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米塔尔全球钢铁产业并购研究分析及启示

米塔尔全球钢铁产业并购研究分析及启示

米塔尔全球钢铁产业并购研究分析及启示
米塔尔全球钢铁产业并购研究分析及启示

米塔尔全球钢铁产业并购分析及启示

————————————————————————————————作者:————————————————————————————————日期:

2

米塔尔全球钢铁产业并购分析及启示(国研专稿)

从1989年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并购,米塔尔[米塔尔钢铁(Mittal Steel)由LNM控股集团和伊斯帕特钢铁集团(Ispat)在2004年合并而成。2006年米塔尔和欧洲安赛乐合并后成为安赛乐米塔尔。LNM是创办人Lakshim N?Mittal的缩写。这些名字文中有交叉使用的地方]钢铁先后收购了美洲和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成为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以下简称安米)。2007年钢总产量达到1.16亿吨,占全世界市场份额比例超过10%,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新日铁钢产量的三倍多。2007年收入1052亿美元,在Fortune Global 500排第39名,2008年市值最高曾达到约1500亿美元。安米在60多个国家拥有32万员工,已成为亚洲以外主要全球钢铁市场的主要钢材产品门类的领导者。安米在全球主要市场的份额,欧盟15国为

25%(4500万吨),非洲为59%(1100万吨),东欧和独联体为22%(2660万吨),北美洲为29%(3870万吨),南美洲为22%(1000万吨),亚洲还相对有限(华菱的540万吨和中国东方的1000万吨)。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铁矿石和钢铁价格同时暴跌,安米的铁矿石库存、产品库存以及与铁矿供应商签订的长协矿合同,使安米损失巨大,股价暴跌,经营困难。但是,米塔尔过去十年来重塑世界钢铁产业的做法具有深远的影响,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首先它的兴起是面临行业整合和跨国经营的中国钢铁企业的榜样;其次米塔尔对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虎视眈眈,并已涉足湖南华菱和中国东方,是中国钢铁企业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三是业内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仔细分析了米塔尔并购的近二十个案例(见附图),选择了几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如米塔尔到底凭借什么优势崛起(米塔尔是否只是一个财务投资者)?米塔尔的系列并购整合是否消化不良?

一、全球并购整合的基础:米塔尔的整体竞争优势

经验丰富和能力全面的企业家

拉科什米N?米塔尔(以下简称米塔尔)出生于印度一个钢铁家族。他本人从1976年19岁时进入钢铁行业至今,是个地道的钢铁业行家里手。他洞察了世界钢铁业的根本缺陷(见后面分析),制订了务实、灵活而稳健的并购扩张战略。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积累,米塔尔建立了最全球化的董事会以及高度专业化和简洁高效的并购团队。他是个工作狂,喜欢亲力亲为参与细枝末节的管理,巡视其在全球的钢铁经营网络是他的乐趣所在,他每年乘坐“湾流”550私人飞机的航程是35万英里。他在政经领域长袖善舞,手腕灵活,善于妥协和迂回,是印度驻联合国的代表,还因与印度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采石油,而被称为“印

度的石油大使”。

1、战略优势

米塔尔成为“世界钢铁之王”,根本原因在于他采用正确的战略,高屋建瓴地建立了独一无二的钢铁业经营模式。

首先,米塔尔通过控制整合全球的钢铁产能,寻求世界钢铁产业的定价权。他洞察了世界钢铁产业的三大致命的结构性缺陷:一是世界钢铁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上游的铁矿业和下游的汽车业;二是钢铁企业固定成本过高,各个企业为了摊销固定成本很容易在需求下降时陷入恶性价格战;三是局囿于钢铁产品的运输半径,钢铁企业都定位为区域性企业,而不是全球性企业。因此,米塔尔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全球并购,将全球钢铁业重塑成为类似汽车产业的寡头垄断格局,通过控制全球钢铁产销网络的开关、产能的转移和产能的增减,来保证在经济衰退时稳定钢铁价格。

其次,集中力量抓非钢环节。米塔尔的经营模式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钢铁企业的范畴,而是采用类似沃尔玛在零售业集中力量做物流的办法,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入到钢铁生产以外的环节。这样,米塔尔的经营模式大部分基于商业领域的管理诀窍以及对全球金融和产品市场的深刻理解,而不是基于如何造钢铁的技术。例如,大规模投资于钢铁技术的研发保证技术的领先地位;建立和整合产品销售队伍和网络;高度关注工厂产品的优化、组合和升级;通过上下游一体化不断完善铁矿产地、工厂、市场之间的配伍;实现单个工厂类似于零售业门店庞大、简单、标准、高效地运作;除了收购老厂,还通过新建直接还原铁产能保持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提高安米体系的整体战略柔性等。

第三,用利润率(而非产量)来衡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状况。虽然米塔尔控制的钢铁产量扶摇直上,但他深信,是利润,而非产量,才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他说:“我无意经营全球最大的企业,而是想经营最赚钱的钢铁企业。”如2005年,米塔尔的伊斯帕特公司和LNM公司的利润率为27.5%,ISG作为美国经营状况最好的公司仅为8.6%。目前安米的利润率仍高达21%。

2、产业链优势

优化钢铁产品市场、工厂和铁矿三者的全球布局和配伍是米塔尔扩张战略的核心。在铁矿和焦炭价格飞涨的过程中,米塔尔的集团内部直供原燃料是推动购并的一张王牌。从米塔尔收购路线看,米塔尔收购方向一直指向产业上游原材料,重视收购拥有铁矿的钢铁公司,不断在全球各地签下铁矿石和煤矿的经营权,提高焦炭和铁矿的自供率,并完善其全球采购系统。根据2008年安米提供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过一系列的收购,目前安米拥有的铁

