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什么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什么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什么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什么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汇报四个方面,一是土地的生态意义;二是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特点;三是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四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对策和建议。

一,土地的生态意义。土地在自然哲学思考中被誉为“万物之母”,是最根本的物质要素,所以跟生态是相关的,是一切生物的生长的最根本的基础。那么我们国家地少人多,造成水土资源短缺的状况使得合理利用土地在我们国家具有特殊的突出的生态意义。我们国家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土地相对比较短缺,面积960平方公里,但是我们的国土质量比较低,隔壁、沙漠比较多,所以跟美国相比,人均耕地,草原,比较好的土地远远低于美国,也低于印度这些大国,所以土地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国家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三个重要问题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最关键的,所以土地是整个城市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一些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

第一生态宜居城市土地注意紧凑集约利用。生态城市的概念很多,我个人认为生态城市从几个方面体现他的内涵,一是人尽其才,人的创造力,各方面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物尽其用,经济要循环利用,物质要循环利用,减少排出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三是地尽其利,就涉及到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这个应该是生态城市也能体现最基本含义的概念。生态城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土地的利用效率,比较紧凑,注意综合利用,混合利用,居住地靠近工作地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所在地,这是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地利用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减少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可以降低能耗,物耗,生态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利的条件。紧凑城市开发模式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主要是指紧凑集约利用土地,在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浪费的同时,提高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里。紧凑城市思想包括8大方面,一是高密度居住,二是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第三是城乡边界和景观明显,第四个混合土地利用,第五生活多样化,第六身份明晰,第七社会公正,第八日常生活的自我丰富等等。紧凑城市八个方面的特点。

国外许多城市都是以这种开发模式,紧凑的土地开发模式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比如美国的克利夫兰为了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大湖沿岸的绿色城市,制订了12项明确的生态城市议题,其中“精明增长”是这些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精明增长是紧凑的增长,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保护空地以及土地的混合使用,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混合,拉近距离,少用汽车,步行上班,上学等等。美国的克利夫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注意紧凑型开发利用,是美国比较典型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二个特点生态宜居城市的土地一般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围绕交通轴线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布局,主要围绕交通的轴线进行土地的利用布局,这样上下班出行非常方便,购物也非常方便,还有娱乐非常方便,减少人们过渡依赖机动车辆带来的局限和环境问题,所以生态宜居城市一般来说围着公共交通线路开发利用,建设商业区,尽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这就是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个提高。75%的人靠公共汽车出行的,主要是依靠公共汽车出行的的原因是沿着公路轴线,直接到达居住区和办公区,这就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宜居城市的第二个特点以交通线路为轴线开发。

第三个特点生态宜居城市重视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合作关系,注意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生态城市非常重视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合作关系,他注意这三个效益,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和高地价和高土地收益,他是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模式,日本千叶市在规划上高度重视原有的自然地貌,自然的系统,精心规划城市地区的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把人工的设施与市民交流活动相关的紧密的结合起来,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结合

在一起,所以生态环境非常好,适宜人类居住。

第四个特点就是地价与房价比较合理。总结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地价与房价都是比较适中的,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房价跟当地人的收入相适应。这是第四个特点。

第五个特点强调社区意识。生态宜居城市的开发利用非常强调社区,以社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模式,强调社区的归属感,城市的归属感,这种模式与公众参与密切相关,强化了公众是城市的生产者、建设者、消费者和保护者的重要作用,很多的国外的生产城市在土地开发利用的时候都是以社区为中心,然后强调公众参与,大家一起来决策,一起来规划、设计,参与规划、设计,参与建设和管理。这样社区的归属感非常明显。

