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和公司信贷的种类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二节是公司信贷的基本原理,主要从公司信贷理论的发展、公司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特征和公司信贷的原则三个角度进行介绍。 贷款利率和费率 (1)贷款利率 ①定义。贷款利率即借款人使用贷款时支付的价格。 ②贷款利率的种类。 本币贷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通常根据贷款标价方式的不同将利率分为本币贷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o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按照借贷关系持续期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市场利率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的特点是可以灵敏地反映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借贷双方所承担的利率变动风险较小。 固定利率是指在贷款合同签订时即设定好固定的利率,在贷款合同期内,不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不需要“随行就市”。 法定利率、行业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法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 行业公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业协会等确定的利率,该利率对会员银行具有约束力。 市场利率是指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③我国贷款利率管理相关情况。 其一,管理制度

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92、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293、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294、《中华人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所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具体指哪些机构? 该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国境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对在中华人民国境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295、《中华人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照审慎经营规则,该规则包括的主要容有哪些? 审慎经营原则包括风险管理、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容。296、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应该经过什么部门批准? 应该经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297、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现场检查?进行现场检查时又有什么具体规定?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1)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2)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3)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4)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进行现场检查的具体规定:进行现场检查,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拒绝检查。298、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银监管理机构应作何处理? 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未能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299、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银监管理机构可作何处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300、《中华人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从何时开始施行? 从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二、中华人民国人民银行法 301、中华人民国的中央银行是指哪家银行或机构,它的职责是什么? 中华人民国的中央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它的职责是:(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贷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经理国库;(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302、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03、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处理,如何处理? 应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处理。对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304、中华人民国的法定货币是什么?它的单位是多少? 中华人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4428732.html,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冯倩楠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9期 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管理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不仅关系到 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信用风险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最后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商业银行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包括两方面含义: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和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行业银行由于管、经营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的违约行为,如不能按时支付给储户利息和本金等。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过程中,由于借款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出现违约行为或其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中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客户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客户方面,根据商业银行信用贷款数据,由于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拥有更多资源,大部分商业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借贷给国有企业,但是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大客户的国有企业,由于权责利不明晰,很大一部分企业缺乏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吴敬琏就曾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仍不明晰,生产经营者的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多大关系,这使得生产经营者才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待遇与业绩脱钩也导致经营者很少关心企业信用,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目前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主要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相应机构,而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虽然一些银行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无成功经验。从目前商业银行出现的商业信贷风险数据来看,银行内部员工与信贷客户相互勾结,以隐瞒的方式骗取商业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究其原因,银行监管缺失,使得银行员工能游离于总行和分行制度控制之外,既能骗取贷款还能避免受到惩罚,给银行商业信贷带来风险,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行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看得见的手”的过多干预,束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再适应当下市场经济体制的诉求,成为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阻碍因素。由此,金融体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利率市场化被提上了日程。张仿龙(2014)在其研究中是这样定义“利率市场化”的,称其为“利率的决定权由国家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设想始于1993年。从1996年到200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分别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利率,贴现和转贴现的利率,以及实现对境内外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自此,改革进入深水期,涉及到存贷款利率的改革。商业银行会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又将以什么样的策略应对这些冲击?本文探讨的核心即在于此。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双面的,既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又提供了新的契机。下面将从经营,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 1、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冲击 我国金融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始终处于一个粗放的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迄今一直以存贷利差为主。所谓存贷利差,指的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得到的利息收入与进行存款业务付出的利息成本之差。在央行严格进行利率管制的年代,央行给出基准利率,各家银行即以此为标准开展业务。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往往与市场实际需求有一定出入,保持着一个比较高的存贷利差。而银行业又有比较严格的进入壁垒,基本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的状态,消费者居于弱势,各家银行得以坐拥高额利润,实现快速扩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2004年,央行正式批准贷款利率不再设上限;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取消对贷款利率的管制。2015年5月,伴随着新一轮的降准降息,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比例调到了1.5。央行利率管制放松的同时,银行业有了自主定价权。依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取消利率管制,短期内势必引起存贷

