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是不是“不用力”,这是横亘于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之间的一条分水岭。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分为两部分,大部分的人坦言是用力的,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规范、再到位、再标准、再美观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用力”周密地说就是“局部主动的用力”,而无可辩驳的是局部有多少主动的用力就有多少的肌肉与关节紧张,而肌肉与关节紧张就不可能是放松,就不可能有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因而就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健身效果与一般舞操也毫无区别,那么,这样的拳怎么可以认为是太极拳呢?

那么,练拳“不用力”了是不是就是太极拳了呢?

杨澄甫先生在由董英杰先生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指明法》中指出:“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按照一般的概念,“劲”、“力”与“气”都可以表示人体力量,而《杨氏老谱》与近代绝大多数太极拳家用“力”表示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消除的力;而用“劲”与“气”表示由脚而始向上传递的波浪形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力,当然这只是一家的术语而已。

其实,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中所谓的“力”只是指狭义的“力”,不是指广义的“力”;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仍然认为狭义的无论是

“力”、“劲”和“气”都是属于广义之“力”的。如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在对“用意不用力”的解释中所说的“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这一句中前一个“力”指的无疑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而后一个“力”指的却是广义的“力”,其实是指这一段后面所说的“真正内劲”。

《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句话显然反映了《杨氏老谱》所反映的这一家的术语当时还没有被这一家完全普遍确定使用。因此,正确地理解这段话,应该将这段话中的“劲”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将“力”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与“劲”。而如果不分广义与狭义地说,那么,《太极拳使用法》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力”和“不用力”对于太极拳而言都是错误的,也就是都不属于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必须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绵而有刚”的。这“绵”就是表示局部由于不主动用力而形成的松柔绵软,而这“刚”就是表示“劲”与“气”之力量。因此,“绵而有刚”就是太极拳的特性,也可以说成是“不用力而有力”。

因为语言属于表示事物的第二信号,并不是事物本身。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如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是属于粗略的暗示而已。而每个人暗示的形成又必须依赖自己的亲身经验,每个人的经验往往不完全相同,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一概念词语的具体理解往往会有差异,对于“用力”也是如此。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声称自己不用力者其实不一定没有用力,有的只是使用自己所感觉很小的力,又把这种情况当作是“不用力”。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人练拳“不用力”呢?

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凡物体发生运动必定是有力量发生作用的。所以,从这一原理出发也可以明白练拳之肢体既运动又“不用力”不能理解为广义的“没有用力”和“没有力”。从上述可知《杨氏老谱》和近代太极拳家所谓的“不用力”是指不用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

以手臂而言,一般人手臂发生运动是由于肩臂局部肌肉的缩短、拉长、等长等收缩所引起的,对于近代太极拳家而言,这就是狭义的“用力”;而因为凡力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传递,人体在某些体内反应下也能够使脚下发生的力向上发生传递,这种力也可以使得手臂发生运动,这种力就被《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称为“气”或“劲”。太极拳就是以这种“气”或“劲”使得手臂发生运动的。

具体地说:太极拳功夫越深,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就会越小,直至真地感觉不到手臂在主动用力,别人也感觉不到其手臂在主动用力;而练拳时手臂中局部主动的力越小,就越能够发出由脚而起的力;尽管这样太极拳锻炼之初、中期的人手臂局部仍还有狭义的“用力”存在,然而手臂中存在的还有“气”或“劲”,到了中期以后则会主要是“气”或“劲”,甚至几乎全是“气”或“劲”了,局部主动的用力会几乎没有了。这种情况从人类所必需的模糊概念和数学近似计算的表达而言,最能使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就只能是“不用力”,这样的情况才是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不用力”。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真正纯粹的太极拳确实是局部“不用力”的。手臂既运动又能够“不用力”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不用力”所依赖的“气”或“劲”必然是从脚而始?这是因为人是下支撑活动的生物,“气”或“劲”其实是一种反作用效果发生的传递性的力,现代力学称为“动量传递”,所以,“气”或“劲”是必然从脚而始的。当然,一个人脚不着地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发生“气”或“劲”,这“气”或“劲”就是从与椅子接触的屁股而始了。

而说太极拳的“气”或“劲”从脚而始的,也不是说脚的局部会发生力量。“气”或“劲”之所以会从脚而始,靠的就是“气沉丹田”所引起的动态的“沉”使得脚发生了力量。由此可见:如果不会“沉”,“气”或“劲”就难以从脚而始。

所以,太极拳家对“沉”都是十分重视的,叶大密先生就告诫弟子们太极拳中有无数个“沉”。“沉”的一个反应就是脚牢牢与地面接触,很多太极拳家将其称为“入地三尺”。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大谈中国近代闻所未闻的所谓“松空”,让学练者的脚与地面软绵绵地接触,就是断了“气”或“劲”发生的依靠,尽管练拳中手臂运动十分绵软,其实必然还是在用力的。因为这样情况下如果手臂不用力也就必然没有手臂运动的任何动力了,手臂就必然不会发生运动的;而既然手臂在运动,这手臂就肯定是在主动用力的。

这样的用力即使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的确也可以称为“不用力”,但却是属于“不用力而没有力”。这种“不用力”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不用力不对”。这种“不用力”也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双轻”,是太极拳的拳病,不属于太极拳所谓练拳的“不用力”。

由于“气”或“劲”从脚而始的实现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可见太极拳初学者是不可能完全不用力的,但这不等于初学者应该用力,而是初学者一开始学练就必须锻炼和追求不用力,也就是一开始学练就要追求将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渐渐消除掉。对于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而言,从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是减法,而不是说等到学会了拳再减。

这是因为如果等到学会了拳再减,那么,一是未减之前所学练的不可能是太极拳;二是等学会了拳用力已经习惯成自然再减就更难了;三是太极拳“不用力”必须依赖“气”或“劲”,一开始学拳不追求“不用力”,替代这狭义之“力”的动力“气”或“劲”就是不可能发生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明白指出要得到“真正内劲”的一个条件就是“不用力”。所以,初学太极拳者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用力,却是必须从锻炼不用力开始学练的。

