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景区解说系统

景区解说系统

景区解说系统
景区解说系统

景区解说系统构建及解说方式适用性研究

李红翔.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 旅游是居民以观光、度假、商务、学习或疗养等为目的而前往异地,并寻求与居住地环境有所差异的体验过程,这种体验“是一种内容丰富的体验,既有依附于事物表面的观察,也有沉湎于理性世界的深思”l。诚然,对于相同的旅游对象物,不同的旅游者获得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一部分原因在于旅游者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其在旅游准备阶段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程度: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旅游对象物的“解读”程度,而游客对旅游对象物不同层次的“把握”,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解说系统为工具的。

具体来说,因为旅游是一项具有异地性、暂时性和综合性的活动,一旦人们离开他们惯常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必然面l临着大量相关信息的获取及对新环境、新事物的认识问题,旧识而新不知。与旅游的暂时性相关联,要有效率地获得新知,必然需要借助各种解说来实现。因此,解说就成为沟通人类和环境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解说能够增加人们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理解和欣赏,在旅游休闲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升休闲体验的价值;另一方面,解说能够提升旅游地的品质,提高游客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不祥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护环境。由于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旅游者与景区之间的媒介,被认为是游客将旅游经历提升至体验层次的必备手段,尤其是当信息的发射主体与信息接受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非均衡、不匹配的情况时,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更为突出。

解说系统的建设对于任何一种组织机构都是一项必须的工作,小到路边餐馆,大到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具体到旅游业,旅游景区作为发生旅游活动最重要的空间类型,以其观光性、管理权的高度统一性及其设施利用对象的单一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空间及组织机构,因此,选定景区作研究对象,也可以排除一些干扰因素,让我们专心研究解说方式的适用性,即与旅游景区类型相适的解说方式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景区相关的研究是旅游解说系统研究领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衍生出诸如关于历史街区解说系统、城市解说系统等等具有特质的研究领域来。故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体验意

义,即怎样的解说系统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体验质量,一是基础性意义,即景区是研究解说系统最基本的实物对象。由于是面向景区的研究,通过对景区解说系统中解说方式适用性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游客的行为,提高游客使用的效果与满意度,有效评估景区管理的质量;在提升景区解说系统水平、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有效发挥其保护资源、教育与服务大众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塑造景区整体形象。另外,还可以引导旅游者和社会公众对景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因此,本文研究的实用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1.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解说的相关研究源于西方,国外关于解说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就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而言,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在理论上,他们采用多学科交叉(包括对市场学、消费者行为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教育学等理论的运用)的视角:在研究内容上,从对解说概念的描述逐渐发展到对解说方式的寻求和力求提高解说效果的研究上,而且在90年代以后,随着源自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更多的成熟理论被运用到对解说的研究中,使得研究者更加注重解说给予游客思想带来的长期影响,研究内容上逐渐偏向于对沟通过程的探讨2;在研究方法上,从开始的定性研究转向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式,进行大量问卷调查与统计,并且与实验相结合,使得其研究日渐成熟。国外学术界对解说的研究是通过借助于其它学科理论而逐渐成熟的,目前已经深入到微观领域,其细微程度已经达到诸如牌示的设计、材料、颜色、解说牌大小、设置高度,甚至是文字的大小、字体、字间距等的层面上。除了拥有悠久的解说传统外,西方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对解说科学非常的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设有专门的解说学科,同时与其互为供需关系的解说行业也有相当规模,拥有大批的解说研究专家和大量的解说书籍、期刊、网站,还提供解说规划、咨询、培训等服务,另外还成立了十余个有国际声誉的协会组织,例如,1961年成立的解说自然主义者协会(The Association ofInterpretiveNaturalists)与西部解说员协会(Western Interpreters Association),这两个协会的成立,使解说得到了专业认可2。1964年,在美国

西弗吉尼亚州的Harpers Ferry成立了解说培训与研究中心。此后,旅游解说得到了更广泛地认同与发展3。在指导实践方面,国外的解说系统规划如同其他专项规划一样独立存在。研究案例涉及区域解说、国家公园、历史遗产地、游憩地、地质公园等景区解说。以及博物馆、研究馆的单体解说等尺度不同的对象。1.2.2国内研究状况