三,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是旧城改造,对增加绿地的片面理解。我们国家现在在生态宜居城市都是面积比较大的,城市绿地增长很多,城市绿地内容涵盖了绿地的类型,职能、面积、人均面积、宽度等等,许多城市从数量上保障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绿地的最低需求,但是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重视不够。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工厂外迁,对城市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很多工厂特别是内城区的工厂大量外迁,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城市都有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主要是用来招商的,对外招商的,城市内部的工厂外迁的时候因为技术、规模等问题没有到工业园区去,在郊区分布,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新区开发,占用大量的成片的农用地,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比较严重。很多城市都强调新区的开发,还有居住郊区话,办公郊区化等等占用大量得成片农用地,如果说一块占用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大片农用地占用,增长很高的比例,地下水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城市周围地水系,地表地下水系就会收到很大的冲击,破坏,土壤、植被都会收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对城市周边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块很多城市都没有注意,特别是大片的土地被征用对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四个土地紧缺与浪费并存,我们国家很多城市土地都是比较紧缺的,但是浪费现象也非常严重,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中过分追求大广场,大马路。大广场、大马路虽然说空间上开阔了,但是并不适合人类生活,我们要过马路也要走很长时间,这是简单的一个道理,过马路很不方便。所以大广场、大马路不适合中国的特点,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对土地浪费很多。第二个土地破碎、边角地、城中村等等低效用地非常多,边角地、城中村,这些在城市中非常多,像北京边角地、城中村非常多,特别是边角地,拐弯抹角的地方不好利用,另外边角地生态环境比较差,所以对城市影响比较大,利用效率比较低,生态影响比较大。第三个城乡结合部违法低效用地,违章建筑非常多。这也是我们国家城市土地利用的一大问题,违法低效用地非常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五个问题是土地储备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征地多、房价高,对生态宜居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国家土地储备是从1996年开始的。世界上最早土地储备国家是荷兰,是1896年,荷兰这个国家是沿海的国家土地比较缺乏,首先政府围海造地,土地归政府所有,政府再出售,出租,土地储备政府收购土地,城市发展在向市场抛出土地,这就是土地储备的过程。我们过程是1996年开始,100年以后,我们国家土地储备10几年20年的发展目前问题还是很多,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政府征地,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以后,把地挂牌卖出去,征用的时候几万用一亩,卖出去的时候几百万一亩,价钱涨了几百倍,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城市弹性手术,导致整地多,房价高,宜居城市收到影响,房价高是不宜居的。我们国家过分的强调土地收益。

第六个城乡土地生态环境的差距比较大。我们现在生产城市建设中注意城区的生产环境的改善,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区的环境变得非常好了,但是很多城市只要往郊区,往

外走5公里就会发现周围的地区生态环境非常差,无论北京还是上海,只要从大城区往外走就会发现农村脏乱差,污水到处流,垃圾随地放,这个在世界上城乡生态环境的差距我们国家是最高的,城乡的差距非常大,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建设投资比较多,但是要求农村这个方面没有注意,农村的生态环境差返过来会影响城区生态环境改善,影响城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对策和建议。

第一个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比较重要。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生态规律为基础,尊重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不要过分强调它的经济社会属性,城市土地的自然属性要得到尊重,土地利用更要符合城市生态系统运作的相关规律,充分发挥他的自然生态功能还要兼顾社会经济功能的双重效益。要根据城市功能的变化,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特别是土地供应商要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增加居住与生态用地比例,根据城市的功能变化,相应的降低工业用地,增加生态用地,增加居住用地,创建宜居城市。

第二要协调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我们国家现在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房价涨的很快,房价主要受地价的影响,地价高了,房价就水涨船高,我们国家地价、房价的关系是非常明显,房价太高了,虽然生态环境好,我们买不起房子,我们居住环境差不是宜居的城市。

第三要协调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关系。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为长远发展保留建设用地,必须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这是我们国家土地国情所决定的。生态城市要注意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与保护,在国外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国家更要重视节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要求我们不要搞大面积的绿地,不要搞低密度的建筑。

要合理利用地上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是我们国家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商业区,公交枢纽地区的地下空间,一定要大力开发,要发展经济技术,我们国家的积水技术,节材技术都是发展比较快,节地技术要引起重视,怎么节约用地,采用什么技术节约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可以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做生态环境建设,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方面可以减少交通成本,减少出行上下班的物质消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另外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可以进行更多的生态环境建设,所以节约土地要地密度,大面积的绿地,不是这个概念。

