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课第一框2分析

第六课第一框2分析

第六课第一框2分析
第六课第一框2分析

教案

第页

第六课一、二框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一、新课标要求 解析银行的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汇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一)识记: ①储蓄存款的含义以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②利息的含义 ③款储蓄的基本类型 ④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 ⑤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 ⑥股票的含义、特点 ⑦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 ⑧债券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⑨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⑩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二)理解: ①存款利息的计算 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③债券、储蓄、股票、保险等各投资方式的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方面的特征。(三)运用: 根据债券、储蓄、股票、保险各自的特点,安排一项综合投资计划。 (2)能力目标: ①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概括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有的作用, ②能利用基本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有利。 ③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积极参加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级就建设。因此,要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任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二、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共有四个: 1、存款储蓄:讲清以下几点:①存款储蓄的含义;②我国的储蓄机构;③利息的变动以及影响因素;④我国存款储蓄的种类 2、我国的商业银行:讲清以下几点:①商业银行的含义和类型;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股票:讲清以下几点:①股票的性质;②投资股票的收入; 4、债券:讲清以下几点:①债券的含义;②债券和股票的异同;③债券的种类; 5、保险:讲清以下几点:①保险的含义;②商业保险的分类;

高中政治第六课第一框练习

第五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训练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命题人:李增月 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写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告诉我们 (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为民执政 D.依法执政 3.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党政各级机关要更加深入基层“接地气”,获取基层群众的声音。“接地气”() ①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②能切实维护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是党坚持依法行政的体现④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4.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精神,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这意味着深受质疑且在中国适用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劳教制度从此正式“寿终正寝”。这一决定() ①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决定权②彰显了我国尊重与保障人权 ③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④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目前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认识到执政党面临的危险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②正确履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等职能 ③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第六课第一框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 【教材分析】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是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国情国策教育)的开篇课,主要讲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据此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从总揽全局的高度,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强国富民的总路线、总政策。本课共设置了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发展是硬道理”,第二个项目“讲述春天的故事”。而“发展是硬道理”又是“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的开篇目。这一目讲述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的内容,它和第二目“讲述春天的故事”(即改革开放)共同说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从经济方面论证了单元主题“关注国家的发展”。 本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个层次“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之所以将党的基本路线比喻为“灯塔”,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路线和政策,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第二个层次“‘一个中心’是关键”。主要是分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理解。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建设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可见,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意义重大。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是关键,这些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且理论性、政策性较强,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会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不仅从理论上准确地阐述,还要提供大量事例印证。另外,更需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比较关心,对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也不陌生,学生成长在、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感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这都为搞好本目教学奠定了基础。【课标依据】 三4.2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认清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发学生积极投身我国经济建设的热情。 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初步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能力,努力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导学案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班级: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地球起源与演变的探索 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 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人有不同的 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 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岀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岀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一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岀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

经济生活第5课第一框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40 37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下列企业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①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②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1万元 ③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④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价格协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并不意味着企业( ) A .产品价格的降低 B .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C .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D .发展方式的转变 7.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 A .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 .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 .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8.判断一个股份制公司是不是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关键是看它( ) A.是否有利于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 B.是否壮大了国有经济的力量 C.是否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地位 D.是否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和集体掌握控股权 9.肯德基通过多年的探索,有效地运用本土化战略避免了水土不服和文化差异,确立了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营销战略。将中国的均衡膳食健康理念运用到产品的开发上,在烹制上突破油炸,推出“烤”、“煮”、“凉拌”等制法,改进产品营养成份,推出了16种不同的植物类产品及多种中式新产品。肯德基管理体系划分科学,标准化体系保障可靠。 这一切都使肯德基的食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被我国消费者广泛熟知,成为“顾客最常惠顾的”知名品牌。 结合材料,说说肯德基成功的奥秘在哪里? No.10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公司的经营 编写:赵长荣 时间:2012.10.23使用时间: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了解企业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地位。了解公司的基本含义以及设立公司的要求。 懂得公司经营必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及承担社会责任。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公司制的优点。理解、运用公司成功经营的基本因素,初步掌握创办、经营公司的基本技能。增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的理念。 【知识自主探究】 一、公司的类型 1.〖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36页,回答以下问题: (1) 企业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含义是什么? (2) 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什么? (3) 什么是公司?公司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设立公司的要求有哪些?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的规范有哪些? 2.〖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37-39页前三段,完成以下问题: (1)了解法人的概念。 (2)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较。明确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3)公司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4)公司制的优点有哪些?(背过) 3.〖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39-40页相关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 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2) 影响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有哪些?(背过)

