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栖动物是指水蚯蚓、螺类和蚌类等无脊椎动物,多生活于水体底层,是生物链的重要环节。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学考察队队员、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王洪铸研究员介绍说,这类动物多为初级消费者,以有机碎屑和藻类等为食,同时又是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食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底栖动物

英文名称:

zoobenthos

定义1:

生活在水底(底内或底表)的动物。

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二级学科) ;海洋生物学(三级学科)

定义2:

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底的无脊椎动物。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 ;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

生活在水域底表或潜栖在底泥中的水生动物。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 ;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

定义4:

生活繁衍在各类水体底部的动物的总称。

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动物资源学(二级学科)

基本信息

底栖动物benth(on)ic animal

底栖生物中的动物的总称。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的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suspension fe-eding)和沉积物摄食(deposit feeding)居多。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

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

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

[编辑本段]

研究分类

1.根据研究的需要可分

(1) 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 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研究方便,可分

(1)将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 eiofauna)。

(3)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编辑本段]

生活方式

3.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藓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部分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表面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5)自由移动型--在水底爬行或在水层游泳一段时间。为水生昆虫、虾、蟹。

呼玛河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生物量均较低,结合2次调查,共采到底栖动物28(属);节肢动物门共18种,其中昆虫纲6目17属,甲壳纲动物1种;软体动物门共10种,其中腹足纲8种,瓣鳃纲2种;昆虫纲的种类最多,占60.71%之强.底栖动物名录见表1.表2呼玛河底栖动物名录2中文名学名中文名学名软体动物门(二)蜉蝣目腹足纲4.扁蜉.1.涵螺.5.小蜉.2.拟钉螺.6.花鳃蜉.3.长罗卜螺7.蜉蝣.4.鱼盘螺8.二尾蜉.5.光亮隔扁螺(三)裱翅目6.丰球隔扁螺曙,船舶却9.绿石蝇.7.黑龙江短沟卷1.短尾石蝇.8.格短沟蜷11.投合石蝇.瓣鳃纲(四)鞘翅目9.褶纹冠蚌12.龙虱幼虫1.背角无齿蚌13.小头虫节肢动物-1.(五)毛翅目昆虫纲14.纹石蚕.(一)双翅目15.低头石蚕.1.粗腹摇蚊幼虫.16.拟角石蚕.2.多足摇蚊.(六)蜻蜓目3.长足付搔蚊.17.虫忽.甲壳纲18.东北鳌虾注:昆虫纲均为幼虫.?78?水产学杂志第20卷3讨论本2次调查中均未发现底栖动物的大门类——环节动物门动物,而适应于流水的水生昆虫种类则占了总种类数的60.71%之多;这与呼玛河的山区河流特点是分不开的,呼玛河的河床比降达1:1.48,流速基本在1.0/以上,底质为块石,卵石和粗沙,因此,底栖动物以栖息于石缝中或筑巢方式等适应于流水中生存的种类为主.昆虫纲的种类占了绝大多数.

第三篇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1.根据研究的需要可分

(1)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研究方便,可分

(1)将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

(3)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3.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藓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部分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表面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5)自由移动型--在水底爬行或在水层游泳一段时间。为水生昆虫、虾、蟹。

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三胚层:具分节现象,且多为同律分节;裂生真体腔、多具闭管式循环系统、链式神经系统、开始出现疣足,大多数具刚毛、排泄器官为后肾,海生者多经单轮幼虫期。

第一章环节动物门

第一节多毛纲

概述

多毛纲是环节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包括80余科、1600多个属、10000多个已描述的种。主要特征:头部显著,口前叶有触手和触须。身体一般细长,多圆柱状或稍扁。分节明显。具疣足和成束的刚毛。肛节有肛须。雌雄异体。

一、形态和功能

多毛纲动物身体一般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

头部由口前叶(Prostomium)、围口节(Peristomium)、咽和吻组成。口前叶(Prostomium) 是口前的一个体节。具附肢,包括触手和触角。触手位于口前叶的背部或前缘,主司感觉;触角的位置从腹到背、从前端到头后,具有感觉和摄食两种功能。现以沙蚕科动物为例,说明其头部的构造。沙蚕头部的口前叶卵圆形、梯形或多边形,具四个眼,前端有口前触手(Prostomial tencucles)和两个卵形分节的口前触角(Prostomial papls),眼后具两个横裂隙称项器(Orgaum nuchale)。

围口节(Peristomium) 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围口节腹面具口,两侧多具围口触手。在沙蚕科,触须一般恒定在3─4对。

咽和吻

吻由消化道的口腔和富肌肉的咽外翻形成。吻由颚环(maxillary ring)口环(oral ring)两部分组成,为了分类上的方便,将吻可分为八个区。吻具有几丁质的颚片和各种形状的小齿以咀嚼磨碎食物。注意:吻是否平滑,是否具软乳突和许多小的黑色或黄色齿(颚齿),以及齿的排列和形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躯干部位于围口节之后,肛节之前的所有体节,皆为躯干部,有同律分节和异律分节之分。

疣足(Parapkdium) 为每个体节两侧肉质扁平状突起物,有运动和呼吸功能。

刚毛(seta, chaeta) 位于疣足内部和外部的几丁质刺毛,是由刚毛囊分泌的,具辅助运动、捕食甚至建管的功能。

尾部位于身体的最后一节或数节,又称肛部。肛门开口于最末节的后端,并具有1─2对细长的肛须,有触觉的功能。

二、分类

多毛纲分为游走目和隐居目(管栖目)

游走目自由生活。除头部和尾部外全身各体节的构造相似,每个体节有1对疣足,并具肾管和鳃。口前叶明显,咽(吻)能翻出口外,其前端有1─2对发达的大颚,一般为捕食性动物,也有少数种类过穴居或管栖生活。

沙蚕科Nereidae 体长呈圆柱形,具很多体节。头部具明显的口前叶和围口节。具眼四个(极少数无)、0─2根前触手、两个分节的触角;围口节具3─4对触须;吻端具一对大颚(吻平滑、具颚齿或软乳突)。多数种类前两对疣足单叶型,余皆为双叶型,背足叶具背刚叶和1─3舌叶(若背前刚叶伸长亦称中背舌叶),腹足叶具前、后腹刚叶和一个腹舌叶。具背、腹须。刚毛复型或简单型,刺状或镰刀状。肛部具肛须一对。

1.沙蚕属Nereis

吻的口环及颚环上均有圆锥形齿。前两对疣足为单叶型,以后为双叶型。背刚毛为等齿刺状,在体中部或体后部为等齿镰刀形刚毛代替。腹刚毛为等齿、异齿刺状刚毛和异齿镰刀形钢毛。我国潮间带习见的种类有旗须沙蚕N. vexillosa、多齿沙蚕N.multignatha等。

2.刺沙蚕属Neanthes

口前叶有两个触手,眼二对。外翻吻的口环和颚环上均具圆锥状齿,但有时有些区无齿。围口节无疣足及刚毛,触须4对。前二对疣足为单叶型,以后为双叶型。背刚毛仅有等齿刺状一种,腹刚毛为等齿、异齿刺状和异齿镰刀形刚毛。如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

3.围沙蚕属Perinereis

口前叶具两个触手,围口节4对触须,吻的口环和颚环上均有齿,Ⅵ区的齿为扁三角形、横棒状或圆锥形齿混在一起,其余区均为圆锥形齿。除前二对疣足为单叶型外,其余均为双叶型。背刚毛全部为刺状刚毛,腹刚毛有刺状和镰刀状刚毛两种。如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4.疣吻沙蚕属Tylorrhynchus

