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2故都的艺术表现手法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2故都的艺术表现手法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2故都的艺术表现手法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2故都的艺术表现手法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2故都的艺术表

现手法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作者将故都之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就《故都的秋》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些浅陋的探讨。

一、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扬北,映衬出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欲说北国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开半醉的”,是温和的、渐进的,像一杯温开水,平淡无味,因此南国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则具体地写故都的秋的本色。无论是漫游景点,还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整个故都都被秋色装点着,真是无一处无秋意。南国怎么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国之秋的“清”与“静”,可谓写得“饱”且“透”且“十足”了。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北国之秋的另一个特色“悲凉”的呢?

作者暂时离开了对秋景的描绘,从中外文人对秋的歌颂与悲啼的比照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敞开的议论最后归结为一句,那就是:“中国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运用烘托比照的手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前面是概括的,然后是细致的,具体的,但都写的是景物。此后又放开笔墨横向阐发。最后,郁达夫连用四组比喻性的对比,以虚映实,强化了对北国故都之秋的赞美:“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这样就把北国之秋的浓烈、厚实、刚强、博大等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二、复沓、跌宕的手法

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我们读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这不正是“诗”的功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是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源远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好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这个抽象的“感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达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三、排比修辞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排比。看似信马由缰,随手拈来,再细细琢磨,不禁让人叹服,实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说:“达夫《故都的秋》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语意畅达,可以说是现代文中运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作者在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这样的排比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综上所述,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写出了故都之秋的神韵,读来如饮醇酒,久而弥笃,这与上述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师寄语: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 [引入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水水分子的本身并没有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一、自主学习提纲: ★知识点一: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知识点二:分解反应 4.小组讨论:你认为分解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5.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6.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 知识点三.微观解释电解水实验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2并完成下列问题: 7.通过电解水试验,结合教材中的反应图解完成下列问题:在电解水实验中没变的微粒有哪些? 变化的微粒有哪些? 你从中受到那些教育? 《考验自我》:(1)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是什么变化? (2)变化时,水分子本身,而是水分子的 、和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四: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学生阅读教材: (1)识记分子.原子的定义 教师写过程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2)知道常见物质(水.氧气.氢气.金刚石.金.等物质的微粒组成)

山东省实验中学数学理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届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 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填空题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4?本场考试禁止使用计算器.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的. 1. 已知全集R U =,集合? ?? ? ??<=?≤-=-412 |},02|1 x x B x x A ,则)()(=?B A C R A .),1[)2,(+∞-?--∞ B?.),1(]2,(+∞-?--∞ C.),(+∞-∞ D??.),2(+∞- 2. 设有直线m 、n和平面βα、,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n m n m //,//,//则αα .B?若βαββαα//,//,//,,则n m n m ?? C.若βαβα⊥?⊥m m 则,, D.若ααββα//,,,m m m 则?⊥⊥ 3. 已知,13 5 )4sin(-=+πx 则x 2sin 的值等于??( )

