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归纳

学习战争的知识逻辑

背景(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过程(爆发、阶段、结果)

影响(参战国、地区局势、世界局势)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为什么经济发展迅速?

(1)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资金

(2)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原料

(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3、手段:

(1)谈判和幕后交易,纠集军事集团

(2)扩军备战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大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发展为

两大集团:同盟国:德意奥

协约国:英法俄

1、法德、英德、俄奥之间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法德矛盾的核心——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德矛盾——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最主要的矛盾)

俄奥矛盾的核心——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1)同盟国集团:

1879——德奥同盟;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

(2)协约国集团

1892——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4——英法协定;1907——英俄协定(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

(一)巴尔干成为火药桶的原因

1.战略位置重要

2.民族矛盾激化

3.列强的争夺

(二)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的导火线

四、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

3. 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

4.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1.为什么要打?

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

2.为什么能打?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二)三个阶段三条战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多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

时间:1916年6月下旬至11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

第一阶段(1914年)

东普鲁士战役(东线形成对峙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5年德奥击溃俄国(德国计划再次落空)

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奥匈

(三)结束标志——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署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持久的原因:

A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B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

C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A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B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战争双方阵营的变化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

2.1904,1907年英国与法,俄签订协约(协约国集团最终建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形成)

3.美国参战(1917年4月)

4.中国参战(1917年8月)

5.俄国退出(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

⑴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争夺拉丁美洲)

⑵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⑶德国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击沉了多艘美国船只。

⑷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担心自己利益因协约国实力削弱(美担心俄退出一战)而受到损失。

1917年4月美国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向德国宣战

美国参战的影响(美国参战会给世界大战带来什么变化?)

(1)首先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

(2)其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

(3)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

二、同盟国的崩溃

1、德国的垂死挣扎------西线战斗

2、协约国的反攻-----同盟国瓦解

(1)1918年7月——协约国反攻

(2)1918年9月——突破德军“兴登堡防线”

(3)1918年9月底——保加利亚投降(标志:同盟国开始瓦解)

(4)10月土耳其投降

(5)11月初奥匈帝国战败投降

3、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投降协定

标志: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一)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二)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三)内部矛盾尖锐

(四)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争催生了新世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一)引发了欧洲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欧洲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下滑。

(二)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三)欧洲中心格局动摇,摧毁了四大帝国

(四)美国实力巨增:

取代欧洲经济统治地位,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五)日本获得发展和扩张的良机

(六)促进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国际联盟的出现

一战后,美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

(二)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

(三)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改变——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四)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1课

巴黎和会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目的:

打破英法企图私下瓜分世界的企图

向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发出挑战

利用经济优势扩张

抵消军事劣势,发挥经济优势,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削弱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

利用倡导者的地位,攫取该组织的实际领导权

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

美国:利用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权

英国:维护世界霸权

(1)稳固自己殖民霸主地位

(2)尽力保护在东亚地区的既得利益

(3)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

法国:严厉制裁和防范德国,树立欧洲大陆霸主

日本:巩固和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时间地点: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

2、参加国家:27个战胜国(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

3、会议的操纵者:英、美、法

4、各战胜国的目的

5、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6、巴黎和会上的斗争:德国问题、中国山东问题

1)巴黎和会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如何处理德国

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法、英、美各有何方案?

法国: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英国:反对肢解德国,阻止法国称霸欧洲,联合美国否决建立莱茵共和国的提议美国:反对肢解德国但主张给法国确实的安全保障

3)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山东问题的由来

1)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地,“二十一条”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2)一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要求把山东权益合法化

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1919.6)

(一)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2.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3.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4.限制德国军备

5.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二)评价

(1)性质: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2)影响:1.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初步建立战后国际新体系。

2.对于德国过于苛刻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如何理解《凡尔赛和约》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1)德国投降是为了得到体面的和平,而得到的却是残

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

(2)对德国新政府、军队和人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必

然会引起社会性的普遍复仇情绪。

(3)在德国这样一个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复仇

情绪将成为产生战争罪恶的种子。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凡尔赛体系

对奥地利和约《圣日耳曼条约》1919.9

对保加利亚和约《纳伊条约》1919.11

对匈牙力和约《特里亚农条约》1920.6

对土耳其和约《色佛尔条约》1920.8

《洛桑条约》1923.7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实质:以英法为主导、在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积极影响:

