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习题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习题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习题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习题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

1、举例说明什么叫配合物,什么叫中心离子(或原子)。

答:配合物的定义是:由一个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位体(阴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结构单元,凡是由结构单元

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例如中心离子Co3+和6个NH3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

[Co(NH3)6]3+复杂离子,由[Co(NH3)6]3+配离子组成的相应化合物[Co(NH3)6]Cl3是配合

物。同理,K2[HgI4]、[Cu(NH3)4]SO4等都是配合物。

每一个配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都有一个处于中心位置的离子,这个离子称为中心离子

或称配合物的形成体。

2、什么叫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它同哪些因素有关。

答: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影响中心离子配位数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主要是由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的性质(半径、电荷)

来决定。

(1)中心离子的电荷越高,吸引配位体的能力越强,因此配位数就越大,如Pt4+形成PtCl62-,而Pt2+易形成PtCl42-,是因为Pt4+电荷高于后者Pt2+。

(2)中心离子半径越大,其周围可容纳的配位体就越多,配位数就越大,例如Al3+的半径大于B3+的半径。它们的氟配合物分别是AlF63-和BF4-。但是中心离子半径太大又削

弱了它对配位体的吸引力,反而配位数减少。

(3)配位体的负电荷增加时,配位体之间的斥力增大,使配位数降低。例如:[Co(H2O)6]2+和CoCl42-。

(4)配位体的半径越大,则中心离子周围容纳的配位体就越小,配位数也越小。例如AlF63-和AlCl4-因为F-半径小于Cl-半径。

2、命名下述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中心离子的氧化数?

根据配合物分子为电中性的原则,由配合物外界离子的电荷总数确定配离子的电荷数、

中心离子氧化数。

解:配合物命名配离子电荷数中心离子氧化数[Co(NH3)6]Cl3三氯化六氨合钴(Ⅲ)+3 +3

K2[Co(NCS)4] 四异硫氰合钴(Ⅱ)酸钾-2 +2

Na2[SiF6] 六氟合硅(Ⅳ)酸钠-2 +4

[Co(NH3)5Cl]Cl2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2 +3

K2[Zn(OH)4] 四羟基合锌(Ⅱ)酸钾-2 +2

[Co(N3)(NH3)5]SO4 硫酸一叠氮·五氨合钴(Ⅲ)+2+3

[Co(ONO)(NH3)3(H2O)2]Cl2二氯化亚硝酸根·三氨·二水合钴(Ⅲ)+2 +3

3、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

配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配位数

(1)[Zn(NH3)4]2++2 4

(2)[Cr(en)3]3+ +3 6

(3)[Fe(CN)6]3-+3 6

(4)[Pt(CN)4(NO2)I]2-+4 6

(5)[Fe(CN)5(CO)]3-+2 6

(6)[Pt(NH3)4(NO2)Cl]2+ +4 6

4、指出下列化合物中的配离子、中心离子及其配位数。

化合物 配离子 中心离子 配位数 (1)3KNO 2·Co(NO 2)3 [Co(NO 2)6]3- Co 3+ 6

(2)Co(CN)3·3KCN [Co(CN)6]3- Co 3+

6 (3)2Ca(CN)2·Fe(CN)2 [Fe(CN)6]4- Fe 2+ 6 (4)2KCl ·PtCl 2 [PtCl 4]2-

Pt 2+

4 (5)KCl ·AuCl 3 [AuCl 4]- Au 3+ 4 (6)CrCl 3·4H 2O [Cr(H 2O)4Cl 2]+

Cr 3+

6 5、命名下列配合物和配离子。

(1) (NH 4)3[SbCl 6] 六氯合锑(Ⅲ)酸铵 (2)Li[AlH 4] 四氢合铝(Ⅲ)酸锂 (3)[Co(en)3]Cl 3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4)[Co(H 2O)4Cl 2]Cl 氯化二氯四水合钴(Ⅲ) (5)[Co(NO 2)6]3- 六硝基合钴(Ⅲ)配离子

(6)[Co(NH 3)4(NO 2)Cl]+ 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Ⅲ)配离子 6、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Cu(NH 3)4]SO 4

(2)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 [Co(NH 3)3(H 2O)Cl 2]Cl (3)六氯合铂(Ⅳ)酸钾 K 2[PtCl 6]

(4)二氯·四硫氰合铬(Ⅱ)酸铵 (NH 4)3[Cr(SCN)4·Cl 2] 7、有两种配合物A 和B ,她们的组成为21.95%Co ,39.64%Cl ,26.08%N ,6.38%H ,5.95%O ,并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它们的配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位数。

(1) A 和B 的水溶液却呈微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时,有氨放出,同时析出Co 2O 3

沉淀

(2) 向A 和B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却生成AgCl 的沉淀

(3) 过滤除去两种溶液的沉淀后,再加硝酸银均无变化,但加热至沸时,在B 的溶液中

又有AgCl 沉淀生成,其质量为原来析出沉淀的一半。 解:首先求化学式,根据各元素在配合物中所占的百分比来求原子个数比。

Co ∶Cl ∶N ∶H ∶O =

16

95.5138.614

08.265

.3564.3959

95.21∶∶∶∶

= 0.37∶1.12∶1.86∶6.38∶0.37 = 1∶3∶5∶17∶1

化学式为CoCl 3N 5H 17O 或CoCl 3(NH 3)5·H 2O (1)水溶液呈酸性,说明NH 3在内界,均与Co 3+配位,当加入碱并加热至沸时,配离子被

破坏而放出氨气,同时析出Co 2O 3沉淀。 (2)说明在外界含有Cl -,所以加入AgNO 3都生成AgCl 沉淀。

(3)说明B 配合物中内界的Cl -仅为外界的一半,即两个Cl -在外界,一个Cl -在内界。 ∴ 中心离子 配位数

A :[Co(NH 3)5·(H 2O)]3+

Co 3+

6 B :[Co(NH 3)5·Cl]2+ Co 3+ 6

10 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

(1) 要点: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相结合:①配位体必须具有孤对电 子,而中心离子(或原子)必须具有空的能量相近的价电子轨道。以容纳配位体的孤电子对。

这是形成配合物的必要条件。②在配位体的作用下,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空轨道首先进行

杂化,形成数目相同的,能量相等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接受配位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形成σ配键。③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其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也不同,可以根据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的杂化轨道中d轨道能量不同,分为低自旋(内轨型)配合物和高自旋(外轨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比高自旋配合物稳定。

(2)配离子的空间构型,配位数等,主要决定于中心离子(或原子)杂化轨道的数目和类型。如sp3d2或d2sp3杂化,为八面体。

(3)价键理论在解释配离子空间构型,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磁性、稳定性等问题上取得一定成就。但存在着局限性。

①[Fe(CN)6]3-:Fe3+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5

3d 4s 4p

Fe3+

在配位体CN-的作用下,Fe3+的5个3d电子发生了重排,重配对,腾出2个空的3d轨道,此时Fe3+形成了d2sp3杂化轨道,6个CN-中配位原子碳的孤对电子对填入到杂化轨道成键,形成正八面体配离子

[Fe(CN)6]3-

d2sp3杂化

③[Cr(H2O)5Cl]2+:Cr3+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3:

3d 4s 4p

Cr3+

Cr3+的3d中有两个空轨道,Cr3+采取了d2sp3杂化,形成了6个能量相等的d2sp3杂化轨道。5个H2O分子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和Cl-上的孤电子对分别填入杂化轨道中,形成八面体配离子。