A?.169120 ?B.169119 C?.169 120 - D?.-169119 4. 在等差数列}{n a 中,24)(3)(2119741=++++a a a a a ,则此数列前13项的和=13S ( ) 1.A?3 B.26 C.52 D .156 5. 由下列条件解ABC ?,其中有两解的是 ( ) A.?===80,45,20C A b o B?. 60,28,30===B c a .C? 45,16,14===A c a .D? 120,15,12===A c a 6. 平面向量a 与b 夹角为3 2π , a (3,0),|b |2==,则|a 2b |+= (?) A .7 .B?37 C.13 3.D? 7. 已a 、b R ∈,那么“122<+b a ”是“b a ab +>+1”的 ( ) .A?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在三角形中,对任意λ都有|AB AC ||AB AC |λ-≥-,则ABC ?形状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9. 数列{n a }满足22,11==a a ,),2(11 1N n n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则13a 等于( ) A.26 42.B? C.122×12! D.! 13213 ? 10. 若函数)10()1()(≠>--=-a a a a k x f x x 且在R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则)(log )(k x x g a +=的图 象是 (??) 11. 已知函数mx x g x m mx x f =+--=)(,1)4(22)(2,若对于任一实数x ,)(x f 与)(x g 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0(.A?,2) B .(0,8) C?.(2,8) D?.(-∞,0) 12. 在正三棱锥S-AB C中,M 、N 分别是SC 、BC 的中点,且AM MN ⊥,若侧菱SA =32,则正三棱 S-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1.A?2π B .32π C .36π D .48π 第Ⅱ卷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数学试题(word无答案)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数学试题 (wor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点到轴的距离为3,到轴的距 离为4,则点的坐标是() A.B.C.D. (★) 2 . 下列立体图形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A.B.C.D. (★★) 3 . 某商店将巧克力包装成方形、圆形礼盒出售,且每盒方形礼盒的价钱相同,每盒圆 形礼盒的价钱相同.阿郁原先想购买3盒方形礼盒和7盒圆形礼盒,但他身上的钱会不足240元,如果改成购买7盒方形礼盒和3盒形礼盒,他身上的钱会剩下240元.若阿郁最后购买10盒方形礼盒,则他身上的钱会剩下多少元?() A.360B.480C.600D.720 (★) 4 . 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相反数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 5 . 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a 2,a 3,﹣a 4,a 5,﹣a 6,……,第n个单项式是() A.a n B.﹣a n C.(﹣1)n+1a n D.(﹣1)n a n (★) 6 . 如图,一个函数的图像由射线BA,线段BC,射线CD,其中点A(-1,2),B(1,3), C(2,1),D(6,5),则此函数()

A.当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当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7 . 如图,在ABCD中,CD=2AD,BE⊥AD于点E,F为DC的中点,连结EF、BF,下列结论:①∠ABC=2∠ABF;②EF=BF;③S 四边形DEBC=2S △EFB;④∠CFE=3∠DE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 8 . 如图,在平行线l 1、l 2之间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三角板的锐角顶点A,B分别在直线l 1、l 2上,若∠l=65°,则∠2的度数是() A.25°B.35°C.45°D.65° (★★) 9 . 如图,直角中,,点 O是的重心,连接 CO并延长交 AB于点 E,过点 E作交 BC于点 F,连接 AF交 CE于点 M,则的值为( )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在秋景中寄托的“清”、“静”、“悲凉”的情感。 2、感受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和挚爱,进而理解郁达夫创作的主要特色——强烈的主观色彩。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语言品味,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 的关系。 4、对作者的审美情趣有一些了解。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有很多咏秋、赞秋、叹秋的经典诗文。“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的悲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的伤感。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寄寓着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首先来读课文。 配乐,老师选读一段。然后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各选一段。再全班齐读一两段。 问:初读课文,你觉得郁达夫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可能会答出忧郁、细腻、闲适等等,这是一种粗浅的感觉,先不否定同学们的某些说法。) 二、品读课文,概括要点。 言为心声,佳作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流出来的,而非嚷出来、喊出来的,披文入情,我们得通过他的文字,走进一个别样的郁达夫。请用文章语言概括北国秋天与南国秋天的特点,思考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通过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二者对比,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从结构上说,首尾呼应。 3-11段文章集中写故都的秋,描绘了五幅图画,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果奇景。(用词典雅者、符合意境者为佳) 三、研读3-11段。 通过品味语言,来触摸作者,并体会作者创设的独特意境。 清晨静观图(看看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哪些修饰词。) 天很高很高的碧绿的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毫无纤尘之感清 鸽声以声写静(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诗人王籍)“静” 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温暖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和萧条“静” 浓茶浓厚的苦味 房屋残破历史沧桑感、沉重感这是故都,历史漫长,这种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破旧的民居中也能体悟出来 蓝朵作者欣赏的是冷色调,是淡雅之美 秋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悲凉

