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D)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

2.隋朝大运河全长2 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B)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3.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D)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B)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B)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6.《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B)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A.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D)

9.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B)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10.“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这首诗直接颂扬的是唐朝的(D) 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民族政策开明

1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A)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B)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3.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悲”的是(C)

A.盘庚迁殷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黄巾起义

14.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C) 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姚崇

15.学习了隋唐的历史后,下面是某校七年级阳光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隋唐史的总结,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C)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3分,17题14分,18题16分,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 7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扬州市区古运河新貌

材料三中国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古代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中国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2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3分)

状况:社会经济繁荣。原因:隋文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请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2分)

关系: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

(3)根据材料二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感想。(3分)

感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

(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三,从历史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3分)

理由: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言之有理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唐太宗是如何“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2分)他在位期间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2分)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减省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贞观之治。

(2)材料二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2分)“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实现?(2分)

唐玄宗。在前代帝王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战乱景象?(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2分)

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节度使势力逐渐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发动叛乱。

(4)从唐朝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提倡节俭,反对奢华,虚心纳谏;居安思危,重视军队建设;反腐倡廉,整饬吏治。

18.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2分)上述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

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2分)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2分)

藏族;文成公主。

【开放交流】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试举两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4分)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4)以下能反映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B)(2分)

A.政权分立B.繁荣开放C.统一浪潮D.社会危机

(5)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2分)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任意两点即可)

1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科举制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4分)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促进了社会大变革。(4分)

曲辕犁、筒车。说明略。

探究三文化篇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2分)

唐诗。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先进科技;重视文化教育;坚持改革开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该材料描述的是哪一事件(A)

A.陈桥驿兵变B.玄武门政变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

2.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右图所示人物评价准确的有(D)。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3.某同学对“岁币”真正含义不了解,你帮他解释一下吧(D)

A.政府征收的钱物B.少数民族向北宋送的钱、财、物

C.少数民族向政府交纳的钱、财、物D.北宋政府向辽、西夏送的钱、财、物

4.“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D)

A.契丹B.党项C.蒙古D.女真

5.《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A)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辽灭金D.蒙古灭南宋

6.“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你知道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D)

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

7.两宋时期,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A)

①广州②泉州③张家港④刘家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8.“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

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9.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D)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D)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春节

11.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其实西藏早在元朝时就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元朝还专门设置了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该机构是(C) A.御史台B.中书省C.宣政院D.枢密院

12.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B.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13.根据下列资料,判断这位少年生活的时代大约是(C)

①他吃过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③使用的货币为“交子”

④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14.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右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C)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5.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B)

A.蔡伦B.毕昇C.李春D.李时珍

二、非选择题(分,共55分)

16.

活动一

(1)

①契丹族;②开封;③赵匡胤;④党项族;⑤完颜阿骨打。

活动二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诗歌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2)诗歌一提到了五位帝王,写出与宋元时期有关的两个帝王。(不能照抄诗句)(4分)

宋太祖;成吉思汗。

(3)“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从战与和两个角度,各举一例说明南宋与金的关系。(4分)

女真族。战:岳飞抗金或郾城大捷。和:南宋与金订立和议。

(4)李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的都城临安,有朋友来访,你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呢?(3分)

可带他们到瓦子中娱乐、购物,在勾栏中看演出。(言之有理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

材料二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材料三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1分)何时完成?(1分)

唐朝中期;南宋时完成。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请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5分)

城市中出现了早市、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出现了商标意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在重要港口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说出当时海外贸易的范围。(2分)

市舶司;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18.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调适的产物。

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形成了“郡县治则天下安”的观念。

材料三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材料四元代行省的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2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

郡县制。地方吏治好坏是国家安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2)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是州政阶段成功的典范,先后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4分)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元代开启了省政阶段。根据材料四,元代行省长官的权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说明了什么?(2分)

变化:权力逐渐缩小,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集权加强。

19.“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分)

图一:唐,诗歌;图二:宋,词;图三:元朝,元曲。

材料二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三种发明分别是什么?(3分)请选择其中一种发明,谈谈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3分)

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经济、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火药: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使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3)通过与历史亲密接触,你感悟到了何种民族精神。(3分)