[Cr(H2O)5Cl]2+

d2sp3杂化

⑤Ag+的价电子层结构为4d10:

4d 5s 5p

Ag+

[Ag(CN)2]-

sp杂化

由于Ag+的4d价轨道已全充满,所以只采取sp杂化与2个CN-形成直线型配离。

⑥Fe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64s2

3d 4s 4p

Fe

[Fe(CO)5]

dsp3杂化(三角双锥)Fe原子在CO的影响下,4s的2个电子合并到3d轨道中,而3d轨道中另二个单电子

合并到一个轨道里,此时3d腾出一个空轨道,形成dsp3杂化轨道与5个CO的分子形成了三角双锥的配合物,而且Fe原子的3d轨道中有4对孤电子对,CO分子中C有空轨道,又形成了反馈键,使它们键间结合力更强些。

11、写出下列八面体构型或平面正方形构型的配合物的可能几何异构体。

(1)[Cr(H2O)4Br2]Br·2H2O 二水合一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顺式反式

(2)[Co(NH3)3(NO2)3]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3)[PtPyNH3ClBr] 一溴一氯一氨吡啶合铂(Ⅱ)

补充题:根据实验测得的磁矩数据判断下列各配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成键轨道,哪些属于内轨型,哪些属于外轨型。

(1)[Fe(H2O)6]2+μ= 5.3 B·M

(2)[Fe(CN)6]4-μ= 0 B·M

(3)[Ni(NH3)4]2+μ= 3.2 B·M

(4)[Co(NH3)6]2+μ= 4.26 B·M

(5)[CuCl4]2-μ= 2.0 B·M

解:配合物中含有由(n-1)d ns np组成的杂化轨道,这种配合物称为低自旋配合物或称内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仍保持其自由离子状态的电子结构。配位体的孤电子对仅进入外层空轨道而形成sp、sp3或sp3d2等外层杂化轨道的配合物,称为高自旋配合物或称外轨型配合物,用磁矩的降低来判断内轨型配合物的生成。

配合物磁性的大小以磁矩μ来表示,μ与成单电子数n的关系:μ= )2

(+

n

n

(1)[Fe(H2O)6]2+μ= 5.3 B·M μ= 3.5

n n = 4

n

)2

(=

+

有4个未成成对电子,可见Fe2+3d轨道没有参加杂化,它的杂化轨道是sp3d2,是外轨型。(2)[Fe(CN)6]4-μ= 0 B·M n = 0 可见Fe2+以d2sp3杂化,为内轨型

(3)[Ni(NH3)4]2+μ= 3.2 B·M μ= 2.3

n n = 2

+

n

)2

(=

Ni2+杂化轨道是sp3,是外轨型

(4)[Co(NH3)6]2+μ= 4.26 B·M μ= 26

+

n

n n = 3

(=

.4

)2

Co2+杂化轨道是sp3d2,是外轨型

3d 4s 4p 4d

Co2+

[Co(NH3)6] 2+

sp3d2杂化

如[Co(NH3)6] 3+u = 0 n = 0 Co2+以d2sp3杂化,为内轨型

(5)[CuCl4]2-u = 2.0 B·M n = 1 Cu2+以dsp2杂化,为内轨型

12、试用配合物化学知识来解释下列事实

(1)为何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配离子是有色的,而大多数Zn(II)的配离子为无色的?

解:由于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的d轨道未充满,当吸收一定光能后,就可产生从低能级的d 轨道向高能级的电子跃迁,从而使配离子显颜色;而Zn(II)离子的d轨道是全充满的,不能发生d-d跃迁,因而无色。

(2)为什么多数的Cu(Ⅱ)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答:大多数Cu(Ⅱ)的配离子为平面正方形是因为Cu2+的价电子层结构是3d9,在形成配离子过程中,由于配位体的影响,使3d轨道被激发到4p轨道上,空出一个3d轨道,形成dsp2杂化,即:

3d 4s 4p

Cu2+

dsp2杂化

dsp2杂化轨道成键的配离子则为平面正方形。

(3)HgS为何能溶于Na2S和NaOH的混合溶液,而不溶于(NH4)2S和NH3·H2O中?

答:因为在Na2S和NaOH混合溶液中,溶液为强碱性,S2—水解程度小,[S2—]大,加HgS 时,形成Na2[HgS2]配合物而溶解

HgS + Na2S == Na2[HgS2]

而在(NH4)2S和NH3·H2O中为弱碱性,由于NH4+与S2—的双水解S2—浓度小,加HgS 时,不能形成[HgS2]2—,则HgS不溶于(NH4)2S和NH3·H2O中,而溶于Na2S和NaOH 溶液中。

(4)何将Cu2O溶于浓氨水中,得到溶液为无色?

答:因为Cu2O溶于氨水中,形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Cu(NH3)2]+,

Cu2O + 4NH3·H2O == 2[Cu(NH3)2]+(无色) + 2OH-+ 3H2O 但[Cu(NH3)2]+ 很快在空气中氧化成兰色[Cu(NH3)4]2+

(5)为何AgI不能溶于过量氨水中,却能溶于KCN溶液中?

解:因为AgI 的溶度积很小,NH 3的配位能力不如CN —强,CN —

能夺取AgI 中的Ag +

生成更稳定的[Ag(CN)2]—

而使AgI 溶解,而NH 3却不能,因而AgI 不能溶于过量氨水却能溶于KCN 中。

(6)AgBr 沉淀可溶于KCN 溶液中,但Ag 2S 不溶。

解:因为Ag 2S 的K sp 远小于AgBr 的K sp ,以至于CN —不能与之配位形成易溶的配合物,而AgBr 却能与CN —

作用,生成[Ag(CN)2]—

,而使AgBr 溶解。 (7)为何CdS 能溶于KI 溶液中?

解:CdS 能与I —

生成十分稳定的[CdI 4]2—

配离子,使CdS 溶解。

(9)为何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的混合溶液进行电镀,锌和铜不会同时析出。如果在此混合

溶液中加入NaCN 溶液就可以镀出黄铜(铜锌合金)?

答:因为V 7628.0,V 337.0Zn /Zn Cu /Cu 22-==++θ

θ

??,θ

θ

??Zn /Zn Cu /Cu 22++>,Cu 2+的氧化性比

Zn 2+

的氧化性要强,所以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混合溶液电镀时,Cu 比Zn 先析出,所以不会同时析出,加入NaCN 后,Zn 2+ 和Cu 2+都形成配离子[Zn(CN)4]2—,[Cu(CN)4]2—,电极电势值都降低。V 1.1,V 2.1Cu

/]

)

CN (Cu [Zn

/]

)

CN (Zn [23

24

-=-=θ

θ??—

,二者的电极电势

几乎相等,得到电子的能力相同,因而同时析出锌、铜。

(10)化合物K 2SiF 6,K 2SnF 6和K 2SnCl 6都为已知的,但K 2SiCl 6却不存在,试加以解释 答:因为F —半径较小,在Si(Ⅳ)和Sn(Ⅳ)周围均可容纳下6个F —,因而K 2SiF 6,K 2SnF 6存