口前叶有两个触手,围口节触须4对。吻的口环和颚环上具软的乳突,无坚硬的小齿。除前2对疣足为单叶型外,其它均为双叶型。前部疣足背须的基部粗,至末端渐变细。无下腹舌叶。背刚毛为刺状刚毛,腹刚毛为刺状和镰刀状刚毛。

2、齿吻沙蚕科Nephtyidae

体长且扁,具许多断面为横长方形的体节。躯干部背中线稍隆起,腹中线具一种纵沟。口前叶小,具1-2对小触手。吻粗壮肌肉质,有角质齿和许多乳突状突起。疣足双叶型,皆由前、中、后三叶组成;发达的背、腹叶间常具间须(鳃)。刚毛简单型:前刚叶多具梯形毛状刚毛,后刚叶具细齿长毛状刚毛或具膝状刚毛和叉状刚毛。齿吻沙蚕是泥沙滩习见种。

潮间带分布的种常具银灰色的光泽(曾译名为银蚕科);深水种多绿色或红色,常见种类齿吻沙蚕Nephthys caeac。

3、吻沙蚕科Glyceridae

体细长,两端尖细,背腹扁平。口前叶圆锥形多环轮,前端具4个小触手,无触角和触须。翻吻大而长,为圆柱状或圆棒状,末端具4个大颚,颚基部具副颚。体不分区,每个体节具2─3个环轮。疣足双叶型或单叶型。鳃有或无。若有则简单或分枝,能手缩或不能收缩。背刚毛简单毛状、腹刚毛复型。吻沙蚕以强有力的吻穴居于泥沙中,吻外翻出几乎可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吻沙蚕属Glycera:体长,前、后端尖、横断面扁圆形,至少3个环轮,通常5─7个环轮,前端具4个小触手。吻很长,表面具多种密集的吻器,前端具4个大颚,副颚具侧翅。除围口节和次一体节疣足单叶型外,皆具双叶型疣足。背刚毛简单型毛状或刺状,腹刚毛复型刺状。如长吻沙蚕G.chirori。

4、海稚虫科Spionidae

体呈蠕虫型,由许多较扁的体节组成。口前叶圆钝或尖或具缺刻。一对有沟触角位于口前叶与围口节之间。吻无颚器。疣足双叶型,疣足叶片状无缺刻。刚毛简单,具毛状,双齿或多齿有巾或无巾钩状刚毛。

海稚虫科是多毛纲最大的科之一。成体是底栖动物群落、幼虫是浮游动物群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才女虫属Polydora :口前叶前端圆钝具却刻,向后延伸为脑后脊。眼有或无。第一刚节背刚毛有或无。第五刚节大且变形、仅具一种变形粗足刺刚毛。体后部背足叶有或无足刺刚毛。腹足叶巾钩刚毛双齿,始于第7-17刚节,两齿之间具明显的角,其炳部有或无收缩部。鳃始于第5刚节以后。如利氏才女虫P. ligni。

三、生殖

多毛类生殖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无性生殖有断裂生殖(fragmentation)和出芽生殖(budding or gemmiparity)。包括自发断裂(spontaneous fragmentation)和规则断裂(orderly fragmentation)。前者如钙珊虫Dodecaceria 本能地断裂成单个体节或短的片段,然后再生为一新个体,有的还可重复产生一系列的子个体;后者如斯氏缨鳃虫Sabella spallanzanii常在一定的体节准确地断裂。如:钙珊虫。

出芽生殖(budding or gemmiparity)由亲体上出现的突起(芽体)形成新的个体。在多毛类中虽不多见,但变化却很大。如多育钻孔裂虫Trypanosyllis prolifera,几乎所有的体节都能产生头部,而且新头的链出现在连续的体节上。

有性生殖多毛类多行有性生殖,且多为雌雄异体。现以沙蚕为例说明多毛类的繁殖和发育特征。

1.沙蚕的生殖

雌雄异体,多数典型的海洋种类,于生殖前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生殖态),其中有的还具有特殊的群浮和婚舞的生殖现象。生殖态(epitoky):是沙蚕科、裂虫科和矶沙蚕科为代表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是由无性或非生殖个体(atoke)向浮游的有性或生殖个体(epitoke)转变的过程。这种具有生殖态的虫体又称异沙蚕体(heterouereis),在形体上均发生许多变化。多数沙蚕的精、卵成熟时经体壁的临时裂口排出体外,在海水中行体外受精,受精卵或分散沉落粘附在它物上,如双齿围沙蚕、日本刺沙蚕等;或聚集于胶质物中形成卵块,如旗须沙蚕、红角沙蚕Ceratonereis erythaeensis等。体内受精较少见。

2.沙蚕的发育

受精卵多为黄卵,经早期胚胎发育、担轮幼虫(Trochophora)─后担轮幼虫(Metatro chophora),疣足幼虫(Nectochaeta)和刚节幼体(Setigger juvenile)各期成为成体。如杂色沙蚕各期形态。

四、生态分布和意义

(一)分布

多毛类动物种类多,分布于所有海洋生境中,对纬度、深度和底质都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有的种类则生活于河口及淡水水域。从海水,咸淡水(半盐水)至淡水(远离河口的广州或南京)都有分布。

(二)经济意义

1、饵料和食用

在海洋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多毛类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成虫或幼虫均可作为经济甲壳类和经济鱼类(不仅底层鱼,也包括一些中、上层鱼)的饵料,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在我国南方,当地居民也有炒食沙蚕的习惯。

2、海洋环境的主要成员

3、海洋环境的指标

多毛类可做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指示种,根据它们在生物群落中出现的优占度,可以说明海洋底质的污染程度。

4、有害方面

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生物)对水产养殖业和渔业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常造成贝类等养殖业的

大量减产。还有一些广盐性的疣吻沙蚕和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能在低盐和淡水中生活,在南方常栖于沿海稻田,啮食稻根;危害农作物,实为农业上的害虫。

5、其它方面如沙蜀Arenicolidae是温带河口地区泥滩的一种优势生物,据报道,在一英里的海滩上,它们每年能把1900t泥沙搬到表面,大约两年就能把50─60cm厚的泥沙滩耕翻一遍。

第二节寡毛纲

一、水栖寡毛类的形态和功能

(一)外形

水蚯蚓与陆生蚯蚓相似,体型较小,约1—150mm。体节数因种类而有很大变化,有些

种类体节不明显。

身体最前方为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两部分。口前叶向前端稍突出而盖在口的前面,

有些种类凸出成长吻。两侧有眼或无眼。围口节简单,无刚毛。口生在此节的腹面。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相邻两体节间有一个隔膜。计算蚯蚓的体节,不是从口前叶算起,而是从它

后面的一节作为第Ⅰ节。

水蚯蚓体节上具刚毛。刚毛是几丁质组成的一种比较坚硬的毛,着生在体壁上,而顶端

1/4—2/3部分露出外面。刚毛通常是成束的,最多每束有20条,也有单根刚毛的。水栖寡毛类的刚毛通常分为背刚毛(dorsal chaetae)和腹刚毛(ventral chaetae)两类。从第

二体节开始具腹刚毛。

背刚毛束背刚毛束内的形态各异,主要有三种:发状刚毛(hair chaetae或capilliforms)、钩状刚毛(crotchets)和针状刚毛(needles)。发状刚毛是细而长,中空或实心,光滑或有锯齿的侧毛,称锯齿列(serration),如仙女虫类naidids和颤蚓类tubificids均有发状刚毛。钩状刚毛前端作单钩(simple pointed)或双叉状(bifid)。

针状刚毛的末端呈镰刀状,这种刚毛或许是早期的发状刚毛,在某些仙女虫种类中可以见到这种类型。另外,与发状刚毛夹杂在一起的尚有栉状刚毛(pectinate chaeae)或掌状刚毛(palate chaetae)。