矿基地达12个,其中南北美洲5个、欧洲2个、非洲4个和中亚1个,总自产铁矿达6400万吨,控制的铁矿石总储量88.77亿吨。预计米塔尔铁矿石的自供量将从2005年的40%上升到2010年的82%。2008年,米塔尔将继续寻机提高原材料尤其是焦煤的自给率,并计划当年斥资70亿美元。安米的CFO Aditya认为,虽然产品提价是对冲成本上涨的重要途径,收购铁矿和煤矿却是提高公司利润率的关键。

3、依托全球金融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目前安米是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泛欧期货交易所、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卢森堡以及西班牙交易的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塔尔的股价2001年最低时仅1美元,2008年最高达104.77美元,市值近1500亿美元。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惊人的利润率和高启的股价,使米塔尔财务结构中极少有银行贷款,并一直保持较低的财务成本。这为米塔尔全球并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换股收购为主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米塔尔的并购成本,规避了国际并购中的政治风险。

1997年是米塔尔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并购的重要年份。当时全球钢铁业处于低谷,米塔尔将子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公司16%的资产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上市融资7.76亿美元,然后把购并矛头指向美国第六大钢铁公司内陆钢铁公司,开始动摇世界钢铁业格局。注:数据由安米提供。除表中所列,安米的三个美国铁矿目前产量为1940万吨,其中两个储量分别为3.64亿吨和9700万吨;安米巴西铁矿产量为290万吨,储量4.26亿吨。

2004年,为实现收购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ISG,米塔尔由集团下属的上市子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定向发行5.25亿新股,反向收购母公司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市值达到163亿美元。因为ISG的股价由于并购溢价超过40%,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米塔尔选择了“现金+换股”的并购方式。在45亿美元的收购价中,米塔尔支付一半现金22.5亿美元,其余22.5亿美元以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支付。由于米塔尔整体上市后股份大幅上涨(2004年10月米塔尔宣布以45亿美元收购ISG时,米塔尔旗下的上市公司伊斯帕特国际,股价上扬27%),米塔尔最后仅用了9%的股权换取了ISG50%的股权,使合并后米塔尔家族保留了88%的股权,米塔尔钢铁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而纽约金融家威尔伯?罗斯也最终赚取了12

亿美元的利润。

类似地,2006年米塔尔收购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安赛乐合并时,从合并宣布的2006年中开始,股价从大约30美元一路上涨至2008年中的104.77美元。安赛乐的股东正是看到了合并后的股值前景,最后选择接受米塔尔钢铁的收购要约。

4、良好的政经网络首先,米塔尔公司注册在欧洲小国荷兰(与安赛乐合并后迁往卢森堡的总部),米塔尔在伦敦伯克利广场办公。置身于这一欧洲政治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伦敦为米塔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其次,印度在世界政经网络中的人脉关系,尤其是与其殖民宗主国英国的关系,基本上没有受印度独立等事件的影响。这是类似米塔尔的很多印度企业近年全球并购硕果累累的重要原因。第三,米塔尔在欧洲捐出高额的政治献金。据媒体披露,2001年,米塔尔捐出了178000美元给英国工党。几周后英国首相布莱尔致信罗马尼亚总理,支持米塔尔竞购罗马尼亚的最大国有钢铁公司Sidex。随后米塔尔继续对英国的执政党工党慷慨解囊,仅2006年就捐出了360万美元。而2006年正是米塔尔竭尽全力收购安赛乐的时候。成功收购安赛乐,除了雇用知名公关公司的原因,应是有人在幕后起作用的结果。第四,米塔尔个人注重实力,长袖善舞,手腕灵活,善于妥协也是重要原因。在全球并购的过程中,他把很多合作伙伴吸收进入他的董事会,如ISG的纽约金融家威尔伯?罗斯,建立了当今世界钢铁业最全球化和多样化的董事会。

二、米塔尔灵活稳健的并购策略

1、并购路径:量力而行,步步为营

过去二十年米塔尔总体并购路径可以归纳为:先是发展中国家有问题的大企业,如墨西哥、东欧和独联体的陷入困境的钢铁企业,这使米塔尔低成本积累了强大的实力;然后是大国的问题企业,如美国的内陆钢铁公司和国际钢铁公司,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最后是大国的优质企业,即由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钢铁企业合并而成的当时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盈利状况良好的安赛乐,这使米塔尔全面提升了产品档次,在全球钢铁业的地位遥遥领先。

2、时机选择:衰退期低价控制产能

人们对米塔尔的收购技巧评价是:总是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正确的收购决定。例如,1992年,米塔尔仅用2.2亿美元收购了墨西哥耗资22亿美元建成的Sibalsa联合企业;1995年

米塔尔仅用1个爱尔兰镑收购了爱尔兰钢铁公司;1995年LNM集团收购Karmet钢铁公司,米塔尔仅耗资9.5亿美元,收到400万吨钢产能,相当于吨钢投资240美元;收购内陆钢铁公司花费14.3亿美元,为吨钢315美元。而新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投资通常约为1200美元。

米塔尔最初的并购主要选择发展中国家钢铁企业,而且选择的不是新建钢铁厂,而是一些问题企业,如劳工问题、生产效率问题、采购问题、产品结构问题等。2003年左右市场长期低迷,东欧等地的政府急于出手其钢铁企业,严重压低了这些企业价格。只要收购方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并承诺持续投资,其收购价可仅为原价的1/10。米塔尔相当于从东欧捡了五家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钢铁厂。

