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

A.宗教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

2.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法治”通常是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的条文规定,也就是“纸面上的法”

B.“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内的动态意义上的概念

C.“法治”与“人治”相对,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

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4.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国家需要法律

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

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

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

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6.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

A.客观性

B.合法性

C.关联性

D.合理性

7.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

A.有法可依的含义

B.有法必依的含义

C.执法必严的含义

D.违法必究的含义

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9.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法律由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决定

10.法律主要是( )意志的表现。

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

11.法之所以具有普遍约束力,直接原因是因为法是( )。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C.上层建筑现象之一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2.根据约定俗成原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法律”是指()

A.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B.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C.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法律整体即广义上的法律

13.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所决定的。

A.意志

B.思想

C.物质生活条件

D.上层建筑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的执法机关。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5.在下列法律制定活动中,不属于法定立法程序的是( )。

A.法律案的起草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16.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17.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普通法律更严格,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中的( )

A.1/10以上提议

B.1/5以上提议

C.1/2以上提议

D.2/3以上提议

18.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20.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其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种类是( )

A.质押权

B.抵押权

C.所有权

D.用益物权

二.多项选择题

1.法产生的原因是( )。

A.阶级的出现

B.国家的出现

C.私有制的出现

D.生产力的发展

2.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法律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A.前提

B.基础

C.体现

D.手段

4.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

A.体现

B.前提

C.基础

D.保障

5.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是一个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法治属于( )。

A.政治建设

B.思想建设

C.政治文明

D.精神文明

6.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包括()。

A.《国家安全法》

B.《国防法》

C.《刑法》

D.《反分裂国家法》

7.社会主义法的适用遵循的原则有( )。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8.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培养法律意识

D.参与法律实践

9.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

A.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B.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C.立法者的法理功底

D.公众的法律实践

10.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应该做到()。

A.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B.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C.提高立法水平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11.构成违法行为的要素包括有( )。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C.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12.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3.国家与法是()。

A.从来就有的

B.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

C.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

14.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指()。

A.主权独立

B.领土安全

C.政治稳定

D.社会公共安全

15. 法制与法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以下答案中,属于法治的正确表达的有( )。

A.法治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B.法治是治国的原则和方略

C.法治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D.法治同民主政治相伴而生

三.简答题

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2.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确立的?它具有哪些具体规定性?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3.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1.李某,男,17周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收入。一天,他到商

场以800元购买了一辆山地车。其父母得知后非常生气,坚决要求商场退货,商场不肯,遂发生纠纷。问:李某父母的要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2.李某夫妇带儿子贝贝到美美像馆照周岁像,摄影师于某见贝贝活泼可爱,便私自多洗几张。于某的朋友刘某见到该照片,称其所在印刷厂准备制作儿童挂历,向于某要了一张,后制作挂历未成,刘某将照片以1000元卖给某饮料厂做广告,上市后被李某发现。问:(1)本案中李贝贝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2)本案中侵权人有哪些?如果李某代贝贝向法院起诉,他可以提出哪些诉讼请求?

3.甲乙各牵一牛于一桥头相遇。甲见状叫到:让我先过,我的牛性子暴,牵你的牛躲一躲。乙说:不怕。继续牵牛过桥,结果二牛在桥上打架,乙的牛跌下桥摔死。问:乙的损失谁来承担?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5.A

6.B

7.D

8.B

9.A 10.B 11.B 12.A 13.C 14.C

15.A 16.C 17.B 18.A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B

4.AD

5.AC

6.AC

7.ABCD

8.ABD

9.AB 10.ABD 11.ABC

12.ACD 13.CD 14.ABC 15.BD

三.简答题

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答: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确立的?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

现。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答: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

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鲜明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往哪里走、怎么走的最根本问题,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了全社会的法治共识,回应了国际社会各种质疑,对于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按照宪法法律治国理政、按照党纪党规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治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

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构筑法治中国大厦的基础,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李某父母的要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的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已满17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的同意。

2.答案:①肖像权。

②于某、刘某、某饮料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3.答案:乙的损失甲和乙都有责任承担。甲明知自己的牛性子不好,可能给乙造成损害,却没有主动避让,并对可能出现的损害结果采取放任态度,故应承担主要责任;乙听到甲的警告后,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对损害结果也有一定责任。