腹刚毛束腹刚毛束内多数为钩状刚毛,呈S形,中部膨大成毛节(nodulus),其远端

为双叉时,分别称为近齿(proximal teeth)和远齿(distal teeth),或下齿(lower teeth)

和上齿(upper teeth)。有的远齿退化不见,以致变成单尖的钩状刚毛。除了在背刚毛束和腹刚毛束中常见的刚毛以外,还有一些特殊形状的刚毛,如背氏管水蚓Aulodrilus pigueti。(二)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呼吸

水蚯蚓的血液为红色或黄色,不具红血球,以血红脘溶于血浆内。呼吸作用一般利用皮肤下的微血管交换气体。如颤蚓Tubifex和水丝蚓是通过身体表面积的增大和加快颤动次数,促使周围水流更新来调节呼吸的。它们的尾部突出淤泥,体前端则埋入泥中。在正常情况下尾部有节奏地摆动,进行平静的呼吸。

颤蚓类喜生活在氧饱和率10—60%的水中,当水中含氧量不足时,则拉长身体并增加

尾部的颤动速度。水蚯蚓可耐受全部缺氧。据试验,颤蚓可在无氧条件下生活40—120天之久。当重新给予空气时,其呼吸率可比正常情况下高许多;但尾腮蚓却要求环境有较多的溶

氧量。

2生殖

水蚯蚓与陆蚯蚓一样,也是雌雄同体。生殖腺集中在前段体节内,雄性器官包括精巢、精巢囊、输精管。输精管内具一精漏斗,外端通雄孔,有些种类尚有前列腺。精子装在精荚内而排入异体受精囊内,或将精荚插在对方的生殖带附近,等待受精。雌性生殖器包括卵巢囊,输卵管,受精囊(对外有开口的受精囊孔)。输卵管内端有卵漏斗,外端通雌孔。

二、分类

1票页体虫科

本科种类体型小,约10mm左右。体节不明显且扁平。多用无性裂体生殖。神经索与表皮不分。与原环虫纲的种类有相似之处。本科共有四个属。常见者仅票页体虫属。

2仙女虫科

本科个体大小不一,身体分节不甚明显,但体隔膜通常完整。通常行无性生殖,到一定季节时才行有性生殖。背部刚毛的有无随种类的而异,腹刚毛二叉型。脑神经与皮肤分离。我国已知约17个属。

3颤蚓科

本科种类个体较大,体节分明,不行无性生殖。生殖器官位于身体的Ⅹ和Ⅺ节内。它们通常是α-中污带生物。栖于泥中,并用粘液和泥土做成软管。所以又叫管作虫。平时身体藏于软管内,不断摆动露在管外的尾部,以便在含氧不足的水体中进行呼吸。

本科除尾鳃蚓外,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生殖器官的构造和位置来进行分类。因而在幼体的鉴别上是很困难的。

三、生态分布和意义

水蚯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票页体虫Aeolosome在水温低于6℃时,身体分泌层一胶质薄膜包裹全身,渡过低温环境,待水温上升后再度正常生活。

水蚯蚓吞食泥土,同时从土中食进腐屑、细菌以及底栖藻类。有时也吃丝状藻类和小型动物。如颤蚓每天食泥量可达本身容积的8—9倍,少数种类(毛腹虫类Chaetogaster)是肉食性,常吃低等甲壳类或原生动物,它们常生活在丝状藻类当中,摄食其中的附生的小型动物。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benth(on)ic animal

底栖生物中的动物的总称。底栖动物是生存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存史的全部或大局部时间生存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除定居和运动生存的以外,栖息的方法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固的基体上和隐藏于泥沙等柔弱的基底中。别的再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的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办法上,以悬浮物摄食(suspension fe-eding)和沉积物摄食(deposit feeding)居多。

底栖动物是一个繁芜的生态类群,其所包罗的种类及其生存格式较浮游动物纷乱得多,多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主要包罗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虫豸幼虫等。

多数底栖动物长久生存在底泥中,具有地区性强,迁徙本领衰等特点,对付情况浑浊及改变通常少有回避本领,其群落的毁坏和重建必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别较大,易于辨认。同时,差别种类底栖动物对情况条件的适宜性及对浑浊等倒霉因素的耐受力和敏锐水平差别;依照上述特点,使用底栖动物的种群布局、上风种类、数目等参量可以确切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

1.依照琢磨的必要可分

(1) 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使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罗多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存的祖先在体系产生历程中重新适宜水中生存的动物,主要包罗种种水生虫豸、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琢磨方便,可分

(1)将不克始末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始末500μm孔径筛网但不克始末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

(3)能始末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3.按其生存格式,可分为五种类别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存,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藓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存,如大局部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存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泥土外貌生存,稍能运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5)自由移动型--在水底爬行或在水层游泳一段时间。为水生虫豸、虾、蟹。

漫话河口底栖动物

(2010-01-31 22:59:05)

转载

分类:生态世界

标签:

杂谈

一、黑暗冰冷的河口底栖环境

河口是一个半封闭的和外海直接相连的沿岸水体,它受到潮汐作用的强烈影响,在其内,有海水和陆地排进来的淡水混合。因此,河口可以被看作是淡水和海洋栖息地之间的过渡区。就是这样一个过渡区的底层,从位于水底几米到几百米,直到露出水面的高潮滩,看似黑暗、冰冷、荒凉,实际上却充满生机。在水下黑暗的沉积物内,各种生物活跃于其中。即使是在露出水面的潮滩,看似贫瘠、荒凉,仔细查看,就能发现无数动物的洞穴、爬痕。有时候,一平方米的潮滩就有数百个蟹洞、数不清的动物活动痕迹。

河口底质为很多固着、挖掘、爬行甚至游泳动物提供了住所,也为许多重要的化学交换和物理相互作用提供了场所。河口与深水海洋生态系统明显区别开来的主要特征是河口具有与阳光照射的表层水体强烈相互作用的底质。在不同的河口,底质沉积物组成、粒度、沉积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生境,如从最坚硬的石质到最松软的泥质,在其中栖息的动物类群是有差别的,如软底质类群(淤泥、淤泥质粘土、粘土质淤泥、腐殖软泥,生活在其内的是底内动物和沉积食性动物)、砂底质类群(砂、砂质淤泥,生活于其中的是滤食性动物)和硬底质类群(岩石潮间带,生活于其上的是底上动物)。河口底栖边界层包括广泛的理化条件,生活在这里的底栖动物必须耐受环境条件的极大变化。

二、形形色色的底栖动物类群

河口底质由于水体浑浊常常是模糊的。当河口底质暴露在外时,如潮间带泥滩、沙滩,肉眼看去,常常呈现出贫瘠的外貌。实际上,河口底质中是相当活跃和富有生机的。如果我们从典型的河口采集一块未受扰动的底质物质,将其从原环境中移走,不触动这块底质物。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网格”。这个生物网格,按照原环境的状况由各种各

样的许多动物相互联系并定位,这一特定混合体就是河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然,这个结构不是静止的,但它比浮游生物和水体下面的自游生物群体变化要慢得多。因而,如果几周以后检查在同一地点采集的底质样品,它将保持与原来状况非常相似的结构。如果底质样品体积是10×10×10厘米,有可能只包含一个或两个大的动物(1-10厘米长),如蛤;有数十个中等大小的动物(如多毛类蠕虫),而肉眼刚好可见的动物(主要是线虫)可能远远超出大的种类。然而,显微镜下可见的动物(如原生动物),其数量会超出所有的动物种类。