但在目前,我国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解说系统还缺乏全面地认识与理解,主要存在着概念应用混乱、缺少理论研究等问题。目前已经发表的关于解说系统的论文、著作为数并不多,而真正能够对解说系统从理论上及整体上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很少,能看到的研究成果多是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介绍”,更多的是对各个具体景区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的对策性研究。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1990年N2003年之间的“解说系统”关键词,找到相关论文有63篇,其中大多数都是从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角度出发的实例研究,而解说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没有真正深入涉及,只有寥寥几篇,具体研究如下:

我国大陆地区主要的研究成果有;王维正(2000)等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解说系统4;吴必虎、金华等(1999)等较早并较系统地关注并引发了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把旅游解说系统分为自导式解说与向导式解说,并对北京与香港的旅游解说系统做了比较,同时对北京市的旅游解说系统进行了分类5;吴承照(1998)提炼出解说规划的内容框架,对规划目标、流程以及规划内容做了安排6;厉新建(2004)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对解说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7;唐伽拉(2003),探讨了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规划方式和规划理念3;唐鸣镝(2006)在此基础上将解说系统理论消化运用到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论中。构建了景区解说体系的大致轮廓9;糜洁(2000)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环境解说规划做了研究,提出以地质、气候、土壤、水文和空气质量的解说为主要内容的解说基本框架”。

至于相关著作方面,关于解说系统的研究大多数只作为某一章节在某些旅游规划学教材中可见。直到2006年9月,湖北大学的张立明教授及胡道华教授在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旅游景区解说的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旅游景区的解说现状,形成了《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著作,这是国内首部关于解说系统方面的专著,对国内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具有一定的

指导和借鉴意义。我国台湾省在解说方面的研究对实践工作起到了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王鑫(1977)通过探讨人对外界环境的意象.感觉一知觉.态度.行为等整个过程,确立了景观保护和教育的基础,这无疑为环境解说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证据11。吴忠宏(1987)对解说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作用做了研究,认为解说是动物保育的宣导,透过口语化的语言使人们心灵得到触动12。王绪昂(2000)通过对解说员在赏鲸活动之前、之中与之后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解说对于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为解说员的实际工作提出指导意见13。许世璋对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的游客预约解说服务的游客行为进行了研究14。

综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于景区解说系统相关文献所论及的内容,可以发现与解说相关的研究表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关于宏观意义层面的大的解说系统的框架的构建,二是微观操作层面基于某个具体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进而本人意识到,世间一类事物虽然有一些共同的法则,但景区存在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类型,其相应的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在研究共性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寻求不同类型景区所最适用的解说方式类型,所以本论文试图从中观层面对景区解说系统进行适用性研究,这在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还未曾有过,所以这也是笔者坚持进行相关研究的原因之所在。我国在解说系统理论方面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了实践,表现为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单调、薄弱:而解说系统规划也不可能像国外其它专项规划一样独立存在:甚至在目前的旅游规划文本中,解说系统规划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块“鸡肋”,散见于某些规划文本的某一章节。这种现状导致了景区管理水平的下降和管理效率的低下。

李红翔(2007)旅游是居民以观光、度假、商务、学习或疗养等为目的而前往异地,并寻求与居住地环境有所差异的体验过程。诚然,对于相同的旅游对象物,不同的旅游者获得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一部分原因在于旅游者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其在旅游准备阶段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程度;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旅游对象物的“解读”程度。故此,提供适宜、灵活的解说工具,就成为了我们的研究关注,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论文选择了旅游解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近年来,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解说是沟通旅游者与对象物的通路。一方面,解说能够增加人们对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理解和欣赏,在游览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升体验价值;另

