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专题大国崛起

初中历史专题大国崛起

初中历史专题大国崛起
初中历史专题大国崛起

专题二十三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国别史---大国崛起

一、英国

1、17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

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

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1940年7--10月遭到德国的轰炸。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二、美国

1、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18世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2、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并获得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南部仍保留奴隶制度。

3、1787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华盛顿是首任总统。

4、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5、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1861—1865年美国内战,北方获得胜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

经济状况: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是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原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多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

外交:“门户开放”政策。1917年撕掉“中立”伪装,参加—战成为战胜国。

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美国。

1919年1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

1921一1922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最大的受益者

8、1923—1929年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9、二战前的美国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1933年罗斯福新政,并取得成效,经济缓慢恢复,统治得到稳定.

二战前保持所谓“中立”的纵容法西斯政策。

10、二战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并于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参加了北非、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第二战场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推动了二战

的进程,并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11、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1947年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至1991年苏联解体.

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针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

1950--1953年侵朝战争失败。

20世纪年60年代——1973年侵越战争失败,美国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20世纪70年代,经济霸主地位受欧共体、日本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在以“民主”“自由”“人权”等借口推行霸权政策,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单边主义政策。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三、法国

1、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为大革命的爆发做了理论准备。

2、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70—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世界上第—个无产阶级政权。

5、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

经济状况: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四。

原因:资本大量输往国外。

对外政策:参加协约国,法德矛盾加深。参加一战,并成为战胜国,

7、1919年巴黎和会上总理克里孟梭成为会议“三巨头”之一,华盛顿会议上参与签订了所有条约。

二战前后同样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

8、1939年对德宣而不战。

9、1940年6月对德投降。

10、1944年6月参与了诺曼底登陆,8月巴黎解放。

11、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后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1967年组织并

加入欧共体,“冷战”期间,加入北约组织。

四、日本

1、1853年出现“黑船事件”,美国敲开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武装倒幕成功。

2、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6、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发生冲突——日俄战争

7、一战期间站在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在巴黎和会上继承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8、1921—1922年参加了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与美矛盾,但受到压抑。

9、1931年为摆脱经济危机,转嫁灾难,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0、1936年建立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1、1937年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2、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大肆侵略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13、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字投降,二战结束。

14、二战后的日本

经济:陷于崩溃政治:美军占领,实行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

15、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扶植,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

时期。7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五、德国

1、19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强大后的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人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德国崛起的原因:完成统一,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普法战争打败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3、1914年挑起一战,对协约国宣战,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

4、1918年11月国内爆发革命,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1919年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

6、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法西斯势力抬头。

7、1933年希特勒任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8、1938年吞并奥地利。

9、1938年9月德国伙同英国、法国、意大利制造了“慕尼黑阴谋”,不久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10、二战期间:

①1939年9月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然后大肆在欧洲侵略。

②1941年6月突袭苏联,二战扩大。

③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丧失主动权。

④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1、二战后,根据雅尔塔会议,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后分别建立民主德国

和联邦德国。

12、1990年以民德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德国再次实现了统一。

六、俄国(苏联)

1、1861年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到20世纪初成为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俄国废除农奴制后,经济发展较快,但因封建残余,仍落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要求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加人了协约国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紧张。

4、在一战期间:①一战中,对德和奥匈在东线作战②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

皇统治③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④退出—战;颁布《土地法令》。

5、1918—1920年底,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6、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

7、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3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由此加强。

8、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9、二战期间:①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②二战中重要战役和军事行动:莫斯科保卫战(1941—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柏林战役(1945年4月—5月)

③参加的会议: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10、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

11、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进行改革,但未从根本上触及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2、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13、1986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进行改革,结果导致苏联内部矛盾激化。

14、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全

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2课“贞观之治” ?第3课“开元盛世”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5课“和同为一家”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 发展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 的危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 行 ?第3课收复新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 ?第8课辛亥革命 ?第9课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 ?第11课北伐战争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三大改造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9课改革开放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钢铁长城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变化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初中历史论述题(专题)[精品文档]

