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降差标准差计算公式

沉降差标准差计算公式

以相邻独立基础沉降量之差,Δs=s1-s2进行计算。

沉降差为不同基础或同一各点间的相对沉降量。相邻独立基础沉降量之差,Δs=s1-s2。框架结构和地基不均匀、有相邻荷载影响的高耸结构基础,变形由沉降量控制。

回填土计算时考虑了设计地面堆粮荷载引起的压缩沉降但没有考虑回填土对水泥搅拌桩的负摩阻力和回填土自重作用下的固结沉降,计算水泥搅拌桩桩端下沉降时只考虑现有勘探深度范围内桩端下淤泥层的压缩量。其桩端沉降计算结果会比按照相关规范确定的桩端下压缩层范围内压缩量的计算结果要小。

扩展资料:

石方路基填筑的相关要求规定:

1、基层处理时,其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2、路床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千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3、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沉降观测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 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 第五章沉降观测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一)、概念 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由于自然条件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土壤的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和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型式及动荷载的作用,建筑物产生均匀或不均匀的沉降,尤其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筑物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建筑物沉降观测是通过采用相关等级及精度要求的水准仪,通过在建筑物上所设置的若干观测点定期观测相对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的高差随时间的变化量,获得建筑物实际沉降的变化或变形趋势,并判定沉降是否进入稳定期和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 沉降观测的几个主要参数和基本概念: ⑴高程的概念 ①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叫“海拔”。 ②建筑标高:在工程设计中,每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都有它自身的高度起算面,一般取首层室内地坪高度为±0.000,单位工程本身各部位的高度都是以±0.000为起算面算起的相对标高,叫建筑标高。 ③设计高程:工程设计人员在施工图中明确给出该单位工程的±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值,这个确定的绝对高程值叫设计高程,也叫设计标高。 ⑤相对高程:当引用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采用假定的水准面作为起算高程的基准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⑥高差: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 ⑵水准点(BM):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由测绘部门,按国家规范埋设和测定的已知高程的固定点,作为在其附近进行水准测量时的高程依据,叫永久水准点。 ⑶误差的概念

填石路堤压实度沉降观测

填石路堤压实度沉降差观测方案 一、路基施工前,先修筑实验路段。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标准规定,压实度采用沉降观测法,规范规定平均压实沉降差小于5mm标准差小于或等于3mm。施工段沉降差三实验段确定的沉降差,方可进行施工。检查方法采用水准仪: 每40m 检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测5-9 点, 二、填料运输倾倒 安排好石料运输、倾倒路线,并由专人指挥按照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的方法卸料。卸料距离可根据松铺厚度确定。 三、推土机整平 (1)采用推土机按照由高到低、先两侧后中央的顺序进行推平。同时也起到初压的作用。结合本工程爆破的石方岩性、颗粒的情况和图纸规定的要求.试验段石方松铺厚度控制在60cm 左右。 (2)推土机将石料推平后,对于石块粒径相差较大导致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在填筑层的表面撤入石渣、石屑等细料,可反复数次,使间隙填满。粒径过大的填料应弃除,或人工现场破碎至满足要求。 四、碾压 填石路堤的石料本身是密实而不能压缩的,因此填石路堤的碾压工作实际上是通过压实机具的振动传力使各石块之间由松散接触状态变为紧密咬合状态的过程。 (1)由于石块粒径和质量都较大,中国《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一2006)规定填石路堤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 的振动压路机。本工程试验 段填石路堤的碾压作业由20 t 的重型振动式压路机完成。 (2)试验段石方碾压工艺如下,采用自重20t振动压路机弱振2遍一强振2 遍(累计 4 遍卜-强振 2 遍(累计 6 遍),强振 2 遍(累计8 遍)。压路机采用的压实 参数选择如下,碾压速度为2—4 km/ h。振动频率为30 Hz左右,并保证激振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1.前言 2.试验设计 3.试验过程 4.试验结果 5.结论 前言 填石路基是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基形式之一,具有经济、环保等优势。本试验旨在探究填石路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取了一段长达100米的路段,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填石路基试验。其中一组采用传统的填石路基方法,另一组采用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方法。试验时间为3个月。 试验过程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两组路基进行了多次观测和测量,包括路面平整度、路基稳定性、水分含量等方面的指标。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次交通负荷试验,以模拟实际道路使用情况。 试验结果 经过3个月的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相比传统填石路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同时在水分含量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在交通负荷试验中,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明显比传统填石路基更能承受压力。 结论 本试验表明,加固处理的填石路基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以为公路建设提供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稳定的选择。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一项填筑工程,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工程地点位于市区,总面积为平方米,填筑高度为3米。 2.工期安排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3个月,具体工作安排如下:第一个月,进行填料准备和机械配置;第二个月,进行填筑施工和碾压参数的测试;第三个月,进行试验成果分析和结论的确定。 3.施工依据 本工程的施工依据为《土壤力学与基础工程》和《填筑工程技术规范》,并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测试填筑土的压实系数和碾压参数,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5.资源配置 5.1 人员配置 本工程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人员,共计20人。 5.2 机械配置 本工程需要配置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共计5台。 5.3 试验仪器