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客户准入标准

ⅩⅩ市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客户准入标准(试行)为加强公司授信业务管理,规范授信业务营销发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授信业务经营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标准。公司授信业务客户准入标准包括准入对象、准入条件、准入过程和准入权限。 一、严格准入对象 1、投向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辖区骨干企业、优秀的上市公司等; 2、投向效益好、风险低、资产质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重点客户; 3、投向信用评级高、偿债能力强、无不良记录、综合效益佳的中小客户; 4、投向列入政府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 5、投向具有垄断优势的系统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和具有后发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二、严格准入条件 从客户机构设置的合法性、经营的独立性、自有资本的足够性、经营的盈利性及授信的安全性等方面来确定贷款准入条件。 (一)授信基本条件: 1、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等,并在工商或相关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2、在我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开立一般结算账户达一年以上,结算业务百分之五十(含)以上通过我行办理; 3、信用等级在BB级(含)以上; 4、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流动比率不低于100%;

5、企业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正值; 6、或有负债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 7、近两年没有出现经营亏损; 8、客户机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无不良信用记录; 9、贷款用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承诺不以任何形式流入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 10、借款人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有效担保; 11、须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卡,且年检有效; 12、我行要求的其它条件。 (二)除以上基本条件外,根据授信业务类型的不同,还须符合相应的准入条件。 1、流动资金贷款 (1)信誉良好,具有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2)按期清偿贷款本息,无不良履约记录; (3)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股东和现任高级管理人员无任何重大不良记录; (4)发生经营、财务和人事等方面的重大变动,能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5)能准确提供财务报告等资料; (6)提供保证担保的保证单位信用等级应在BBB级(含)以上的企业法人(不含关联企业保证); 2、固定资产贷款 除应具备上述流动资金贷款条件外,拟使用贷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考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考试题库 第1题(填空):《商业银行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__《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_发放贷款_、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第二条) 第2题(多选):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是:_ABCDFG__(第三条) A 吸收公众存款; B 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C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D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E买卖股票;F提供保管箱服务;G发行金融债券; 第3题(填空):商业银行以_安全_性、__ 流动__性、__效益___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__主经营__,自_担风险_,自_负盈亏__,自__我约束__。(第四条) 第4题(判断):商业银行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V ) (第四条) 第5题(多选):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___ABCD__的原则。(第五条) A平等; B自愿;C公平; D诚实信用; 第6题(填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__公平竞争__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第九条) 第7题(填空):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__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机构___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_银行_”字样。(第十一条) 第8题(填空):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_10亿_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__1亿_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__5000万_元人民币。 (第十三条) 第9题(判断):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V )(第十七条) 第10题(单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的产生办法由________规定。( A )(第十八条) A国务院;B财政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第11题(多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监事会对本行的__ABCDE_进行监督。(第十八条) A信贷资产质量;B资产负债比例; C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E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章程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 第12题(判断):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分支机构,不按行政区划设立。( V )(第十九条) 第13题(单选):商业银行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百分之__D__。(第十九条) A 20; B 30; C 50; D 60; 第14题(填空):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凭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向__工 商行政管理____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第二十一条) 第15题(多选):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__ABD__ 的财务制度。(第二十二条) A全行统一核算;B统一调度资金;C自负盈亏; D分级管理; 第16题(判断):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自行承担。( X ) (第二十

