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古诗歌翻译与修辞法技巧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ems and the rhetoric device

古诗词的翻译是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播到西方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国内有很多的大家都致力于古诗词的翻译,主要以许渊冲为代表。这里就古诗词中翻译与修辞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明喻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

译文:When night comes,candles light the hall,We sit face to face as in dream.

在此句中许渊冲直接把“如”翻译为了“as”。

二、暗喻

汉语的暗喻与英语中的暗喻都不露比喻的痕迹,在诗中的译法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译文:Of all the moonlit nights on earth when people part,

Two- thirds shed sad light on Yangzhou with broken heart.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传颂千古,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银河”被直译成Silver River比milkyway更符合意象传达。诗中用银河比喻瀑布的汹涌磅礴,取“银河”之“河”字与瀑布的相似之处设喻,激发了读者无限想象

三、拟人

这一修辞就是把人以外的无生命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当作人来描写,并把它写得既有人的动作又有人的思想感情,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如此。诗中的应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译文: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 out heart.

四、夸张

夸张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常用的修辞,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翻译中直接采取直译,能把原文中的语言的感染力带到译文里。在诗中的应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译文: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

五、转喻

汉语和英语里的转喻内容丰富,有的借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指人或事物,有的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工具或材料代指人或事物等。在诗中的应用: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译文:Gather sweet blossoms while you may.And not the twig devoid of flowers!

在这句诗里,“花”指代美好的时光,但是这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并没有把它意译过来。

六、设问

所谓设问,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达到加强语气,引人注意的修辞效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young leaves are cut out?

The early spring wind is a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七、拟声

在英语和汉语翻译时,拟声词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根据语言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加工。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

From beach to beach the torrent splashes down its way.

It's hard to sail in the Three Gorges since olden day.

此句中的“嘈嘈”用来表示水流的声音,它并不能直接译为“caocao”,而是在英语译文中译为了“the torrent splashes down its way”.

八、双关

利用语言中的一词两义,一语两义或两词同音的现象,表达双重意义,表面上说甲,实际上说乙,言此意彼,或两义都要,这就是双关。汉语中某一个词或句能一语双关,把它译成英文时,很难把一语双关的效果译出来,常常需用“二语双关”的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 sick heart;

The candle only when burnt has no tears to shed.

《(无题》)中春蚕指自己,“丝”与“思”谐音。译者不但把表面的意思译出,而且一个love-sick heart影射了双关所隐含的意义。语音双关很难在另一个语言体系得到再现,但译者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偿,《无题》的翻译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九、列锦

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写景、抒情,这样的修辞句式叫列锦。汉语和英语里都有这种修辞方式,但英语里无此修辞名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Where’d I be when I sober up,too soon?

It will be willowed banks;dawn breeze or waning moon.

十、反复

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语句或词语,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这是汉语和英语里都经常使用的修辞格。该修辞的功能在于突出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这一修辞格并不好翻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翻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一)》)

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

十一、叠字reiterative locution

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I see but seek in vain,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所谓叠字,就是把同一个字或单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运用叠字,不但能增添声音美,调整音节,而且还能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加强语言的形象性。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用脚韵的方法,来传达原文的音美,还给人一种凄凉感,与原文中“凄凄惨惨”的伤感之

情完全吻合。

叠词的翻译

1 直译

诗词直译意味着译文应基于原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据我们所知,多数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当讲究,所以译者应首先在内容上追求诗词本身的价值,译诗的韵律应更尊重汉诗的传统。如果只照搬西方的韵律,会让中文读者感到非常别扭。诗歌不可译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诗歌的翻译相比叙事文学的翻译要困难些,这是因为诗歌是靠意象来表达情感。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欧阳修《蝶恋花》)

“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

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

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

(许渊冲译)

在原文中“深”被重复使用了三次以夸张地表达出主角人物的悲伤。“堆烟”和“帘幕”的结合展示出叠词和想象手法在塑造形象方面的独特作用。译文不仅押韵严谨,而且通过长元音/i:/在开头和结尾的重复,深刻形象地表达了诗词的艺术内涵。“heap, curtain,screen”的重复使译文的节奏感更加强烈。

