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第7卷第4期

2008年8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nan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7 No.4

Aug. 

2008

 

[收稿日期]200721123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06087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朗(19792),女,浙江杭州人,讲师.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陈朗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32)

[摘 要]我们生活在充满隐喻的世界上,充满创造力、新奇的隐喻比比皆是。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著

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使人们逐渐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文章在较大规模收集《圣经》语料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辨认、分析和诠释宗教语篇中隐喻机制的重大劝谏性功能。文章指出,隐喻机制通过指称司空见惯的个人体验和社会活动来与广大信徒构建起尽量多的共同点,是宗教教义中传播核心信念、价值观念和哲学理念等劝谏性要素的母体和不竭源泉。

[关键词]隐喻机制;宗教语篇;劝谏性[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973(2008)0420108204

The Persuasive Pow er of the Metaphorical Mechanism in R eligious Discourses

CH EN Lang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China )

Abstract :We are living in a world f ull of creative and novel metap hors.Cognitive semanticist s Lakoff and Johnson ,in t heir co -aut hored masterpiece Metap hors We Live By ,initially const ructed t he t heoretical f ramework of Concept ual Metap hor ,after which metap hors have been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as a unique powerf ul mechanism to perceive and comprehend t he world.The article ,based on Bible as corpora ,tentatively recognizes ,analyzes and interp ret s t he vital persuasive f unctions of metap horical mechanism in religious discourses.It is attempted to prove t hat metap horical mechanism ,invariably embodied in establishing as many common grounds as possible wit h followers in terms of familia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ocial activities ,is basic of basics of conveying persuasive element s such as religious belief s ,value perspectives and p hilosop hical t hought s.

K ey w ords :metap horical mechanism ;religious discourses ;persuasiveness

一、引言

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由近而远、由浅而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发展规律,而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隐喻机制的。隐喻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溯源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的相关论述。

亚氏将隐喻认定为一种“将另一物体的名称来指称这一物

体”,润饰词藻、令描述锦上添花的修辞手段。这种将隐喻看作以相似性为基础的语言层面上的辞格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束缚了人们对隐喻视野的拓展。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

与约翰逊(Lakoff &Johnson )在其1980年的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的框架,从而引

8

01

发了学界对隐喻机制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莱考夫与约翰逊提出:“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1]3

二、隐喻机制与劝谏性宗教语篇

劝谏是指一种信息发送者试图影响信息接受者的信息内容、态度和行为的互动性交际过程。修辞是劝说他人接受己方观点并采取相应行动的艺术。两者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威特和多诺认为,劝说者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影响接受者对信息的认同程度,即反应形成、反应加固和反应变更。[2]要求信息接受者采纳新观点、承认新观念、采取新态度、执行新行动的一系列转变绝非易事。宗教领袖需要精心准备和周密策划劝谏性语篇,不仅要促使普通老百姓做出有意识、合理的判断,更需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激发深藏于人们内心的概念、价值和情感。修辞手段为宗教领袖提供了一个呈现出自身的是非道德观念,提升自我形象,打压对手的强大工具[3]。对宗教语篇理解的前提条件是对特定修辞系统的整体把握。在花样繁多的修辞手段当中,隐喻机制是一种极具代表性、十分高效的劝谏性策略,可以完美地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普通体验的理解与能够激发强烈内心情感的文化价值结合起来。普通民众原本并不具备有关神灵的直接知识,隐喻为天神的形象构建与相关宗教体验的塑造与探索开创了一条自然而便捷的道路。正如索斯克指出的:“在缺乏修辞性言语的情况下谈论宗教体验是不可想象的”[4]。出于探讨和分析宗教语篇中隐喻机制的目的,本文选择了隐喻表述俯首皆是的《圣经》文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对于研究宗教语篇的隐喻机制的容量和文本跨度都是充足的。以语料为基础的隐喻研究态势与目前忽略辨认隐喻范式的递归性阐释方案具有本质的差异,值得深入的发掘和探索。本文尝试性地探索隐喻机制对宗教语篇的指针作用,探讨宗教领袖是如何驾轻就熟地运用隐喻来打动听众、激发情感和宗教热情的。

三、隐喻机制的辨认与阐析

在构建宗教语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隐喻用法的源域对其进行分类,进而辨认出与隐喻语域相连的典型社会价值。隐喻表述衍生于词语在从一个语境向另一个语境迁移的过程中所引发的语义张力。在宗教隐喻中对语域迁移的识别取决于语篇接受者的信念系统。对于笃信宗教者而言语义场间的张力是巨大的,而非信仰者往往仅做出粗浅的字面性阐释。虽然隐喻具有表面上的语义非连续性,但对于发现阐释结果合情合理的宗教信仰者而言却具有高度的哲学连续性,隐喻为他们构建起惟一的理解原本无法涉及的事物和现象的建构框架。宗教语篇中隐喻的一项重大功能在于为用隐喻表述的非连续性而创造出某种哲学连续性提供了阐释平台。在《圣经》整体中存在的大量而广泛的隐喻证据。本研究从《旧约全书(Old Testament)》和《新约全书(New Testament)》中各选取相当长度的文本作为语料来考察隐喻机制对《圣经》整体的意义建构的核心意义。本文将着重考察整体《圣经》语篇中均具有较高多产性的隐喻语域及其认知和语用特征。研究程序中对隐喻的精细辨认和对语域词汇场的分类可以总结和概括出整个《圣经》语篇中隐喻使用的分布状况。

1.动物隐喻

动物隐喻的概念基础在于与动物相联的各种属性间存在的语义迁移,这些属性为概念隐喻“人是动物(PEOPL E ARE AN IMAL S)”及其隐喻蕴涵“人类行为是动物行为(HUMAN BEHAV IOR IS AN IMAL BEHAV IOR)”提供了理据。《圣经》设置特定的动物属性和行为与人类具有关联性,运用使人类陷入危险境地的动物来构建消极评价意义,而采用温顺和美丽等动物品质烘托出积极的评价意义。在将低级、排外和危险等负面动物属性赋予到人类所指身上时,隐语表述通常评价的是野蛮和穷凶极恶的行为。绵羊体现了基督教谦恭、温柔和免于暴力等教义和美德。“基督徒是绵羊(CHRISTIANS ARE SH EEP)”构成了“基督是牧羊人(J ESUS IS A SH EP H ERD)”的基础。