在;Cl —

半径较大,同时Sn(IV)半径也较大,使得Sn(Ⅳ)周围也可容纳得下6个Cl —

,因而K 2SnCl 6也存在。Si(IV)半径较小,而Cl —半径相比之下较大,因而Si(IV)周围不能容纳6个Cl —

,而只能容纳4个Cl —

,因而不存在K 2SiCl 6

14、0.1mol ·L —1AgNO 3溶液50mL ,加入密度为0.932g ·L —1含NH 318.24%的氨水30mL 后,

加水冲稀到100mL ,求算这溶液中Ag +、[Ag(NH 3)2]2+和NH 3的浓度?已配位在[Ag(NH 3)2]2+中的Ag +、占Ag +离子总浓度百分之几? 解:先求出混合后始态的Ag +和NH 3的浓度

[Ag +]=100

50

1.0?=0.05 mol ·L —1

[NH 3]=

100

1730

932.0%24.181000????=3 mol ·L —1

AgNO 3和NH 3水混合后发生了下面配位反应

Ag ++2NH 3 == [Ag(NH 3)2]+

NH 3的起始浓度较大,因此配位剂是过量的。又因[Ag(NH 3)2]+稳定常数较大,可以认为Ag +全部转化为[Ag(NH 3)2]+配离子,那么溶液中的[Ag(NH 3)2]+应为0.05 mol ·L —1,剩余氨的浓度为3-2×0.05=2.9 mol ·L —1。配离子在溶液中存在配位平衡,还会离解出部分Ag +和NH 3。设平衡时[Ag +]为x ,平衡时溶液中的[Ag +]、[NH 3]、[Ag(NH 3) 2 ]+由配位平衡计算:

Ag +

+ 2NH 3 == [Ag(NH 3)2]

+

起始浓度 3-2×0.05=2.9 0.05 平衡浓度 x 2.9+2x 0.05- x

稳K =

2

323]

NH ][Ag [])NH (Ag [+

+

=

2

)

29.2(05.0x x x +-=1.7×107

因x 值很小,可视为 0.05-x ≈0.05 2.9+2x ≈2.9

[Ag +

]= x =

2

7

9

.2107.105.0??=3.7×10

-10

mol ·L —1

[NH 3]=2.9+2x(3.7×10-10) ≈2.9 mol ·L —1

[Ag(NH 3) 2 +]=0.05-3.7×10-10≈0.05 mol ·L —1

已配位在[Ag(NH 3)2]+

中的Ag +

占Ag +

总浓度的百分数:

05

.010

7.305.010

-?-×100%≈100%

可视为Ag +

已经100%的配合。

P775,15、解:AgCl 溶解在KCN 中的反应如下: AgCl+2CN -== [Ag(CN)2]-+Cl -

平衡常数表示为:K =

2

2]

CN

[]

Cl

[])CN (Ag [--

上述平衡式的分子和分母各乘以[Ag +],得

K =

2

2]

CN

][Ag []

Cl

][Ag ][)CN (Ag [-

+

+

=AgCl

sp

K ·K 稳

如AgCl 不生成沉淀,则Ag +应基本上全部转化为[Ag(CN)2]-,因此可以假定溶液中 [Ag(CN)2-]=2.5 mol ·L —1 [Cl -]=0.41 mol ·L —1 代入上式得

K =

2

2]

CN

[]

Cl

[])CN (Ag [--

=

2

]

[41.05.2-

CN

?=1×1021×1.56×10

-10

[CN -]=

10

21

10

56.110

141.05.2-????=2.6×10-6 mol ·L —1

答:如果不使AgCl 沉淀生成,溶液中最低的自由CN -浓度是2.6×10-6 mol ·L —1

16、在1L 原始浓度为0.10mol ·L —1的[Ag(NO 2)2]—离子溶液中,加入0.20mol 的晶体KCN ,

求溶液中Ag(NO 2)2—,Ag(CN)2—,NO 2-和CN —等各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可忽略体积变化)。(()

()2

NO

Ag 21

CN Ag 107.6K ,10

0.1K 2

22

?=?=-

-)

解:配位反应为 [Ag(NO 2)2]—

+ 2CN —

== [Ag(CN)2]—

+ 2NO 2—

()()()()

18

2

21]

NO

Ag []

CN Ag [2

2

222210

5.110

7.610

1K K ]

CN ][NO

Ag []NO

][CN Ag [K 2

22?=??=

=

=

-

-

-

---稳稳

K 很大,使配位反应向生成[Ag(CN)2]—方向进行趋势很大。因此:在[Ag(NO 2)2]—中加足

量KCN 时,[Ag(NO 2)2]—几乎完全生成[Ag(CN)2]—,则溶液中。 [Ag(CN)2]—= 0.1-x [NO 2—] = 0.2—2x [Ag(NO 2)2]—

= x [CN —

] = 2x

代入上式:

()()(

)

18

2

2

2

2

2

2

2210

5.1x

2x 2.01.0]

CN ][NO

Ag []NO ][CN Ag [K ?=?=

=

--

--

x=[Ag(NO 2)2]—= 8.7×10—8mol ·L —1

[NO 2—] = 0.2—8.7×10—8×2≈0.2 mol ·L —1

[Ag(CN)2]—

=0.1—8.7×10—8≈0.1 mol ·L —1

[CN —

] =2×8.7×10—8

=1.7×10—7

mol ·L —1

17、阳离子M 2+可形成配离子[MCl 4]2—,其不稳定常数为1.0×10—21。MI 2的溶度积为1.5×

10—15。计算在1L 溶液中欲使0.010 mol MI 2溶解,所需Cl —

的物质的量。 解:MI 2溶解在Cl —中的反应如下: MI 2 + 4 Cl —

= MCl 42—

+ 2I —

6

15

21

sp 4

2

2410110

110

1K K ]

Cl []

I ][MCl

[K ?=???=?==

--

--稳

K 很大。如使0.010 mol MI 2溶解,M 2+几乎全部转化为[MCl 42—],因此假设溶液中 [MCl 4]2—

=0.01 mol ·L —1

,[I —

]=2×0.01=0.02 mol ·L —1

6

101]

Cl []

I ][MCl

[K 4

2

24?==

-

-- 1

2L m o l 101.4]Cl [---??=

18、解:首先根据配位平衡求出Ag +浓度,其次分别求出离子积来判断是否都能产生沉淀,

设[Ag +]为x

Ag + + 2CN -

== [Ag(CN)2]-

起始浓度: 0 0 0.1 平衡浓度: x 2x 0.1-x

2

2

2)

x 2(x x 1.0]

CN

][Ag [])CN (Ag [K ---

稳=

=

+

=1×10

21

稳K 很大,x 值很小,可视0.1-x ≈0.1

21

3

10

141.0?=x

[Ag +]= x =2.92×10-8 mol ·L —1

[Ag +][Cl -]= 2.92×10-8×0.1=2.92×10-9>AgCl

sp

K ,所以有AgCl 沉淀产生

同理,[Ag +][I -]= 2.92×10-8×0.1=2.92×10-9>AgI sp K ,所以也有AgI 沉淀产生。 22、判断下列配位反应的方向

(2)[Cu(CN)2]—

+ 2NH 3 == [Cu(NH 3)2]+

+ 2CN —

解: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可以根据配合物[Cu(NH 3)2]+和[Cu(CN)2]—的稳定常数,求出反应

的平衡常数来判断。

])CN (Cu []NH ][Cu []

CN ][Cu ][)NH (Cu []