2 意译free translation

当译者受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制约时,尤其是在原语与译语出现巨大文化差异时,他们不得不放弃逐字逐句的翻译。在翻译叠词时,最重要的是保留其原有的内涵和意境。所以在一些场合下,我们放弃了严格的重叠形式以求存其本意。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踏莎行》姜夔

“My love graceful and slim/ in sweet and soft voice”. (许渊冲译)

“燕燕”和“莺莺”暗指作者爱慕的女子。意译的原则是译文应符合原文的内容。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夜》

“Songs and flutes upstairs- threads of sounds,

In the garden, a swing where night is deep and still”.( Burton Watson 译)

译文不仅忠于形式,第一句更是采用了异义同音字带给读者乐感的享受,第二句采用了元音重复(deep/I:/)(still/i:/)来表述“声细细”、“夜沉沉”之情。

3 韵律和节奏的再创

韵律翻译意味着译者更加重视诗词中的韵律,也力争表现韵律之美。不言而喻,一篇好诗词应予读者以美学享受,才能传承永久。

头韵法

永日放戚戚,出行复悠悠———《送杨氏女》韦应物

“My he art has been heavy all day long

because you have so far to go”(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

第一行用了头韵/h/h/, 而第二行用了元音l/ou,ou/ 来描述叠词“戚戚”、“悠悠”。

基础元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Across the sun lit river, clearly seen are Han yang's trees,

and parrot island steaming, fragrant”. (张延琛译)

译文中“clearly”、“seen”、“trees”、“steaming”有同样的重读元音/i/, 在英语中/u/ 可用来刻画悲痛情绪, /i/ 显示出伤感之情,译文无论在内容还是音韵及意境方面都完美地阐释了原文。

4 意象译法

所谓意象译法,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更加重视诗词的艺术内涵的方法。而翻译最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意境,而不是单纯模仿其句法和结构,只有挣脱了形式的束缚,保存其精神,译文才能更饱满,更深刻。例如:

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辛弃疾

“Laughing and chatting she leaves a faint fragrance”. ( XuYuanchong 译)

“盈盈”并不意味着“chatting”, 但是译者做了改动和创新,使得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丰富了其内涵。

青玉案:词牌名。“案”字,古时本义为上食用的有短足木盘。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音美”“形美”和“意美”是古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三者相辅相成。虽然诗歌叠字的翻译困难重重,但是译者们可采取直译,对等词翻译,近义词反复,意译,以意补形等方法不同程度的再现原诗的意美,形美和音美。在能直译时,应采取直译的方式,当直译无法保持诗味时,可采用同义词反复,押韵等方式达到重叠的效果,当形式美实在无法展现,应在意美上挽回,不拘形式,以意动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One-Hearted Wang Wei

When those red berries come in springtime,

Flushing on your southland branches,

Take home an armful, for my sake,

As a symbol of our love.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②了:了结,完结。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The Beautiful Lady Yu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vernal wind did stand

Reminds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 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Watching From Afar The Waterfall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 The Chinese name for the Milky Way

“银河”被直译成Silver River比milkyway更符合意象传达。诗中用银河比喻瀑布的汹涌磅礴,取“银河”之“河”字与瀑布的相似之处设喻,激发了读者无限想象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

Li Bai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owers Yellow Crane

For River Town while willow down and flowers reign.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azur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 导读:本文是关于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希望能帮助到您!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二)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②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⑤闻:听;听见。 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

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 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 “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汉语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才能构成。 二、汉语韵脚与英语尾韵 诗歌创作中,常常在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更加和谐优美,这种手法被称为押韵,也叫压韵或叶韵。这些使用了同韵字的地方,称为韵脚。韵脚的使用让诗歌在朗诵时更加铿锵有力、和谐优美或气势磅礴,这在古代诗歌中尤为常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每一句的末尾一词都押的是“an”这一韵母,且一韵到底。汉语其他诗歌中也常有偶句押韵,或第一、二、四句押韵等情况。 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但因为英语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其单词的押韵方式也因此而丰富多样。严格意义上说,英语中的“押韵”其实指的是“全韵”,也就是押不同辅音后面出现的元音或元音和辅音的组合,而末尾只押辅音的方式称为“半韵”,这在汉诗中是没有的,因为汉诗不用声母押韵,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一诗开头写到: 其中“quietness”和“express”押“s-”的半韵,而“time”和“rhyme”虽然单词字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和习题汇总资料