创新精神,不断进取的精神,爱国情怀等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B) A.安徽凤阳B.江苏南京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

2.明朝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骗我。这一故事说明(B)

A.宋濂对朱元璋很忠诚B.明朝高官也受特务监视

C.明朝君臣关系很和睦D.宋濂仅仅是皇帝的奴仆

3.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C) A.废除行中书省B.设立锦衣卫C.实行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

4.(2017·山东济南)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D)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某学生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板报。他可以收集的资料有(C)

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唐蕃“和同(为)一家”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6.“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C)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7.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D)

8.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一朝”“两代帝王”分别是指(D)

A.唐朝李渊李世民B.明朝朱元璋朱棣

C.宋朝赵匡胤赵光义D.清朝努尔哈赤皇太极

9.(2017·江苏连云港)如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A)

A.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B.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C.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D.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10.假设某班正在开一个讨论会,内容涉及“中央册封达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与伊犁将军”。你认为讨论会的主题是(D)

A.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B.明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D.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11.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B)

A.古代农业的发展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闭关锁国政策

12.(2016·山东聊城)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C)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

1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D)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

14.(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B)

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

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

15.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D)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5分,17题14分,18题11分,19题15分,共55分)

16.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①丞相制度(中书省);②锦衣卫;③东厂;④雍正帝;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和它们的共同作用。(6分)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2分)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2分)闭关锁国政策;维护清朝的统治。

17.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4分)并分析其弊端。(2分)

考试内容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要求八股文(八股取士)。弊端: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2分)

现象:清朝实行文字狱。意图: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2分)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2分)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右图)

材料二乾隆帝让人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在承德兴建普陀宗乘之庙。庙内安放数以万计的佛像、供器,并有几百名藏、蒙古、满族喇嘛在庙内诵经。一些信奉西藏佛教的蒙古族和藏族民众,千里迢迢到普陀宗

乘之庙礼佛,把这里视为圣地。乾隆帝称赞它及其他类似的寺庙说:“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1)材料一描绘了哪位清朝皇帝接见哪一位西藏宗教首领的场面?(2分)后来又有哪位清朝皇帝赐予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什么封号?(2分)

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并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为了更好地管理西藏地区,清朝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1751年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3)你觉得材料二中的“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种说法有道理吗?(1分)为什么?(2分)

有道理。因为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言之有理即可)

19.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成果展示过程,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步骤一:编剧体验历史

(1)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台历史舞台剧——“四大名著”。请你帮助他们将四部作品派给下列演员。(只需填写与作品相应的图序,4分)

①赵二准备扮演剧中多情善感的贾宝玉,你分派给他图四;

②张三准备扮演剧中絮絮叨叨的猪八戒,你分派给他图三;

③李四准备扮演剧中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你分派给他图一;

④王五准备扮演剧中被逼上梁山的林冲,你分派给他图二。

(2)李静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于是找来了:①《窦娥冤》②《天工开物》③《本草纲目》④《唐诗三百首》四本书。你能帮助他们将上述四本书分给下列ABCD四位演员吗?(填入序号即可,4分)

A.剧中的张政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曲剧目。①

B.剧中的王凯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③

C.剧中还有一个外国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他竟然买到了。②

D.剧中的李涛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的诗作。④

步骤二:年表归纳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把下列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A—设置台湾府B—北宋建立C—贞观之治D—郑和首次下西洋E—秦朝建立

①E②C③B④D⑤A(只需填写相应字母,共5分)

步骤三:现实感悟历史

(4)后人通过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些人物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中国的四大名著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言之有理即可)

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 A.隋朝的建立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C.陈朝的灭亡D.隋朝的统一

2.观察下图所示的“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B)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3.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D)

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4.每个历史盛世的出现都有其共同的历史原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B)

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选贤用能③虚心纳谏④注重改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5.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下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A)

A.杜甫白居易B.屈原苏轼C.颜真卿李清照D.吴道子辛弃疾

6.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B)

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三征辽东

7.“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D)

A.黄巾起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安史之乱

8.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B)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9.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D)

A.辽、西夏、清B.大理、金、元C.金、西夏、元D.辽、西夏、金

10.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D)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用“交子”购物

C.到瓦舍中看戏D.练习八股文的写作

11.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B) 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