浅谈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法制建设

浅谈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法制建设 p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这些机关分别享有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力。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级立法机关遵循法制原则,依据法定权限,制定并出台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反映人民意志和要求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行政规章,有力地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但西部民族地区的地方立法工作由于受计划经济、立法滞后、农村立法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立法中没有充分利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赋予地方的立法权,在立法过程中往往思前顾后,严重影响了地方立法的进程和质量,已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性和原则性法律条文较多,法律条文约束力差,缺乏可操作性,影响和削弱了农村法律法规实施的效果。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缺乏良好的法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拉大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 (二)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得到广泛普及。但在没有法治传统、缺乏现代法治观念、小农经济意识浓厚、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着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以及农民和干部的整体法律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在农村有效开展,农村社会成员的法律素质得不到提高,限制了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有的甚至不能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二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有的村民对法律一知半解,抵制法律文化的现象越来越成为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使法律文化在农村得不到很好地普及,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三)西部民族地区人才缺失也是导致法制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人才严重短缺,而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中国发展改革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8500万文盲半文盲中的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以新疆为例,近年来调往外省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达两万多人;而青海省20年来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也在5万人以上。在西部毕业的硕士学位以上的研究生,有80%择业到了东部。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说明西部人才缺少的情况是何等的严峻,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因为偏远、落后等原因,使大学毕业生们纷纷选择到东部就业。因此,人才的缺失,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的缺失,致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四)司法力量较为薄弱,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欠缺,执法水平不高

2018年版第六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练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首要在于(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法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2、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C )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 3、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C )。 A、原始社会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奴隶制法律 D、资本主义法律 4、以下不属于奴隶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B、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C、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以下不属于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C、维护专制皇权 D、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6、( C )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A、法律的制度 B、法律的执行 C、法律的运行 D、法律的适用 7、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 C、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立法机关 D 、中央军委 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9、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B )。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C )。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k高等教育自考宪法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宪法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086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D 2.D 3.A 4.D 5.B 6.A 7.B 8.D 9.C 10.A 11.B 12.B 13.B 14.A 15.C 16.B 17.D 18.D 19.B 20.D 21.B 22.C 23.C 24.D 1.我国第一次确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2.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人权宣言》 B.《权利请愿书》 C.《世界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3.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它( ) A.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B.指出了宪法的内容 C.指出了国家形式的不同 D.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4.现行宪法序言明确宣告本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 )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国家制度 D.根本任务 5.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导源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6.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791年法国宪法 C.1215年《自由大宪章》 D.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7.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 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8.现阶段,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是( ) A.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C.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 D.非公有制经济 9.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 A.没有选举权 B.停止行使选举权 C.准予行使选举权 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10.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 ) A.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B.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C.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 D.党组织、厂长(经理)和工会相结合实行民主管理 11.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做( ) A.刚性宪法 B.柔性宪法 C.不成文宪法 D.钦定宪法

宪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汇总

宪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汇总 篇一: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 1.本次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B.三十一 C.二十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A.监察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 D.其他执法机关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 D)相适应。 A.社会发展B.社会资源的增长 C.生态环境D.社会发展计划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 D )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 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自治州.自治县区域划分由( B )审批。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自治区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最高人民法院(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监督,领导B.领导,领导 C.领导,监督D.监督,监督 11.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

谈谈你对依法治疆意义的理解

谈谈你对依法治疆意义的理解 自古边疆稳,则国安;边疆乱,则国难安。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新疆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但是,多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不顾新疆各族人民福祉,鼓吹民族分裂主义,策划组织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给新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 在疆内外,在思想界,在新疆广大干部群众中,就新疆如何保持发展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引出许多思考。 走出一条科学的治疆稳疆兴疆之路,说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疆的具体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疆的具体化。 一个地方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新疆的治理和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新疆的自身特点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情况。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总体战略科学地总结了新疆历史发展经验,深刻地把握了时代发展趋势和新疆现代化总进程,准确地结

合了新疆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有效地针对了新疆目前处于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三期叠加”特殊时期的特点。可以说,这个总体战略抓住了新疆治理和发展的“根”和“魂”,廓清和统一了人们对新疆治理和发展问题的思路与认识,指明了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三个不同侧面回答了治疆稳疆兴疆的根本途径和方略,三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融为一体。 依法治疆是前提。它起引领和保障作用,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国无法不立,民无法不治。新疆区情复杂、任务特殊,越是这样,越需要靠法治来规范和引领。通过推进依法治疆,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以良法图善治,全力保障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实现。 团结稳疆是基础。合则俱荣,分则俱损。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团结是福,分裂是祸。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新疆,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长期建疆是落脚点。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