风机基础沉降监测操作方案

风机基础沉降监测操作方案 ---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说明风机基础沉降监测的操作方案,以确保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风机基础沉降监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通过及时监测基础沉降情况,可以预防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从而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 --- 2. 操作流程 2.1 设定监测参数 在进行基础沉降监测之前,首先需要设定监测参数。监测参数应包括以下内容:

- 监测时间:确定监测的时间间隔和监测的具体时段。 - 监测点位:确定监测的具体位置和数量,以覆盖整个风机基础。 - 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例如使用沉降测量仪器或 者激光测距仪等。 2.2 进行沉降监测 根据设定的监测参数,在监测时间段内进行沉降监测。具体步 骤如下: 1. 在监测点位设置测量点,确保测量点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使用选定的监测方法进行测量,记录每个测量点的沉降数值。 3. 将测量结果保存,并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基础沉降的趋势和 程度。

4. 如果发现基础沉降超出预设的范围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3 分析监测结果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风机基础的沉降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1.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基础沉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 比较监测数据与预设的安全范围,判断基础沉降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如果发现基础沉降超出安全范围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采取其他措施。 2.4 编写监测报告

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编写风机基础沉降监测报告。报告应包 括以下内容: - 监测时间段内的沉降数据和趋势分析。 - 对监测数据的评估和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需要进一步 处理的问题。 -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保证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3. 结论 风机基础沉降监测是确保风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通过合理 设定监测参数、进行沉降监测、分析监测结果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并保证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于INSAR技术的沉降监测

基于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沉降监测 一、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SI)简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一种使用微波探测目标的成像技术,可将复图像进行相位干涉和差分处理,从中提取地表移动变形信息,从而对地面沉降变形进行监测。 目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应用已比较广泛,在进行地表形变监测时,理论上能达到mm级精度。但其受时间、空间去相关以及大气延迟的影响十分严重:时间的去相关主要是指图像分辨单元内物体在图像获得的时间间隔内散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所获得的图像对之间失去相关性;几何去相关性主要是指由于成像卫星观测位置不同而导致接收信号时的入射角的不一致,使得物体在图像分辨单元内发生空间变化而导致的去相关性;此外大气的不均匀所产生的大气相位以及不同成像时期大气的不同延时作用也将破坏所获得干涉相位的精确性。 Ferretti等人在2000年提出了一种称为“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的新技术,它利用从时间序列的SAR图像集中选取那些保持高相关性的点,利用他们的散射特性在长时间上保持的稳定性,获得可靠的相位信息。因此,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应运而生,PSI技术的目的是解决D-InSAR中时间、空间的去相关和大气效应等限制测量精度的问题。与传统方法比较而言,该技术真正实现了生成m级的DEM和mm 级地表形变监测,所获得的永久散射体(PS)可被用作构成一个“天然”的角反射器网,可以高精度地监测城市沉降、滑坡、地震断层和火山地区等地表形变。同时,由于PS 点不受时间和空间去相关的影响,使可利用的SAR影像突破了已有的时间和空间基线的极限限制,大大增加了SAR影像的可用数量。 二、作业原理 PSI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景(一般要求大于25景)同一地区的SAR影像,通过统计分析所有影像的幅度信息,查找不受时间、空间基线去相关和大气效应影响的永久散射体。利用这些永久散射体的插值拟合曲面,计算出DEM误差、视线方向目标物体