3、并购标准:随时灵活调整

在具体的购并对象选择标准上,米塔尔非常灵活。例如,米塔尔收购的保加利亚钢铁公司,当时该公司状况并不理想,但米塔尔注意到当地未探明铁矿储量非常丰富,就下决心收购,再以钢铁公司出面办理采矿权。

又如,2004年米塔尔并购的美国ISG,当时的利润率远低于米塔尔钢铁的水平。但是米塔尔下决心并购,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经美国纽约金融家威尔伯?罗斯大动手术,ISG 已成为美国运营状况最好、运营成本最低的钢铁企业。二是米塔尔看准了世界钢铁价格上涨的趋势。虽然罗斯在2005年作价45亿美元卖出ISG净赚12亿美元。但由于时机选择准确,米塔尔收购后,钢铁价格上涨,2006年ISG的毛利润就达到15亿美元。三是ISG由威尔伯?罗斯将先后收购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和LTV等老牌美国钢铁公司合并而成,米塔尔看中了这些公司的品牌地位和美国钢铁市场的巨大价值。收购ISG是米塔尔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米塔尔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形成了相对安赛乐的规模优势。没有ISG的收购,肯定没有后来对安赛乐的并购。

4、并购控股实现:分步控制,迂回前进

如1982年,为米塔尔家族的印尼钢铁企业提供原料的特利尼达和多巴哥钢铁公司亏损多年,政府推动私有化。米塔尔先租赁经营这家企业,7年后买下这家企业,一年后将其扭亏为盈。米塔尔由此确立了兼并和改造亏损国营钢铁企业的发展路线。

又如,米塔尔于2002年取得了南非最大的钢铁制造商Iscor35%的股权,而且同意向该公司提供技术及其他服务,并帮助维护其他政府政策。两年后,南非政府允许米塔尔完全控制Iscor。

再如,2006年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刚开始米塔尔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是,现在米塔

尔已经逐步完全控制了局面。

三、卓有成效的并购整合措施

并购后的整合消化是决定系列并购可持续性的关键。米塔尔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完善的并购前管理以及并购后整合的流程。米塔尔对并购对象的整合前期依靠强大的紧急管理团队、日益丰富的集团资源和严格的并购流程,后期依靠严密的日常报告体系和集团内学习系统。米塔尔个人的领导风格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1、强大的应急管理团队

米塔尔通常会组织强大的管理团队,在对购并对象做尽职调查时,就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如对包钢尽职调查时,米塔尔除邀请德意志银行和毕马威参与,更从米塔尔全球生产基地抽调了10余位技术专家,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波兰、印度、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等国,是米塔尔炼焦、炼铁炼钢、无缝钢管、板材、线材、重轨、特殊钢、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专家。

但米塔尔应急管理团队的核心并非技术专家,而是管理精英。他们负责稳定人心、引入产品组合、价格策略、严格的安全条例、充满活力的质量监控以及打通供应商之间的物流沟通等一整套完善的商业管理机制。一句话,“重点是管理诀窍,不是如何炼钢铁的技术”。而且米塔尔的并购过程还积极利用外脑。如米塔尔还专门聘请麦肯锡公司的前任顾问比尔?斯科廷,来确保在并购资源整合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2、日益丰富的集团资源

经过一系列的并购,米塔尔集团内部集中了不少世界钢铁业最好的资源、技术和多年生产实践形成的生产诀窍和管理经验等软件。如罗马尼亚人在鼓风炉技术方面全球领先;波兰人在生产焦炭方面首屈一指;美国内陆钢铁公司这样的老牌钢铁企业,具有如生产汽车及大型家用器具用钢板等多方面的独门诀窍。

3、严格的并购整合流程

这些流程和手段主要包括,快速而大规模的资产注入,优化产品组合和产品升级,用高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改造和盘活传统企业的廉价资源设备,通过与集团供应链对接来挖掘采购效率,通过裁减冗员和整合企业的职能降低成本等等。

如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公司Sibalsa原来开工率仅为25%。1992年,LNM集团收购后,花数年投巨资进行现代化改造。到1997年,LNM集团在墨西哥的板坯产量翻了三番,达到280万吨,成为墨西哥最大钢出口厂和最大的生产企业。1999年LNM集团投资1.75亿美

元提高其炼钢产量,使粗钢产能达到440万吨/年。现在米塔尔计划使它成为墨西哥第一家能为汽车和白色家电产品高端配套的工厂。

1995年,米塔尔以5亿美元收购濒临破产的哈萨克斯坦国营卡尔梅特钢铁厂(Karmet),并追加投入5亿美元对机器设备、电力运输等系统进行更新换代。结果该厂经营成本从大约每吨268美元降低到114美元,产量从一年4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而价格较高的成品钢产量则翻了一番。接管哈萨克斯坦的诺瓦钢铁厂时,米塔尔充分利用了四个很破旧的高炉和一些上世纪50年代制造的设备,增加一些增氧设备并更换一个高炉的内壁,就让工厂运行起来相当有效率。2004年LMN集团收购南非最大的钢铁公司Iscor50%的股份和管理权。通过注入大量现金和技术,使这家老字号成为南非业绩最佳公司和企业管理改革成功的典型,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40家业绩好的公司中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2004年,米塔尔以3.5亿美元收购波兰Polskie Huty Stali的控股权。米塔尔承担了12.7亿美元的债务,并承诺注资7.7亿美元。首先,通过紧急注资支付现金给供应商和员工,稳定人心,重获信任。其次,重新制定价格策略和定位客户群,使产品线向高利润产品如冷轧钢和镀锌钢倾斜。第三,合并了波兰和捷克的销售业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竞争。第四,将员工从原来的1.45万人减少至1万人。第五,对接米塔尔的内部采购体系,使投入成本至少减少10%。结果波兰工厂在被米塔尔收购的第九个月就实现毛盈利1.21亿美元。