NH ][)CN (Cu []CN ][)NH (Cu [K 2

2

32

232

32

2

23-+

-++--

+

=

=

28

38

10

]

)

CN (Cu [])NH

(Cu [10

7.310

2104.7K K 2

23

-?=??=

=

-

+

稳稳

计算出K 值很小,配位反应向生成[Cu(CN)2]—

的方向移动,因此,在[Cu(NH 3)2]+

的溶液中,加入足够的CN —时,[Cu(NH 3)2]+被破坏而生成[Cu(CN)2]—。 (3) [Cu(NH 3)4]2+ + Zn 2+ == [Zn(NH 3)4]2+ + Cu 2+

]

Zn

][)

NH (Cu []Cu ][)NH (Zn [K 22432243+

+++

=

,将等式右边分子和分母各乘以[NH 3]4

+

+

=

=

+

++

+243

243

]

)NH

(Cu [])NH (Zn [4

3224

3243243K K ]

NH ][Zn

][)

NH (Cu []

Cu []NH ][)NH (Zn [K 稳稳4

12

810

04.110

8.410

5-?=??=

K 值小,配位反应逆向进行,即向[Cu(NH 3)4]2+

生成的方向进行。

23、计算反应CuS(s)+4NH 3==[Cu(NH 3)4]+S 2—的K 值,评述用氨水溶解CuS 的效果。 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2

45

12

spCuS ]

)NH

(Cu [4

324310

1.410

5.810

8.4K ·K ]

NH []

S

][)NH (Cu [K 24

3---

?=???===

+

稳 计算结果表明,CuS 在氨水中较难溶(溶解效果差)。

补充题:用NH 3·H 2O 处理含Ni 2+和Al 3+

离子的溶液,起先得到有色沉淀,继续加氨,沉淀

部分溶解形成深兰色的溶液。剩下的沉淀是白色的,再用过量的碱溶液(如NaOH 溶液)处理,得到澄清的溶液。如果往澄清溶液中慢慢地加入酸,则又形成白色沉淀,继

续加酸则沉淀又溶解,写出每一步反应的配平离子方程式。

解:用氨水处理含有Ni 2+和Al 3+溶液,起先得到有色沉淀,有色沉淀是含有Ni 2 (OH)2SO 4

和Al(OH)3, Ni 2 (OH)2SO 4为浅绿色沉淀,Al(OH)3为白色沉淀,白色和浅绿色混起来就称为有色沉淀。

2NiSO 4 + 2NH 3·H 2O == Ni 2(OH)2SO 4↓+ (NH 4)2SO 4

Al 3+ + 3NH 3·H 2O == Al(OH)3↓+ 3NH 4+

继续加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形成深兰色溶液,兰色溶液是Ni(NH 3)6]2+

。(兰色,兰紫色,各书不一致)

Ni 2(OH)2SO 4 + 12NH 3 == 2 Ni(NH 3)6]2+ + 2OH — + SO 4

2—

剩下的沉淀是白色的Al(OH)3,Al(OH)3不溶于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但溶于过量NaOH ,

生成无色的Al(OH)42—

溶液。

Al(OH)3 + OH — == [Al(OH)4]2—

如果在清液中慢慢加入酸,则生成Al(OH)3的 白色沉淀,继续加入酸又变成了Al 3+。

Al(OH)42— + H + == Al(OH)3↓+ H 2O

Al(OH)3 + 3H + == Al 3+ + 3H 2O

26、已知Au + + e == Au 的V 68.1=θ

?

,试计算下列电对的电势

(1)[Au(CN)2]—

+ e == Au + 2CN —

(2)[Au(SCN)2]—

+ e == Au + 2SCN —

解:首先计算[Au(CN)2]—和[Au(SCN)2]—在平衡时离解出Au +的浓度,其次按奈斯特方程分别

求θ

?值。

Au + + 2CN — == [Au(CN)2]—

2

2]

CN ][Au [])CN (Au [K -

+

-

=

按题意,配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应为1 mol ·L —1

,则 =

=

?==

+

+

稳或 K 1]Au

[10

2]

Au

[1K 38

39

38

10

510

21-?=? mol ·L —1

]Au lg[0592.0Au /Au Au

/Au

+

+=++

θ

??()V 58.0105lg 0592.068.139-=?+=-

即 ()

V 58.0Au

/CN Au 2

-=-

θ

?

(2)同理:13

13

10

110

11K 1]Au [-+?=?=

=

mol ·L —1

()]Au

lg[0592.0Au /Au Au

/SCN

Au 2+

+=+-

θ

??V 910.010lg 0592.068.113

=+=-

30、在水溶液中Co(III)离子能氧化水

Co 3++e -

=Co 2+

V 84.1=θ?

已知[Co(NH 3)6]3+的稳定常数为1.4×1035,而[Co(NH 3)6]2+为2.4×104。试证[Co(NH 3)6]

3+

配离子在11-?L mol 氨水溶液中不能氧化水。 解:在标准状态下Co 3+

能氧化水,是因为: θ

θ

θ

??O H /O Co /Co 2223E

-=++()0V 613.0229.1842.1>=-= 所以能氧化水。

但加入了配位剂NH 3以后Co 3+、Co 2+都能形成配合物

Co 3+ + 6NH 3 == [Co(NH 3)6]3+

35104.1K ?=稳

Co 2+ + 6NH 3 == [Co(NH 3)6]2+ 4

104.2K ?=稳

当 [Co(NH 3)6]3+ == [Co(NH 3)6]2+ = [NH 3] = 1 mol ·L —1

时, ()+

+

=

363

3]

NH

Co [K 1

]Co

[稳 ()+

+

=

263

2]

NH

Co [K 1

]Co

[稳

根据奈斯特方程式: ]

Co

[]Co [lg

n

0592.023Co /Co Co /Co 2323+

++

=++++θ

??V 027.010

6.1104.2lg

0592.0842.135

4=??+=

其次计算在1 mol ·L —1氨水中的[OH —]

NH 3·H 2O == NH 4+ + OH —

3

5

b

10

21.410

77.11CK

]OH [---

?=??==

mol ·L —1

由于 O 2 + 2H 2O + 4e —

== 4OH —

V 401.0=θ

?

4

O OH

/O

OH

/O

]

OH [p lg

n

0592.022

2

-

+

=-

-

θ

??()

V 540.01021.41

lg

4

0592.0401.04

3=?+

=-

()()θ

θ

θ

??-

++-=OH

/O

]

NH

Co /[]

NH

Co [2

263363E

00540.027.0<-=

所以在1 mol ·L —1氨水中[Co(NH 3)6]3+不能氧化水.