12.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B)

A.澶渊之盟、宣政院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西域都护、中书省D.大都、玄奘西行

1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D)

A.交子B.瓦子C.夜市D.岁币

14.下列人物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到的是(C)

①秦始皇②汉武帝③唐太宗④宋太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B)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5分,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共55分)

16.中国古代史上,秦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方面列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成就。(2分)

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统一文字。

(2)材料二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5分)

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

发展。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2分)

统治残暴或实行暴政。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秦、隋兴亡的认识。(4分)

统治者应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言之有理即给分,两个层面各2分,共4分)

1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5分)

图A:是反映隋朝(朝代)修建的运河,隋炀帝(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玄奘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岳飞的塑像,他是南宋(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2分)

科举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4分)

唐玄宗、开元盛世。

(3)许杰同学搜集了一份报道,如下:《杜甫很忙,正在QQ空间写诗》。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2分)

如: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4分)

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1分)何时完成的?(1分)

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从唐朝中期开始,南宋时完成。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自然条件的便利,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符合题意即可)

19.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分)

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诸侯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

(2)材料二称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是如何克服分封制弊端的?(3分)

制度:郡县制。克服弊端:地方官员不得世袭;不占有土地、人民;不掌握军权。(任写一点得1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2分)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2分)

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宣政院。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核心目的。(2分)

目的:维护统治。(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期末综合检测卷(A)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B)

A.都出现了盛世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2.“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C)

A.行省制度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度D.中央集权制

3.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B)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②给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颁奖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列哪一个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繁荣景象(D)

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

5.“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A)

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

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D)

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

7.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C)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8.下图所示行政制度影响深远,其设置于(B)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9.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C)

A.汉朝B.隋朝C.宋朝D.明朝

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宋朝发明的是(C)

①雕版印刷术②火药③活字印刷术④交子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1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A)

A.丞相制度的废除B.军机处的设立

C.文字狱的兴起D.东厂的设置

12.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B)

A.中国古代改革家B.对外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D.发展民族经济

13.(2016·湖南娄底)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便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A) 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

14.(2016·四川绵阳)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

A.清朝处于康乾盛世B.中国经济领先于英国

C.清朝皇帝夜郎自大D.中国推行开放政策

15.“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D)

A.雍正年间B.康熙年间C.乾隆年间D.道光年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7分,共55分)

16.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

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答出其中3点即可)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

材料二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4分)

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等。(答出其中3点、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4分)

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答出其中2点即可)

17.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分)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从以上探究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4分)

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应该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对外来侵略要坚决抗击,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言之有理即可)

18.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2分)创立标志是什么?(2分)

科举制度。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以才能为选官标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4分)

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种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5分)

唐朝。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哪一制度?管辖西藏的机构是什么?(4分)

行省制度。宣政院。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康熙帝赐予他什么封号?(4分)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

班禅。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古代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期末综合检测卷(B)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湖南长沙)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C) A.采邑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宋太祖曾经坦言,十个文官贪腐造成的危害也不及一个武官造反,这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是() A.勤政爱民 B.重文轻武 C.巩固边疆 D.结束分裂割据 2.宋太祖的重要谋士赵普曾向太祖进言:“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哪一做法是宋太祖受赵普的建议而实行的() A.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B.澶渊之盟 C.“杯酒释兵权” D.黄袍加身 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他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若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你会选择()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割燕云十六州 D.宋金议和 4.小刚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以下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契丹族原居住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B.契丹族有自己的文字 C.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 D.契丹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5.金海陵王完颜亮读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即兴赋诗曰“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遂生投鞭渡江灭宋之意。北宋亡于() A.1127年 B.1114年 C.1125年 D.1126年 6.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7.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朝鲜与中国的交往频繁,当时我们称朝鲜为() A.大食 B.新罗 C.波斯 D.天竺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政策( ) A.外交政策 B.经济政策 C.民族政策 D.政治政策 3.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4.2017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7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唐招提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5.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6.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遣唐使来华 D.文成公主入藏 7.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8.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长安城内有许多“瓦舍”,十分热闹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D.家中摆放着唐三彩 9.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 A.印度 B.印尼 C.天竺 D.孟加拉 10.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 11.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玄奘西行③郑和下西洋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唐朝史实的有:( ) 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耧车④出现了翻车????⑤秧马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④⑤ 13.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唐朝以后知识分子实现仕途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地方举荐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员幕僚