(1)But I am a w orm,and no man;a reproach of men, and despised of the people.(Psalm22.6)(人类是蠕虫)

(2)Y ou brood of vi pers!How can you speak good, when you are evil?(Matthew12.34)(人类是毒蛇)

(3)I am the good she pherd:the good shep herd giveth his life for the sheep.But he that is an hireling,and not the she pherd,whose own the shee p are not,seeth the w ol f coming,and leaveth the sheep,and fleeth:and the w ol f catcheth them,and scattereth the shee p.The hireling fleeth,because he is an hireling,and careth not for the shee p.I am the good she pherd,and know my sheep,and am known of mine.As the Father knoweth me,even so know I the Father:and I lay down my life for the shee p.And other shee p I have,which are not of this fold:them also I must bring,and they shall hear my voice;and there shall be one fold,and one shep herd.(John10.11-10.16)(基督是牧羊人;信徒是绵羊;歹徒是恶狼)

2.光明隐喻

光明隐喻中两个最具多产性的关键词是“光明(light)”和“黑暗(dark)”,两者的隐喻表述反差强烈地用于对比生命与死亡、善与恶等属性。“善”与“恶”等根本性对立体来源于人类在白昼与黑夜中的直接体验。在白昼人们视觉清晰、没有障碍,安全系数大大升高,“光明”自然而然地成为知识、智慧与善行的象征。在黑夜人们视觉不清,易受蒙蔽,犯罪率大幅增高,“黑暗”也就成为无知、恐惧和邪恶的代言。“光明”与“黑暗”构成了具有善恶反差的原型性区分的体验基础。莱考夫和约翰逊[7]在大量规约隐喻表达式中归纳出三则概念隐喻:“希望是光明(HOPE IS L IGH T)”、“意念是光源(IDEAS ARE L IGH T SOU RCES)”和“智力是光源(IN2 TELL IGENCE IS A L IGH T SOU RCE)”[1]48。在此类表达式中,光线成为视觉的一种体验性先决条件,成为获取知识

901

的决定性要素。

叠嵌隐喻是指将一个源域中的隐喻表述放置于另一个源域的隐喻表述当中的修辞操作[5]。隐喻表达之间的叠嵌存在有无限多种可能性,语言使用者可以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源域整合在一起来产生理想的修辞效果以及微妙而复杂的说服力。《圣经》往往将多个源域组合排列成序,营造出一系列源域互动的效果,增强和提升了劝谏的感染力。基督教高度强调善良与邪恶不共戴天、不能两立的强势立场。“光明”代“白昼”与“黑暗”代“黑夜”的基础性转喻叠嵌在将“黑暗”与无知和恐惧、“光明”与知识和勇气等体验之中。基督成为英雄的光明使者,而撒旦变成肮脏的罪魁祸首,具有强烈的对比含义。

(4)Then Jesus said unto them,Yet a little while is the light with you.Walk while ye have the light,lest darkness come upon you:for he that walketh in darkness knoweth not wither he goeth.While ye have light,believe in the light, that ye may be the children of light.These things spake J e2 sus,and departed,and did hide himself from them.I am come a light into the world,that whosoever believeth on me should not abide in darkness.(John12.35-6)

3.植物隐喻

植物隐喻的理据在于人们对自然生长的程序和阶段的知识。自然的生长总是按照播种、发芽、抽枝、开花、结果到最终成熟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机生命体循环往复的结果,均依存于充足的营养、水分、阳光等适宜的自然环境因素。人类的播种、看护、浇水、施肥和收割等干预措施可以引导成功的预期结果的出现。生命的循环往复为精神的孵化、发展、成熟、死亡和重生的轮回提供了原型性的范式,因此自然生长与精神生长是同位异形(iso2 morphism)的关系。植物隐喻的语义构建取决于各种环境因素对生物成长过程的影响的知识。彰显精神体验与自然体验间关系的核心概念隐喻是“精神生长的条件是自然生长的条件(CONDITIONS OF SPIRITUAL GROWT H ARE CONDITIONS OF NA TU RAL GROW T H)”。

(5)A sower went out to sow.And as he sowed,some seeds fell along the path,and the birds came and devoured them.Other seeds fell on rocky ground,where they had not much soil,and immediately they sprang up.Since they had no depth of soil,but when the sun rose they were scorched; and since they had no root they withered away.Other seeds fell upon thorns and the thorns grew up and choked them. Other seeds fell on good soil and brought forth grain,some a hundredfold,some sixty,some thirty.(Matthew13.3-9) (利于自然生长的条件亦利于精神生长)

4.食物和饮料隐喻

食物和饮料是《圣经》中一项多产性的隐喻源域,包括“蜂蜜(honey)”、

“葡萄酒(wine)”或“水(water)”等不同种类的食品和饮品。亚层次概念隐喻“精神需要是身体需要(SPIRITUAL N EEDS ARE P H YSICAL N EEDS)”具有大量的表达式。此外与有益的食物与饮品的吸收会给人以满

足的正常期待不同,有害食物和毒药的摄入是惩罚概念的体现,成为损害和灾祸的缘由和起因。所以食物与饮料隐喻也经常用于提升积极与消极评价意义间反差的语用效果。

(6)My soul thirsteth for G od,for the living G od:when shall I come and appear before G od?(Psalm42.2)(有益食物)

(7)They gave me also gall for my meat;and in my thirst they gave me vinegar to drink.Let their table become a snare before them:and that which should have been for their welfare,let it become a trip.(Psalms69.21-2)(有害食物)

