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生态| 绿色| 可持续| 适宜

PART 01

PART 02

PART 04

PART 03

目录/ CONTENTS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

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

题馆

总结

诺汉丁大学新校区

PART 02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

屋展示中心

位于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15号地

总用地8090m2

总建筑面积3467m2

结构体系为钢框架结构

建筑总高度15m

建筑功能分为公屋展示、销售、房管局办公和档案储存该建筑物呈菱形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

设计目标:项目场地范围内运行能耗接近零,即年周期内建筑运行消耗的能源数值≤生产的能源数值→ 建筑的能耗限值、国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主要技术措施:

1、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

2、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用能系统效率,降低建

筑能耗;

3、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化石能源消耗,地源热泵;

4、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年运行周期的“零能耗”,光伏。

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气候分析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北纬39.1°,东经117.1°,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炎热潮湿,盛行东南风;过渡季气温适宜,盛行西南风。因此着重考虑冬季建筑保温,首先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将建筑的场地选址于较有利于采用太阳能的区域。此外,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避开了冬季主导风向;此外通过建筑自遮阳、积极的引导自然通风等,利用室外新风消除室内余湿余热,朝向东南、西南的建筑立面保证外窗的可开启性等降低建筑夏季的制冷需求。太阳辐射分析

该地区阳光充足,年均日射量为4.073kWh/m2,年

日照时数在2778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3%,经场地太阳辐射分析,确定建筑建设位置。整个地块内太阳辐射呈东北向西南的梯度分布,东北区域高,西南区域低,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强自然采光、提高光伏发电量等,建筑位于东北区域

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场地风环境分析

为避开冬季高风速区,同时夏季及过渡季建筑前后风压

大于1.5Pa,确保建筑的自然通风,对场地风环境进行

了模拟分析。经过优化,确定建筑呈梭形,东西对称,

南北朝向,夏季及过渡季建筑的东北、西南侧风速为

2.1m/s,可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冬季场地内风速仅

1.3m/s,不会对建筑造成过大的冷风侵入影响。

环境温度分析

本地区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39.9℃,最低气

温-18.3℃,建筑冬季需保温,以降低热负荷需求;夏

季需遮阳,以降低冷负荷需求,为此在建筑设计方案创

作中,充分考虑了遮阳,既设计了外遮阳,又设计了建

筑自遮阳;此外对自然采光进行了充分设计,兼顾考虑

了被动房的设计。该地区常年气温在12.5℃,地表恒

温层约为14.5℃,可以利用地源热泵系统。

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

微气候环境分析

该项目采用适合天津地区的乡土植物,优化乔木、灌木和草坪的搭配,形成富有生机的复层绿化体系,场区的绿化率达到67%,改善局部气候的效果比较明显。此

外,还结合光伏屋顶的架空层和不利于安装光伏的空间,

设置了屋顶绿化。

建筑最佳朝向分析

根据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大与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原则,

经最佳朝向分析,确定本项目主力面的最佳朝向为北向

162.5

°。

自然通风为增加迎夏季和过渡季节主导风向的开窗面积,经核算外窗和幕墙

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66%以上,便于实现自然通风。不同开窗率的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如下图。

本项目采用了坑道风(采风口在建筑室外景观区)预冷/热新风,结合屋顶自然通风窗、通风井及大厅地面送风口,强化自然通风,缩短入口大厅空调制冷时间约20%,减少入口大厅空调制冷能耗约30%。

此外,在设计中合理利用建筑中庭、天窗等增强热压通风效果,通过外窗直接通风;在过渡季节利用室外的采风口、室内地下层的自然通风道及屋顶电动天窗将室外自然风引入室内共享大厅,增强自然通风

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

采光分析

采光不仅关系到建筑的照明能耗,同时关系到建筑内人员的身体健康。经过日照模拟和优化,当窗墙比在0.26

时,即可满

足自然采光,又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通过优化利用外窗的阳台,结合屋顶浅色发光板,强化自然采光效果。根据计算屋顶采用采光天窗、房间隔断采用透明玻璃隔断,可有效增强室内采光。

为了改善地下室及部分大进深房间的自然采光效果,该项目在地下空间设置了3个光导筒,为楼梯间、爬梯出口及电池间提供自然采光。地下空间的平均采光系数由0提升到了0.23%;屋顶设置了20个光导筒,为档案库、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及无自然采光条件的房间提供自然采光,侧墙设置12个光导筒,为办公室、弱电机房提供自然采光。如图,一层的整体平均采光系数提升了0.99%,二层的整体平均采光系数提升了1.21%。