学习《宪法》基本内容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个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胡锦涛同志指出,现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二、宪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力。在人民主权原则下,

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力得到最明确是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的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国家脾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1、内容不同。宪法作为一个国家队的根本法,它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是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 2、效力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或者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

《宪法学》第二章 课堂笔记

吉大《宪法学》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重点掌握宪法产生的条件、宪法发展的趋势、新中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情况、旧中国的立宪情况。 ◆知识点整理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条件 1、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思想条件 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出现,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 4、法律条件 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 1、英国宪法的产生 (1)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英国宪法。 (2)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妥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特点。 (3)英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书面的宪法典。 2、美国宪法的产生 (1)美国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成文宪法的先驱。 (2)美国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的原则,权利分立与制衡原则,联邦与州分权原则,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的原则。 3、法国宪法的产生 1789年法国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是世界宪政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宪法性文件。法国国民议会于1791年制定的法国宪法是法国第一部宪法,也是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确立的却是君主立宪制,它以人权宣言作为它的序言。 法国现行宪法是1958年宪法。从1791年宪法到1958年宪法,法国共制定了15部宪法,法国因此也获得了“宪政实验室”的美名。法国宪法的发展是和其激进的暴力式的革命过程有关。 (三)宪法的发展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经历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和帝国主义时期两个发展时期。 自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资本主义各国仿效英美法等过的模式制定了宪法。普遍确认了“人民主权”、“天赋人权”、“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基本原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在这一阶段,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维护国家集权,扩大行政权力,削弱议会作用。 2、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1918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3、当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1)宪法类型上的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宪法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宪法。 (2)宪法形式上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现状

新时代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现状 第一章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指导理论与实践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多样的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民族问题是决定我国社会安定与否的重要问题,民族法制建设则是此问题关键所在,既存在普遍性又含有特殊性。民族区域法制建设一定需要设计民族区域特殊的文化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民族现状和实际情况,还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充分发挥民主民族法治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和行为的指引功能,把蓝图转变成实际操作,用实际操作将理想实现,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法治的建设得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把蓝图变成现实,有理论依据,又要有实践,完成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才指日可待。而本章节就是依据民族法治文化建设问题普遍性从理论指导和实践进行研究。 1.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民族习惯法 我国作为后发展起来的迅速崛起的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西方法律的构建和现代法律文化的建构。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植根于国籍的法律资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当代法律文化的象征,民族习惯相关法律条例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律文化的象征。社会主义法律环境建设规则具有普遍统一性。所以,有必要将民族法和国家习惯法相结合,消除矛盾,实现民族地区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良好共存。 1.1.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劳动生产的形式是国内法的重要保障,决定了法律的实质和内涵。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和经济基础设施兼容的上层建筑,扎根于物质劳动模式,还是实践中相互矛盾的客观规律。所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主导地位是我国社会的实践方法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是全民进步的导向因素,对法律的产生和进步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我国相关法律条款是一种和经济基础相一致的表现形式。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国内法为执政阶级服务,同时也表现了我国为人民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核心力量,至死不渝的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为了建立家庭法,它将按照公众的原则保护绝大多数的利益,追求普遍的公平正义。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的重要主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法律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必须符合整个民族的进步要求。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于生产资料应用,社会存在决定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形式和本质。其次,国家的法律是人的意志的形式,但经济和政治上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的意图通过立法形成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共产党体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全国人大会起草通过了相关法律,以满足人民的法治保障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来看,严重的制约因素和国家意志是坚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主导地位的根本来源。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家的主要法律,强制法和普遍法。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衰退仍然存在着当地的民族法律文化。虽然它坚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民族法,但它强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政治和经济正常的这个阶段与中国的经济基础设施表达形式是一致的。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确立权威地位将有助于正确理解国民大会的修正和适用。 1.1.2民族习惯法的规范 每个国家的法律和习惯法都有不同的形成背景,每个都有自己特殊的特点。民族习惯性法律条款很久之前就在调节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的民族关系方面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保障。所以政府机关必须在民族领域重新认清民族习惯相关法规的适合性。 促进国家一致性法律和促进民族习惯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遵守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民族领域的适用提供实际基础保障。为了规范民族习惯相关法律条令,有必要对民族习惯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彻底的调研,回归信息来源,核实民族风情,习俗和当地法律知识,把握民族特色和全社会的需要。搞清楚民族生活中民族习惯法的作用和发展,并在完全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汇总,使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更加一体化。一般来说,民族习惯相关法规可根据影响和作用分为积极的民族习惯相关法律条款和消极的民族习惯相关法律条款。积极的民族习惯法例如:山区保护公约,邻近冲突的调解,生产后勤的组织,非法行为,尊重老人和儿童。这种民族习惯相关法规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很多的共识,有助于规范人民之间的民族关系。这种民族习惯相关法规和国家相关法律具有很大的一致。一是具有一致的目的。我国相关法律是国家的法律文化,但调解的目的是追求正义和社会价值。二是一致的内容,民族习惯相关法律的内容仍然非常广泛:民事纠纷的内容,犯罪,不良的森林纠纷以及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内容而不是其他破坏法律的行为,犯罪处罚。消极的民族习惯法阻碍了我国民族的进步与繁荣,还使得民族人民的生活陷入消极民族习惯法的泥沼。国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决摒弃消极的民族习惯相关法条。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1:关于《宪法》对自然人的适用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1.我国宪法适用于一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2.对于因出生取得国籍的确定,我国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3.侨居在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4.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2:下列解开了世界宪政运动序幕并且成为近代宪法先驱的是()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英国不成文宪法 2.美国独立革命产生的美国成文宪法 3.法国大革命产生的法国成文宪法 4.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 3: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有关村规民约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1.村民委员会有权制定村规民约,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批准生效 2.村民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3.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制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4.村规民约由村民委员会制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4:正式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宪法修正案。 1.1988年 2.1993年 3.1999年