一方面,解说能够提升旅游地的品质,做大品牌价值。着眼于客体性来看,解说也有助于游客管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也更好地保护了环境。由于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景区与旅游者之间的媒介,被认为是将游客的旅游经历提升至体验层次的必备手段,尤其是当信息的发射主体与信息接受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均衡、不匹配的情况时,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更为突出。本论文进而将研究的实物对象锁定于景区,通过对景区解说系统中解说方式适用性的讨论,本文认为,解说系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游客的行为,提高游客作用于旅游对象物的效果与满意度,有效地评估景区的管理质量。做好解说系统建设,在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投入,使其在保护资源、教育与服务大众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解说系统建设的意义还表现在,有助于更好地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塑造景区整体形象。另外,还可以引导旅游者和社会公众对景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文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并说明了资料的来源,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对前期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这是因为解说系统、解说方式以及解说物等几个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在学术领域也经常出现混用现象,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本文的研究重点--解说方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具体分析,之后介绍了支持本研究的一些理论。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在前人所构筑的景区解说系统内涵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从系统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框架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剖析了系统的构成要素,并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第四章介绍了解说方式的适用性,这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重点所在。该部分主要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0篇微观层面的案例论文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笔者实地考察大连市各景区解说系统所得出的记录,将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最终得出了本文关于解说方式适用性研究的结论。在本论文的最后,根据已获得的研究结论,本人预测分析了景区解说方式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对景区管理者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设性提议。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院(系):应用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方向) 课程名称:风景区管理/Scenic Spot service and management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代码: 08 开课学期:秋 学时/学分:32学时/学分(课内教学32学时,实验上机0学时,课外0学时) 先修课程:饭店管理原理、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数学Ⅲ、饭店客房管理、饭店前台管理、饭店设备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英语Ⅱ、导游业务、饭店餐饮管理、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经济法规、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旅游景区服务及管理具体内容的专业基础课,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以下方面熟悉并掌握相应的技能: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解说服务、娱乐服务、购物服务、辅助服务;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标准化管理。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概论 2学时 (1)掌握旅游景区的定义、要点、分类及特征; (2)掌握旅游景区服务的概念及要素; (3)理解旅游景区管理与景区服务的关系; (4)了解教材的内容构建思路; (5)能够运用旅游景区的基本知识,对各种旅游景区进行区分。 重点:景区的分级分类;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难点: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注意:提示学生去查阅《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

(1)了解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2)熟悉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的内容; (3)明确旅游景区游客投诉的原因及心理; (4)掌握旅游景区游客投诉的处理方法; (5)能根据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的基础知识,通过模拟实训从特殊到一般,掌握现实中的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的基本规律和技能方法。 重点:游客投诉与抱怨受理服务。 难点:处理游客投诉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注意:旅游景区入门接待服务可请同学进行现场模拟。 3.旅游解说服务 2学时 (1)了解旅游解说服务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认识其主要类型; (2)掌握旅游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流程; (3)掌握导游解说服务的技术和技巧; (4)掌握自助式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 (5)能够依据旅游解说服务规划与设计的流程,熟练地完成景区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 重点:旅游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流程、导游解说服务的技术和技巧及自助式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 难点:旅游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流程、导游解说服务的技术和技巧及自助式解说服务的规划设计。 注意:标识牌设计中的细节性问题有可能被学生忽视。 4.旅游景区娱乐服务 2学时 (1)了解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的相关概念、主要类型; (2)掌握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的策划流程; (3)掌握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的运作模式; (4)掌握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的管理模式; (5)能够依据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策划流程,熟练完成景区娱乐服务的策划工作。 重点: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的策划及运作。 难点:旅游景区娱乐服务的策划及运作。 注意:旅游景区娱乐服务内容的分类方法。