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 A.隋朝时期B.秦汉时期C.唐朝时期D.宋元时期 2.(题文)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 A.政治清明B.科举兴盛C.民族融合 D.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4.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B.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C.唐太宗时吐蕃是唐王朝的一部分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5.《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说:“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400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你知道隋统一时间是 A. 581年B. 589年C. 618年D. 605年 6.唐朝时,该国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这个国家是() A.日本B.天竺C.大食D.大秦 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 581年B. 589年C. 605年D. 618年 8.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泗州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 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总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引领唐朝走向辉煌的共同经验,对今天我们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将有巨大的借鉴作用。下列属于他们的共同经验的是() A:戒奢从简 B:重视人才 C:整顿吏治 D:平定叛乱 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5.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6.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赵州桥 D: 明长城 7.司马光评价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下列对于唐太宗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A: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开创了殿试 B:知人善任,任用了姚崇、宋璟等著名的谏臣 C:以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奉为“天可汗” D:统治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开元盛世” 8.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9.唐代繁华的大都市中,隋代大运河不经过的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正确的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D)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 2.隋朝大运河全长2 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B)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3.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D)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B)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B)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6.《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B)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A.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D) 9.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B)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10.“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这首诗直接颂扬的是唐朝的(D) 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民族政策开明 1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A)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A、东汉 B、秦朝 C、西晋 D、东晋 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杨坚夺 权建立隋朝③大运河的开凿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3、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 B、姚崇 C、魏征 D、杜如晦 4、“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著名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初贞观年间情况的是 A、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 B、劳役负担比较轻 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任命姚崇为相 6、注重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7、下列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8、我国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 A、三国时期 B、唐朝 C、元朝 D、隋朝 9、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势力强大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本人的素质 D、唐朝繁荣的经济 10、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结盟 B、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C、使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 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11、唐朝时,历经艰辛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崔致远 D、成旺 1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 A、宝带桥 B、赵州桥 C、玉带桥 D、长江大桥 13、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14、唐朝的阎立本 A、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 B、擅长人物故事画 C、是书法的集大成者 D、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15、被称为“天尽头”的是荣成市的 A、成山 B、赤山 C、登州 D、莱州 二、填空题: 1、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称"房谋杜断"。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 3、唐朝时对外往来友好,赴日本的僧人不少。唐玄宗时东渡日本,唐太宗时出使天竺,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4、科举制在唐代逐渐完善,以、两科考试最为重要。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施拱桥是主持设计者是。 6、诗仙是诗圣画圣。 三、材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 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 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①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目的? ②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图中A.B.C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③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材料2:唐太宗常对臣子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铜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请回答: ①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 ②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种什么思想? 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 C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卷(1---5)课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七下(1--5)课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2.公元605年起,隋朝皇帝征发了几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下列关于大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河中心在长安 B.运河北抵余杭,南至涿郡 C.是隋文帝的政绩 D.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作用 3.右图是某学习主题的诗句摘抄笔记。其主题是() A.百家争鸣 B.佛教传播 C.开元盛世 D.科举制度 4.下侧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5.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6.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臣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A B C D 7.唐朝诗人元禛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8.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A.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B.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C.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D.昂扬进取泽被东西 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蔡伦 D.毕昇 10.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选出下列与唐朝史实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 60 分钟分数: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 1.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 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葵丘会盟 2.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 A .陈桥驿兵变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唐末农民起义 D.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3.宋代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局面,采取了不少应对策略。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 施的是 (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④ 领兵权与发 兵权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 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5.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 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 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② 增加科举名额③让文官担任要职④设立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 916 年建起 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7.“ (辽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8.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 A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9.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都省握天下之机, 十省分天下之治”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0.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下列隋文帝的措施中,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建立隋朝 B.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统一南北 2.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 A.统治十分残暴 B.洛阳盛产粮食 C.横征暴敛无度 D.社会经济发展 3. 《话说运河》解说词中说:“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图,对于 隋朝运河工程描述正确的是() A.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A是涿郡,B是扬州 B.图中D段是通济渠,沟通了黄河和淮河 C.图中E段是邗沟,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 D.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4. “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继位……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材料认为秦隋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连年征战 B.统治残暴,矛盾激化 C.农民起义频发 D.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5.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建立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6.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刚初定,就修大殿,劳民伤财,唐太宗最后接受了张玄素的意见。据此说明唐太宗()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隋大运河 B.元大运河 C.灵渠 D.都江堰 3.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A.玄奘西游 B.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鉴真东渡日本 D.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4.郭沫若曾盛赞“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指哪位统治者()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中宗 D.唐玄宗5.唐朝一名读书人从杭州进京赶考,走大运河不经过哪一段() A 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6.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①青瓷②白瓷③冰裂纹瓷④唐三彩⑤青花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7.“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舞蹈艺术 B.绘画艺术 C.音乐艺术 D.书法艺术 8.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武则天 C.隋文帝 D.隋炀帝 9.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在自己墓前树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1.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以致命打击的是() A.李渊 B.黄巢 C.陈胜 D.吴广 1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②吃占城稻做的米饭 ⑧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④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之一。关于隋朝的的说法,正确的是()①581年,杨坚灭掉陈朝,建立隋朝②589年,隋文帝灭掉北周,统一全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书) 一、选择题: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C、西晋。 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③大运河 的开凿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选项B正确。 3、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著名的谏臣是C、魏征。 4、“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著名皇帝是B、唐太宗。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初贞观年间情况的是D、任命 姚崇为相。 6、注重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的皇帝是A、唐太宗。 7、下列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②西汉⑤隋朝⑥唐朝, 选项B正确。 8、我国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B、唐朝。 9、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B、开明的民族 政策和D、唐朝繁荣的经济。 10、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C、使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