河口底栖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从个体大小看,包括大型底栖动物、小型底栖动物和微型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是不能通过1mm孔径网筛的种类,如各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它们生活在河口沉积物表面下未受扰动的底质里,除了偶尔洞穴张开或水管露出时,一般很难看见它们。这些看似贫瘠的河口泥滩或潮下河口底质可能掩盖了充满不同大小、不同类别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实质,它们包括有经济价值的重要食用蛤,从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是倍受青睐的食用动物。小型底栖动物能通过1mm孔径而阻留在0.1mm孔径网筛上,它们包括轮虫、线虫、挠足类、介形类、蜗虫、寡毛类、一些多毛类动物,以及纽虫、苔藓虫等等。通常,线虫是小型底栖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例如,在我国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底质中,线虫数量最多,总平均密度为526.8+261.7个/10厘米3,占总数量的66.5%。英国利恩赫河口的线虫密度度为22.86×106个/米2,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高记录。微型底栖动物是那些能通过0.1mm孔径网筛的种类,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晰地辨别,如微型纤毛虫、鞭毛虫等等。

如果我们根据动物的栖息环境及活动方式,可以把河口底栖动物划分为底上动物和底内动物。底上动物生活于河口泥沙或岩礁的表面上,包括固着动物,如水螅、海葵、牡蛎、藤壶等动物;水底匍匐和水底漫游动物,如蟹类、海星等;游泳底栖动物,如虾类、底层鱼类等。河口底上动物群落主要是贻贝、牡蛎、苔藓虫、海绵和建管动物占优势。这些无柄的动物形态依次又吸引了运动缓慢的动物,如腹足类、海胆、端足类、等足类和多毛类,形成致密的、常常是多姿多彩的群落。河口地带最典型的底上动物群落是牡蛎礁。游泳底栖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及过着双重生活的动物,有时游泳,有时掘穴生活。在河口地带,游泳底栖动物的主要无脊椎动物类群是十足类甲壳动物(各种虾、蟹);属于此类的还有棘皮动物(海胆、海星)、腹足类以及脊索动物的文昌鱼。底内动物生活于河口泥沙内,包括两类,即管栖、穴居或自由潜入的底埋动物,有多毛类、某些蟹类和软体动物的螺、蛤等;钻

蚀动物,如钻蚀岩石而居的某些软体动物。

在一个特定河口,底栖动物的大略空间分布格局是明显的。流速较大的浅的沙质泥滩和淤泥质滩常常以取食水体中的悬浮物为生的动物占优势,如长江口潮滩的缢蛏、河蚬等。在更隐蔽区域里的细粒沉积物中,以食底泥动物占优势,如长江口潮滩的泥螺、谭氏泥蟹。在盐沼和红树林河口,沿着潮流,侵蚀堤岸可能与牡蛎礁的边缘连接在一起。温暖河口的上层寡盐性带可能被一些蛤类和摇蚊幼虫所占领,而下层高盐度生境则为喜盐性蛤类所占据。

三、千奇百怪的底栖生活习性

河口底栖动物有着各种各样、令人称奇的生活习性。海绵动物、苔藓虫、甲壳动物蔓足类是稳坐钓鱼台的固着生活滤食者,它们生活在粗砂、砾石和滚石中,依靠特有的过滤器官,滤取有机悬浮物和部分无机颗粒为食。这些动物牢牢地附着在河口底质的硬质物表面,任凭风吹浪打,在河口地带形成颇为壮观的集群,如大面积的贻贝床。底上动物群落的成员趋向于以悬浮物为食,悬浮取食者必须抽取大量的水以获得足够的优质食物,因此,它们已经演变成了高效的滤水机器,例如,一个牡蛎成体每小时要过滤几升水。毛蚶、长吻沙蚕、滩栖蛇尾等则是来者不拒,它们潜居于软泥底质内,不加选择地摄食含营养丰富的腐殖有机物的软泥。一些虾、蟹是贪婪的肉食性类群,大量的小型底栖动物便成了它们的盘中佳肴。此外,还有居住在底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特化类群,如寄生在牡蛎体内的扁形动物,它们摄食寄主体液或从其鳃中获得食物,这些都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在河口淤泥质底质掘穴生活的种类挖掘沉积物,当其掘穴活动时,向外排出颗粒。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使得挖掘更加容易。各种各样的沙蚕是典型的掘穴生活动物,它们将挖掘出来的颗粒物堆积在河口潮滩上,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沙堆。蟹类也是掘穴高手,它们的洞穴有时深达一米多,而且洞穴之间彼此交汇、四通八达,真是名副其实的地下迷宫。不仅如此,蟹类的警觉性也非常高,稍有动静,便立即爬入洞穴之中。在沙质底质空隙中生活的种类居住在沙粒间的空隙内,它们能够快速地移动。一般来说,空隙中生活的群落比掘穴群落更加多样化。沙滩的高渗透性和高的波能促使水快速交换、有机质更新以及把氧抽入沉积物表层以下。于是,在这些区域,小型底栖动物能够深深地钻入沉积物中,有时可深达1m。

河口底栖动物的体色多姿多彩、富有变化。招潮是一种令人难忘的蟹,它那不对称的、一大一小的螯足,以及它的高度警觉性,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最叫人称奇的还是它的体色变化。随着潮水周期的变化,它的体色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当开始退潮时,招潮的体色开始变浅,到一天的最低潮时,招潮的体色最浅。随着潮水上涨,它的体色又开始变深,直到最高潮,其体色也回复到最深。这种“生物钟”效应,是河口生态学研究的最好课题。

四、令人瞩目的底栖生态功能

底栖动物直接或间接与河口的大多数理化过程有关,它们与河口底质一起构成了底栖亚系统。底栖亚系统调节或修饰着贯穿全部河口系统的大多数物理、化学、地质和生物过程。科学家把这种作用称为“底栖效应”。一些河口底栖动物通过过滤颗粒物质而使水体澄清;另外一些动物则搅起沉积物使得水变浑浊。河口底质中的动物群通过摄食细菌和真菌而调整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底栖动物也通过混合作用影响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迁移。在沉积物表层摄食、在深层排泄的种类会加速污染物质从表层沉积物中移走的过程。象海蚯蚓这样的管栖动物,它们在有机物的沉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们营需氧呼吸,需要不断地把它们所需的氧抽到沉积物中,这样就使得褐色氧化区下降到黑色层内栖管的周围,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河口底栖动物对河口底质沉积物的生物扰动作用是重要的。一些底栖动物通过排出粪便的生物沉降“软化”其底质环境;而另一些种类则建造固体的(硬的)礁块。漫游性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对沉积物的扰动最为显著。底栖动物的潜穴、爬行、觅食、避敌等活动都能破坏沉积物结构,严重的可以使层理变形或断裂以致位移。有些动物能将沉积物粘合起来,如通过制造生物膜或形成管状或丝状团粒,从而降低沉积物在系统中的移动性和流失。动物的粪便也是沉积物的一种主要成分,在河口区软泥底质底上动物的排泄物是非常密集的,含有机物和胶粘体的粪便可以使沉积物胶结成团块,使沉积物稳定,如蠕虫类动物的排泄物对软泥底质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些甲壳类和多毛类动物的粪球被粘液粘结在一起,增加了其功能性颗粒的大小,能增加沉积物对侵蚀的抵抗能力。

几乎所有的底栖动物都能作为鸟类和大量居于水底的自游生物(这是浅水系统的特征)的食物。人类也贪婪地取食某些底栖动物,如收获量大和经济价值高的牡蛎、贻贝。底栖动物

每年也排放大量的卵和幼体,作为河口飘浮的食物库。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维持着水体中生物的高的取食程度。因此,底栖动物成为河口生态系统能量流转的重要中间环节。