旅游解说系统综述

旅游解说系统综述 自二战以后,大众旅游兴起。旅游活动由最初的经济附属物到现在反过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旅游,关注旅游活动。由于旅游资源的变异性、地域性、季节性、永续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活动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旅游者在旅游中常常需要得到关于所游览的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解说系统正是传递这种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解说系统是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旅游者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对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日益显现出来。旅游者作为旅游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也是旅游环境破坏的最直接因素。如何在使旅游者获得愉悦的旅游体验时,既学习知识,又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保护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的共同目标。其中,得到专家学者们一致认同的旅游解说是一种有效而关键的管理手段、一种重要的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1 国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综述 旅游解说起源于美国与欧洲的国家公园,初期的主要目的是向游客介绍国家公园内的自然资源。1871年,生活和工作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附近的John Muir最先使用解说(Interpretation)一词。1888年,自然导游先锋——Enos Mills在落基山地区担当自然导游时,把解说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195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立解说长官一职。1957年, 解说之父Freeman Tilden出版了《解说我们的遗产》(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一书,使解说得到了学术认可。1961年成立的解说自然主义者协会与西部解说员协会使解说得到了专业认可。1964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Harpers Ferry成立了解说培训与研究中心。此后,旅游解说得到了更广泛地认同与发展。【1】 Ham认为,解说的研究从20 世纪 60年代至今分为4个阶段,包括60年代至70年代的 “形成期”(the formative years),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媒介期”(search for the best medium),80年代到现在的“名正期”(quest for legitimacy),以及90年代以后出现的“初熟期”(early maturation)。【2】 至今有关旅游解说的定义颇多,Tilden(1957)最早认为解说并非事物的简单描述,而是通过体验揭示事物的内在意义与相互联系。【3】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认为,解说是帮助公园的每一个游客找到一个与公园亲自联系,交流机会的过程。美国国家解说协会认为,解说

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

旅游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 定义: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之一的(或其经营项目一部分的)空间或地域。即: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游乐体验、康体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或管理区的一部分)。 注: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以及以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旅游为吸引内容的各类营业性和非营业性旅游活动区。 旅游景区讲解员 tourist attraction interpreter 定义:受旅游景区委派或安排,为旅游团或旅游者提供讲解服务的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 一、旅游景区讲解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 a) 时时注意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 b) 努力学习掌握并模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和法规; c) 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d) 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e) 对待游客谦虚有礼、朴实大方、热情友好,尤其注意对老幼病残孕等弱势群体的关照,并且努力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f)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g) 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h) 不得以暗示或其他方式引导游客为讲解员本人或相关群体非法谋取荣誉或物质利益。 2、体质与基本从业能力 a) 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b) 能够使用普通话(或民族语言,或外语)进行景区内容的讲解,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表达逻辑清楚,用语礼貌自然),并努力实现语言的适度生动; c) 具有相应的文化素养和较为广博的知识,并努力学习和把握与讲解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法律法规、政策,熟悉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及风土习俗,从而将其运用于讲解工作; d) 具有相应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旅游景区讲解员的服务准备 知识准备应符合: a) 熟悉并掌握本景区讲解内容所需的情况和知识(基于景区的差异,可分别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历史和文化遗产知识,建筑与园林艺术知识,宗教知识,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知识等;以及必要时与国内外同类景区内容对比的文化知识); b) 基于游客对讲解的时间长度、认知深度的不同要求,讲解员应对讲解内容做好两种或两种以上讲解方案的准备,以适应旅游团队或个体的不同需要。 c) 预先了解游客所在地区或国家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了解客人的禁忌,以便能够实现礼貌待客。 接待前的准备包括: a) 接待游客前,讲解员要认真查阅核实所接待团队或贵宾的接待计划及相关资料,熟悉该群体或个体的总体情况,如停留时间、游程安排、有无特殊要求等诸多细节,以使自己的讲解更有针对性; b) 对于临时接待的团队或散客,讲解员同样也应注意了解客人的有关情况,一般应包括客人主体的来源、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其停留时间、游程安排、有无特殊要求等,以便使自己的讲解更能符合游客的需要。 上岗时应准备: a) 佩戴好本景区讲解员的上岗标志; b) 如有需要,准备好无线传输讲解用品; c) 需要发放的相关资料;