配位平衡习题及答案

配合平衡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Cu (Ⅱ) 、Zn (Ⅱ) 、Cd (Ⅱ) 的易溶盐较多。() 2. 金属锌可以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气。() 3. Zn 、Cd 、Hg 的金属活泼性分别比Cu 、Ag 、Au 强。.............. () 4. [ Cu (NH3 )4 ]2+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u2+ 以sp3 杂化轨道与NH3 形成配位键。.........................................................................................................................() 5. Zn2+ 、Cd2+ 、Hg2+ 与EDTA 形成配位数为4 的螯合物。()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将Mn2+氧化为MnO4-的是.................()。 (A) PbO;(B) Bi3+;(C) NaClO;(D) (NH4 )2 S2O8。 2. 下列金属中,延展性最好的是........................................................... ()。 (A) 银;(B) 金;(C) 铜;(D) 锌。 3. 下列反应中,配离子作氧化剂的是............................................. ()。 (A) [Cu (OH)4]2- 与甲醛反应;(B)[ Fe (CN)6]4- 与FeCl3 反应; (C) [Co (NH3 )6]2+ 与O2 反应;(D)[ Ag (NH3 )2]+ 与KI 反应。 4. 下列化合物中易溶于水的是............................................................. ()。 (A) Cu2O ;(B) CuCl ;(C) CuCl2 ;(D) CuI 。 5. 下列离子分别与Hg2+ 反应不生成沉淀的是........................ ()。 (A) 少量I- ;(B) OH-;(C) Sn2+;(D) Cl-。 6. 在酸度较大的水溶液中也不溶解的盐是( ) (A) Ag2SO4 (B) Ag3PO4 (C) Ag2CO3 (D) Ag2S 7. 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常形成的产物是( ) (A) Cu(HCO3)2 (B) CuCO3 (C) Cu2(OH)2CO3 (D) Cu(OH)2 8. 组成黄铜合金的两种金属是( ) (A) 铜和锡(B) 铜和锌(C) 铅和锡(D) 铝和铜 9. Cu+的磁矩是( ) (A) 3.88 (B) 5.0 (C) 2.83 (D) 0 10. 下述有关银的性质的正确论述是( ) (A) 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B) 从浓盐酸中置换出氢 (C) 从氢碘酸中置换出氢(D) 从稀硫酸中置换出氢 11. 要从含有少量Cu2+离子的ZnSO4溶液中除去Cu2+离子最好的试剂是( ) (A) Na2CO3 (B) NaOH (C) HCl (D) Zn 12. 能共存于溶液中的一对离子是( ) (A) Fe3+和I-(B) Pb2+和Sn2+(C) Ag+和PO43-(D) Fe3+和SCN- 13. 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少量Fe3+,加入下列试剂效果最好的是( ) (A) 氨水(B) NaOH (C) H2S水(D) Cu2(OH)2CO3 14. Cu2O 和稀H2SO4反应,最后能生成( ) (A) Cu2SO4+ H2O (B) CuSO4+ H2O (C) CuSO4+ Cu + H2O (D) CuS 15. 五水硫酸铜可溶于浓盐酸,关于所得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成蓝色; (B) 将溶液煮沸时释放出氯气,留下一种Cu(I) 的配合物溶液; (C) 这种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生成沉淀; (D) 此溶液与金属铜一起加热,可被还原为一种Cu(I)的氯配合物。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 1. 单选题 (1)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A. 一个苯环的β-位 B.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C. 在醌环上 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2)遇碱液能显红色~紫红色的是()。 A. 羟基蒽醌类 B. 香豆素 C. 樟脑 D. 糖苷 (3)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A. 菲格尔反应 B. 无色亚甲蓝试验 C. 醋酸镁反应 D.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4)采用柱色谱分离蒽醌类成分,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 A. 硅胶 B. 聚酰胺 C. 氧化铝 D. 葡聚糖凝胶 2. 判断题 (1)蒽酚或蒽酮常存在于新鲜的植物中。()(2)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蒽醌苷,化合物是以分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出柱。() 3. 填空题 (1)天然存在的醌类化合物主要类型有,,,。 (2)萘醌及蒽醌苯环上的α-OH因与C=O形成,而表现出更弱的酸性,需用水溶液才能成盐。

(3)萱草提取物中主要含有下面4种化合物,采用pH 梯度萃取法对其进行分离的流程如下: OH OCH 3 OCH 3 CH 3 O O OH OH CH 3 O O OH OCH 3 CH 3 O O OH OH OH COOH O O 4.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OH O O OH OH O O OH O O OH 乙醚 乙醚液 ( ) 重结晶 1%NaOH 萱草根 乙醇浸膏 乙醚溶液 不溶物 5%NaHCO 3 NaHCO 3液 乙醚液 H +, 重结晶 ( ) 5%Na 2CO 3 Na 2CO 3液 ( ) 乙醚液 NaOH 液 ( ) A B C D A B C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9-1 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和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1)[CoCl 2(H 2O)4]Cl (2)[PtCl 4(en)] (3)[Ni Cl 2(NH 3)2] (4)K 2[Co(SCN)4] (5)Na 2[SiF 6] (6)[Cr(H 2O)2(NH 3)4]2 (SO 4)3 (7)K 3[Fe(C 2O 4)3] (8)(NH 4)3[SbCl 6]·2H 2O 9-2 已知磁矩,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1)[Cd(NH 3)4]2+ (μ=0 B M) (2)[PtCl 4]2- (μ=0 B M) (3)[Mn(CN)6]4- (μ=1.73 B M) ( 4 ) [CoF 6]3- (μ=4.9 B M)

(5)[BF 4]- (μ=0 BM) (6)[Ag(CN)2]- (μ=0 B M) 9-3 解释下列名词 (1)配位原子 (2)配离子 (3)配位数 (4)多基(齿)配位体 (5)螯合效应 (6)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7)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 (8)磁矩 答:见教材。 9-4 选择适当试剂,实现下列转化。 Ag →AgNO 3→AgCl ↓→[Ag(NH 3)2]Cl →AgBr ↓→Na 3[Ag(S 2O 3)2]→AgI ↓→K[Ag(CN)2] →Ag 2S ↓ 答:转化路线: ↓?→???→?→?→???→?↓?→????→?↓?→???→?- - - - - ?S Ag ]K[Ag(CN)AgI ])O [Ag(S Na AgBr ]Cl )[Ag(NH AgCl AgNO Ag 22232323NH 32232233 S KCN I O S Br O H Cl HNO 要点:应记忆题给各常见配合物和沉淀物的稳定转化顺序。 9-11 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金属离子M ,试证明在化学计量点时, (1)() ' 2 1MY pK pMY pM -= (2))(lg 2lg )(lg M c K MY c MY += 证明:

课题: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课题: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课型:课时: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配合物的形成原理 2、知道配位键、配合物、配离子等基本概念 3、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重、难点: 1、配合物的组成 2、配合物的命名 学习过程: 课前检测: (一)完成下面方程式: 1、硫酸铜与氨水反应 2、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 3、硝酸银与氨水反应 (二)溶度积规则Qi与Ksp的关系 学习新课 一、配合物的定义 [实验探究] 1、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0.1mol/L CuSO4溶液,然后逐滴加入2mol/L NH3·H2O 溶液至过量,观察并记录现象 。 2、将上述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数滴0.1mol/L BaCl2溶液,另一份滴加数滴1mol/L 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 3、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沉淀-溶解平衡考虑) [自学反馈]预习P130配合物的定义,理解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1、配位键 2、配离子 3、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自学反馈]预习P131配合物的组成,掌握配合物的组成 以[Cu(NH3)4]SO4为例,分析其组成 [Cu(NH3)4]SO4

1、中心原子:通常是, 例如:。 2、配位体:提供的分子和离子叫配位体 例如:。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原子叫配位原子 例如:。 3、配位数:作为直接与结合的的数目,即形成配位键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和电荷数的代数和。 5、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称为外界。 三、配合物的命名 [自学反馈]预习P132配合物的命名,熟悉配合物的命名规则 1、配离子的命名: 2、配位酸: 3、配位碱: 4、配位盐: 自学检测: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PtCl6] (2)K4[Fe(CN)6] (3)[Co(NH3)6]Cl3; (4)[CrCl2(H2O)4]Cl (5)[Co(NO3)3(NH3)3] (6)[Fe(CO)5]