湖北省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1): 129-13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0321880.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0321880.html,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61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000);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6FY110600) 作者简介:胡成龙(1988年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E-mail: longxiangyu2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0321880.html, *通信作者:蔡永久(1985年生),男,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底栖动物生态学及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E-mail :caiyj@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0321880.html, 收稿日期:2013-08-17 湖北省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胡成龙1 ,姜加虎2 ,陈宇炜2 ,李金轩1 ,蔡永久 2,3* 1.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大型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底栖动物具有生命周期长、迁移能力较弱、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可有效指示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湖北省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湖泊总面积为3025 km 2。近年来,伴随着工农业、养殖业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富营养化已成为本地区湖泊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并可能直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目前关于本地区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对湖北省27个浅水湖泊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对水质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0种,隶属于4门7纲18科,其中寡毛类5种,摇蚊幼虫16种,软体动物双壳类4种、腹足类8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 )、花翅前突摇蚊(Procladius choreus )、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 )、多巴小摇蚊(Microchironomus tabarui )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是本地区湖泊最常见的种类。所调查湖泊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2~1243 ind·m -2,其中12个湖泊密度低于200 ind·m -2,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对密度的贡献较大,以摇蚊幼虫占优势的湖泊有19个。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034~460.7 g·m -2,生物量低于50 g·m -2的湖泊数量最多(19个),软体动物占优势的湖泊有16个,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占优势的湖泊数量共11个。各湖泊底栖动物物种数为3~14种,Margalef 指数为0.71~2.33,Simpson 指数为0.69~0.85,Shannon-Wiener 为0.78~2.13,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和三种多样性指数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BI (Hilsenhoff 生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共11个湖泊为一般和轻度污染(6.01~7.44),中度污染湖泊数量为13个(7.57~8.47),长湖(8.52)、上津湖(8.65)和玉湖(8.50)处于重污染状态。 关键词: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评价 中图分类号:Q145; Q1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4)01-0129-10 引用格式:胡成龙, 姜加虎,陈宇炜, 李金轩, 蔡永久. 湖北省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1): 129-138. HU Chenglong, JIANG Jiahu, CHEN Yuwei, LI Jinxuan, CAI Yongjiu.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of shallow lakes in Hubei Province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1): 129-138.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中部低平并向南敞开,地貌复杂多样(张毅等,2010)。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年均降水量800~1600 mm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在长江、汉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高如泰等,2011)。据清末、民国初年调查统计,湖北省水域面积在100亩(6.67 hm 2)以上的湖泊有2000余个,水域面积约为 2.6×104 km 2(姜加虎等,2009) ,到2005年湖泊总面积为3025 km 2,仅为百年前的11.64%。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变化迅速,湖泊面积由50 年代的约8503 km 2减小至80年代的约2977 km 2,发生在60—80年代的围垦是造成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张毅等,2010)。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湖泊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严平川等,2004)对全省29个主要湖泊的研究表明,全年期水体质量评价为Ⅰ–Ⅲ类的湖泊共13个,Ⅳ类湖泊6个,Ⅴ类和劣Ⅴ类共10个。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全年期评价为中营养型的湖泊16个,富营养湖泊12个。 水环境的恶化会对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弄清主要生物类群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时空格局等特征,对

动物防疫知识.

动物防疫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概念 1、动物疫病是指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动物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动物传染病。 3、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一定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叫做寄生虫病。 4、动物防疫,把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称动物防疫。 (二)动物疫病的发生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 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 2、适宜的传染途径 病原微生物通过适宜的途径侵入到动物适宜的部位使动物感染。如果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的部位不适宜,也不能引起传染病。如破伤风必须是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动物体,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才能引起动物发病。 3、动物对某种疫病具有易感性 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叫易感性。因此,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到对其有易感性的动物体内时才能引起疫病的发生。 动物的易感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如炭疽杆菌羊最易感染,感染后表现最急性死亡;牛马次之;而猪则表现慢性经过,临床很难发现;狗、猫易感性更低。同一种动物,不同年龄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易感性也不一致,个体营养状况差的动物,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4、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 ①对动物抗病能力的影响:如每年早春季节,青黄不接,饲料缺乏,动物消瘦,抗病能力下降,寄生在牛羊胆管内的双腔吸虫迅速发育繁殖,对牛羊危害增强,易引起死亡。 ②对病原微生物生命力、毒力的影响:如冬季气温低,利于病毒的生存,易发生病毒性传染病。 ③对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生命力、分布的影响:蚊子能传播多种疫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受季节的影响,炎热的夏季传播的机会增多。 (三)动物疫病流行的特点 ①散发性: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只有零星病例以散发在形式发生,如破伤风。 ②地方性流行病:发病数量较多,范围不广,常限于一个地区(如县、乡内),如巴氏杆菌病。 ③流行性:发病数量多,在较短时间内可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几个省,如猪瘟。 ④大流行性:发病数量很多,范围非常广泛,可传播到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如口蹄疫。 ⑤爆发: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动物发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二、消毒技术 (一)、消毒的概念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不至于引起疾病的数量,一般以杀灭或清除率达到90%为合格。

热电厂附近泥滩环境因子与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热电厂附近泥滩环境因子与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力需求持续上升,引发了电厂建设的热潮,由于淡水资源的缺乏和为了满足电厂大量冷却水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型热电厂建造在河口或沿海地区,以充分利用海水作为冷却用水。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热影响具有潜在性和累积性,热污染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变水体理化特性,进而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电厂温排水余热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对于防止热污染,保护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电厂排水口附近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泥滩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可以为评价沿港电厂大量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提供重要的资料。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电厂附近泥滩底栖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及季节变化。 (2)研究电厂附近泥滩有机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3)研究电厂附近泥滩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4)研究电厂附近泥滩沉积物含水率和粒度的季节变化。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热电厂排水口对小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影响;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布设站位→现场采样→样品的处理保存(套筛过滤,然后固定)→样品室内分析(鉴定和计数、测定)→数理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比较、分析→结论具体方法、步骤: 1. 电厂邻近海域调查共设3个断面,用长10cm直径 2.9cm的塑料管采集8管,其中的6、7、8号管储存在冰箱内,用于环境因子测定,其余的5管按照0-2cm、2-5cm、5-10cm分段,用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小型底栖动物鉴定。 2. 室内分析,进行样品的鉴定并计数。

动物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双重调节:双重调节:鸟类的视觉调节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还能改变角膜屈度(前巩膜角膜肌,为鸟类所特有),故称为双重调节 1、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翼骨愈合而成 2、羊膜卵——羊膜卵为端黄卵,外有卵黄膜、蛋白、内外壳膜和卵壳,内有大的卵黄囊,是适应干燥环境的必要条件 3、逆行变态——由结构复杂的幼体变为结构简单的成体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4、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称为外温动物,也称为变温动物 5、双重呼吸——鸟类由于有气囊,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在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叫双重呼吸 5、胸腹式呼吸:羊膜动物所特有的呼吸方式,借助于肋间肌使胸腔有节律地扩张和缩小来完成气体交换1、胎生——哺乳类为羊膜动物,受精卵在入母体子宫内后,植入母体子宫壁内,并形成胎盘,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受精卵发育致胎儿成熟后由母体娩出。 2、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有规律地沿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移生活环境满足对生殖、索饵、越冬等的条件,并经一段时间后又重返原地的习性叫洄游。 3、咽式呼吸——两栖类还没有形成胸廓,呼吸是借助口腔底部的上下运动来完成的,称为咽式呼吸 4、内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体温能够保护相对恒定,这样的动物称为内温动物或内温动物 二、填空题 8、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均为完全的双循环,但二者的动脉系统有区别,鸟类的由右体动脉弓将左心室发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哺乳动物的则为左体动脉弓 13、鸟类颈椎的椎体类型为异凹型。 10、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靠下颌的颤动升降来完成,故称为 咽式呼吸。 3、两栖动物具1枚颈椎,1枚荐椎。 4、两栖动物的膀胱为泄殖腔膀胱。 4、爬行动物的膀胱为尿囊膀胱,爬行动物的代谢废物以尿酸形式排出。 10、鸟类的羽毛可分为正羽,绒羽,纤羽三种。 13、鸟类颈椎的椎体类型为异凹型。 17、鱼类的尾鳍可分为原尾,歪尾,正尾三种。 7、爬行动物具有多枚颈椎,第一枚为寰椎,第二枚为枢椎,具2枚荐椎。 5、鸟类的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构成,三骨联结处构成肩臼与翼的肱骨相关节 9、爬行类心脏_4__腔,心室内具有不完全的分隔,为__不完全的双循环 15、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16、哺乳动物具三对唾液腺:耳下腺,颌下腺,舌下腺。 18、胸大肌起于胸骨,止于肱骨腹面,使翼下扇;胸小肌起于胸骨,止于肱骨近端背面,使翼上扬。20、食草类的反刍胃是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其中皱胃是真正的胃,可分泌胃液。 10、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故称为 口咽式呼吸 11、多数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类一般有5对鳃弓,鳃弓内缘着生有鳃耙,外凸面上有2个薄片状的由无数鳃丝构成的鳃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髂骨、坐骨、耻骨 15、两栖类的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共同构成骨盆 1、鸟类的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愈合成薄而完整的骨架,但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不同的是左右坐骨与耻骨不在腹中线汇合,因而构成所谓关闭式骨盆。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水质评价