4、集团内部报告管控体系

米塔尔优化并购后整合的主要办法,是从下属企业采集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后,再用来考评和优化每一个工厂,推动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ISG的Lefler说:“在米塔尔收购前,我每个月只要准备6份报告,现在对米塔尔是66份。涵盖的内容包括,使用了多少燃油,每小时使用的电力,大修需要的时间,每一步都必须精确到秒。米塔尔的反馈可能是‘为什么你用的原材料比哈萨克斯坦工厂用的多?’那我们就必须花时间做到。”

伦敦时间的每周一下午2:30,米塔尔的运营总监Malay Mukherjee会主持全球主管的电话会议,讨论包括高炉的产出、当地钢材价格、原材料成本在内的所有管理问题。米塔尔高度重视这一例行会议,每月要参加其中的一到两次。具体的管理细节必须经过自己的严格监控,是米塔尔的管理信条。米塔尔会亲自参与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跟下属工厂的几百名经理会面,与各地主管讨论所有经营的细节和工厂的最佳产品组合,来确保自己对所有工厂的状况了如指掌。

四、结论和启示

经以上分析可知,米塔尔有优越的商业模式,形成了相当的整体战略性优势,如钢铁业从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高屋建瓴的旨在重塑全球钢铁产业格局的战略、全球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全球融资运作平台、良好的全球政经网络等。在具体的并购实施策略上,米塔尔有步步为营的并购扩张路径、灵活务实的并购目标和时机选择、分步实施的控制步骤,充分利用了世界钢铁业发展提供的各种有利时机。在并购的整合上,强大的应急管理团队、日益丰富的资源、严格的并购流程和有效的整合手段、严密的集团管理控制体系,还有亲力亲为的一把手,保证了米塔尔卓有成效的并购整合。

这些给中国的政府部门和钢铁企业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首先,米塔尔并不是一些国内钢铁业内人士印象中的一个单纯的财务投资者,米塔尔的行业经验、并购战略,以及消化整合包括美国和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在内的全球钢铁公司的能力,都说明了这一点。它所具备的一些整体性战略优势,是目前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世界钢铁业绝大多数企业所不具备的,而且是想具备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具备的。这需要中国钢铁业人士加以正视。

其次,米塔尔的并购时机选择不仅是在钢铁行业的衰退期,而且也在钢铁行业的繁荣期,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在衰退期它低价收购存在问题的钢铁企业,在繁荣期它运用高启的股价和惊人的利润率收购业内的龙头企业。虽然最近钢铁产品价格和米塔尔的股价都在暴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米塔尔的购并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而且米塔尔过去正是在钢铁行业的衰退期积累起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的实力基础的。在中国钢铁产业繁荣期,米塔尔未能如愿进入中国及亚洲市场,在行业衰退期我们应该研究相应的对策。

第三,米塔尔重塑全球钢铁产业格局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全球钢铁业高集中度的寡头垄断格局。米塔尔自身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只是这一格局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会通过各种方式的竞争合作,来挤压和推动其他钢铁龙头企业的全球并购整合,以加快这一格局的形成。中国钢铁行业以其自身的产业和市场规模,注定要有企业进入这一格局。因此,中国的钢铁龙头企业应从全球钢铁产业格局的高度,全面考虑与米塔尔的竞合战略。

第四,我们应该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对于安米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从目前的情况看,铁矿石价格和钢铁产品价格骤然下跌,极大地打击了安米,对国内钢铁企业的影响也很大。包括中国钢铁企业在内的全球钢铁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实力消长,将会对金融危机后的世界钢铁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安米解体,将是中国钢铁业提升世界地位的重要良机。如果安米顺利过关,安米虎视中国钢铁行业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最后,从政府政策的角度看,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和集中度,参与全球竞争,已

