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把握教材,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把握教材,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把握教材,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5-09-10T09:50:23.51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6期供稿作者:巩伟丽[导读]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情境的设置还是素材的选择都要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

◆巩伟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566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让教学生活化”,要求我们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情境的设置还是素材的选择都要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教学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不要假大空,而要让人信服。例如,在执教《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一框题时,我在课前先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引起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在教学中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需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通过调查显示引起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排在前三位的是:(1)考试时紧张、焦虑,导致成绩不理想,感到伤心;(2)被同学误解,心里很委屈;(3)与父母、老师产生矛盾,很苦恼。有了这第一手资料,在课堂上我就引导学生们讨论: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经常面对的问题,所以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们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因此发言踊跃,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调控情绪的方法。在总结出方法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父母的情绪状态,如果父母处于消极情绪时,请用你所喜欢的方法帮助父母调节情绪,并观察效果如何。布置这个作业是想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作为班主任,我有时会和一些家长交流。有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现在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劝我出去散步或者给我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说这样有助身体健康,还说这都是老师教的!”听到家长的这些话,我真是由衷的高兴,不仅为孩子自身的进步高兴,也为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良好效果而高兴。

“让教学生活化”还要坚持教材的重点和时政的热点相结合,要教会学生用所学理论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也是强化学生时代责任感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多年来我坚持每堂课由学生轮流进行课前5分钟活动,九年级以新闻分析为主,七八年级以新闻发布为主。一年来发生的大事很多,如我国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务院部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学生新闻发布会上都涉及过。每次学生新闻发布后,可试着让学生用课本上的知识分析新闻材料或用自己了解到的时事解释教材中的理论。例如在学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章节时,正值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就播放了习近平主席亲自给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奖金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学生很快就联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对科技人才高度重视,高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等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并联系自身谈感想:青少年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四有”人才。每堂课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性地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种时政现象,从而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就更浓了。

让课堂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只有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认识,才能发展为鲜活而深刻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生活,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建设、关注社会变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生活化教学,关注身边生活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真正增强思品课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