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 中国现代史复习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 中国现代史复习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 中国现代史复习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 中国现代史复习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

中国现代史复习学案

高三文科普通班全体

【专题综述】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奋斗历史。60多年来,中国人民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历史主要线索】

1.政治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法制的建设、外交方针政策与成就、“一国两制”

2.经济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思想文化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专题十七新中国的民主主建设和曲折发展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对政治建设的破坏。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6、新中国的外交。

探究

1、新中国的民主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2、比较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简述不同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分析为何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

知识梳理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9、9,北平

②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③通过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2、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标志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特色,是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

3、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①创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954年9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规定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规定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中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同: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定期选举;间接民主等。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基础: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②初步建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③继续存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职能改变)

④新的阶段:1956 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⑤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⑥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考点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中共八大的召开与“文革”的开展

1、中共八大:

①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②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③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意义:它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文化大革命:

①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领导人对中国国情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②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③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④后果: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之中。

3、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①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刘少奇冤案”

④总之,文革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4、文革的深刻教训:

①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②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③必须深入持久的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徘徊的原因?由于未在思想上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老一辈革命家纷纷提出要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2、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起点,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新道路、新时期、新时代)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①1982、11,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2年宪法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

①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

②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考点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形成进程: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

(1)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

(2)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3)80年代邓小平正式提出并全面阐述

(4)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通过

2、“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①前提: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回归的过程

①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2、回归原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关键)

③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重大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

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2、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3、逆流:台独势力的猖獗(阻碍因素:岛内台独势力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4、对策

①和平统一方式,“一国两制”;

②不承诺放弃武力。

考点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一)背景:1、国际: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并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

B、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实现民族独立

2、国内:A、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

B、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二)外交政策:

1、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问题(3)一边倒: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三)外交成果:

1、建国一周年就和苏联等17国建交:打破了西方对我们的外交孤立

2、最突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0年签署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巩固中苏团结有重要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概况:1953年中国针对印度首次提出;54年得到印度缅甸确认,以该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系的基本准则

(2)目的:为发展与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内容:

(4)意义:【1】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日内瓦会议:(1)概况: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54年4月由苏联推动中苏美英法参加的会议,周恩来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会议进行,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内瓦协议

(2)特点:首次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3)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5、万隆会议;(1)概况:55、4 29个刚独立的亚非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议

(2)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代表新兴力量的崛起)

(3)方针:求同存异:

【1】背景:A、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 B、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2】含义:同:A。遭遇相同:都遭受殖民奴役,刚实现民族独立

B、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历史任务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意义:促进会议成功,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二、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何用恢复?)

1、原因:(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2)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

【1】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

2、概况:1971、10、25 26届联大

3、意义:【1】说明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第三世界作用增强

【2】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利于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符合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共同需求

对于美国来说:【1】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遏制政策的不断失败【2】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对于中国来说:【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东北,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2、过程:

【1】乒乓外交:71年3月打开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小球转大球以民促官【2】基辛格访华:71年7月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3】尼克松访华:72年2月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4】建交公报:78年12月三原则废约、撤军、断交

【5】正式建交:79年1月1日 2月邓小平访美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

(2)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

2、过程:(1)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并签署建交声明

(2)73年1月1日正式建交

(3)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3、意义:(1)结束两国长期的敌对历史,打开睦邻友好新局面

(2)对于两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三、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

【1】国际形势变化:制约霸权的力量增长,冲击两极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心转移需要和平的稳定环境

【3】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有了新发展: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

2、表现:【1】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多极化和全球化

【2】不结盟政策:国与国的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之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关系,继续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引进外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合理公正解决

【2】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3】倡议实行裁军

【4】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参加地区性组织的活

【1】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4】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5】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三)特点及作用

1、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方位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作用:【1】丰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赢得了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高考真题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

2.(2012年江苏历史,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

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3.(2012年上海历史,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

【答案】(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4分,每点2分)说明问题: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4分,每点2分)(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

(4分,每点2

分)

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

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6分,每点3分)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3分)

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

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9分,每点3分。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专题十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究

1、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怎样的过程?