经济生活第六课知识点精析闫彦强

第六课知识点全面精析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考点36:利息、利率与本金 ⑴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⑵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⑶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按20XX年修订的最新利息税率是5%,现在没有) ⑷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利息税,CPI与利率的调整,存钱到底值不值) 注意:①储蓄存款并非零风险。(通胀,银行破产等情况)②个人储蓄都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A适量的存款储蓄,可以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支持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币值,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居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因而,适量的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B存款储蓄并非越多越好。过量的存款储蓄,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大,也会加大银行的运行风险。 C看待存款储蓄的作用,还要结合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形势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经济过热时,扩大存款储蓄,有利于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存款储蓄过少,反而对经济降温不利。在经济下滑时,减小存款储蓄,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存款储蓄过多,反而不利于拉动消费,不利于经济回暖。 考点37:储蓄存款 (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 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

高二政治哲学第一课第一框教学案

山东省枣庄二中2013级 高二政治教学案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14年 11月 19日编号必修4-1-1-1审批人 课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课时) 编制人刘宪锋 审核人 目标导学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重点 难点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阅读 记录 自学质疑学案 枣庄二中政治组第 1 页共 3 页

枣庄二中 政治组 第 2 页 共 3 页 请 记 录 你 的 疑 惑 点 或 自 学 障 碍 一、目标导学: 1.哲学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二、教材自学: 阅读教材P4-6两个目的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和对世界的 。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指导人们 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的任务,就是 ,在人类生活的途径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 正确地 和 。 三、媒体助学: 1.通过PPT 展示基本知识点,并起到强化的作用。 四、合作互学: 【诱思导学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2.为什么说哲学并不神秘? 【诱思导学2】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3.注意区别:哲学与真正的哲学。 五、练习测学: 1.哲学源于 ( ) A.人们在辩论中获胜的需要 B.人们对实践的追间和对世界的思考 C.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不满 D.神对人类的启示 2.“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追问 ( ) A.是毫无意义的 B.不会有任何结果 C.只能由自然科学来回答 D.已经开始进入哲学思考 3.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并不难,它要求我们①善于观察生活 ②保持好奇心 ③多问为什么 ④批判 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⑤远离常人觉得可笑的问题 ⑥敢于挑战前人的观点(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哲学的本义是 ( ) 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B.辩论术 C.关于神的学说 D.圣者之言 5.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来源于生活 ②哲学就是生活经验 ③哲学可 反思: “研讨理解”学案 知识点(研讨目标) 识记 理解 应用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 学生笔记 学案内容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6课 第2框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2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2018年证监会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以“理性投资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次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证监会的这一做法旨在( B ) A.规避投资风险,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B.引导科学投资,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C.壮大投资队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D.发展股票市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对投资理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试题要求回答证监会相关做法的目的,材料信息“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等表明证监会相关的做法是为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A中的“规避投资风险”、C中的“壮大投资队伍”不符合题意,都不选;D中的“发展股票市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B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入选。故答案选B。 2.绿色金融债券是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一种特殊有价证券。关于绿色金融债券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A.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B.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保证 C.代表持有者对金融公司的所有权 D.有利于规避绿色产业投资风险 [解析]绿色金融债券是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的,属于金融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A正确且符合题意;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保证,应排除B;买了金融公司的股票代表股东对金融公司的所有权,应排除C;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应排除D;故选A。 3.2017年9月21日,中国人保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出中国险资直接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第一单。苏州贝昂科技将部分知识产权质押,获得了中国人保提供的500万元贷款。中国人保的这一举措( C ) ①扩大了业务范围,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3.10规定的“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标志。” 【教材分析】 本框题内容包括三个目题。第一目题: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教材从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关于文学艺术,教材分析了以下几个层次:文学艺术的作用,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作用及其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目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不同的成因和各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目题: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分析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三个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三个目题分别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其次,分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最后,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知识面比较宽,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在这些认识中,感性的成分比较多,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框题的内容相对高中生的知识面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究等方式,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又能够渗入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 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实现三维学习目标的有机统一。创新模式创新思路,优化形式,注重实效。本节课的主要思路: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 一首意境优美的青花瓷,让我们再次欣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已经悠悠度过了5000多年的岁月,而在这五千多年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也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始终奔腾不息……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文化的这一特点的话,可以说我们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哲学第四课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课题练习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 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 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 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2.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 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08年8月份以来,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和重大干旱,截至8月9日8时,湖南省实施人工 降雨,使得地面降水累计增加2.53亿立方米,为有效缓解全省旱情、防旱抗旱减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材料说明,人类产生后()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影响 B.人的意识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支配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4.如果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不具备,向天空中撒入再多的催化剂,都无济于事。这告诉我们() A.