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

保温,隔热,分区使用新风系统

窗户本身是Low-E(低辐射)玻璃,在玻璃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层膜,保证透光性的同时,可更好地隔热。倾斜的设计使得太阳光直接照射在窗台上,而上面一层的窗台采用光面材质,将太阳光折射,但是仅反光却不反热,最大限度控制室内温度散失。这样,夏天开空调时,不吸入更多的热量,冬季供暖时,不散发热量,从而节约能源消耗。

进入冬季,为保证室内温度需要大量能源消耗,但在公屋展示中心内,设计了地源热泵采暖与制冷系统,利用地热能为建筑供暖。同时,在公屋样板间展厅内,还设计加入了毛细管网采暖,在屋顶装入超薄、荷载小的毛细管网,有效提高热传递,同时减少空间改造对建筑的影响。

大厅:采用单区变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送风机变频,空气处理设备为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小开敞房间: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为直流无刷型,暗装于吊顶内,送风经散流器/线形风口顶送或条形风口侧送,回风由吊顶回风口、回风箱接至风机盘管。新风机组集中设置,新风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处理后,由集中新风竖井及各层水平新风管道独立送入室内。各新风管道分支均安装定风量调节器,与室内CO2传感器联动以保证新风量的实时按需分配。

根据房间性质做了详细的照明设计,并进行了人工照明模拟。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照明能耗,措施:1.

根据不同使用功能采用分区照明控制系统;

2. 利用高效照明灯具及光源进一步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3 光源采用高效高频荧光灯、LED 筒灯或其它节能型光源;

4. 利用照明控制手段,如设置亮度传感器、定时控制、感应控制等保证照明节能的措施的实现。

如展示中心内设计的是智能照明系统,整个系统通过室内光亮度调节灯具亮度,办公室内是否开灯完全由自然光亮度和系统已设定室内亮度决定。此外,照明系统中的导光管直接利用了自然光。屋顶散发强光的大灯不是由电发光,而是折射、反射太阳光形成。这样,即便在空间大、采光较差的大厅,也可以保证光亮度。最终,还有一套控制系统对整栋建筑进行集中管理。这套系统对建筑内部所有设备能耗进行集中监控与管理,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绿色照明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为了在不影响建筑立面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充分考虑了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在屋顶设置弧形的光伏板支架,增加屋面布置光伏板的面积,光伏板布置与建筑整体风格一致,同时使展示中心更富有现代感和科技感,在建筑南向设置光伏板支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支架的形状与流线,将光伏板与建筑外遮阳和自然通风相结合,充分体现实用性,如图所示。

一天里太阳光照强度不同,为此地下还有大量电池,光伏板产生的电能有余量时储备电能,电能不足时发电。

基于试运行计算,如图

18所示,该建筑单位面积年能耗(采暖、空调、照明)为81.78kWh/m2.a ,与模拟能耗62.2相差31.5%,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系统运行未按设计工况运营,导致高温热泵机组能效比较低。另一方面,系统的自控平台也断断续续的再调试,导致机组的运行还未正常,按模拟分析及短期的测试分析,系统的实际能耗可达到设计能耗。如图所示,光伏发电量约10万KWh 也较装机容量29.3万KWh 预计发电量有较大差别。

本项目基于被动式设计,建筑获得了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降低了建筑采暖制冷及照明的负荷;同时采用了高温地源热泵机组及地板辐射采暖等供冷供热系统,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此外在给排水方面,也采用多水源综合利用等技术,降低了系统的用水量和能耗。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同时可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辅助热源,此外安装了一定规模的光伏电池组件,构建了微网系统,实现了建筑的零能耗。

实测数据分析

PART 03

诺丁汉大学新校区由英国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设计,于1999年建成的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新校园项目是在英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概念的建筑实例。

诺丁汉大学新校区

霍普金斯的设计重点是1.3万平方米的线性人工湖,使其成为有

机的缓冲体。在这一水体的设计上,人工化被尽量避免,而试图营造一种人工的自然平衡。通过对雨水的回收利用、培养水生动植物去带动水体的生态循环等措施减少人工保养费用等。

注重材料的生态效应,选择了木材贴面。加保

温层,在建筑外形成一个“呼吸”外皮。中厅的外墙中还加了一层麻布作为吸音层。

原来设计为自然通风,后经过实地考察,证明不能满足通风效果,故利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机械通风。