醌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docx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及答案 Identifiaction ( Please give the Chinese names of the compounds following , and identify their secondary structure type. ) glcO OOH 1. 4. OH OOH OHO OH H H COOH COOH H COOH H CH 2OH glcOO OH 2. O 3. O OH OH OH O OH OH O OH O CH 3O CH 3 HO CH 3 H CH 3 O 5. O 6. O 二、选择题 A 型题(单选题) 1.羟基蒽醌对 Mg(Ac) 2 呈蓝~蓝紫色的是 A. 1 , 8- 二羟基蒽醌 , 4- 二羟基 蒽醌 C. 1 , 2- 二羟基蒽醌 D. 1 4 8- 三羟基蒽醌 , 5- 二羟基蒽醌 , , 2.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 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 5% 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B. C. O OH H OO OH OOH OH O O OH O D. E. O OH O OH O OH CH 3 O 4.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 羟基蒽酮类 B. 羟基蒽醌类 C. 蒽酮类 D. 二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 5.番泻苷 A 属于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 二蒽醌衍生物 E. 蒽酮衍生物

醌类化合物-习题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解释概念 1.醌类化合物 2. 蒽醌、蒽酚、蒽酮 3. 菲格尔(Feigl)反应 反应 二、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 COOH OH OH O O CH 3 OH OH O H H 三、填空题阿 1. 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然蒽醌类化合物根据母核上_______的位置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二类: 分布在_______为大黄素型,分布在_______为茜草素型。 3. 游离的醌类化合物大多具有_______性。小分子的苯醌、萘醌还具有_______性。 4. 由于_________的存在,蒽醌衍生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蒽醌能溶于__5%NaHCO 3__溶液中,________ 能溶于5%NaCO 3溶液中,_________的蒽醌只能溶于5%NaOH 溶液中,由于蒽醌衍生物的这一性质,可用_________法分离。 5. 蒽醌在酸性下易被还原成_________及其互变异构体_________。 6. Borntrager’s 反应检查的对象是_________类化合物,而蒽酚、蒽酮经_______后,才能与碱液呈红色。 7. 新鲜大黄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类较多,但他们在贮藏过程中可被氧化成为__________。 8. 由于_________的存在,蒽醌衍生物也具有微弱的碱性,能溶于_________中生成盐,在转化成 _________,同时伴有_________的变化。 9. 蒽酮极易被氧化,尤其在_________介质中,极易氧化为_________。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 错的划“X”) 1.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C 10-C 10'键与一般C-C 键不同,易于断裂,生成稳定的蒽酮类化合物。( ) 2. 大黄经贮藏一段时间后,其中的蒽酚类成分含量增高,而蒽醌类成分则含量下降( )。 3. 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常用碱性氧化铝色谱分离。 ( ) 五、单项选择题 1. 空气中最稳定的化合物是( ) O O OH O O O H O H CH 3 (CH 2)10 O OH O A B C

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DTA 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答:由于H+的存在使配位剂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酸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酸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3) 配位效应 答:由于存在其他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M 配位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4)配位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配位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配位效应系数。 (5)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 答:]n I []MIn ['=当点。变,此即指示剂的变色时,指示剂发生颜色突 3.计算题: (1)用EDTA 滴定法检验血清中的钙。取血清100μl ,加KOH 溶液2滴和钙红指示剂1~2滴,用0.001042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0.2502ml 。计算此检品中Ca 2+含量(Ca 2+mg/100ml )。若健康成人血清中Ca 2+含量指标为 9~11mg/100ml ,此检品中Ca 2+含量是否正常?(尿中钙的测定与此相似,只是要用柠檬酸掩蔽Mg 2+) 解: E D T A C a S Ca ()100Ca%(0.0010420.2502)40.0810010.45(mg /100ml)(40.08g/mol)0.1 cV M V M ??=???=== (2)精密称取葡萄糖酸钙(C 12H 22O 14Ca·H 2O )0.5403g ,溶于水中,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0.05000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23.92ml 。计算此样品中葡萄糖酸钙含量。(1222142C H O Ca H O M =448.7) 解:

11 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习题解答

11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习题 (p368-369)参考解答 1.解答: 序号 粒子 命名 中心离子 配体 配位原子 配位数 1 [CoOH (NH 3)4(H 2O)]2+一羟基.四氨. 一水合钴(III) 离子 Co(III)OH - 、NH 3、H 2O O 、N 、O 6 2 [Co(NO 2)3(NH 3)3] 三硝氨和钴 (III) Co(III)NO 2-、NH 3 N 、N 6 Pt(II)NH 3N 4 3 [Pt(NH 3)4][PtCl 6]六氯合铂(II) 酸四氨合铂 (IV) Pt(IV)Cl -Cl 6 4 Ag 2[HgI 4] 四碘合汞(II) 酸银 Hg(II)I -I 4 5 [Co(en)3]Cl 3 氯化三乙二 胺和钴(III) Co(III)en N 6 6 [Fe(CN)5(Py)] 3-五氰.一吡啶合铁(II)离子 Fe(II)CN -、Py C 、N 6 7 Cu[SiF 6] 六氟合硅(IV) 酸铜 Si(IV)F - F 6 8 [CoBr(NH 3)5]SO 4 硫酸一溴.五 氨合钴(III) Co(III) Br -、NH 3 Br 、N 6 2.解答:(1) [Ni(CN)4]2- (2) K[PtCl 5(NH 3)] (3) [Cu(en)2]Cl 2 (4) [CoCl 2(NH 3)4]Cl (5) [PtCl 2(NH 3)2] 3.解答: 4.解答: 粒子 自旋状态