5.旅程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涵盖一切旅程表达式的概念总结为概念隐喻“生命是一场旅行(L IFE IS A J OU RN EY)”[6]。旅程是一个强大的源域储备库,在其意象图式当中包括世间万物的一切归宿,即起点和终点以及两点之间的路径。旅程具备自身的灵活性,包括旅行的方式、导游、方向、同伴等都可能千差万别。这为人们对隐喻概念的衍推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体验性基础。旅程式的意象图式对于宗教信条的发布者极具价值,布道者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教众成为亲密无间、同舟共济的旅行伙伴,从而轻而易举地拉近了与教众的距离。在旅程式隐喻中,宗教领袖的施政目标概念化为旅行者的目的地,两者的目标都是想方设法抵达既定的终点。概念隐喻是“目的明确的社会活动是沿着一定路径向目的地进发的旅行(PU RSOSEFUL SOCIAL ACTIVIT Y IS TRAV ELL IN G ALON G A PA T H TOWARDS A DESTI2 NA TION)”,具有对宗教方针强烈的积极评价意义。此类隐喻表述的含义是在旅途中人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艰难险阻,甚至会迷失方向,到达目的地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必不可少的。宗教语篇中的“负担(burden)”一词成为达成理想中精神目标的必要客观条件,反映了旅途中遭受的挫折和苦痛。想要获得预期的精神目标,大众必须与宗教领袖携起手来,共同忍受艰难险阻的考验,付出必要的代价。

(8)Cast thy burden upon the LORD,and he shall sus2 tain thee:he shall never suffer the righteous to be moved. (Psalm55.22)

(9)Bear ye one another’s burdens,and so f ulfill the law of Christ.(G alatians6.2)

6.建筑隐喻

建筑与旅行在概念意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均为按部就班地向既定目标移动的过程,都需要精心的准备和筹划。概念的相似性导致两者在语料中数量和性质的相仿。只要希望达到的目标本质是良好的,所蕴含的宗教策略就必定具有积极的评价意义。惟一不同的是旅行的方向是水平的,而建筑是竖直向上的。建筑式隐喻中将“建造”与和平、相互谅解等抽象目标联系在一起搭配使用的时候通常都具有拟物(reification)的性质。基督教信条中核心的是隐喻语域是“创造是建筑(CREA TION IS BU ILDIN G)”和“精神活动是建筑(SPIRITUAL ACTIV IT Y IS A BU ILDIN G)”。在这一隐喻图式中上帝创世主等同于建筑师的角色。任何建筑都

011

不可能由个人独立完成,构造建筑必定消耗时间和精力,和平等抽象目标被概念化为逐层递进过程的理想结果。宗教领袖委婉地警告广大信徒不要幻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轻易获取瞬时的效果,需要社会性的合作及耐心的等候,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10)For he looked for a city which hath foundations, whose builder and maker is G od.(Hebrews11.10)(上帝是建筑师)

7.冲突隐喻

豪威根据刊载于《纽约时报(New Y ork Times)》等期刊杂志中的劝谏性话语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隐喻实例都来源于冲突语域。豪威提出,当纲领方针被阐释为无情和痛苦之时,话语者往往会诉诸于冲突隐喻表述[7]。冲突语域强调的是为了达到赢得崇高的社会目标,适当的个人牺牲和身体斗争是必不可缺的。衍生于冲突语域的隐喻表述中的典型词汇表述是“打仗(flight)”、“冲锋(trumpet)”、“抵御(defend)”、“摧毁(destroy)”、“抗争(struggle)”、“击败(de2 feat)”和“征服(conquer)”等动词形式和源于武器语域的“盾牌(shield)”、“宝剑(sword)”、“弯弓(bow)”和“剑弩(ar2 row)”等名词形式。在大量的隐喻表述中武器成为使用暴力进攻的施事的转喻表述,目的在于提醒教众在《圣经》创造当时人类所遭受的艰难困苦,当前的人们应当加倍珍惜得来不易的安稳生活。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大重要特征即是身体斗争,其隐喻钥是“生活是殊死搏斗(L IFE IS A STR GG L E FOR SU RV IVAL)”。卑鄙无耻之徒随时随地都可能向无辜善良的人们发起攻击,基督徒必须举起盾牌,操起武器,全力防御和反抗,将黑恶势力镇压下去。

(11)He shall flee from the i ron wea pon,and the bow of steel shall strike him through.It is drawn,and cometh out of the body;yea,the glittering sw ord cometh out of his gall:terrors are upon him.(Job20.24-5)

8.天气隐喻

最普遍的天气隐喻是“风”概念的使用。物质或重量的缺乏必然导致物质语域向抽象的价值目标域的隐喻性投射。风本身的隐形性和非实体性引发了相应的负面评价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风”象征着空洞无物、价值微薄的事物。同时隐喻投射还在于大风能够造成灾害,因此台风和旋风等强对流天气与上帝震怒、严厉天谴联系在一起。神灵力量被明晰地辨认为操控天气的施事,而风云雷电等天气变化反映了神灵的喜怒哀乐。

(12)Should a wise man utter vain knowledge,and fill his belly with the east wind?(Job15.2)(价值微小)

(13)They are as stubble before the wind,and as chaff that the storm carrieth away.(Job21.18)(灾难性的暴风)

9.火焰隐喻

在《圣经》中火焰隐喻同样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隐喻词汇场,包括“火花(spark)”、“点燃(kindle)”、“火焰(fire)”和“烈焰(flame)”等词语的隐喻表述。认知语言学家科沃思科辨认出两则情感隐喻“愤怒是火焰(AN GER IS FIRE)”和“热量是情绪(H EA T IS EMO TION)”。[8]火焰的常规意象图式必须经历可燃物质、火花、小火苗到熊熊烈火的蜕变过程。火星如任其蔓延和发展必将酿成大祸,同理人心内部愤怒的积压在初始阶段也是悄无声息的,但随着压力逐渐增大必将沿某种渠道释放和爆发出来。大量隐喻表达式共同组建起概念钥“神灵愤怒是火焰(DIV IN E AN GER IS FIRE)”,因此火焰隐喻通常与上帝的激烈的情绪相联系,往往导致对人类的惩罚和灾难性的后果。“火焰”与吞噬(de2 vour)或湮没(consume)的搭配使用更加彰显出这一特征。