第四要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土地主要是建城区,主要是建设用地,要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利用,安排工厂、办公、居住,仓储、文教,卫生、绿化等用地,要从城市与周围腹地更大范围合理的利用起来,要进行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保护城市郊区生态空间,科学划分允许建设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实行生态补偿,要从土地转让收益里面给限制建设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加强耕地与耕地农业保护,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将耕地与基本农田作为重要生态用地加以保护。这个应该引起重视。我们不是说把农用地转成建设用地越多越好,我们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几个方面考虑基本农田的保护。另外一个控制不顾生态环境的城市周围非利用地的开发。还有的可以考虑与周边城市实现生态用地共享,这些城市可以一起考虑建立一个绿色空间,大家一起共建生态文明都市圈。比如说石家庄与周围的这些城市可以一起共建周围的生态空间。

第五就是加强生态用地的储备。我们国家现在土地储备正在发展,储备政策正在发展,国外是城市发展速度调控,土地市场调控为依据的,我们国家现在一个是土地市场调控,第二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引起注意,把储备土地的手段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方面,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我们国家土地储备不应该只追求土地效益,拍卖高价,应该多储备土地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

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 2.通过读图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通过读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及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 均的特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2.我国的土地国策及基本农田 【教学难点】:1.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原因,利用图文资料进行讲解 2.我国的土地国策 【学情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较少,对外部世界缺少感性认识,利用地图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土地资源的帆布是本节课的难点。各地地形复杂,气候知识也是较难的内容,各类土地资源分布的原因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多媒体(优先),黑板教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课件,地图,课本,黑板。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导入】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老师一天出去闲转,在一个地方就看见有个牌子,上面写着“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还有的有一个碑性质的写着“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吗?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我们这么做的原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土地资源。就拿西双版纳来说:每一个地方,山上山下的坝子的土地利用方式都各不一样,有的有橡胶林、有的是稻田,建设用地那么我们根据土地的利用方式不同划分为几种? 学生: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老师总结:林地、耕地和草地为农业用地,后面的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依次展示景观图让学生回答,最后展示结果。

浅谈我国的土地合理利用

浅谈我国的土地合理利用 发表时间:2012-09-04T08:51:27.23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师巧俊 [导读] 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都是大自然留给所有生灵的宝贵财富,我们都应该去好好珍惜。河北省南宫市第四中学师巧俊 〔摘要〕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都是大自然留给所有生灵的宝贵财富,我们都应该去好好珍惜。其中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源泉,也是一项宝贵的资源财富。土地资源不可替代性及其稀缺性,决定了我们对土地的利用,要提高利用率,实现高效利用。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研究有效的、合理的利用方法就成为必要。 〔关键词〕土地合理利用探讨 1 我国土地利用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实际耕地面积约为19.15 亿亩,位居世界第三位,然而人均只有1.59 亩,还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有将近700 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的警戒线。人均耕地大于两亩的省份有12 个,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自然条件差、粮食产量低的地区。在有限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保收田仅占耕地总量的39.8%,坡度大于25 度的耕地9100 万亩,约占全国耕地的5%,耕地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全国现有后备耕地资源2 亿亩,按60%成垦率计,可开垦耕地1.2 亿亩。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以及其它的原因,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严重,长期以来,我们都是粗放的利用模式,即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1.1 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以及浪费。古语讲: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无限度,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的也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尤其严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许多原因导致这一现状,其中,非农建设用地影响极大,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工矿、交通等,每年占用大量耕地。就我所居住的城区,5 年里生活小区从2 个激增到15 个,整个城区面积扩大,以牺牲郊区农民的耕地为代价。商品房的开发进入膨胀期,炒房现象严重,土地价格提高,房子价格自然上升,导致居民购不起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再者,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尽完善,乱搭、乱建、乱占或占而不用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1.2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这主要是指土地的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建设用地模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许多城市的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导致结构失衡,投资强度和用地定额不能实现双向调控,许多城市热衷于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建设用地利用程度不高。 1.3 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人口大量增加,为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对山坡的刨垦使大面积的植被毁坏,造成水土流失。流失的土壤带走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使耕地的质量迅速下降,从而造成土地生产能力变弱。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侵蚀掉的土坡总量达50 亿吨,大约占世界水土流失量的五分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逐步向农村地区蔓延,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资源造成间接或直接的威胁不容忽视,如酸雨,酸雾,水质污染等,是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的又一原因。盲目的围湖造田,使湖区滞洪能力下降,原有的生态系统造破坏,因而水旱灾害频繁。盲目开发草原,使草场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 2 对土地合理利用的一些措施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是任何物质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然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1 解决人口问题是主要的。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量大,但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不足够,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人地平衡的根本措施。国内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表明,在高投入水平下,2025 年以人均450kg 粮食计,中国的土地资源可养15.48 亿人,所以人口的增长是实现土地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大瓶颈。 2.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农田基本建设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农田水利建设。要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还要注重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二是中低产田改造。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为主要目标,基本消除制约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培肥地力,改善农业基本条件。三是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要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2.3 严格政策,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政府对非农用地的审批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顾经济的发展。土地是经济发展之本,加强保护耕地的立法,划定耕地保护区,强化全民保护耕地意识。 2.4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一是城镇建设、工业建设用地要在全局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对城市的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科学性核定。二是农业用地区域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集中,专业化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形成良好用地结构的有效途径。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摘要】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而土地的合理利用在城乡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征用;级差地租 一、问题提出 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而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除劳动力之外的有效“致富”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是融资的重要工具,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的体现。国外经验表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充分控制和分配土地收益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及其问题 1、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其次,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班级高一(2)班 学号 25 姓名李文瑞 摘要:分析土地资源的种类、状况,针对其概况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分布可持续利用 一、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 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 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 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

