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

展的启示

摘要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日本经济飞速增长。这种急剧增长是泡沫经济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成为了国家繁荣的象征。

日本在1989年取得的经济成果被经济学家认定为平成景气。而西方人却认为是泡沫经济。通过事实的验证,虽然,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却也为日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的后果及其原因。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投机;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Japan's Bubble Economy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China's Economic

ABSTRACT

Japan's bubble economy was founded in 1985, by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in a few years time. This rapid growt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a of the bubble econom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of modern economics, and it has become a symbol of national prosperity.

Japan in 1989 economic gains made by economists as the Heisei recession. And western people think it's a bubble economy. Through the validation of the facts, although, Japan has a serious bubble economy, but also for the Japanese to provide an unprecedented growth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bubble economy in Japan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the bubble economy burst and its impact on the Japanese econom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rt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Japan's bubble economy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Key words:Japan;The Bubble Economy;Speculation;Enlightenment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1)

(三)研究现状 (1)

(四)为什么要选择日本泡沫经济为研究对象 (2)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概述 (3)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3)

(二)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 (3)

1.宽松的宏观环境 (3)

2.缺失的社会制约机制 (4)

(三)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后果 (4)

1.日本资产价格大幅下降 (4)

2.不良债权激增,大量金融机构倒闭 (4)

3.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4)

4.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分析 (5)

(一)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6)

1.《广场协议》的签订使日元升值 (6)

2.政府判断失误导致平成景气 (6)

3.金融脆弱性 (6)

4.资本过剩 (7)

(二)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原因 (7)

1.金融危机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直接原因 (7)

2.银行破产使不正当投机显现出来 (7)

3.股市崩溃 (8)

4.地市危机 (9)

四、日本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9)

(一)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制定政策 (9)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9)

2.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 (10)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防范 (10)

1.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10)

2.如何在经济转型中防止经济泡沫 (10)

(三)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11)

1.改变监管意识 (11)

2.创新监管手法 (11)

3.修复监管漏洞 (11)

(四)加强银行信贷和汇率应对 (12)

1.加强银行信贷监管 (12)

2.积极面对货币升值 (12)

(五)稳定股市限制投机 (12)

(六)稳定房地产市场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5)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如果泡沫经济上升到了顶峰,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就会破灭。社会资产价值就会缩水,拉大贫富差距。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大量增加,不利于上市公司稳定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但是,泡沫经济的出现都有其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分析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膨胀过程等,总结泡沫经济产生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来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避免泡沫经济的发生。

(二)研究目的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关键的转型时期。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开始逐渐出现泡沫。在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措施。有利于吸取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总结泡沫经济发生的规律。规避产生泡沫经济的风险。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三)研究现状

对于日本泡沫产生原因的几种看法:

陆静华(1994)认为是中央银行贴现率太低所致。

凯塞·沃尔夫(1998)认为是英美的资本渗透所致。

三木谷良一(1998)认为是缺少防范危机的意识所致。

高黄正新(2001)认为是金融资产膨胀所致。

马文秀(2004);王怀民(1998);陈江生(1996);袁钢明(2007);金嘉欣(2007)认为是金融脆弱性所致。

蔡友英(2007);段玉彬(2004);于辉(2008);汪燕(2001);李小牧(1997)认为是综合因素所致。

李跃军(2008)认为是错误的货币政策所致。

路朋(2008)认为是产业结构转型不当所致。

村上和光(2009)认为是金融、财政政策过于宽松所致。

对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后果几种看法:

陈富强(2007)认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后果是:大量公司负盈利甚至倒闭;失业率大幅增加;产业结构不完整;财政收入减少,入不敷出。国内的消费减少,国内市场收缩。对于国际贸易的竞争降低。

于辉(2008)认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后果具有综合性、连锁性和迁延性。综合性是指日本泡沫经济所产生的后果比较全面。涉及了个人、家庭、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的各个层面;连锁性是指日本泡沫经济的后果是相互联系的。金融机构的破产会牵连到政府部门;迁延性是指日本泡沫经济的后果短期内难以消除。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磨灭其影响。

对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几种看法:

陈富强(2007)认为要正确的面对货币升值,对金融体制进行整顿,约束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引导正确预期的形成。

李跃军(2008)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制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该适应市场发展规律,不能脱离市场去迎合政府和国际货币。

项卫星(2007)认为要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考虑,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分散房地产金融对银行的压力,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监控。

李小牧(1997)认为要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发展战略,政府对金融机构要起到监管的作用,制定适合的货币政策,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同时要正确面对国际金融市场。

(四)为什么要选择日本泡沫经济为研究对象

泡沫经济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也不是所有的经济体都适用同一个模具。但是,日本泡沫经济比较有代表性。二战以后,日本国内经济遭受重创。却仅仅用