古代诗歌四首 一、观沧海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广阔无垠的大海。) 水何澹澹[dàn ],山岛竦峙[sǒng zhì]。(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灿烂的银河好像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东临碣石临:____到达____ 2. 水何澹澹何:__多么___澹澹:___水波荡漾_____ 3. 山岛竦峙竦:__高起______峙:__挺立______ 4. 星汉灿烂星汉:__银河______ 5. 幸甚至哉幸:___庆幸_____至:___极点_____ (2)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的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3)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先写景,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海水和小岛,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后四句写虚景抒志,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洪波涌起”一句中一个“涌”字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涌”字写出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也让我们仿佛听到惊涛拍案的声音。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这一句借奇特的想象来表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诗首句交待观海的地点,运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7)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的,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1)解择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次:停留②客路青山外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③乡书何处达 (2)这首诗主要写乡愁的,集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这首诗首联点题,“客路青山外”一句是诗人的想象,表明他到镇江后还要乘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4)诗的颔联写船上景色,此联妙在用“一帆悬”这一小景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这一大景,且“潮平”一语又为颈联中的“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尾联借雁足传书的故事抒发了思乡之情,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5)此诗中’潮平两岸阔”有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那个字更妙,为什么? “阔”字更好。更直抒胸臆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的景象。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试说说它好在哪里。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英语范文.doc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英语- 【摘要】英汉诗歌翻译应注意异域文化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英汉诗歌;翻译;文化意境;传达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

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 译 叠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叠词在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出现的叠词为诗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及美学效果,但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们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诗词中频繁出现的叠词上。浏览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译本,我们会发现许多时候翻译家们会把诗词中出现的叠词忽略不译。尽管不同的学者有时会涉及到叠词的翻译问题,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这一问题也未得到充分的注意和重视。有鉴于此,本文就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对汉语叠词的定义,形式和功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由于英语中的叠词比汉语中的少,且多为非正式文体,所以在英语中叠词应用不如汉语广泛,而汉语叠词则大量应用于古典诗词中,大大增加了诗词的艺术和美学的感染力。为解决古典诗词中叠词翻译的难题,本文作者尝试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基础上对不同译本中中国古典诗词的叠词翻译加以阐述和分析。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美”、“三化”和“三之”。“三美”指译文要保持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化”指翻译的具体方法:浅化、等化和深化。“三之”则指译文要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本文作者力图将许先生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尝试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作一个清楚明确的表述。在许先生翻译理论指导下,本文作者还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英译的一些方法,根据叠词的音形意三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指出通过合理的翻译方法,叠词是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翻译效度的。 同主题文章 [1]. 龙梅. 从历次政治运动中走过来的大翻译家──许渊冲' [J]. 炎黄春秋. 1996.(09) [2]. 李扬生. 浅谈《荷塘月色》中的叠词——兼说叠词的功能' [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02) [3]. 于连江. 汉英叠词对比及翻译研究' [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4]. 傅希孟. 浅谈《儿女英雄传》中叠词的运用'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02) [5]. 吴岫光.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叠词运用'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02)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汉语言文学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斯笑彩 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 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 “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汉语诗