2、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入市(世界市场)请比较?

3、中国如何走俄国或苏联道路的?又是如何走自己道路的?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 9---1952)

(一)背景:建国初期,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二)措施:①土改(1950--1952),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②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变为国营经济;

③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三)结果:1952年底,恢复——超历史最高水平。

(四)意义:为我国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6,过渡时期)

(一)背景:

1、政权的巩固

2、国民经济的恢复

3、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

(二)概况:

1、工业化的实施——一五计划的开展:

(1)时间、任务:1953-1957,一化、三改

(2)特点: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初步建立起工业体系和

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2、三大改造:

(1)目的: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方式:农业、手工业——走集化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采用赎买和国家

资本主义的政策

(4)结果及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1956—1966年)

(一)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性质变化

2、内容:

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提出主要任务:农——工;发展生产力

提出经济建设方针:反对保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意义: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开展,是中共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二)失误:

1、表现:

(1) 1958年总路线: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反映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

(2)“大跃进”:

原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中心:“大炼钢铁”“以钢为纲”。

评价:得不偿失;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3)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特点:“一大二公”。

评价: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2、“左”的标志(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原因: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

4、结果: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挫伤人民的积极性;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三年的严重困难。

(三)调整:

1、措施

(1)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八字方针的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调整: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和速度;

巩固:巩固已取得的经济建设的成果;

充实: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提高: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中心环节是“调整”。

(2)1961年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纠正

(3)1962提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教训。

2、结果: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四)十年建设成就:

原子弹爆炸成功,

石油自给,

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上铁路,

形成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

(五)十年建设的特点:

成就与失误并存,在曲折中前进

(六)经验教训:

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四、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2、表现:严重破坏,巨大损失,人民生活水平低

3、两次转机:1973年周恩来、1975年邓小平主提中央工作努力纠正左倾错误

五、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现在)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

2、内容:

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思想路线——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具体策略——改革开放

3、意义:①伟大转折;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形成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1) 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内容: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到农户,以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各农户在完成上缴国家的农业税、收购任务以及交给集体的外,剩余部分归自己

(2)性质: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3)意义: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1950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改革

(最新)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2.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近年来,中国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有的法案还由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

地方人大常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材料反映了( ) A.我国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 B.全国人大加强了全面立法工作 C.人民代表具有立法监督权 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 4.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5.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6.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7.有学者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8.1961年,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指出,全国人民继续高举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取得了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胜利。工业总产值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农业方面,由于1959、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计划没有完成。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 A.客观评价了“三面红旗”的作用 B.主要针对工业进行必要调整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准确分析了工农业生产状况 9.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十七 第44讲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文化大革 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内容1953年我 国开始实行 “一五”计 划,进行三 大改造 (1956年底 基本完成) 有成功的经验, 如1956年中共 八大和1960年 的八字方针;也 有曲折失误,如 “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 年的十年 “文化大革 命”,使社会 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主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历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考纲要求]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44讲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国营经济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 (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成语)教学案(教师版)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成语)教学案(教师版) 语言运用 2014-08-08 09:43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成语)教学案(教师版) 第一课时 一、考点讲解: 成语使用主要有三种常见类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二是辨析近义成语,三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高考强调在动态语境中考查,因此,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二、备考对策: 1、立足教材,积累成语 2、留心课外,广识成语 3、分析误用类型,全面考虑 三、结合资料,掌握方法: 解答成语题学会八看:一看成语词义;二看使用语境;三看适用对象;四看感情色彩;五看语法位置;六看语气态度;七看特定用法;八看轻重程度 四、教学重点: 提高辨析成语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教学难点:辨析成语的意义、结构和色彩等,训练归纳,形成知识和能力体 系 五、教学流程: (一)高考真题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答案】B 【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很明显,第⑵句中“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合为“临深履薄”一词,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意即二词都可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高三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4.社会生活上: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二、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健全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提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社会新风尚出现。