由上述可见,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是指练拳时局部不主动用力,但局部又必定要有由脚而始从身体其它部位传递而来的“气”或“劲”作为肢体活动之动力的。所谓是“有气者无力”。而如果既自称不用力,又没有“气”或“劲”传递,手臂却会发生运动,其手臂局部就必然是在主动用力的,所谓是“无气者纯刚”。只不过是将“用小力”当作“不用力”了。这样的人当其手臂运动又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手臂,往往就立即可以感觉到这手臂是具有顶抗性的、可以作用动其全身重心之阻力的;当然有的用小力的人在动作很慢时,也可以使得去挡其手臂者感到毫无阻力,轻飘飘的似乎重量也没有,这其实是一种主动用力回避的反

应,就更属于局部在主动用力了。

而手臂运动如果真的是由传递而至的“气”或“劲”所引起的“不用力”的,那么,对于太极拳功夫好的人在其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运动的手臂,可以感觉到这手臂就象是一段浮在水上的断臂,或者是一条鞭子,是既有重量性的阻力,又没有顶撑的,如果有这断臂的运动有惯性,这惯性与其身躯重心也是没有关系的。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不用力而有力”还不能理解为别人能够感觉到其手臂有劲力。《杨氏老谱》明白指出太极拳是“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就是说太极拳沾粘连随中的“气”或“劲”之“刚”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尤其沾粘连随还借别人之力,这“气”或“劲”之“刚”,别人就更感觉不到了。

就手臂而言,沾粘连随中要让别人感到的就是这是一条断臂,别人能够感觉得到的只是其重量性的力量,甚至其惯性也感觉不到,似乎与别人的手臂相接触,就象是粘糊到别人的手臂上的一团烂泥,往往是让别人感觉到其是“柔软沉重”的;这“柔软沉重”又必然会随别人的用力不同而变化,别人用力很小,也会感觉这“柔软”中的“沉重”小,重量比较轻;而如果用力很大,就会感觉到这“柔软”中的“沉重”大,重量也会十分大。

其实这其中主要是手臂自重与惯性在起作用,也可能有“劲”的作用,只是别人感觉到的只是重量性的阻力,而这阻力又与其身躯重心没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掤劲”。所以,能够“不用力而有力”,当别人用很小的力时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是“有气无力”的,重量是轻的;而当别人用大力时就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沉重难

移,阻力很大、重量很重,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而不是似钢铁样的硬”。这正如李亦畲先生所说的“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

太极拳的发劲要发出通透、强劲、软弹的比手臂局部的力还大的力量来,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手臂局部不主动用力。由于这“劲”的特点如《杨氏老谱》等所说是波浪形弹性的、没有持续性的,如果持续连几斤的东西也是提拿不起的,不象狭义的“力”能够持续提拿几百斤的东西;“劲”的波浪时间又极迅速短促,象鞭子的弹击,甚至手臂没有伸缩移动,所以,当发劲瞬间别人既可以感到其手臂发出很强大的力量来,又很难持续体察到其手臂中的劲力之“刚”。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是既使人难以找到其沾粘连随之“力”,又能够发劲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劲”力来。所以,更准确地说,太极拳“不用力”的主要表现是“不用力而能有强大的力”。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在很缓慢练拳时做到的是“不用力而没有力”,就是近似地说,手臂始终软绵绵地没有任何力,违反了“不用力而有力”;而推人时用的还是手臂如木棍般持续发硬的局部主动发生的“力”,又违反了“不用力”。

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自然”、再自称有“内功”,再能够“用意念”,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拳仍然是在用局部主动之力的,是不可能具有全身真正完全放松与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的,而且没有传递性的由脚而起的力量,因而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用意念”又不可能使得大脑入静,因而健身效果必然与一般舞操毫无区别,实质上是模仿太极拳外形而无太极拳之实

的健身活动而已。然而,现代太极拳界中有很多人都将这种健身活动当作太极拳加以追求,这是一种必将置太极拳于死地的误区。因此,认识清楚太极拳的“不用力”是“不用力而有力”与“不用力而能有力”的,对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杨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

杨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在这里是指杨禄禅由陈式太极拳系列拳架而演化成的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的主要传承。因笔者手中的资料有限,再者就是有很多掌握系列拳架的支派因受门规的约束或是保守思想的束缚,在不显山,不漏水的默默向下传承,所以肯定在本文中会遗漏很多门派,在此敬请同门谅解。本文只当抛砖引玉,使我们能取得联系,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携起手来共同将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这一民族宝贵文化弘扬广大,造福人类。

杨式太极拳由杨禄禅创新形成后花开两枝,一支是由杨班侯为代表的,另一支是以杨健侯为代表的。

杨班侯这一支派的传承是:杨班侯–李万成–林金声、贾志祥–庞大明–王军、李海波、张贵岭、崔勇、郝瑞科、侯剑豪、路恒飚、董亚洁、庞颖睿、庞颖鹏、斯戴娜丽.扎克勃斯、戴瑞.戴尔特、刘军、朱涛、苏成科 ; 另有一支:杨班侯 - 牛连元 - 吴孟侠 - 蒙玉璋、齐德居等。

另一支的传承是: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杨健侯这一支又是花开两枝。一支是由杨少侯为代表的继承着杨式太极拳的传统系列拳架向下传承,具体的传承关系不详。一支是由杨澄甫为代表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杨式太极拳根据社会发展的

需要进行简化发展,现在在社会上流传的太极拳套路大多是杨澄甫所简化定性的太极拳套路,在此不在一一列举了。

杨式太极拳的好处

杨式太极拳的好处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杨式太极拳的好处》的内容,具体内容: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是什么?下面有我向大家介绍具体情况。1、杨氏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是什么?下面有我向大家介绍具体情况。 1、杨氏太极拳的好处之健身作用 1.1、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1.2、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2、杨氏太极拳的好处之健脑去病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 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3、杨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以杨式太极拳而言,其风格特点是:缓慢柔和,式势均匀,姿势舒展,劲蕴