了十年的时间,将经济恢复过来。此后,日本经济又开始了一段飞跃时期。1968年,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及其相像,通过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经验,避免泡沫经济重演。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概述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按定义,泡沫经济是一个术语,描述了一个国家从财政上受益而允许的经济体制扩张。在一般情况下,泡沫经济产生的环境是良好的。经济繁荣体现在贸易盈余,健康消费,以及提高消费者信心。从本质上讲,一个繁荣的经济可以使泡沫扩大。

有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泡沫经济是由投机导致的。投机行为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不稳。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已经远超实体价格。也就是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背离的一种现象。

通俗的来说,泡沫经济就如同泡沫一样,外表光鲜,一触即破。也就是经济的虚假繁荣,没有支撑的一种经济现象。

(二)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

1.宽松的宏观环境

发达的国家比较容易爆发泡沫经济。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更加容易爆发。因为,国家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择手段。不仅放松了银根,还大幅度降低了利息。以此来达到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目的。而商品经济的周期性增长特点导致了,资金流动的集中性,这就成为了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

2.缺失的社会制约机制

由于人们对于风险的判断失误,没有防备泡沫经济的心理。社会就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就不能限制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投机行为的监督和控制一直没能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资金的流动更是难以监控。投机行为严重,社会资金就会频繁流动。资产没有增加,却造成了社会繁荣的假象。但是,如果其中有某个关联点失控,整个循环就会被打断,泡沫经济也会随之破灭。

(三)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后果

1.日本资产价格大幅下降

在经历过平成景气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股市与土地资产缩水将近1300兆日元。1990年后,日本的房价和股价相继急速下跌。使日本资产严重缩水。通常情况下,人们债务是由货币形势呈现的,财富是由资产形势呈现的。所以说,债务不会因为房价和股价的下跌而缩水,财富却会随着资产的缩水而减少。资产的缩水,就会体现在人们财富的减少上面。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人的净资产大量减少。财富的减少,限制了日本人的消费能力。当时的日本也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很多人破产后,就没有太大的能力恢复消费能力。

2.不良债权激增,大量金融机构倒闭

日本政府对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兜底,不允许其破产。采用发放货币等方式来扶持。所以,好多企业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仍在运营。而不是破产重组。这些企业长期负债发展。这些企业本来就不再盈利,却仍要继续经营。同时,资产价格的缩水使企业的负债日益增加。由于巨额的不良债权的施压,大多数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倒闭,日本金融市场陷入一个巨大的旋窝之中。

3.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政府采用大量发放债券的方式来解决金融危机,日本财政赤字以及债务总额自1997年来不断攀升,日本没有采取依靠税收来解决财政赤字,而是单纯的通过发放债券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日本财政支出依然继续扩大,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致使日本财政赤字不断加大,也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4.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

消费者信心不足。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人民消费信心急速下降。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被戏称为世界上最不注重物质的消费者。日本人可支配收入比较多,得益于人均年收入的经济原则。甚至,日本公民比美国人和大多数欧洲人都富裕。然而,由于日本高昂的生活成本,货币财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少。日本消费者不能接受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人不得不选择妥协,来应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只有节俭才能购买到商品和服务。日本企业已经不能为员工提供高额的工资。经济放缓,城市生活成本继续上升,极大的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降到了二战后最低水平。

消费模式改变。日本泡沫经济尚未破灭前,日本消费者沉溺于良好的经济形势,积极消费。购买豪华和昂贵的商品,唯物主义盛行。当时的日本,财富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用来表达财富的最好方式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出现了变化。衰弱的经济是消费模式的一个障碍。因此,日本消费者表示不愿支出,进入了债务恐慌。

生活成本过高。在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下,商品的成本受到通货膨胀影响。日本货物销往国外,往往低于日本国内价格。物价是由交换的次数决定的,每一次交换都会提高价格。日本的分销体系,使商品的交换次数更多,从而价格更高。生活成本的攀升,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分析

(一)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1.《广场协议》使日元升值

1985年9月,七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财政代表在纽约,讨论有关国际金融和贸易的问题。美、日、英、法、德、意、加签订了《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的签订是为了应对美国高贸易赤字问题。同时有助于减少美国与日本和德国的贸易逆差。在美国的市场上,日本和德国的商品将变贵。而美国商品在德国和日本的市场上就会变的更便宜。这就变相的促成了美元贬值,日元升值。这样就导致了日本出口紧缩,进口扩张。在表象繁荣的经济贸易下,实际上,日本国内经济并没有进步,导致了经济泡沫的产生。