A.使帝国主义矛盾得到暂时缓和,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B.通过国际会议的外交形式调整国际关系比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

C.一定程度上考虑到民族愿望(民族自决)

体系隐含了四大矛盾,是脆弱的不稳定的。

①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处置德国,使复仇情绪蔓延

②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意大利领土要求没有被满足;美未批《凡尔赛和约》

③协约国与苏俄的矛盾:策划武装干涉;苏俄长期遭排斥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战后土耳其、中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国际联盟的建立

1、背景:(1)对战争的反思

(2)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2、建立过程:巴黎和会讨论国联盟约1920成立日内瓦

3、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4、成员:苏联和战败国初期被排斥在外美国也未参加

5、盟约内容:

(1)“维护和平”的原则:宗旨

(2)非战和裁军方面

(3)集体安全方面

(4)委任统治制度

6、国联的本质:英法控制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有哪些?

(1)美国未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2)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未批准《凡尔赛和约》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1.背景:美日争夺亚太;海军军备竞赛;中国问题的争夺;维护列强利益

2.美国倡议召开

3.时间: 1921--1922

4.与会国家: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

条约对谁有利?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有利于美国

英国与日本矛盾激化,日本获得与欧美平等的地位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1.内容:《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海军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

2.评价:性质:第一个裁军条约

积极:缓解海军军备竞赛

消极:孕育新冲突

三、中国问题

(一)山东问题

1.问题的由来:①1879德国强占胶州湾

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

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解决:《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山东问题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3.解决原因: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主要)

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

华盛顿会议结果: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1、拆散英日同盟;

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

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利益受损:

日本: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英国:丧失海军优势。

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宰割。(最大受害国)

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1.实质: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作用: 构成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不稳定性: 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并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矛盾,相反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

巴黎和会:1、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

2、会议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总称“巴黎和约”

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1、1921年美国召集,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2、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等

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影响:改变了欧洲及亚太政治格局:

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

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互不连接

3.欧洲出现新兴国家

激起帝国主义之间新矛盾,埋下了新大战的祸根:

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

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

3.美日冲突加剧,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的对比——战胜国重分世界殖民地,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凡-华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东方的关系——构成了新的国际关系。

帝国主义之间关系: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相互争夺,为共同利益又相互勾结。

资本主义世界

1919~1922年,“凡—华体系”建立(相对稳定)

1923~1929年,资相对稳定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西斯政权建立(走向战争)

20C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大战迫近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

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的矛盾

(1)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2)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3)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方式掩盖了供需矛盾

导火线(直接原因):股市的崩溃

⒉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3、特点: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

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⒋危机影响:

国内:激化社会矛盾

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法西斯兴风作浪,引发社会危机

国际: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

⒌摆脱危机的道路

美国:通过国内的改革---罗斯福新政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具体原因:市场供求矛盾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影响: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1.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兴登堡任命仪式) (1)对内:恐怖独裁

(2)对外:1.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

2.扩军备战

2.建立

(1) 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专政建立。

(2) 影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内外政策:

(1) 对内:法西斯独裁统治

①政治上:纳粹党一党独裁

②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③文化领域:思想文化专制

④民族政策: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

(2) 对外:冲破凡尔赛和约束缚;扩军备战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国与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较稳固德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制残余势力

2、经济状况不同: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德国经济实力弱。

3、凡-华体系的影响不同:美、德在战后格局中处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则要冲破它。

4、德国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5、领导者个人素质不一样。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⒈建立原因

⑴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华盛顿体系压制

⑵现实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2、过程

(1)九一八事变

(2)标志:广田组阁——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统治政策;

(1)对内:禁止罢工,限制人民自由,加紧扩军备战

(2)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军部确定“南进”的目标;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影响: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

同:

⒈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⒉是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

⒊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对凡-华体系极度不满,都极力想打破)

⒋统治阶级的支持

异:

德国:依靠纳粹党通过选举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日本:是依靠现存的天皇制度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一、亚洲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㈠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世界最早)

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特点:

①从局部到全民族抗战

1931年开始局部

1937年全民族抗战

②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国共合作为基础

③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国民政府领导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百团大战