旅游解说系统

旅游解说系统 旅游解说系统是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解说系统的涵义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当前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导游员自身素质存在的缺陷 向导式解说系统是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解说方式之一。它以专门的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因此,向导式解说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取决于导游员自身的素养。当前国内众多景区的导游员往往缺乏本景区生态知识的专业化培训,对于旅游的保护与教育功能缺乏足够的业务知识,导致他们难以向旅游者提供生态旅游所应具备的保护和教育功能的服务。 二、解说牌示的设计忽视了生态保护的功能 解说牌示即解说标识牌,是解说服务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设施。[2]就一般景区而言,解说牌示可归为以下四类,即交通引导牌示、景物解说牌示、警戒忠告牌示和服务导引牌示。 首先,在解说牌示的设计上,当前旅游解说系统的解说标识牌在选材、样式、颜色、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悖的因素。如许多景区的牌示选择用砷或铜等处理过的防腐木材作为材料,其本身就成为一种污染物;部分景区的牌示样式和风格与景区主题和生态保护不协调;各类标牌样式、颜色混杂等。其次,各类解说牌示文字、图形和语法组织人性化不强。当前我国多数景区解说标牌的多语种解说薄弱,外语语法和用词不当现象较为普遍;交通标识路线混乱,不够醒目,图形应用不符合规范;景物解说或过于简陋或过于繁杂,不利于旅游者阅读;警戒忠告牌示用语强硬,造成旅游者心理上的不适;服务导引牌示不够明晰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者的出游兴致,更加不利于旅游生态保护与教育功能的开展。 三、游客中心解说功能薄弱 当前许多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偏重于旅游集散、接待等功能而忽视了作为全局性的解说功能,部分小型景区甚至不设游客中心的解说设施。这导致游客到达景区后缺乏对景区的全局性了解,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 四、解说内容陈旧、缺乏知识性 解说内容尤其是景物解说内容的缺陷是当前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生态旅游大发展阶段,但多数景区的景物解说内容仍停留在传统观光旅游层次。 首先,从解说内容所占比例来看,当前旅游景区的景物解说中像形解说和玄幻传奇占据了重要地位乃至主导地位,而有关于该景物的科普性和知识性内容则相对薄弱。当前多数解说往往以景区内的像形山石为主体,围绕这些像形山石凭空捏造出许多传奇神话,而有关该类景物的地质、环境、生态、史实资料等则少之又少,对于区内部分观光价值不高但生态、科学价值较高的景物往往是弃之如弊履,黄山李四光发现的冰川遗迹竟没有任何解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景区解说系统

景区解说系统构建及解说方式适用性研究 李红翔.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 旅游是居民以观光、度假、商务、学习或疗养等为目的而前往异地,并寻求与居住地环境有所差异的体验过程,这种体验“是一种内容丰富的体验,既有依附于事物表面的观察,也有沉湎于理性世界的深思”l。诚然,对于相同的旅游对象物,不同的旅游者获得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一部分原因在于旅游者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其在旅游准备阶段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程度: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旅游对象物的“解读”程度,而游客对旅游对象物不同层次的“把握”,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解说系统为工具的。 具体来说,因为旅游是一项具有异地性、暂时性和综合性的活动,一旦人们离开他们惯常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必然面l临着大量相关信息的获取及对新环境、新事物的认识问题,旧识而新不知。与旅游的暂时性相关联,要有效率地获得新知,必然需要借助各种解说来实现。因此,解说就成为沟通人类和环境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解说能够增加人们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理解和欣赏,在旅游休闲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升休闲体验的价值;另一方面,解说能够提升旅游地的品质,提高游客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不祥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护环境。由于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旅游者与景区之间的媒介,被认为是游客将旅游经历提升至体验层次的必备手段,尤其是当信息的发射主体与信息接受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非均衡、不匹配的情况时,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更为突出。 解说系统的建设对于任何一种组织机构都是一项必须的工作,小到路边餐馆,大到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具体到旅游业,旅游景区作为发生旅游活动最重要的空间类型,以其观光性、管理权的高度统一性及其设施利用对象的单一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空间及组织机构,因此,选定景区作研究对象,也可以排除一些干扰因素,让我们专心研究解说方式的适用性,即与旅游景区类型相适的解说方式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景区相关的研究是旅游解说系统研究领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衍生出诸如关于历史街区解说系统、城市解说系统等等具有特质的研究领域来。故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体验意