内涵,形象优美。练好杨式太极拳关键是"松、柔",松不是"瘪"、"塌",柔不是"软"、"舞"。"松"是周身206块骨头关节能保持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使之不僵化,好似一串珍珠项链节节贯串,产生一动无有不动的效果。 在盘架中,全身关节都处于沉长拔开、缠绕旋转、吞吐开合、遥相呼应,也即是处于 "安舒"、"圆满"的境界,像一个充足了气的气球,浑身下下都有鼓荡之气。 练习太极注意事项 1、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2、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最好选择安静一点的地方,维持好心理状态,在练习的过程中切记与人交流,用意识来支配全身的力量,从而达到精神 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 3、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时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 杨式太极拳对眼法的要求 1、眼向前平视。一般情况下,眼是向前平视的;通过前面的手向前看去,

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

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 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 文/赵幼斌 杨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同一套路,看起来许多拳家打得不大一样,究竟谁对谁不对?杨家拳有几种套路打法,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究竟哪个是传统的,哪些是正宗的?针对这类问题,我想融合一些专家 的意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 一是问题不能这样问,"谁正宗谁不正宗,谁对谁不对"。应当说天下太极都一样,都同出一派,都同出十三势,是十三势周而复始,滔滔不绝如长江,这是太极拳的主体。 二是不尽相同,是变化,是发展,抑或是不足或退化,好像长江衍生出来的支流,支派,这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的。这中间只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杨式太极拳有不同类型的打法,其特点也各有千秋,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大家知道,杨式太极拳是由杨式太极拳鼻祖杨禄禅(1799-1872),经其子杨凤侯、杨班侯、杨健侯,再到其孙杨兆林(凤侯之子)、杨兆鹏(班侯之子)、杨少侯(健侯之子)、杨兆元(健侯次子,也是我奶奶的父亲)及杨澄甫(健侯三子,1883-1936),从杨禄禅出生到杨澄甫去世的这段时间是137年。从杨禄禅成拳开始算,可以说这三代九人100多年间将太极拳由乡下带到京城,由民间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其创天下,打天下,传天下,饱经沧桑。可想而知,其拳架也是一个不断锤炼,不断丰富,不断演化的过程。再加上上述各代宗师又有各自的门生高足再研再传,杨式太

极拳多样化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比如有快打的、有慢打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低的,高的;有形成班侯拳的,健侯拳的,少侯拳的,也有的各成一家。比如从杨式拳中派生出来的吴式拳,孙式拳,李式拳,还有 国家派杨式太极拳,等等,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国家创编的杨式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不应当是对立关系,因为国家规定套路至少是从传统杨式太极拳来的,尽管它的侧重点不尽一样。那么,从杨氏传人中所流传下来的拳架,我们大体一是早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老架;二是从早期拳架或杨澄甫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定型拳架演变而成的拳架;三是杨澄甫先师的定型拳架,就是我们现在所研习的,这类拳架资料最多,时代最近,传人最多,可信程度最高。下面我简单讲述一下这三种不同类型拳架的划分特点和结论。 第一是将杨禄禅成拳和传拳的那个年代(大约在1800~1900),拳架的风格特点归为一类。比如杨班侯传老架十三势108个动作,其特点是快慢相间,高低相错,刚柔相济,动若江河,静若山岳。整个架子偏低,很费力气,适合青少年时练习。杨少侯255式拳架,亦称小快式,架子偏高,步子偏小,进步跟脚、退步收脚,动作灵活紧凑,快慢相间,招法连用。这些拳架重复的动作较多,时间较长,费力气,往往一套打不下来就得休息再打。当然,这些拳架先师们当年是怎么练的、现在传得真不真都很难说。但是,没见过不等于不存在。自古拳技都是靠民间言传身教,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录像手段。这些拳架在河北永年还有人在沿传。还有一些专门用来练功用的高低架,一式高一式低,用来练功夫。还有低架在桌子下练,高架在桌子上练。再有专门练腿发力的踢腿架等。凡是这类拳架我们统归为第一类,为杨家早年拳架。 第二是以杨澄甫早期传拳和定型拳架后经其传人演变而成的太极拳类型。这第二类和第一类有时难以划分。据说杨澄甫19岁就开始教拳,他受祖伯父辈的影响,早期的拳架与晚年的拳架也不尽相同。即便是他晚年所教的门生后来打得也不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1.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主要包括:九大关节的柔韧性和整体协调性训练,关节的功力催化,呼吸与内息的训练,丹田的功力催化,锻炼以后的收功和日常保养方法等。以深厚基本功为基础的招式,才是实用的招式。就算以养生为目的的锻炼,如果不练基本功,那么养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2.以脊柱运动为主。 人体力量最大的关节是:尾闾和腰椎,所以尾闾和腰椎力量的开发程度直接决定一个的人功力深浅。脊柱上通大脑,下领神经,中间挂着五脏六腑,与人的健康息息相连。脊柱强则身体强,精神旺盛;脊柱弱则身体弱,百病丛生。所以脊柱运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手和脚的运动。传统杨式太极拳要求:把脊柱练得像蛇一样节节涌动折叠,打套路的时候要求盆骨、脊柱、脚和手的整体配合运动,特别是脊柱的运动占主要地位。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3.腰是总枢纽,引领全身走。 初期关节运动模式中,腰是指尾闾、盆骨和腰椎以及其周围软组织组成的大关节组合。锻炼过程中,无论做哪个动作都要求大脑控制尾闾运动,尾闾引领全身其他所有关节运动,拳经里说“刻刻留心在腰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体所有的关节都能够