④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

⑤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主力,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㈡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非洲最早)

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

①战略地位重要; 资源丰富

②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无力在欧洲抗衡,把矛头指向非洲

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①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人民顽强抵抗,粉碎意速胜企图

②1936年,意吞并埃,埃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③1941年,在盟军帮助下,埃获得解放

3、埃抗意斗争失败原因:

⑴内因: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埃军装备陈旧

②领导方面的失误(战术指导思想失误,寄希望于国联)

⑵外因:①意军的强大及残忍(使用毒气)

②英法美大国的绥靖政策,缺乏国际援助

4、特点与影响

①特点: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

②影响: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

二、西班牙内战(1936--1939)(欧洲最早)

1、西班牙内战爆发:

(1)背景:①共和国成立;

②人民阵线上台

西班牙人民阵线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

西班牙发生的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一场反对叛乱的内战

(2)标志:1936年,佛朗哥叛乱

2、国际上各种势力的态度

一、德、意的武装干涉

原因:

1、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①包抄法国,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②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以便使西班牙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在德意一边

2、敌视包括共产党等左派参加的共和政府(反共)

3、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影响:

1、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2、导致了西班牙人民阵线共和国的颠覆

二、世界进步力量对西班牙人民的支持:

①苏联: 提供大量援助

②共产国际: 组织“国际纵队”(组织者、成员)

三、西方大国的态度:

①英法“不干涉政策”

②美国“中立”政策

3、性质:

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战争性质改变)

4、结果:1939年3月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

5、特点与影响:

①特点: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与斗争,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

②影响: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30年代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失败原因:

指挥失误;第五纵队破坏;德意全力援助;英法美绥靖政策。

西班牙战争是“小二战”或“二战的彩排”。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从战争的性质看,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从战争的过程看,各种国际政治势力粉墨登场

反映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与斗争

①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德意法西斯势力之间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反对社会主义而相互勾结;

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既和法西斯势力有矛盾,也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有尖锐矛盾;

③反对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有哪些特点?最终都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原因是什么?

特点:

①从作用看:对法西斯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从过程看: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都受到英法美绥靖政策的抑制,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③从结果看: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国小力弱且各自为战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未能遏制二战的全面爆发。

原因:

①力量对比:法西斯国家力量强大,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无法单独取得斗争的胜利

②大国政策: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使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③国际环境: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实质是什么?

不干涉政策, 实质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德意对西班牙的侵略已经严重损害了英法的利益,它们为何仍然一退再退?(绥靖政策的目的)

①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自身安全(根本原因)

②英法反共产主义的特性,企图祸水东引

列举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事件中推行过绥靖政策?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九一八”事变、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谋”等

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力量壮大, 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加剧。

②法西斯国家共同利益的需要。

共同的利益指什么?

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过程:

①1936.10,德意签订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1936.11,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③1937.11,意大利加入“反共”协定,结成

3.影响:

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威胁世界和平。

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1.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他们的侵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2.欺骗、麻痹西方大国。(德意日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不可避免地将与英法美等国冲突,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不愿过早刺激英法美)

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

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30年代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

一.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含义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 同时企图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政策。

2.实质

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无视小国利益的极端自私的强权政治(目的-------避战自保,祸水东引)

3.表现

⑴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偏袒日本)

⑵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名不副实“经济制裁”)

⑶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干涉”和“中立”)

⑷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英法没有抗议

⑸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⑹“奇怪战争”、“静坐战” ---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

4.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

㈠英法

①英法经济军事地位的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②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

③一战的残酷性使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④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

⑤对苏联社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

⑥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

⑦他们是“凡——华体系”的得利者,不想破坏现状

㈡美国(“中立政策”)

①忙于恢复经济,无暇顾及(同英法)

②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③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动

④外交需要:

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

绥靖政策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者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绥靖政策的危害

⑴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⑵英法忽视了战争的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

⑶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

⑷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团结对敌

6.教训: 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7.绥靖政策的破产

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②1940年春,德国攻击法国,丘吉尔上台,张伯伦下台。(彻底破产)

二.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1.背景:

⑴德国对外侵略扩张

吞并奥地利

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⑵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2、时间:1938年9月