通过中庭的设置,在建筑内形成“风道”

夏季时,主导风经过湖面得到自然的冷却在冬季,靠近住宅区的树林则成为有效的挡风屏障。

建筑师考虑了适合的太阳水平角

和高度角把光电板安置在中厅,中厅用作为一个阳光房,进入教室的气流在这里得到加热。

PART 01

龙湖超低能耗建筑

主题馆

项目信息:

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项目地点:河北省高碑店市项目建成时间:2017年8月建筑面积:1200㎡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案例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 设计案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邵文晞



1 2 3 4 5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国外绿 建筑发展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介绍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巴克雷卡德总部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6 7 8 9 10
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 欧文化中 建筑通风借鉴案例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
2008-11-4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的提出
一九八一~一九九九 年来NASA所测得的 地球南极臭氧层破洞 日渐扩大的情形

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世界各国的绿色标准情况
Eko Profile Promis E BREEAM ESCALE Eco Effect Eco Quantum E-top LEEDLEED -Canada, GBTool BREEAMBREEAM-Green Leaf LEED
GOBAS
HKHKBEAM
CASBEE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 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NABERS SBAT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0-09T14:12:57.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作者:唐方舟[导读] 摘要: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认识到生态建筑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并逐渐将相应的生态建筑技术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 400000 摘要: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认识到生态建筑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并逐渐将相应的生态建筑技术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合理地应用生态建筑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技术 1、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也被设计者称为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筑,在设计这种建筑时,同样需要融合多种学科系统,构建系统化工程,其不仅需要建设方参与设计,还需要社会的其他力量的支持,这种建筑将居住者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效联系,进而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能够保持平衡。设计者不仅要认识到设计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还要深刻领悟生态建筑的设计内涵。 生态设计在我国当前的设计中,是一项值得深入发展的设计理念,对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与研究意义。在现代建筑之中生态建筑是最核心的一项内容,它是在生态环境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建筑学以及生态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将建筑自身和其他因素之间的有效关系结合和组织起来。具体目标是将环境与建筑结合在一起,并创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满足大众对于生活环境的基本需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共处。其基本任务通常是改善生存质量和生态环境。从基本的设计技术上分析,健康与舒适是一项基础内容,并将住宅高效性作为核心。这类建筑是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指导性内容,具体要求为生态、低碳、高效,并将生态学与相关建筑技术作为基础理论。所以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应该要以舒适和健康作为基础、高效作为核心、美观作为原则等等,进而给具体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2、如何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观 2.1、协调好周边的环境 生态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让建筑物与其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在立项以及进行整体规划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址工作,选择的地址应该合理、因地制宜,并且应该协调好建筑环境与建筑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建筑物与环境当中,应该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2.2、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社会不断进步当中,建筑工程施工中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在设计建筑时可以积极利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一些生态性的问题。首先,建筑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时应该深入了解和把握建筑生态环境中的相关问题,使用先进、科学、合理的技术,评估建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运用科学的手段,排解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建筑安全隐患。 2.3、对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空气流通问题进行合理规划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影响住宅的总体建筑体系布局设置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住宅的空气流通问题。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建筑群当中的空气环境问题,一般比较专业的人员的相关风环境的理论知识和检验技术都比较扎实,但是要想保证建筑设计存在生态性,还需要相关人员的不断学习。 3、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 3.1、智能化技术 建筑设计之中的主要生态建筑技术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网络化技术,网络化技术重要是源自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起于建筑设计行业之中普遍采用。智慧建筑的建设,必需要有和之相匹配的智能化产业链,提高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融合信息技术与生态理念,保证网络化技术的恰当应用和发展。透过对于建筑的智能化技术使用情况展开分析得悉,网络化技术的使用,可提升价值自身的建设水平,提高建筑本身的服务水平,保证合乎生态环境的要求,增进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其实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存共处。如图1所示,清华大学对智能建筑的研究很多,比较突出的便是超低能耗示范楼,其中所牵涉到的方面很多,提高了综合建筑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3.2、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化运用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在不同类型建筑物施工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要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科学化应用,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要与建筑物特征、环境条件以及建筑物功能相符合,比如排水系统施工中可采用变频供水等节能系统,选用变频供水设备等低能耗、高效率设备。建筑内可设计雨水回收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1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智能建筑示范楼 3.3、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生态建筑观本身就是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构造的过程中,要建设出节能、环保的建筑物,所以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一些环保并且无污染的材料,进一步将建筑物在建筑设计中所产生的一些污染减少,不断加深建筑生态化的理念,让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建筑行业生态化的发展。