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水质评价 摘要: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度都各不相同,可以利用底栖动物的这些特征来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帮助我们进行水质的评价与监测。各类环境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的特点,研究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水质评价具有一定的历史,我国目前已熟练运用多重水质评价方法,对于我国的水质监测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水质评价 前言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对此,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在各类水体中做过测试和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水质评价。 1.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1影响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的因素 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不仅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不同的时空尺度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起主要影响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但各种环境因子基本上可归纳为3 类: 1) 物理因素,包括水深、温度和盐度等; 2) 富营养化因素,包括 N、 P 等元素以及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含量等; 3) 底质类型,如沉积物粒度参数等(廖等,2011)【1】。 从整个底栖动物群落来看,生物量和能量的峰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48.23gWW·m-2和241.16kJ·m-2,而数量的峰值则出现在5月,为40lind.·m-2。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为,夏季水生昆

小型底栖动物_Meiofauna_研究概况

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 )研究概况 吴昌文 李志国 夏武强 (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邮编:315731 【提要】 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国内外各学者对小型底栖动物在底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概况,认为小型底栖动物是构成 底栖小食物网的基本环节。由于它们种类繁多、丰度极大、生活周期短,因而它们的代谢活动直接关系着系统内物质的代谢和营养元素的再生。同时也总结了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以及各种环境因子对其影响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度参数(中值粒径和粘土百分比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是小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影响两大类群线虫和桡足类的环境因子有所不同,同时也对其中的主要类群线虫和桡足类的分类学研究作了介绍;此外对线虫和桡足类的密度比值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吴昌文等,2008。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研究概况,《现代渔业信息》杂志,23(3):9-12。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 丰度 生物量 作者简介:吴昌文,男,1981年出生,毕业于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水产养殖系,目前在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工作。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服务以及水产动物病害测报等工作。 1 小型底栖动物在底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小型底栖动物通常包括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介形类等,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已有许多论证(蔡立哲等,2000)。小型底栖动物由于其细小的个体和比较高的周转率,在底栖生态系统小食物网的能量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郭玉清等,2002),也是仔、稚、幼鱼和虾蟹等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慕芳红等,2001)。对于其所具有作用,Mcintyre (1969),Tenore (1977)等,Montagnapa 和Bauer J.E (1995)等经过研究得出它有刺激微生物生产,加速有机物降解,促进营养物质再循环,以及补充新生生产力对氮的要求等多方面的作用。小型底栖动物是底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底栖小食物网的基本环节,由于它们种类繁多、丰度极大、生活周期 短,因而它们的代谢活动直接关系着系统内物质的代谢和营养元素的再生。 2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和分类学研究 2.1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 目前我国郭玉清(Guo Y et al ,2001;Guo Y Q et al ,2001;Guo Yu qing ,2000)等对小型底栖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例如,郭玉清(2002)等人对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的丰度、分布格局及其与沉积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型底栖动物中,线虫是 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类群,桡足类位于第2位,处在第 3位的类群在两个航次中有所不同,在1998年航次,双壳类幼体的数量位于第3位;1999年航次,多毛类的数量位于第3位。慕芳红(2001)等人对渤海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鉴定出的14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丰度占绝对优势,桡足类丰度居第2位,这两个类群总和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 94.8% ~ 97.5%。在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列前4位的类群依次为线虫、多毛类、桡足类、双壳类,加起来超过小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的 80%。小型底栖生物的 74%分布于 2 cm 以浅表层中;张志南(2001)等人对胶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共鉴定出的 14个小型生物类群: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占总数量的86.6%,底栖桡足类居第2位, 文稿收到日期: 2008-01-25 第 23 卷 第 3 期2008 年 3 月现 代 渔 业 信 息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Vol.23 No.3 Mar., 2008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张益峰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2021)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由于底栖动物具有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且大部分终生生活在水体里,比较固着,相对位移小、寿命长、形体易于辨认等特点,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已比较普遍地运用底栖动物的一些种类来监测水体污染,评价水质。如:水蚯蚓是淡水底栖动物群落中的主要耐污种类组成部分(尤其是寡毛类中的颤蚓),它们象蚯蚓一样在一定时间内将淤泥吞食而又排出,这有助于改善水底环境,在污水自净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底栖动物也是淡水中下层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为了对桂林漓江水域生态系统作出科学的生物学评价,课题组于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8次赴桂林,在漓江域内选择设置了木龙湖、小溶江、会仙湿地睦洞湖(表中简称会仙)、大圩、兴坪以及榕湖共6个采样点进行水生生物采样调查,其中采集了31份底栖动物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定性:用框长35㎝三角拖网随机取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 质时则下水探摸用分样筛接漏方法取样。 1.2 定量:用面积为1/16㎡改良彼德生采泥器进行采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质则下水用分样筛划方取样的方法进行采样。 用10%福尔马林溶液将所采样本固定后带回室内进行检索分类、计数及称重,多次采样的按平均数进行计算。

1.3 观察:注意观察不同河段、水域底栖动物的不同优势种群和栖居小生境。 2、结果 2.1种类组成: 在丰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有67种(属、科),分属3门6纲。在67种底栖动物中以水生昆虫居多,有34种;腹足类次之,有14种;甲壳类8种,寡毛类6种,瓣鳃类3种;蛭类最少,只有2种;见表1。 在枯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则有60种(属、科),分属3门6纲。在60种底栖动物中水生昆虫稍多,达21种;腹足类有20种;甲壳类和瓣鳃类各有5种;寡毛类有6种;蛭类只有3种;见表2。 表 1 丰水期漓江各采样点底栖动物名录表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

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 (一)检疫的定义及意义 检疫(Quarantine):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义是40天的意思。它起源于14世纪中叶,当时在欧洲大陆鼠疫、霍乱、疟疾、黄热病盛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当时在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当局为了阻止传染病传入本国,规定凡入境的外来传船只和人员,一律采取在到岸之前,在锚地滞留(隔离)45天。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船上人员患有传染病,即不准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如果未发人员患有传染病,方允许船只进港和人员上岸。这种原始的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在当时医疗系条件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后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并发展成为现在“检疫”的概念,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的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植物性病、虫、杂草等)传入国境或在国内蔓延及在国际间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 由此可知:检疫有两种基本属性:(1)强制性。即检疫是国家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阻止。它受法律保护。因此,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2)预防性。即检疫可以防止疫病传入。而不是等疫病传入后再去控制。否则,不仅效果差,而且难度大,且代价高。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检疫工作,尤其是出入境检疫工作。在世贸组织(WTO)谈判中,动植物检疫也始终是谈判的焦点,因为它是设置非关税技术性贸易性壁垒(TBT)的有效手段。为了消除由此引发的技术性贸易性壁垒,在WTO规则中有一个专门的规则----SPS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二)动物检疫 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1、动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 (1)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免受国内外重大疫情的灾害,是每个国家动物检疫部门的重大任务。 (2)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当前国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成交与否,具有优质、健康的动物和产品是关键。动物检疫工作不可缺少、事关重要。 (3)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动物及其产品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疫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动物疫