受到大脑的控制而灵活自主运动,只是很多关节不经常运动,大脑已经忘记怎么控制它们运动了,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个控制能力给找回来,通过锻炼达到控制尾闾运动就像控制手指运动一样灵活,那么整体协调性就练到达标了。 先把全身每根骨头都练得能够灵活自主运动,再有系统、有秩序地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组合。拳经里说“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无论做哪个动作都要求:腰一动,其他关节也都跟着动,大关节大动,小关节小动,没有一个关节不动,这个“动”全部是自主运动而不仅仅是被动跟随。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4.仿生学原理。 动物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生存与搏杀技能是最科学、最实用的,没用的技能早就被大自然淘汰掉了;所以搏杀中的动物神形是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攻击力的;因此以模仿动物神形而形成的中国内家拳体系是最科学的、最具生命力和攻击力的。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5.左右平衡。 大部分人练拳都是以右手式见长,左手式普遍略逊,甚至没有练左手式,这样会导致左手和右手一边倒的现象,惯用右手不用左手还有可能造成脊柱侧弯,长此以往对功力和健康都会有影响。传统杨式太极拳要求左手和右手两个方向都得到锻炼,纠正形体的对称性,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6.注重锻炼过程。 任何没有过程的结果都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无论从养生还是武术角度去看锻炼过程,都是一步一个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功效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价值 ******学院 *** 20103615*** 24式简化太极拳由原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改编、整理而成。套路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是大学体育教学常选的内容之一。 各式太极拳虽然风格不同,各具特征,但是拳理相通,其运动特点、动作要领和健身作用,基本一致。 (1)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因此,适宜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锻炼,尤其对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更是一种较好的体育医疗手段。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意识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这也能直接作用于命门,使命门精气充足,增进健康。 动作要领: (1)意识引导动作。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用意识来支配,“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形随”。要做到这点,在未动之前就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情绪安宁,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静气和,然后开始动作,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放松。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有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 (3)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练太极时,身体的姿势不断改变,处处贯穿着手法、身法、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势势相连。要使虚实变化得当,身体必须平衡稳定。凡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凡进退的动作,应先落脚而后再慢慢改变重心,以达到太极拳“中正安舒”的要求。 ( 4)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练太极拳时,不要因为动作而引起急促呼吸,要求呼吸自然。一般来说,凡是由实转虚,劲力含蓄、动作屈合时,配以吸气;凡是由虚转实,劲力沉实集中、动作开伸时,配以呼气。但在练一些过渡动作及个人感到呼吸难以结合动作时,仍需进行自然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妥善,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总之: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自然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

杨式太极拳的要求 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手、眼、身、法、步,高度概括了练拳和推手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现依次说明。 (一) 手 手眼身法步,把手摆在第一位,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在拳式所有的动作中,手的动作是最多的。而在技击中,手是击人最主要的部分。手的形状、手的动作、手的位置等合理、准确,即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反之,会影响练习和使用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的手分掌、拳、勾。 1、掌:杨式太极拳的掌要求五指自然伸直,指间稍离,掌心稍窝,五个手指基本在一个平面上。掌型有如下八种: A、坐腕立掌:坐腕,手心向前。这种掌法运用较多,一般前推均用此掌,如按式的双掌;搂膝的推掌等。 B、不坐腕的立掌:不坐腕,有前立掌,手掌向前微俯。如倒撵猴式的前掌;有手心向左右的立掌;如肘麻捶式的上掌等。 C、坡掌:手背成坡形,手心斜向前下。如抱虎归山式左推掌。坡掌在拳式中运用是很多的。 D、仰掌:手心向上的掌,如高探马式的后拉掌。 E、俯掌:手心向下的掌,如白鹤亮翅式的左掌,搂膝掌等。 F、横掌:手心向前,横向摆掌,如白鹤晾翅的上掌。 G、扣掌:掌根向里微扣,如转身摆莲式开始的双掌。 H、垂掌:指尖向下,如海底针式的插掌。 不同的掌有不同的劲点,分清劲点所在之处,能有助于意到气到劲到,比如坐腕立掌的劲点在全掌,横掌在小指一侧,坡掌在掌心,俯掌在虎口或小指一侧等等。无论是练拳和推手,掌握掌的劲点是十分重要的。杨式太极拳要求手出有名,手打的方向,位置具有攻与防的意识,所以对手掌的仰俯、手的前后左右运转要讲究用意,不宜随意出手,不能象做体操那样,简单的完成动作了事。 2、拳 杨式太极拳,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向手心卷屈,大指压住二指第二节,松松握住。杨式太极拳用拳的动作也很多,除太极五捶外,还有打虎式、双风贯耳、上步七星、弯弓射虎等式。 杨式太极拳用拳的类型有: A、立拳:拳眼向上或向下为立拳,如进步搬拦捶式有拳二弯弓射虎式左右拳等。 B、扣拳:拳腕稍向里扣,如双风贯耳式双拳。 C、仰拳:拳心向上,如撇身捶式有拳。 D、杨式太极拳的出拳均含意念和劲点。比如立拳一般在拳面,仰拳在拳背等。 3、勾手 杨式太极拳的勾手做法是五指并拢下垂,勾尖朝下,如单鞭式右直勾手。勾手的劲点在腕根。 4、手的动作杨式太极拳手的动作非常丰富,无式非手,概括起来大体有:掤、捋、挤、按、采、挒、搂、搬、拦、封、抱、撇、叠、云、探、托、分、贯等。所有手的动作都有它的实际练习内容,都须贯注意念,掌握劲点所在之处。比如掤手,意念和劲点在挠骨一侧。捋的劲点在左手背和右手腕根小指一侧,挤的意念和劲点在有腕、小臂外侧,左手心。按的意念和劲点在双手手掌,其他不一一赘述。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太极拳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二十四 式简化太极拳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进行改编、整理而成。下面就跟着一起来详细的看看吧。 一、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二、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三、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四、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一体, 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五、心静体松。在起势之前,首先要摆正姿势、呼吸自然、心静气和,注意力集中,要做到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做到身心合一,心无杂念,缓缓进行。 六、虚实分明。太极拳要求手脚动作上都要有虚实之分,最明显的