2020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题型2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学案(考试专用)

题型2 加试第27~30题——高难度选择题 [四年考情统计] 年份27题28题29题30题 2018·4近代报刊舆论宣传 中国近代 电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古希腊遗迹 位置 2017·1 1 阎立本家族 近代传媒 的发展 法国建立欧洲联邦的尝试 古希腊罗马 雕塑 2017·4晚清官员考查欧洲 国际联盟 的作用雅典卫城与古希腊民主政治 罗马文化遗 迹时序 2016·1 0 洋务运动 民报与革 命思潮 一战与巴尔干局势 二战与爱因 斯坦 [规律总结] (1)第27、28题命题范围多出自近代社会生活单元;第29、30题多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2)这些题目一般综合性较大、思维强度较高,是选择题中最容易丢分的题目。 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27)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 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答案 A

[抓题眼] “20世纪初叶”“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是关键信息,出自邹容的《革命军》。A项符合。 [找错点] “二次革命”因宋教仁案而起,与题干内容不符。材料与“亚洲觉醒”不相关,也不能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例2 (2018·4月浙江选考,28)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D [找错点] “西洋影戏”不同于“戏剧电影”。 例3 (加试题)(2018·4月浙江选考,29)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 【高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 炼句炼意型 ★命题形式: 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 ××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 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 (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高三ps专题复习课堂学案

Ps专题复习随堂学案 班级:姓名: 考点1:位图与矢量图 矢量图放大后___________失真,位图放大后___________失真,为什么很多广告都用的是位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位图格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文档属性设置 图片中的参数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考点3:选区工具与羽化作用 任务:用PS软件打开考点3素材,使用椭圆工具,设置羽化值30,并进行抠图(注意需要反选操作) 1、在属性栏设置羽化值,是先进行羽化值的设置还是先进行选区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可以在属性栏修改羽化值外,还可以在哪里修改羽化值,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羽化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套索工具与羽化 任务:熟悉套索工具和羽化的使用,并尝试练习右图的功能,完成“移花接木” 思考:图中的工具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训练(含解析)

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肖劲光将军回忆说:“全会还审查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提出了民主与法制的任务……结束了两年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次会议( ) A.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C.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3.阅读下表,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立法特点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时间立法特点 20世纪80年代 通过了以《宪法》(1982年修订)为核心的一大批用以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通过了以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为主的法律法规 ①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需求②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④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5.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万~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 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 ) 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 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 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 6.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7.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如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等都被撤销,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改革最鲜明的特征是( ) A.推进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B.优化市场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加快产业升级,顺应科技革命浪潮 D.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体制转轨 8.“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的史实是( )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2019年中考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中国现代史综合

中国现代史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在穿着方面,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其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 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C. 计划经济的限制 D. 蓝灰色为当时人民喜爱的时尚色彩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共同纲领》 B. 《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956年,中国队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 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 他懂业务,他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4.“1978年后,农村地区不断繁荣,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生活越来越丰富、开放、宽松,与外国的贸易和科学往来飞速发展。”这利益于()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大跃进” D. 改革开放 5.下列不属于“863”计划实行原因的是() A.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 B. 四位老科学家的联名建议 C. 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D. 自力更生不需要外援 6.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 A. 科教兴国战略 B. 改革开放政策 C. “七五”计划 D. “八六三计划” 8.《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悼念的伟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刘少奇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不包括() A.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C. 稳定物价之战 D.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九全国卷12分大题突破学案