(1)Fe(en)22 + 高自旋 外轨型 (2)Mn(CN)64- 低自旋 内轨型 (3)K 3[Fe(CN)6] 低自旋 内轨型 (4)Pt(CN)42 - 低自旋 内轨型 5.解答:[Fe(H 2O)6]2 +:高自旋,2g 和e g 电子排布为: 磁矩:μ= B.M 9.4 [Fe(CN)6]2 -:低自旋, t 2g 和e g 电子排布为: 磁矩为:μ= B.M 06.解答: [Ag + ]= 4.0×10-7mol·L -17.解答:无AgI 沉淀生成。 8.解答: K θf =3.5×1012 9.解答: E θ (AuCl 4- /Au)= -1.04V 10.解答:; 117 3L mol 10 8.2]Al [??+?×=13-4L mol 104.1]AlF [???×=13-25L mol 101.7]AlF [???×=; 13-36L mol 104.1]AlF [???×=11.解答:(1) [Mg 2+]=6.2×10-5 mol ?L ?1; (2) [Mg 2+]=3.8×10-8mol ?L ?1 12.解答: L mol 107.3 [Y] -1-11?×=13.解答:lg c =7.75>6,可以标定。 θ/ ZnY K 14.解答:lg c =9.21>6,可以滴定。 θ/ZnY K 15.解答:=7.73>6,可以准确滴定。 θ/ CuY lg cK 16.解答:pH=6.00时不能直接滴定Mg 2+;pH min =9.66(此时基本不生成沉淀) 17.解答:(1)可进行分别滴定。(2)滴定Zn 2+适宜的pH 范围(3.97,6.38)。 18解答:(1)lg αZn =5.10; (2)lg K Zn'Y'= 10.95; (3) mol ?L ?1 ; [Zn 2+]=6.4×10080.0][Zn /=-7mol ?L ?1 19.解答:(1)总硬度(CaCO 3)= 1 L mg 1.332??(2)Ca 含量(CaCO 3)= 1L mg 7.203??Mg 含量(MgCO 3)= 1L mg 2.97??20.解答: 结构组成 AgCl 沉淀质量 [CrCl 2(H 2O)4]Cl·2H 2O 53.83g [CrCl(H 2O)5]Cl 2·H 2O 107.7g [Cr(H 2O)6]Cl 3 161.5g 21.解答:(1) [Fe(OH)(H 2O)5]2+ no isomers (2) [RuBr 2(NH 3)4]+ have 2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组成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如[Cu(NH 3)4]SO 4 (3)形成条件 ???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 ?? ?? 中性分子:如H 2 O 、NH 3 和CO 等。 离子:如F - 、Cl - 、CN - 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 、Ag +等。 【练习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 A .NH 3、H 2O B .NH + 4、H 3O + C .N 2、HClO D .[Cu(NH 3)4]2+ 、PCl 3 【练习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A .NH 4NO 3 B .NaOH C .H 2SO 4 D .H 2O 【练习3】下列物质:①H 3O + ②[B(OH)4]- ③CH 3COO - ④NH 3 ⑤CH 4中存在配 位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④ 【练习4】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Cu(H 2O)4]SO 4·H 2O B .[Ag(NH 3)2]OH C .KAl(SO 4)2·12H 2O D .Na 3[AlF 6] 【练习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 ) ①CuSO 4·5H 2O ②K 2PtCl 6 ③KCl ·CuCl 2 ④Cu(NH 2CH 2COO)2 ⑤KCl ·MgCl 2·6H 2O ⑥Cu(CH 3COO)2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 D .①③⑤ 二、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⑴简单配合物:由形成体和单齿配体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称简单配合物(也称单核配合物)。如()[] 443SO NH Cu 、()[] O H SO O H Cu 2442?等。 其特点是: ① 在中心离子周围按一定空间构型整齐地排列着一定数目的配体。 ② 在水溶液中往往逐级离解,形成一系列中间配离子,并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③ 大量的水合物,是以H 2O 为配体的简单配合物。 ⑵螯合物: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俗称内络盐。此类配体也称螯合剂,它与中心离子结合时犹如螃蟹的双螯钳住中心离子似的。 其特点如下: ① 螯合物中有环状结构。 ② 若中心离子相同,且配位原子也相同时,螯合物一般比简单配合物稳定。 ③ 在水溶液中很少发生逐级离解现象。 ④ 一般具有特征颜色。 ⑤ 往往不溶于水,但却溶于有机溶剂中。 在分析化学上,螯合剂被广泛地用作滴定剂、显色剂、沉淀剂、掩蔽剂和萃取剂等进行分离和分析测定。 ⑶特殊配合物:除简单配合物和螯合物外,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配合物。 如:多核配合物、多酸配合物、羰基配合物、夹心配合物等。 2、 配合物的化学式 3、 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氧化数) 如:[Co(NH 3)6] 3+ 六氨合钴(Ⅲ)离子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一、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在中药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2.中药中苯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和()两大类。萘醌类化合物分为()、()及()三种类型。 3.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和()。4.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和()两种,前者羟基分布在()上,后者羟基分布()上。 5.Borntrager反应主要用于检查中药中是否含()及()化合物。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常用于检查植物中是否含()的专属性反应。 6.游离蒽醌的分离常用()和()两种方法。 7.常用的甲基化试剂有()、()及()等。 8.羟基蒽醌在UV吸收光谱中主要有()个吸收峰。 9. 蒽醌苷元与蒽醌苷的分离,可以利用其溶解度的差异,采用()等溶剂进行液-液萃取。 10. 蒽醌在酸性下易被还原成_________及其互变异构体_________。 11.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中酚羟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二、单项选择题: 1. 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A.在一侧苯环的β位 B. 在二侧苯环的β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D. 在二侧苯环的α或β位 E.在醌环上 2.下列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应该是() ①O O CH 2 OH OH OMe ② O OH OH COOH ③O O CH 2 OH OH OH ④ O O OMe CHO A.1>2>3>4 B.2>1>3>4 C.2>3>1>4 D.2>4>1>3 3. 以pH梯度萃取法从大黄CHCl3提取液中用5%NaHCO3萃取,碱水层含有的成分是 A. 大黄酚 B. 大黄素 C. 大黄酸 D.大黄素甲醚 E.芦荟大黄素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1.Structure Identifiaction (Please give the Chinese names of the compounds following,and identify their secondary structure type.) 1. H COOH O O OH OH COOH O O glc glc H 2. COOH O O OH OH H 3. O O OH OH H CH2OH 4. O CH3 O OH OH CH3O 5. O CH3 O OH OH HO 6. O CH3 O H OH OH 二、选择题 A型题(单选题) 1.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A. 1,8-二羟基蒽醌 B.1,4-二羟基蒽醌 C. 1,2-二羟基蒽醌 D. 1,4,8-三羟基蒽醌 E.1,5-二羟基蒽醌 2.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 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B. C. O OH OH O O H OH O O OH

D. E. O OH OH O CH3 OH 4.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 羟基蒽酮类 B. 羟基蒽醌类 C. 蒽酮类 D. 二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5.番泻苷A属于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 二蒽醌衍生物 E. 蒽酮衍生物 6.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A. B. C. D. E. O OH OH O OH OH O O OH OH O OH OH O CH2OH OH OH 7.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A.菲格尔反应 B.无色亚甲蓝试验 C.活性次甲基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8.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A. 大黄素 B. 大黄酚 C. 大黄素甲醚 D. 茜草素 E. 羟基茜草素 9.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值大小顺序为