浅谈生态建筑

浅谈生态建筑 【摘要】在世界建筑发展的浪潮中,生态建筑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代表,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行业的实现方式。发展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生态建筑;朱比丽分校 1.生态建筑概述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生态建筑还是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有人甚至把生态建筑片面的理解为有植物的建筑就是生态建筑,显然是不对的。生态建筑的概念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设计和建造居住、办公、商贸、生产等用房,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生态建筑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生态建筑既是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绿色住宅生产方式,也是符合21 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居住生活方式。 2.生态建筑的要求 生态建筑在要求节能的基础上,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都做到与环境协调,对人和环境无害化。除了传统的运用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的生态效益以外,还要根据建筑的所处环境,通过建筑形体和内部空间设计提高建筑应对环境的能力。 (1)生态建筑设计应从选址规划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利用建筑物的朝向和主风向,开辟组织建筑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并注重周围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和营造,使环境健康舒适,日照良好,自然通风,同时要使建筑内部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采光条件和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的舒适。 (2)建筑材料生态化,要使用能再生的、不产生副作用的天然材料和环保型的新型建筑材料,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可持续性及安全性等因素,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 (3)生态建筑建设资源利用要高效循环,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量使用节能降耗的综合措施有效节能,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做到节电、节水。 (4)应注重生活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做到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资源化,以再生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3.生态建筑的技术 建筑要实现生态,应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建筑使用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可以从建筑材料与新能源的应用方面入手。并可细致

浅谈生态建筑的空间形态

浅谈生态建筑的空间形态 摘要:本文意在探索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寻找与生态建筑相适应的空间形态语言,使生态建筑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空间形态对于人的心理、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空间形态能够提示、激发、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与生态建筑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应该简约朴实、运用自然材料、呈现自然过程。低技术生态建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生态建筑,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低技术生态建筑 一、生态建筑的技术内核与空间形态 功能、技术与形态是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为满足使用功能,任何一个建筑都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材料、结构、施工)来建造,最终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包括空间的形状大小、界面的色彩肌理等。 工业化以前的建筑以砖、石、土、木等材料和手工艺的方式来建造,形成简单、质朴、自然的空间形态(贵族府邸、皇宫等建筑的繁琐装饰除外);工业化时期现代主义的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玻璃等人工材料和机械化、批量化加工的方式来建造,形成简洁、冰冷、无人情味的空间形态;后工业时代在生态危机背景下我们提倡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筑,也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当前的生态建筑大多是在原有建筑技术基础上加入生态技术的手段和措施,例如运用太阳能、保温隔热材料、节水节电设施等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这些技术基本是工业化、机械化的延续,其运用到建筑和室内当中,所呈现出的形态语言与以前的建筑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增加了一些被称作是高科技的东西,这样以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设计相比于工业化的非生态设计,在建筑的形态语言上没有大的变化,大多数建筑从外部形象到内部空间上都难以让人感知绿色和生态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见到充满矛盾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一方面技术上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室内装修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极尽奢华之能事,做得富丽堂皇像宫殿,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丝毫感受不到“能源短缺、环境恶化、节约环保”等概念,虽然节约用电了,但是空间对人的知觉感受似乎与“节能、环保、低碳”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技术在实现节能、环保方面的实质性作用,但是对于技术的表现形式也即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外部形象,应该做出积极的探索,寻找一种崭新的设计语言,让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名副其实、表里如一。 二、空间形态对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格罗比乌斯曾经说过:“建筑是可以协助形成生活方式的。”建筑空间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空间的布局、大小、造型、色彩、肌理、建筑的表皮以及环境绿化,都会对居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久而久之会影响和改变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对于生态建筑,我们探索其合理的空间形态,目的是发挥建筑空间对形成人的生活方式积极作用。合适的空间形态有助于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空间的引导、暗示、唤醒和感化等方式使人直观地认识到生态危机就在身边,使人对节能环保的迫切性心领神会,让人在精心设计的空间中体验到低碳、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在现代建筑中增加更多的具有自然属性的元素,让人在生活中获得更多体验自然的机会。 美国学者斯蒂芬?R?凯勒特在其著作《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一书中,对建筑和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分析都表明,在建筑和环境中增加自然元素、让人体验自然能够积极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好的空