是重心的确定,分清什么时候一定要身体的位置,否则就会造成站不稳的情况。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一)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 作中去。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 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二)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 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状态直立,头、躯干、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动,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动作自如的状态。 (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有人说,打太极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形容练太极拳时“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

太极拳运动特点及其分类

太极拳运动特点及其分类 摘要: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明末清初开始得到逐步发展,历经1200多年的岁月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综合了古今多家拳法的特点,结合古代的导引和吐纳之术,运用阴阳学说的哲学原理创编而成。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倗、捋、挤、按、采、肘、靠、腿、顾、盼等定为基本13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太极拳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式式相承、连绵不断、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等的运动特点。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它的健身功能是紧密相关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太极拳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健身运动项目,还是一项很好的预防疾病的途径。经常练习太极拳除可以增强体质外,还对人们的神经、呼吸、运动、消化等多方面系统功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太极拳的基本运动特点 (一)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①头部:练拳时,头正颈直,百会轻轻上提,又称“虚领顶劲”。头随身体的转动而转动,眼随身体的变化而变化,要上下连贯协调一致。面部表情自然端正,平静从容,下颌向里收回,口自然闭合,舌上卷添住上鄂,同时,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然后开始练拳。举例:野马分鬃时的眼神、动作攻防格斗含意眼神:起势——前方——右手——左手——定势——左手,视线有张有弛,合理调节。头部动作与身体协调,不能前伸,否则就回挨打。如果动作松弛,就破坏了太极拳的结构,失去攻的意义。 ②躯干部:胸背部腰脊部臀部胸背部:含胸拔背含胸,是指胸部不能外挺,要保持舒松自然状态,拔背是指背部舒展开阔,不能理解为缩胸驼背,含胸拔背的关键在于自然舒展。一般要求:深呼气。 ③腰脊部:松腰正背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的变化,重心的稳定,使劲达到肢体各部位起着主要作用。松腰,是指腰肌松活不可紧张,正背要求脊柱中正伸展。见图举例:海底针下势绷、捋、挤、按等 ④臀部:缩髋敛臀太极拳大多保持屈腿半蹲姿态,要求髋关节向内收缩,臀部向内收敛,从而保持身体端正。 ⑤肩臂部:沉肩、坠肘、坐腕肩关节要保持松沉,不可耸、前扣、后张,肘关节要保持自然弯曲,并含有轻微垂坠的姿态,屈臂时保持弧形,掖下保持一定空隙,使动作圆活自然,出掌要坐腕,不要用拙力,手指要舒展。举例:云手主要是防守动作,对方连续进攻时我用手拨开对方的进攻,也可直接插入对方胸前作横击掌进攻。 ⑥腿部:屈腿落胯、活膝扣足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进退的变换、发劲的根源、

杨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和境界

杨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和境界 杨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和境界 第一层:打基础 练拳一般都从盘架子开给,要领是尽可能地做到松、稳、慢、匀,以达到“运劲如抽丝”为目标。 第二层: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要求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一致运行。每一个姿势都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动作自然,绝不勉强。如果一味追求外形,非但对内功的增长不利,有时还会伤身致病。 第三层:上下相随 拳架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求做到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内气舒适畅通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是免于僵滞的先决条件。动静咸宜,以静待动,动无一处不动,静无一处不静。 练拳过程如行云流水,上身与下身的动作互相协调,做到上下相随,主要是从头顶经尾间到足心要互相配合,把意气下沉到腹腔,然后疏散到四肢,再合到中心,使上下一体,四肢配合。两臂的运行要在身体周围的气圈之内,运动的方式要松软圆活,不用强力。 以腰胯带动下肢,两胯松散,两腿放松,使意气得以下沉到足心。移动重心时,两足要互相配合,协调运动,轻灵地变换虚实。

第四层:拆架子。 练习太极拳是为了学以致用,要学会用就得“拆架子”。拳架套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掌握要领,灵活运用。上面已经说过,太极拳的功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 .养生方面。太极拳每一个姿势都有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环节。习练时要把内气运用于上述各个环节以至练拳的整个过程。内气充实才能使内脏得到保养,并使筋骨皮也同时得到锻炼。养生功夫的练成,主要决定于内气。 2 .技击方面。 技击功夫主要体现在招术的实际应用上。“招”是固定的、有形的,有时可以得心应手,有时就不起作用。“术”是灵活的、是无形的,是神、意、气结合的运用,要求空灵而不僵实。“术”在应用时要有明确的方向。一接手就要“听”懂对方的动向、出劲的劲端和劲源议及力的虚实。听劲靠“术”而不是用“招”。 发劲时也要靠“术”控制对方,迫使对方作出反应,当其在不合适的条件下找合适的时候,就容易暴露中心。这时应该引出对方的中心,只有在其失“中”的情况下才能发劲。因此,在交手时,不能只用“招”,不用“术”,也不能“招”、“术”分离。应运用神意气和手法的结合,形成“招”中有“术”,”术”中有“招了。 第五层:拆手 练拳的每一个姿势都要靠手指明方向,因此,要练出知己知彼之功就得“拆手”。内气是否舒畅、得意,和身形、手势密切相关。身形和手势都不是固定的.而要变换灵活,正所谓“手无定向,