商业银行八大风险

八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 1.定义: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形成原因: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3.应对措施:传统的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较新的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 二、市场风险 1.定义: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2.形成原因: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则会引起逆向选择,它是引起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重要根源。 3.应对措施:①构建独立、高效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②营造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③实现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技术与IT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操作风险 1.定义:操作风险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损失可能来自于内部或外部事件、宏观趋势以及不能为公司决策机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系统、行政机构组织、道德准则或其他主要控制手段和标准所洞悉并组织的变动。 2.形成原因: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一是所有者虚位,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二是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三是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四是内部控制能力逐级衰减。 ②内控制度建设尚不完备。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 一、巴塞尔委员会划分了八大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 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的一种可能性。1.相似概念:信贷风险(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狭义上的信用风险。 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其所包含的金融资产的范围,信用风险包含信贷风险,还包括其他表内、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风险等等。(二)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计算机系统或外部 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 相似概念:操作性风险:仅包括由人员因素,亦即由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尽管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高、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但我们不能将操作性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亏损的风 险。 市场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市场风险发生时,往往涉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因此,市场风险往往又被为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一般不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和回避,因此市场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与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过去的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的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国由于法律因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 括法律的内在缺陷、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法律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遭受诉讼的可能性。主要关注商业银行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能力。 (六)国家风险: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 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凡是跨国境的信贷,不论其接受信贷的对象为该国政府、私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国家风险,因而国险比主权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国家风险包括主权风险和非主权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势而生。互联网金融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如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已经渗透到金融的各个子领域,如第三方支付平台、P2P 网贷、各种“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诸如此类的创新模式,已经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坐立不安了。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因此,随着客户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才是传统商业银行的生存之道。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开放、平等、分享和包容的互联网精神融入自身的企业建设,才得以发展。而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这一大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介绍传统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冲击以及初步应对措施,再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得出传统商业银行的未来之路,为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少许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冲击

Internet financial impact 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Internet financial enterprises should be potential. Internet financial are than people imagine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today's Internet finan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has already penetrated into each field of finance, such as th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P2P network, all kinds of "baby classes" loan balance of financial products, such as this innovation model, has mad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 on pins and needles. Is the na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therefore, as the customer demand changing is the survival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t is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enterprises to open, equality and sharing and inclusive spirit into its own Internet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to develop. Rapid development in Internet financial this big background,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be how to deal with?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currently faces and preliminary countermeasures, SWOT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the future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 a little advice for the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KEYWORDS:the Internet financ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the impact

商业银行撰写对公授信分析报告指引

商业银行撰写对公授信分析报告指引 一、授信分析报告总体要求 信贷人员应按本指引的要求对有关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说明,首先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㈠撰写授信分析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充分、细致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对公授信业务尽职工作要求》,对企业经营及财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全面、真实地反映在报告中,避免片面或遗漏,摒弃非客观的描述或主观臆断、夸张或粉饰的成分。 ㈡始终坚持审慎原则。对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信贷人员必须予以充分揭示。 ㈢言简意赅、详略得当。重点放在对关键的风险点和核心问题的集中探讨。单个客户授信分析报告的篇幅以6000-8000字为宜,集团统一授信报告可适当增加篇幅。 ㈣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信贷人员应根据授信客户行业特性及经营特点确定个体的分析重点。如有必要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世行项目及本文要求的撰写内容及体例进行取舍、调整及添加,避免机械照搬。 ㈤本文部分内容针对某些特殊类型企业提出了详细的撰写要求。此类要求已在内容中予以明示,要求之外的企业可简化撰写。 ㈥本文规范的是一般企业授信,需项目融资的应按总行

要求撰写项目评估报告。 二、授信报告的重点分析内容及要求 ㈠授信客户背景情况 ⒈企业概况 ⑴成立背景、历史沿革及主营业务简介。 ⑵实收资本情况,包括借款人注册资金、股东出资方式、注册资金到位情况。 ⑶所有制,主要分析借款人的所有制性质。所有制性质指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广泛持股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合资、独资、合作)、集体或集体控股企业、民营或民营控股企业(特别注意揭示名为外资实为民营的情况)等。 ⑷主要负责人情况,包括年龄、学历、从业经历、行业经验、管理风格等。如发生主要领导人变更,应对变动原因及影响详细说明。对于民营企业,还应了解其实际拥有的资产情况。 ⑸首笔业务应对客户开发背景进行说明。 ⑹企业如有重大涉诉事项,应对原因及现状进行说明。 ⒉股东及关联企业情况 此部分内容对民营企业(包括名为合资实为民营的企业),或股权关系复杂有必要明确揭示的企业应按要求详述,其他企业可简化。