建筑边坡位移沉降监测方案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 监测方案 审定: 审核: 技术负责: 方案编写: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工程工程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 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边坡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南坪快速路出口约1km处,地处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的后面。边坡长约110m,坡高8~25.0m,该边坡为建筑高边坡。边坡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边坡本身及邻近环境的安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 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有关要求,要对边坡工程进行监测。 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边坡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边坡施工过程中及竣工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对边坡变形等进行监测,应用监测所得的信息指导设计、施工,及时、详细的掌握支护系统的变化和稳定状况,以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监测内容 根据《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施工图》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实施 以下两项监测。 1.位移监测; 2.沉降监测; 三、监测技术的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4、《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施工图》。

工程 四、监测点布置 根据《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施工图》设计要求,在坡顶 布置 5 个位移监测点、在二级平台挡墙顶部设置 4 个位移监测点,共布置监测点 9 个,具 体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五、监测原理、方法及监测仪器 1、主要监测、检测仪器 序号 1 2 监测项目 位移监测 沉降监测 主要监测仪器 日本索佳 SET210K 型全站仪 日本索佳 SET210K 型全站仪或 DSZ2 水准仪 2、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为平面控制测量,必须先在测区内建立平面控制网。水平位移监测网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法: 2.1.采用基准线法时,基准线两端分别建立检核点。观测前先检查基点是否移动。 观测时位于基点的全站仪和位于测点上的标牌均要检验对点器的可靠性, 量取偏距时均 移动钢尺读数两次。 2.2.采用三角测量法进行观测,控制网为三角网。三角网由测区内若干个起控制作用 的点(工作基点)和基坑周边按规范要求的间距设置的位移观测点相互连接而成。观测中 使用钢尺或红外测距仪测量控制网中三角的起始边(基线)长,使用索佳 SET22D 型全 站仪观测各三角的内角,按四等三角精度观测。外业观测成果经内业整理计算即可求得各 点的位移量。 测量中的主要误差如下:(经过计算,角度值已经折算成长度值。) 对中误差: <1.0mm 整平误差: <0.3mm 瞄准误差: <0.4mm 方法误差: <0.3mm

差异沉降计算公式(一)

差异沉降计算公式(一) 差异沉降计算公式 1. 简介 差异沉降是一种用来衡量两个或多个群体在某种指标上的差异程 度的计算方法。不同的计算公式对应不同的情况和目的,下面列举了 几种常用的差异沉降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2. 绝对差异(Absolute Difference) 绝对差异是一种最直观和常用的差异沉降计算方法。它计算的是 两个群体在某种指标上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公式: $ = | - |$ 例子:假设一个研究中对两个不同教学方法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得到了下面的结果: •教学方法1的平均成绩为80分 •教学方法2的平均成绩为75分 使用绝对差异公式计算两种教学方法的成绩差异:$ = | 80 - 75 | = 5$