杨式太极拳云手及练习

杨式太极拳云手及练习 杨式太极拳云手及练习 谱诀: 横步蹑行似踩莲,连环运转连绵绵; 捞抄拥捌等闲手,妙用全在转腰际。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云手”势 传统杨氏太极拳云手势,双手运转如轮,右手轮如钟针顺时转,左手轮如钟针逆时转,两轮(园)上下交替、翻飞旋转,且周而复始,循环往返,连绵不断,恰似云雾盘旋回绕、滔滔无间,另人难以捉摸,故名“云手”。 杨氏拳云手,武氏拳称“纭手”,陈氏拳称“运手”,他种拳技亦多有之,皆为异写,功用大同小异。 在传统杨氏太极拳中,凡重要拳势,必多次重复演练。如揽雀尾,重复练习就有八次之多。前辈言云手在杨式拳中作用重要,不亚于揽雀尾,故拳路中先后重复演练三次(趟),每次(趟)重复云手势3―4个,共计有9-12个之多。所以三次(趟)重复,在于云手势不但有着其他拳势难以替代的多种劲别和技击作用,而且还有着捡验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功效……今尝试一一论述。 1;云手势行架中的多种劲别 云手运转如轮,轮为园,为太极运行模式。今将园以先天八

卦定方位,论述云手势的劲别: 以右手园为例:手在乾(上)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上横,为棚劲;手在离(右)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外、手指向上,腕部下沉,为按劲;手在地坤(下)位,手低肘高,手心向上、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下横,为捞劲;手在坎(左)位,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臂有向上横挑滚翻意,为抄劲。此为乾坤坎离四正劲别。 手由天位按园形轨迹向右外、向右下、朝离位移动,翻腕向外滚动小臂,手心由向内变作向外,手指由朝左变作朝上时,为?劲;手由离位按园形轨迹向下、向内朝地位移动,翻腕向下手心向外不变,手指由向上变作向右时,为采切劲;手由地位按园形轨迹向左外、向左上、地朝坎位移动,拧腕带动小臂向左外上方滚翻,手心由向上变作向内,手指朝左,为搬翻劲;手由坎位按园轨迹向上、向右,朝天位移动,手心手指方向不变,为搬带劲。此为巽震兑艮四隅劲别。 以上八种方位劲别皆以右手为例,左手亦然,不过方向相反而已。不作另述。 2;云手势的多种技击作用 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谈云手用法为:“设敌人自前面右侧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胁部,我即将右手落下手心向里,由左而上往右翻转云出,至敌腕臂外间,手心向下往右化去,左手同时随落下,手心向下随往右云去,身亦随右手拗转,眼

太极拳陈式与杨式的区别

太极拳陈式与杨式的区别 太极拳陈式与杨式的区别 一、姿势动作的区别: 陈氏太极拳有以下特有的动作:金刚捣捶,懒札衣,掩手肱捶,伏虎势,悬脚灵(即二起脚),兽头势,雀地龙,朝天蹬,当头炮......等等。还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扫堂腿,旋风脚,摆脚跌叉等。此外,还有为数教多的单震脚及双震脚等动作,有不少动作和长拳动作近似,因此,有人把它误认为是少林拳。 杨式太极拳有以下一些特有动作:揽雀尾,搂膝拗步,搬拦捶,抱虎归山,倒撵猴,左右分脚,左右打虎势,玉女穿梭,扇通背......等。全套动作中没有震脚,腾空跳跃虚坐到地等动作。 二、在用劲方面的区别: 陈式太极拳对于用脚,发拳等动作都要求刚柔相济,也就是在全身关节放松,肌肉也不紧张的原则下,能打出刚劲(寸劲)来。劲以腰脊发出,蓄劲时要缓,发劲时要快,凡环形或弧形动作都·要求使出螺旋形的缠丝劲。 杨氏太极拳对每一动作都要求轻灵,沉着,轻松柔和,用意不用力,动作的速度要求均匀,不缓不急,如行云如水一样。凡环形或弧形动作不作螺旋形的缠丝劲。 三、其它方面: 练习陈氏太极拳对姿势动作或呼吸匀动等要求都很高,学起

来较难,目前流传范围不如杨家的广。 杨氏太极拳在全国范围内流传较普遍,因它的套路轻松灵活,舒展大方,不用刚劲,没有跳跃,劈叉等较难动作,特别适合体力较差,中年,晚年及脑力劳动着练习。 陈式太极拳在陈家沟土生土长,动作鄉土气息。忽快忽慢,螺旋缠绕,松活弹抖,闪展腾挪。重技击实战。 杨式太极拳驻京城进皇家大院,动作贵族气息。大开大合,大虚大实,端庄大方,气势宏大。重修身养性。 陈式太极拳多侧弓步。 杨式太极拳弓步为主。 陈式太极拳以缠丝劲为主,小圈多,缠绕多,折迭多。 杨式太极拳以弸劲为主,头顶,虎口张开,支撑八面。 陈式太极拳以动为主,求圆活,形似流水。 杨式太极拳以静为主,求松沉,桩如山岳。 陈式太极拳主要练丹田,丹田一动无有不动。 杨式太极拳主要练脊椎,脊椎对拔身弓拉开。 杨式太极拳比较适合初学者及中老年人。但不管学什么拳,首先一定要把握该拳的风格和特点,这样才能抓住本质,练出拳的味道和劲道。

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

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 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曰:“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又曰:“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揽雀尾之棚、捋、挤、按四式,即沾、连、粘、随,是“舍己从人之定步推手”之基础。棚式推手,捋式推手、挤式推手、按式推手是基础的推手四式。 杨振铎传103式、或李雅轩传115式的杨式太极拳,大部分拳式、架子,皆源自揽雀尾或揽雀尾四推手之变招。自腰以下,下肢之变招似乎不多,但其难度却未稍减。左右脚、腿之虚实相生、虚实转化,于多数拳式,大抵是相同或相似的。故练习揽雀尾,至关重要,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揽雀尾是太极拳的基础式。棚、捋、挤、按,一气呵成,缺一即不成包罗万象之势。杨澄甫释揽雀尾推手,有棚、挤、按四式,为其整体拳势,有志于求太极拳之真的练拳者,须知此四式推手,整体并重,而不应重此轻彼。 自起势起之整套太极拳,有一百多拳式,如以拳功兼练为纲,实以起势和揽雀尾四式之习练最为紧要。 练习初期,学拳者可用一部分时间,用于腰以下的胯、腿、