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规律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人类是不可能战胜自然界的 5.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③它是世界的本质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6. 2008年8月5日中科院专家陈挺恩表示,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处于隆升的过程之中,然而这并 不意味着它肯定会越来越高。珠峰未来的高度取决于珠峰隆升的速度和风化的速度谁快谁慢,如果风化快过隆升,那么珠峰无疑就会变矮,而如果隆升速度快过风化过程,那么世界第一高峰还会长高。这说明() ①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运动是有规律的④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主要取决于云中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一般要求层状云云厚大于1.7公里,积状云云高在6~8公里时才能作业。湖南人工降雨主要抓住了热带风暴“帕布”和“蝴蝶”过境湖南的机会实施的。这说明() A.人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B.尊重客观规律是人工降雨成功的前提 C.人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规律,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D.人类活动阻碍着自然界的客观发展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1)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世贸组织的成立时间、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重点内容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结合案例重点把握。难点是入世的利与弊。本节内容是对第一框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提升和深化。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2)理解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入世带来的挑战,应让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同时,通过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 (3)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难点:入世的利与弊。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识记:实践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二、【重点、难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尤其“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个难点 三、【辅助教学】 本节课采用“引导—感知情境案例—展示—合作生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情境分析、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Ppt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但这里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2)1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2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3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2、实践的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相对于人的纯思维活动而言) 1实践的构成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2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主体:人实践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手段:工具和其他设备 注意: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相对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并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记,这也是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所不同的。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狡兔三窟”、“燕子筑巢”、“蜘蛛织网”、“狐狸躲避猎人猎枪趋利避害”。北京动物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半香蕉用长杆吊在一固定的高度,黑猩猩偶然用手臂碰到竹杆,取到了一只香蕉吃了,可它不知道尚有许多香蕉未吃完,仍可摘取来吃。人的活动根本不同。 探究活动: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注意:坚持实践的这一特征,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的活动,片面夸大第一特征否认第二特征是形而上学的;片面夸大第二特征否认第一特征则是唯心主义的。(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相对于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看着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言)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导学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物质的定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学习重难点 体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统一性。 知识准备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学习内容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含义。 2.辨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3.课堂探究(P30):(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 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4.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5.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知识拓展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 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可见, 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第二,二者又是有区别的。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而具 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正因为 如此,我们就绝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 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第三,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习小结 自然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微格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姓名:梁莉莎 学号: 2019150120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班级: 2019级1班 日期: 2019年10月31日 小组:第二小组 指导老师:梁亚敏 实训内容:《财政收入与支出》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微格教案设计 课题(章节名称)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节财政收入与支出 学科思想政治授课年级高一指导老师梁亚敏 预计时间20分钟授课者邓晓学号2019150110 选用教材 人教版思想政治课程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第二节 参考资料 《高中思政政治教学参考》、《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标准》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第二节。在 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财政及其作用,这为本框题继续引导学生认识财政的收入与 支出起到了铺垫作用。这一节的知识内容在整个经济常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 承本教材中的财政及其作用、下启税收等方面内容。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后面学习“征税和纳税”奠定基础。 2、逻辑结构 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承担自己的各 项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在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后,这 一节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即有关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一 般知识,帮助学生感受财政收支的不同情形,学会确定合理的财政收支关系。 3、教材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及现实生活实际,本课第一框第二节共设紧密相连的两目——“财 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刚学习了“财政及其作用”的高一学生,而财政对他们已有初步印象但又有点陌生,主要在于其关注程度不够、社会阅历缺乏。因此,高一学 生在学习这一课时要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选择 情景设置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分析讲授法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室、黑板 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中国2019、2019、2019年财政收入状况及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 2、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国家财政走向的分析视频,便于加深认识同学们的认识。 板书基础设计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地位突出,是唯物辩证认识论的核心知识点。 2、在高考中的地位:既是高考考点,又是高考频点。 3、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正确认识和把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意义重大。 二、学生、学情分析 1、优: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哲学的知识,树立了唯物辩证意识。 2、缺:缺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能力,对重点理解不透彻,对难点、易错点把握不清。 3、要求: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出本课知识框架,突破重点、难点、易错点。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知识来源于实践,应服务于实践。 4、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了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学习袁隆平严谨实验、勇于攻关的科学精神;知道农民致富有“三平”,增强对国家改革开放的政治认同感;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参与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教学重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方法分析 1、导案教学法;2、小组探究法;3、情景讨论法;4、分析讲授法;5、媒体辅助法 六、学法指导分析 1、思考评价法; 2、分析归纳法; 3、合作探究法; 4、总结反思法。 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分析

