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资产减值

金融资产减值

第十四章-金融资产减值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知识点10:金融资产减值

(为新准则重大修订内容,进行客观题考核的可能性非常大)

确认预期信用损失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损失)准备一AC 其他综合收益一FVOCI

1.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

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6)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2.企业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应当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3.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合同资产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定义的合同资产。

(4)企业发行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注:孤立地看,预期信用损失并不能直接观测到。但市场上此类工具的逐日定价可以间接计量预期信用损失。

4.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在估计现金流量时,企业应当考虑金融工具在整个预计存续期的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企业所考虑的现金流量应当包括出售所持担保品获得

的现金流量,以及属于合同条款组成部分的其他信用增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5.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以及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

除以上资产外,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方式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通常情况下,如果逾期超过30日,则表明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

(1)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2)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企业在进行相关评估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为确保自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即确认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企业在一些情况下应当以组合为基础考虑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减值分层法及分离法

注: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自初始确

认起,

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7.企业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企业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8.企业通常应当在金融工具逾期前确认该工具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企业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企业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的,不得仅依赖逾期信息来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企业必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才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逾期信息以外的单独或汇总的前瞻性信息的,可以采用逾期信息来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方式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通常情况下,如果逾期超过30日,则表明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除非企业在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证明即使逾期超过30日,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仍未显著增加(即该假设为可推翻假设)。如果企业在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前已确定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应当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确认损失准备。

如果交易对手方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约定的款项,则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逾期。

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而非违约风险变动的绝对值。在同一后续资产负债表日,对于违约风险变动的绝对值相同的两项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违约风险较低的金融工具比初始确认时违约风险较高的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变化更为显著。

9.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企业也应当将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动确认为减值利得。这意味着如同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一样,可以转回。

10.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其信用损失:

(1)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

差额的现值。

(2)对于租赁应收款项,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

之间差额的现值。其中,用于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的现金流量,应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1号一租赁》用于计量租赁应收款项的现金流量保持一致。

(3)对于未提用的贷款承诺,信用损失应为在贷款承诺持有人提用相应贷款的情况下,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企业对贷款承诺预期信用损失的估计,应当与其对该贷款承诺提用情况的预期保持一致。

(4)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做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企业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

(5)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注:教材未对发生减值的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的利息计算进行举例,但考试命题仍可以有。

11.企业应当以概率加权平均为基础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计量。企业对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应当反映发生信用损失的各种可能性,但不必识别所有可能的情形。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企业需考虑的最长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而不是更长期间,即使该期间与业务实践相一致。

12.对于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或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企业应当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13.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且按照本准则第六十八条规定,该负债由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其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防止因信用风险增加公允价值下降反而增加当期损益的诡异现象出现。

注:教材并未详细讲解以上内容,也未设计例题,估计进行主观题考核的可能性极小,对于金融资产减值,按1-2个多选题准备为宜。

知识点11: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一般原则

1.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或其现金流量)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之外的另一方(转入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之前确认的金融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

2.金融资产的一部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整体:

(1)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

如企业就某债务工具与转入方签订一项利息剥离合同,合同规定转入方有权获得该债务工具利息现金流量,但无权获得该债务工具本金现金流量,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债务工具的利息现金流量。

(2)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

如企业就某债务工具与转入方签订转让合同,合同规定转入方拥有获得该债务工具全部现金

流量一定比例的权利,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债务工具全部现金流量一定比例的部分。

3.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

(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本准则关于终止确认的规定。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下列两种情形:

(1)企业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转移给其他方。

(2)企业保留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但承担了将收取的该现金流量支付给一个或多个最终收款方的合同义务,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企业只有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提供短期垫付款,但有权全额收回该垫付款并按照市场利率计收利息的,视同满足本条件。

B.转让合同规定禁止企业出售或抵押该金融资产,但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向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义务的保证。

(3)企业有义务将代表最终收款方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及时划转给最终收款方,且无重大延误。企业无权将该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但在收款日和最终收款方要求的划转日之间的短暂结算期内,将所收到的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投资,并且按照合同约定将此类投资的收益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视同满足本条件。

4.企业在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应当评估其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1)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3)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根据其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企业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企业保留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继续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相关负债。