4.2004年 5:根据1982年中国宪法,宪法的修改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的多数通过。 1.二分之一以上 2.三分之二以上 3.四分之三以上 4.全体一致 6: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1.法国的宪法 2.德国的宪法 3.奥地利的宪法 4.意大利的宪法 7: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国务院总理 2.国家副主席 3.军委副主席 4.国务院副总理 8:根据逃离国家的自由、接近国家的自由和依靠国家的自由的宪法基本权利分类,下列属于逃离国家的自由的是() 1.生活保障权 2.自由权 3.参政权

谈谈你对依法治疆意义的理解

谈谈你对依法治疆意义的理解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经验的总结。自治区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方略,是基于当前新疆的特殊区情和治疆需求。今天的新疆,风险与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在“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下,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的作用,加强新疆法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迫切。 只有坚持依法治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有一个统一的准绳和标尺,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才能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统一、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相统一。 通过厉行法治,切实维护各族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凝聚人心;通过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提高反恐意识,进而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法治建设没有例外,越是区情复杂、任务特殊,越要坚定决心、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切实使法治建设成为稳疆兴疆的坚强保障。 一是有利于健全打击和防范“三股势力”犯罪行为的制度措施,有效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紧紧围绕“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基本原则,健全法治体制机制和制度措施,构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 二是有利于强化法治教育和法治建设,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政策

观念、法治意识,自觉践行“一反两讲”,使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三是有利于完善地方立法,高举法治旗帜,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反对民族分裂、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重大事项,大力推进反恐维稳工作常态化,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走上法治轨道。 四是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为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新疆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赢得时间和主动。 五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问题,注意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六是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信仰何种宗教,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诉求和意愿都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和解决。无论是谁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2018年电大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它是一种宣言或声明 C.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它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B )。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3.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依据是(A )。 A.修改的程序不同 B.制定的主体不同 C.有无法典形式不同 D.与现实关系紧密程度不同4.宪法的主要功能是(A )。 A.保障公民权利 B.规范国家权力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经济发展 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制 6.下列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方能生效的是( C )。 A.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B.国务院部门的行政规章C.自治区的自治条 D.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7.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的有(D )。 A.全国人大 B.各省级人大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8.民族自治地方的( B )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人大常委会主任B.政府行政首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院检察长 9.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B )召集。 A.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委员长会议 10.我国的哪一部宪法结构体系有严重缺陷,全部宪法仅有30个条文?( B )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1.下列原则中仅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有(B )。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 D.法治原则 12.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13.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14.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B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C )。