第六课第一框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标导学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全面、辨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问题探究 1.相传当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何其惊天动地。汉字特殊的整齐性、丰富性、简练性与音乐性形成了我们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并且通过汉字一辈辈传诵下来。我们中国的幼儿不会写字已经会背诵“床前明月光……”武汉的黄鹤楼虽系后修,非原址,但是有崔颢与李白的诗在,黄鹤楼便永远矗立在华人心中。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赤壁、泰山……因诗文而永垂不朽。 (1)汉字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我国的汉字从演变的顺序看,主要有哪些字体? (3)除汉字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起了重要作用? 2.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教材预览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的辉煌历程。上溯殷周时期,_____________思想、_______________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______________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雏形。________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__________的意义。 2.____________,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________________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_____________时代,________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_______________的冲击。

哲学第四课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复习 【考点展示】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考点解读】 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什么?还有哪些属性?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什么是运动? 物质与运动有什么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有什么关系? 考点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什么是规律? 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普遍性?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规律客观性是否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点击误区】 1.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2.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3.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4.规律是客观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无条件的,所以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5.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是不可改变的。 6.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7.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8.人可以改变、改造、突破、发展规律,也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对应训练】 暴雨、台风给我国一些省份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渔业、农业、旅游业等行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暴雨、台风这一自然灾害,人们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预报,做好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台风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雨水蓄积进行灌溉等。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哲学道理?

1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最新资料推荐------------------------------------------------------ 1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思想政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主备人于金梅审核王桂霞使用时间编号课题影响价格的因素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难点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学法指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学习过程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 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 解释生活中导致某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教与学备忘一.预习导学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2 .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二.价值决定价格1 . 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2 .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1 / 12

3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二、探究活动一供求影响价格玫瑰花平时5元一朵,情人节是10元一朵。 同样的玫瑰花,价格为什么不同?二.问题探究探究活动二价值决定价格 1. 生产同样的自行车,甲耗费劳动时间1 0小时,乙耗费劳动时间8小时,丙耗费的劳动时间6小时,请问哪个人生产的自行车的价值量大?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所以甲生产的自行车价值量是最大的,对不对?事实上价值量最大的是不是甲呢?如果是会造成怎样的矛盾呢? 2 。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 。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 请同学们思考: 其意义在哪里?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和价值是不是完全一致呢?如果不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