11、唐朝时,历经艰辛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僧人是 A、鉴真。 1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B、赵州桥。 13、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是C、敦煌莫高窟。 14、唐朝的阎立本是D、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15、被称为“天尽头”的是荣成市的A、成山。 二、填空题: 1、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肱犁”,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 3、唐朝时对外往来友好,赴日本的僧人不少。唐玄宗时东渡日本,唐太宗时出使天竺,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4、科举制在唐代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考试最为重要。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钞本大藏经》。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主持设计者是李昭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 分,共50 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 世纪80 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2.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早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 A. 西周B•秦朝C •汉朝D •隋朝 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A.隋文帝时B •隋炀帝时C •武则天时D •唐玄宗时4.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在我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隋朝的历史作用有(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5.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炀帝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6.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 7.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 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 9.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有() ①荷兰②沙俄 ③葡萄牙④英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3.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 A.显示明朝实力 B.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C.加强对外贸易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4.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 ①宋朝②元朝 ③明朝④清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5.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②设立台湾府 ③大兴文字狱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6.下列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 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 C.都被译成多国文字 D.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 .. .. .. .. .. .密.. .. .. .. .. .. ..封.. .. .. .. .. .. ..线.. .. .. .. .. .. ..内.. .. .. .. .. .. ..不.. .. .. .. .. .. ..要.. .. .. .. .. .. .答.. .. .. .. .. .. .题.. .. .. .. .. .. ..