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 一、先进班集体 ⒈高一年级 27班班主任:陈鑫副班主任:葛明明 28班班主任:王克芳见习班主任:周丽丽 34班班主任:邵丽云副班主任:曹文辉 35班班主任:朱崇军副班主任:范心胜 ⒉高二年级 23班班主任:朱强副班主任:季京仁 26班班主任:杨晶副班主任:刘婷婷 29班班主任:赵光银 31班班主任:郭尚民副班主任:徐颖 33班班主任:石磊副班主任:潘晓雯 ⒊高三年级 23班班主任:张志勇副班主任:于永水 27班班主任:田延平 30班班主任:赵温霞副班主任:张延平 34班班主任:张琳副班主任:王存志 二、优秀团支部 ⒈高一年级 23班班主任:李明明见习班主任:薛文 31班班主任:艾金勇见习班主任:王虎 32班班主任:孙晓梅副班主任:王立明 33班班主任:张家鹏副班主任:姜爱娟 36班班主任:张兴卫副班主任:周迎峰 ⒉高二年级 25班班主任:杨光禄副班主任:辛同民 28班班主任:崔乐俊 30班班主任:韩玉坤 32班班主任:苗桂波副班主任:武仓 34班班主任:于兆河副班主任:李青青 ⒊高三年级 26班班主任:李龙新副班主任:王艳玲 28班班主任:张成林 33班班主任:张海副班主任:林琳 三、宿舍管理先进集体 ⒈高一年级:25班33班34班35班 ⒉高二年级:28班31班33班34班 ⒊高三年级:25班27班28班 四、“实验之星”三级奖章获得者名单 ㈠、下列同学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地理奥赛中获得省(赛区)二等奖,授予“实验之星”三级奖章:

高二年级 23班王鹏飞 31班郝阳 34班黄文强 高三年级 23班宋喆 28班于航 33班续广智张萌 34班刘杨 35班孙玮刁辰锡张腾贺玉凯 36班张海洋程龙 ㈡、高三年级31班学生张文卿被授予济南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授予“实验之星”三级奖章 ㈢、下列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列级部前十名,授予“实验之星”三级奖章: 1、高一年级 32班李杨 34班赵慧婵 35班宫跃敏刘畅宋超逸孙小萌 2、高二年级 28班王雪王小双姚瑶董树丛 29班张好雨张素 30班矫玉洁 31班赵锦哲 32班张瑞斌岳海岑 33班吕劭宇丛明舒 34班杜馨张烁吴斌 3、高三年级 29班周广肃王欣欣 30班裴琛王鹏赵丹宁 31班张玲 33班傅宁 34班马文琪么炳楠 35班苏珣 36班刘文良王飞李向南张群 五、“实验之星”二级奖章获得者名单 ㈠、下列同学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地理奥赛中获得省(赛区)一等奖,授予“实验之星”二级奖章: 高二年级 31班戴振衡 36班高琛 高三年级 25班刘天华 29班厉哲 33班范维义赵真龙高翔(大)韩昊陈兵张德兵康凯戴姗姗高翔(小)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中学2019年九年级数学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考试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时间经过25分钟,钟表的分针旋转了() A.150°B.120°C.25°D.12.5° 2.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上的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B.图形上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 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与其对应两点的连线长度相等 4.如图所示,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 旋转中心可能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5.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和等腰梯形这四种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如图,已知△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BC=∠A′B′C′B.∠BOC=∠B′A′C′ C.AB=A′B′D.OA=OA′ 5.如图所示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的主体部分(平面图),它是由△AOB经过轴对称、旋转而成的,测得AB=BC,OA=OC,OA⊥OC,∠ABC=36°,则∠OAB的度数是( ) A.116° B.117° C.118° D.119° 6.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E旋转后能与△ABF重合,则∠EAF的度数是( ) A.80° B.90° C.100° D.120° 9.如图,点A的坐标为(1,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 A.(3,﹣1)B.(﹣3,1) C.(﹣3,﹣1)D.(3,1) 10.如图,在边长为a正方形ABCD中,把边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M,连接AM并延长交CD于点N,连接MC,则△MNC的面积为( )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教学内容: 1、在上节课利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怀,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延伸练习:制作相关网页,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己上网对《故都的秋》这一课进行了学习,大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网页,并对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作了电子笔记,下面咱们进入论坛,将自己上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分析 (1)看来上节课大家对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好的笔记,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进入论坛制作帖子,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a、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国的秋》? b、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选取了几种清秋景象进行了描写?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是哪几种? c、思考作者有没有用时间或空间的顺序组织本文?这正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分别找几个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归纳:(看大屏幕) 清晨小院 落蕊清扫冷清 秋蝉残鸣寂静清、静、悲凉桥头秋雨孤独 胜日秋果 (2)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也体会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下面我们再看几个细节问题。 请大家进入论坛,开始4——6题的讨论回答。 d、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e、探讨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f、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怀。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3)好了,刚才我们对整体内容和一些具体问题都进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对这一课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知,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请回到论坛。 g、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h、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最新山东省实验中学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山东省实验中学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三次诊断 性测试 2011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1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并根据要求涂黑相应内容。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5.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脑壳/金蝉脱壳蹊跷/别开蹊径出塞/敷衍塞责藤蔓/顺蔓摸瓜