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 (1)Thefairbreeze blew,thewhitefoam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惠风吹拂,白浪飞溅,船儿轻快地破浪向前;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来客,闯进这一片沉寂的海面)。 此处的“breeze blew”“foam flow”“furrow followed free”和“silent sea”都很好地运用了“b-,f-,s-”的头韵,生动地描写出船儿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中的美女对比 这里仅就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一诗说说英诗与中国古诗的一点区别。只谈一点,就是英诗与汉诗中美女的对比,不及其余。英语里面有个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的概念,说的是“体魄健全和精神健全”的关系,“灵与肉”的矛盾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命题。但西方文化讲究平等,英诗(乃至整个文学)里面的女人也多被赋予独立人格。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诗里面的女人多半都是男性的附属,思念、哀叹、被选择,被恩宠,被抛弃,鲜有独立选择权。这当然是当时的制度造成的,跟农耕文明的家长制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农耕社会中是家长(或族长)一个人独霸大权,然后一层一层排下来,等级森严,最没有背景、最没有财势、最没有力气的那个人压在最底下,永无出头之日(当时的科举制度在此暂且不谈)。西方文明呢,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说得好听是“海洋文化”,实则无非海盗文化:大家都是刀头子舔血拼出来的,老子怕谁?公平合理还则罢了,不讲理还想压服我?没门!我定然跟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头掉了碗大一个疤。进入现代文明后,动辄械斗、杀人也不像样子,便坐下来,平等地谈判,谓之民主。“民主”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和平等话语权。妇女也一样。即如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认真读一读就会感到,里面的女郎美则美矣,却也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仅仅从纤弱、柔媚、娇羞等角度来描写,这一点同中国古诗有很大区别。当然,你要是想追也可,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叶芝有首诗《当你老了》,说的不也是有个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叶芝睡不着,便写了那首诗去劝人家后悔。大文豪莎士比亚也一样。他被美女拒绝后便走回家里,作诗,作很多诗,说些奉承话,倾诉衷肠,试图打动人家。大约可以说,中国诗歌里面怨妇多,而英诗里面“怨男”多。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西方妇女拥有独立人格,男子可以追,追不上就只好自怨自艾,痛哭流涕。而过去的中国女子呢,是有钱有势之人的附庸,供人选择。要是丈夫不回家,才女便作首诗,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没本事自己写诗的呢,便只好等着男诗人什么时候替她们写首诗了。 宋玉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韩丽陆梅 摘要诗歌翻译历来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英语和汉语诗歌的互译更是如此。这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语系,其诗歌表现规律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和汉语迥异的语言规律和中西文化差异,决定了灵活处理策略在英汉诗歌互译中的重要作用。翻译是在另一个新

中国古诗名英文翻译对照

中国古诗中英文翻译对照 2009-12-16 19:57 来自《英译唐诗名作选》作者:龚景浩 爱国华侨龚景浩先生数年前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受到读者得欣赏与欢迎。她虽超过古稀之年,体力渐衰,但仍坚持诗歌翻译得爱好。夜间常失眠,默诵唐诗,译成英文诗来消遣。 静夜思李白 Musings on a Quiet Night Li Bai 游子吟孟郊 For Her Son Who'll Be Away for a While Meng Jiao 春晓孟浩然 Spring Morn Meng Haoran 登鹳雀楼王之涣 Going up the Stork Tower Wang Zhihuan 相思王维 Love's Yearnings Wang Wei 悯农二首(一) 李绅 Sympathy for the Peasants ( I ) Li Shen 悯农二首(二) 李绅 Sympathy for the Peasants ( H ) Li Shen 竹里馆王维 A Cottage Among Bamboos Wang Wei 寻隐者不遇贾岛 Visiting a Recluse but Finding Him out Jia Dao 江雪柳宗元 Snow on the River Liu Zongyuan 回乡偶书(一) 贺知章 Random Homeing Writings ( Ⅰ ) He Zhizhang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Missing My Brothers on Double Ninth Day Wang Wei 乐游原李商隐 A Spin Round Ancient Plain Li Shangyin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Seeing off a Friend at Ancient Plain Bai Juyi 山中送别王维 Seeing off an Old Friend from These Mountains Wang Wei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Parting from a Friend at Yangzhou Zheng Gu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Sending off a Friend Who Has Been Appointed a County-Level Official in Far-Away Sichuan Wang Bo 望月怀远张九龄 Gazing at the Moon and Thinking of Someone Faraway Zhang J iuling 白石滩王维 White Stone Beach Wang Wei 鸟鸣涧王维 Birds Chirping over the Hill Creek Wang Wei 春夜喜雨杜甫 Propitious Rain Falling at Midnight Du Fu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一)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初一(二)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②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⑤闻:听;听见。 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谭亚洁081105301 08英语3班 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行性 正文: 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其实诗人是在钓雪而非钓鱼。其实许渊冲老师在翻译这首诗时已经处理地相当好了,他在每句诗的末尾用了押韵,采取了对应的词和词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在阅读原文和译文