经是既定的方向。深入分析米塔尔的成功经验,有利于中国钢铁龙头企业借鉴他人经验,创造条件做大做强。

作者: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研究及政策”课题组来源:国研视点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一季度"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 2010年一季度中国钢铁行业分析报告——中国传动网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水平不高,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010年一季度生产粗钢1580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11.2万吨,增长24.52%;一季度粗钢日产水平175.57万吨,相当于年生产粗钢6.41亿吨的水平,比2009年粗钢平均日产水平155.57万吨,提高12.86%,一季度粗钢生产总量明显过高。2010年一季度钢材生产的品种中,螺纹钢筋生产3014.9万吨,同比增长14.8%,同比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线材2490.3万吨,同比增长22.4%,同比增幅加快14.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一季度生产冷轧薄板469.0万吨,同比增长34.81%;冷轧薄宽带钢714.2万吨,同比增长66.6%;镀层板634.1万吨,同比增长58.9%;涂层板110.9万吨,同比增长36.7%;电工钢板135.4万吨,同比增长47.8%,上述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上年同期均为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大幅度提高,说明钢材品种结构优化进展显著2010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外贸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7%(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1.5%)。一季度三大动力的增幅均明显高于今年初的预期,对国内市场钢铁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15326.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48.45万吨,增长21.85%,保持国内市场需求高增长的态势,这是造成粗钢生产总量高增长的根本原因。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010年年一季度进口钢材411.14万吨,钢坯15.65万吨,折合粗钢进口453.0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34万吨,增长4.22%;2010年一季度出口钢材870.95万吨,钢坯1.22万吨,折合粗钢出口927.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81.29万吨,增长69.75%。2010年一季度出口与进口相抵,粗钢净出口474.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62.75万吨,增长3.24倍。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趋势向好,但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由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各国钢铁生产总量大幅上升,全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特别是美国、欧盟限制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下一步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态势依然严峻。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2010年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含矿山在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2.4个百分点。目前,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势必增加全行业的总体产能,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2010年年1-2月对钢协会员企业进行统计,吨钢综合能耗613.38千克标煤/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85%;吨钢耗新水量4.18立方米/吨,下降8.44%;企业外排污染物总量中,化学耗氧量外排总量下降2.17%,二氧化硫下降4.46%。另一方面,由于粗钢生产总量增加,1-2月企业烟尘外排总量上升0.66%,工业粉尘上升1.51%。5.国内市场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造业的命脉。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其意义不仅局限于行业本身,而是关乎整个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在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无序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并购重组成为钢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水平专业化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本文从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并购的定义和并购的实质及关键,以行业和付款方式两种划分方式对并购的形式进行了描述。 其次概述了我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整体情况,着重分析我国钢铁行业上一轮并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仅注重规模扩张的简单产能叠加式的并购重组易造成整而不合的问题。接着本文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层次对宝武合并进行了动因分析。内部动因主要是武钢经营业绩欠佳、炼钢成本较高、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非钢产业发展较慢等。外部动因主要是全球经济放缓、工业化接近末期、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政府积极推动等。 然后本文利用可比公司法、可比交易法并结合对历史交易价格的比较分析宝武并购交易换股价格的合理性。并购交易中宝钢和武钢以停牌前的历史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换股价格和换股比例,表明此次两大央企是充分以市场化的角度进行整合,该定价方法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投资价值判断,符合市场惯例。通过分析认为其具有合理性。再者本文对存续方宝钢并购交易前后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析发现交易前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有所提升,资产结构保持稳定。负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不会面临短期资金压力和流动性风险。资产运营效率水平未受到较大冲击,总资产周转率未有明显变化。偿债能力水平未有太大波动、基本维持稳定。 盈利能力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最后分析了宝武合并面临的问题及合并后对时局的影响。研究认为宝武合并后将释放潜在协同效应、消除无序竞争、增强议价能力、优化企业布局、推动行业去产能、为钢铁业供给侧改革助力、提升我国钢企的国际影响力、起到示范表率的作用、打破我国钢铁“北强南弱”的格局。但合并存在整而不合、产业链整合优势不突出、计划与市场的冲突、所有者的缺失、强中寄弱等问题。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到,世界贸易的到1/ 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 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 编者按: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全球产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与前三次产业转移不同,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可能对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策划了这一专题,希望对读者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一些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发达国家 “逆向”产业转移目前来看规模还比较小,未来是否会主导整个产业转移的趋势还不好判断;这种“逆向”转移的不是一般的产业,往往属于高端制造业。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全球产业大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美国首先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使得美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美国将其国内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等转移到日本和西德,以便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和西德通过承接美国转移的产业,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期,

日本、西德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日本和西德将不适合本国发展的如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向东亚及拉美的一些国家,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输入地的东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契机,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在继续承接发达经济体转移出来的高科技产业的同时,也把部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悄然发生。相比前三次产业转移,本次产业转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产业转移方向发生了变化。在本次产业转移中,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回流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等计划,在此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继将海外生产线迁回本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精神,进一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我省钢铁工业发展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省钢铁工艺装备优化升级取得进展,高强钢筋、高品质特殊钢、无缝钢管等产品比重提高,吨钢综合能耗、吨钢电耗低于全国重点行业平均水平,完成了淘汰落后炼铁、炼钢产能任务。截至目前,我省共有钢铁企业6户,炼钢转炉、电炉19座,中频感应炉7套(带LF炉精炼设施的工艺和装备),炼钢总产能1722.2万吨。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需求回落、产品竞争力弱、金融业涨息抽贷等因素影响,钢铁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合理水平,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2015年,我省粗钢产量418.5万吨,比2010年下降26.4%。 国家将钢铁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为我省钢铁行业彻底摆脱困境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钢材消费量有所下降,但每年需求

量仍超过1000万吨,除了我省自产钢材外,每年净调入钢材500万吨至600万吨,为我省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改善供给结构提供了市场空间。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是推动钢铁行业脱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和重大机遇。各有关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的原则,抓住“禁住”、“退够”、“升级”主要任务,积极稳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促进钢铁行业脱困发展,努力把我省钢铁工业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力强、经济效益好、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工业。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标本兼治,转动力、转方式,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确保社会稳定,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前,压减炼钢产能610万吨。全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进展,行业销售利润率、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会议纪要

会议资料 钢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会议纪要 2007年11月30日 分析师:李晓红 电话:(021) 68761616-8312 邮箱:lixh@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16970587.html, 相关研究 地址:上海福山路500号城建国际中心26楼 电话:(8621)68590808 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16970587.html, 会议报告 报告看点: 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为支持单位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与企业发展研讨会”于11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事务副会长罗冰生,国家国资委规划发展局长王晓齐,CRU公司北京首席代表约翰-约翰逊,宝钢副总经理、唐钢总经理、华凌集团董事长,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代表在会议做了发言和报告。以下是对他们的报告要点进行整理后材料,供大家参考。 另,本人有会议上述报告的电子版文件,在集团和公司内部如有需要可索要。 正文

