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记试题库

史记试题库

史记试题库
史记试题库

一、判断题

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晔、司马彪)、《三国志》(寿)合称“前四史”。√

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6、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皓晖的《大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

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

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10、《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

11、《史记·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

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廷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13、《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著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

15、《史记·始皇本纪》记载了始皇及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18、“戎马一生终难封侯”出自《史记·将军列传》。√

19.《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对)

20.《史记》属于“十三经”。(错)

21.《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称“前四史”。(对)

22.《史记》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错)

23.《史记》原名是《太史公记》。(对)

24.《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对)25.“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对)

26.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对)

27.“禅让”的意思的是指把帝位传给有贤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错)

28.邦月下追信,并任命他为大将。(对)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对)30.武灵王在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对)

31.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对)

32.商鞅推行的新法使楚国逐渐强大起来。(错)

33.当孟尝君被齐王免了职务时,除了毛遂,众门客都离开了他。(错)3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对)

35.大军事家膑是武的后代子。(对)

36.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的追捕,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把一头黑发都愁白了。(对)

37.“暗渡仓”是与项羽有关的典故。(错)

38.大禹治理的是长江流域的水。(错)

39.《史记》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对)

40.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文字统一成了小篆。(对)

41.《史记》属于“十三经”之一。(错)

42.《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朝的历史。(错)

43.《史记》全书共120篇。(错)

44.成语“纸上谈兵”出自于桂陵之战(F)

45..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T)

46..《史记》为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T)

47.《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景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F)

48..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T)

49..人们常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革命的首创精神。此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F)

50..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以抗击

或齐,叫做合纵(T)

51..商鞅变法发生于穆公时期(X)

5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穆公、楚庄王(T)

53..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的是夏桀(F)

54..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T)

55..在《史记》中有关于蔡伦造纸的记载(F)

56.. 汉武帝时设立的“五经”,是指《书》(T)

57..《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T)

58.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他生活在当时的国(F)

59.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非子(T)

60.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T)

61.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飞将军指的是广(T)

62.”分封制”起始于西周时期(T)

63.典故“不食周粟”说的是伯夷叔齐的故事(T)

64. 邦月下追信,并任命他为大将。(对)

65.《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对)66.《史记》中的“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对)

67.《史记》中的“书”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错)

68.“世家”是《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对)

69.《史记》中的“世家”记述子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对)

70.《史记》中的“列传”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容(错)

71.司马迁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对)

72.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少数名族做传的史学家吗

(对)

73.《史记》的专称是“太史公书”吗(对)

74.司马迁认为政治事件是历史中心吗

(错)

75.《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了帝王的功绩

(对)

76.中国传统小说多次以“传为名”但这与《史记》中的列传无关(错)

77.司马迁的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

78《史记》以本纪、列传、世家为主体(错)

79.《史记》中的三皇指是伏羲、神农、轩辕吗?(对)

80.“沐猴而冠”指的是邦吗(错)

81、开辟商朝的第一位君主是汤吗?

(对)

82、“文武双雄,英风伟慨”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吗

(对)

83、鸿门宴出自高祖本纪?

(错)

84、信被邦设计所杀?(错)

85、“国人暴动”中平民和贵族要杀死周幽王?

(错)

86、成语“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

(对)

二.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A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2.“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B )

A周幽王B周厉王C周武王

3.主连横实现国统一六国的是(B)

A B仪C商鞅

4.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B )

A邦与项羽 B 黄帝与蚩尤C周武王与商纣王

5.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c )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A )

A邦B增C项羽

7. (A)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

A国B齐国C楚国

8.孔子出生在(A )

A鲁国B燕国C国

9. (B)答应与楚国交战时晋军将退避三舍。

A 楚成王B重耳C子玉

10. (A)首先起义抗。

A胜、吴广B项梁C邦

11.谖是(B)的门客。

A春申君B孟尝君C信陵君

12.燕太子丹派(C)刺杀王嬴政。

A专诸B高渐离C荆轲

1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出自(A)