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分封制) 司马炎(晋武帝)代魏后,认为曹魏失权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宗室拱卫中央皇室。鉴于宗族无力勤王的史实,在尚未统一全国时,就进行分封诸王,封27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分封诸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中“分封诸王”的制度名称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从“分封诸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1)分封制。 (2)观点: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论述: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观点: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论述:西周分封诸侯,造成日后周天子面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束手无策,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到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严重削弱了西晋中央政权的势力,西晋从此衰落。 二(商鞅变法)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观点: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裕强大。 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通过奖励军功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说明变法是富国强兵之道。 三(秦始皇)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的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问题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精品】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9.专题九 大国崛起及大国关系

【精品】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九大国崛起及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1. (2020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宫廷政变”是什么?并指出“政治体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弃旧图新”的原因,并指出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归纳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崛起的历程对中国的崛起有何借鉴?(2分) 2. (2020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考历史重要会议组织、科技革命及大国崛起知识归纳

重要会议、重要组织 一、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 (一)巴黎和会(二)华盛顿会议 (三)慕尼黑会议 1、时间地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2、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3、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四)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2、主要参加者: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 3、内容:军事占领德国,成了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3个月内对日作战。 4、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二、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1、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2、参与国家: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同盟—德、意、奥。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一战的爆发。 (二)国际联盟(1920)实质: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三)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1、轴心国集团:a、参与国:德意日。b、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c、影响: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时间地点:1942年,华盛顿。b、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c、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影响:成为反法西斯的胜利重要保证。 ★(四)联合国—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1、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并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五)欧洲联盟 1、时间国家:1993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 2、性质: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3、影响:a、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欧洲联合三步。。。)★(六)北约和华约 1、北约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是美国对苏冷战的军事集团,(政治山上-杜鲁门主义,标志酶苏冷战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并控制西欧)至今美国借助于它在国际上推行这霸权主义。 2、华约即“华沙条约组织”,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七)世界贸易组织—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 简称WTO,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成立于1995年,中国于2001年加入。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关于大国的崛起 一、美国的崛起: ★1.美国崛起的过程

人教版初中历史大事年表(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 一百七十万年前 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三万年前 七千年前 五六千年前 四五千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770年 前7世纪中期 前7世纪 前4世纪中期 前260年 前356年 前230年~前221年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2年 前138年 前119年 前119年 前60年 公元9年 25年 73年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317年 4世纪后期 383年 420年 4世纪后期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七上p2)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七上p3) 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七上p4)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河姆渡。(七上p7) 陕西西安,半坡人。(七上p8) 大汶口原始居民(七上p9) 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七上p15) 汤战胜舜,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七上p21) 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七上p2h3) 西周灭亡。(七上p24) 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春秋战国)(七上p30)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七上p32) 晋楚双方:城濮之战。(七上p32) 魏赵:桂陵之战。(七上p33) 秦赵:长平之战。(七上p34) 商鞅变法(七上p38) 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秦朝(七上p56)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七上p63) 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七上p64)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世上称汉朝。(七上p64) 张骞出塞。(七上p82) 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出击匈奴。(七上p79) 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七上p83)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隶属我国(七上p83)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西汉灭亡。(七上p69) 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七上p70) 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七上p84) 袁绍,曹操,官渡之战。(七上p102) 赤壁之战。(七上p102)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七上p105)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七上p105) 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七上p105)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七上p108) 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七上p108) 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七上p109) 皇族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七上p109) 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七上p110) 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七上p110) 大将刘裕自称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七上p111)我国东北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七上p114)