一、我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 1、2000年以来,我国钢产量高速增长 产量从2000年的年产1.28亿吨上升到2007年预计的4.8亿吨。占全球比重2006年是34.1%,预计2007年这一比例要再上升。消费量从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8%-26%之间的高增长速度,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同时连续8年稳居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我国已经成为钢铁的净出口国,国产钢材2006年市场占有率95.85%。但目前还有大约1700万吨的部分高端需要进口。 2、集中度低 但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各项指标和行业状况与这一地位并不相称。2006年粗钢生产企业487家,生铁企业985家,钢材生产企业2476家,2006年前10大钢铁企业产量比重34.66%,而2001年为46.25%,行业集中度在下降。综合目前行业主要存在问题是: 1)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产业集中度低; 3)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4)产能总体过剩; 5)受到资源与环境严重制约; 6)发展方式没有实在根本转变。 以上问题不利于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在全球资源采购和产品销售中缺乏话语权。 我国不是钢铁强国,不仅表现在产品结构上,也不仅仅表现在工艺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没有形成强势,钢铁企业多而散。这种状况影响了建设钢铁强国的进程,与全球钢铁工业的兼并收购,并不断出现超级钢铁企业的趋势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进展显然是慢了很多。 二、行业整体高增长阶段已过 2000年以来,我国钢材产量和消费量一直保持着大于GDP增长速度1-2倍的增速,但从单位GDP消费钢材的指标看,2003年最高达到178公斤,2005年是179公斤,2006年是176公斤,有所下降,从而业内认为以上指标可能预示未来钢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为逐渐下降态势,从而认为消费的高增长时期已经过去。但生产和消费还将保持增长。 预计2010年国内消费钢材年需求量达到5.2亿吨,产量6亿吨。

《全球产业转移》英文版

Global Shifts1 Barry Eichengre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pril 2011 Shifts happen. We are currently witnessing a major shift in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o emerging markets – from West to East, or from the West to the Rest. This is, of course, not the first time that we have observed this kind of global shift. The rise of the West from the 15th century and its concomitant, the decline of China, was itself an earlier instance, if mirror image, of this kind of shift. (See Figure 1.)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gave rise to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Great Divergence” (the growing divergence in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and in capacity to project power between the first countries to industrialize, principally in Europe, and other regions) marked another global shift. 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the first industrial nation, Great Britain, came to control fully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land mass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2 There was the shift in economic power from the pioneer industrializer, Britain, to followers like Germany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 helping to set the stage for World War I. There is Charles Kindleberger’s thesis that that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was a consequence of the global shift in power from Britain to the United States, one that left an exhausted Britain incapable of managing the world economy and an inexperienced United States unwilling to do so.3 There is the shift after World War II toward the two great super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dominance of the U.S. over the Western world (Figure 2). There is then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the United States owing to catch-up growth, first in Europe, next in Japan, and finally in East Asia and elsewhere, which gradually closed the per-capita-income gap. The current shift toward emerging markets like China and India (Figures 3 and 4) is usefully seen in this ligh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earlier shifts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 and asks what light they shed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oday’s global shift. I inquire into the sources of the shift, describe the tensions to which it gave rise, and ask how those tensions were managed. The answer to this last question, in two words, is “not well.” Global shifts have almost always fanned economic conflict, created problems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heightened diplomatic tensions. Sometimes they have erupted into military conflict. While the same need not be true this time, there is reason to worry that the current global shift is a sourc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sks. It is past due time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both the nature of those risks and mechanisms for managing them.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economic fortune, both relative and absolute, probably constitute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all of economic history, if not all of economics. One paper can do justice to neither the topic nor the literature.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be comprehensive, I focus on a number of specific cases, those mentioned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While this requires me to touch on aspects of nearly a millennium of human history, my focus is mainly on the last two centuries, the perio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nk of Finland, the 1 Prepared for the Bank of Finland’s 200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Helsinki, May 5-6, 2011. 2 And to “rule the waves.” 3 As originally advanced in Kindleberger (1973).

钢铁业几个并购案例

(一)蒂森-克虏伯重组案例分析 ?本世纪60年代末,德国有11家公司产钢超过100万吨,其中最大的3家分别是蒂森、克虏伯和赫施。90年代初,克虏伯接管赫施完成德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大兼并,从此克虏伯成为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厂,而蒂森是最大的板材公司 ?蒂森与克虏伯都是源远流长的家族企业,两大企业同在鲁尔区,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双方70%的业务重叠 ?合并前,他们已有三个联合项目: –克虏伯.蒂森.尼罗斯塔公司(KTN)生产不锈钢 –镀锡板生产业务 –硅钢片生产业务 ?97年克虏伯重组其不锈钢业务,成立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KTS),包括KTN公司,意大利的特尔尼特殊钢公司(Acciai Speiali Terni S.p.A)和墨西哥的Mexinox公司。KTS的合并成为两大公司合并的探路石–现在克虏伯.蒂森不锈钢公司(KTS)除包括上述公司外,还包括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司以及即将在美国建设的不锈钢公司 –2000年蒂森-克虏伯不锈钢总产量高达213万吨,不锈钢冷轧薄板与带钢产量占154万吨,不锈钢热轧卷板和厚板产量59万吨 –1997年3月18日,克虏伯单方面宣布收购蒂森未果,经过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社民党政府的撮合,两公司开始共同讨论合并板材业务,并于4月1日达成协议,组建蒂森.克虏伯钢公司(TKS)