3.内容: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为什么说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在慕尼黑阴谋中,英法出于对战争的恐惧,不惜从幕后走到前台,抛开当事国,公开地把捷送到法西斯铁蹄之下,这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

4.影响:

①对捷克:没有当事国参加,牺牲了捷克的利益,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为1939年3月捷克被德国完全吞并埋下了祸根。

②对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而英法在二战中首先遭到了德、意等国的进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③对德意: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了他们的侵略力量。德国吞并了捷克,意大利吞并了阿尔巴尼亚。

④对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中立自保政策。

⑤对世界:不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三. 集体安全的落空

1.背景

①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③国际联盟未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

④英法和苏战争威胁联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

2.目的

为扭转不利处境,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

3.概况

①第一阶段: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失败原因:英、法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根深蒂固)

②第二阶段:1939年8月23日,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4.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⑴原因:

①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

②德国提议苏德和解(防止英法与苏联结盟,避免两线作战)

②苏联在不能与英法迅速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转而追求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

⑵影响:

对苏联:①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②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③玷污了国际形象,应予否定

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二战爆发

⑶实质:苏联式的绥靖政策

三种不同的态度:

1、大国的猜疑: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2、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恐惧:不能阻挡战争的扩大

3、暴政的危险:野心欲望的增强

世界走向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的规律。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

3、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4、其他原因:

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爆发。

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不能制止战争爆发,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39、9——1945、9

第一阶段:爆发和初期

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

第三阶段;大战的转折

第四阶段;大战的结束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一、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1939.9.3

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德国为什么要进攻波兰?

①历史原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②军事战略:进攻西方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进攻苏联可作为前沿阵地

③经济因素:波兰可提供粮食和劳动力

★波兰为什么迅速覆灭?

(原因一)波兰: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原因二)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特点: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原因三)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奇怪战争”“静坐战”(绥靖政策的继续)(原因四)苏联:趁火打劫,占领波兰东部(东方战线)

积极作用:增加了防御空间

消极作用:大国沙文主义,有损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二、法国的沦陷(1940.5—6.22)

★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军事理论落后。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的“闪击战”认识不足,消极防守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原因二: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使法国备战不足,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 。

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法国投降1940.6.22

三、不列颠之战(1940.7—10)

一、概况(1940.7—10)

德军“海狮计划”PK 英军

结果:“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德军为什么对小小英伦三岛就久久攻不下来呢?

领导人的决心(原因一):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民心士气(原因二):英国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军事战术(原因三):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原因四):德国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影响:第一次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

(1)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2)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3)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1940—1945)(自读内容)

1.北非战场的开辟:1940年7月

2.1940年英军反攻,

1941年4月,埃塞俄比亚复国

3.希特勒派“沙漠之狐”—隆美尔支援意军

4.北非的拉锯战

◆一战后期至二战初期,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①一战后初期

政策:干涉苏俄;凡尔赛会议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推行大陆均

势政策

结果:干涉苏俄的活动失败;为德国保存了元气,有利于德国的恢复和发展。

②20世纪30年代政策:

政策: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

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二战期间政策:

政策:放弃绥靖政策,采取对法西斯的强硬政策;

结果:不列颠之战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取胜;

◆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频频得手的原因?

(1)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采用新战术,如闪电战,能迅速地摧毁对方的抵抗能力;《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其无西进的后顾之忧。

(2)欧洲国家:力量弱小,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落后;长期受绥靖政策的影响,疏于防备,对英法依赖性强。

(3)英法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宣而不战,坐失良机。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一、德军入侵苏联——二战的扩大

1、准备:

(1)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盟(2)1941年6月,控制了欧洲14国。

2、经过: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3、影响:二战的进一步扩大

4、初期状况:苏军损失惨重

5、苏联初战失利的原因:

(1)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实力强大,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突袭和全面进攻

(2)苏联战略战术失误:对法西斯德国的突然袭击估计不足,战备工作不充分,主力过于靠近国境线。

(3)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大批优秀指挥员丧生,苏军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的进一步扩大

1、原因:

(1)日本扩张,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2)美英对日本实行禁运、制裁

2、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3、影响: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侵略对全人类构成威胁。