浅谈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5453475.html, 浅谈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作者:徐志民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10期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278-01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资源。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作用,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农村土地资源,这是政府和我们国土资源局每个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责无旁贷。 一、浅析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到位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土地却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虽说一直以来就有土地管理法,多年来国家一直也都在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可在实行过程中,由于执法力量不足,农村耕地特别是市郊、城郊的一些耕地被建筑建设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大肆挥霍土地。我国人均耕地本来就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用地形势极不乐观。 (二)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耕地、林地、草地、山地等资源均被利用,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破坏耕地和植被,对森林和土地无节制地开采,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被水力侵蚀,造成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主要问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建设。 (三)土地沙化在扩展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从城市到乡村轰轰烈烈搞建设、搞开发,冲淡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盲目开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导致大片山林树木的锐减、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河流干涸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加上自然风力对土地的侵蚀,使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四)耕地肥力下降 由于水土流失和对土地重用轻养、施用有机肥过低,很多农民种地都不施农家肥,春天施一次性化肥,打一次性除草剂,整个夏天不用再打理土地,坐等秋天收获。这种化肥投入结构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 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这样的一种状况不尽快改变,将会严重威胁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 1、土地过垦,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已经利用和基本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7.6%,可以说我国绝大部分可利用的较好土地已开发利用,后备资源短缺。其中,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城市用地等都面临着开发利用粗放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2、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肥力下降,土地环境退化 关于土地资源面临严重的退化情况,其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速度加快、土地盐碱化蔓延、土地次生潜育化加剧、土地污染严重等问题。 3、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拥有量仅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l/4。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工矿城建民房挤占耕地,致使耕地资源锐减。 4、用地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用地占已利用土地面积的95.68%,非农业用地仅占4.53%。而且农用地中耕地占14.21%,牧草地占35.27%,林地占20.35%,园地占0.79%。其中耕地、林地比重较低,牧草比重较大。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土地结构调整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近些年来全国普遍兴起的果园热、桑园热、鱼塘热,盲目扩大规模,不仅占用许多高质量的宝贵耕地,而且个别地区由于产、运、销不配套,果运不出去.烂在地里,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协调两规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协调两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 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划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土地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辖区内土地资源 的利用现状、潜力及各种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法; 协调部门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业用地;逐级分解规划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重点确定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农田保护区等重要土地用途区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省级规划要实现省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地级规划要重点安排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的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划分土地用途区,重点划定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农业用地区等,为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提供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 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期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安排。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 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得出两者的内在联系: 1.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城市总体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它是以城市建设和经 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专业性规划,是以合理安排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两项规划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两规”都是在对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2.规划空间的从属性。从“两规”的空间范围来看,城市规划区并非整个行政辖区范围,只是其中 的一部分,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是整个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其规划范围比城市规划范围大。因此,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两者是点和面的关系,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所以,城市规划中有关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用地规模、用地选择、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为城镇的发展建设等创造较好的条件。 3.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的关系。从规划的内容、手法和成果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建设与规划、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是以建设为中心,展开城市各项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各业健康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更全面、更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机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是建设与规划、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的关系。而且,两者在城镇和村镇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等方面又必须