(完整版)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A、D: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2O)(NH3)3Cl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2)3Cl3] 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2[PtCl6] 六氯合铂(Ⅳ)酸 【C】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中的配合物而言,NO2-以N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2-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3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3)4(CO3)]+ B. [Co(NH3)5(CO3)]+ C. [Pt(en)(NH3)(CO3)] D. [Pt(en)2(NH3)(CO3)]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3)5(CO3)]+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3)(CO3)]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2(NH3)(CO3)]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3)4(CO3)]+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3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3 B. [Zn(NH3)4]2+ (μ = 0 ) C. [Ni(CN)4]2-(μ = 0 ) D. 【C】A:BF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3)4]2+ (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部排满电子,因此只会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D:NH4+离子是正面体结构,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发生了sp3杂化;C:[Ni(CN)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 长春中医药大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 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4.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分布和生理活性。 【教学内容】 1. 醌类化合物的含义、分布和生理活性。 2.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分类。 3.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性状、升华性、溶解度、酸碱性、显色反应。 4. 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5. 蒽醌类化合物的检识方法。 6. 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化学法(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波谱分析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NMR谱、13C-NMR谱及MS谱)。 7. 实例:大黄、丹参、紫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实验。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6学时) 第一、二节概述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学时) 第三、四节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学时) 第五、六节醌类化合物的检识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2学时) 第七节含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1学时)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 述 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 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 对苯醌 邻苯醌 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 2,6-二甲氧基苯醌 信筒子醌 辅酶Q 10(n=10) 二、萘醌类 萘醌类化合物分为α(1,4)、β(1,2)及amphi (2,6)三种类型。 萘醌类化合物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 α-(1,4)萘醌 β-(1,2)萘醌 amphi-(2,6)萘醌 胡桃醌 蓝雪醌 拉帕醌 胡桃醌具有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蓝雪醌具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 CH 3O O O O CH 3O O O H (CH 2)10CH 3OH CH 3O CH 3O CH 3O O CH 2CH C CH 2 H CH 3n O O OH O O OH CH 3O O CH 2CH C CH 3 OH CH 3O O O 7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解析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Pt(NH3)6Cl4(2)Cr(NH3)4Cl3(3)Co(NH3)6Cl3(4)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顺序为Pt(NH3)6Cl4>Co(NH3)6Cl3>K2[PtCl6]>Cr(NH3)4Cl3 2. PtCl4和氨水反应, 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O3处理,得到 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 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 (NH3)4]2+、外界为2 Cl-,结构式为:[Pt Cl2 (NH3)4] Cl2。 3下列说法哪些说法不正确?说明理由。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2)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3)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5)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 解:(1)不正确。有些化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2 (NH3)2]、[CoCl3 (NH3)3]等。 不正确。少数高氧化数的非金属元素离子也可作为形成体,如[BF4]-、[SiF6]2-中的B3+、Si4+等;另外,有些中性原子也可作形成体,如[Ni(CO)4]中的Ni原子。 不正确。在多齿配体的螯合物中,配位体数目就不等于配位数,如[Cu(en)2]2+中。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应是形成体和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如[Fe(CN)6]3-。 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磁矩数据(B.M.)如下: [CoF6]3- 4.5 [Ni(NH3)4]2+ 3.0 [Ni(CN)4]2-0 [Fe(CN)6]4-0 [Cr(NH3)6]3+ 3.9 {Mn(CN)6}4- 1.8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精编WORD版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 】A 、D :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 :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 :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 2O)(NH 3)3Cl 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 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 2)3Cl 3] 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 2[PtCl 6] 六氯合铂(Ⅳ)酸 【C 】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 中的配合物而言,NO 2- 以N 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

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 2 -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 3 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 3) 4 (CO 3 )]+ B. [Co(NH 3 ) 5 (CO 3 )]+ C. [Pt(en)(NH 3)(CO 3 )] D. [Pt(en) 2 (NH 3 )(CO 3 )]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 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 3) 5 (CO 3 )]+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 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 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 3)(CO 3 )]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 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 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 2(NH 3 )(CO 3 )]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 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 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 3) 4 (CO 3 )]+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 因此CO 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 3 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 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 3 B. [Zn(NH 3 ) 4 ]2+ (μ = 0 ) C. [Ni(CN) 4 ]2-(μ = 0 ) D. 【C】A:BF 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 3 ) 4 ]2+ (μ = 0 )的配位数 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练习题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醌类化合物: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2. 菲醌类:具有菲醌母核的化合物,于生物合成上可能来源于二萜类,故常称其为二萜醌类成分。 二、简答题 1. 简述醌类化合物的分子类型及其分类 答: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分为对苯醌和邻苯醌两大类;萘醌类化合物分为α(1,4)、β(1,2)、amphi(2,6)三类;天然菲醌衍生物主要包括邻醌及对醌两大类;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醌衍生物,包括1,2-蒽醌、1,4-蒽醌、9,10-蒽醌,根据羟基分布不同,蒽醌分为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蒽酚和蒽酮衍生物;二蒽酮类,包括中位(meso-)连接二蒽酮类、α-位连接二蒽酮类。 2. 简述萘醌的特性 答:α-萘醌类是黄色结晶,可升华,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乙醚; 天然萘醌衍生物多为橙黄色或橙红色结晶,个别为紫色结晶; 许多萘醌类有很明显的生物活性,如抗感染、抗癌、抗凝血等。 3. 简述醌类化合物的溶解性特点 答:游离醌: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醌苷类:易溶于甲醇、乙醇,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醚、苯、氯仿。 4. 如何判断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答:强弱取决于是否有羧基及酚羟基的数目、位置; 含–COOH > 含两个以上β-OH > 含一个β-OH > 含两个α-OH > 含一个α-OH 5. 简述醌类化合物颜色反应类型,如何判断结果 答:Feigl reaction: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无色亚甲兰显色试验:若出现兰色斑点,可能含苯醌或萘醌;不显色,可能含蒽醌。 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醌环尚未完全取代的苯醌或萘醌,可在氨的碱性环境中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溶液反应,生成兰绿或兰紫色。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醋酸镁反应:α-OH,邻-OH:显兰、兰紫色;间—OH:橙红、红色;对—OH:紫红、紫色。 Borntrager’s reaction:羟基蒽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色及蓝色。 6. 简述一般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答: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提酸沉法;水蒸气蒸馏法;其它方法,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 7. 简述用于醌类化合物结构鉴定的衍生物制备方法 答: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 8. 简述羟基类型对制备甲基化醌类化合物的影响及常用的甲基化试剂。 答:–OH 类型不同,化学环境不同,其甲基化反应难易不同,R-OH < α-酚OH < β-酚OH <-COOH; 常用的甲基化试剂:重氮甲烷(CH2N2)、碘甲烷(CH3I)、硫酸二甲酯((CH3)2SO4)等。 9. 简述羟基类型对制备乙酰化醌类化合物的影响及常用的乙酰化试剂及反应能力。 答:–OH 类型不同,乙酰化反应难易不同,α-酚OH <β-酚OH

配位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

第六章配位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6150 (1) [RhCl6]3- (2) [Ni(H2O)6]2+ 6001 分裂成两组, d 2 2y x 和 2 z d处于高能级,d xy,d yz,d xz处于低能级。 6002 X-为弱场配体,CN-为强场配体, NH3介于两者之间。 6003 (A) 6004 否 6005 (C) 6006 -2△0 6007 此结论仅在O h场中,中心离子d 电子数n=4--7 时才成立。 6008 -0.4△0×6 =-2.4△0 6009 假设填T d空隙 LFSE(Td)=[4×(-0.267△)+4×0.178△] = -0.356△ 假设填O h空隙 LFSE(Oh)=[6×(-0.4△)+2×0.6△] = -1.2△ Ni2+倾向填入稳定化能大的空隙中,所以NiAl2O4为反尖晶石。 6010 小 6011

参看《结构化学基础》 (周公度编著) p.275 6012 (1) t 2g 4 e g 2 (2) - 0.4△ (3) │M s │=6π 2h (4) μ= 26 μβ 6013 (D) 6014 能级次序: d 22y x -最高, 2d z 次之,d xy 再次之,d yz ,d xz 最低。 理由:①因z 方向拉长,相应xy 平面上的 4 个L 靠近,所以d 22y x -能级升高,d z2能级下降; ②因为 d xy 在xy 平面内,受L 的影响大,所以d xy 能级上升,而d yz , d xz 受xy 平面上 的 4 个L 排斥小,所以能级下降。 ③但因z 方向上方还有 1 个L,加之2z d 的"小环"在xy 平面上,可受到L 的直接作 用,所以2d z 能级高于 d xy 能级。 6015 O h 点群,说明Jahn-Teller 效应为 0,按强场排:( t 2g )6(e g )0 LFSE =-2.4△0 6016 (B), (D) 6017 否 6018 (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