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

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 并没有什么道理的。 下面整理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品析《孙子兵法---势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On Military SituationSun WUSun Zi says: To manage a large army is the same in principle as to manage a small one. Itis a matter of organization. To direct a large army in war is the same in principle as to direct asmall one. It is a matter of unified command and order. The whole army may suffer from anall-out attack from the enemy but does not sustain a defeat. This is because extraordinaryand ordinary forces are skillfully operated. The army may deal the enemy a heavy blow as agrindstone crushes an egg. This is an example of beating the weak with the strong.It is a general rule in war that the ordinary force is used to engage and the extraordinaryforce to win victory. The warcrafts of a commander skilled in using extraordinary force to winvictory are as inexhaustible as boundless heaven and earth or as endless as flow of runningrivers. Although they have come to an end, they can start again like the motion of the sun andthe moon. Although they have died away, they can be reborn like the changing of the fourseasons of a year. There are no more than five musical notes, but there combination wouldmake more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重点) 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 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经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通过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独特的春景,也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的冬天那一份满满的温情。那么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几位诗人眼中那不一样的山河远阔。 二、初诵诗歌,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曹操的诗歌《观沧海》。 师:我们说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那么这位同学的处理到底适不适合这首诗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们在课堂的最后再来对这个同学的朗读做一个点评。 三、诵读运用,细品词句 1. 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作者笔下的沧海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辽阔的,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句子中感受到。这里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河中的山石耸立,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师:这里描绘了水和石,想象一下,水波荡漾的动态,山石耸立的静态,一静一动,呈现在你眼前的画面。 师:那你觉得在朗诵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你能为我们读一读吗? 生:“澹澹”、“竦峙”要重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范读) 师:读的不错,很有感情,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了。(生齐读)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浩大、磅礴的。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句子中感受到。大海在秋风萧瑟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极富动态,从水波荡漾到波涛汹涌,气势更显磅礴。 师:你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吗?这里的气势应该比之前更加强烈。(生1-2范读) 师:前四联作者描绘了很多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副浩大广阔的景象,我们连起来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一动一静中的气势。 2. 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前四句我们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到了这种浩大的场面,那么后面几句在写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日月、星汉(银河) 师:它为什么从观沧海写到了天上的星辰日月,你有什么理解? 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好像是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师:通过同学的理解,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若。 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前面四句是实

简论英汉诗句翻译

简论英汉诗句翻译 【摘要】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中分别探讨英汉翻译遇到的错译、误译等问题的形成原因的以及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直译;意译;语言运用 DISCUSS ENGLISH---CHINESE poet TRANSLATION S ummar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mistranslation is often encountered, and so on mistranslation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specific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as well as on the specific impact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Key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terality; free translation;language exertion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对中英双语的运用,还是在和外国友人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中,英汉翻译都是我们对外汉语学习中需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掌握了英汉翻译方法,才能在英语运用中做到得心应手。但是,我觉得英汉互译这门学问是易学难精的,如果没有熟练掌握这门技巧,不仅会辞不达意,令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会贻笑大方。那么,英汉翻译中究竟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呢?请大家一同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一齐与笔者探讨。 1.一、语音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原文及其英文翻译。 静夜思 [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现代诗歌翻译中英对照版