3. 相对差异(Relative Difference) 相对差异是一种将差异与基准值进行相对比较的计算方法。它计 算的是两个群体在某种指标上的平均值之间的相对差异。 公式: $ = %$ 例子:继续以前面的例子为基础,计算两种教学方法的相对差异:$ = % %$ 4. 标准差差异(Standard Deviation Difference) 标准差差异是一种用标准差来衡量的差异沉降计算方法。它计算 的是两个群体在某种指标上的标准差之差。 公式: $ = - $ 例子:假设一个研究中对两个不同教学方法的考试成绩方差进行比较,得到了下面的结果: •教学方法1的考试成绩方差为25 •教学方法2的考试成绩方差为20 使用标准差差异公式计算两种教学方法的成绩方差差异:$ = 25 - 20 = 5$ 5. 效应大小指数(Effect Size) 效应大小指数是一种综合考虑差异大小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它 通过将差异除以标准差,来衡量差异的大小。

沉降差法与灌水法结合

沉降量法与灌水法结合进行筑堤质量检测 在卧虎山水库新建围堤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在筑堤、路基等建设中常需检测压实质量,规范推荐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灌砂法和灌水法。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提出了控制沉降量与灌水法结合进行筑堤工程的质量控制,本办法能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可操作性强,对工期紧迫和作业面狭长的筑堤和路基工程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关键词:卧虎山新建围堤、湿密度检测、沉降量法、灌水法、灰点。 进行河道或者水库的围堤施工时,常根据便利和节省投资的原则采用河道或者库区内的砂砾料作为筑堤材料,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对于砂砾料筑堤的质量控制宜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两种方法都是针对原位密度的试验方法,其中灌砂法对砂的要求较为严格,实际工程中多采用灌水法进行控制。 在2002年实施的卧虎山水库续建配套工程新建围堤质量控制中,因应急渡汛和现场施工的需要,采用了沉降量法与灌水法结合的方式进行筑堤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实施的卧虎山水库续建配套工程,于5月1日开工建设,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围堤5.08km,由于临近汛期,工期要求异常紧张。

筑堤材料选用水库库区内砂砾料,采用分层压实上料的施工工艺筑堤,施工时监理单位针对堤身碾压质量提出了用灌水法进行湿容重检测的方法,根据规范规定,对狭长的堤防作业面,20~30m堤段取样一个,在堤防施工时,一般每200~300m作为一个施工段,因此如采用灌水法,每压实一层需挖检测坑十余处,这样不仅仅耗费大量时间,直接影响下一层土料的填筑,也对坝体的均匀性和完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采用灌水法进行湿密度检测时,多次发生湿密度试验值超过2.40g/cm3,显然误差较大,究其原因应在以下两个方面:1.使用的薄膜不够薄,不能完全贴近坑壁,从而使测得的土料体积变小。2.选样的试验场地不够平整,使测得的土料体积变小。虽然经多次调整,但试验结果仍有相对较大的误差。 本着节省检测时间,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下,监理单位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沉降量法与灌水法结合进行碾压质量控制的方法,并报请了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二、沉降量法与灌水法结合的操作 使用沉降量法与灌水法结合,实际上是减少了灌水法的检测数目,以沉降差法为主进行检测,并结合灌水法少量取样的试验结果共同分析堤身压实状况。 根据现场土粒的组成、含水率等情况,通过观察得知,在震动碾碾压堤身6~7遍时,在堤身的同一位置基本无沉降,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沉降量法的控制原则:堤身同一位置在两次碾

洁净区环境监测规程

洁净区环境检测规程 1目的 规定洁净区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有效的控制洁净车间和实验室洁净区环境的洁净度,满足生产和检测环境的要求。 2范围 本规程适用本公司洁净区环境的洁净度检验。 3职责 化验员负责洁净环境检测各项技术要求的检验。 4.工作程序 4.1检验项目 温度、湿度、压差、风速(换气次数)、尘埃粒子数、菌落数。 4.2温度、湿度 4.2.1要求 洁净区温度(18-28)℃,相对湿度(45-65)% 4.2.2仪器与设备 温湿度计 温湿度计必须在检定合格周期内 4.2.3操作方法 目测温湿度计 4.2.4测定频次 1次/班 4.3压差 4.3.1要求 洁净室与室外压差≥10Pa,洁净室与非洁净室≥5Pa,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5Pa。 4.3.2仪器与设备 微压计 微压差计或手持式数显压差计须在检定合格周期内。 4.3.3操作方法 用微压计或数显压差计测试各室的静压力,由两室静压力之差,为静压差。 4.3.4测定频次