膝、足之虚实相依、相生之习练,上肢则由其自然松弛下垂。 左棚接起势,身躯重心向左逐渐移动,左膝渐屈,在此过程中,腰部有向右旋转、向左移动、向下沉降三个动作同时进行,均须极柔软、极轻灵、极沉着、极均匀,腰部向左移、向下动相融合的动作,带动下肢,使左下肢极均匀、极轻柔地旋转沉降,其螺旋劲似乎有入地三尺之势,而右下肢则渐变虚步。至左下肢沉劲最大,膝位最低时,为“单沉”,腰部旋转带动已变虚步的右脚松动自然地转动,约转45度,上身和脊背亦随腰转而转向右侧。由左向右的旋转,由上往下的(立身中正的)沉降,以及由右向左的(也是立身中正的)移位,须融为一体。腰脊同动、同移,带动肩、上臂、肘、小臂及掌完全被动的动作,逐渐形成右上左下如抱球状的臂掌位置。 此处为太极拳起势之尾、揽雀尾之始,乃不同拳式之交接处,十分紧要。当上肢形成右上左下如抱球状的臂掌位置时,身体已右转下沉,左脚渐虚;转腰之势,带动左腿向右旋转,再带动左脚向右脚靠拢,再迈步。此时左髋骨、左膝骨均须完全放松,小腿与左脚毫不用力,牢记“主宰在腰”四字。 此时身体重心应在右足立脚处之内左侧,而不在右足接地处。 身向上起时,应为腰向左旋转、向前方移动、向上拔起三种动作交相渗透复合,继而带动右大腿,以右髋骨为支点向左旋转、向前方移动、向上拔起;右膝以下的小腿和右足皆不用力,亦不着力;不可应用丝毫蹬力;用蹬即僵,也练不出松弹力来。 “松弹力”这个词,为李雅轩所创。他释之曰:“两腿如车箱下之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又如载重之船舟,漂浮于江面,

关于太极拳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太极拳的社会实践报告 ............中华武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太极拳以其特有的健身和技击作用,倍受国内外众多人士的喜爱。太极拳是一种系统的强调平衡协调内外兼修的键体防身体育运动。-----------题记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虽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之说。 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它以“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园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尤其讲究“听劲”,通过身体触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并及时做出反应。 太极拳又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是动作古朴,其中有发劲动作。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杨式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 是不是“不用力”,这是横亘于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之间的一条分水岭。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分为两部分,大部分的人坦言是用力的,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规范、再到位、再标准、再美观也不可能是太极拳,因为这种“用力”周密地说就是“局部主动的用力”,而无可辩驳的是局部有多少主动的用力就有多少的肌肉与关节紧张,而肌肉与关节紧张就不可能是放松,就不可能有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因而就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健身效果与一般舞操也毫无区别,那么,这样的拳怎么可以认为是太极拳呢? 那么,练拳“不用力”了是不是就是太极拳了呢? 杨澄甫先生在由董英杰先生执笔的《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指明法》中指出:“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按照一般的概念,“劲”、“力”与“气”都可以表示人体力量,而《杨氏老谱》与近代绝大多数太极拳家用“力”表示局部主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消除的力;而用“劲”与“气”表示由脚而始向上传递的波浪形的力量,认为这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力,当然这只是一家的术语而已。 其实,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中所谓的“力”只是指狭义的“力”,不是指广义的“力”;这种表示法的概念仍然认为狭义的无论是

“力”、“劲”和“气”都是属于广义之“力”的。如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在对“用意不用力”的解释中所说的“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这一句中前一个“力”指的无疑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而后一个“力”指的却是广义的“力”,其实是指这一段后面所说的“真正内劲”。 《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句话显然反映了《杨氏老谱》所反映的这一家的术语当时还没有被这一家完全普遍确定使用。因此,正确地理解这段话,应该将这段话中的“劲”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力”,将“力”理解为《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与“劲”。而如果不分广义与狭义地说,那么,《太极拳使用法》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力”和“不用力”对于太极拳而言都是错误的,也就是都不属于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必须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绵而有刚”的。这“绵”就是表示局部由于不主动用力而形成的松柔绵软,而这“刚”就是表示“劲”与“气”之力量。因此,“绵而有刚”就是太极拳的特性,也可以说成是“不用力而有力”。 因为语言属于表示事物的第二信号,并不是事物本身。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如语言学家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说是属于粗略的暗示而已。而每个人暗示的形成又必须依赖自己的亲身经验,每个人的经验往往不完全相同,因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一概念词语的具体理解往往会有差异,对于“用力”也是如此。现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声称自己不用力者其实不一定没有用力,有的只是使用自己所感觉很小的力,又把这种情况当作是“不用力”。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人练拳“不用力”呢?

杨式太极拳的好处简单分析

杨式太极拳的好处简单分析 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杨式太极拳的好处是什么?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杨式太极拳的好处讲解,希望能帮到你。 杨式太极拳的好处1、杨氏太极拳的好处之健身作用1.1、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1.2、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 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2、杨氏太极拳的好处之健脑去病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3、杨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什么以杨式太极拳而言,其风格特点是:缓慢柔和,式势均匀,姿势舒展,劲蕴内涵,形象优美。 练好杨式太极拳关键是“松、柔,松不是“瘪、“塌,柔不是“软、“舞。 “松是周身206块骨头关节能保持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使之不僵化,

好似一串珍珠项链节节贯串,产生一动无有不动的效果。 在盘架中,全身关节都处于沉长拔开、缠绕旋转、吞吐开合、遥相呼应,也即是处于“安舒、“圆满的境界,像一个充足了气的气球,浑身下下都有鼓荡之气。 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 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2、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最好选择安静一点的地方,维持好心理状态,在练习的过程中切记与人交流,用意识来支配全身的力量,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 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 3、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时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 杨式太极拳对眼法的要求1、眼向前平视。 一般情况下,眼是向前平视的;通过前面的手向前看去,关顾到手,但不死看着手。 眼也有向前下看的,要根据具体拳式具体的主手动作具体确定眼看