A史记?高祖本纪B史记?项羽本纪C史记?高祖本纪

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C)通史

A编年体B纪事本末体C纪传体

15.史记全书共计(B)篇

16.A120 B130 C140

17.《史记》中孔子被记在了哪种体例里(C)

A.表

B. 本纪

C. 世家

18.下面哪个事件在《史记》中查不到(B)

A. 长平之战

B. 昭君出塞

C. 骞出使西域.

19.本纪主要记载的是(A)的生平事迹

A帝王B诸侯C其他历史人物

20.世家主要记载的是(B)的生平事迹

A帝王B诸侯C其他历史人物

21. .商鞅变法,开始于(B)

A、前221年B.前356年 C.公元221年D.公元356年

2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D )

A.孝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23.周灭商的一次大的战役是( A )

A.牧野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C)

A.道家和兵家

B.法家和墨家

C.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诸子百家

25.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0年

26.《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

A、断代体

B、编年体

C、记传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7.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28.《史记》共记载了多少年的历史(B)。

A、2000多

B、3000多

C、4000多

D、5000多

29.先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汉书》

30.《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B)

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31.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3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C)的故事。

A、邦

B、信

C、项羽

D、勾践

3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

A、信

B、萧何

C、良

D、膑

3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B)

A、纣王

B、周幽王

C、夫差

D、燕昭王

35.“智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D)

A、齐桓公

B、伍子胥

C、勾践

D、夫差

36.邦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B)

A、邗沟

B、鸿沟

C、长城

D、长江

37.“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B)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武王

D、周平王

38.主连横实现国统一六国的是(B)

A、B、仪C、商鞅D、衡

39.“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B)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史记

《史记 : 篇一:《刘蓉》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解析 刘蓉蓉①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a②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③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④,径尺⑤,浸淫日广⑥。每履之,足若踬⑦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⑧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⑨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⑩其故,则反窒{11}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2}。【注释】①蓉: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学家。②?a(fǔ):同“俯”。③弗(fú):不。④洼:凹陷的地方。 ⑤径尺:直径一尺。⑥浸淫日广:逐渐地越来越大。浸淫:逐渐,渐进。 ⑦踬(zhì):被绊倒。⑧蹶(jué)然:跌倒的样子。⑨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⑩洼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11}窒(zhì):阻碍。{12}慎始:一开始就慎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命童子取土平之(填平) B.坦然则既平矣(填平) C.浸淫日广(一天天)D.顾而笑曰(回头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然”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A.蹶然以惊B.不以为然 C.坦然则既平矣D.已而复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意思。①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而复然”

史记文言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⑵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5篇优秀范文500字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5篇优秀范文 500字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五帝到丝绸之路,从大禹治水到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完成了这部大著作:《史记》,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医学及占卜等方面。那么史记故事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史记故事读书笔记5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一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本《史记故事》,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史记故事》一书讲述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故事。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医学及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立即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

这本书里共讲了很多故事,有大禹治水、一鸣惊人、神医扁鹊、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纣王暴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纣王暴虐故事。主要讲的是商纣王聪明,力气大、行动敏捷,可没用在治国上,还为了妲己滥杀无辜,谁劝他就对谁用型,真是罪恶不赦,无药可救。西伯侯的儿子姬发很聪明,看不惯商纣王的行为,想了个办法,他把对商纣王怀恨在心的人集中在一起反抗商纣王,因为商纣王做尽了坏事,所以一上战场,大家纷纷反过来攻打商纣王,商纣王只好点火自焚。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说:”活该,真是自作自受,恶人有恶报呀!“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佩服的人,像”飞将军“李广,”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聪明的韩信、智慧的蔺相如……而我最佩服的有着惊人记忆力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快和抑郁,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离骚》。 《史记故事》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过去的许多历史,还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愿更多的朋友走进这本书,去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吧!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二 这几天,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是根据《史记》改编的白话故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有很多的成语故事都来自《史记》。