7.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 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曰本 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 8.开始从明朝形成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9.“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 ①佛教传入中国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郑和下西洋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表明了() A.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B.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 C.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 D.农作物产量提高 12.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吐蕃族 D.党项族 1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 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14.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者进人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单元试题(含答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1福建龙岩长汀四中第一次月考)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其中“平陈业”是指( ) A.统一全国 B.开通大运河 C.创科举制 D.三次征辽东 2.(2021北京中考)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3.(2021独家原创试题)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这说明隋朝实行科举制是( ) A.结束分裂局面的需要 B.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南北交通的需要 D.统一南北币制的需要 4.(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这一盛世局面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郭沫若则称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她创立进士科,确立科举制度 D.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6.(2021广东德庆肇庆德城中学三模)下列材料说明了唐朝(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 唐玄宗统治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7.(2021福建龙岩漳平第一次月考)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前期历史时,列表如下,此表说明当时( ) 农业手工业商业 曲辕犁、筒车青瓷、唐三彩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检测卷 第I卷(选择题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下图解读错误的是() A.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B.隋朝取代了北齐 C.隋朝灭掉了陈 D.隋朝实现了统一 2.包括隋唐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隋唐运河开凿于() A.隋文帝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玄宗时期D.隋炀帝时期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方便了隋炀帝南巡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4.下图所示,影响隋朝粮仓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优越 B.经济水平发达 C.水运交通便利 D.粮食产地远近 5.隋唐时期打破门第背景的限制,为寒门学子提供进阶之梯的选拔机制是() A.分封制B.刺史制度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6.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出现了盛世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7.贞观年间,唐太宗将大臣魏征的奏疏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激励自己。据此可知,唐太宗() A.朝令夕改B.立志成才C.善于纳谏D.敢于决断 8.唐太宗时期,大臣有着不同的出身,有的曾是农民起义领袖,有的是少数民族,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但唐太宗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A.用人唯贤的政策B.科举制度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实行D.开明的民族政策 9.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隋朝创立科举制D.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10.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A.广纳贤才,知人善任B.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11.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提倡节俭B.重视农业生产 C.善于纳谏D.严惩贪官污吏 12.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互相借鉴经验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C.优秀人才的辅佐D.社会的统一安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隋朝D.北周 2.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 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D.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 6.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末年,为了镇压北方发生的农民起义,一位商人要经大运河从余杭将一批官仓储存的稻米运到长安急用。他要经过的城市是()A.成都 B.洛阳 C.涿郡 D.南京 2.为了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耗费大量财力,百姓怨声载道。他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专为到扬州去看琼花 D.不能确定 3.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曹丕 B.杨坚 C.杨广 D.孝文帝 4.隋朝建立后,灭掉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这一年是()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8年 5.我们今天仍然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措施,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D.她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你认为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B.隋炀帝的暴政 C.隋文帝励精图治 D.隋末农民起义 7.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起到的主要社会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统一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8.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隋王朝历时38年,“二世而亡”。这与我国古代哪一个王朝的情况最相似() A.东汉 B.北魏 C.西晋 D.秦朝 9.唐太宗在气头上曾经说出过“会须杀此田舍翁”一句话。这个被唐太宗戏称为“田舍翁”(即乡巴佬)的人实际上是唐朝最著名的谏臣()A.房玄龄 B.姚崇 C.魏征 D.杜如晦 10.小明将参加学习小组内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了下列史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和虚心纳谏 B.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C.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创立科举制度 11.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有这样一幕: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在太原称帝,建立唐朝。这些事件都发生在() A.589年 B.581年 C.605年 D.618年 1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 .. .. .. .. .. .密.. .. .. .. .. .. ..封.. .. .. .. .. .. ..线.. .. .. .. .. .. ..内.. .. .. .. .. .. ..不.. .. .. .. .. .. ..要.. .. .. .. .. .. .答.. .. .. .. .. .. .题.. .. .. .. .. ..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 外…………○…………装………订………学校: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内…………○…………装………订………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全卷60分,时间100分钟 ) 卷I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1. 公元589年前,江南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反映了江南人民( ) A.能歌善舞 B.热情好客 C.生活美好 D.盼望统一 2.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3月20日在成都举行,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6座三星堆 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揭下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材料。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3.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措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D.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 唐朝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成就斐然,下列作品与“画圣”吴道子相关的是( ) A. B. C. D. 5. 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在于( ) A.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B.所有统治者都希望建立大一统王朝 C.农民起义的推动 D.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6.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材料反映了( ) A.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根源 C.五代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唐朝被朱温所灭,五代开始 7.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内,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进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表明( ) A.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B.玄奘西行,求取佛经 C.遣使来唐,传播佛教 D.致远东来,《桂苑笔耕》 8. 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五位戍边英雄,在边境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中印冲突中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精神。激励我们要尊敬英雄,树立远大志向,做新时代好少年。下列作品为研究古代印度提供丰富而宝贵资料的著作是(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桂苑笔耕》 D.《天方夜谭》 9. 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 10. 有史家指出:“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国未贫。”本质上反映了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老百姓困苦 B.统治者敛财 C.国家富裕 D.隋炀帝的暴政 11. 《步辇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安西都护府设立 C.鉴真东渡日本 D.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