企业承担的金融资产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变动的风险没有因转移而发生显著变化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如将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所有损失进行全额补偿,或者出售一项金融资产但约定以固定价格或者售价加上出借人回报的价格回购。

企业承担的金融资产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变动的风险相对于金融资产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的全部变动风险不再显著的,表明该企业已经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1。如无条件出售金融资产,或者出售金融资产且仅保留以其在回购时的公允价值进行回购

的选择权。

企业在判断是否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根据转入方是否具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而确定。被转移金融资产不存在市场或转入方不能单方面自由地处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通常表明转入方不具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转入方能够单方面将被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不相关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的,表明转入方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从而表明企业未保留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 在其他情形下,表明企业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

金融资产减值

第十四章-金融资产减值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知识点10:金融资产减值 (为新准则重大修订内容,进行客观题考核的可能性非常大) 确认预期信用损失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损失)准备一AC 其他综合收益一FVOCI 1.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 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6)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2.企业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应当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3.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合同资产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定义的合同资产。 (4)企业发行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注:孤立地看,预期信用损失并不能直接观测到。但市场上此类工具的逐日定价可以间接计量预期信用损失。 4.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在估计现金流量时,企业应当考虑金融工具在整个预计存续期的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企业所考虑的现金流量应当包括出售所持担保品获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一、资产概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以按照其公允价值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分类介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权益工具投资和债务工具投资。权益工具投资包括股票、股票基金等,债务工具投资包括债券、债券基金等。 三、减值准备定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预期此类

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金融资产已经发生减值,从而计提减值准备。 四、计算方法步骤 1.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该金融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则应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2. 计算累计损失:在确定公允价值后,应计算该金融资产的累计损失。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减去各期公允价值的累计值。 3. 计提减值准备:如果累计损失大于零,则应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的金额等于累计损失减去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累计损失小于零,则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4. 记录减值损失:在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将减值损失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方式记录在当期损益中。同时,应将减值准备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反映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减少。

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要求

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要求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和可比性。本文将对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要求进行探讨。 一、减值计提的目的及背景 金融资产的价值可能因为市场条件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影响或者特定的风险事件而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以反映其实际价值。减值计提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充分反映资产的价值减损情况,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部分企业由于未能及时计提减值,导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减值计提的依据和方法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时应参考以下依据: 1. 到期未偿付的账款和利息 2. 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下降 3. 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增加 4.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5. 其他与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事件

根据以上依据,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减值计提: 1. 直接减值法:企业根据已发生的损失金额进行计提,反映实际的减值水平。 2. 预计信用损失法:企业根据预计的信用损失进行计提,考虑到整体的风险情况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情况。 三、减值计提的时机和程度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以下情况计提金融资产减值: 1. 金融资产已经发生实际的减值损失,企业已经明确无法收回全部或部分资产价值时,应立即计提减值。 2. 金融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损失,但尚未发生实际损失时,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借款人信用等因素进行预计减值。 减值计提的程度应当基于以下因素进行判断: 1. 预计信用损失的比例 2. 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 3.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4. 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下跌幅度 四、减值计提后的确认和披露

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的要求与解读

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的要求与解读在会计准则中,对于金融资产的减值计提有着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资产价值,为未来的风险做好准备。本文将介绍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的具体要求,并对其进行解读。 一、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的基本原则 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测试准备和计提方式。首先,准则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减值测试,以评估金融资产是否出现减值的迹象。其次,在确认减值存在后,企业需要根据减值程度选择合适的计提方式。 二、测试准备的要求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其金融资产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资产是否出现减值的可能性。对于金融资产的测试方法,准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通常,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比较、估值模型等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准备的时间点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准则要求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测试,但对于金融资产价值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企业也应及时进行测试。这可以帮助企业及早掌握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减值计提决策。 三、计提方式的选择