史记小故事主要内容

史记小故事主要内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史记小故事主要内容》的内容,具体内容:《史记》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长篇宏著,亦史亦文,从重视它的史学意义到发掘它的文学价值,从对它的简短评价到长篇评论,经历了相 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欢迎... 《史记》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长篇宏著,亦史亦文,从重视它的史学意义到发掘它的文学价值,从对它的简短评价到长篇评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 段历史时期。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阅读。:仁慈的帝喾 帝喾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他的父亲名叫峤极,祖父玄嚣是黄帝的儿子。帝喾是颛顼大帝的堂侄。 帝喾是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出生时就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即位以后,帝喾对老百姓广施恩泽,而对自己的事情却很少顾及。他能够明辨事物的是非曲直,预知未来的事情,懂得治国爱民的道理。凡事不管大小,他都能够做到体察入微。帝喾顺从上天义理,知晓民众急难,仁厚而威严,慈爱又笃实,通过自身修善来使天下民众归附自己。虽然他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但却从不奢靡浪费,而是谨慎地节制利用。此外,他还观察日月星辰、修订历法,恭敬地侍奉鬼神。帝喾神态庄重、道德高尚、衣着朴素、平易近人,他在决定事情时总能够顺应天意,他的恩泽就像水流灌溉农田一样,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因此,凡是日月所能照射到的

地方,风雨所能吹淋到的角落,老百姓没有不服从他的。 :夏代之亡 夏代后期有一位君主叫孔甲,对鬼神十分迷信,并且霪乿无度。夏王朝的德望也就随之日渐衰微,各地诸侯相继背叛。传说上天曾经降下一雌一雄两条神龙来警示孔甲,孔甲非常喜欢这两条龙,就四处寻找会喂养龙的人。当时,有一个叫刘累的人,从一个养龙的人那里学会了驯龙之术,便决定去侍奉孔甲,帮助孔甲养龙。孔甲对他十分欣赏,赐封他为御龙氏,并赐给他许多封地。后来那条雌龙死了,刘累便突发奇想,偷偷地把它做成了肉酱,拿来献给孔甲品尝。孔甲吃完以后,觉得味道非常鲜美,便派人去找刘累再做一次。刘累已经没有肉酱可以进贡,又害怕龙死的事情被孔甲知道,就连夜逃跑了。这件事也预示着上天对夏王朝已经失去了信心。夏代最后一个君王叫桀,他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不但不讲德行,反而用武力伤害百姓,民众都不堪忍受。他曾经将自己比作太阳,并对别人说:"我会像太阳一样永远不会灭亡的!"百姓们听说后,指着太阳气愤地说:"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灭亡啊?我宁可与你同归于尽!"桀还曾经将商族的领袖汤囚禁在夏台,最后商汤被释放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后,开始注重修行德业,勤于政事,力量不断壮大,诸侯都前去归附了他。最后商汤率领军队去征讨夏桀,夏桀战败逃到今河南封丘东部地区的鸣条,后被放逐而死。桀临死时还对别人说:"唉,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把汤杀死啊,使我落到了这个下场。"他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一切是由于自己所犯的错误造成的。 :非子封秦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晁错,颍川人也。”——蔺相如 C.“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张良 D.“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项羽 8.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2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4分) 21.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文言文阅读题)史记_管晏列传高考阅读训练.docx

史记·管晏列传高考阅读训练文言文阅读题 《史记 --管晏列传》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 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 行重于齐。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 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 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宴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 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 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 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 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 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

臣,然孔子小之。以周道衰微,桓公既,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曰:“将其美,匡救其,故上下能相也。” 管仲之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所“ 不,无勇” 者邪?至其,犯君之,此所“ 思尽忠,退思”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之鞭,所忻慕焉。 (自《史管晏列》)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不正确的一是() A.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衣帛:名作,穿衣服。 B.既而,其妻去去:离去。 C.管仲世所臣,然孔子小之小:形容的意用法,“ ??小”,即小看的意思。 D.其夫相御,大盖盖:印章。 答案: D。盖:盖。 6.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的意和用法相同的一是()A.①以力行重于②以此三世名于侯 B.①解左之②久之,越石父 C.①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之中② 晏子怪而之,御以 D.①晏子于是延人上客②其夫相御