B.轧帐/暗中倾轧龟裂/龟玉毁椟血肉/碧血丹心隽秀/含义隽永 C.湖泊/漂泊无定禅让/参禅悟道扁平/一叶扁舟呱唧/呱呱坠地 D.婢女/无裨于事尧舜/跪地求饶疑窦/买椟还珠猝死/人文荟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涅盘笑眯眯神采奕奕犄角之势 B.班配啦啦队寻章摘句山青水秀 C.陨石毛坯房难辞其咎轻歌曼舞 D.倾泻笔杆子班师回朝不记前嫌 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医学专家说,肥胖是一种臃肿的体态,更是一种病态,它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产生自卑心理。 ②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③中国冰壶队要想在温哥华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 A.不止显示从而 B.不只展示从而 C.不止展示进而 D.不只显示进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才疏学浅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当仁不让,还有慵懒、怯弱、自满自足、自以为是…这些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必须加以克服。 B.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其后果惊世骇俗,教训十分惨痛。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中学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练习

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复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Is that _______ elephant? —Yes. And _______ elephant is 3 years old. A. a; the B. an; an C. an; the 2. Mike doesn’t often swim _______ run. But he takes a walk every day. A. and B. but C. or 3. ______ talk in the library. A. Don’t B. Not C. Not to 4. Boys and girls, it’s in Xintian, I think it’s a good time ______ go to Xiaowenhua Park. A. sun, to B. sunny, for C. sunny, to 5. Math is useful, so it’s _______ for us to learn it well. A. funny B. relaxing C. important 6. Wood catches fire easily. So________ fire. A. keep it away from B. don’t keep it away C. keep it away D. don’t keep it away from 7. There ________ a basketball match in our school tomorrow afternoon. A. is going to have B. is going to be C. will have D. had 8. Don’t read ________ the sun and it’s bad ________ your eyes. A. under, for B. in, for C. with, for D. in, to 9. I suddenly heard someone ________“Help! Help!”. A. shouting B. to shout C. shouts D. shouted 10. After running ________ a field, she finally got to a small river. A. across B. above C. through D. with 11 ﹣Why are you so tired these days? ﹣Well,I have ________ work to do. A.too much B.too many C.much too D.many too 12.﹣do you pay for the CD? ﹣Only five dollars. A.How many B.How much C.How long D.How often 13.The new coat is beautiful.I want to_________ A.try them on B.try on it C.try it on D.try it 14.What would you like? A.other B.else C.others D.another 15.Online is our way of life. A.shopping;change B.shopping;changing C.shop;changing D.shop;change 二、完形填空: I have a good friend from Australia. Her name is Laura. Here is a photo of her family. There is a nice girl and a 1 boy in the photo. The boy is her brother David. Laura is thirteen 2 David is ten. 3 do they look like? Laura is not fat and she is not thin 4 . She is of medium build. She has a round 5 like an apple. Her mouth is small, but her eyes are big. Her hair is 6 and blonde. Laura likes purple and she is often in purple clothes. She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师寄语:实验是学好化学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认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2.