基于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认识

基于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认识 发表时间:2017-06-16T13:43:00.170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6期作者:谷乐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天津华兴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24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思想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低碳、节能、环保是我国的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绿色效果,还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消耗。此篇文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态建筑设计,以便于为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节能环保;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038-02 现阶段,我国在环境、能源等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带动了我们的经济水平,也同时给我们的环境和能源带来了伤害。所以,不论在建筑还是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强化了低碳、绿色、环保的思想,目的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而生态建筑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所提出来的,以下就是对它的具体阐述和分析。 1.人与自然间的联系 保护大自然的原始平衡不受破坏,是我们提升资源使用率、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还可以保护植被、河流不受侵害,从而维持我们这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但随着建筑的不断增多,很多植被、土地都遭到了破坏,若一直被建筑所占有并且范围不断扩大,总有一天会超出地球的承载,使生态受到破坏,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就应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进行保护,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占有率,提升绿色建筑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更长远的生活下去。 2.与生态思想相结合的重要性 生态建筑设计就是将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将一些自然风景、园林艺术等融入到设计当中,以为建筑增添绿色效果,给人们带来“自然”新感受。将“自然”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满足了人们对绿色、自然的需求。我们本来就生长在地球上,对地球上的花草树木自然都是喜欢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建筑的增多也使我们常看到的绿色被高楼大厦所代替,而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在视觉上就给人舒服的感觉,这也对人们的心理需要给予了满足。(2)可以放松、愉悦人们的心情。我们都说站在海边会感到心旷神怡,心情顿然开朗,这是自然的力量。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在建筑中用一些自然景观、绿色植被来装饰,可以让人们的心情舒适,在闲暇时间可以赏一抹绿景也不失一种情趣。(3)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用绿色来进行修饰,植被有助于空气的净化,而在建筑技术方面引入生态思想,用一些无污染或伤害小的材料,也有助于环境的改善。 3.生态与建筑设计有效结合的措施 3.1 建筑的设计方案应独具特色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思想当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生态价值,因此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应将生态融入到当中的同时也将设计变得更具特色性。生态型建筑不仅要求设计思想与生态相结合,还对自身的外形有着高要求,因为这样不但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助于建筑整体的连贯性。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建筑师应充分激发自己的想象思维和创作力,使建筑既可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使用性,也可以具有较好的美观度和整体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和了解周围的环境、地势等,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将其融合在一起,使环境与建筑可以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画,既可以体现出建筑的时代特性,又可以展现自然的优美。 3.2 室内布局的绿化 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强调整体性,那么也应对建筑的内室进行绿色设计。内室的设计不是真的要将室内弄成绿色,而是通过一些装饰、部件等将外部的绿色引入到当中,让室内充满生机。可从以下方面来体现:1)将室内与室外空间结合。这种设计方式是最为常用见也是最为常用的。例如,有多数的建筑都在其内部设置内庭院和共享大厅,或者以开天窗的形式让建筑的室内接触自然。另外就是将室内对外的墙体设计成半开式或者全开式的,这样人们可以在需要享受阳光的时候开启墙面或者关闭墙面,实时都可以自然接触,与外围的空气、环境接触。不仅开拓了室内的空间,还可以让人们时刻与自然接轨。2)将室内和室外的景观结合在一起的设计形式。就是把室外的景观引入到室内当中,是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不仅可以给予我们视觉和空间上的享受,还可以美化空间。通常用到的方法有栽植绿化和引水法。3)协调好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在生态建筑准备施工之前,一定要先选择好位置,只有位置选好才可以进一步的依据所处位置和环境进行设计,努力协调好建筑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如:在绿化公园时,就可将回归自然作为其设计思想,然后对原有的植被和地貌等实施保护,从而使建筑可以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容的状态下,与自然环境相符相适。 3.3 以节能化、生态化技术为建筑依据 生态建筑是以改善环境、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目的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的多采用一些环保、节能的材料,利用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来代替那些污染大、高耗能的材料或能源,减少或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从而使其可以达到与生态、与环境、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首先,在设计时材料、能源、技术的选择应以环保为原则,尽可能的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减少外来资源的使用;其次,多采用天然的木材、石材为材料,因为它不仅节能还具有可再生性。在水资源方面应该采用循环装置,节水型的器具,以强化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供暖方面应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或者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等等。在设计中将这些能耗低、可再生、环保节能等材料或技术融入到其中不论是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建筑设计的可适应性 所谓的可适应性就是建筑依据不同的人、事物、环境以及时间等随之进行调整或改变的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空间系统,就是要求建筑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将可适应性融入到建筑的设计当中,是为了可以满足时代的变化、人们需求的改变,是一种变方向的将建筑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只有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才可以更好的使之适应未来的发展,使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 4.结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时代的进步也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各个行业、领域、经济都在发展的状态下,如何将环境污染、能源使用率得到改善就成为了重要难点。将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是有效改善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也只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生态建筑简介科技生态建筑简介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同时尽可能不破坏所处环境因素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系统健全运转。 建筑的发展历程: 是伴随着人类进步而进步的 1 1. . 生态化: 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朴归真,融于自然。 。 2 2. . 智能化: 高科技的运用。 。 3 3. . 人性化: 以人为本,尊重、关爱人类。 。 生态建筑的设计意义生态建筑的意义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生态危机 1. 人口的增长 2. 非可持续发展方式 3. 能源危机 4. 自然灾难 5. 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生态建筑的意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 1 / 7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呈现夏热冬冷的特点,因此我国的建筑耗能量巨大,燃煤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80年代初期,截至2002年,我国节能建筑总面积仅为2.3亿平方米。 在每年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当中,只有五六千万平方米是节能建筑,仅占3%左右,其他97%都属于高耗能建筑。 为全面推广节能设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 通过模仿高效率的自然结构,利用地方材等对对自然的尊重。 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提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理论。 生态建筑的思潮演变变早期注重生态的现代建筑思想1963年《设计结合气候: 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首次系统地将设计与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舒适感受结合起来,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 生物气候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控制一些气候要素对建筑的影响。 地域性建筑是要求对当地传统建筑设计和策略的再发现和提