(15)But I will punish you according to the f ruit of your doings,saith the LORD:and I will kindle a f i re in the for2 est thereof,and it shall devour all things round about it (Jeremiah21l.14)

(16)Then the f i re of the LORD fell,and consumed the burnt sacrifice,and the wood,and the stones,and the licked up the water that was in the trench.(1Kings18.38)

四、结语

概念隐喻观将隐喻看作是人类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在乔治?莱考夫引导的认知语义学极富成效的热烈讨论下,学界已普遍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知,思维和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9]。《圣经》极具特色地将叙述体与类比修辞结合起来,开创了崭新的本质为隐喻的语篇类型。与其他语篇类型相比较,《圣经》更关注隐喻的使用,运用隐喻的范畴要广泛许多。本文辨认出《圣经》当中隐喻机制的主要语域类别,同时归纳总结出一系列涵盖这些语言性隐喻的概念隐喻以及统率这些概念隐喻的概念钥,这些概念钥能够明晰地阐释出《圣经》文本的连贯性是依赖隐喻机制而实现的。《圣经》语料只占全部宗教语篇运用中隐喻用法的语言和认知语域的极小部分,但代表性极强。《圣经》盘综复杂的隐喻系统成为劝谏性语篇的核心武器,这一修辞性策略也成为后继的演说家争相效仿的典范[10]。大凡成功的宗教领袖都能够娴熟地运用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经历和体验为其辩论来服务。对宗教语篇的统计显示,源域范畴的选取基本上局限于斗争、活动、感知体验、信念、与物质环境的互动和身体意识等日常基本体验。在宗教性话语中,冲突、建筑、旅行、植物和宗教等语域成为宗教领袖用于构建隐喻概念的源域素材,这更加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和历史体验,也更容易引起民众内心的共鸣。宗教语篇一个重大目标是获得民众的充分理解,拉拢尚未皈依宗教派别的老百姓,敦促大众心悦诚服地接纳诸如和平、繁荣和正义等抽象的社会理念。由此不难看出,隐喻机制在宗教性话语中确实在社会性、意识形态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指针作用。如果说语言是掌控人民思维的主要途径的话,那么隐喻则是人们把握语言进而创造话语的决定性机制。毫不夸张地说,谁控制了隐喻机制谁就拥有了心智的统治权。

(下转第116页)

111

超的骨雕工艺”,而不是“保存完好至今可以演奏的骨笛”。另一方面是因为译文27a中第四句的主位“the70002year2 old boneflute found in Hemudu”包含了作者想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不适合作为句子信息的起点;而译文27b中第四句的主位“people in Hemudu”是上文已暗示过的,是已知信息,有利于建立该句与上文的关联与连贯。

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考虑主位的选择问题,适当地选择非标记性主位或标记性主位,适当地安排主位的推进模式,这样才能使译文衔接得当、语义连贯,才能有助于译文实现各种文体效果。

五、结论

Halliday提出的非标记性主位和标记性主位的概念,不仅可以运用于语篇分析中,而且可以运用于翻译研究中。由于标记性主位在语篇的构建过程中可以发挥诸如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转移信息焦点、对比重要信息、加强句内或句际的连贯,实现多种文体效果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考虑非标记性主位或标记性主位的选择和调整问题。在有些情况下,译者可以直接沿用原文的主位结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译者应该不拘泥于原文的主位结构,根据译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需要,在译文中对主位结构做出必要调整。

总之,主位的标记性对于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对主位的选择以及主位的推进予以一定的重视,这样才能构建出衔接得当、语意连贯的译文。

[参 考 文 献]

[1]Mathesius,Vilem.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esent Day English on a G eneral Linguistic Basis[M].Prague:Academia,

1975.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42-148.

[5]王益民.论英语有标记主位的运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48.

[6]Baker,M.In Other Words[M].London:Routledge,1992:126.

[7]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17.

[8]Quirk,Randolph.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3.

[9]李运兴.“主位”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19-22,56.

(责任编辑:谢光前) (上接第111页)

[参 考 文 献]

[1]Lakoff,G.and Johnson,M.Metap hors We L ive B 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Jowett,G.and V.O’Donnell,Propaganda and Persuasion[M],2nd edn.London and Newbury Park:Sage,1992.

[3]陈朗,劝谏性演说词中隐喻机制的指针作用———一项基于邱吉尔战时演说辞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3):93-95.

[4]Soskice,J.M.Meta phor and Reli gio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5.

[5]陈朗,联合国演讲文体初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2-56.

[6]Lakoff,G.and M.Turner,More T han Cool Reason:a Fiel d Gui de to Poetic Metap hor[M].Chicago and London:Uni2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7]Howe,N.Metap hor in Contem porary A merican Political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98,3:87-

104.

[8]K vecses,Z olt n.Metap hor and Emotion:L anguage,Culture,and B ody in H uman Feeling[M].Cambridge and New

Y 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Grady,J. E.A Typology of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Correlation vs Resemblance[C],in Metap hor and Cog2

nitive L inguistics:S elected Papers f rom the Fi f th I nternational Cognitive L inguistics Conf erence[A].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7:79-100.

[10]陈朗,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9-62.