2.政府判断失误导致平成景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贸易黑字大大超过了德国,资本输出也超过了英国。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黑字大国、资本输出大国以及海外纯债权大国。日本经济一跃达到了历史顶峰。然而,此时的美国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纯负债大国,美国通过广场协议使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日元的升值帮助日本扩展了海外市场,造成了日本经济繁荣的假象,日本市场信心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好,由于人们的对于市场的信心不断升高,投机主义开始盛行起来,也加速了日本经济泡沫的膨胀。

3.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当时,日本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出现失误。致使利率与金融业务过度自由化。

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后,就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银行以及金融市场的利率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利率自由

化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方式,对银行造成了冲击。银行为了自身的业绩,不得不实行低贷款利率、高存款利率的政策。

日本对与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业务划分不够明细,过于模糊,致使金融业务过度自由化。银行可以从事存贷款、发行国债、债券担保等金融业务,一些金融机构也拿到了投资的业务,对房地产投机行为不断加大,各个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之间资金流动频繁,在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却造成了资本升高的假象,这也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发展。

4.资本过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处于新技术革命时期,新技术的发明以及使用,使企业对于落后的机械设备以及过多的劳动力需求降低,而经济转型时期各方面的投资依旧停留在房地产等旧行业。由于经济转型的需要,国内需求不足,这就造成了企业设备以及劳动力的大量剩余。

(二)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原因

1.金融危机成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索

可以说,金融危机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索。日本金融危机出现在1990年。正是在日本泡沫经济最厉害时期。日本的经济扩大利用了两个因素:一是高水平的投资,二是出口导向的贸易经济。

日元的升值,使日本海外投资更加容易。日本高质量的商品,在海外市场同样销售火爆。这样就造成了,海外投资与贸易顺差同时增加的局面。两者共同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海外投资扩大,出口市场仍然火爆,也加速了日本经济泡沫的膨胀。

2.银行破产使不正当投机显现出来

由于日本过度追求资产增长和增加市场份额,而实行了过度自由的银行贷款政策。这种大胆的政策是对经济发展趋势过分肯定而导致的。面对大好的经济形势,银行放松了对不良贷款的警惕性。银行没有关心到借款人的还贷情况,而导致不良贷款率激增。

1991年,日本所有银行被拖欠贷款达到了800亿美元。此后的每年不良贷款都会增加。1998年,不良贷款总数达到了惊人的3000亿美元。其中,日本十几个主要银行的拖欠的贷款都超过了一百亿美元。

日本银行相对过低的放贷比率造成了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日本银行增加贷款损失储备金,一是因为政府对贷款的鼓励。二是因为,日本银行认为资本收益远大于贷款利息,日本银行宁愿利用各种策略隐藏或不报告给政府财政损失。

银行危机是一种积极放贷的产物。追求资产增长和增加市场份额是自由主义的银行贷款政策背后的原因。这种自由的贷款政策源自日本对经济发展态势盲目的看好。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膨胀到了极点,财政报告中不良贷款越来越多,财政部打算减少贷款。

银行危机的根源在于拖欠的天文数字的贷款。银行的贷款损失储备金不足以弥补不良贷款的违约。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过于肯定经济发展的趋势,助长了投机之风。

3.股市崩溃

在平成景气的影响下,日本金融交易频繁,投机行为盛行,最终造成了股市繁荣,股价暴涨的局面。

日本股市急速膨胀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的。1989年12月,日经指数达到了38910,创下了历史新高。

1990年10月1日,日经指数再创新低,首次降到了20000以下。在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里,日经指数缩水了48%。日经指数在股票市场的不稳定,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贷款违约,迫使银行放贷能力下降。放贷减少使日本股票市场没有了流

动的资本。也进一步加剧了日经指数的下跌,形成了恶性循环。

可以说,股市下跌是一项很重要的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标。1992年,日经指数下降到了15000的水平。1995年6月,日经指数收于14485。股票市场下跌的迹象表明经济衰退迫在眉睫。

4.地市危机

日本地价暴涨源于企业的大量买入用地,房地产投资收益高,周转速度较其他商品快,一些金融机构对地价攀升也起了推动作用。日本地价于1987年开始迅速攀升,至1990年地价总值达到惊人的2000万亿日元,约为20万亿美元。

日本土地的繁荣在1990年突然结束。1990年4月,财务部发起信贷控制房地产,放缓土地升值。政府想要遏制土地投资热。日本公众对于这项财政政策表示热切的关注。三菱银行发布一个令人震惊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土地价值可能下跌50%以上。这引发了房地产投机者的恐慌。投机者希望通过低价卖掉土地以降低损失。同时,对新土地的收购的需求下降了。这两个原因导致了日本地价下降。

1990年的平成恐慌致使日本地价快速下落。1991年地价下跌已经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不断下降的地价,让日本民众对房地产的走势有了新的看法,却导致了土地需求的继续下降。价格的下降与需求的下降,让日本地市彻底崩盘。到1994年,日本地市共计损失约1000亿美元。