“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作者:————————————————————————————————日期: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学生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XXXX 通讯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日益短缺,人们的生活品位逐渐提高,发展“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市场机遇日趋成熟,“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也随之越来越突出。阐明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从都是节能的建筑、都符合国家的政策等两个方面研究了二者的相同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在特征、发展时间、要求、效益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相同性,不同性

目录 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概念 (2) 1.1节能建筑 (2) 1.2生态建筑 (2) 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1节能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2节能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3生态建筑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4生态建筑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异同 (4) 3.1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同性 (4) 3.1.1都是节能的建筑 (4) 3.1.2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4) 3.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不同性 (5) 3.2.1特征不同 (5) 3.2.2发展不同 (5) 3.2.3要求不同 (6) 3.2.4效益不同 (7) 4.我国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7) 4.1我国节能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7) 4.2 我国生态建筑的未来及发展前景 (8)

绿色建筑典型案例

绿色建筑典型案例 绿色建筑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其中以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为例 经典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1)绿色建筑定义(2)绿色建筑发展(3)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4)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5)结语 其中以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的基本内容包括:住宅建筑、公用建筑两种。 公用建筑为例,基本的项目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项目小结三大部分内容。 其中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如下: 被动式通风系统 针对杭州的气候特点,该项目引入了被动式通风系统。该系统的原理是在凉爽的的夏季夜晚和过渡季节,被动式通风系统开启。中庭总共设立了18处拔风井来组织自然通风,室外自然风进入地下室后,充分利用地下室这个天然的大冷库,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一定的冷却,然后沿着布置在南北向德14处主风道以及东西向德4出主风道风口进入各个送风风道,在热压和风压驱动下,沿着各个风道经由布置在各个通风房间的送风口一次进入各个房间,带走室内热量的风进入中庭,

通过屋顶烟囱的拔风作用排向室外,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空调负荷,减少空调机组运行时间和空调冷负荷,利用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或湿度。 外围护系统 建筑物南北立面、屋面采用法国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陶土板,这两种材料均具有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建筑物门窗采用了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ow-E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空调负荷从标准建筑的41.71W/m2下降到23.53W/m2,但对冬季采暖的负荷影响不大。 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 绿色建筑科技馆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的难以同时满足温、湿度参数的问题,避免了室内温度过高或低的现象。 温度控制系统由四台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通过盐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采用新风作为能量输送的媒介,同时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每台热泵式溶液除湿量为80kg/h,加湿量为25kg/h,COP一般在5.5以上。 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 绿色建筑科技馆三层选用索乐图日光照明系统。阳光经采光罩聚集并直接折射到传输管道,光线沿管道向下反射穿越房顶到达顶棚,最后经漫射洒落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光线在管道中以高反射率进行传输,