1次/月 4.4换气次数/风速 4.4.1要求如表1所示: 表1各级别洁净区风速的技术指标 4.4.2仪器与设备 风速计 风速计必须在检定合格周期内。 4.4.3操作方法 4.4.3.1用风速计距风口下25cm 处测量风速,采样点为风口的四个顶角及中心位置(不少于5点)。计算5个点风速平均值,为一个风口的风速。 4.4.3.2换算公式: 换气次数 (高效送风口风速 高效送风口面积) 被测房间体积 4.4.4测定频次: 1次/ 月 4.5尘埃粒子数 4.5.1要求如表2所示: 表2各级别洁净区尘埃粒子数的技术指标 4.5.2仪器与设备 尘埃粒子计数器 4.5.3内容

桥梁检测技术质量评定分析

桥梁检测技术质量评定分析 摘要对原桥进行设计改造,提升使用性能是现阶段各区域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要想使新旧桥梁稳定衔接,就要对原桥的现阶段使用状态进行评定分析,为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依据。目前冯家庄公路桥已投入使用近七年时间,现按照地方需求对原桥进梁帮宽改造,改造前需对原桥目前状态进行检测,确定桥梁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依此确定补强措施,确保帮宽后桥梁整体具备后续使用条件。 关键词帮宽改造;状态;检测; 1前言 冯家庄公路桥为(4×30+3×30)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桥长210m。本桥桥宽6.5m,其中桥面宽5.5m,2#跨、3#跨桥梁上跨瓦日铁路线。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0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50,弹性模量为3.45×104MPa。对全桥外观、典型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3×30m一联承载能力进行检测。 2检测目的 (1)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结构承载能力; (2)采用桥检车等设备检查外观质量,同时按照桥梁损坏状况进行评定; (3)试验检测在一定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应力,是否满相关文件要求; (4)经过现场荷载试验后,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总体性评价; (5)积累静载试验技术资料,为该桥的质量评定提供依据[1]。 3检测项目及仪器 3.1检测项目 本次试验拟实施的主要项目内容如下: (1)桥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7]; (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3)桥梁结构静力荷载试验(静态应变、静态挠度、裂缝)。

3.2检测仪器 试验测试主要仪器设备清单见下表1。表1 试验测试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名 称 规格型 号 数 量 备注 1超高像素照相机2台 2检测加载车三轴车4辆每辆350kN 3桥梁检测车1辆 4综合测试仪 JMZX- 3006 1台 5振弦式应变计 JMZX- 212HAT 28 个 6一体式数字回弹 仪 HT225-B1台 7跨孔超声检测仪 RS- ST01D(P) 1台 8裂缝综合测试仪ZBL-F8001台 9 多点位移视频检SMTN-X1台 三脚架1个光靶

第6章思考与练习-总体均数的估计(卫生统计学)

第六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均数的抽样误差?决定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有何特点? 3.阐述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4.如何运用抽样分布规律估计总体均数? 5.阐述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二、案例辨析题 2005年随机抽取某市400名7岁男孩作为研究对象, 计算得其平均身高为122.5 cm, 标准差为5.0 cm 。请估计该市7岁男孩身高的总体均数。 某学生的回答如下:“该市2005年7岁男孩平均身高的点估计值为122.5 cm ,按公式),(2/2/S Z X S Z X αα+-计算得到其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112.7, 132.3) cm ”。请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恰当之处。 三、最佳选择题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 .R B .S C .X S D .CV E .四分位数间距 2.关于t 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 分布是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单峰曲线 B .自由度越小,曲线越低平 C .当自由度为∞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D .自由度相同时,||t 越大,概率P 值越小 E .自由度越大,相同概率的t 界值越大