减值计提的方式主要取决于资产减值的程度。对于出现明显减值的 金融资产,企业需要根据减值程度选择合适的计提方式。准则提供了 两种主要的计提方式:坏账准备和减值损失计提。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根据金融资产的不良质量和违约比例进行计提的 金额。一般来说,不良质量较高、违约比例较大的金融资产,需要计 提较高的坏账准备。而减值损失计提是指企业根据金融资产的市场价 值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等因素进行计提的金额。这种方式更加细化, 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资产减值的情况。 对于具体的计提比例,准则没有给出具体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来说,企业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市场预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计提比例。 四、解读与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 在实施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减值计提 的金额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评估,不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计提结果。 为了保证计提准确性与公允性,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减值评估制度, 并遵循准则中的要求。 其次,减值计提的时间点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应确保测 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便及早发现资产减值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 减值计提决策。 最后,企业在准备财务报表时,应充分披露减值计提的依据和金额,以便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方进行评估和决策。

_金融工具的减值(2)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 四、金融工具的减值 (六)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 1.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预期信用损失。 (1)减值准备的计提 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或组合)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 预计负债(用于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等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类资产) (2)减值准备的转回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小于该工具(或组合)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例如,从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转为按照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时,可能出现这一情况),则应当将差额确认为减值利得。 借:贷款损失准备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 预计负债(用于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类资产) 贷:信用减值损失 2.已发生信用损失金融资产的核销 企业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的,应当根据批准的核销金额,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贷记相应的资产科目,如“贷款”“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若核销金额大于已计提的损失准备,还应按其差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

【例题】甲公司于2×17年12月15日购入一项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的债务工具,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工具合同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本例假定实际利率也为5%。初始确认时,甲公司已经确定其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2×17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该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跌至950万元。甲公司认为,该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应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损失准备金额为30万元。为简化起见,本例不考虑利息。 2×18年1月1日,甲公司决定以当日的公允价值950万元,出售该债务工具。 甲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如下(以万元为单位): (1)购入该工具时: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2×17年12月31日: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0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0 借:信用减值损失3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30 注:甲公司在其2×17年年度财务报表中披露了该工具的累计减值30万元。 (3)2×18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950 投资收益20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30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0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0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 000 注:投资收益=出售时的价款950-出售时的摊余成本(1000-30)=-20(投资损失)(借方) 【例题】甲银行对其发放的贷款以摊余成本计量。2×17年12月31日,甲银行向乙公司发放一笔5年期信用贷款。贷款本金5 000万元,年利率4%,每年12月31日付息,2×22年12月31日还本。假设不考虑交易费用,该贷款的实际利率为4%。 2×18年12月31日,乙公司按约支付利息。甲银行评估认为该贷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未显著增加,并计算其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为80万元。 2×19年12月31日,乙公司按约支付利息。甲银行评估认为该贷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已经显著增加,并计算剩余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为300万元。 2×20年6月30日,甲银行了解到乙公司面临重大财务困难,认定该贷款已发生减值。同日,甲银行计算剩余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为800万元。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及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及减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和在此方法下的账务处理方法; 难点: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时的账务处理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收入 例题3: 甲公司2005年1月20日购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5 000 000股准备长期持有,占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30%。每股买入价为6元,另外,发生相关税费500 0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2004年12月31日,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100 000 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500000 贷:银行存款 30500000 假设投资比例为40%,甲公司享有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为40000000元,超出成本9500000元,则需: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9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9500000 (二)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但以本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 借:应收股利

金融资产减值问题探讨

金融资产减值问题探讨 金融资产减值是指在特定时间点,资产价值变动导致其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金额, 或者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从而需要进行减值处理。金融资产减值问 题一直是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具 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金融资产减值的概念解释、原因分析、会计处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展 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金融资产减值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金融资产减值的概念解释 金融资产减值是指由于特定事件或情况,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或者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处理的现象。金融资产减值通 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市场利率变动、信用风险加大、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资产价值 波动等。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需要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对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进行检 测和识别,然后进行相应的减值准备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1.市场利率变动 市场利率的变动是导致金融资产减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长期债券 的市场价值会上升,从而导致持有的债券出现减值。而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的市 场价值会下降,也会导致持有的债券出现减值。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的结构,以规避市场利率变动带来的减值风险。 2.信用风险加大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恶化的信用状况会导致金融资产的减值。当 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出现下降或违约风险增大时,金融机构持有的债权资产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需要进行相应的减值处理。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监控,及时调整信 用组合结构,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减值风险。 3.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金融资产减值的原因之一。当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时,企 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景气度走低,对金融资产的影响也会相应增大。受宏观经济环境变 化影响较大的金融资产包括股权投资、信贷资产等,金融机构需要及时调整投资组合,规 避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减值风险。 4.资产价值波动 金融资产的价值波动也是导致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市场价 值会受到市场情绪、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大的波动。当资产的市场价值发生大 幅波动时,可能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金额,需要进行相应的减值处理。金融