生态建筑论文

生态建筑 作者:王优达学号:0808103231 班级:城规0802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设计原理。并结合其发展、设计原理对世界著名的生态建筑进行分析研究(保罗·索莱里、杨经文生态建筑师的作品等)。总结出生态建筑特点,和对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以人为本、环境 引言: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 正文: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①。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1,生态建筑的发展 欧美国家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表现为对气候的关注,形成名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60年代以后,随着与生态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绿色运动中的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盖娅运动的发展以及后来可持续思想的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大大丰富。生态建筑设计的关注点逐渐变化: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建筑设计,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的建筑设计,现在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②。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为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世纪以来

谈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谈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6-03-28T15:47:30.0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吕绪凤[导读] 阳谷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科学技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冲击,以及注重技术表现的建筑创作倾向,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 阳谷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要:科学技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冲击,以及注重技术表现的建筑创作倾向,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新技术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状态。人们在探索建筑创新的道路上,一直追求理想化的乐土,人们如何利用生态环境来打造理想的生态建筑。 关键词: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分析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是在节约经济和低技术的条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生态化的目的。然而,此类建筑的节能效率和可持续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适性。 二、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 同时,停滞不前的生态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态观。因此,应当考虑将现代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去,即“适宜技术”。“适宜技术”就是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的技术,又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适宜技术”这个设计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的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通常有三种手法:一是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二是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三是进行实验研究,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 三、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作为关切人们生活的直接元素,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建筑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建筑设计要保证建筑的时空延续性。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就是关怀自然,关怀人类本身。因此,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其中,也包含了自然因素的重要性,所以,由自然性进而就引发了时空上的延续性。其次,建筑设计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因此,在进行建筑创作设计时,要通过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讨,实现生产、生存与生活环境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一、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尽可能地利用再生资源,采取有效的能源策略,减少建筑体量,完善建筑空间结构,保证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二、结合建筑功能的要示,运用现代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避免废物的产生和能量的浪费,加强对陈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三、重视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通过地方文化脉络,提高建筑的文化性质。第三,建筑设计要面向建筑时空的全面性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讲,建筑设计的时空延续已性,并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虽然,时空延续性再现了空间文化的创新,但是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建筑设计的时空全面性,加强自然空间与人性空间的结合,保证建筑的适应性、舒适性以及生态性和文化性等,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国内生态建筑实例

国内生态建筑实例 生态建筑在作为节省能源方面是一个重点,经过多年的探索,生态建筑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建筑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利用。中国的生态建筑已经有很深远的历史,不同于西方的高技派,中国的生态建筑大多是从很不发达的地区起源的,或许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科学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所以那个时代可能只有极少的人认识到该建筑形式的合理性。中国的窑洞、干栏式建筑、福建的土楼等等,都是乡土的,但是它们绝对是生态的。它们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技术精髓,不论从结构、构造、还是从与自然结合的角度上看,它们都极好的应用了生态建筑技术。不论是哪种乡土建筑形式,都有其特点。随着建筑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建筑也随之从乡土派往高技派发展。 由于我国东西发展的不平衡与愈来愈大的差距,乡土派与高技派均有用武之地。在新疆、陕北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运用土技术和低廉材料的设计方法也被大量推广应用,其结果使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在上海、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由于海外先进技术和观念地大量引人,高新技术的生态建筑出现很多,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1.乡土派实例 1.1窑洞 窑洞式民居是一种很古老的居住方式,即在黄土断崖地区挖掘横向洞穴作为居室。因为它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冬暖 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等优点,虽然 存在采光及通风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 黄土地区,仍为人民习用的民居形式。按构筑 方式可分为三种:靠崖窑、平地窑、锢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 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 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 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在山坡、土塬的沟 崖地带挖一口窑,平着伸进去,前面有比较开 阔的平川地,从侧面看,这种地形很像靠背椅 的形式,这叫靠崖式窑洞(如图1)。 图1 平地窑(如图2)又称窑洞、地坑院、地 窨院、暗庄子。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之 形成人工土壁,然后在坑底各个方向的土壁上 纵深挖掘窑洞,也可以说是竖窑与横窑结合而 成的民居。此式窑洞多流行于河南巩县、三门 峡、灵宝和甘肃庆阳、山西平陆一带。