生态旅游景区标牌解说系统设计

生态旅游景区标牌解说系统设计 □李向明 ■生态旅游景区标牌解说系统设计的原则 按国家建设部的要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必须设立标志、标牌,并规定了相应的设立标准和规范。标牌内容一般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徽志图案和指示名称组成。 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标牌解说系统也可以参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设立标准 与规范进行设计,但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同时考虑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发展特点、经营管理风格、资源保护要求等需要,生态旅游景区的标牌解说系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在进行标牌解说系统设计时,其主要的原则: 1.标牌内容、功能上应体现出服务性与教育性 服务性与教育性是生态旅游景区标牌解说系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要求。因此,标牌在内容和功能上应体现这一要求。首先,标牌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为游客提供导游和信息服务,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提供最大限度的游览机会,增进游客的旅游知识,提高景观鉴赏、理解及享用能力。同时,标牌的服务性还表现在:标牌系统为景区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提供一种良好的途径;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应通过标牌系统发挥其教育功能,特别是环境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把旅游活动对当地社区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标牌式样、风格上应体现出艺术性与实用性 设计式样、风格独特的标牌系统可以成为生态旅游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可体现出景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独特魅力,成为塑造景区形象的有效载体。首先,标牌在式样、风格方面应该具有艺术性,应符合艺术和生态美学特征;其次,标牌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标牌的实用性。在材质选择、结构、制作方法、设置地点等因素上严格把关,保证标牌的经久耐用。 3,标牌内容、风格上的系统性与独特性

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综述-旅游管理 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综述 刘坤梅尚苗苗杨扬 作为管理游客手段的旅游解说系统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外旅游解说的相关研究起步早,研究与应用已经较为成熟。本文总结了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现状,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规划、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管理服务。 目前我国旅游解说研究虽然数量较少,但前景可观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大多数侧重于宏观研究,集中表现在解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上。通过cnki全文数据库搜集了大量的旅游解说系统方面的论文,本论文将从旅游解说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即解说媒介、解说信息和解说受众(游客)分析以及解说系统构建及优化、世界文化遗产解说、解说对策、解说规划设计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解说理论的研究 张明珠,卢松等(2008年)主要阐述了国外旅游解说的相关研究以及引入国外成熟理论与方法来充实我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李渊(2010年)本文试从博物馆的特点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为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一个参考。张波(2011年)通过对旅游者旅游价值体现与解说系统构成的关系分析,试图总结出针对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以丰富旅游规划的基础理念。 二、对解说媒介的研究

1.对解说员的研究 陈健平(2006年)指出导游讲解系统建设存在大量不到位、不完善、质量不高的状况,并影响到文化旅游地的整体开发品质与发展态势。普素文(2011)指出很多导游解说方式单一,加之景区内旅游解说系统不够完善,在没有导游解说的情况下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孙鑫(2012)指出解说员对于提高观众参观质量、保证讲解有效性、提升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对标示牌的研究 陈咏淑(2008)提出建设古典园林解说系统,对人员导游,匾额、楹联与刻石解说,牌示设计和导游图等方面要予以特别重视。武娟,李宏(2006)从标识牌的设计、建设两方面入手,指出我国目前风景区旅游标识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3.对电子解说设备的研究 周可华,罗明春(2006)分析电子解说系统的现状及与传统解说系统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策划的原则及要素,为景区发展电子解说系统提供了借鉴。彭仲,史烽(2008)以景区电子解说系统为基础,提出GIS技术在景区电子解说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方法及景区电子解说系统的发展趋势。刘文龙、毕圣凯、杨铁梅(2009)以单片机C8051F040为核心,结合GPS定位技术和语音技术,设计的电子旅游解说系统能够给游客提供该区域景点详细内容的全自动语音讲解。 三、对解说信息和解说翻译的研究 李华辰,梁留科(2007年)通过剖析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其在节点规划、解说物分类、解说物载体选择及内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理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