四、日本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制定政策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控制市场的盲目性,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可以应对市场调节所表现出来的缺陷,能够统筹兼顾各方面均衡发展。可以有效

的杜绝经济泡沫的产生。如今,世界已经步入了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经济也正在关键转型时期。更要强调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要充分的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对市场的调控既要全面,又要合理。使市场的运行不脱离正规,减少泡沫的产生。

2.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协调好国际关系,既要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又要加强对外合作。面对已经出现的经济泡沫,要足够重视。准确的判断泡沫发展程度、方向。制定相应的应对政策,从根源上杜绝泡沫经济的产生。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防范

1.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大变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走了三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来许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结构都是高耗能、低效率的制造业。无论是从环境、资源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技术、持续的角度考虑。中国产业结构都需要重组,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同时,经济转型可以为市场带来新的经济活力,避免资本过剩的发生,有效的防止泡沫经济。

2.如何在经济转型中防止经济泡沫

加快我国经济结构化调整。推进银行私有化改革进度,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出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健全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稳健的金融体制。

(三)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1.改变监管意识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样在金融领域,也呈现出来全球化、集团化的趋势。为了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应对国外金融挑战。我国应该引入新的金融监管理念。不能只注重单一的监管,要全盘考虑,做到全面监管。金融监管不是为了投资而产生的,而是为了消费而服务的。对于监管要去除交叉的部分,也要及时弥补监管空白区。加强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协调的监管体制。

2.创新监管手法

如今,网络银行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网络银行既为金融监管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同时,也给传统的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网络银行的准入门槛一定要严格把控,对于开展网络银行的机构,要强制在金融监管部门申请开办资格,建立严格的申请规程。网络银行兴起晚,发展快。国家还没有对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要根据网络银行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就可以让网络监管有法可依。同时,监管力度也得到了保障。结合时代特点,加快金融监管技术更新换代。利用高新技术对金融监管,加强从业人员的高科技培训,使其熟练的掌握利用高新技术监管的方法,提高监管效率。

3.修复监管漏洞

继续保持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独立性。三大机构的独立运行大大的提高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三大机构各司其能,拥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三大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成立专门的协调单位,使三大机构的交流更加便捷,也能提高监管效率。对于三大机构中业务有所交集的地方,以及面对性质较为复杂的金融机构,就需要三大机构实施联合监管,实现资源共享,监管有力。

(四)加强银行信贷和汇率应对

1.加强银行信贷监管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也在逐年上升中。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达到11900亿,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59%。预计2016年,不良贷款率会达到2.79%。如果不实行监管,难免会跟日本一样。我国是市场经济,银行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大的。没有银行愿意放弃自己的业务,来应对未知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信用系统,利用信息、数据来分析信贷对象的信用,以评估其还款能力,将损失降到最小。

2.积极面对货币升值

日本当时实行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又屈就于美国的压力。最后就导致了日元升值。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其教训。调整货币政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稳定的货币政策。能够正面国际压力,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本币的升值,会压缩我国国内市场,增加我国的贸易逆差,这就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当然,人民币的升值,也有好处。可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贸易结构。所以,在面对本币升值时,我们要积极面对。汇率改革一定要稳定,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稳定股市限制投机

我国的股市市场还不成熟,投机行为严重。一方面,我们要完善我国股票市场。面对股票市场暴跌暴涨的局面,要加强控制。创造一个稳定的股票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行业自觉度。另一方面,要限制投机行为。提高对虚拟经济的认识,稳定股价。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避免过度投机的产生。(六)稳定房地产市场

我国房地产泡沫正在加剧。我国房地产正呈现出,好多人买不起房,与住房空置率高的矛盾阶段。一些大城市的中低薪阶层买不起房,房价继续上涨,分期付款利率太高。还有许多买房的人不去住,让房子空着。房价还不断升高,住房空置率也不断升高。这说明房地产泡沫仍在膨胀。

所以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督力度。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管理。提高房地产行业自觉度。通过行政、税收、利率等手段,限制房地产投机,避免房价攀升。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审核,降低信贷风险。关注房地产市场布局,调整客户结构。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自我调节。

结论

经过本分的分析,我们应该充分的吸收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的历史教训。看到泡沫经济形成所需要的因素。对经济形式不可盲目乐观,要正确看待。要有充分的准备应对货币升值,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正确的认识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稳定股市,鼓励投资,制约投机行为。防范、抑制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避免我国也发生类似的泡沫经济,而使我国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状态,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跃军.论日本泡沫经济[D].吉林大学,2008.

[2]于辉.日本泡沫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8.

[3]陈江生.“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分析[J].世界经济,1996,03.

[4]李小牧.对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1997,07.

[5]冯维江,何帆.日本股市与房地产泡沫起源及崩溃的政治经济解释[J].世界经济,2008,01.