–蒂森与克虏伯在新公司中分别拥有60%和40%的股份,就板材生产而言,TKS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钢铁公司 –蒂森-克虏伯扁平材产量占其钢铁产品总量的94%(2000年度钢铁销售收入127亿欧元) ?钢铁业务合并之后,蒂森与克虏伯又酝酿全盘合并。自1998年10月起两大公司已作为一个整体运作,并于1999年3月1日正式注册,同时新股上市 –合并后的蒂森.克虏伯集团成为德国第6大工业集团,2000年销售额为328亿美元,在全球5000强中名列第99位 –集团共有7个主营业务部门,经营范围涉及钢材、汽车零部件、工业及农业设备、采矿等,其中钢铁、工业设备和技术服务是三大具有国际影响的业务领域,在世界各地拥有700多家企业 –集团所属钢铁部分-蒂森.克虏伯钢铁控股公司约占集团销售收入的1/3,钢铁部分销售收入高出宝钢约1倍(1999年前者为107亿美元,宝钢为54.5亿美元),而钢产量与宝钢相仿。2000年世界钢产量排序第8位(1810万t);2001年产钢1620万吨,排第七位。 ?合并后竞争优势:不锈钢世界领先,技术优于于齐诺尔,以汽车厂为主要用户的加工配送服务最具特色,汽车板拼焊技术世界领先,占欧洲市场的50%,是世界第三大电梯厂商,另外汽车零配件、材料与服务等都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策略:全球公司,实施一定相关度的多元化战略,各产业内部实施产品集中化,计划在中国、韩国、日本、印尼等国投资建拼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呈扌艮:总裁 BEIGANG GnoUP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态势与分析 北钢集团信息委员会 政策调研组 二0—0年三月十日

目录 一、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历程 (3) 二、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模式分析 (7) 三、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8) 1.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8) 2.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促进因素 (10) 四、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态势分析 (11) 1. 未来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趋势 (11) 2. 尚未重组钢铁企业情况分析 (12) 五、结论 (13) 附表1-- 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汇总表 (15)

附件: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态势与分析 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近年来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迅猛,粗钢产量连续14 年居世界第一,2009 年中国钢铁总产量5.68 亿吨,其中国内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 亿吨,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 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 45%以上”的目标还有 很大差距。因此,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解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先后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其中近期即将出台《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2011 年,国内排名前5 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45%以 上;到2015 年,排名前10 家钢铁企业的产量比例达到60%左右。并且强调要重点发挥优势特大型钢铁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这些企业的跨区域联合重组,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市场具备行业影响力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发挥宝钢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重组;推动鞍钢、本钢、攀钢的实质性重组;支持武钢通过联合重组落实其中西南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其它千万吨级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鼓励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等钢铁产能大、企业数量多的省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并积极参与跨区域联合重组。 本文通过对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历程、模式和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今后国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趋势进行了分析预判。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专业:国际商务硕士 姓名:罗琮 学号:20130136003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先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特征,继而又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投资方式多样化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摘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1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 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 3.01 亿美元。(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 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

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n bsp;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 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 7% 的比重,两者相差30. 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 55%,工业 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利润总额占69.28% , 资产总额占54. 64%,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 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

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

一、钢铁产能过剩的危害在金融危机导致钢铁需求大幅萎缩和钢铁投资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已经相当突出。据估算,我国过剩钢铁产能总体规模已经高达1.5—2亿吨,产能过剩率超过30%。这样庞大的产能过剩,给钢铁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冲击。(一)破坏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在产能过剩特别是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需求势必展开激烈竞争,相互杀价进行惨烈的价格战,甚至不惜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来进行销售,其结果必将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研发投入能力,进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强化企业对价格战和恶性竞争的依赖,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编辑。同时,在产能过剩的局面下,国内钢铁企业往往以大量出口为目标以谋求国内产能的供需平衡,这样国内市场难以消化的产能往往会流向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市场来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在国际市场需求固定的情况下,势必引发国际钢铁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导致价格竞争加剧,贸易争端增多,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遭到破坏。(二)造成能源供应紧张钢铁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加大能源供应压力,造成资源供应紧张。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07年,我国钢铁工业所消耗能源总量从35988.2亿吨标煤增加到47774.4亿吨标煤,增长了32.7%,年均增长15.2%,比同期整个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受此影响,钢铁工业能源消费量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从16.1%提高到了18.0%,提高了1.9个百分点。可以说,钢铁工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是加剧近年来我国能源供给紧张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加剧生态环境破坏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加大我国环境负荷。由于近年来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钢铁工业及其上游产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从80.1万吨增加到166.1万吨,增长了107.3%;烟尘排放量从48.3万吨增加到59.37万吨,增长了22.9%;粉尘排放量从86.4万吨增加到92.7万吨,增长了7.3%。2008年,我国39个工业行业中,钢铁工业及其上游产业的粉尘排放量居第2位,二氧化硫、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均居第3位,废水排放量居第5位。可见,钢铁工业产能过剩不仅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成为我国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阻碍因素。(四)加大交通运输压力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铁路总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只增长了47.7%和52.4%,而钢铁产品的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却分别增长了73.8%和73.6%,分别比货物总运量和总周转量快25.9个和21.2个百分点。如果把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炭包括在内,钢铁工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部货物运输中所占的比重还要高。数据显示,近年来上述3大货物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重由17.7%提高到了22.3%,提高了4.6个百分点;周转量占全部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从17.0%提高到了22.3%,提高了5.3个百分点。可见,钢铁工业的重复建设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运输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治理对策防止和治理钢铁产能过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解决产生产能过剩的体制机制问题,又要解决需求、投资等紧迫的现实问题。从体制来看,一方面,产能过剩与钢铁产业内部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而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不足的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钢铁产生的刚性需求,使许多地方政府出于追求本地gdp等地方利益的考虑,鉴于中小钢铁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财政贡献”,仍纵容一些产能过剩、投资过热的甚至不达标、不环保的新钢铁项目开工,使原本已过剩的钢铁行业产能难以抑制甚至加剧。可见,避免我国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问题,并辅以必要的政府宏观引导和调控措施,在市场与政策层面双管齐下,做到市场调整与政策调整两相配合、相互促进。