(责任编辑:谢光前) 611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红楼梦中的佛教隐喻 济宁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王文 当老师布置这学期的结课作业时,我暗自窃喜,因为早在几年前我就粗略的读过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这学期又零散的看完了李少红拍的电视剧新版红楼梦,怎么说也是比较熟悉了,再加上这学期课上听了不少佛学的知识,老师也穿插的讲了些红楼梦中的佛学隐喻,心想这个作业还是比较好做的。在整理了上课笔记,梳理了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后我决定下笔写了,可是事实上这个作业一点也不好写,毕竟我知道的还是太少了啊。但是交作业的截止期限在即,我还是有什么写什么吧。 佛教对于人生过程的划分方法不止一种,佛教经典论述较多的是“十二因缘”说。“十二因缘”说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于我看来,十二因缘强调的就是因果报应。四圣谛有:1.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苦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2.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3.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4.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下面就根据我读《红楼梦》后所理解的其中的佛教隐喻进行简述: 首先,关于贾宝玉的出家原因有很多说法,而这其实也贯穿在整部《红楼梦》中。里面关于佛学的隐喻大抵有如下方面。 1.求不得苦。全书所叙述几类事件大多是求功名、攒钱才、贪爱欲、迷亲情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诗歌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形式,它既属于文学,又是一种艺术。古今中外,对于诗歌的研究从未间断,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诗歌的美,同时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诗歌作品。目前,多数关于诗歌中隐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修辞角度,我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语言学入手,对隐喻的作用进行全方面的总结和概括。本文中,笔者将从英语诗歌入手,结合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对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进行深入的探究。 标签:英语诗歌;语篇;隐喻;语法隐喻 引言: 我们在研究中国诗歌的过程中,经常提到“隐喻”,作为一种修辞,它被用于各类诗歌中。而事实上,隐喻不仅出现在我国的诗歌中,它也常出现在英语诗歌中,并且对英语诗歌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隐喻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其原因就在于诗歌本身的独特性。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它的篇幅非常简短,语言精练,因此它在表情达意上处于劣势。与此同时,诗歌应具有自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所以在语言简洁的同时还要富有深意,语言不可过于直白,因此隐喻是弥补诗歌篇幅不足的重要方式。因此,隐喻在诗歌的表情达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 1. 隐喻的概念 隐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简而言之,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暗指另外一种事物,第一种事物往往是现实中常见的事物,而第二种事物往往是抽象的、不易感知的。隐喻不同于比喻,它在表达上更具美感,也更符合诗歌表达感情的需要。从表面看来,隐喻是一种奇特的语言想象,但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隐喻往往是诗人主观意识的体现。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客观的,诗人将这些事物与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情感赋予自然界的万物,使客观的事物带有主观的情感。 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种事物必须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方便读者理解隐喻的内涵,从而产生共鸣。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提到“杨柳”、“折柳”,我们大多想到离别,原因在于“柳”和“留”是谐音,诗人用杨柳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现象在英语诗歌中也非常常见,例如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处冬天和春天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代表着希望和未来。通过隐喻,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容易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2.语篇的隐喻性和隐喻的语篇性