史记里的故事

史记里的故事 史记里的故事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史记里的故事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史记里的故事孔子可爱 大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史记综合测试题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史记》综合测试题(A)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 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 ..,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侍君者 执法 ..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 ..不治,委政卿大夫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 ..以伐齐 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 ..也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 ..为太常掌故 明日 ..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D.吾不忍 ..为之民也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 ..不过数千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赵襄王郊.迎甘罗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 ..人骨肉 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若幸而男.,吾奉之 C.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怀.其璧,从径道亡 武安君南.挫强楚 D.昔下宫之难不能死. 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 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史记--汲郑列传》专练

《史记--汲郑列传》专练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 ..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江都相,至九卿 ..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大吏,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资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处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B.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C.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D.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史记故事读后感_心得体会

史记故事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史记故事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史记故事读后感 最近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史学巨着——《史记故事》,他是司马迁倾一生心血写出的作品,我十分珍惜这本书。讲了兵荒马乱的战国时代,有的讲了无比和谐的人民共处。里面有“卧薪尝胆、“晏子使楚”、“越王夫差和吴王勾践”等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卧薪尝胆”最有趣味,故事讲了越勾践王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英勇无比的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战秦军。 通过这本书我还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如:聪明的晏子、文武双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计的孙武、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 《史记故事》是从“五帝”讲到“张骞”,把中国古代黄帝时期到西汉时期这一段历史几乎都写了进去。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史书,体现着古代无数官员的良心。无论是文章的优美还是独特的写作风格都令我们深深地震撼。 《史记故事》里有数不胜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里还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这本书真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好书。希望大家也来看看这本书! 篇二:史记故事读后感 寒假里,我看了许多书,从《三国演义》中见证历史的金戈铁马;从《水浒传》中听到梁山好汉的振臂呐喊;从《西游记》中触摸神奇;从《狼王传》中感怀悲壮;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感受坚韧和勇气;从《一千零一夜》中领悟智慧……但我最喜欢的要算青少年版新课标《史记故事》了。它所选的故事都是汉朝司马迁着《史记》中的精华。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鼻祖,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题材——纪传体。在学过的许多成语故事中,比如“卧薪尝胆”、“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毛遂自荐”、“完璧归赵”等等,在这本书里面都有,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为我打开了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一扇大门。 在《史记故事》中,我最喜欢“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不忘亡国之痛,在受

史记小故事感悟

史记小故事感悟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那你知道史记小故事感悟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史记小故事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小故事感悟篇【1】最近,妈妈给我买了本《史记故事》,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史记故事》一书讲述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故事。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医学及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立即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史记故事读后感550字巨著。 这本书里共讲了很多故事,有大禹治水、一鸣惊人、神医扁鹊、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纣王暴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纣王暴虐故事。主要讲的是商纣王聪明,力气大、行动敏捷,可没用在治国上,还为了妲己滥杀无辜,谁劝他就对谁用型,真是罪恶不赦,无药可救。西伯侯的儿子姬发很聪明,看不惯商纣王的行为,想了个办法,他把对商纣王怀恨在心的人集中在一起反抗商纣王,因为商纣王做尽了坏事,所以一上战场,大家纷纷反过来攻打商纣王,商纣王只好点火自焚。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说:”活该,真是自作自受,恶人有恶报呀!“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佩服的人,像”飞“李广,”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聪明的韩信、智慧的蔺相如……而我最佩服的有着惊人记忆力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快和抑郁,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离骚》。 《史记故事》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过去的许多历史,还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愿更多的朋友走进这本书,去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吧! 史记小故事感悟篇【2】这几天,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 这本书是根据《史记》改编的白话故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有很多的成语故事都来自《史记》。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世界上的贤人真是太多了,比如有:推位让国的尧,擅权的吕后,卧薪尝胆的勾践,周游列国的孔子,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纸上谈兵的赵……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推位让国和完璧归赵。 ”推位让国“的故事讲了:尧在年老的时候,召集四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讨论继承人的事,四位大臣推荐了舜,并告诉尧:舜的父母和弟弟对舜非常不好,还总是害他,但舜仍然真诚孝敬父母,对待他弟弟也非常友好,从来没有怨恨。尧经过一番考察,认为舜是德才兼备的人,于是把天下交给了舜。我觉得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就像《弟子规》里说的一样”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能做到的才是贤人啊! ”完璧归赵“讲的是:赵国有一块名叫”和氏璧“的宝玉,秦王