初中历史知识试题

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______,此观点被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____运动所实践。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出自 ( ) A.《定国是诏》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四库全书》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者______,生活在______变法时期,此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______(选择:A、先进政治制度B、先进经济制度C、先进文化制度D、先进社会制度),此变法代表______阶级______派别的利益;次变法在社会上起到的最大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是______阶级______派别的利益,他们领导了______(事件名称) 5、提出“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口号的是______(事件名称) 6、口号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民主、共和”口号的提出是在()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此事件的领导阶级是______阶级______派别,代表性人物是_______(此人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 (2)此事件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3)此事件学习的是西方的______(选择:A、先进政治制度B、先进经济制度C、先进文化制度D、先进社会制度) (4)此事件的最大历史功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得到改变是在________事件之后 8、世界近代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________思想,把此思想传入中国的第一人是________,是在_______(历史事件)中,此事件前期内容是宣传________,代表的是______阶级______派别的利益 9、中国近代史上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三个典型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事件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最大的失败是指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任务没有完成。 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__两件历史事件使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朝着_________方向发展1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_________ 12、(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思想准备 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_ (2)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供思想准备的思想 解放运动是_________ 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代表______阶 级的利益(选择A、地主阶级B、无产阶级C、资 产阶级) 13、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三件历史事件共同体现的时代 特征是____________ 14、世界近代史上“人被发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______,此事件(1)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2)发生的先决条 件是____________,(3)此事件首 先发生在______(国家),首先发生在这 个国家的根本前提是___________ (4)此事件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准备, 其准备是指______ (5)此事件的实质是___________ _,性质是____________ 15、15---16世纪的英国在______(选择: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建设做出了 重大贡献,具体的事件是______ 16、右图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 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 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主要反 映了该画( ) A.体现人文主义 B.强调写意抒情 C.宣扬宗教神权 D.反对专制王权 17、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发 生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 18、因为15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 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 通往东方的新商路,为此________、_ _______这两个国家率先进行了新航路 开辟,而《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 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因此新航路开 辟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 _,从根本目的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的性质是 一次______________活动 19、选择: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发现好望角的航海家是________ (2)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______ (3)“印第安人”名称与___航海家有关 (4)使“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航海家是 ____ (5)使“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开始”的航海家 是____ (6)首先直接实现西欧人辟新航路基本目标的 航海家是____ (7)实现西欧人辟新航路基本目标的航海家是 ____和____ (8)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 是____ (9)证明地圆学说正确的航海家是____ (10)____航海家的航行可以同时游览大西 洋、印度洋、太平洋的风光 (11)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 横跨大西洋,计划到达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 的航海家是___ 20、鲁迅发表于《国民新报》的《中山先生逝世 后一周年》里说:“中山先生逝世后无论几周年, 本用不着什么纪念的文章。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 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与 上文中提到的“中华民国”建立相关的历史事件 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21、有学者认为“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 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 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 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 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 指()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D.解放战争 22、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 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 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于是他们() 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创办《申报》 C.掀起新文化运动D.掀起洋务运动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显然逆转了: 倭寇沿海骚扰,给东南各地带来极大的破 坏……甲午—役,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 举国深感耻痛。 材料二进入20世纪,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本 加厉。据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 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 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 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收刮为目的的犯下的 无数罪行。……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将每 年12月l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日关系逆转 的表现。(2分) 24、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 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 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争 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 正常化。——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 级下册) 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 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 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 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 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 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 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 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 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 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 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 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 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 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 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 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 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 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 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 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 的原因。(2分)

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修改后的教案)