理解化合反应的含义;3.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在实验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有关神州六号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了吧,你知道它使用的 燃料是什么吗?这些燃料有哪些优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自主学习提纲: ★知识点一:水的合成 1.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 来证明你的猜想? 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总结出该实验的现象有哪些?(2)请同学们写出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3)讨论该反应与上节学过的分解反应有什么不同?(4)你能否根据教材P38的图示画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图示? ★知识点二:化合反应 3.阅读教材: (1)识记化合反应的定义. (2)镁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以上三个反应的特点是有哪些? 4.有人说像食盐溶于水变成食盐水是化合反应,你同意吗?○知识拓展: (1)氢气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 (2)你还知道哪些新型能源? 5.化学反应的本质: 。 ★知识点三: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40并完成下列问题: 6.识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尝试练习:.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教师写过程 教师演示实验: 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结论:(1)氢气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水电解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和氧气燃烧又生成了_____________,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叫做化合反应。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叫做物理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8-2019年最新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9届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实数﹣2015的绝对值是() A、2015 B、﹣2015 C、±2015 D、 【分析】计算绝对值要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解、第一步列出绝对值的表达式;第二步根据绝对值定义去掉这个绝对值的符号、 【解答】解:|﹣2015|=201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2015年3月,全国4G用户总数达到1.62亿,其中1.6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2×104 B、1.62×106 C、1.62×108 D、0.162×109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将1.6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62×108、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2=﹣9 B、(﹣2)3=﹣6 C、=﹣2 D、(﹣3)0=1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以及负整数指数幂逐一运算,判断即可、 【解答】解:A、=9,故本项错误; B、(﹣2)3=﹣8,故本项错误; C、,故本项错误; D、(﹣3)0=1,故本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将直尺和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已知∠1=30°,则∠2的大小是() A、30° B、45° C、60° D、65°

山东省实验中学——实验的颜色

作者:郭尚民 在迷人的神话中,最神奇的土壤是五色土在神秘的园林中,最鲜艳的花朵是五色花在难忘的校园中,最美丽的校园是实验 (一) 实验是红色的,红得雄浑庄重 实验是金色的,格外典雅尊贵 朱漆的大门饱经五十多年风雨的洗礼,关起来品味历史,敞开来接纳现代 登攀碑的金色圆顶吸引多少人的目光,一半是仰慕赞叹,一半是向往希冀 红色是实验胸前的绶带, 鼓励他敢为披荆斩棘的勇士 金色是实验头顶上的王冠 赞美它永做培桃育李的有冕之王 红色是成长的颜色, 随着记忆一起涌动的,还有青春的血液金色是梦想的颜色, 伴着梦想一起飞翔的还有金色的韶华

实验是绿色的,绿的青葱郁勃 实验是蓝色的,蓝的宁静深沉 爬山虎的足迹是绿色的, 一年又一年,总是站到最高处 少年的校服是蓝色的, 一天又一天,离开校园也用心珍藏实验的绿茵场是翡翠绿的, 每一棵小草都张扬着主动发展的生机实验的天空是蓝色的, 向人们昭示着无限空间的魅力 绿色是希望的颜色, 有绿色就能编制美丽的神话 蓝色是憧憬的颜色, 有蓝色就有希望看到指路的灯塔 (三) 实验还有一种颜色, 那就是起跑线的白色 实验还有一种心情 那就是对新学期的盼望 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白色起跑线上