(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同盟的形成。

2、过程

(1)美国通过新《中立法》和《租借法》

(2)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

(3)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3、意义:

(1)性质: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作用:大大增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的基础。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一、莫斯科保卫战

1.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第一次大会战

2.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意义:

①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标志德国“闪电战”破产

③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具有重大意义

3、苏军获胜的原因

①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

②苏联情报人员的准确情报,使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加强防御。

③俄罗斯的严寒使德军非战斗减员大量增加,机械化装备威力锐减,战斗力下降。

④德军对打击重点的转变,都延误了向莫斯科发动进攻的时间。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__①__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__②__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设立__③__,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3)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_④_年正式迁都洛阳。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移风易俗: __⑤__: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 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 统治。 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⑥__改革。 2、意义: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繁荣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流。 表现:不仅农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日趋活跃。洛阳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2)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行的封建化措施有: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采纳 汉族__⑦__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__⑧__,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 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①北魏 ②孝文帝 ③三长制 ④495 ⑤易服装 ⑥封建化 ⑦封建统治 ⑧大融合 要点精析 要点一: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民族政权 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融合 前期冯太 后主持, 重点创建 新制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 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和田亩,征收徭役和 权的巩固 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后期孝文 帝主持, 放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 调 迁都洛阳 原因:旧都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①政 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 大。②经济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粮食供 应困难。③军事上:受柔然威胁,也不利于经 略南方。④地理上:平城偏处塞上,远离中原 核心地带。而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 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 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 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 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帝进一步的 改革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1 一、汉朝 1、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导致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刺史制度: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隋唐 1、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相互合作,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进步性:a.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b.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地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民俗风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旅游资源的特点: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空间上的地域性;3)季节上的变化性;4)美学上的观赏性;5)吸引力的定向性;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4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尤其要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是旅游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 1 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如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互相组合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宇宙类) 2 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2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略) 4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中国南方喀斯特。 5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7 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8 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三个负责”态度: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第三,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的交给子孙后代。 9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10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 1 旅游景观的观赏要注意:1)了解景观特点;2)精选观赏点位;3)把握观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5)提高审美素质。 2 如何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 3 园林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 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形象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 5 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6 把握景观的观赏时机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参考名师伴你行) 一黄山 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 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3 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黄山典型的花岗岩和断层构造,使黄山成为一座花岗岩断块山,但是由于前山的岩体中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自然风光)(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都比较显著。由于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所以经常出现云海飘渺、烟雾朦胧的壮丽景观) 二夏威夷 1 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2 成因:1)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2)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的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3)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多样。 三长城 1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西岸的虎山,全长6300千米。它因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的奇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的特点: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2)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3)重视气候、水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知识点归纳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框架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 1、背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为奴隶制)。 2、方式: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①夏时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如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②夏商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二、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牧野之战),建立周朝,史称西周。目的:加强西周统治。 2、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①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其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②诸侯的权力: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可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可对卿大夫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3、作用:① 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 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 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从禅让到“家天下”形成: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内容、作用 宗法制:特点、作用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或影响 ● 中央集权方面:汉,从郡国并行制到平定“七国之乱”后的“推恩令”;唐中期,地方设节度使;北宋初年,军事上,宋太祖收兵权,充实中央禁军,政治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君主专制方面:汉,重用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等;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元,设中书省。 ● 选官制度方面: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明: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清:设南书房,军机处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复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历史,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经济关系格局呈现的特点、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趋势之间的关系 (1)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关系: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③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全球化;④总之,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并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第一,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

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第三,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4.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 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 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表 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 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承 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 专制主义,为其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 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 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 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 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作的辩 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 不仅是“光荣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 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思 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

神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 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 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 政治论》;洛克《政府论》;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向君主呈递《权力请愿书》 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基本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英国。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7世纪初,英国由于位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加 之都铎王朝的大力推动,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 展,支撑着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但是,斯图亚特 王朝的专制统治却极大地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利益,结果王权与议会矛盾的激化将英国引 向了内战或革命。 在这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到克伦威尔获得“护国公”地位,再到斯图亚特王朝 倒行逆施,这一切无不表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 统治和建立民主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史实英国是一个历史传统深厚的西方国家,17世纪革命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一、二)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 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 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