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大白话解释

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大白话解释 金融资产减值是指企业或个人持有的金融资产价值降低的情况。这意味着原本估计的收回金额较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更低,或者说企业或个人持有的金融资产可能无法按照原本的价值变现。金融资产减值可以发生在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各种类型的金融资产上。 Financial asset impairment refers to the decrease in value of financial assets held by businesses or individuals. This means that the estimated future cash flows expected to be received are lower than originally anticipated, or that the financial assets held may not be realized at their original value. Financial asset impairment can occur in various types of financial assets, such as stocks, bonds, and money market instruments. 在会计准则中,借贷损失和信用风险模型等方法被用于确定和衡量金融资产减值。因为市场条件变化、借款人违约或其他形式的不良事件导致了相关借款风险,从而造成了金融资产减值。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methods such as loan loss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金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金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金是指企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资产损失而提前准备的资金。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风险的一种保障措施,也是财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我将从减值准备金的概念、计提原则、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减值准备金的概念 减值准备金是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的一种准备金。它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经济形势以及金融资产的实际情况,预先提取的一部分利润或资本,用于弥补金融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减值准备金的计提是企业对风险的主动防范,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二、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原则 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风险识别原则:企业应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对金融资产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减值风险。 2.个别计提原则:企业应根据单个金融资产的风险情况,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金,确保个别资产的损失得到及时弥补。 3.整体计提原则:企业还应根据整体的风险情况,计提相应的整体减值准备金,以应对整体风险的变化。 4.实际损失原则:企业计提减值准备金的依据应基于已经发生的实际损失,而不是预测的潜在损失。

三、影响减值准备金计提的因素 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金融资产的价值和风险水平,从而影响减值准备金的计提。 2.经济形势:经济形势的好坏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减值准备金的计提。 3.金融资产的质量: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风险不同,减值准备金的计提也会有所差异。 4.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等因素也会对减值准备金的计提产生重要影响。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金是企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资产损失而提前准备的资金。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原则包括风险识别原则、个别计提原则、整体计提原则和实际损失原则。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受市场环境、经济形势、金融资产质量和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风险水平合理计提减值准备金,以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实施办法模版

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实施 办法模版 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管理,真实反映XXX(以下简称“公司”)资产状况,准确核算经营成果,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根据《金融企业呆账准 备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公司对融资租提赁资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损失的取准备金。其中,融资租赁资产包括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未担保余值管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是指应收融资租赁款扣除未实现融资收益后等。 理的余额。 办第三条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法(一)客观合理原则。应保证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公允性,考虑业务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准确地计量融资租赁资产(的减值损失,如实反映融资租赁资产的风险状况。

财(二)科学审慎原则。应科学地确定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充分考虑影响融资租赁资产回收的各种因素,方法,避免高估融资租赁[资产价值或低估减值损失。 2(三)动态调整原则。应定期对融资租赁资产进行检查,及时提取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真实反映融资租赁资产风险水平的变化情况,调整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1 2 ] 2 第四条融资租赁资产减值准备按原币计提。 第二章确认原则 第五条融资租赁资产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 第六条融资租赁资产减值的确认原则公司该当在资产欠债表日对上述融资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融资租赁资产发生减值的,该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筹办。表明融资租赁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该当是在初始确认后实践发生的、对该融资租赁资产的预计将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可以对该影响进行牢靠计量的事项,具体包孕:(一)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会计实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 新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分类更加具体,突出表现在对金融资产的规定上。对于金融资产的确认,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其中可出售金融资产由于会计处理的复杂性,使其在实务操作中需要较多的技巧,这在其减值会计处理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判断基础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从而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说,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本身不足以说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已发生减值,而应当综合相关因素判断该投资公允价