3.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分别估计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则精确度高的是 A .均数大的样本 B .均数小的样本 C .标准差小的样本 D .标准误大的样本 E .标准误小的样本 4.关于置信区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99%置信区间优于95%置信区间 B .置信区间的精确度反映在区间的长度 C .当样本含量确定时,准确度与精确度是矛盾的 D .置信区间的准确度反映在置信度(1)α-的大小上 E .当置信度(1)α-确定时,增加样本含量可提高精确度 5.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的含义是 A .总体95%的个体值在该区间内 B .样本95%的个体值在该区间内 C .平均每100个总体均数,有95个在该区间内 D .平均每100个样本(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在该区间内 E .平均每100个样本(样本含量相同),有95个样本所得的区间包含总体均数 6.假设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120.2mmHg ,标准差为11.2 mmHg ,后者反映的是 A .个体变异的大小 B .抽样误差的大小 C .系统误差的大小 D .总体的平均水平 E .样本的平均水平 7.上述第6题中,从该地随机抽取20名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112.8 mmHg ,又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7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5mmHg ,标准差为10.4 mmH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2.8mmHg 与120.2mmHg 不同是由于系统误差

开山石渣填筑方案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 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开山石渣)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 标段一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三月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 填石路基施工方案 (开山石渣)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 标段一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3. 路基试验目的 (2) 4. 施工部署 (2) 4.1人员、机械设备、材料 (2) 4.2工期安排 (4) 5. 路基试验段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4) 5.1试验内容 (4) 5.2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图 (4) 6. 施工检测方式及质量标准 (7) 6.1 填石压实质量检测方式 (7) 6.2检验标准 (8) 7. 雨季施工措施 (9) 8. 质保体系和质保措施 (9) 9. 安全生产措施 (11) 10. 环境保护措施 (13) 10.1 防尘措施 (13) 10.2 噪声防护 (13) 10.3土方运输和弃土处理 (13)

填石路堤(开山石渣)试验段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 2、《黄石市大冶湖新区新城大道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2017年2月; 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5、管理处、总监办对本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方面要求; 6、我项目部的施工能力、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及多年施工经验。 2. 工程概况 根据业主会议纪要精神,新城大道全部特殊路基处理段落回填材料变更为开山石渣,共需要石渣约24.6万m³。另外由于与管廊交叉施工,为保证管廊顺利施工,右幅路基填筑厚度1m的开山石渣,填筑标准同填石路基。 3. 路基试验目的 在进行填石路基施工之前,通过填筑试验路段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找出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由此提出标准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高、进度快、经济效益显著。 主要目的:确定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孔隙率标准及最大压实度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4. 施工部署 4.1人员、机械设备、材料 4.1.1人员 此工程由路基分部负责施工,主要人员组成:路基工程师1名,现场施工负责人1名,试验负责人1名,质检工程师1名,测量工程师1名,机手10名,技术员4名。 人员情况一览表

低应变法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标准贯入法试验、平板荷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检测方案

XXXX项目X#地块低应变法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标准贯入法试验、平板荷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检测方案 方案编号: 编写: 审核: 广州市XXXX检测有限公司 二○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一、编制依据 本检测方案的编制依据为: 1、本项目相关设计图纸; 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 3、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20]030号); 4、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 5、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1#楼、7#楼、8#楼采用预应力管桩,总桩数为780根(1#楼277根,7#楼277根,8#楼226根),总承台为99个,桩径为500m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地下室为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基础锚杆,地下室面积为6094㎡,地基设计岩土性状为粉质粘土,独立基础共96个。抗浮锚杆数为729根,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 三、检测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和数量 (一)检测标准 1、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 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16)。 (二)、低应变法检测 1、检测数量 根据广州市建委穗建质[2020]030号文的规定,预制桩桩身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柱下承台不得少于1根;小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身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或高应变法: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抽检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除上述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还不得少于1根。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每个承台下的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该承台下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1根;其中,钻芯法抽检的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5%(复杂岩溶区域宜适当增加);对于桩径