房屋建筑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运用

房屋建筑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10-26T16:25:16.5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刘铁[导读] 能够在多方面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与环保节能的资源配置要求。发展理想型生态建筑,是目前乃至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建筑发展趋势。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生态建筑做好,做实,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永远屹立不倒。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运用。 刘铁 天津中鼎纪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对于建筑结构的开发与设计工作来讲,能够运用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方式进行生态建筑的规划与实施,已成为现如今建筑市场发展创新建筑模式的重要前进方向,合理的生态建筑理念,能够在多方面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与环保节能的资源配置要求。发展理想型生态建筑,是目前乃至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建筑发展趋势。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生态建筑做好,做实,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永远屹立不倒。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运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生态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的特点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美观,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生态建筑理论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布局设计,自然通风,绿化与水景设计,遮阳与采光,外围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节能设计等。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利用科学的设计,合理的措施,才能为建处舒适、环保、健康、节能的房屋建筑。 1 生态建筑理论的基本特点 1.1 以人为本的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主要从人本理论思想出发,要求建筑设计符合人的实际使用需要,满足人类的长期发展需求,是现代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观念下的新型设计思想。①生态建筑理论不是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否论,而是对传统理论有选择的继承,它强调满足人的当下需求和长远利益,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要求最大化效益运用自然资源。②生态建筑理论强调的不是无节制的索取,而是有节制的在建筑领域使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③生态建筑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是传统的以人为中心和以生态为中心理念的结合,更体现出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 1.2 地域性特点 现代生态建筑理论是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的建筑设计,它要求从建筑所处的实地环境出发,围绕着地理上的现实条件和独特自然资源禀赋进行设计。①要根据地域气候特点,自然地理位置等实际因素进行房屋建筑设计,充分挖掘使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实现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②要从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民俗,文化传等方面对生态建筑进行考虑,实现生态与文化的良好融合,要从生态角度反映民族特色。③生态建筑是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的综合设计,是对环境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更注重使用者对生态建筑的接受性和使用性。 1.3 追求经济效益特点 现代生态建筑的设计更注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效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房屋建筑的经济效益。①生态建筑的重要理念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着力解决开发商和使用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②生态效益的实际依赖于新设计思想的使用,强调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节能环保的设计,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带来更大的使用收益,实现对现有无污染清洁能源的高效的利用和挖掘。 2 房屋建筑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运用 2.1房屋建筑布局设计 建筑的布局对局部地区气候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建筑布局不合理,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局部气候恶化。一般设计师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时,比较注重建筑功能、美观以及空间的利用方面,而不太重视建筑的布局。建筑的布局主要包括建筑群的密度、高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程度等,在进行建筑布局规划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气流的流动对建筑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房屋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盛行风对建筑的影响,来设计屏障,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群中气流的流动情况,应用科学的建筑布局来营造良好的局域气候环境。 2.2 自然通风 保证建筑自然通风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房屋建筑通风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季候风的特点,夏季室内气温对较高,需要对进行通风透气,而冬季气候寒冷,需要避风,另外,还要注意不同季节的风向问题,在进行建筑的通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通过改变建筑中门、窗的尺寸、位置以及合理设计房间等方法来保证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又能为维持室内气温在良好的状态,为居住者创造舒适的环境。 2.3 绿化与水景设计 建筑区域的温度不仅其气流有关,还受到辐射、建筑密度、材料、布局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多房屋设计不合理,虽然具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和水景,依然导致建筑区域的温度升高,为居民带来不好的体验。这是因为在进行绿化时只注重绿化面积和水景规模,而没有将其与建筑布局、气流情况等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无法使草、树、水景发挥其作用,也导致资源被大量的浪费。因此,在对建筑环境开展绿化和创建水景时,要特别注意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选择合理的位置进行水景的设置,保证绿化和水景与建筑环境相适应,不仅要让建筑整体环境具有美感,同时也可以有效调节家住周围环境的温度,净化环境空气。另外,设计要以人为本,房屋环境的绿化和水景的设计要充分符合居民的需求,不能只为了美观,而影响了人生活的便利和身体健康。 2.4遮阳与采光 光照也是房屋建筑生态设计中的重点,概括来说,房屋建筑不仅要能进行良好的采光,还要能够有效遮阳的功能。在建筑的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对光照的需求程度。例如,在夏季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遮阳,在冬季则需要大面积采光,在设计中需要对建筑外形、地理布局、维护结构等进行精确的计算并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充分满足居住者对于光照的需求。 2.5 外围护结构布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