[6]鹿朋.产业升级视角下日本泡沫经济反思[J].现代日本经济,2008,04.

[7]王雪峰.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安全——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J].日本学论坛,2006,04.

[8]包小忠.再论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金融机制及其制度过程[J].现代日本经济,2003,04.

[9]乌旸丹丹.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因素及其启示[J].日本研究,2003,03.

[10]三木谷良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崩溃与金融改革[J].金融研究,1998,06.

[11]段玉彬.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5.

[12]陆静华.从金融政策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崩溃[J].国际观察,1994,04.

[13]杜军.日本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06.

[14]高庆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裂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2,17.

[15]栾家庆.日本泡沫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5.

[16] Peter Lee Okada. The collapse of Japan's bubble economy and its consequences[D]. ProQuest Dissertation & Thesis Database,2000.

[17] Amy Basile, Joseph P. Joyce. Asset bubbles, monetary policy and bank lending in Japa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Applied Economics, 2001, V ol.33 (13).

[18] Nobuo Kobayashi.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Growth During Japan's Bubble and Post-Bubble Economies[J]. Regional Studies, 2004, Vol.38 (4).

[19] Chien-Hsiu Lin. The comovement between exchange rates and stock prices in the Asian emerging market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1, V ol.22 (1).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大学四年很快过去了。回首走过的岁月,心里充满了一种感激之情。当我写完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即将要结束,在心底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因为我即将告别我的学生时代,即将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想想我们四年一起走过的时光,有成长,有欢笑,有挫折,有温暖。在这离别之际,衷心感谢培养我的指导老师郝彩林,从论文题目的选取、资料的收集、结构的安排到最后的定稿,都得到了郝老师精心的指导,郝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持之以恒的师表风范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在此向恩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同时也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活,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感谢和我在一起生活的舍友们,这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你们的帮助。是你们在我枯燥时用欢声笑语把我带进欢乐谷,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的兄弟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一样的温馨。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内容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难以自拔,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期。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与泡沫经济前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触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本文以史为鉴,从中得出重要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启示意义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988中后期日本经历了大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在“出口导向,贸易立国”的国策下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日本的制造业中特别是家电制品等称霸世界,日本银行的总资产和股票时价总额也居世界前茅。人均所得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期。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和泡沫经济和崩溃前的日本经济相似,如巨额的外汇储备,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并暗示中国经济也可能出现长期的萧条。但中国可以从日本泡沫经济失败中吸取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规模滑坡。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日美的贸易摩擦导致日元升值,从而使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日本在

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使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日本出现经济的衰退。为了刺激经济,日本采取了宽松的金融与财政政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充裕的日本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但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利润空间小,资金大都投向股票、房地产,引发了泡沫经济。在日元升值期间,日本从本国利益考虑,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的要求。但是由于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及银行投资效率低下,当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后,准备不足的日本银行业面对激烈竞争,出现许多问题。而且日本企业的许多治理模式在未开放国内市场时还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便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从而产生了泡沫经济。 二、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相似之处 1.面临着对美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本币升值问题。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碎成因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国内的各种因素引起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乃至破灭。 (一)国内资金流动性方面产生严重过剩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前景下,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也得到扩大,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严重,而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日元升值又导致日本外贸出口受阻,于是,投资者就把大量资金投入见效快,利润高的房地产领域和股市等不动产行业,日元的升值也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日本,使外国资金大量涌入日本,而外国资本涌入的大多也都是房地产市场。从根源上来说,正是日本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碎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和不合理投资是房地产泡沫破碎的祸端。 (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日本政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为了让资金流通得快些使国内的经济向正常化发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政府连续5次降低利率,但政府制定的相关措施并没达到相应目的,投资者仍不愿把资金投入其它行业,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仍是严重的问题。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此状况下,日本政府又提供大量的货币,这进一步造成了资金流动性严重过剩,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