运用总图设计合理利用土地

运用总图设计合理利用土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合理利用土地是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还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本文就从运用总图设计合理利用土地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总图设计;合理利用土地 一、前言 当今社会中,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对于土地资源的浪费不仅使人们能运用的资源越来越少,还有部分土地资源为按图纸进行施工,都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良因素。 二、老厂炼铁区改扩建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炼铁生产企业的建设可分为三类:新建的独立炼铁厂,新建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炼铁厂和改扩建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炼铁厂”新建的独立炼铁厂的产品主要是铁水和铸铁块,铁水运往别的生产企业,铸铁块则作为产品销往各地,炼铁厂的总平面设计灵活度很大,考虑的方面相对少些,设计起来也相对容易;而新建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炼铁厂和改扩建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炼铁厂的设计则麻烦很多,因为需要考虑怎样将铁水运往炼钢区制造成钢,怎样才能与现有运输路线相结合,怎样才能利用现有建构筑设施而不重复浪费,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生产的干扰等等,考虑的因素太多,因此增大了设计者的设计难度,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后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新建是在重新开辟的场址进行建设,而改扩建主要在老厂区域内利用原有场地进行建设或者进行一些整改”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前两种炼铁企业的发展形式很难满足,所以国内基本上都是老 厂的改扩建工程”五十多年来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独立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现有冶金企业大多是摊子大,工艺设备陈旧,技术装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低下,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果不明显,对老厂进行改造,不仅可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使改扩建企业与国际产业接轨老厂改造,是我国发展钢铁企业乃至整个工业的好路子,这一点,己被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工业的实践证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西欧等国家把大部分的资金投资于老厂改造,新建部分很少,资料表明,原苏联每年用于老厂改造的投资约占70%,美国占0.7%一0.8%,即使靠新建厂发展工业的日本,也非常重视老厂的改扩建。鉴于上述,我国发展钢铁工业走老厂改造的路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改扩建厂主要有下列两种发展形式: (1)在企业现有场地上,通过改进企业生产工艺和强化企业生产,扩大生产力。工艺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总平面布置,我国钢铁厂的工艺水平一般比较落后,就炼铁而言,国外采用胶带上料,连续供料,但是我国至今仍有一些企业采用的是斜桥上料。

【完整版】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应当确保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由此可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本着“从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是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 3、两个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4、两个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不一样 5、从微观上来说,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存在差异 6、规划期限不一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而编制的,最终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不存在矛盾。随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门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两规在编制中有越来越多的共通点,两规的方案更需要共同研究、相互衔接来确定,两规在前期研究、

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对都安县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的共同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拟对都安县的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资源现状 都安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县境南北长87公里,东西最大横距68公里,土地总面积4091.9平方公里,有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七大类。全县共有耕地面积526935亩,其中水田面积10477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9.88%,主要分布在澄江、安阳、地苏、高岭等乡镇的江河两岸平原地区及低丘、台地开阔地带;旱地面积421160亩,占耕地面积的80.12%,主要分布在其他乡镇的山坡、丘岗地带。园地面积31667.2亩,占县域总面积的0.52%;林地面积1347251.9亩,占县域总面积的21.95%,主要分布在板岭、下坳、百旺等乡镇,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93309.7亩,占县域总面积的1.53%。交通用地30621.2亩,占县域总面积的0.5%。未