史记试题库

一、判断题 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6、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 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 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10、《赵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 11、《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 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秦廷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13、《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著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18、“戎马一生终难封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19.《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对) 20.《史记》属于“十三经”。(错) 21.《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称“前四史”。(对) 22.《史记》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错) 23.《史记》原名是《太史公记》。(对) 24.《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对)25.“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对) 26.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对) 27.“禅让”的意思的是指把帝位传给有贤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错) 28.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对)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对)30.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对) 31.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对) 32.商鞅推行的新法使楚国逐渐强大起来。(错) 33.当孟尝君被齐王免了职务时,除了毛遂,众门客都离开了他。(错) 3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对) 35.大军事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对)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专题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专题 2006-03-27 00:00【大中小】【我要纠错】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 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 C.扶而去之去:离开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史记中的历史故事

史记中的故事 司马相如追女孩 司马相如的追女孩子的故事很有意思啊,看到一个女孩子在偷看他弹琴,就弹个《凤求凰》,结果那个女孩子和他私奔了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狡兔三窟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运筹帷幄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希望对您有帮助!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篇一:刘邦记仇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 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 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 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 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 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人物故事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篇二:戚夫人的悲剧刘邦驾崩,其正

妻吕太后执掌朝廷大权。 吕太后平时最恨的人,就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 刘邦一死,吕后马上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 又从赵王封地急召如意回京。 新即位的天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亲儿子。 惠帝非常仁慈,知道母后恼恨如意,就亲自接回如意,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但终究还是被吕后找机会毒死了。 如意被害后,吕后随即派人去囚禁所,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耳朵,又灌下哑药,扔到猪圈里,称她做人猪。 几天以后,吕后叫来儿子孝惠皇帝欣赏人猪,惠帝惊问是什么东西,回说这就是戚夫人,惠帝当即大哭起来,从此病倒,一年多不能起床,并对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吕太后之刻毒、残忍可谓极矣!但正所谓万事皆有因,吕后之深恨戚夫人亦然。 高祖刘邦生前,戚夫人最受宠幸,常随在刘邦左右,而吕后年老色衰,倍受冷落。 当时以立孝惠皇帝为太子,但戚夫人恃宠生妄,在刘邦面前终日啼哭,要求让自己的儿子如意取代惠帝做太子,刘邦好几次险些废掉大儿子,靠着大臣们力谏,和张良的计策才未能施行。

《史记_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①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 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 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 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②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 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 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 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 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 为季氏宰,将③堕④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 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 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 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②拨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文言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文言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耻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

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B.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C.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D.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尉,汉时九卿之一,掌管全国形狱,可以逮捕。因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或大臣,还可驳正皇帝,三公提出的判决。 B.长者,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显贵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文中“长者”指身份显贵的人。

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分享

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分享 导读:本文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分享,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张良拜师】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再一看,老人胡子、头发都白了,又挺可怜他,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送到老人跟前。谁知那老人又把脚往前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来,什么也没说,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望着老人背影,觉得很奇怪。他刚转身要走,老人又回来了,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错,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五天以后的早晨,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第五天早晨,他刚上桥,就见老人已经站在桥上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要想学,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鸡叫,就起身往桥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认错。老人瞪了他一眼说:"你要真想学,过五天再来。"说吧,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

上,张良连觉也没睡,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张良迎上前去,见了礼。 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啊!"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递给张良说:"你好好读这部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接过书,道了谢,还想再问些什么,老人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最终成了一位有名的军事家。 【远交近攻】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 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睢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 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破釜沉舟的故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