流入见效快,易吸纳的楼市和股市,对不动产行业的过度投机,使日本的楼市股市价格飙升很快,这又刺激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进一步投资,这对日本的房地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代的到来。 (三)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加剧房地产泡沫碎裂 在日本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致使日本资金在国内极度泛滥,在此状况下,日本的商业银行本应执行信贷紧缩政策,但银行为了稳定和利率的回报,银行执行的却是宽松的信贷政策。由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极高,致使银行信贷大量地涌入房地产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日本各大银行都扶持房地产业,各大银行争相向房地产业给予大规模的贷款,这导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加剧化,直至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四)中央银行突然的银根收紧政策促使房地产泡沫破灭 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不断加剧化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的宽松政策,代之的是日本政府对货币和财政执行紧缩政策并严格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入。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急剧下降,由于资金的供应量下滑过快,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下降,这进一步导致投资者迅速把资金退出房地产业,于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条彻底断裂了,这最终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导致日本的经济发展一度跌入低谷。 二、中国现有的房地产状况与日本房地产的相似之处 从当前情况看,中国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与日本房地产是有许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日文资料整理) 一、泡沫的形成(80年代后期) (一)由「广场协议」引发的快速日元升值和「内需扩大」 ●「日元升值经济衰退」、「产业空洞化」对策 + 美国施加的「条件放宽」、「内需扩大」的要求(「日美构造问题协议」)→财政扩大、金融缓和政策。 ●大幅度的金融缓和政策(低利率、货币供给同比超过10% )→股市投资、地产投资成为了资金的流向地。 ●由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大额存款的自由化)引起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企业的「资金管理」。 ●快速日元升值引发的错觉→对美元过度评价(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将升值)、 对日元过低评价(缺乏「富裕」的生活实感,日元将贬值)。 (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剩余钱财+资产价格上升→企业、个人的「资金管理」、土地投机→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 ●企业的资金调集转移到「直接金融」[←平衡金融(=伴随新股发行的资金调集)变得容易]→大企业的「脱离银行」进行→银行需要发展新的融资对象→向中小企业、房地产融资倾斜。●「双边建立交易」(B/S表上的资产、负债两边扩大):把土地A作为担保进行融资(期待土地A的升值)→买入土地B→(期待土地B的升值)→买入土地C→。 ●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泡沫,而是为了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上升(例如:「国际金融中心—TOKYO」)。 ●沉迷于「资产效果」的有利之处→造成对勤劳的观念,对企业伦理等的不良影响。 ●批发物价(←日元升值)、消费者物价安定→否定了对通胀的担忧,政策性的疏忽。 二、泡沫的破裂和归结(90年代=「失去的十年」) (一)泡沫破裂的经过 ●股价1989年末达到顶峰,进入1990年后下落。 ●1990年,大蔵省作为地价对策引入了房地产关联融资的总量限制机制→地价下落的诱因 →1992年更是引入了地价税(1998年实际废止)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1992年,查莫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在原版发表10周年后问世,甫经推出,顿时风靡国内发展经济学界。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学人热议“日本奇迹”之成因时,它却正在以一场愈陷愈深的经济萧条贡献给世人一个新的议题——“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就宏观统计数据、特别是GDP与政府 负债比率的变化而言,当今日本失去的或许已经是20年了。总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 52.1%和76.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对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有人甚至以阴谋论的解释认为日本遭遇了一场“货币战争”。这也成为某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的基本逻辑。无疑,他们接受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当年的日本如果能采取更合理和稳健的经济政策,如暂缓日元升值、及时提高储蓄利率以及其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本可能降低经济泡沫膨胀的风险。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只是,如果站在历史大背景的视角下梳理基本史实,我们或许可以摆脱一味评判经济政策得失的窠臼,对1989年日本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有更全面的理解。 二战后日本遭遇了第一次经济大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这次危机的起点在能源供给领域,对日本整个产业结构的既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过相比1989年,日本卷入这场危机具有客观上的无奈性,因为当时美苏冷战正在进一步向第三世界蔓延,南北矛盾激化之下,日本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分子被拖拽进这场整体性的危机。石油危机并没有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这恰恰是因为日本尽管经济实力猛增,可尚未被要求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承担领军性的责任。虽然美日贸易不时擦出火花,可美国及其盟国(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相对开放的市场与原料供给一直是日本维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本前提。在金融秩序方面,布雷登森林体系虽然渐渐走向末路,但还在确保日本企业享受固定汇率的便利。 到1980年代后半期,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格局多元化的趋势让日本对自身的定位产生了重新判定——它在国际上越来越渴望充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美国身后的游戏参与者。对此时的日本来说,要实现“政治大国”的身份,首先就要正式确立自己世界经济新中心(至少是中心之一)的地位。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拉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及国际化的序幕。这是一项壮举,因为在之前的石油危机时代,美日之间曾经就日本减少金融贸易的国内壁垒而进行了拉锯战式的谈判,最后美国是以政治筹码为要挟才取得了有限的成果。由此看来,似乎并不能轻易惋叹说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种冒失的经济金融战略,因为就当时历史契机来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发展出现长达10年左 右的萧条。尽管中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专家仍然警告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迹象与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 本相似,在深刻了解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现阶段与日本那段时期的差异和共性,探索中国预防和应对泡沫经济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介绍 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日本于1984年5月发布《关于金融自 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随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金 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外汇资金可自由转换为日元并可作为国内资金使用,实际需求原则的废除,日元转换限制的废除。第二个过程伴随着《广场协议》和金融缓和措施的实施。1985年9月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海外投资受到巨额的外汇风险和外汇估价损失。日本政府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操作来干预外汇市场和接二连三的调低贴现率等积极的金融缓和措施,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但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通过物价上升(流量)而被吸收,而