我们都会去往世界的尽头 带上一点成绩和大段的辜负写下生命的意义 无论经历多少苦难,艰辛,只换回一丝甘甜 无论过程有多少屈折、困顿,回望终究是一马平川在最重要的时刻,每个人都需要看清方向 在方向的罗盘上,你往往看不清自己 那会是一座山,还是一道川,还是我徒劳的脚步或许,我已顾不上 我和这个世界的对话,不需要听众 我从未满足,亦从未向往高处 我从未自由,亦从未痛苦 有一种力量让我一直向前 有一双目光照亮彷徨 我不再扮演我的名字,我不再需要有人记得 未来,只有我一个人 我一个人,才能看到未来 我,才是自己 我是从未存在的存在,却是世界的中心 精确你人生

We all go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Bring a little achievement and a large regrets to write down the meaning of life. No matter how much hardships we have suffered, and only a little sweet fruits we get. No matter how many difficulties the process has, it is ultimately a matter of remembrance. At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 everyone needs to drive his or her direc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ife , people often do not see themselves clearly. Will it be a mountain or a river, even my step in vain. Maybe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care. My dialogue with this world needn’t an audience. I have never met and never hoped for heights. I have never been free and never pained. But there is a strength that keeps me moving. There is a pair of eyes shining. I was not just a name, I don’t need someone to remember any more. For the future, only me I was the only one who can hold the future.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一)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一)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一) 泊秦淮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英译 mist veils the cold stream, and moonlight the sand, as i moor in the shadow of a river-tavern, where girls, with no thought of a perished kingdom, gaily echo a song of courtyard flowers. 注释 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翻译(二)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

框架理论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ISSN 1799-2591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V ol. 2, No. 6, pp. 1141-1146, June 2012 ? 2012 ACADEMY PUBLISHER Manufactured in Finland. doi:10.4304/tpls.2.6.1141-1146 Application of Frame Theory in Translation of Co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oems Mingjun Y ao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Email: yaomingjun1987@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8690684.html, Abstract—Chinese ancient poems give prominence to the property of Chinese language that lay focus on the connotation beyond linguistic expressions. There has been long debate on which strategy should be chosen among literal or liberal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community especially concerning cultural factors lik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Frame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long debat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t illuminates on the translators that proper linguistic expressions should be found in target language to activate the identical or similar frames to those of in the source language. Index Term s—frame, Chinese ancient poems, cultural frames,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I.I 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evolved greatly, increasingly taking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s. Anthropology,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have been applied to illustrate translation studies by many scholars. The com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implies such a trend. Also the high frequenc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intensified this trend with the result that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frame theory that would be applied in this paper on translation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rend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in probing into translation, because translation is a cross-cultural activity essentially, and frame theory takes great consideration into cultural differences, which will be expounded on the following. According to Deng Jing (2010), the complicated translation process is not a simple activity of superficial linguistic decoding and encoding or rigid switches between languages. The author?s intention, the target receiver?s ex pectation and the translator?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sides should be taken due attachment. The new illumination on translation implies that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ouldn?t be confined to superficial text or intra-linguistic aspect, and culture, societ y, politics as well as the translator?s mental state should be componen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Frame theory absorbed viewpoints from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context, stereotype,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of agent.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brand-new illumination on the complicated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be high of value in studies on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However, the frame theory?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not as nourishing as expected (Deng, 2010). The review on the past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fram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dicates that influential studies in such a perspective is rare and frame theory has not given a full pla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Chines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on expression of connotation or implicit meaning beyond superficial linguistic level, a semotactic language, which is opposite with English which has strict grammatical forms in expression, a morphotactic language. Chinese ancient poems, as the highly condensed Chinese, are laden with a sea of implicit meanings that should be fully grasped wh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uccessful convey of meaning of Chinese poems necessitates appropriate strategies or the target receiver would fail to feel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disguised in the original poems. The major task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is to perceive the implicit semantic relation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between lines. The paper will mainly explore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by the application of frame theory. II.F RAME T HEORY Frame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Charles Fillmore with the purpose of showing a cognitive model for languages. Languages users interpret their surroundings, convey and comprehend messages and so on all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nalized frames. It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at a speaker says and the context in which he says it. A. Notion of Frame Fillmore?s notion of frame originates from work conducted by Marvin Minsky, a computer expert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970s. Concerning the notion of frame, Fillmore has given a series of definition of it. Initially, i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