对英语广告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功能的研究

摘要 论文题目:对英语广告语篇中语法隐喻现象功能的研究 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生:张绍兵 指导教师:张发祥教授 摘要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许多学者分别从符号学、文体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了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和依据,对英语广告语言进行研究。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韩礼德在1985年提出,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根据语言意义和措辞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把表达相同意义的不同语法形式分为一致式和隐喻式,并根据隐喻式所体现的功能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马丁在韩礼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篇隐喻的概念,并且采用了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两种语篇隐喻的观点。为此,中外许多学者将语法隐喻理论应用于各种文体分析之中,比如对科技语篇、新闻语篇和法律语篇的分析。 本文尝试将广告语言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旨在分析广告语言中语法隐喻现象的功能和作用。语言作为一种意义潜势,服务于交际目的,注重语言选择。我们发现在英语广告语言中,语法隐喻现象大量存在,从不同方面共同服务于广告的吸引和劝说等交际目的,语法隐喻的运用是广告语言选择的重要方面。在本文中,语法隐喻对实现广告语言交际目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具有三个主要的功能:吸引的功能,劝说的功能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吸引的功能体现在“突出”和“并列”在广告标题和宣传口号的广泛应用上;劝说的功能则重点体现在“亲切感培养”,“行为主体神秘化”和“预设”上;提供信息的功能包括“填补信息空缺”,“节省空间”和“指称已知信息”。本文详细分析了语法隐喻现象在英语广告语言中的作用和功能,这一研究将为广告语言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扩大了语法隐喻理论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广告语言;语法隐喻;功能 论文类型:语用学 I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发表时间:2018-10-01T18:53:16.3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张弛[导读] 摘要:几千年以来,语言依旧是当今人类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几千年以来,语言依旧是当今人类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汉语言不管是在结构、含义还是其他方面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致于人们对汉语言的使用变得更加多元化。作为一门语言,除了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外,还间接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语言行为,很多人也能从他人的语言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情感。然而对中华民族而言,汉语言的使用中还被融入了一些隐喻的特质。 关键词:汉语言、隐喻性、文化特质、文化体系 一、隐喻 从现代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是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存在的,属于语言修辞学的范畴,与逻辑语义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语言的符号结构主要由诗性语言和科学语言两大块构成,其两大根本特征隐喻和逻辑性在语言的结构及运用发展中是相对存在的。从语言的结构上讲,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意象符号的运用,使语言结构变得柔和灵动;从语言的运用发展上讲,隐喻性主要强调语义的创新和语义相似的运用,较逻辑性的严谨和保守,使语言更为丰盈新颖。在语言学的存在与发展上,人类思维的开始就预示着隐喻的出现,发展到现在,隐喻已经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领域深入到了美学及更为广泛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人类自由的情感表达。 二、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基础 汉字自文字出现并发展以来,有两大分类: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自源文字,即自然产生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又被称为象形文字。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是基于人类将自然界的呈象通过感官的自然感知构成关系,并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那么这一过程所反映出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就是隐喻。人与自然界的相似性成为隐喻形成的基础,而象则成为隐喻发展的中介。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久远且惟一延续了象形根基的文字,这也显示了汉字所独具的隐喻性特质,而这一特征使汉语言成为了最具隐喻特制的语言。 三、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关键 非形态化与汉语语词汉字作为汉语言的基本单位,被视为整个汉语言的发育基因,而汉语语词又该怎样定位呢?古代的汉语言构成中并没有词这一概念,只有字和句相互关系构成语言,而词则是以一种非形态化的形式作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单元在字与句之间发挥作用的。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及语义空间的不断扩大,汉语语词慢慢代替字与字的源始述谓活动,成为人类述谓的主要中介。根据语言符号结构诗性语言与科学语言两大特性来分析,汉语语词的述谓模式也被分为了科学语言的词性表达和诗歌语言的词性表达,前者是逻辑的词语述谓方式,后者是隐喻的词语述谓方式,日常语言中的语词构成同时兼有这两种表达。 四、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核心 汉语话语结构分析汉语言的隐喻特质,要涉及到汉语言的每个层面,从字到语词再到句子。句子是不同语义单元的结合,不同的语义单元反映的是人的思维中的不同需求,人类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来呈现出自己不同的感观,而这种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就需要隐喻的支撑,通过隐喻来开拓语义的表达空间,来展现语言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和进化的影响能力,人类的述谓活动是隐喻建立的基础,隐喻述谓必须落实到话语或句子上。隐喻的表达可以体现在任何语言中,而汉语言话语自身的隐喻特质在某些方面比其他语言更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第一方面,我们必须先了解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汉语话语结构中的系词缺席。在汉语言发展到基本成熟时期时,话语的句法表达基于象形文字的影响,大多崇尚结构自由,因字而生句,因此,汉语话语结构的组成中,只有实词和虚词,而缺少了系词。基于因字而生句的规则,由于系词的缺席,使得语句中的每个词都具有实际的意义,这样就为语句中隐喻提供了非常大的存在空间。 2、“象”早就以功能单元形式在句子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象形文字的典型代表———汉字,在语句结构中的制约作用正是话语语句中隐喻特质的体现。话语语句中结合象来表达情感句意的形式是其自身表达智慧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的隐喻关系的深层体现,更是其阐释价值的独特体现。 3、话语语句中结合象来表达情感句意的形式是其自身表达智慧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的隐喻关系的深层体现,更是其阐释价值的独特体现。 五、汉语隐喻的象思维阐释 相对于以任意性为根基的拼音文字,汉语言则是一种“象语言”。这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语言符号的第一个层级,即以象形文字为根基的汉字实际上隐喻了人与自然的象似性;二是语言符号的第二个层级以上,隐喻取象是汉字第二个层级之上引申演变的认知动力。作为象语言汉字的象似性是在象思维下形成和发展的,是汉民族象思维下的产物。在大千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象似现象,这些普遍存在的象似在头脑中反映出来,就产生了象思维。象思维“从思维静态成果讲,有印象、忆象、表象、心象、类象、意象、形象等;从思维动态过程讲,有取象、拟象、想象、抽象等,象字意义的演化,从一个侧面表征了中国古代思维进化的过程。从汉字发展历程看,在篆书及其之前形态,象形特征突出。但汉字经过汉代隶书产生之“隶变”可以说也基本符号化了。不过,必须注意,即使“隶变”之后,汉字中仍然保留着象形性根基,与完全符号化的拼音文字有着本质区别,从而使之能成为书法艺术对象。在拼音文字中,视觉象形性根基已经荡然无存。 六、结语 隐喻是语言和神话的关联点,与人类情感表达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相似性是隐喻建立的基础。隐喻关联日渐消逝,而语言则必须通过隐喻的话语方式来避免这种消逝,隐喻本就属性于语言,从语言本身来对其进行思考。日益技术化、科技化的现代生活,使人们的心灵已不堪科学逻辑的重负,需要以一种方式来进行自由的情感表达,隐喻则义无反顾的担负起这项艰巨的使命,用一句话来讲就是“我们的思想之路能够向前走也可以向后退回来,也许返回的道路更能够从思想上引导我们前进”。 参考文献 [1]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 [2]朱瑞青.概念隐喻视域下《周易》和《圣经》生态观念对比[J].辽宁大学学报.2011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第7卷第4期 2008年8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nan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7 No.4 Aug.  2008   [收稿日期]200721123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06087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朗(19792),女,浙江杭州人,讲师. 隐喻机制在宗教语篇中的劝谏性构建功能 陈朗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32) [摘 要]我们生活在充满隐喻的世界上,充满创造力、新奇的隐喻比比皆是。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著 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使人们逐渐意识到隐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机制。文章在较大规模收集《圣经》语料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辨认、分析和诠释宗教语篇中隐喻机制的重大劝谏性功能。文章指出,隐喻机制通过指称司空见惯的个人体验和社会活动来与广大信徒构建起尽量多的共同点,是宗教教义中传播核心信念、价值观念和哲学理念等劝谏性要素的母体和不竭源泉。 [关键词]隐喻机制;宗教语篇;劝谏性[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973(2008)0420108204 The Persuasive Pow er of the Metaphorical Mechanism in R eligious Discourses CH EN Lang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China ) Abstract :We are living in a world f ull of creative and novel metap hors.Cognitive semanticist s Lakoff and Johnson ,in t heir co -aut hored masterpiece Metap hors We Live By ,initially const ructed t he t heoretical f ramework of Concept ual Metap hor ,after which metap hors have been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as a unique powerf ul mechanism to perceive and comprehend t he world.The article ,based on Bible as corpora ,tentatively recognizes ,analyzes and interp ret s t he vital persuasive f unctions of metap horical mechanism in religious discourses.It is attempted to prove t hat metap horical mechanism ,invariably embodied in establishing as many common grounds as possible wit h followers in terms of familia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ocial activities ,is basic of basics of conveying persuasive element s such as religious belief s ,value perspectives and p hilosop hical t hought s. K ey w ords :metap horical mechanism ;religious discourses ;persuasiveness 一、引言 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由近而远、由浅而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发展规律,而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隐喻机制的。隐喻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溯源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的相关论述。 亚氏将隐喻认定为一种“将另一物体的名称来指称这一物 体”,润饰词藻、令描述锦上添花的修辞手段。这种将隐喻看作以相似性为基础的语言层面上的辞格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束缚了人们对隐喻视野的拓展。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 与约翰逊(Lakoff &Johnson )在其1980年的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的框架,从而引 8 01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第卷第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42 Vol.14 No.2年月 20046Journal of Luoyang Technology College June 2004 韩礼德在年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Halliday)1985 专门讨论了语法隐喻的问题朱永生,。韩礼德指出, (1994) 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同时,隐喻是意义的变体,而语言是隐喻表达的文化符号系统。因此,隐喻并不局限于词语,也具体体现在语言的句法结构——语法里。句法层面的隐喻被称为语法隐喻,如“ : ”和“ The years saw the changes of the small city.The sixth ”张维鼎,。韩礼德day saw their arrival in Beijing(2002) 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且元功能是三分的,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主要体现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由此可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而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理论框架。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的研究作为此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语篇中,研究语法隐喻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语篇。 概念语法隐喻与语法分析 1 概念语法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意义的时候,没有选择与现实相近的一致式语法结构,而选择曲折地反映显示情况的隐喻式语法结构。概念语法隐喻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时、体、态的有意错位和名词化。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与语篇类型密切相关。 时、体、态的有意错位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用一般现在式表示过去的动作,并常常与以下三种语篇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闻标题或对人物、作品的评价,利用有意错位使 (1) 语篇具有生动的真实感觉。例如: ① General Secretary Meets American Delegation. ② Dickens portrays the world in a realistic way. 描绘客观规律、科学事实、客观存在或引用著作、 (2) 谚语、格言等直接引语。例如: ① She said the moon goes round the earth. ② Mary said two times three make(s) six. ③ She said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文学作品的引文,利用有意错位使语篇引文生动。 (3) 例如: Shakespeare, in "Richard -II" and "Richard -III" …speaks of the tower as having been built by Julius Caesar 当然,时、体、态的有意错位,还有很多表现。一般过去式表示现在的动作:“” Would you have a cup of coffee? 在会话语篇里表达了委婉的语气。一般现在式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在会话语篇里表达了感叹Here comes the bus! 的语气,并有强调的作用。一般过去式表示正在将来的动作:“”在会Please tell her I loved her to the last, will you? 话语篇里表达了婉转的语气。 名词化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形容 ( 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 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胡壮麟,。即原来的小句过程和属 (1996) 性转变成为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这样,小句形式就被转化为名词形式,在新的隐喻式小句里充当一个语法成分。 () 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科技文体中大量出现。这是因为名词化有利于减少句子或分句的出现,能包容更多的信息,能反映科技活动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名词化不仅在语篇的信息结构中举足轻重,而且也和其它语法或词汇衔接手段一样,对语篇的连贯、流畅起重要的衔接作用。下面就以科技文体为例,说明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名词化成分是实现“主位述位”衔接的重要手段之 (1) - 一。根据胡壮麟年提出的“主位述位”衔接的三种基 1994- 本模式,其中第二种是“从前句述位中的某个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体,可以表示为:→”。即把前句中含 R1T2 有动词的内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位,语法就需要把该动词结构压缩成为惟一的句法选择——名词。例如:FIR filters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as a cascade of first - and/or second -order zeros. Generally, however, the most typical implementation of FIR filters is in devices are best 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李静 (洛阳大学外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的转化,在语篇中大量存在着语法隐喻现象。对语法隐喻的两种主要形式—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H314 A 1008-8814(2004)02-0072-03 收稿日期:2004-03-18 作者简介:李静女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 (1968-),,,,, 英语语言学.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以往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多专注于结合文体特色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抑或专注于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研究,而忽视语篇隐喻及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现从语篇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着手,立足于语义整体,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从语篇功能本身出发对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研究,试图为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标签:语篇隐喻;语篇功能;衔接;连贯;语义 引言 纵观隐喻研究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隐喻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被人们关注。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逐渐认识到,仅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是极其狭隘的。随后,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书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改变了人们对隐喻的看法。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研究了隐喻与思维和生活的关系。同时,Lakoff 和Johnson早在1980年便已经探讨了隐喻在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多专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最初涉及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近年来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1)依然专注于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如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语篇等,多将隐喻的功能与不同语篇的文体特色结合讨论,如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多起到游说民众、唤起普通民众情感共鸣的作用;2)多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结合讨论,且多讨论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及人际语法隐喻;3)针对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的讨论尤其之多,且多单从名词化隐喻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于语篇隐喻这一概念,《外语教育》于2001年刊登的“语篇隐喻及其在新闻报道英语中的具体体现”一文中有明确提及。作者认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虽“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一名称”,却“以另一种形式表述出了语篇隐喻的含义”,并提出了自己对语篇隐喻的定义——“语篇隐喻是指从语篇的谋篇和逻辑联系出发,主要借助名词化等语篇衔接手段,使语篇前后,语篇与整个语境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的隐喻形式”(汪文娟,2001)。 基于上述定义,与之前众多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不同:1)本文将立足于语篇隐喻,进一步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隐喻;2)本文认为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不可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将把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本文将基于语篇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从语篇分析的衔接手段和语篇连贯着手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英语中的隐喻性谚语