《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 专题复习 资市中学左军 《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2007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1)大国的和平崛起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必须全面提升综合国力。 (2)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而不是通过组成军事集团建立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3)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性,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推进经济的市场制度建设和政治的民主制度建设。 (4)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应防止崛起过程引发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潮。吸取世界的先进文化,都是改变国民素质的必要手段。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掠夺。 (2)结合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概述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文化上,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瓦特改进蒸汽机; 外交上,在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掠夺。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要说明美国大国地位的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末美国在经济上跨入大国行列,一战后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5)回顾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发展崛起带给我们的经验。 尽量减少与现存世界体系的正面冲突,不直接挑战霸权国家是良好的外部保障;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苦;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其崛起提供了内在动力;国土辽阔,国内市场潜力较大,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 (6)近代德国和日本崛起的重要方式或途径是军事扩张,分析德国和日本采取这种方式或途径的共同原因。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但终究因失败而解体,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共同原因: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的改革不彻底,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以武力手段直接争夺霸权。 苏联崛起失败的内因: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使其国民经济失去活力和竞争力;长期推行霸权政策,拖垮了苏联。 (7)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国崛起,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支持这一主题的理由。 如:机遇与国家崛起——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地位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和平与国家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大;美国建国以来 国内形势稳定,未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开放与国家崛起——英国、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民族文化与国家崛起——西方国家受人文思想的影响,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等。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知识比较系统,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思维,有效提问便是其中一种,它能使课堂更加活跃,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最终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难易适中,兼顾主体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是初中历史朝代学习的开始,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在讲课中我重点选择一些适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在学习第一部分“夏朝的兴衰”时,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夏朝的兴衰,下面谁能告诉我,夏朝是如何灭亡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仔细阅读了教材内容,并在相互讨论后给出了答案。在讲解整节课文过后,我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夏朝、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有什么共性?”由于这个问题带有启发性,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以问题锻炼自身的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分析和总结过程也为有效记忆夯实了基础。有效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兼顾主体,即结合

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问题的设置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意图,同时又不能让他们觉得问题简单而索然无味。 二、适时切入,激活思维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主要内容是宋朝南方的各项经济的繁荣景象。针对经济这部分内容,学生容易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常常心不在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鉴于此,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课上会向学生实时提出问题,如在讲解南方商业的繁荣时,我会针对南方商业繁荣景象让学生进行总结,如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内容,总结出宋代的繁荣景象和国内外的经济往来。”接着我又会继续提问:“同学们,这些经济往来说明在当时,南方的哪些产业比较发达?为什么会发达?”通过将问题适时地切入,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教学节奏,加上问题难度适中,学生便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这就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历史学习。尤其在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激发,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形成缜密的思维。具体而言,就是适时切入提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新”在哪里: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端。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 2.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A.“仁”和“德治”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 D.实行“法治” 4.20XX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右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 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6.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初中历史专题大国崛起

专题二十三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国别史--- 大国崛 起 一、英国 1、17 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 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 年——1688 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 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 -- 1848 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1940 年7--10 月遭到德国的轰炸。1942 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1944 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 年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美国

1、17 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18 世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2、1775 —1783 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并获得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南部仍保留奴隶制度。 3、1787 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华盛顿是首任总统。 4、19 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5、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1861 —1865 年美国内战,北方获得胜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经济状况: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是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原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多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外交:“门户开放”政策。1917 年撕掉“中立”伪装,参加—战成为战胜国。 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美国。 1919 年1 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 1921 一1922 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最大的受益者 8、1923 —1929 年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9、二战前的美国 1929 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1933 年罗斯福新政,并取得成效,经济缓慢恢复,统治得到稳定. 二战前保持所谓“中立”的纵容法西斯政策。 10、二战中 1941 年12 月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参战并于1942 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北非、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第二战场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推动了二战的进程,并于1945 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

人教版初中历史常考专题突破 专题八 改革与制度创新练习题(含答案)

专题八改革与制度创新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 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度改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上来看也是正确的。 ——摘自列宁《关于纪念日》 (2)材料二中的“改变”是由谁领导的?为什么说这种“改变”是正确的? (3)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者、改革结果等方面分析上述两次改革的相同点。 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经有相同的经历与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

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后又于19世纪末,以日本为师,提出变法图强,企图挽救民族危亡,结果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面临的共同命运是什么?中国在19世纪末向日本学习,掀起了什么运动?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明治政府改革有什么显著特点?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改革的不同结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