值下降是否是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的。同时,企业应当从持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整个期间来判断。如果权益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从而不能根据其公允价值下降的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来进行减值判断时,应当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被投资单位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程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本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数额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已摊余金额和原已计人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与当前公允价值的差额。该数额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汁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人资产减值损失的部分;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考虑了之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的账面价值与当前公允价值的差额,即计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方的金额。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项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应当采用类似的方法确认减值损失。 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种类不同,减值确认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进行处理:

三阶段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分录

三阶段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分录 摘要: 一、金融资产减值的三阶段法 二、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应用 四、账龄表为基础的减值矩阵模型 五、H 公司的应收账款减值计提实例 正文: 金融资产减值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根据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法,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已发生损失法和预期信用损失法。已发生损失法是指将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这种方法难以及时足额地反映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状况。相比之下,预期信用损失法考虑了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更贴近于经济上的预期信用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应用可以通过“账龄表为基础的减值矩阵模型”来实现。这个模型是在账龄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迁徙率(或滚动率)对历史损失率进行估计,并在考虑前瞻信息后对信用损失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步骤包

括:统计近期较为稳定的经营周期内应收账款账龄,计算该周期内应收账款迁徙率及其平均值,计算历史损失率,进行前瞻性信息调整,最后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H 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广告企业,截至208 年12 月31 日,H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34 亿元。考虑到客户群由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构成,信用良好,H 公司安排销售部门固定跟踪,且应收账款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因此,H 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始终按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综上所述,金融资产减值的三阶段法和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量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资产减值估值分类三个办法及知识讲解

金融资产减值估值分类三个办法及知识讲解资产减值的估值方法,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时,如果预期有资产价值发生了减少,就应当将这种减少从资产中扣除并确认相应的损失。但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的原因和影响程度也千差万别,所以并非任何一项具体的资产减值都必须遵循上述四个基本步骤。比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它们可能造成的减值在性质和程序上又有着很大区别,需要单独估算确认其资产减值损失。 金融资产减值,简而言之即为已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重新计量,确定在剩余使用寿命内,资产可收回金额。常见的资产减值方法包括:(1)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测试法;(2)公允价值减值测试法;(3)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4)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处理方式。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减值分为“预期损失”和“不可挽回的损失”两大类。一些企业还没有到年末就开始积极进行资产减值工作,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账务处理带来问题,也就是年末冲销“坏账”。虽然如此,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仍建议企业在年末对资产做充足的审核评估。企业首先必须识别出可能导致资产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所有风险和相关因素。通过运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对可能引起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风险因素加以评估后,再决定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处置,或只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那样才能保证对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给予充分揭示和及早 控制。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且选择恰当的会计处

理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一旦被减记的资产可以恢复,就得立即转回至零。 金融资产减值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政策;2、确定可收回金额;3、确定减值损失金额。与企业其他资产减值一样,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同样要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金融资产发生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有些是直接用成本扣减损失数额后,便可确定,有些却是通过“摊余成本法”间接求得。(一)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金融资产的减值,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资产减值的迹象,按照资产减值的测算结果确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会计》-专题三 资产减值

专题三资产减值

金融工具减值的内容: 1.金融工具减值的范围 2.金融工具损失准备的计量 【金融工具减值的范围】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但将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不能计提损失准备。 (3)租赁应收款。 (4)合同资产。 (5)贷款承诺。但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除外。 (6)财务担保合同。 【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可以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 1.第一阶段: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若该工具为金融资产,下同)。 2.第二阶段: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第三阶段: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但对利息收入的计算不同于处于前两阶段的金融资产。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差额的现值)】 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有关金融工具的信用损失: 1.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2.对于租赁应收款项,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3.对于未提用的贷款承诺,信用损失应为在贷款承诺持有人提用相应贷款的情况下,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4.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作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企业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 5.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 1.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或组合)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贷款损失准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预计负债”(用于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或“其他综合收益”等科目(上述贷记科目,以下统称“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小于该工具(或组合)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例如,从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转为按照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时,可能出现这一情况),则应当将差额确认为减值利得,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已发生信用损失金融资产的核销 企业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的,应当根据批准的核销金额,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贷记相应的资产科目,如“贷款”“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应收租赁款”等。若核销金额大于已计提的损失准备,还应按其差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 其他资产减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