英语中的隐喻性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 隐喻性谚语指的是带有可见的或不可见的概念隐喻结构的谚语,或者是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谚语。也就是说它们包括带“A是B”结构的隐喻性谚语和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谚语。带“A是B”结构的隐喻性谚语的例子有:失败是成功之母;承诺是债务,等等。前文我们区别过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和概念隐喻的不同,谚语里也一样。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谚语,如:时间证明一切。这句里“证明”这个词的主语往往是“人”,句子隐含了“时间是人”之意。源域“人”使人们更易理解目标域“时间”。这句谚语的隐喻意义为:人们随着时间将看清所有的事情。 隐喻性谚语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第一,隐喻性谚语是认识抽象概念的工具。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概念,事实上通过字面的表达我们很难解释和理解它们。隐喻性言语有助于我们把它们视为可比较的目标以更方便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第二,隐喻性谚语在句子层面是习惯性的表达。隐喻性谚语属于习语有固定形式。严格来说,很多谚语是不能改变它们的现存结构的,如:我们不能把“时间是金钱”说成“时间是美元”。其次隐喻性谚语是句子,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句子的一部分。如:我们不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为“失败是母亲”等等。 第三,隐喻性谚语带有经历、知识、真理、智慧和説服。隐喻性谚语的生命力大部分与它们带有传授知识、告知真相、传播智慧与起到警示的功能。为了将前辈的经验与知识传与后人,人们在日常的教育与指示性活动中运用谚语。可以说除非教育与指导从人们生活中消失否则谚语不会灭亡。 第四,隐喻性谚语形式简洁、语言形象、音韵优美。隐喻性谚语源于生活被人们口头创造。进过几次的修改后,谚语常是简短而简单的,很多种语言中的修辞方式,包括隐喻、各种韵律都被运用以使谚语优美化。