动物防疫知识宣传

动物防疫知识宣传资料(一) 一、强制免疫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重大动物疫病,如牲畜五号病、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二、强制免疫病种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并实施强制免疫。生猪必须强制免疫注射猪五号病疫苗、蓝耳病疫苗、猪瘟疫苗;牛、羊必须强制免疫注射五号病疫苗;鸡、鸭、鹅等禽类必须强制免疫注射禽流感疫苗;鸡还要注射新城疫疫苗。 三、免疫后果动物接受免疫后,少数动物可能出现减食、减蛋、甚至死亡的免疫副反应,属正常现象,短期内出现减蛋、停食、减产、影响生长,这些免疫副反应所造成的损失均养殖户自行承担。个别动物接受免疫后出现死亡的,要及时上报乡镇兽医站,由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核实、拍照上报市、区主管部门,责成疫苗生产厂家进行补偿。 实施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 1、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耳标必须一次性使用,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非法生产、伪造和倒卖,动物凭免疫耳标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市、买卖和运输。根据农业部《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对按照规定程序(第二条)实施了强制免疫注射的猪、牛、羊按一畜一标一证要求,填发《动物免疫证明》,佩戴耳标,建立免疫档案。对实施强制免疫的家禽,发放免疫证明,建立免疫档案。 2、必须凭有效免疫证明、耳标并经临床检查健康等条件,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对免疫证明上填写的耳标号与生猪耳标号不一致或免疫证明失效的,一律不得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3、防疫员必须对仔猪实行阉割、注射猪五号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后,才能发放免疫标识。 四、生猪新免疫程序即仔猪在25-40日龄时对其进行阉割,同时注射猪五号病和猪瘟疫苗,15天后再注射猪蓝耳病疫苗;然后在春秋两季普防时,再次注射猪五号病和猪瘟疫苗,确保免疫效果,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五、仔猪阉割首免好处实施阉割首免的仔猪,由于阉割日龄早,刺激小,有利于仔猪快速生长,同时减少了免疫空白期,提高了仔猪防疫水平,能降低发病数和死亡率。 六、动物检疫执法有关规定凡在境内交易、运输活畜及其产品的货(畜)主必须持有效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验合格证明》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对自养自宰自用生猪,必须实行年宰检疫,并按规定回收《动物免疫证明》和耳标。 七、仔猪检疫执法规定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及《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贩运户或畜主必须凭耳标、《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在凤山县境内销售、调运仔猪等。 八、实行动物防疫申报制对未免疫的畜禽,养殖户(场)应积极主动地向所在地的兽医站报告,以便兽医站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兽医站在接到申报后,必须及时按排人员进行防疫,不得拖延或拒绝等。 九、拒不接受免疫的责任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6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试行办法》第十四条: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对饲养经营的动物不按规定接受免疫的,由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限期免疫,拒不接受免疫的,实施强制免疫,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阻碍强制免疫的,按规定一次性处500元以下的罚款,请各养殖户自觉主动接受免疫。 动物防疫知识宣传资料(二) 一、动物传染病的一般特征 ①其特定的致致病性微生物存在,寄生虫、细菌、病毒和一些传染隆蛋白因子(如疯牛病)都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发生。 ②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③通过血清学和病源学等检测方法,可以了解感染和免疫状况。 ④耐过动物多数情况下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感染本病。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0321880.html,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作者:马骏付荣恕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2期 摘要: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在水域环境的“底栖区”,是污染检测领域研究的焦点。文中论述了大型底栖动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水层-底栖耦合中的作用,环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及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水层-底栖耦合;环境 中图分类号:Q958.885.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2-0078-04 随着对水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底栖动物的作用愈显重要,目前国内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工作[1]。为了研究的方便,可按底栖动物个体大小,将其划分为大型底栖动物(macrozoobenthos或macroinvertebrate)、中型底栖动物(mesozoobenthos)和小型底栖动物(microzoobenthos)。一般将个体体长≥1 mm、不能通过0.5 mm(约40目)孔径筛网的无脊椎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扁形动物(涡虫)、部分环节动物(寡毛类和水蛭)、部分线形动物(线虫)、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中型底栖动物体长介于0.5~1 mm,主要由部分个体较小的寡毛类(如仙女虫科的毛腹虫属)、自由生活的线虫(free-living Nemotoda)和部分甲壳类(Crustacea)等组成;小型底栖动物指个体≤0.5 mm的动物,如营底栖生活的原生动物(Protozoa)、轮虫(Rotifera)、枝角类(Cladocera)和桡足类(Copepoda)等[2]。 大型底栖动物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大型底栖动物可供食用,是渔业采捕和养殖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更多的大型底栖动物是经济鱼类、虾类的天然饵料,是碎屑食物链的关键一环。下面就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1 大型底栖动物在能流、物流中的作用 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它在水体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型底栖动物可分为底上动物(epifauna)和底内动物(infauna)。底上动物以捕食者和杂食者居多,而底内动物一般是沉积食性者和滤食食性者,另外还有一部分则表现为这两种食性兼而有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栖动物是指水蚯蚓、螺类和蚌类等无脊椎动物,多生活于水体底层,是生物链的重要环节。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学考察队队员、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王洪铸研究员介绍说,这类动物多为初级消费者,以有机碎屑和藻类等为食,同时又是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食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底栖动物 英文名称: zoobenthos 定义1: 生活在水底(底内或底表)的动物。 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二级学科) ;海洋生物学(三级学科) 定义2: 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底的无脊椎动物。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 ;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 生活在水域底表或潜栖在底泥中的水生动物。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 ;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 定义4: 生活繁衍在各类水体底部的动物的总称。 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动物资源学(二级学科) 基本信息 底栖动物benth(on)ic animal 底栖生物中的动物的总称。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的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suspension fe-eding)和沉积物摄食(deposit feeding)居多。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

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 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 [编辑本段] 研究分类 1.根据研究的需要可分 (1) 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 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研究方便,可分 (1)将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 eiofauna)。 (3)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编辑本段] 生活方式 3.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藓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部分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表面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普通动物学》学习方法