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概述

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概述 一、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 1.颗粒: 颗粒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 定形状的几何体,如图1。颗粒不仅指固体 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颗粒 的概念似乎很简单,但由于各种颗粒的形 状复杂,使得粒度分布的测试工作比想象 的要复杂得多。因此要真正了解各种粒度测试技术所得出的测试结果,明确颗粒的定义是很重要的。 2.粒度测试复杂的原因: 由于颗粒的形状多为不规则体,因此用一个数值去描述一个三维几何体的大小是不可能的。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火柴盒为例,如图2。 用一把直尺量一个火柴盒的尺寸,你可以得出这个 火柴盒的尺寸是20×10×5mm。但你不能说这个火 柴盒是20mm或10mm或5mm,因为这几个数值只是 它大小尺寸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它的整体。可见,用 一个数值去直接描述一个火柴盒的大小都是不可能 的,同样,对于一个形状极其复杂的颗粒来说,用 一个数值去直接描述它们的大小就更不可能了。那 么,怎样仅用一个数值描述一个颗粒的大小?这是 粒度测试的基本问题。 3.等效粒径: 只有一种形状的颗粒可以用一个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那就是球型颗粒。如果我们说有一个50μ的球体,仅此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大 小了。但对于其它形状的物体甚至立方体来说,就不能这样说了。对立方体来说,50μ可能仅指该立方体的一个边长度。对复杂形状的物体,也 有很多特性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如重量、体积、表面积等,这些都是表示一个物体大小的唯一的数值。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可测得火柴盒重量的话,我们就可以公式 重量= ----------------------------------------------------------- (1) 6. 由公式(1)可以计算出一个唯一的数(2r)作为与火柴盒等重的球体的 直径,用这个直径来代表火柴盒的大小,这就是等效球体理论。也就是说,我们测量出粒子的某种特性并根据这种特性转换成相应的球体,就可以用粒度测试中的典型数据: (1) 体积平均径D[4,3]:这是一个通过体积分布计算出来的表 示平均粒度的数据。是激光粒度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的测试结 果。(2) 中值:也叫中位径或D50,这也是一个表示平均粒

沉降观测基础知识_secret

1.变形观测概述 1.1 变形观测发展概况 工程建设,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15世纪初,世界上首次变形观测。 19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建筑物变形给以极大关切,一些国家开始对建筑物进行沉陷和水平位移观测,并成立了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 我国目前也很重视对大型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目前国际、国内变形观测工作对象主要有:工程建筑物(包括高层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隧道、水工建筑物、古建筑等)的变形;地壳变形等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变形观测方案的优化设计、对观测值的评价和筛选、变形测量结果的几何分析和变形原因的解释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变形观测的发展情况。 1)变形观测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国内变形观测的主要方法仍是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即用经纬仪测角、用测距仪或铟钢尺测距、用精密水准仪测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的观测方法不断出现:(1)利用地面摄影测量方法作变形观测。 (2)三维变形监测网已用于大坝变形观测。 (3)非大地测量方法和一些专用仪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变形观测中。 (4)GPS技术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2)变形观测方案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内容包括:控制网的图形、经济指标、精度指标、对已有网的改进等。设计的目标函数有精度、灵敏度、可靠性和经济四个指标。 优化设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算机模拟法;二是计算机解析法。 3)变形观测的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关系复杂。需把这些数据全部存入计算机中,建立变形观测数据库。 1.2 变形观测的一般问题 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意义和目的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以及其设备的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变形观测。 一般来讲,建筑物变形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等;另一种是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即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动荷载(如风力、震动等)的作用。此外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工作做得不合理,也会引起建筑物的变形。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按其类型来区分,可以分为相对静态变形和实时动态变形。 2)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 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如果要求得瞬时变形,则应采用各种自动记录仪器记录其瞬时位置。 变形观测的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与地基情况来定,要求有明确的针对性,既要有重点,又要作全面考虑,以便能够正确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达到监视建筑物的安全运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