利用土地3914227.9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8%,其中裸岩石砾地面积就有3102010.8亩,占未利地面积的79.25%。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建国以来的多数年份,本县耕地面积都在减少,以致十分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缩小,但人口数量却以较快速度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幅降低。进入80年代后,由于经济建设的加快和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减少幅度一直居高不下,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 2、土地后备资源缺乏。全县未利用土地虽然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8%,但适宜开荒的荒草地仅有313997.9亩,仅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8.1%,而其他类面积就占到本类地面积的91.9%。可见土地后备资源十分缺乏。 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本县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要道,交通便利,又处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和粮量作物。但长期以来这一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仍然呈现单一结构,封闭式发展,以致效益增长缓慢。近年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发展有特色的农林果特产,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总体上还未形成高效益的用地结构,其地域优势的利用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仍需进一步完善。 4、土地利用比较粗放。本县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和养殖水面的中低产面积均占相当大的比例,特产是中低产田和中低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土地资源 三、教学过程:主要问题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1、自然资源分为那两类? 2、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今天具体学习一下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分布。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出示幻灯片 提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活动: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1)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农业用地? (2)哪些是非农业用地? 小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幻灯片展示)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读图了解,后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特征。(总类齐全,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承转:下面让我们再看一看土地资源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2、创设问题情境: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读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和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思考下列问题: (1)哪些属于可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2)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 (3)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小结: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第五讲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提要: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原理 工业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郊区规划 §1.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职能与内容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土地利用:包括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等的所有城市建设用地 狭义土地利用:除上述设施外的土地,按城市活动类型主要分为:工业(产业)、商务·商业、居住、以及公园绿地四大部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与以土地所有权为代表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密切相关。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能 城市外部:通过城市规划区、规划建成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促进、保障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城市内部:为各种城市活动安排必要的空间(工作、居住、游憩、交通)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各种城市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空间安排——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项目审批,Zoning,城市重点地区开发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因素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规划师、以及当权者的价值判断的已确定,并通过对开发活动的限制和积极建设得以实施。其中影响土地利用决策的因素有: ?经济因素 市场经济环境下,最重要的因素。 土地利用的分布由土地市场中的供给——需求关系所决定(商务商业、工厂、居住)城市发展与具体项目布局预测的学说:土地经济学 从计划经济(并非不考虑经济因素)走向市场经济(切实的压力)的过程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并非决定城市土地利用的唯一因素 城市生态学:社会学者将生态学的原理引入城市领域,集中与分散、向心与离心、入侵与迁移等(以多种族社会的美国为主) 社会组织论:构成城市社会的个人以及团体的价值观、行动、及其相互的影响——价值观对土地利用形成的影响(例:旧城改造) 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例:居民不愿迁出旧成区的原因) 规划中对社会集团价值观的关注 ?公共利益 城市规划制定者——政府的出发点 公共利益的要素:安全、健康、便利、宜人、经济(对公共而言)

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姓名:祝克文学号:1014040114 班级:10土管 土地管理学 作业:运用土地的特征与功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理解为什么“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土地的特征(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由人类所创造。且土地绝非人类劳动的成果,它的生产与存在不以人类意志而转移。(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面积为地球表面所限定,人力是不可能创造土地、消灭土地或用其他生产资料来代替。(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每一块土地都有固定的空间位置,不能移动。(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不同的土地单元,所处地形不一,水分、养分都有所差异。(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土地是可更新资源。 土地的功能(1)土地的负载功能(2)土地的养育功能(3)土地的仓储功能(4)土地提供景观的功能(5)土地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我国土地基本国情我国土地面积总面积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耕地更少,耕地总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且退化严重,现有耕地相对不足,后备资源匮乏城市村镇建设存量土地潜力大。在管理方面,建设用地总量失控,耕地大量流失,土地违法情况严重,难查处,缺乏建设用地调控机制和农地非农化的约束机制,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之后,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1、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少 我国的总面积虽居世界第三位,同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但是,我国有12亿人口,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2.0亩,只及世界人均数的1/3,仅相当于加拿大的1/47,美国的1/4。从土地利用的结构来看,耕地、林地、牧草地比重少,人均面积少。世界总土地面积中,农、林、牧用地占63.3%,而我国只占47.8%。世界人均耕地为4.52亩,林地为13.6亩,牧地为10.37亩;我国人均耕地为仅1.8亩。这一特点表明,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土地资源十分贫乏。 2、山地多于平地,耕地比例小 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仅占1%。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74个国家的1986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和永久性农作物用地,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30%,在世界各国中居第67位。在全世界26个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仅高于日本、孟加拉国,居第24位。我国以占世界6.8%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1.8%的人口。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说明我国耕地的人口承载力正在逼近极限。