宗教文化和谐与整合的隐喻

宗教文化和谐与整合的隐喻 硗碛嘉绒藏族乡,位于四川宝兴县青衣江上游东河流域,北靠小金县与嘉绒藏族聚居区相连;西望康定,比邻康区藏族;东北与汶川相接,与羌族毗居;顺东河南下经盐井、民治可至宝兴县城,则主要为汉族聚居区。据2004年底统计,全乡有1351户、共5192人,其中4423人为藏族,约占总人数的85.18%。1全乡辖加拉、尕日、咎落、泽根4个村15个村民组,乡政府所在地咎落村。 一、嘉绒藏族及其宗教文化 硗碛嘉绒藏族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宝兴县。宝兴古为青衣人居地,后来归属穆坪土司。1928年,宝兴“改土归流”(2即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建立宝兴县,统治宝兴500多年的土司制度才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41年后逐步建立了南城镇,北城镇,五龙乡、陇东乡、硗碛乡、盐井乡、明礼乡。1950年5月宝兴解放,全县设3个区7个乡,其中,硗碛乡隶属第三区。1984年改硗碛藏族人民公社为藏族乡。3硗碛藏族人自称为“绒巴”,被识别为“嘉绒藏族”。这里的“嘉绒藏族”有两层基本意思:第一,是狭义上所指“凡是讲嘉绒语言的几个藏族地区,叫做嘉绒藏族。这几个嘉绒藏语区包括丹巴、马尔康、大金、小金、理县、黑水等地”。第二,广义上讲“嘉绒”藏区应该是以雀丹先生的研究为权威:在唐蕃合盟之始,今嘉绒地区属吐蕃辖地,

划分区域并对其称谓时,以其地“嘉尔木.莫尔多”山为专称指代这一地区代称名,又因其地低湿暖和,日照充沛,宜农耕定牧,便称其地为“绒”(农区),后来简称其为“嘉绒”,实属一地区的称名。所指范围:嘉绒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岷江即大渡河上游。东南方向至雅安市的宝兴县,南至甘孜丹巴县,西至壤塘县中塘,北至黑水县及里县。41954年,“嘉绒”被识别为藏族,之后就有了“嘉绒藏族”这一族群称谓。嘉绒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为了修“波罗蜜多”之方便,人们必须要搞好多方和谐,并通过巫术的技术性介入来追求上、中、下三界的和谐。这使得硗碛嘉绒藏族与藏传佛教信仰“绑定”在一起,充分展示出族教一体——“民族体现宗教,宗教显示民族”之民族宗教性特质。 二、宗教文化的和谐隐喻 嘉绒藏族的文化,很少能脱离宗教特性的。嘉绒藏族的宗教文化表达了对上、中、下三界和谐、勾画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样的价值旨趣从表达喜庆的锅庄舞与表达哀思的丧葬仪式是历史植入藏族生活的的宗教文化形式,集中表达了藏民族对人间美好、和谐生活的祈祷与祝愿。 (一)锅庄舞的和谐宗教性 锅庄舞作为藏民族固有的、群体而歌群体而舞的一种生活娱乐形

从功能语法角度看语法隐喻

Anne-Marie Simon-Vandenbergen, Miriam Taverniers and Louise J. Ravelli (2003) Grammatical Metaphor: 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 Philadephia: John Benjamins. Pp. 453. Reviewed by Asunción Villamil Since the 1980s, lexical metaphor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since the breakthrough of Lakoff and Johnson’s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Metaphor was shown to be ubiquitous and not only a feature of crafted literary language. The interest in metaphor spread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functional trends, resulting in Halliday’s proposal of the no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While other schools focus on lexical aspect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focuses on the grammatical dimension and socio-functional aspects. The result of this interest is a rich body of research to which this volume contributes. The 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article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It represents the contribution of several distinguished scholars to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and its more relevant fields for further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history and definition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problematic issues in the study of lexico-grammatical metaphor. It consists of a preface by J.R. Martin (pp. 1–3),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by one of the editors, and five main parts: Grammatical metaphor: Cla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Part I., p. 35),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in children (Part II, p. 149), Interpersonal metaphor: Enactment and positioning (Part III, p. 221),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in other modes of meaning (Part IV, p. 309) and Metaphor in metalinguistic perspectives (Part V, p. 367). The book opens with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by Miriam Taverniers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SFL: A historiography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initial study of the concept”, pp. 5–33) that offers a historiographic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s of the term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a very concise and clear way the author includes a description of the ter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etaphors and ‘congruent’ and ‘non-congruent’ realizations, all of them key concepts for approaching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FL. This provides a valuable help for those reader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tenet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while it increases their eagerness to know more about recent defini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SKY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8 (2005), 407–41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