是急剧扩大了面向不动产的贷款,成了导致存量价格飞涨的原动力。 泡沫经济的膨胀期。银行扩大与中小企业的交易。由于大企业利用通过直接金融方式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偿还银 行借款,因而日本的金融机构迫不得已将重点转向扩大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小企业中资金需求旺盛的有流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不动产行业、金融和保险行业、租赁行业,上述贷款都是抵押贷款,向这些非金融机构贷款和不动产贷款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膨胀。同时,市立银行不经由中小企业而直接扩大以住房贷款为中心的面向个人的贷款。股票期货交易的扩大,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下,1988年9月起,开始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和大阪证券交易所日经平 均股价为对象的股价指数期货交易,更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泡沫经济的崩溃过程。日本的股票市场自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以来,在一年内股票大幅跌落了两次。接着,三重下跌的结构使泡沫经济彻底崩溃。1990年,在到4月10日为止的时期内,东京股票市场经历了10次股票大幅下跌,在股价下跌的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还出现了日元贬值、债券下跌的现象,即所谓的三重下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浅论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和警示意义

青岛农业大学 《日本经济与社会》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其警示意义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外包1405班 学生姓名(学号)李冰(20142833) 完成时间2016年5月30号 2016年05月30日

浅论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其警示意义 摘要 在中国经济十几年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自2004年以来,很多一线城市股价、房价持续飞涨,许多人惊呼中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特别是最近北京、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回落,有人断言中国的房价达到了“拐点”,膨胀的经济泡沫很快就要破灭了。于是,泡沫经济又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泡沫经济”这个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媒体和学术杂志上。 我们对“泡沫经济”再熟悉不过了,追述历史,从第一次泡沫经济出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历史上有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英国的“南海股票泡沫”;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就挣扎在经济破灭的萧条中长达时间年之久;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泡沫破灭。使得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都受到重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在二战之后保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日本经济令人称羡,但是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泡沫,并最终导致泡沫崩溃,应该说这种泡沫经济的崩溃给日本带来了相当大相当深远的影响,不但使经济出现滞带,更为严重的是此后的日本竟然出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经济停滞。因此,“泡沫经济”和“失去的十年”成为以后相当长时间里经济学界探讨的话题。历史或许不会重复事实,但历史会重复规律,这也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原因所在。 我们中国今天的情况和日本当年有些相似。都经历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都面临着本币升值的压力,都需要金融制度的改革等很多相似点。因此对于我们中国经济来说,无论如何都应该仔细研究日本经济泡沫的那段历史,以寻找到经济泡沫产生、扩张的原因,研究如何对经济泡沫进行控制,以及如何应对经济泡沫的崩溃。我相信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会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更加保持一种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尤其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非常复杂,大家对经济状况的判断也不是很明朗。因此我觉得对日本泡沫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经济危机论文: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经济的领域中,关于“泡沫”与“经济”有两个组合词语一“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从宏微观的角度更能体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前者反映的是资产的内在价值因为有虚假需求的刺激而不断被拉髙,最终导致价值与其市场价格背离的局部的微观经济现象。后者则反映的是社会局部存在的投机需求在一定传导机理的运作下会放大其实际对社会有效需求的剌激,慢慢地演变成为社会虚假繁荣的全局的宏观经济现象。通俗的讲,当市场状态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时,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信心满满,投资者因为有利可图而进行不断的投资,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健康增长的局面。 但社会经济总量不可能无节制的增长下去,一旦到达其上限,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缩小,投资者便会减少甚至不生产,而把目光转向资本市场,届时投资者实现了到投机者的跨越,吹胀经济泡沫。透过历史不难看出每次危机到来前整个社会的经济都会看上去繁荣无比,但是此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已经降的很低了,实体经济疲软不堪。失去实体经济这一强大后盾的支撑,社会的泡沫经济便从局部的经济泡沫中应运而生,此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在所难免的。 上世纪80年代,美、日、德、法、英五国财政部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开始一路升值。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陷于停滞状态。日本的制造业和矿场业等出口企业因为日元的大幅升值在国际同类产品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据日本统计数据称,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出口产业损失髙达3.5万亿日元^美元的贬