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

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学者们得出的统一结论就是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 是危机爆发的根源,呼吁加强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控制。然而,呼吁声中,两种观点始终交织存在。一方认为对银行的资本监管是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达标,全球金融体系的信贷创造机制就会冻结,引发巨大的金融灾难。另一方则认为资本监管不仅不能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反而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为什么在全球已经形成统一资本监管规则的今天,学术界还在为资本监管能否承担监督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职责而争吵不休。经过研究,作者发现,由于缺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普遍理论框架,导致研究时存在不同口径和指标,从而造成结论的截然不同。本文基于全新的视角,分别从风险承担动机、风险承担决策、风险承担后果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研究框架下探讨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商业银行不仅受资本监管的约束,还会在资本监管的动力效应下,优化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风险承担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金融业持续稳健发展。2007年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整体风景这边独好。2014年,我国264家商业银行 登上国际权威机构《银行家》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榜单。取得的成就能否证明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规范了风险承担行为,进一步讲,是否已经达成约束风险承担动机、优化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风险承担后果的目标?首先,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由于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尚不能完全实现,与国外银行相比,收益不能完全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自我约束工具。 其次,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行为模式和风险暴露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增加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第三,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5月正式实施,之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的全额担保推高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加剧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为了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向其他经济主体蔓延和扩散,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作用机制是当前亟需研究和探索的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界定入手,通过风险承担动机、风险承担决策和风险承担后果三个角度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四个方面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冲击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3-166-02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的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的一 个新兴领域。从理论上说,所有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理财、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网络贷款等新兴金融模式。其中,包括三种基本的组织形式:新兴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 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推广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也属于此类范畴,有学者指出,互联网金融将发展成为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大大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4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交易总额1,066.9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9%。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其对商业银行将产生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冲击。 全面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机构的冲击不仅包 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而且还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小型村镇商业银行;系统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不仅包括支付、贷款等核心业务领域,而且还包括从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市场营销到风险控制等各个价值环节;持续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 方式和盈利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有专家预言互联网金融模式20年后将成形。 归纳起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国民经济水平逐日提高,互联网技术日益强大。曾经在人们脑海中毫无干系的互联网与金融如今已经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其来势凶猛,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探寻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举例分析互联网金融具体形式,反应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何在。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具体形式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包括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匹配)可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

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借由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强力渗透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并以成本、时间上的巨大优势,向商业银行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尤其在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慢慢侵蚀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感。 1、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支付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媒介资金的融通,但目前,这一中介职能已经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并出现逐步弱化趋势。 1、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 在融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资金的供求双方无法及时有效地沟通资金供求信息。作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一直作为资金供求的信息汇集中心而存在,并在长期经营中形成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规模经济效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脸谱类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金融交易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基础。

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相关法律法规考试题库

信贷基础测试1.3:信贷业务相关法律法规 一、单选题 第 1 节,共 3 节 1.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特定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 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的变价价值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是() 保证 抵押 质押 留置 2.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特定的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而作为债权的担保,债 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的变价价值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是() 保证 定金 质押 抵押 3.以下关于《商业银行法》在信贷业务中运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信贷人员在办理各项信贷业务时均应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建设银行开办的信贷业务不应突破《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业务范围 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建设银行无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 4.债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该第三 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担保方式是() 保证 定金 质押 抵押 5.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并以该金钱的法定得丧规则保 障合同的订立、履行的担保方式是() 保证 定金 质押 抵押 6.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占有债务人的特定动产,债务人不依约或依 法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有权于催告期满后就其变价价值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是()

保证 定金 留置 抵押 7.有关《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物权法》的法律适用效力优先于《担保法》 担保物权是银行保障信贷安全的重要手段 与《担保法》相比,《物权法》扩大了可用于抵押的财产范围,明确法律及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财产均可抵押 《担保法》与《物权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担保法》 8.以下关于票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票据属于无因证券 票据关系成立后,即与其原因关系相分离 持票人在行使票据权利时,需要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 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由不同的法律进行调整和规范 ?退出 ?下一步 信贷基础测试1.3:信贷业务相关法律法规 二、多选题 第 2 节,共 3 节 1.客户提供的担保方式包括() 第三方保证 抵押 质押 借条 2.《商业银行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 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关于《商业银行法》在信贷业务中的运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信贷人员在办理各项信贷业务时均应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建设银行开办的信贷业务不应突破《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业务范围 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建设银行无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