《普通动物学》学习方法 一﹑课堂学习 大学《普通动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越来越厚,而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学时却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方法必需要有所改变。 由于生物学本身的规律,在教材中不少内容不可避免是重复的,如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部分内容与人体解剖学是重复的;生理机能方面的部分内容与动物生理学是重复的;大学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许多与中学生物教学是重复的;不同纲动物身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不少也是重复的。这些内容又恰恰在《普通动物学》教材中占的篇幅较大。 这些在中学和大学的不同课程以及在同一教材中不同纲的重复内容,系统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了解的。这一部分内容,要突出重点、特点,对最先讲述的代表动物,可以作较细致的讲解;对以后出现的代表动物,应主要讲述其特点。而常规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可以不讲或少讲。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要应用比较解剖学和比较生理学的方法。通过比较,不但可以了解不同类群的共同特征,还便于了解它们的不同特征;既知道了一个新类群的特征,又复习了已讲过的类群特征。 在动物学教材中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动物的分类。这一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讲门、纲、目及重要科的鉴别特征,而种的鉴别最好放在实验课中对照实物标本学习,如果在理论课中讲解,不但花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好。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跟着老师转,主要内容一般是能听懂的,但要将老师讲的全部内容在大脑中记下来,是比较困难的。帮助记忆的主要方法是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主要记录老师的板书内容,老师的板书是文字非常简捷的各级标题以及重要的图表和示意图。学生还可以记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课堂笔记是重要的学习提纲,它能给学生在课后复习阅读教材时提供重要的线索,便于抓住重点,节约时间。记笔记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组织思维,避免思想开小差。在笔记中还能记下未搞清楚的问题,留待课后向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学生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模仿老师在板书中概括问题的方式,提高在阅读中概括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效果。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和做笔记应该有正确的看法,老师讲课时不能只顾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满了就擦,擦完了又写,学生难以跟上,没有时间思考;学生不能只是埋头做笔记,而对所记的内容不求甚解。老师应该注意板书的质量,学生应该把做笔记当作学习的一种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断提高记笔记的能力。 做好课堂笔记应注意以下几点:大学老师课堂讲授内容多,板书也多,学生要提高记笔记的速度,记笔记的速度要跟上老师板书的速度。要培养边看边写、边听边思考的课堂学习能力;课堂笔记不同于会议记录,不必记录过多的细节,更不必将老师讲的话都记录下来,要是这样,学生就仅是记录员,没有思考的时间。除了记下老师的板书以外,再记下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或弄不清楚的内容;大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许多是自己补充进来的,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新发现,可以多记;而教材上有的内容可以少记;老师讲授的内容容易为自己接受的可以少记,而较难懂的内容,可适当多记,有助于课后复习时突破难点;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记好笔记外,在课后复习中还补充进许多内容,将笔记重新整理抄写,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一份很漂亮的听课和读书的综述资料,不但丰富了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课堂笔记应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因为动物学老师在这一专业领域中,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经验丰富,所讲授的许多专业术语、定义和内容可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不可能随意改变。但学生并不见得就一定要机械地照抄板书,他们可适当地对板书加以改变,搞出特色;现在的课堂教学由于信息量大而课时少,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不可能很详细、很连贯的讲解。即使是教学时间够,也不能像对待中、小学生那样进行讲

生物基础知识

1.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 -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有机物(一般是葡萄糖,也可以是氨基酸等物质)和氧 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16.矿质元素是指: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底栖动物入门知识

底栖动物入门 1.底栖动物的定义 广义的定义:将生活在水体底部的所有生物称为底栖动物,包括鱼、虾、蟹、水生昆虫等; 狭义的定义:生活史全部或部分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昆虫、虾、蟹等。 通常根据大小分为三类,大型底栖动物(0.5mm),小型底栖动物(0.5-0.042mm)和微型底栖动物(0.042mm 以下)。 2.底栖动物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了解研究区域的种类情况)和定量研究(密度和生物量等状况)。 3.底栖动物的常规研究内容 采样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采泥器采集(适合深水区域)和手抄网(适合溪流和浅滩)。大型底栖动物一般以40目网筛过滤杂质和去除泥沙,水生昆虫一般用70%酒精保存,软体动物一般用福尔马林液保存,在实验室进行挑拣,用显微镜鉴定种类。 物种组成 生物密度和生物量

底栖动物优势种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物种、密度和生物量、群落结构时间和空间变化 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底栖动物的作用 提供调查的基础资料,底栖作为鱼类的饵料,分析与鱼类底栖动物的相关性; 水质评价: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状况,是水质监测指标之一。 5.底栖动物研究的参考书目 底栖动物分布广泛,海洋、淡水都有分布,种类比较多(预计超过100万种),底栖动物的参考书籍可以参考《中国动物志》,但是不专业,但是其他的又比较陈旧(20世纪70-90年代的或学位论文)。 底栖动物与河流生态评价,段学花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 John C M, Yang,L F, Tian L X. Aquatic insects of China useful for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Nanjing:Hohai University

兽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兽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对病死畜禽尸体()处理。C A、杀来食用 B、丢到野外 C、无害化处理(埋、焚烧) D、拿到集市去卖 2、免疫后,对散养户猪、牛、羊免疫证的填写应做到()。B 3、A、一户一证B、一畜一证C、一栏一证D、一群一证 4、 3、在口蹄疫疫区内要严格实行()消毒免疫的综合防治措施。A A.封锁、隔离、扑杀B.封锁、隔离、治疗 C.封锁、治疗、扑杀D. 封锁、隔离、屠宰出售 4、国家把动物疫病病种分为()类。 B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5、口蹄疫疫苗和禽流感疫苗的保存温度为()。 B A.-15℃至0℃B.2℃至8℃ C.10℃至20℃ D.常温保 6、疫苗瓶标签上“有效期至050702”的含义是指()。C A.疫苗是7 月2 日生产的 B.疫苗有效期至07年2 月. C.疫苗有效期至05年7 月 D.疫苗有效期至02年7 月5 日 7、动物免疫注射后要观察一段时间的原因是:()。B A、有利于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提高免疫抗体水平 B、防止发生严重的免疫副反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C、有利于产生较长的免疫保护时间 D、查看疫苗吸收情况,防止注射部位形成大的结节,影响肉品质 8、前腔静脉采血主要适用于以下哪种动物?()B A、牛 B、猪 C、兔 D、马 9、炭疽是()。C A、人的传染病 B、动物的传染病 C、人畜共患病 D、单蹄兽疫病 10、灭活疫苗(油乳剂疫苗和铝胶剂疫苗等)要保存于()条件中,不应冻结。A A、2—8℃ B、0℃ C、-4℃ D、-15℃ 11、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接种方法()。D A、滴鼻点眼 B、饮水 C、喷雾 D、注射 12、属于传染源的是()。A A、病畜 B、污染有细菌、病毒的圈舍 C、用具 D、污染的饲料饮水 13、当生猪发生猪瘟时,眼结膜颜色多见什么病理变化:()D A、苍白 B、黄染

动物防疫免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免疫基础知识 1、免疫、免疫接种的概念 ①免疫:指动物机体识别和消除非已大分子物质,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性、保护性反应。 ②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抗原(疫苗、菌苗)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激发机体产生对相应病原体的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从而达到保护个体乃至群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在预防传染病中,免疫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 2、免疫接种的分类 ①预防免疫接种: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群进行免疫接种。 ②紧急免疫接种:发生和流行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 ③临时性免疫接种:临时为避免发生某些传染病而进行的免疫接种。如引进、外调、运输畜禽时,为避免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爆发某些传染病,而临时进行的免疫接种。 3、疫苗的种类 ①菌苗、②疫苗、③类毒素。习惯上。把以上3种生物制品简称为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a、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NDIII系.IV系苗。

弱毒苗需低温冷藏,通常制成冻干苗可大大延长保存期。 b、灭活苗:将病源微生物(强毒或弱毒)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如甲醛)方法使其失活,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制作的苗。 如:w、Q疫苗,不需低温保存(只要保鲜),接种途径只能注射(皮下或肌肉),常加入免疫增强剂(佐剂),能提高免疫应答和免疫期。 4、疫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疫苗选择:要充分了解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常发病、常见病及危害严重的疫病必须列入常年免疫计划,如猪瘟、ND、W、Q等疫病。 ②接种途径和使用方法:接种的途径有滴鼻、点眼、刺种、注射(皮下、肌肉)、饮水、气雾,每种疫苗均有最佳的接种途径。 总的原则:弱毒苗应尽量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如:NDIV系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进行。灭活苗均应注射(皮下、肌肉)如:w、Q疫苗(HC疫苗注射) a、肌肉注射操作要点 部位:选择肌肉发达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 方法: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肌肉内,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应变更位置。 若动物不安或皮厚不易刺,可将注射针头取下,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紧针尾对注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 然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b、皮下注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