仍然固守着登攀不止,敢为人先的执着今天,我们又一次迎来新学期的曙光仍然追寻着博学日新,德行天下的目标白色的起跑线刻画在实验的每一个角落知识是智慧的起跑线 快乐是健康的起跑线 品德是人生的起跑线 实验是理想的起跑线 五彩缤纷的实验啊,五彩缤纷的生活五彩缤纷的实验啊,五彩缤纷的理想我们用你装点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岁月我们将用一生的色彩装扮你的容颜 是的,我们将从这里走向成功 好吧,让我们从今天走向辉煌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中学2019年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单元测试考试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B.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D.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2.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经过特殊处理,能表现出许多的特殊的电学性能;发光二极管应用的是半导体( ) A.热敏特性B.光敏特性C.压敏特性D.释放光能 3.如图所示,电压表所测的是( ) A. 电源电压 B. 灯L1两端的电压 C. 灯L2两端的电压 D. 灯L1与L2两端的电压 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发光,则( ) A.若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则电灯L1、L2并联 B.若甲表是电流表,乙表是电流表,则电灯L1、L2串联 C.若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压表,则电灯L1、L2串联 D.若甲表是电流表,乙表是电压表,则电灯L1、L2并联 5. 如图,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L1变亮,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灯泡L2短路 D.灯泡L2断路 6.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B.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3℃ C.日光灯正常发光通过的电流约为10A D.人的正常体温为39℃

7.超导现象是指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如果某种超导材料能应用于实际,最适合用来制作() A. 保险丝 B. 输电导线 C. 电炉丝 D. 变阻器的电阻丝 8.有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中不相同的一个步骤是( ) A.校零 B.电流必须由正接线柱流入电表 C.接入电路前要选择适当的量程 D.连入电路中的方式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 B.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被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C.人体、大地、塑料都是导体 D.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①②③可能是电压表或电流表( )A.若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两灯都亮 B.若①②为电压表,③为电流表,两灯都亮 C.若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两灯串联都不亮 D.若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两灯并联都亮 11.如图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四种情形,已经可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的是() A. B. C. D. 12.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是0.5m B.普通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D.家用冰箱工作时的电流为5A 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L1和灯L2串联 B.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我们怎样学地理》学案1

教师寄语:自信创造奇迹,努力获得成功! 《我们怎样学地理》 学习目标: 1、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3、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 4、初步学会把所学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 学习方法:地图与资料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图例和注记 读P10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②你能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吗?请试着画出几个来并加上注记。 ③读一幅地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④常用的地图主要分哪两类?请你分别列举几种。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读课本12页和13页第一框题,完成下列要求。 ①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②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我们该如何去做? 学习任务(三) 1、自主学习:读13页第二框题完成下列要求 ①为什么要进行野外旅行? ②野外旅行有哪些方式,应作哪些准备?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资料新闻报道:巴基斯坦为谁而哭泣? 有人说,中东是宗教和文化的战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竟如此奇怪地汇聚在“圣城”耶路撒冷;又有人说,中东是大国逐鹿的战场,贫瘠之地,汇聚着众多国家和霸权的利益; 在这片流淌着石油和鲜血的土地上,我们每天过目着无数的悲剧。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硝烟会散尽?什么时候杀戮会停止?..... ①你还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了关于中东地区的信息?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清、静、悲凉”,理解情景关系。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3.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4.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5.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欣赏体味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更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吟出了秋的断肠之悲。(列举其他的写秋名句)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的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新加坡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岛,后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2.朗读全文,思考: 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 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球果奇景 景物总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4.梳理课文结构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写故都之秋,赞美北国之秋。 (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四、随意阅读,领略意境 (一)各小组自选一幅图景体会景物特点和作者心境,思考后讨论并将结果简要展示到黑板上。 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调动感官,身临其境,推己及人,对照比较,体会作者心境。 2.发言人声音清楚洪亮。 (二)师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理解作者写南国的秋的作用。 (1)概括南国的秋的特点。(慢、润、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