专题十九全国卷12分大题突破 一、考情分析 1.全国卷近五年考题统计

2015·课标Ⅰ经济科技在生产力发展 中的作用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 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 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 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 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12 分) 2015·课标Ⅱ政治 经济 我国节假日的变化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 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 成的历史原因。(12分) 2014·课标Ⅰ政治对1960年我国中学 历史教科书中“抗日 战争”内容的目录的 修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 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12 分) 2014·课标Ⅱ政治世界近代史教材目 录对比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 因。(12分) 2 (1)三个模块均有命题,很少进行跨模块命题。政治、经济模块命题较多,文化模块命题较少。 (2)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部分命题较多,世界古代史部分至今尚未命题。 (3)设问方式一般是一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多种能力,尤其是突出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 (4)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已有观点或根据材料提出新观点,新角度进行说明、论证或评价。 (5)试题本身具有开放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解题方法思路 典例(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富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3 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3 中国古代精神文明 学案 中国古代精神文明 【核心要点突破】 一、儒学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史论对位: 1、战国到汉朝的儒学思想的发展:(1)战国时代的孟子、荀子是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2)汉武帝时代,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3)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宋明理学的影响:(1)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2)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4)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1)明清时期儒学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藩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明

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典题训练】 (xx上海高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解析】 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理学的认识、理解能力。“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知道程朱理学的这一核心主张,此题应该不难选择。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来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使得这一时期儒家义理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严密的系统性。即“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二、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和16-18世纪没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1)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①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中国确立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封建国家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③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

高三语文总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学习内容: 掌握考纲考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二、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题型 (一)高考选材特点 (二)高考命题趋势 (三)高考题型 1、简答题型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 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评价题型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3、比较评价题型 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景 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4、综合表述型 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作答结果看,答案相当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论文。 (2004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 赤壁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练习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

专题八整合训练 1、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时说,这种民主形式可以“赋予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合法性以及公共决策合法性”。与这种民主形式相一致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的“海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这个制度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它( ) A.比西方的联邦制优越 B.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 C.保障少数民族“完全自治” D.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毛主席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这段话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迄今为止共有6个成员国 B.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C.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是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综合提升学案

板块三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时段一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1914~1945) 领域核心知识 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十月政治 革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斯经济 大林模式 海明威反战作品和文学创作手法“冰山原则”;毕加索立体画派,反战代文化 表作品《格尔尼卡》;电视发明,电影进入有声彩色阶段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创立布尔什维克党,提出列宁主义,领导十人物列宁 月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遗产奥斯威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 时段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945年至今) 领域核心知识

时段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时段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主题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共建民族精神家园 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应突出重点,围绕坚定政治认同、深化文化认同、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 1.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 (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古代选官制度所体现的“公正”。 (2)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但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法律上保障了公民的“公正”,但又体现了奴隶遭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 (4)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独裁。——资本主义政体中的“公正”。 (5)《共产党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公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新中国国家权力面前的“公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民族间的“公正”。 (8)《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秩序的“公正”格局。 2.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 (1)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构建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3)苏维埃制度: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4)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另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不是由SO 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14秋福师《中国现代史专题》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中国现代史专题》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公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时期的减租减息向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转变。 A.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B.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日战争 -----------------选择:D 2. 1947年3月至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 河北 B. 山东 C. 山西 D. 河南 -----------------选择:B 3.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 A. 中共二大召开 B. 中共三大召开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国民党二大召开 -----------------选择:C 4. 哪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 A. 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遵义会议 D. 六中六届全会 -----------------选择:C 5.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发此感慨者是受____ A. 武昌起义成功的影响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鼓舞 C.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影响 D.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的鼓舞 -----------------选择:D 6. 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十大政策,其中,()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的环节,对战胜困难、坚持抗战起着巨大的作用。 A. 整风运动 B. 肃反运动

2020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宋元)

第四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907年~1368年)宋元;这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宋代: 960——1279年;元代:1271——1368年 一、预习提示 二、大事概览(见隋唐导学案) 三、材料导学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清代全史》: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苏州风俗考》:“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1)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湖广熟,天下足”,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从经济的角度,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 原因: 材料二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十八(2)材料二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见解: 历史影响:(3)归纳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请归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反映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请列举宋明时期对儒学的复兴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 (3)趋势: 原因: 人物: 2.(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以从城市布局、商业发展、社会观念等角度分析)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说明: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例: 理由: 回归课本 政治经济文化 必修1 第3课 必修2 第1-4课 必修3 第3、8-10课 第1 页共4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