并购经典案例与相关理论

并购经典案例与相关理论 一、海外经典案例 (一)管理层收购: 案例1 RJR纳贝斯克多角并购案 此部分重点从策略与金融工具角度分析 引申理论研究问题:《管理层收购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并购交易中的常用金融工具与策略(包括反收购策略)》(二)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 案例4 米塔尔系列收购。与力拓、必合必拓对比 此部分重点研究资源产业类公司扩张的手段、收购的方式与取得垄断能力后的资本市场表现。 引申理论研究问题:《基于产业链的并购模式特点与国内产业集中度分析》(三)产融结合视角下的并购: 案例3 日本财团并购(如三井、三菱)(张凯已做初稿,继续细化) 此部分重点从控股方式与治理结构角度分析 引申理论研究问题:《日本式财团银企间并购分析》 (四)外资并购内资: 案例2 凯雷徐工收购案、高盛汇源并购案、达能娃哈哈 此部分重点从法律角度分析,结合商务部鼓励与限制行业进行分析与展望引申理论研究问题:《外资并购内资的重点领域、法律障碍与对策》

二、国内并购案例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案例5 央企:中铝力拓并购案(张凯已做初稿,继续深化) 案例6 民企:联想并购IBM案例(除并购交易介绍外,重点分析整合过程中的得与失,包括近期的高层调整) 案例7 金融企业并购:平安投资富通案例(强欢已做初稿,继续深化)引申理论研究问题:《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应注意的风险与投资机会》 (二)产业链并购: 案例8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中海油其他收购为何成功,中铝联合美铝收购力拓的先进性) 重点研究,中外并购中的差异,如文化差异与公共关系等 (三)混合并购: 案例9 复星集团 此部分重点研究复星集团的并购与资本运作轨迹,包括近期复星并购分众进而成为新浪大股东 引申理论研究问题:《复星并购扩张路径》 (四)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 案例10 国美并购永乐、大中 引申理论研究问题:《境内上市公司的收购模式研究》 其他理论研究问题:《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常用估值方法研究》、《公司并购税收筹划研究》

并购扩大规模,管控提升效率——钢铁行业整合深度解析

并购扩大规模,管控提升效率——钢铁行业整合深度解析中国的钢铁业发展至今,已诞生了宝钢、武钢这样的巨型企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巨大的钢铁消耗量,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集中度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国际钢铁巨头纷纷大肆并购,并将触角伸向了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壮大,成为必然选择。 钢铁并购百花齐放 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的并购案数不胜数,并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不能简单判断孰优孰劣,但不同尝试对于钢铁业今后的并购大潮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鞍本只求名分。 鞍钢和本钢联合重组后的产能一举突破3000万吨,占辽宁全省钢铁产量的2/3以上,并超越宝钢成为国内钢铁业的龙头老大,形成南北两强呼应之势。按照规划,鞍本并购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双方联合采购、联合销售、统一报表,第二步是职工的分流、安置,第三步实现资产重组。 然而,鞍本的合并却没有预期顺利,双方更多的仍然是各自为阵,种种迹象表明,这起并购只是为了争夺中国钢铁第一的名分。事实上鞍本联合体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比如体制差异,鞍钢归国家管,本钢归地方管,难以实现统一;还有就是20万职工的安置问题。 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简单合并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合并是为了追求数字叠加,而并购则是两家企业实现融合,从而实现战略

协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 济莱强强联合。 山东的钢铁企业一直被排除在国内三大钢铁圈之外,与其等着别人来兼并,不如实施自救,因此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的高层对于联合表现出了很强的愿望,加上政府的大力推进,这也使得这起并购变得颇为顺利。最终的并购方案是,成立国有控股的山东钢铁集团,统管济钢和莱钢,两大集团的法人地位和股权结构均保持不变。 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分别排名国内第六和第七,这两家企业的重组可谓强强联合,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钢铁企业的联合 ”。两家企业的产能相加超过了2000万吨,一跃进入钢铁行业的三甲。由于两家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导产品,使得联合的互补性很强。 接下来,新的集团还将在日照建设1000万吨的项目,那么整个集团的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目光直接瞄准钢铁龙头老大的位置。集团发展走上正轨后,还将陆续对山东的其它钢铁企业进行整合,从而聚合整个山东的钢铁业。 宝钢重在资源互补。 在收购邯钢未有定论之后,宝钢将并购大旗挥舞到了新疆,以30亿元现金将八一钢铁纳入旗下,从而拉开了其国内钢铁布局的序幕。 这是两家实力相差悬殊的企业,八一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管理落后,那么宝钢此次并购出于什么目的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八一钢铁拥有大量的铁矿石资源,并且地处欧亚大陆桥区域,在中东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