2020年春中央电大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春中央电大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6 课程代码:0162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A)。 A. 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B.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C.全体人民均有选举权 D.一切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选举 2.我国采取(A)国家结构形式。 A.单一制 B.复合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3.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其组成人员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质询案的条件是(B)。 A.5人以上联名B.10人以上联名 C.15人以上联名 D.20人以上联名 4.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D)。 A.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B.规范宪法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D.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C.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D.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 6.下列关于两党制的表述,错误的是(B)。 A.两党制产生于英国 B.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只存在两个政党 C.有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两党制 D.两党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7.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D)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8.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 A.《独立宣言》 B.《世界人权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请愿书》 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 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C)。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1.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是(ABC)。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民族乡的人民政府 12.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CD)。 A.没收B.征收 C.征用 D.并给予补偿 13.我国的基层人民法院是指(AB)。 A.县、自治县人民法院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法院 C.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法庭 D.省辖市的人民法院 14.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ABCD)。 A.公布法律 B.任免国务院总理 C.任免国务院各部部长 D.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15.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 B.三十一 C.二十 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018年法学成人本科期末考试《宪法学》发在线考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综合作业 1. ( 单选题 ) 下列不属于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是()(本题1.5分) A、货币发行权 B、财政独立权 C、防务独立权 D、司法终审权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2. ( 单选题 ) 根据1982年宪法,具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本题1.5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3. ( 单选题 ) 根据2006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本题1.5分) A、十五日内 B、三十日内 C、四十五日内 D、两个月内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5 4. ( 单选题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决定特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本题1.5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 学生答案:B

解析: 得分:1.5 5. ( 单选题 ) 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本题1.5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5 6. ( 单选题 )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 法性文件()(本题1.5分)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 B.三十一 C.二十 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二章 宪法基本知识练习题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 1.《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全体劳动者的退休制度。()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国务院实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集体负责制。( ) 4.《宪法》规定,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 ) 5.计划生育、耕地保护、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7.城市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 8.《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10.《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1.《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 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 1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委员连续任职无限制要求。 () 13.《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4.《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 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5.制定行政法规属于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 16.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17.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 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8.《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 征用。 19.《宪法》所规定的“国家赔偿权”是指由于国家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调研报告: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调研报告

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调研报告 边疆的和谐稳定关系着边疆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今天,法治边疆、和谐边疆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XX州地处边疆,XX市一直是XX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等12种世居少数民族。XX市的法治建设对建设法治XX,示范带动周边边疆少数民族县市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XX市法治建设情况,调研组对XX市嘎洒镇、景哈乡搭亥村委会、达西利村小组等进行走访调查。本调研报告以调查为基础,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特殊性出发,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XX市法治建设基本情况 XX市于2009年4月在全省率先出台《XX市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市、法制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法治XX”创建工作。近年来,XX 市紧密结合地处边疆、世居少数民族多、外来人口多、各民族文化差异大、信仰南传

上座部佛教群众多、传统民俗多等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不断建立健全组织机制、监督机制、维护司法公正,全市综治基层基础夯实、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政治大局稳定,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出不少亮点。 (一)发挥社会力量优势,抓治安防控促平安XX建设 紧紧围绕各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创建适应新形势的群防群治格局。同时加大督促指导,“平安乡镇”、“平安农场”以及行业平安创建工作,全力助推平安XX建设。2014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了“云南XX一城中村暗藏数十家赌博场所:XX市区赌博场所众多”为题的节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公安等部门对全市此类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先后开展了“法治文化上墙、法治理念入心”行动、“平安XX建设”行动,“以曼各社区为例,在流动人口较多区域建设法治文化宣传墙,邀请市“两禁办”、市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安排到社区报到的机关党员普法,成效非常明显,社会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善。

宪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宪法学》 一、名词解释: 1、人身自由 2、民族区域自治 3、选举制度 4、基本权利 5、人民民主专政 6、公民 7、平等权 8、国家机构 9、国家元首 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简答题: 1、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和一般的权利义务相比有哪些特点? 3、简述平等权的特点和内容。 4、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 6、村民委员会的设置范围有几种情况? 7、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 8、宪法解释的原则与功能是什么? 9、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限制有哪些? 10、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11、我国选举制度有哪些基本原则? 12、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如何认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评分标准:要点答对即可给1.5分以上。漏答相关要点扣分一般以0.5分起算) 1、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就其主体而言,本国公民和外国人都可以成为人身自由的享受主体,其权利的价值体系具有普遍性。当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所必要时可以限制人身自由,但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合理界限,即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最合理的手段进行限制。保障人身自由是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的实现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