值还使得曰本持有美元资产的绝大部分化为泡影。此时日本政府希望通过采取放宽金融政策,进行财政重组等措施来控制日元的升值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的萧条局面。一系列措施实施之后日本的法定利率在1987年降到历史最低,仅有2.5%。此外,日元--美元委员会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对银行业务的限制。尤其在存款利率实现自由化之后,银行间的竞争日发激烈,由于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利息不断上调,导致银行的筹资成本攀高。相比银行筹资而言,土地和房地产方面因其具有利息高、融资快的特点而吸引了大量社会流动资金。在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投资过剩,经济泡沫胀大,最终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发展。在泡沫经济时期,所有人都被笼罩在虚假繁荣的海市蜃楼之中,都抱着“价格还会再涨”的心态,没有人愿意相信,更没有人会相信价格会下跌。1990年,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相关融资实行总量控制,日本银行也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泡沫最终破裂。在此之后,日本经济陷人了长期的低迷,这段时间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不仅日本有这样惨痛的经历,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也有过这样一段心酸的历程。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个国家为之震颤,也导致直到现在有的国家依然处在当年的阴影之中。我们可以从美国的信用体系开始来分析当时金融危机是如何酝酿的。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信用档案共享机制的国家之一,美国对贷款人的信用条件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而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正是由于美国摧毁了自己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美国将房屋贷款的借款人分为优级、近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4266431.html,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作者:熊名奇,米运生 来源:《商业研究》2010年第12期 摘要: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日本经济;比较 中图分类号:F114.45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y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XIONG Ming-- (1.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Some phenomena of the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are similar to Japan′s bubble economy, such as RMB appreciation, rising stock prices and real estate prices, which makes people worried that the China′s economy fall into long-term slump like Japan′s bubble burst. By comparison,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economy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different le 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t degree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he Government′s emphasis and different macro-control measur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conomic bubble and different poten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These differences can guarantee th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Key words: bubble economy; China′s economy; Japan′s economy; comparison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步入正轨并开始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业深度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靠近世界前列。21世纪第一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

日本泡沫经济分析及启示

目录 前言 (1) 一泡沫经济概述 (1) (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1) (二)泡沫经济的判定 (1)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破灭 (2)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2)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2) 三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及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危害 (3) (一)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3) (二)泡沫经济留给日本的难题 (4) 四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我国的启示 (6) (一)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6) (二)对我国防范泡沫经济的建议 (6)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却呈现非理性态势。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具有许多共同处。虽然中日经济不同,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还是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的。认真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破灭,再对比我国现状,可以找到一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一些经验教训。国内有不少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章,此类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涉及到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方方面面。笔者也借鉴了他们的部分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同读者探讨日本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对中国启示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泡沫经济;投机;经济结构;内需;金融监控

前言 日本经济在战后飞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被称为“泡沫经济”的经济过热现象,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严重经济萧条,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危机?“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事件对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一泡沫经济概述 (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论述了信用和虚拟资本的关系, 提出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并分析了泡沫经济的产生。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 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定期收入的资本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它和实际资本的不同之处;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长期资产价格迅速的膨胀,是虚拟资本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所形成的整个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1]其形成过程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上涨的预期吸引了大批投机者,这批投机者一般只是想通过投机获取价差、牟取利润,而对所买卖的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或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由于新买主的不断介入,价格节节攀升,形成泡沫经济现象;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 泡沫破裂, 便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整个经济衰退。 (二)泡沫经济的判定 泡沫经济指的是对整体宏观经济的描述,具体来讲是资产价格脱离实体经济的基础条件暴涨的现象。实际上,不论是经济泡沫(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还是泡沫经济,所要描述的内容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后者意味着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定性,说明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作为泡沫经济的表象,都有资产价格的大规模上升。但是不能说资产价格的大规模上升就是泡沫经济,判定是否是泡沫经济还要看资产价格的上升是否已经脱离了经济基本面。“在泡沫经济发作的时候,价格越涨,需求越旺,买涨不买落,这是判定是否出现泡沫经济的一个重要识别指标。”[2]如果过激地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将会使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经验教训

日本泡沫经济经验教训 85年-95年日经平均股价变动简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广场协议的背后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金刚柱般的大楼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 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1.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1985年到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资产价格急速上升股价和地价急速上升

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及其启示(精)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启示 国际贸易研究室李众敏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国今天的情况对许多日本经济学家而言,只能用“似曾相识”来形容。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尤其在一些不够细致的研究中,出现了对日本经验与教训的种种误读,使得事物的原本面貌变得尤为珍贵。 一、日本泡沫形成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泡沫,有着错综复杂的背景,它既与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有关,也与日本的货币政策有关,甚至与日本的发展规划也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1.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和乐观情绪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两轮快速增长时期。第一轮增长从二战后一直持续到1973年,年均增长率都在8%~10%之间,最高的年份在11%以上。在1974年,日本经济增长经历了短暂的放缓之后,便开始了第二轮的高速增长。这一轮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持续到80年代末期,虽然增长率不及第一轮增长,但考虑到日本的经济总量,3%到7%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可观(图1。 伴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是日本的高储蓄。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日本的储蓄率非常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储蓄率始终维持在30%以上,最高的年份超过了40%。 图1 1956—2006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

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