{商务版}2019年秋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时练《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附答案解析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时练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 1.根据土地利用情况,我们把已经利用的土地资源分为() A.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 B. 城市、农村、牧区、城镇 C. 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D. 沼泽、沙漠、平地、山区 2.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 ) A. B. C. D. 3.下图表示我国林地分布的简图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江西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4.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水田 B. 旱地 C. 林地 D. 草地 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A. 属于平原地区 B. 年降水量稀少 C. 以水稻种植为主 D.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6.读我国主要土地类型分布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多样,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

A.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B两地,其中A以水田种植为主,B以旱地种植为主 B. C表示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及西南地区 C. D有大量的草原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完成下题。 7.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 A. 城镇建设挤占 B. 水土流失严重 C. 风沙危害加剧 D. 污染严重 8.针对上题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合理的是 ( ) A. 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 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 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9.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漫画反映的是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________问题。() A. 乱占耕地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滥砍滥伐 10.下列地区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 内蒙古高原——耕地 B. 大兴安岭——林地 C. 华北平原——草地 D. 塔里木盆地——林地 11.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 东北、华北 B. 东北、西北 C. 华东、华南 D. 华南、西南

土地资源在农村的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在农村的合理利用 了解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基本情况,以及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具备深入实际展开调查的能力; 树立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的意识,并能在实际中行动起来。 了解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需要深入实际调查,获得一手调查数据,而想获得哪些调查数据就成为探究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处理好了,深入实际调查、撰写简要报告环节变得简单易行。如何能够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引导学生做好知识储备,充分理解土地资源的含义,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另外生活、生产中处处离不开土地资源,如果想都作深入调查容易导致活动过于空泛,结论过于空洞,学生操作难度加大,可以选取或限定某个区域范围,对确定的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 《土地资源在农村的合理利用》活动建议方案 活动一:制定调查表。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相关知识;学生制定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的调查表。

这个环节是探究活动的核心部分。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利用类型清晰,调查目标明确,调查活动就容易开展。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媒体资源库中的学习资料,掌握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另外一个思路,学生可以从纵线就是时间变化的角度调查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变化,并进行简单对比。 农村土地利用类型中较多的是耕地,学习资源中提供了一些反映我国耕地特点的图片,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提供思路思考土地利用的其他类型。 〔2〕学生分组,4~6人每组,选择小组调查区域范围,制定调查表。小组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区域,制定相应的调查表。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互评相结合,教师和学生根据评价量表分别进行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分为完成、合格、典范三个等级。 活动一资料 1课时。 活动二:开展调查。 学生分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表,展开实际调查。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暑假期间,我对××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2009年8月9日——15日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等)一、××村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 ××村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庄(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包括道路、桥梁、河滩等)159亩。 经调查,××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 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 一等(平整黄土地)、 二等(洼地、沙土地等)、三等(岭地、拓荒地等),(注:图文不一)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城市规划与土地的使用性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3) 第三章蓝线、绿线、黄线控制 (4) 第四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5) 第五章建筑间距 (6) 第六章建筑物退让 (9) 第七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12) 第八章配套设施规划 (14) 第九章道路交通规划 (17) 第十章绿地控制 (18)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控制 (19) 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22)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24) 附录1:名词解释 (25) 附录2:文本用词说明 (26)

台州市椒江商业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台州市椒江区分区规划(2004-2020)》、以及台州市各相关专项规划而制定。

第二条本规划是台州市椒江商业中心建设和开发的法定指导性文件,自本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本片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和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下一层次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片区位于椒江老城区核心地段,东起解放北路,西到轮渡路,北以工人路为界,南至中山西路,总用地面积约为32.2公顷。 第四条控制规模 本片区规划居住人口控制规模为9500人,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32.2公顷。 第五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如需调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本规划经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第七条文本中有下划线的文字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第八条本片区规划功能定位为:集购物、办公、居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区。 第九条本片区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号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DJl37-90)规定的标准。一般应按照本规划所标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