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上)

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上) 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上) 杨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 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同一套路,看起来许多拳家打得不大一样,究竟谁对谁不对?杨家拳有几种套路打法,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 哪长,有的短?究竟哪个是传统的,些是正宗的?针对这类问题,我想融合一些 专家的意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 一 是问题不能这样问,"谁正 宗谁不正宗,谁对谁不对".应当说天下太极都一样,都同出一派,都同出十三势,是十三势周而复始, 这是太极拳的主滔滔不绝如长江, 体.二是不尽相同,是变化,是发展,抑或是不足或退化,好像长江衍生出来的 支流,支派,这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皿武当2005?5(总177期) 的.这中间只是"和而不 同"的关系. 杨式太极拳有不同 类型的打法,其特点也 各有千秋,这是历史发 展形成的.大家知道,杨 式太极拳是由杨式太极 拳鼻祖杨禄禅(1799—

1872),经其子杨凤侯, 杨班侯,杨健侯,再到其 孙杨兆林(凤侯之子), 杨兆鹏(班侯之子),杨 少侯(健侯之子),杨兆 元(健侯次子,也是我奶 奶的父亲)及杨澄甫(健 侯三子,1883—— 1936),从杨禄禅出生到 杨澄甫去世的这段时间 是137年.从杨禄禅成 拳开始算,可以说这三 代九人100多年间将太 极拳由乡下带到京城. 由民间影响到社会各阶 层,其创天下,打天下,传天下,饱经沧桑.可想而知,其拳架也是一个不断锤炼,不断丰富,不断演化的过程.再加上上述各代宗师又有各自的门生高足再研再传,杨式太极拳多样化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比如有快打的,有慢打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低的,高的;有形成班侯拳的,健侯拳的,少侯拳的.也有的各成一家.比如从杨式拳中派生出来的吴式拳,孙式拳,李式拳, 还有国家派杨式太极拳,等等,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国家创编的杨式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不应当是对立关系,因为国家规定套路至少是从传统杨式太极拳来的,尽管它的侧重点不尽一样.那么,从杨氏传人中所流传下来的拳架,我们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早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老架;二是从早期拳架或杨澄甫定型拳架演变而成的拳架;三是杨

谈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谈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研究事物与事物间的区别,就要十分重视研究它的特殊性。研究太极拳也是如此。中国的太极拳主要有陈、杨、吴、武、孙、赵堡六大门派,拳架风格各个门派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陈式太极拳善用缠丝弹抖之劲,爆发力强;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柔化着称,但具有杨式小架灵、快、直、变的特点;武式太极拳源于杨式和赵堡架,姿势紧凑,出手不过脚尖;孙式太极拳,又称开合太极拳,强调“开手”、“合手”,它吸收了太极、形意、八卦三家之长,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敏捷自然,步法善走莲枝步;赵堡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则是轻、灵、柔、活、中、正、平、圆,轻在于灵、灵在于手、柔在于松、活在于节、中在于势、正在于身、平在于稳、圆在于转。正因为上述六大门派相互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才能流传下来。但建国以后,国家体委公布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都是按杨式太极拳改编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竞赛套路也以杨式为基础,又吸收了陈、吴、孙式的某些特点,所以杨式太极拳在国内外流传最为广泛。 那么,杨式太极拳到底有哪些特点?近几年,一些专门介绍杨式太极拳的书籍不少,但介绍练拳好处和拳架动作的多,而介绍杨式太极拳特点的并不多,有的仅是只言片语,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把太极拳的动作要领误认为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关于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在杨式亲族传人杨振铎、杨振基老师的著作中,都有重要论述。笔者的先师、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赵斌先生,在《杨式太极拳正宗》一书第四章“太极拳问答一百条”中,也专门讲了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形象地概括了七句话:“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其拳架风格“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杨澄甫的另一位人室弟子崔毅士先生也曾经论述过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浑厚庄重”。上述特点,有些是各大门派所共有的,而杨式太极拳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则是杨式太极拳所特有的。赵斌老师在晚年授徒教拳时,又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讲过一些自己的重要观点,我曾经当面聆听过老师在这方面的真切教诲。现结合自己练拳三十年的实践,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加以说明。 一、立身中正安舒。对于身法,太极拳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身法要求。但“立身中正安舒”这一特点,尤以杨式太极拳最为见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地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口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生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认为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须到位。上下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是“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这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最突出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之所以名扬海

论述杨氏太极拳的身形特点

论述杨氏太极拳的身形特点 不多说了,我直接上个图吧,也跟师傅在学习,共勉XD 来镇楼啦~~~~~~ 不过题主滴40分是神马意思?(偷笑我这个可不是论述题喽~~~)ps.学太极,桩功一定要练哦,很重要哦贴上一文(来自我师傅空间,供参考)如何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完整版)目录: 一、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风格 二、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 三、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 四、练拳须知 五、武德修养 六、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身法要领 七、杨式太极拳八种基本技法 八、杨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和演练方法 九、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十、用“心”打拳,使自己的拳会说话 十一、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艺术美 十二、中老年人学习太极拳要防止受伤 十三、杨式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

十四、持之以恒,才能受益终生 如何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 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风格 杨式太极拳为内家拳,其特点概括为“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慢”—练功以慢为主,呼吸自然;“内”—内练精气神为主;“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其拳势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心静体松、意随心动、中正安舒、轻柔沉稳、舒展大方。 二、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手型、手法 1.手型、手法。在练习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分别介绍如下:(1)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紧,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势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还有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之捶等八种捶法。 (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缝稍离。掌分为2个类型约9种: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5种掌法,立掌(如搂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揽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势转单鞭之过渡式)、俯掌(如白鹤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